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视剧《手机》演员马兰的资料
马兰:
河南省豫剧三团一级演员,女,汉族,1960年元月出生于河南洛阳,父母均为医生。
1974年河南省艺术学校,因其嗓音天生浑厚大方,身材匀称,可塑性强,受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戏校校长常香玉的关注和培养,在校期间就主演 了豫剧[红灯照]饰大师姐,[海港]---方海珍。
1980年毕业分配到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在著名表演艺术家马金风先生的指导下,主演了马派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穆桂英,[花打朝]---七奶奶,[对花枪]---姜桂枝,还主演了[桃花庵]--窦氏,[帝成春]---公主还拍摄了电影戏曲片[洛阳桥]---花母 1982年12月获河南省戏曲青年演员汇演表演二等奖。
1984年4月荣获河南省洛阳市首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
1986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在著名编导扬兰春先生的指导下主演了[审诰命]---诰命[香囊记]---花婆,[百岁挂帅]---佘太君,[真假驸马]---公主。
1986年10月赴香港参加了首届中国地方戏曲展,主演[审诰命][香囊记],香港传媒称她的表演‘多一分过,少一分不足’。
1988年10月评为三级演员。
1989年随河南省豫剧三团赴广州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在现代戏[二等公民]中----老五奶。
1999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三团主演了[朝阳沟]--栓保娘,[刘胡兰]---胡兰娘,[儿大不由爹]----二虎娘,[成龙梦]----奶奶,[西门风月]---潘金连,[蚂蜂庄的姑爷]---齐风兰,电视剧[庄户人家]---屠户妻[特精110]---上访大嫂,[为了三十四个兄弟姐妹]--谭明西妻,[芝麻官演义]---芝麻官妻电视戏曲片[五福临门]--喜嫂[山里媳妇]---大娥[岗九醒酒]--岗九妻[市井人生]--工商所长林玉茹
1990年10月在现代戏[成龙梦]中饰奶奶,获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表演三等奖。
1991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扬州]戏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在现代豫剧[儿大不由爹]中饰二虎娘,获优秀配角奖。
1991年6月获[梨园杯]全国豫剧演唱广播大赛优秀奖
1992年11月在现代豫剧[这不是梦]中饰刘志华获第四届戏剧大赛优秀表演奖。
1994年4月获‘93’今日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表演奖
1994年12月因在现代戏[红果红了]中饰刘春花获第五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1995年3月在现代戏[红果红了]中饰刘春花获第五届文华表演奖。
1995年9月出席联合国[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获中国组委会嘉奖。
1996年河南省十大女杰提名奖。
1996年5月被河南省人事厅评为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1996年10月获文化部第三届‘金三角’优秀表演奖
1996年1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一级演员
1997年12月在现代戏[蚂蜂庄的姑爷]中齐风兰,获省第六届戏剧大赛表演特别奖,
1997年4月第六届香玉杯艺术奖
1997年6月被批准为文化部优秀专家
1999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优秀专家。
近年来。马兰同志拍摄电视剧[为了三十六个兄弟姐妹]饰明胜妻电视剧[幸福院]饰妻子戏曲电视剧[请戏]饰胖嫂戏曲电视剧[颖河故事]饰花椒婶答应戏曲艺术片[七品知县卖红薯]饰诰命夫人十四集电视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饰淑惠
马兰同志在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塑造了古代,现代老.中青.跨年龄结构.不同性格的多种舞台,影视形象,形成了自己表演富于激情,个性突出.悲剧深刻.喜剧幽默.正剧端庄和演唱舒展大方.高音坚实.中音洪亮.低音雄浑独特的表演和演唱艺术风格,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表演艺术家。曾任全国青联委员.省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和省剧协会员。
㈡ 豫剧名家卢士元
豫西调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卢士元.
1、早在“1956年,安阳市豫剧团排演了由河南著名戏剧家王镇南的整理本,崔兰田饰姜桂枝,卢士元饰罗艺,曾引起轰动。1957年,崔兰田就带着这出戏进京演出,周恩来总理因公事忙,后来赶到剧场,只看了这出戏的后半场,并接见全团演职人员,给了极高评价。1959年这出戏获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奖。”
2、“豫剧磁带:《对花枪》选场(一)(二)崔兰田演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1962年录音”,戏中“崔兰田饰姜桂芝,渠永杰饰秦琼,崔少奎饰罗松,贾武臣饰罗成,王香芳饰罗焕,卢士元饰罗艺,段玉峰饰程咬金,张振武饰史大奈,郑长明饰尤通。”
你看下面这个磁带封面,姜桂芝毫无疑问由崔兰田扮演,罗艺的扮演者就是卢士元了。这清楚不过的说明卢士元最早是安阳市豫剧团演员,并且在《对花枪》中,无论是进京演出,还是录制磁带,他都与崔大师配戏,出演罗艺一角。
3、文革期间,因他是山西潞安府卢寨村人,回到老家,加盟于“临汾市豫剧团。该团于1973年7月1日,由市京剧团改组成立。演职员工有50多人。演出主要剧目《朝阳沟》、《李双双》、《红云岗》、《三滴血》、《佘赛花》、《假婿乘龙》、《三看御妹》、《穆桂英挂帅》、《杨八姐游春》、《花打朝》、《麻疯女》等十几个现代戏和古装剧。主要演员有赵艳萍(毛毛)、冯小玉、王奇英,刘宝生、卢士元,王新贞、邰书林、彭森、李柏录。王九菊、韩爱玲等。1979年,赴省巡回演出,受到省城观众好评。”
4、后来又回到安阳市豫剧团。“1980年,崔兰田与张宝英参加了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师徒二人主演了《桃花庵》。渠永杰嗓音高亢,唱做兼具特色,所演生净脚色,备受观众欢迎。其他演员如辛玉兰、崔兰玉、王香芳、崔少奎、辛玉祥、宋保筠、魏进福、卢士元、沈宝爱等,均为团内艺术骨干。”
5、至于说到他是山东梆子演员,在山东梆子电影《墙头记》里扮演王银匠,这不太靠谱,因为名字就差了一个字。在查阅豫剧传统戏《三上关》时,最后在《河南传统剧目汇编 · 豫剧》第六集收有卢士元口述本,这应该是真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学者型的演员,大型古装豫剧《王华买爹》由他做舞台导演。
艺术中国
能够搜索到的卢士元演出视频共有三个:
1、十集大型豫剧连台本戏《王华买爹》,他既是导演,又是主演;
艺术中国
2、《周奇送女》一折,在戏中他饰演周老汉;
3、《杨老将碰碑》片段。
他全凭真嗓,采用大腔大口“下五音”的唱法,吐字清晰真切,唱腔浑厚质朴,完全具备豫西调的演唱特点。 就其行当,他扮演的角色无论的《王华买爹》中的八贤王,还是《周奇送女》中的周老汉,或者是《碰碑》中的杨老将,都是年迈之人,扮相上既老且衰,演唱上始终保持深沉低回,我看应该归入衰派老生。
这篇博文只介绍他执导并担当主演的大型古装豫剧《王华买爹》,后两个戏随后将另文给出。
《回龙传》又名《王华买爹》、《八王江南历险记》、《寻儿记》。源于民间传说“王华买父”。原为山东老艺术家卢卢胜奎先生改编的山东梆子戏,后被豫剧移植。讲述的是宋仁宗年间,八王赵德芳赵年老无子,皇帝又无太子,堪忧无人继位,八王据卜算有子尚在苏州苏,八王即改装至苏州卖身访子。适时状元之女杨秀英因与父亲口角,被父亲硬配给乞丐王华为妻,此后谨守妇道,生活虽然清苦,夫妻感情却很好。王华受人愚弄,买回一位老人做父亲,谁知此人竟是化装寻子的八贤王赵德芳,而王华正是八贤王失落民间的儿子。经过若干曲折,父子终于相认团圆。因传说中王华后来做了皇帝,故名《回龙传》。
豫剧《回龙传》可是传统老戏啦,目前可以找到好几个演出版本,其中以卢士元借助济源市豫剧团的演出班底演出的《王华买爹》,和豫东调刘忠河的高足刘立河演出的豫剧《回龙传》最为有名。正戏全集各有十集,刘立河还有续集若干本。
剧情简介:大宋四帝仁宗年间,八王赵德芳与狄后苏州游湖,归途中狄后生产一奇胎(肉卵),八王将其抛入渭水河中。胎儿被以打鱼为生的王彩夫妇所救,取名王华(王启太)。王华八岁,父母双亡,家产被地痞抢占,只好讨饭为生。王华十八岁,状元之女杨秀英因与父亲口角,被父亲杨继风赶出家门并硬配给乞丐王华为妻,此后谨守妇道,打鱼为生,后生下粱儿、柱儿二子。生活虽然清苦,夫妻感情却很好。万岁身患重病。朝中没有继位太子,八王受卜人指点,江南访子,扮作庄稼老儿,自卖自身,王华受人愚弄,把化装寻子的八贤王赵德芳买回家中。王华为奉养八王爷,耗尽家产,为办御宴,将梁柱二子卖到了天官府。经过若干曲折,父子终于相认团圆。八王挂念朝廷形势,连夜修书一封,以找兵部司马刘文晋借银为名,差王华两次进京搬兵,让王华进京传旨接驾。却被奸臣刘文进定计迫害,多亏司马府刘半成相救。八贤王卧龙岗被困,命杨秀英进京卖衣,被刘文进外甥苏州知府押进南监,包拯伸张正义,最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幼主王华,王华登基。
(上图是豫剧《王华买爹》光碟的封面,清楚写着八贤王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卢士元扮演八贤王)
艺术中国
豫剧卢士元版本《王华买爹》连台本十集,由苗富华、李爱武总策划,卢士元担任舞台导演,兼演戏中的赵德芳,借用济源市豫剧团的演出班底,并聘请了省内不少名家担当就戏中角色。如由郭志成(省团)扮演杨继风,许青枝(洛阳团)扮演佘太君和狄皇后两角,“梨园春”擂主李春景扮演包公,还有几个豫剧新秀出演其他角色。
艺术中国
连台戏除了“角”好之外,另一个成功因素就是故事能吸引住人。该剧早就以评书、坠子等形式流行于民间,这台连续剧虽然属帝王将相戏,但故事多半发生在市井百姓之家,距离一般观众的生活很近。又整个故事安排得当,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像看今天好的电视连续剧那样,看完这一集还想看下一集。对于不看连台本戏的观众,你可能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
最近新浪网作了改版,上不去所选视频。我只能将这十集视频给出一个连接:
麻烦您了,你只好多动动鼠标啦!下面给出这十集的目录:
1、豫剧 《王华买爹》 第一集 弃子、赶女
八贤王游湖弃子杨天官酒醉赶女
2、豫剧 《王华买爹》第二集 招亲、访子
王华天官府招亲八王苏州城访子
艺术中国
3、豫剧 《王华买爹》 第三集 王华买爹
八贤王大街卖相应小王华醉酒买父亲
4、豫剧 《王华买爹》 第四集 病中思女
八贤王进住卧龙庄杨夫人病中盼亲生
5、豫剧 《王华买爹》 第五集 王华买儿
试孝心八王餐餐吃御宴进孝心王华大街卖亲生
6、豫剧 《王华买爹》 第六集 王华下书
王华讨帐进汴京 兵部大臣行奸心
艺术中国
7、豫剧 《王华买爹》 第七集二次进京
逃王华田虎受酷刑试忠邪王华二进京
8、豫剧 《王华买爹》 第八集 幼主被害
二进京王华被陷害救幼主包公被贼绑
9、豫剧 《王华买爹》 第九集 金殿除奸
刘文晋企图篡朝 佘太君金殿除奸
艺术中国
10、豫剧 《王华买爹》 第十集 王华登基
杨秀英告别卧龙庄小王华金殿登大宝
㈢ 电影豫剧花打朝全场
这是我网络网盘上的豫剧花打朝视频下载密码:yj1i 敬请转存或下载
㈣ 花打朝豫剧电影版是几几年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才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uc酷影模式现在被称为“看片神器”是因为其方便的看片体验,还可以看岛国电影
㈤ 中国各个戏剧的代表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人物:“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秋芬、孙菊仙
“四大名旦”:梅兰芳、苟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代表作品:龙凤呈祥 群英会 十老安刘 四郎探母等,很多.
2,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3,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4,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5,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㈥ 马金凤的人物经历
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
1930年,乞讨到河南开封拜豫剧演员马双枝为师;
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
1950年,在安徽省界首成立中原豫剧团;
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得到梅兰芳的指点;
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
1956年,洛阳市豫剧团成立,任团长;
1957年,拜梅兰芳为师;
1958年,在郑州演出《穆桂英挂帅》;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豫剧《花打朝》拍成电影,主演程七奶奶;
1984年,夏天赴广州参加中南五省文艺汇演,8月带团到新疆慰问演出;
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艺术节上演出《穆桂英挂帅》;
1993年,应邀到台湾演出;
1996年,到香港演出;
1997年,到澳门访问和演出;
1998年,参加排演现代戏《情系小浪底》,饰演“老奶奶”;
2000年,参加排演现代戏《桑榆唱晚》,饰演主角“杨大妈”;
2000年2月4日,参加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
2001年,主演新版《穆桂英挂帅》在北京保利大剧院演出;
200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活动;
2003年4月12日,参加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文艺晚会;
2003年,参加戏曲电视连续剧《黄河九十九道川》拍摄,饰演“奶奶”;
2004年,参加央视戏曲晚会;参加央视“新疆行”大型文艺晚会;
2005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节晚会;
2005年11月9日,聘任洛阳市市文化艺术发展事业顾问;
2006年,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马派艺术戏曲专场演唱会;
2006年1月1日,“洛阳牡丹八旬出征,豫剧大师新年献艺”马派艺术戏曲专场举办;
2006年9月20日,: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二场;
2006年10月29日,九九重阳节“豫剧六大名派演唱会”举行;
2008年初,任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4月8日,收杨晓青为徒;
2009年9月5日,参加“祝福祖国·唱响神州”河南戏剧名家演唱会;
2011年9月28日,参加第二届中国豫剧节闭幕式;
2011年9月29日,参加电视晚会《功业千秋——庆祝中国京剧音配像播出15周年》;
2012年2月7日,参加2012年河南省地方戏曲拜师盛典晚会;
2013年,参与中国文联组织《百花迎春》晚会录制;
2014年1月10日,参加河南省豫东调研讨会暨商丘市豫剧院65周年成果展。
㈦ 豫剧电影花打朝1985
因为你可能是用手机上网的,所以可能看不到,任何一个用电脑上网的都能看到我的回答的右下角有个图标“点击下载”,只要点击它就能下载
问了问题要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请尊重他人劳动,谢谢
㈧ 寻找一部豫剧
豫剧《抬花轿》
剧情
明朝永乐年间,州城的大街上鞭炮爆响,人山人海。新科武状元披红挂彩,在二十名军校的护卫下骑马夸官游街,威风八面。当朝四品官周定大人从外归来,向夫人讲述了在邱府为公子武状元接风洗尘的宴席上,经众位年兄作媒,武状元答应娶他的女儿周凤莲为妻。周夫人听罢大喜,马上唤凤莲来商量婚事,温柔娴淑的周凤莲自是同意。周定立即吩咐家院,回复邱府三月之内来迎亲。转眼到了迎亲之日,周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周凤莲早已打扮完毕,激动地等待着迎亲的武状元。不想周府今天双喜临门:公子周进宝进京赴试,考中新科文状元,前呼后拥回到家中。爆竹声声,鼓乐齐鸣,武状元迎亲的队伍到了。周凤莲在丫环、傧相的陪伴下,走进了披红挂彩的花轿。三声炮响,花轿启动。文武新科状元,一个女婿,一个弟弟,帽插金花,并马齐鸾,喜送周凤莲花轿。周进宝送姐姐来到喜气洋洋的邱府,惊慌地发现府内一丫环竟是跳河身亡的定情妻子王定云,王定云此时也看见了他。二个四目相视,却没有机会相认。周进宝送亲回到家里,想念王定忧思成病。周凤莲闻信急忙回家看望弟弟,才知道弟弟与王定云定情相爱的坎坷经历。周凤莲回到邱府,巧审王定云,终于弄清王定云跳河自尽时,幸被邱府官船救起,后就在邱府做了贴身丫环。周凤莲劝说王定云夫妻相认,可定云担心如今他俩地位不同,门第不同,二府双亲不会答应。周凤莲决心劝说公婆爹娘,为他们重搭鹊桥。周凤莲在公婆面前顺利地过了第一关,又巧妙地对爹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使爹娘抛弃了门第观念,促成了弟、媳的美满姻缘。
视频
http://video..com/v?word=%D4%A5%BE%E7%B5%E7%D3%B0+%CC%A7%BB%A8%BD%CE&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㈨ 各种戏曲的代表人物
1、李胜素
李胜素,1966年2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现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该团领衔主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㈩ 讲述河南戏曲的电影有多少 顺便说下电影名 谢谢、
《花木兰》 豫剧, 河南豫剧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拍摄。
《下乡与赶脚》 曲剧两个小戏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江南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北省邯郸专区东风剧团演出 胡小凤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陈三两》 曲剧 开封市曲剧团演出 张新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寇准背靴》 豫剧 淮北梆子(属豫剧沙河调)88岁老艺人顾锡轩主演 安徽电影制片厂1961年拍摄
《朝阳沟》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出 魏云、王善朴、高洁、杨华瑞、马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
《传枪记》 京剧 河南省京剧团演出 根据豫剧《传家宝》改编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买牛、扒瓜园》 由曲剧《买牛》和越调《扒瓜园》两个小戏组成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周口专区越调剧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山村新曲》 越调 由《夫妻俩》和《卖萝筐》两个小戏组成 河南省许昌专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珠江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人欢马叫》 豫剧 许昌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游乡》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珠江电影制片厂1966年拍摄
《七品芝麻官 》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二团、鹤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牛得草、吴碧波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卷席筒》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吴自力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包青天》 豫剧 商丘地区豫剧团、安阳市豫剧一团、开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张宝英、吴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1980年联合拍摄
《李天保娶亲》 越调 根据越调《李天保吊孝》改编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马兰、陈静、何全志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诸葛亮吊孝》 越调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白奶奶醉酒》 越调 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包公误》 豫剧 河南省新郑县豫剧团、开封地区豫剧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智收姜维》 越调 舞台剧名《收姜维》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背靴访帅》 曲剧 舞台剧名《寇准背靴》 洛阳地区曲剧团演出 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风雪配》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洛阳桥》 豫剧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曾广兰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桃园喜》 豫剧 舞台剧名《小白鞋说媒》 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程咬金照镜子》 豫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樊梨花》 豫剧 开封市豫剧团、开封市实验剧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风雨情缘》 豫剧 舞台剧名《大祭桩》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三全其美》 豫剧 舞台剧名《金鸡引凤》 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花枪缘》 豫剧 舞台剧名《对花枪》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卷席筒续集》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巧配鸳鸯》 豫剧 郑州市豫剧团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倔公公犟媳妇》 豫剧 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文帝杀舅》 豫剧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演出 天山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棒打薄情郎》 豫剧 河北省邯郸地区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芙蓉女》 豫剧 舞台剧名《宇宙锋》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七奶奶》豫剧 舞台剧名《花打朝》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拍摄
《抬花轿》 豫剧 舞台剧又名《香囊记》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武当仙袍》 豫剧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演出 峨眉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丫环传奇》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剧 许昌市豫剧团演出 任宏恩、艾立、汤玉英主演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7年联合拍摄
《鸳鸯戏水》 豫剧 郑州市豫剧一团、二团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业公司1988年拍摄
《阎家滩》 曲剧 南阳市曲剧团演出 河南省电影公司、南阳市文化局1998年联合摄制
《乡村警官》 豫剧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2年拍摄
《幸运十点钟》 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3年拍摄
《我爱我爹》 豫剧 舞台剧名《老子儿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我爱我孙》 豫剧、东北二人转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村官李天成》豫剧,贾文龙、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剧三团演出
《五世请缨》豫剧,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
《程婴救孤》豫剧 根据《赵氏孤儿》改编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0年拍摄
《三哭殿》豫剧,贾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2010年联合拍摄
《清风亭》 豫剧 舞台剧又名《清风亭上》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1年拍摄
希望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