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一生拍了七部电影的导演

一生拍了七部电影的导演

发布时间:2022-04-05 00:28:23

Ⅰ 吕克贝松说他一生只拍几部电影

"一生只拍10部",不过只有说当导演,不包括编剧啥的.
最近上海电台还有他的访谈,LZ可以网上搜来看看.好像是杨谰的节目/有提到的.

作品年表:
2000《舞者/吕克贝松之光芒万丈/Dancer, The》(法国)、《终极杀阵2之霹雳雷霆/Taxi 2》(法国)
1999《圣女贞德/Joan Of Arc》(法国)
1998《出租汽车/Taxi》(法国)
1997《第五元素/Fifth Element, The》(法国,美国)
1996《Kamikaze》
1994《职业杀手里昂/这个杀手不太冷/Professional, The;leon》(法国,美国)
1993《Point of No Return》、《舐血狂花/Assassin, The》(美国)
1991《大西洋岛/Alantis》(意大利,法国)
1990《堕落花:尼基塔/Femme Nikita, La》(法国,意大利)
1988《碧海蓝天/Big Blue, The;Grand bleu, Le》(法国,意大利,美国)
1985《地铁/Subway》(法国)
1983《最后的战斗/Dernier combat, Le (法国)》

获奖记录:
1990年《尼吉塔》(Nikita)获得第1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9项提名,荣获一个奖项
1988年《碧海蓝天》(The Big Blue)获得第1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8项提名,并荣获二个奖项包括最佳导演
1985年《地铁》(Subway)荣获第11届法国电影凯撒奖13项提名,并荣获三个奖项(详细资料)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碧海蓝天 (1988) .... 导演
暴力13街区 (2004) .... 导演
绿芥刑警 (2001) .... 编剧
企业战士 (2001) .... 编剧
第五元素 (1997) .... 导演
郁金香芳芳 (2003) .... 编剧
的士速递3 (2003) .... 编剧
光芒万丈 (2000) .... 编剧
暗流2:天使启示录 (2004) .... 编剧
车神 (2003) .... 编剧
的士速递2 (2000) .... 编剧
碧海情天 (1988) .... 导演
不归路 (1993) .... 编剧
这个杀手不太冷 (1994) .... 导演
圣女贞德 (1999) .... 导演
的士速递 (1998) .... 编剧
的士女王 (2004) .... 编剧
狼犬丹尼 (2005) .... 编剧
地下铁 (1985) .... 导演
最后决战 (1983) .... 导演
亚瑟 (2006) .... 导演
13区 (2004) .... 编剧
非常人贩2 (2005) .... 编剧
女抢匪 (2006) .... 编剧
亚特兰提斯 (1991) .... 导演
霹雳煞 (1991) .... 导演组
法国电影大师:吕克·贝松电影作品集

一提起法国导演,人们通常的第一反应是一个无比深沉、或者超级前卫的形象,似乎他们总是热衷于表现人类精神危机之类的东西,充满知识分子气。在这种情况下,吕克·贝松就显得十分另类。这个来自法国的导演,既可以拍出梦境般纯净的《碧海蓝天》,也可拍出比好莱坞更好莱坞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还扬言自己只拍十部电影就够了。对于电影,他没有太多的豪言状语。他说他自己拍片,只是为了某个坐在戏院角落里的少年,“只要这小孩喜欢我的电影就够了!”

实际上吕克·贝松的作品已经远远超过十部,最新的《非常人贩2》已经在北美票房榜上打拼了。

5K名为《吕克·贝松眼中的电影》作品集,收录了其截至2005年最新《狼犬丹尼》一共21部电影,21D5。所有作品均精心挑选最佳D5配置,其中不乏独家。

以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最后决战Le Dernier Combat /The Last Combat (1983)——24岁的吕克贝松初出茅庐的异类之作,影片没有任何大腕,也无任何对白,完全不含任何商业因素,却一举拿下瑞士阿沃基影展评审特别大奖及影评人奖,也开启了吕克·贝松国际大导演的大门。一区版,由于本片没有对白,所以也没有任何字幕。可变型宽荧幕,画质修复的非常不错。本片是黑白片。

地下铁Subway (1985)——此片是吕克·贝松初次结合大卡司,邀请身价不斐的大明星有伊莎贝艾珍妮,克里斯多夫蓝伯,尚雨格安哥拉等来演出。此片有连环漫画式风格,对话简扼,通俗的警匪片却带着巴洛克式的色调。此片的出发点是边缘人克里斯多夫蓝伯对伊莎贝艾珍妮的迷恋。这是一部拥有缤纷原色的电影(蓝,红)。解剖现代文明底下的地铁。克里斯多夫蓝伯以此片赢得法国凯萨奖最佳男主角。这张D5的配置也可谓独到,法2+正宗六区国配+三区中文字幕,法2画面是可变的,画质不错,六区国配似乎还是头一次加到9区节目中来。

碧海蓝天Le Grand Bleu /The Big Blue(1988)——这部片子太有名了,所以偶就不多介绍了。日2版。

霹雳煞/尼基塔Nikita(1990)——此片是吕克·贝松从一个特务杀手角度,来解剖国家官僚体系背后的恐怖黑爪。浓厚的商业色彩让好莱坞相中而将此片重拍成美国版的"双面女蝎星",由布丽姬方达诠释片中的女杀手。此片也呈现吕克·贝松对人性的探索,是部黑色调的动作片。此片也是吕克·贝松电影风格朝着好莱坞商业领域转变的关键之作。日2版+六区国语+六区中文字幕+三区中文字幕,这个配置对于D5来说比较豪华了。另外说明一下,六区的中文字幕实际上跟国语翻译一样。日2的画面也是原版中的佼佼者。

亚特兰提斯Atlantis(1991)——此片无演员,只有旁白,这部影片将带领影迷进入美丽的海底世界,配上美妙的音乐,以音画来表现不同的生活面貌与心灵层面。此片是1991年威尼斯影展的开幕大片。这也是一部充满环保意识的影片,全片只有悠游大海的鱼,毫无人影,是吕克·贝松又一次冒险之大不讳之作。此片与10年之后出现的《深蓝Deep Blue》有异曲同工之妙。日2版+自制中文字幕,日2可变画面画质很不错。本片只在影片开头有一段简单的英语独白,所以自制字幕没有任何问题,本片精妙之一,就是几乎没有任何对白,全凭观众想象力任意发挥,去领略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影片拍摄精美异常,值得好好欣赏。

杀手莱昂Leon /The Professional(1994)——本部影片是吕克·贝松的颠峰之作,也是吕克·贝松的第一部美国电影。从此吕克·贝松凭着自己对电影的独特见解,在大师云集的好莱坞杀出了一席之地。并且,本片也被誉为《尼基塔》的姊妹篇,前后两部影片讲述了男女杀手的复杂世界。一区特别版(画面水准跟超码版大致一样)+六区版国配+电视版国配+六区DVD字幕+享誉江湖的全美版中文字幕,此片其实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任何确凿的消息能证明三区有发售DVD,以前的字幕都是全美那版仿三区字幕,集成六区字幕的,5K是第一家。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吕克·贝松真正好莱坞商业化的第一部大作,以好莱坞流行的科幻为题材,加上布卢斯·威利的加盟,成为真正的卖座大片。一区特别版+三区全套字幕+六区国配,江湖传闻此特别版的画面要优于之前发布的超码版。

出租汽车Taxi( 1998)——吕克·贝松经典的幽默片之一,也很出名了,不再介绍。法2TF1+三区中文字幕+六区国配。

圣女贞德 the Messenger(1999)——个人认为吕克·贝松比较烂的一部片之一,宗教题材看来不适合这位天才导演,而且,女主角神经兮兮的表演着实让人有点透不过气来。不过,片子随烂,配置可不差。日2超码版+三区中文字幕+六区国配。

出租汽车2Taxi2( 2000)——98年经典搞笑片的续集,Taxi三部曲大概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本集同样是TF1素材,法2TF1版+三区中文字幕。

无声的舞者Dancer, The( 2000) ——2000年是吕克·贝松的多产年。人们不会忘记在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那部由冯特里尔导演的震撼了评审团和无数观众的丹麦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冰岛女歌手比约克把这位“黑暗中的舞者”演绎得入木三分。她让我们知道语言是可以看见的。影片《无声的舞者》同样是一部描写舞蹈语言的影片,但在吕克.贝松这样一个前卫、叛逆并不断向自己挑战的导演手中,它就附加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东西。
本节目5K为独家配置,市面以前并不见其他版本面世。5K此片独家法2版+自制优质字幕(无三区),首次面世的法2素材非常值得称道。

龙之吻Kiss of the Dragon(2000)——本片吕克贝松其实是编剧+制片,不过,将这部影片放到吕克·贝松的作品集里还是非常合适的。这是吕克·贝松第一次功夫片的尝试,而且也是第一次与中国演员合作,龙之吻尽管不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但是,这也是李连杰迈进好莱坞的重要一步。吕克·贝松就盛赞李连杰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演员。一区版+三区中文字幕。

绿芥刑警Wasabi(2001)——在尝试跟中国演员合作之后,吕克·贝松似乎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次与日本知名女星广末梁子合作出品了这部影片,不过,这部片子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好评,大多数影评人都批评吕克·贝松敷衍了事。韩三版+三区中文字幕+六区国配。

非常人贩The Transporter(2002)——同样吕克贝松只是担任了本片的监制,导演是香港功夫片领军人物之一的元奎Corey Yuen,更有靠拍摄三级影片走红的舒淇Shu Qi加盟。一区版+三区全套字幕+国语。

出租汽车3Taxi3( 2003)——在前两集的《的士速逮》系列电影中,我们领略了法国人独特的法式幽默和搞笑能力。既有的士飙车的速度刺激,搞笑司机的睿智,又有对法国马赛警察嘲讽的噱头。第三集用回第二集的原班制作精英,选择寒冷的季节,把场景搬上冷峻陡峭的阿尔卑斯山,冰天雪地的场面壮观浩瀚,动作难度更大更刺激,极尽速度的雪山飙车精彩纷呈,加上颇有新意的幽默感,大大提升了电影观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华人女星白灵也参与了演出。日2版+三区中文字幕。日2版的优势是带有满档DTS,不过对于D5节目似乎没有什么价值。

郁金香芳芳Fanfan la tulipe (2003) ——这个电影使人想到大仲马的小说,故事曲折离奇,充满传奇色彩,俏皮幽默,但过目即忘。影片编剧是吕克·贝松。法2+三区中文字幕+六区国语。

车神Michel Vaillant(2003)——本片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项目之一,是中影集团重点引进的法国大片。除了酷,没啥别的感觉了,看来吕克·贝松对汽车似乎也情由独钟啊,跟汽车相关的影片,算一算也至少有4部了。采用画质最佳的法2版+三区中文字幕+六区公映版国语。市面带国语的D9都不多,5K的D5倒是带上了这条国配。

暗流2:末日天使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2004)——吕克·贝松与让·雷诺再度联手!融合《七宗罪》的惊悚,以及《印第安纳·琼斯》的冒险动作,刷新观众视野!2003年,影片《暗流》曾经以中国第一部进口分帐法国大片的身份被引进国内发行。由于该片是美国投资、法国班底拍摄的好莱坞式侦探悬疑片,因此融合了法国电影细腻优雅、善于营造气氛的特色,以及好莱坞电影所擅长制作的宏大逼真的动作场面,让观众获得视听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暗流》在世界各地公映后好评如潮,创造高额票房收入,更荣获2001年法国电影最高奖--恺撒奖的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电影音乐及最佳音响五项提名。在如此成功的背景下,续集《暗流2:末日天使》的推出自然不足为奇了。这是大名鼎鼎的吕克·贝松与著名影星让·雷诺的再度携手合作,共同再创法国动作片的奇迹。该片延续了《暗流1》中的惊悚风格,监制兼编剧吕克·贝松的剧本向观众们提供了更多令人不解的神秘感,而情节的错综复杂性,也比上一集更加丰富,是一个真实社会案件与神秘宗教的混合体。
5K本D5使用了日2素材,日2版+三区中文字幕,这片日版的画质简直好到惊人。

的士速递(美国版)TAXI(2004)——本片是1998年法国卖座电影《的士速递》(英文同名)的翻拍片,当时那部电影是由杰莱德·皮尔斯导演,吕克·贝松编剧和监制的。影片在上映后获得大获成功,不仅创造了国内票房记录,还顺势进去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轰动。 日2dts加长版+三区中文字幕,有泰语音轨。

暴力街区Banlieue 13(2005)——吕克·贝松编剧,三区版。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狼犬丹尼》由欧美双方斥资4500万美元合拍而成,是法国名导吕克·贝松(Luc Besson)继《终极杀阵》(taxi)、《赤色追缉令》等片之后,又一部身兼制片与编剧的力作,影片由《美丽新世界》和《玩命快递》的助理导演路易·莱特瑞尔(Louis Leterrier)执导,由享有“中华第一武指”美称的袁和平担任动作指导。片中更是明星济济,包括中国功夫皇帝李连杰,黑人影帝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主演《大敌当前》的鲍勃·霍金斯(Bob Hoskins)。 5K本节目使用三区版素材制作而成,带国粤语配音。

Ⅱ 中国大陆的七代导演及其代表作

实际上现在提“第七代”这个词还有些早,他们应该被称为“新生代”、或者“新锐”导演,只有被历史的筛漏筛过之后,一切才见分晓。沙子漏下去,石头留下来,那时候“第七代”才会浮出水面。

但是我们认为“第七代”的概念今天依然要提,这样才会使他们感觉被注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沙子”涌现出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搭上第七代的列车,这不是坏事,谁也说不准,一个今天貌似平庸的家伙将来是不是一块石头。

实际上他们属于同一个群体。若列出他们的共同之处,那实在是很明显的:他们都年轻着,实践着,坚持着,对世界影响着。

导演:宁浩
代表作:《疯狂的石头》,《银牌车手》

《疯狂的石头》的成功给宁浩带来不小的压力,他的下一部类型片题材《银牌车手》虽然由“石头”的300万投资增加到1500万元,但宁浩还是称钱不够花,拍摄周期拉长,众人期待过高,都给他带来一定压力。目前该片已完成后期制作,宁浩表示不太去奢望它能延续“石头”的成功,只能力求会有一些突破。宁浩拒绝给他的新片下定义为“喜剧”,他说拍的是“荒诞剧”。无厘头的情节,令人捧腹的创意,例如“超人”代言壮阳药等等,影片中的诸多元素还是能看到黑色幽默的影子。

2003年北电毕业前,宁浩自己出资、自编自导的电影处女作《香火》入选当年柏林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引起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的关注,于是便有了《疯狂的石头》的投资。这部影片的成功让宁浩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迅速成为最被关注的新锐导演,也使他毫无争议地成为“第七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导演:徐静蕾
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倾诉她对男子缠绵一生的爱情,而这个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徐静蕾把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搬上银幕,并且是自编自导自演,开拓进取的勇气令人钦佩。本片获得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给徐静蕾的导演之路做出了巨大肯定。如果说《我和爸爸》还是一个透着拙气、凭借真诚打动人的作品,那么该片已经显露出徐静蕾较为成熟的导演掌控力。

从最受瞩目的女演员演变为有“才女”之称的新锐导演,徐静蕾的“转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做导演相比,做演员没有表达的自主权,况且聪明的人做演员始终是一种“浪费”,所以徐静蕾执起导筒是必然的。和大多数沉在“底层”的年轻导演相比,“名人”徐静蕾的电影道路会宽敞明亮很多。第一部电影《我和爸爸》,叶大鹰、张元、姜文一帮人鼎立相助,《来信》也同样是大腕云集,2千万的投资“手到擒来”。这一点,使得置身“第七代”导演中的徐静蕾成为一个“异数”。

导演:马俪文
代表作:《我们俩》

《我们俩》讲述的一老一少两代女性的故事,90分钟的故事只有两个小人物,但细节饱满,情感充沛,生活化的趣言妙语俯拾皆是,让人莞尔,质朴和幽默中却透出当代人深层的焦虑和悲哀。导演马俪文以细腻的手法,表现出年龄悬殊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情感,感人至深,本片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一个朋友说,“其实马俪文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科恩兄弟那样的导演的人,她骨子里的黑色和偏执无人能敌”,但出于可操作性,她之前导演的两部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们俩》都选择了低成本的温情电影。终于,2007年马俪文在刘震云剧本的基础上,拍出了商业电影《我叫刘跃进》,解决了文艺为体、商业为用的问题。虽然“黑色幽默”的不够,但黑和异足够,倒也不失气魄。对于第七代导演的现状,马俪文有自己的阐述:所有“新生代”导演都像野草似的,各用各的方式往上长,就看谁的生命力更强,又保持艺术性,又能与市场相结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导演:彭韬
代表作:《血蝉》

《血蝉》改编自白天光的同名小说,讲述两个被拐卖后被逼利用身体残疾乞讨的小孩的经历。导演彭韬用手持拍摄延续原作的残酷风格,用绝望的人物命运和复杂的人性弥补原作的单薄与不足。该片和大多数现实写照的影片一样,采用非专业演员出演全部角色,影像风格朴实。该片最终在第60届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一个德国记者这样评价《血蝉》: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它真实,自然,美丽,我希望在德国影院也能看到这部电影。

国内的新锐导演倒是一大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33岁的青年导演彭韬,是其中“艺术绝对至高无上”的代表人之一。拍这部电影彭韬甚至是自掏腰包,把自己拼命赚来的钱投在电影上。他说有了一张国际电影节的奖状,就不需要买衣服了。《血蝉》是彭韬的处女作,洛迦诺之行也是他第一个参加的大型国际电影节。无论如何,他的“运气”没辜负他的投入,这个“新生代”导演还是升起来了。

导演:李玉
代表作品:《苹果》

“没有想到,中国竟然能够产生这样令人捧腹又直面人性的现实题材电影!”这是英国最著名的电影杂志《帝国》对《苹果》的评价。飘在北京的洗脚妹刘苹果是社会中最弱势的一个群体之一,在她身上发生的事情简直可以用“荒诞”来形容。老公不信任她,老板强奸了她,老板娘百般刁难她,社会几乎是抛弃了她……影片的删减部分是最为遗憾的,不仅是激情戏,很多关系到主人公命运的细节也被删去。有人说,未删节版的《苹果》和删减版的几乎是两个星球上的不同电影,这一点让导演李玉欲哭无泪。无论如何,这是一部敢于诚实地面对自己、勇于说真话的电影。柏林电影节主席Dieter Cosslick毫不吝啬对它的赞美:“《苹果》是真正有力量的电影,是我任期中所看到的最好的中国电影。”

33岁的李玉半路出家,影片却频频获得国际影展认可,每一部又都在国内引发争议。2000年,她拍摄了第一部记实风格的故事片《今年夏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艾尔维拉.娜塔瑞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影片”特别奖,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在国内引起关注。第二部电影《红颜》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让李玉从地下走到了地上。新作《苹果》获柏林金熊奖提名,获金马奖10项提名,屡遭删减后去年11月底已在国内上映。李玉认为,自己的本意并不是制造争议,只是把自己感受到的人生表达出来。

导演:程裕苏
代表作品:《我们害怕》

《我们害怕》由棉棉编剧、主演。获得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龙虎大奖”评委们的评语是:“这部数码影片清晰呈现了中国社会的最新发展,其中既有伟大的成就,也有恼人的东西。”影片拍得很有生气,也很诚实。整部影片充满了程裕苏眼中的上海符号,程裕苏说,“所有的一切都试图表现最真实的上海和上海人。”无论影片的主题、故事和导演风格,比其他年轻导演都更为丰富、平实、大气,也更具思辩色彩。

导演程裕苏曾被美国《新闻周刊》、《综艺》杂志、德国《明镜》周刊、英国《环球银幕》誉为:“中国最值得期待的新锐导演”。1996年程裕苏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学位,回国后涉足DV拍摄。第一部电影《我们害怕》由程裕苏自费花十万元拍成,第二部影片则由阿迪达斯的总裁主动投资,原因是他喜欢《我们害怕》。第二部片影片《目的地,上海》,获得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该电影节对其的评价是:“这部影片完全改变了西方从张艺谋到贾樟柯处得到的对中国及中国电影的印象。”这与程裕苏对“第六代”的态度不谋而合,“他们看我的作品不会多说,我看他们的作品也不会多说,因为你的角度和他们的角度不一样,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反差。”

备选人物:胡戈
代表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都说陈凯歌用三亿元捧红一个胡戈,这话颇有道理。恶搞“馒头”让胡戈一举成名,但他从此也沉浸于网络视频的涂鸦之中。虽然他的“新片”层出不穷,但总是跳出不出“网络”和“短片”的局限。可能是胡戈太过熟悉网络世界,也可能他的兴趣止步于此,总之,这事有些小小的遗憾。假设胡戈开窍之后去拍电影的话,可能不比第七代中的任何一个导演差,但这只是假想,胡戈一天不从捣鼓网络短片的兴致中跳出来,就不能给我们这些看客足够的底气去挺他。无他,期待胡戈早日从网络中醒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

Ⅲ 如何理解"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

“为什么一个人能拍摄出某部电影,是因为他当年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也因此,每个导演一生只能拍出一部电影,“当然,你的电影可能范围很广,但角度就是固定的那个。”

Ⅳ 黑泽明一生导演了多少部电影啊

一代鲜师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kyôshikyoku (1991)
梦 Yume (1990)
乱 Ran (1985)
暴走列车 Runaway Trai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苏乌札拉 Dersu Uzala (1975)
电车狂 Dodesukaden (1970)
偷袭珍珠港 Tora! Tora! Tora! (1970)
红胡子 Akahige (1965)
Sugata Sanshiro (1965)
西方罗生门 Outrage, The (1964)
独行侠边环夺命枪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天国与地狱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大剑客 Tsubaki Sanjûrô (1962)
大镖客 Yojimbo (1961)
七侠荡寇志/豪勇七蛟龙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懒汉睡夫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战国英豪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敌中横断三百里 Nichiro sensô shôri no hishi: Tekichû ôdan sanbyaku-ri (1957)
低下层 Donzoko (1957)
蜘蛛巢城 Kumonosu jô (1957)
活人的记录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七侠四义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白痴 Hakuchi (1951)
罗生门 Rashômon (1950)
丑闻 Shubun (1950)
野良犬 Nora inu (1949)
静夜之决斗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酩酊天使 Yoidore tenshi (1948)
那个辉煌的星期天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我于青春无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踩虎尾的男人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姿三四郎续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Ⅳ 英叔一生拍了多少部电影都有哪些

▲林正英作品(附别名、年份) 侠女(1971) 人吓人(1982) 鬼怒川(1971) 败家仔(1983) 七小福(1988) 人吓鬼(1984) 人鬼神(灵幻至尊)-1991 鬼打鬼(1980) 甩皮鬼(金装鬼打鬼)-1991 鬼咬鬼(1990) 血玫瑰(1986) 鬼干部(魔中仙)-1991 钱作怪(1977) 合气道(1972) 精武门(1972) 林世荣(仁者无敌)-1979 龙的心(1985) 羞羞鬼(九月九日重见天日)-1992 精灵变(1992) 一眉道人(1989) 天龙八将(1971) 咸鱼翻生(狗急跳墙)-1980 无名小卒(1980) 少林英雄(方世玉与洪熙官)-1994 海员七号(1973) 英雄无泪(黄昏战士)-1986 龙争虎斗(1973) 老虎田鸡(1978) 杂家小子(1979) 舞台姐妹(1990) 战火羔羊(1993) 时来运转(1985) 学校风云(1988) 黄面老虎(1974) 僵尸先生(灵幻道士、暂时停止呼吸)-1985 音乐僵尸(天外天音乐精灵)-1990 灵幻先生(1987) 特区爱奴(1992) 密宗威龙(1991) 驱魔警察(驱魔探长)-1990 驱魔道长(1993) 赢钱专家(1991) 灵界风云(1991) 零时十分(追魂伞)-1992 唐山大兄(1971) 福星高照(1985) 东方秃鹰(1986) 金刀大侠(1970) 金衣大侠(1970) 富贵列车(1986) 玩命双雄(1990) 笑傲江湖(1990) 群龙戏凤(1989) 天地玄门(穿梭时空五百年)-1991 非洲和尚(1991) 洪福齐天(1991) 妖怪都市(1992) 双龙出海(1984) 锺馗嫁妹(鬼王锺馗)-1994 僵尸至尊(灵幻家族)-1987 誓不忘情(1991) 神勇双雄炮(1984) 新僵尸先生(新暂时停止呼吸)-1992 黐线枕边人(老麼真辛苦)-1991 马路小英雄(1973) 跆拳震九州(1973) 猛鬼旅行团(哗!鬼旅行团)-1992 霹雳大喇叭(1986) 黄飞鸿少林拳(1974) 醒目仔蛊惑招(1979) 公海强奸风云(1993) 铁甲无敌玛利亚(1988) 画皮之阴阳法王(1993) 笑傲侠义黄大仙(1992) 冷面虎京都之旅(1973) 搏命单刀夺命枪(1979) 神枪手与咖喱鸡(1992) 奇谋妙计五福星(1983) 赞先生与找钱华(1978) 三德和尚与舂米六(1977)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1988) 小英雄大闹唐人街(1974) 黄飞鸿之一代宗师(1992) 鬼打鬼之黄金道士(鬼打鬼之灵幻天师)-1992 僵尸家族僵尸先生续集(1986) ***连续剧*** 僵尸道长(1995) 僵尸道长Ⅱ(茅山道长)-1996 撞到正(等著你回来、情定阴阳界)-1996 新水浒传(一枝花和尚)-1996

Ⅵ 托纳多雷导演一共有7部电影吗

不止7部,网络上就有13部他的作品。
吉赛贝·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1956年5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导演、编剧。

1982年,执导纪录片《LE MINORANZE ETNICHE IN SICILIA》,在意大利萨莱诺影展上获得最佳纪录片奖。1985年,编导首部剧情片《被称为教授的男人》,获得意大利电影记者协会最佳导演的银带奖以及金球奖的最值期待新导演奖。1988年,执导第二部影片《天堂电影院》,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8年,凭借爱情音乐片《海上钢琴师》获得第43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奖。2000年,自编自导《西西里的美丽传说》。2006年,凭借剧情片《隐秘女人心》获得第20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提名。2009年,凭借剧情片《巴阿里亚》获得第54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提名。2015年,执导影片《对应》。

Ⅶ 一个导演一年一般能拍几部电影

冯小刚说要退休,采访时候,他说前几年一年一部,感觉很累了……拍完了华谊的合约他就受够了
这个要看哪个导演,拍什么电影

Ⅷ 有谁知道一个只拍过三部电影的导演,其中有一部电影或多个大奖,导演本人也获得最佳导演奖

《生死朗读》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我是个走运的人

他以前在戏院扮演小丑,之后却进入英国皇家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并称霸美国戏剧最高奖项“托尼奖”;他这辈子只拍过三部影片,却每次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并将妮可·基德曼和凯特·温丝莱特捧上奥斯卡影后的宝座——他就是英国导演斯蒂芬·戴德利。

斯蒂芬的《生死朗读》在电影节期间几乎是一票难求,他也于日前出席了在大光明举行的影迷见面会。原本被安排在VIP室休息,但斯蒂芬坚持到放映厅和观众一起看片。他一直站在放映厅的最后,偶尔还会走上前去看看观众反应。斯蒂芬表示,他虽然只和观众一起看了十几分钟,但他觉得好玩的地方,观众们也都笑了,“我被他们的反应鼓舞了,观众们对影片的喜爱,完全出乎我意料。”斯蒂芬认为,《生死朗读》是个很典型的德国故事,“中国观众的反应和德国观众很像,能得到共鸣我真的很高兴。”

执导三部影片,三获奥斯卡提名,这是一般导演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偏偏斯蒂芬做到了,“幸运”成了他对自己的评价。“哈哈,我真是个走运的人,一直都感觉很有运气,这种情形绝对是不常见的,能提名就已经不错了。”记者问他如果他是评委,他会把最佳影片一票投给谁,斯蒂芬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此前,有消息称斯蒂芬将拍摄改变自同名漫画的影片《卡瓦利亚与克雷奇遇记》,但他却否认了这个消息,“那是旧新闻,一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整个电影圈缩减开资,我不拍那部片子了。”至于新片拍什么,斯蒂芬卖起了关子,“我是不会说的。”

斯蒂芬和《贫民富翁》导演丹尼·博伊尔都是从戏剧导演做起,随后转投电影业。当记者问拍舞台剧和拍电影有何不同,他表示,在剧院里做舞台剧感觉更好。至于拍处女作《舞动人生》,那是因为“有投资人主动找上门来”,“第一次拍片感觉最难的就是时间太紧,总是要超期。”只拍摄过三部影片的斯蒂芬说,自己不会选择拍摄好莱坞大片,对于《变形金刚》《蜘蛛侠》这样的大片,他坦诚“无法忍受”,“当然观众看了都很感兴趣,但我受不了,我觉得拍这样的大片太可怕了,我完全做不来。”

台湾导演杨德昌一共拍了几部电影呀,听说每一部电影都获得过国际性大奖,是不是真的

在拍电影之前他拍摄过一部电视剧。
1982年的电影【光阴的故事】是由4部短片组成,其中第二个短片【指望】是杨德昌的作品。他因这部电影开始受到瞩目。
杨德昌的第一部电影是【海滩的一天】,获美国休斯敦国际影展评审团推荐金牌奖、第二十八届亚太电影展最佳摄影奖
1985年的【青梅竹马】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家协会奖
1986年【恐怖分子】获第二十三届金马奖最佳作品奖,第四十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国际影评人奖,英国电影协会最具创意和想象力奖,第32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1991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张震的银幕处女作;这部电影的名字也影响了后来《名侦探柯南》的中文翻译)获第二十八届金马奖最佳作品奖、最佳编剧奖;同时获第三十六届亚太电影节最佳作品奖、第十三届南特三大洲最佳导演奖、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92’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奖
1994年的【独立年代】(这一部没有拿到国际大奖)获第三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导演、最佳作品提名,被评为1994年台湾十大华语片之一
1996年【麻将】获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推荐奖及新加坡影展最佳导演奖
2000年【一一】获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大奖

这些就是杨德昌一生所拍的电影,说是每一部电影都获得过国际性大奖也不算太吹牛,但是其实没有哪个人每部电影都能去威尼斯和戛纳,杨德昌的成就在整个华语电影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只可惜此人逝世太早,不然会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阅读全文

与一生拍了七部电影的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张学友郑伊健梁家辉一起拍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572
袍江世纪影城电影票 浏览:766
背景音乐很强的电影 浏览:944
国外寄生虫的电影大全 浏览:662
电影破局彩蛋是什么 浏览:586
梦露七年之痒电影完整版 浏览:696
盲点电影歌曲名字 浏览:83
名字有马的电影大全 浏览:442
王若菲电影大全 浏览:824
曲线法国电影下载 浏览:67
成龙最新电影关于印度 浏览:907
国外著名导演的经典电影 浏览:224
影子很现实的一部电影 浏览:989
女公爵法国电影 浏览:183
内地丰满女演员大尺度电影 浏览:722
张三丰电影全集大全 浏览:113
低调新说电影解说的音乐 浏览:203
关于万圣节的电影音乐 浏览:960
韩国釜山电影节走红毯杨颖 浏览:463
街角恋人电影演员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