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星驰从哪部作品开始,被叫“星爷”
周星驰凭借自己突出演技受到观众们的追捧,在作品高峰时期,一年都要出演多部作品。在他演艺事业日益突出的时期,他在观众们心中的称呼也慢慢有所改变,从“星仔”慢慢称呼为“星爷”,那么你们是否知道周星驰是从哪部作品开始被观众们称呼为“星爷”呢?这部作品就是《赌神》,这部影片播出之后,没有几天的时间,观众们改口称周星驰为“星爷”,这次改变是非常大的,从此我们也一直以“星爷”称呼他。
谁也没有想到周星驰因为出演那部电影《赌圣》,从而改变了观众们对于他的称呼,从“星仔”的称呼改成了“星爷”,而且这个“星爷”的称呼也一直伴随着他。一部好的影片给演员带来的收获往往是出乎意外的。
2. 周星驰在哪一年走红
星爷1980年开始步入影视圈,但真正开始红的是在1990年 。
1988年,周星驰得到李修贤的赏识,在电影《霹雳先锋》中饰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周星驰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同时也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双料提名。不仅得到了影坛关注,也引来电视台对他的重新审视,给他更多机会出演重要角色。其后,他陆续主演了《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等电视剧;
1990年,周星驰在出演了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坏蛋之后,接演导演刘镇伟的新片《赌圣》,饰演一个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这部电影最终票房达4132万港元,打破了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周星驰也首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同年,导演王晶邀请周星驰合作同类型电影《赌侠》,又获得4034万的票房,与《赌圣》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亚军。周星驰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走红,连昵称也由“星仔”变成了“星爷”
望采纳。
3. 周星驰靠哪部电影出名的
霹雳先锋,不过他在里面是配角,凭这部电影获得最佳男配角,真正大红大紫的是赌圣
4. 周星驰的哪几部电影很红
对于他这种创作型天才演员+导演于一身的人来说,影迷肯定是觉得他的下一部电影最红
5. 周星驰身是从那部电影出名的
身高:174厘米
国籍:中国
生于:中国香港
祖籍:浙江宁波
第一部电影是《霹雳先锋》 从这个电影开始慢慢走红
1988
《霹雳先锋》周星驰、李修贤,香港票房8916612
《捕风汉子》周星驰、万梓良,香港票房3149395
《最佳女婿》周星驰、张学友,香港票房5807710
1989
《龙在天涯》周星驰、李连杰,香港票房6809853
《义胆群英》周星驰、午马,香港票房7913329
《流氓差婆》周星驰、吴君如,香港票房5624622
《风雨同路》周星驰、周慧敏,香港票房9335299
1990
《望夫成龙》周星驰、吴君如,香港票房13703364
《一本漫画闯天涯》周星驰、林俊贤,香港票房15149253
《龙凤茶楼》周星驰、莫少聪,香港票房9107362
《咖喱辣椒》周星驰、张学友,香港票房15777856
《小偷阿星》周星驰、胡慧中,香港票房7968106
《师兄撞鬼》周星驰、董彪,香港票房12128944
《赌圣》周星驰、吴孟达,香港票房41326156
《无敌幸运星》周星驰、吴君如,香港票房18799869
《江湖最后一个大佬》周星驰、午马,香港票房5495811
《赌侠》周星驰、刘德华,香港票房40342758
1991
《整蛊专家》周星驰、刘德华,香港票房31388471
《龙的传人》周星驰、毛舜钧,香港票房23762012
《新精武门1991》周星驰、张敏,香港票房24245510
《逃学威龙》周星驰、张敏,香港票房43829449
《赌侠2上海滩赌圣》周星驰、巩利,香港票房 31163730
《情圣》周星驰、毛舜君,香港票房16548021
《赌霸》客串
《非洲和尚》配音
《豪门夜宴》客串
1992
《漫画威龙》周星驰、元华,香港票房22946994
《家有喜事》周星驰、张曼玉,香港票房48992188
《逃学威龙2》周星驰、朱茵,香港票房31635680
《审死官》周星驰、梅艳芳,香港票房49884734
《鹿鼎记》周星驰、吴孟达,香港票房40862831
《鹿鼎记2神龙教》周星驰、林青霞,香港票房36583964
《武状元苏乞儿》周星驰、张敏,香港票房37416607
1993
《逃学威龙3龙过鸡年》周星驰、梅艳芳,香港票房25776004
《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巩利,香港票房40171804
《济公》周星驰、张曼玉,香港票房21562580
《一本漫画闯天涯2妙想天开》客串
1994
《破坏之王》周星驰、钟丽缇,香港票房36936349
《九品芝麻官》周星驰、吴孟达,香港票房30177208
《国产凌凌漆》周星驰、袁咏仪,香港票房37567879
1995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周星驰、莫文蔚,香港票房25324203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周星驰、朱茵,香港票房21713967
《回魂夜》周星驰、莫文蔚,香港票房16281325
《百变星君》周星驰、梁咏琪,香港票房35236551
1996
《大内密探零零发》周星驰、刘嘉玲,香港票房36051899
《食神》周星驰、莫文蔚,香港票房40861655
1997
《97家有喜事》周星驰、吴镇宇,香港票房40435675
《算死草》周星驰、葛明辉,香港票房27163795
1998
《行运一条龙》周星驰、郑秀文,香港票房27726705
1999
《喜剧之王》周星驰、张柏芝,香港票房29846650
《千王之王2000》周星驰、张家辉,香港票房19139760
《玻璃樽》客串
2001
《少林足球》周星驰、赵薇,香港票房60739847
2004
《功夫》周星驰、黄圣依,香港票房61278697
2007
《临歧》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
2008
《长江七号》周星驰、徐娇,香港票房51582208
2009
《西游记》(计划中)
6. 周星驰成名作是那部电影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又名(仙履奇缘)这两部影片按最初的设想是一部完整的影片,可是最后剧情的发展超出刘镇伟的估计,一部影片已装不下这些奇思妙想了,只有将计划改变,一分为二,所以两个影片在风格上是一致的。但是相比于前者,这部电影将感情描写的更加细致,也更加惊天动地,尤其是里面的经典对白,到现在还影响着一大批痴男怨女,最后的结局也颇有深意,最后“一生所爱”的主题曲更是恰到好处。
被《大话西游》颠覆的世界
《大话西游》的风靡内地今天看来仍然像一个奇迹。1995年公映时,它在人们的心目中和“庸俗”、“吵闹”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但不知道是哪一年春节的电视里,也许是1998年,也许是1999年,完整地看完一次《大话西游》,那一刻,你的世界观或许从此就被颠覆了。《大话西游》之所以没在香港那么火热,是因为香港人对于“无厘头”已经司空见惯,而之所以要过几年才能风靡内地,那是因为它出现的时间比人们能够理解它的时机早了几年。不过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后现代”和“无厘头”的语境全面颠覆了我们的审美习惯,至于它的影响,一直绵延到现在乃至以后。
最初被看作是“文化垃圾”
《大话西游》直到开拍也没有详细的剧本,而只是大概的一个构思而已,构思取自“技安”也就是导演兼编剧刘镇伟,剧中“至尊宝”的人选在刘镇伟看来非周星驰莫属。在此之前,周星驰已和刘镇伟合作过多部影片,其中包括周星驰的成名作《赌圣》。同样在《大话西游》的创作中,周星驰提供了大量意见,甚至很多脍炙人口的对白也出自他手。
1994年上半年,香港制片人陈佩华开始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系拍片事宜,在最初看到剧本提纲时,《大话西游》并未引起西影厂更多的兴趣,但是考虑到周星驰的市场号召力和港片的商业利益(《赌圣》、《唐伯虎点秋香》票房都高达4000万以上),西影厂同意合作,并选择了曾拍摄过《红高粱》等片的宁夏镇北堡影视城为其外景拍摄基地,1994年七八月间《大话西游》正式开拍。
在100多天的时间内完成上、下两集电影的拍摄,拍摄工作分三组进行,A组由刘镇伟挂帅拍文戏,B组由程小东负责武打场面,C组在结束外景拍摄回到西安拍内景时组成,演员和工作人员赶场拍摄,时间紧张,辛苦异常,香港和西安的剧组人员也有琐碎的摩擦产生,但对于香港演员的敬业精神,西影厂的工作人员表示佩服。在整个影片完成拍摄之后,西影对完成片存有异议,当时任艺术副厂长的张子恩认为影片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甚至只能算是文化垃圾。
当年内地票房惨败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这两部影片按最初的设想是一部完整的影片,可是最后剧情的发展超出刘镇伟的估计,一部影片已装不下这些奇思妙想了,只有将计划改变,一分为二。影片基本完成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内景拍摄和剪辑,12月21日,《月光宝盒》在香港公映。
《大话西游》共投资了6000多万港元,周星驰也是投资方之一,他和杨国辉等几人组建香港彩星电影公司,《大话西游》便是“开山之作”。为了配合贺岁片的档期,《月光宝盒》率先在1995年元旦时推出,票房一度火爆,在两天内全港六十家电影院票房总收入500多万港元,稍逊于成龙的《红番区》。
1995年8月《大话西游》在上海上映,后又在东北三省上映,票房也曾一度形势大好。“开门红”并未持续太久,随后的整体发行却急转直下,即使在当时最为火爆的香港市场,也最终以2500万收场,在两个多月后发行的《大圣娶亲》最后的票房却只有2000万,虽然能够收回成本,但与周星驰以前的影片相比,相差甚远。
在北京,《大话西游》被当作发行失败的案例,1996年2月《月光宝盒》作为寒假影片推出,5月《大圣娶亲》登场,两部影片均只以20万左右的票房收场,有的电影公司在放映两天后就决定以国产影片换掉《大话西游》以免更多损失。
北京新影联的高军曾回忆,“在引进这部片子时,各电影公司经理就不太看好这部影片,觉得‘太吵太闹’,作为不被看好的电影,自然在北京也没有过多宣传。”而在1995年的香港金像奖评奖中,风头均被《东邪西毒》、《女人四十》、《饮食男女》等艺术片占尽,刘镇伟只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悄无声息后的戏剧性“大热”
对于《大话西游》的票房不理想,导演也从自身上找原因,认为不应“把片子分成上下两集,虽然素材多得不得了,也只好把它尽可能浓缩,宁可把观众压得透不过气来,也不能让他们泄气,受过这个教训,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1996年结束影院惨淡经营的《大话西游》将拷贝转到北京电影学院,或许是这样“另类”的影片更适合在校园的土壤里开花,电影在高校中的放映立刻引起“满堂彩”。开始有研究者专门研究影片的巡回式结构、台词对白、经典解构等之于文化学上的意义,影片兴起的确切时间虽已无从考证,但它与影片公映所打的“时间差”却是真实存在的,《大话西游》戏剧性的“大热”的核心区域应当就是各所高校,追捧者大多为莘莘学子。
促使《大话西游》重获“经典”的媒介除了1997年、1998年间的VCD热卖以外,还有电影频道的播出,1997年春节期间,为了配合春节的热闹气氛,《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在电视上播出,后曾重播过多次,这培养了一大批“大话迷”,而这部安排在非黄金时间播出的影片却创下了黄金时间播出的收视率。
此后《大话西游》正式进入“火爆期”,网络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大热”几乎是和网络、网站在中国的兴起同步进行的,1999年、2000年则进入《大话西游》的最鼎盛时期。而香港并没有像内地这样掀起长达六年之久的热潮,周星驰也曾重新剪辑出一个浓缩为一集的全新版本,但这个版本由于版权问题至今没有公开亮相,而对于这部影片在内地的大热,甚至连周星驰都感到意外。
7. 周星驰,大家都知道的,可是你们知不知道,周星驰出演哪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才开始大红大紫的
第一部电视剧:黑白僵尸,后来出名是电影:霹雳先锋,后得了金马奖才被大众所知的,两年后就拍了经典的赌侠、赌圣系列
8. 周星驰是通过哪部电影走红的
靠。是《霹雳先锋》1992年。。
9. 周星驰的成名电影是哪一部
周星驰出身平民,成长于单亲家庭。他在茶楼当过跑堂,在电子厂当过工人。1983年结业成为无线艺员。一路拼搏至今日,成为巨星,以至于网络人士提出“没有周星驰世界会怎么样?”
周星驰,祖籍浙江宁波,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广东人。1962年6月22日出生于香港。他在茶楼当过跑堂,在电子厂当过工人。中学毕业后考入无线电视台第113期夜间训练班,1983年结业成为无线艺员,同年被派任儿童节目“430穿梭机”当主持人,一做就是4年。当时有记者写过一篇《周星驰只适合做儿童节目主持人》的报道,周星驰把这篇报道贴在墙头,以此提醒和勉励自己,一定要创一番像样的事业,让人们刮目相看!
1987年他被派演戏剧,他参演的第一个剧集是《生命之旅》,继后他又主演了《他来自江湖》等剧,其中最得好评的是《盖世豪侠》,他在该剧中开始显露他那独特的表演风格。
他那非逻辑性和带有神经质的演技,开创了“无厘头”文化,成为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一环,而他担纲演出的电影更是屡破票房纪录。1992年他因主演《审死官》而获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1996年他因主演《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获第一届“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
周星驰成名前是一只丑小鸭。虽然现在记者常夸张说他如何贪靓,如何重视相貌,标榜自己一向靓仔,但他没有周润发般的英俊外表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即使在成为巨星之后,周星驰仍不爱别人给他拍照,而据他的经纪人讲,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够靓。
周星驰的电影里,都是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没有什么盖世英雄。并且,周星驰电影的角色都是受到挫折,最后才成功的。他坦言自己初出道时也曾受过白眼,听过了不少诸如“就凭你”、“你行吗”之类的话。
事实上,当初周星驰在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中,饰演可有可无的群众演员——宋兵甲和一个囚犯时,有谁会想到他会攀升到今天的地位?而他反复拍摄同一类题材,是否有一点自我投射的味道?这一切是巧合还是有固定模式?
虽说周星驰表示并非刻意地在角色中投射自己的影子,只是觉得电影要有普遍性和娱乐性。但谁能否认这里有他当年生活的影子?
周星驰在“跑龙套”跑了七八年后,1988年得导演李修贤提携,出演《霹雳先锋》,凭借此片一炮走红。该作面市后,一举夺得当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为此,他非常感激李修贤,将李视为他的伯乐恩师。
不仅李修贤,星仔感谢给过他教益的许多同仁:“电影界的同行前辈,都是我成长的良师益友。像罗兰姐,在《他来自江湖》中我与她合作过。那时我在无线,不要讲老人马,连后生辈都是循规蹈矩的,惟有罗兰姐不介意我的反斗、鬼马构思,还连声称:好玩呀!”
“我是看肥肥的‘欢乐今宵’长大的,还有发哥的《上海滩》,哇,着了迷!梁醒波是我的偶像,还有万梓良、许冠文、成龙……李小龙更不用说了,大家都知我是如假包换的李小龙迷。”
1990年《赌圣》在香港公映4周,周星驰确定了他无厘头的搞笑风格。
此后,周星驰节节胜利,制作也越来越精良,成本投入越来越大。
《鹿鼎记》代表了他最为辉煌的时期。
到了《大话西游》,周星驰的艺术价值被充分体现,但在票房上却吃了败仗。
在他的影片《食神》里,周星驰一举捧红了莫文蔚。但影片仿佛掺杂了很多无奈情绪。
1998年底,周星驰耳目一新地推出了《喜剧之王》,状态仿佛有所回升。但是半年后,《千王之王》又令人极其失望。
2001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取代成龙的《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港片新的票房冠军,踏上巅峰。星爷再次光芒四射,朗照日月。
2004年,《功夫》打破《少林足球》的最高票房纪录,再上最巅峰!
周星驰的喜剧感,连美国好莱坞都大为赞叹。但这位喜剧鬼才却说,他的艺术细胞是得自于母亲真传。
他对母亲赞不绝口:“我阿妈,很有艺术细胞,文化气息重,诗词歌赋无不通晓……”
关于父亲,周星驰说:“我以前见老爸的时间较少,不过近期接触多了一些,我觉得老爸也很幽默很好笑!总之,父母两个人,各有特色啦!”
周星驰从小生活在市井平民人家。自幼父母个性就不合,还曾在家大打出手,最后终于离婚。但这些不愉快的事,并没有对他的成长过程产生多少负面影响。周星驰跟着母亲和外婆长大,他甚至觉得这样的经历多彩多姿:
“在单亲家庭长大,我并没有感到有阴影。我的成长期好开心,节目很丰富,每天去公园练武功玩……好像都没有时间找阴影!”
即使如今片酬早已超越千万港币,周星驰还是跟老妈凌宝儿住在一起,连内衣裤都还是交给妈妈打点。有人甚至推测周星驰迟迟不结婚,就是因为他坚持要跟母亲同住。不过,不管众说纷纭,说周星驰事母至孝,没有人会否认。
10. 周星驰什么时候火起来的,内地最早在哪一年就有他的电影
但是这位周星驰本人,绝不甘心只做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他对自己的演艺事业始终抱有梦想,始终不肯松懈,尝试写剧本,揣摩经典影片,精读理论,钻研演技,却始终没有表现的机会,就算鼓起勇气去电影公司投递了报名表,终究是连老板的面都见不着。1988年的一个晚上,他在舞厅里消磨时光,遇到了万能电影公司大老板李修贤,这位著名电影制作人与他简短交谈之后,送给他一个演艺生涯中宝贵的转折点:邀他在自己的新片《霹雳先锋》里扮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 很少演员的影坛处女作能像周星驰在《霹雳先锋》中的表演那样驾轻就熟,圆转如意,根本看不出是一个初登银幕的新人。这部影片使他拿到了金马奖最佳配角奖,也获得了金像奖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双料提名,不仅得到影坛关注,也引来了电视台对他的重新审视,给他更多机会在电视剧里扮演重要角色。于是,他开始主演长篇电视剧《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在两剧里,他总是那么痞痞地坏坏地,行事出人意外,言谈不着边际,但是仍然让人感觉亲切可爱,更能让人捧腹大笑,许多的小朋友,年轻人,就是在一年又一年追看这些表演的过程中,与他和他的作品一起成长。
1990年《赌圣》
1990年,周星驰在演了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坏蛋之后,
《赌圣》剧照(4张)接演导演刘镇伟的新片《赌圣》,扮演一个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这部电影本是头年票房冠军《赌神》的跟风之作,小成本速成电影,却在天才导演和天才演员的合作下爆出惊人火花,其引人入胜的剧情,夸张搞笑的细节,切合时代特征的新鲜元素,加之周星驰极具个人特色的表演风格,一举轰动全港,票房狂收4132万,打破香港开埠以来票房记录,周星驰自己也首次获得金像奖影帝提名。同年,善于捕捉商机的导演王晶邀请周星驰合作同类型电影《赌侠》,又获得4030万的票房,与《赌圣》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军和亚军。周星驰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全线飙红,成为影坛最为抢手的大明星,昵称也由“星仔”变成了“星爷”。 一个人的成功有可能貌似突如其来,但是细细探究,总有其脉络可寻。周星驰守候多年,终于等来了让自己尽情发挥的电影,与自己在形象、个性上都十分契合的角色,将自己累积的艺术探索,生活积淀,表演技巧,个人感悟,志向与激情,全面释放在每一部作品每一个镜头之中,这使得他与不同导演合作的不同作品都有鲜明的周星驰风格,都能够使观众产生高度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尽管影片良莠不齐,却无不标志着作为一个演员的他向着更高目标的迈进。1991年,周星驰一改往日又痞又贱的小混混形象,在影片《逃学威龙》中扮演一个卧底神探,再破票房记录,另外两部作品也都进入了票房排行榜前十名;1992年,周星驰在全年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占了七席,前五名全部是他的作品,更凭又一次打破票房记录的《审死官》获得亚太影展影帝大奖,这一年被影坛称为“周星驰年”。 继1993年以《唐伯虎点秋香》连续第四次拿到票房冠军后,周星驰不再满足于一味迎合观众的需求来搞笑,其作品越来越多地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对世界对理想的思索,虽然许多观众不太适应这笑中带泪的处理方式,不成熟的探索也使影片时常显得不伦不类,水准忽高忽低,但是这些努力也使周星驰逐步实现了自我突破并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1995年,周星驰与刘镇伟苦心创作的《西游记第101回之月光宝盒》和《西游记完结篇之仙履奇缘》上下集推出,当年票房反应惨淡,却在其后的几年里借盗版市场猖獗和互联网普及的东风而风靡内地,成为内地青年观众评价最高的经典影片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情感理念和表达方式,尤其是在网络上的影响至今可见。周星驰也在香港人迷惑的目光中进入文化圣殿——北大讲堂讲学,虽然他自己老老实实地承认对“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等观众加给他的光环一知半解。 九十年代后期的周星驰逐渐减产,更多地参与影片创作,多次正式列名为出品人、编剧和导演等等。《喜剧之王》是比较明确地传达周星驰人生感悟的一部作品,小人物尹天仇对电影梦想的苦苦追求,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柳飘飘的凄凉爱恋,一遍又一遍执着重复的“其实我是一个演员”,都让观众在微笑的同时更感到震撼与心酸。这部影片使周星驰再次夺得票房冠军,也使新人张柏芝崭露头角,在影评界却是褒贬不一,亦有观众对周星驰表示失望,因为,那个轻松活泼,胸无城府,只以无厘头搞笑为己任的周星驰显然是再也无法回来了。
2001年《少林足球》
2001年,周星驰经过两年的倾心制作,推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周星驰作品”《少林足球》。更加成熟的演绎,更加深厚的内涵,足球与功夫相辅相成的新鲜组合,香港本土电影中少见的大制作,都使之成为华语影坛年度最受关注的作品,在当时面临生死危机的香港影市掀起观影狂潮,创下6100多万票房的奇迹般的记录。香港影坛仿佛直到此刻才大彻大悟,决定给这位已经四次打破香港票房记录、六次拿到年度票房冠军、二十九部作品名列年度十大卖座电影、八次获得金像奖表演奖提名但从未得过奖的天才巨星一个说法。当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少林足球》获得十四个提名,最终获得七个奖项,周星驰先后四次上台领取了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杰出青年导演奖,也成为金像奖历史上的一个奇迹。颁奖嘉宾、香港政府高官张敏仪在将奖座颁给周星驰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很高兴颁这个奖给你,因为你令很多香港人在不开心的时候都可以笑。”
2004年《功夫》
功夫剧照(12张)随后的两年,周星驰再次蛰伏创作,直到2004年推出新作《功夫》。这一次他不再专注于个人表演而更多地致力于团队协力和影片的整体创作,使影片的意蕴更深,气势更大,更加明显地突破香港文化的樊篱而充满了对人之共性的崇敬与悲悯,《功夫》不仅在华人世界得到共鸣,在海外市场亦得到广泛欢迎,一经上映即打破中国华语电影的记录,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地区的首映票房记录,名列日本、韩国当周票房排行榜冠军和北美排行榜第五名。次年举行的第二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功夫》获得史无前例的十六项提名,周星驰自己虽然在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的角逐中落选,却成功地使《功夫》拿到了年度最佳电影这个最重要的奖项。就连当时获得最佳导演的尔冬升都说本以为最佳导演是周星驰得。无奈评审制度不同,星爷与此奖项失之交臂。
2008年《长江七号》
2008年1月30日上映的《长江七号》,是周星驰继2004年《功夫》后,蛰伏三年的心血之作,影片由中影集团老总韩三平和周星驰出任总制片人。除此之外,周星驰还担任影片的出品人、监制、编剧、导演及主演。这部电影构思灵感来源于神舟载人飞船,有科幻、喜剧和温情三个部分。从20年前的首部作品到如今的《长江7号》,香港电影圈人气最旺的“异类”周星驰,凭借一己之力,将原本只是星星之火难登大雅之堂的香港“无厘头”电影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如今,周星驰以温情父爱和笑声回归,用笑中有泪的《长江7号》再次阐明了自己的电影精神—简单、欢笑、感动。
长江七号剧照(11张)若论华语影坛全心全意将一生奉献给大银幕的电影人,周星驰一定可以算是其中一位,他除了拍电影之外,似乎都没有别的乐趣与爱好,日常生活中少言寡语,动辄因为工作上的固执或严苛与合作伙伴反目成仇,一段段恋情也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电影人,还有什么能比带给观众成功的作品更重要呢?也许他今后的作品很难再有突破,也许他渐渐老去不复当日辉煌,但是这世上已经有无数人享受过他的光彩,有无数的人会在泛黄的岁月里一遍又一遍回忆当年的穿梭机,当年的至尊宝,当年的旺财,当年的小强,当年的大笑暴笑捧腹狂笑会心微笑,有感动,有梦想。有周星驰的时光就是有欢笑的时光。
2010年“星星奇遇139”的建立
2009年1月11日星爷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建立在大陆的唯一个人官方网站“星星奇遇139”。星爷通过“星星奇遇139”发布自己的影视的最新消息与个人生活分享,并建立粉丝圈、电影圈、运动圈、玩乐圈、世界圈提供的影迷分享自己的想法。
2011周星驰
正在筹拍《太极》,预计2011年下半年可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