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云宫迅音的创作背景
世界上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它历时六年完成,拍摄地点遍及中国近30个省份及泰国,而所有镜头都是只靠一台摄像机完成的。因条件艰苦、缺乏资金,它留下了不少缺憾,但却已经在世界范围重播3000余次。它就是《西游记》。央视1982年开拍,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重播次数超过2000次,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按照创作时间,1982年《西游记》剧组进入筹备期,1986年开始播出,所以许镜清的创作应该就在1983-1984年左右,那时候中国的电声音乐还在浓雾期,可以说能够接触到合成器的人都不超过十个人。许镜清后来在叙述自己的创作时,还描述了那段窘境。
许镜清:这个音乐说句真话,对我来说,当时杨洁导演跟我这么说的,杨导演说原来前面那段有一个主题歌,后来杨导演把那个主题歌拿掉了,让我重新选一个两分四十秒的音乐,她当时讲的就是我们按照你的音乐去剪辑画面,我说那怎么选?她说你随便,这个东西让我真的很为难,她如果说给我个框框,我按照她的框框就完成任务了,她说你随便,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你想《西游记》那么多人,有妖怪,有什么仙女,天上的、地下的、洞里的,各种人物,正面的反面的,按照我过去的文化教育,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正义的和非正义的等等等等都交织在一起了,所以说人物很多,那么就是说主线是师徒四人,你说这个音乐怎么写,你是用你的音乐去概括师徒四人取经,还是概括孙悟空大闹天空,还是概括孙悟空跟妖精们斗争,这个内容很复杂,所以我就想,我3天没动笔,我在想这个东西怎么写,我天天在琢磨,有一天在那琢磨的时候,就听到外边有一个临时工,拿一个饭盒吃午饭,他随便在嘴里哼了一个东西,他一边敲饭盒当当就敲,他是当当当,好像他就是这么个调,我的开头就有了,这么就来了。我很快就把这段写完了,但是下面的怎么办?
真的我写东西从来没有这么费劲过,真是夜不能寐啊,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晚上我睡觉的时候,真的脑子里头完全装着《西游记》里头的各种形象,天宫什么的,突然就远远飘来一个女生的感觉,我就赶紧爬下来了,就把前边那段曲子,两段应该有的都有了,那么小号和铜管的这段音乐显得雄壮,很有力度,那是对一种正义的,就是按照我们那时候对音乐的理解,那就是说一种向前的,一往直前的那种感觉,它有一定的力度。那么那个女生一出来飘的声音,那就是一种幻想的东西,一种神话的东西,一种美的东西,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想,只要你可以想,给你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那么就是这两种东西在里边交叉着应用,就形成了现在《西游记》的前奏。
我在里边用了电声,用了电吉他、电子鼓,在我写这个《西游记》之前,几乎在电视剧里没有人用过电声音乐,我是第一个用的电声音乐。
《云宫迅音》,开头由管乐奏起,加上电子配乐、古筝、琵琶等乐器合奏。优美的旋律,配合剪接画面,巧妙地将音乐和画面融合为一体。高潮的女声合唱部分,让曲子升华到一种天籁的空灵境界。越听越气势磅礴,将新潮的电子音乐混合中国古典音乐,再混合其他乐器混音成如此独特的中国曲风,作为中国的电子音乐鼻祖,当之无愧。
Ⅱ 西游记主题曲,云宫迅音,是谁创作的是哪个乐团演奏的
《云宫迅音》,又名《西游记序曲》,由作曲家许镜清所作,创作于1986年。演奏乐团无明确记载。
1985年春天,剧组接到消息,央视要把16集《西游记》在1986年春节期间集中播出。播出前,杨洁告诉许镜清,要把另一位作曲家创作的《西游记》片头曲拿掉,重新写一段2分40秒的音乐。这段后来被网友称为《云宫迅音》的曲子,却让许镜清大费脑筋。许镜清习惯晚上写作,中午起床。
有天中午起来后迷迷糊糊在床上发呆,正好几个民工从窗前经过,一边叮叮当当敲着饭盒,一边哼着小调。许镜清如醍醐灌顶,从民工调子里脱胎而来的一段经典的“登登登登”就此酝酿而出。《云宫迅音》一开始甚至连歌曲名都没有,一直被叫作“西游记序曲”或“前奏曲”。乐曲名是网友们在电视剧播出多年后取的。许镜清挺喜欢这个名字,“亲切又贴切,还有文学味道”。
(2)云宫迅音周星驰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事件:
2018年11月,86版电视剧《西游记》总作曲许镜清以侵害作品署名权、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为由,将北京麦田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许镜清称,电影《西游之女儿国篇》未经许可在配乐中使用自己的音乐作品《云宫迅音》《女儿情》,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停止侵权、删除下架侵权电影《西游之女儿国篇》、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65.25万元。
Ⅲ 西游记的片头曲是什么歌曲
原版西游记的片头曲名叫《云宫迅音》。
《西游记序曲》由许镜清作曲、胡炳旭指挥、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队演奏,该歌曲是央视六小龄童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序幕曲。
《敢问路在何方》是许镜清谱曲,阎肃作词的一首歌曲,由张暴默首唱[1] ,是1986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插曲和主题歌,在第11集后由蒋大为演唱。
歌曲歌词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Ⅳ 如何评价86版《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
这首乐曲没有歌词,在那个“没有歌词就不叫歌”的时代,更是难能可贵的!低音部分更是使用了电贝司,更加令人惊讶!整个乐曲Bass Line十分特别,音感很强。整个歌曲编曲大气凛然,层层推进,配齐丰富,结合电子乐、打击乐、中国民乐、交响乐多重要素,混搭而又自然,而且编曲还颇有迷幻的味道,精细程度不亚于pink floyd的名作。
Ⅳ 《云宫迅音》作者许镜清,《西游记》火了几十年,他终于怎样了
曾经在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说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的其中一道试题:请写出86版《西游记》片头曲:“丢丢丢”后面的七个音。
最后的标准答案据说是:“登登等登凳登等灯”。
这应该就是个段子,但却足以打开很多人的记忆,那段记忆叫《云宫迅音》,当然也是《西游记》。
2018年,许镜清终于拿起法律武器,起诉电影《西游之女儿国篇》出品方麦田映画和腾讯,为自己的作品《云宫迅音》和《女儿情》维权,最终经过两次判决双方达成和解,对方赔偿65.25万元。
许镜清终于赚钱了,相信所有的《西游记》剧迷和音乐迷们也会为他高兴,这是他应得的,也是早就该得到的。
他的音乐,不朽
Ⅵ 西游记,云宫迅音
《云宫迅音》是央视1986年版《西游记》序曲,又名《西游记序曲》 由作曲家许镜清所作。 《云宫迅音》的歌名其实是后来观众起的,当时只称作“西游记序曲”并没有具体的名字。
Ⅶ 求戏腔男声的古风歌曲
1、《霍元甲》
《霍元甲》是由方文山作词,洪敬尧编曲,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是电影《霍元甲》的同名主题曲。收录于2006年1月20日发行的EP《霍元甲EP》中。
2、《佛说》
《佛说》是网络古风歌手音频怪物于2014年04月29日发表的歌曲。
3、《悟空》
《悟空》是戴荃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2015年8月7日发行的中国好歌曲第二季导师原创专辑《奇幻游乐园》中。2016年,该曲获得第16届音乐风云榜原创新势力奖。
4、《离人愁》
中国风的词曲,加入了戏腔。歌曲《离人愁》灵感来源于古诗词之中,曲和词都充满了古风韵味,当中还添加了戏曲当中的笑声,歌曲《离人愁》由李袁杰演唱并担纲词曲创作,筱筱雨沐编曲,是一首描述年少江湖情怀的古风歌曲。
5、《典狱司》
《典狱司》是一首歌曲,由江淮沿岸填词,由和汇慧编曲,由音频怪物演唱,作为电视剧《老九门》片尾曲。《典狱司》曲韵悠长颇具古风。
Ⅷ 外国怎么评价云宫迅音
外国评价云宫迅音:
该曲以器乐曲的形式出现,巧用电子鼓,活灵活现了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飒爽英姿,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在当年的电视配乐中开了电声音乐与管弦乐队、民乐结合的先河。该曲像是孙悟空金箍棒的力量,或者唐僧取经坚韧不拔的精神。
作曲者许镜清大胆配器选择:电子声、电子乐,小号和铜管显得雄壮,是种正义的一往直前的感觉;女声一出来飘,就是一种神话的美的东西。两种元素不断交叉,就形成了《云宫迅音》。
相关事件:
2018年11月,86版电视剧《西游记》总作曲许镜清以侵害作品署名权、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为由,将北京麦田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许镜清称,电影《西游之女儿国篇》未经许可在配乐中使用自己的音乐作品《云宫迅音》《女儿情》,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停止侵权、删除下架侵权电影《西游之女儿国篇》、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65.25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云宫迅音
Ⅸ 西游记主题曲
《西游记》的主题曲是:《西游记序曲》,也叫做《云宫迅音》。
《西游记序曲》由作曲家许镜清创作于1986年。《云宫迅音》一开始甚至连歌曲名都没有,一直被叫做“西游记序曲”或“前奏曲”,乐曲名是网友们在电视剧播出多年后取的。
该曲以器乐曲的形式出现,巧用电子鼓,活灵活现了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飒爽英姿,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在当年的电视配乐中开了电声音乐与管弦乐队、民乐结合的先河。该曲像是孙悟空金箍棒的力量,或者唐僧取经坚韧不拔的精神。
作曲者许镜清大胆配器选择,电子声、电子乐,小号和铜管显得雄壮,是种正义的一往直前的感觉;女声一出来飘,就是一种神话的美的东西。两种元素不断交叉,就形成了《云宫迅音》。
(9)云宫迅音周星驰电影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1985年春天,剧组接到消息,央视要把16集《西游记》在1986年春节期间集中播出。播出前,杨洁告诉许镜清,要把另一位作曲家创作的《西游记》片头曲拿掉,重新写一段2分40秒的音乐。这段后来被网友称为《云宫迅音》的曲子,却让许镜清大费脑筋。
许镜清习惯晚上写作,中午起床。有天中午起来后迷迷糊糊在床上发呆,正好几个民工从窗前经过,一边叮叮当当敲着饭盒,一边哼着小调。许镜清如醍醐灌顶,从民工调子里脱胎而来的一段经典的“登登登登”就此酝酿而出。
二、作曲家许镜清
许镜清是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音乐人,其作品最大特点是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完美融合。曾先后为《西游记》(杨洁版、张纪中版)、《女人不是月亮》、《红象》、《丹心谱》、《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弘一法师》、《半边楼》等一百多部影视作品创作主题曲和音乐。
电视剧《西游记》除了剧中脍炙人口的情节和活灵活现的人物,《云宫迅音》《女儿情》《天竺少女》《敢问路在何方》等一批歌曲、音乐也已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这些作品正是由许镜清创作。
Ⅹ 老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片头曲,插曲,片尾曲是什么
片头曲《西游记序曲》,作曲许敬清;
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作词阎肃,作曲许镜清,演唱者:蒋大为/张暴默;
插曲《女儿情》,作词杨洁,作曲许镜清,演唱者:吴静;
插曲《天竺少女》,作词阎肃,作曲许镜清,演唱者:李玲玉;
插曲《相见难别亦难》,作词阎肃,作曲许镜清,演唱者:吴静;
插曲《晴空月儿明》,作词阎肃,作曲许镜清,演唱者:迟重瑞;
插曲《取经归来》,作词戴英禄,作曲许镜清,演唱者:蒋大为。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