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邵氏电影女演员名字

邵氏电影女演员名字

发布时间:2022-06-08 08:33:24

❶ 邵氏电影:书痴扮演者是谁

邵氏恐怖电影聊斋之书痴中书痴郎玉柱的扮演者是中国台湾演员杨丽花!

❷ 香港十位女打星名字有哪些

1、惠英红:唯一一位获得金像奖的动作女星

在武侠功夫片的全盛时期,惠英红主演了一系列的邵氏功夫电影,如《霸王花》系列等,在80年代中期相当走红。虽然惠英红以打女身份出名,但演技也是一流,1982年,年仅22岁便凭《长辈》获得了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进入90年代逐渐淡出功夫片,大多出演成熟女性,2001年参演《幽灵人间》获得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提名。

❸ 出演杨门女将里面的女角色的郑佩佩的完整资料

郑佩佩,1946年12月4日在中国上海出生,原籍上海,香港邵氏电影著名女演员。1963年考入‘南国实验剧团’,毕业后进入邵氏公司当演员.
从影首部作品为《宝莲灯》,片中尝试反串演出。
1964年,主演文艺片《情人石》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国际独立制片人协会‘金武士奖’。
1964年,邵氏开拍《大醉侠》,都有相当造诣,因此演起武侠片来,身手敏捷,姿势美妙。因此在当时被认为是演技优秀和最有前途的影坛新秀。起初属意萧湘演出金燕子一角;但导演胡金铨却认为郑佩佩的舞蹈底子合乎影片中打斗场面所要求的韵律,于是找她试镜。演出后果然造成轰动,从此她的星运鸿图大展。更在1969年被报界选为‘武侠影后’。
由于她是第一个得到此奖的亚洲女演员,除《香江花月夜》等六部影片外,其余都是武侠片。其中著名的有《大醉侠》、《金燕子》、《钟馗娘子》等。
1971年完成《钟馗娘子》后退出影坛,结婚生子。1987年与丈夫离婚。1992年她返港继续发展其演艺事业,近年来,主力在中国内地拍摄电视剧。2001年演出李安的《卧虎藏龙》“碧眼狐狸”一角,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项以及角逐奥斯卡金像奖,为她的事业再创高峰。女儿原子鏸也是演艺界中人。

所获奖项
1964年因电影《情人石》荣获国际独立制片人协会金武士奖
2001年因电影《卧虎藏龙》获第二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2011华鼎奖“古装类最佳女演员”—郑佩佩《深宅》

郑佩佩电影作品年表及角色名称:

演员:
妲己 (1964) ......
情人石 (1964) ...... 秋子(成名作 郑佩佩凭此角荣获国际独立制片人协会金武士奖)
兰屿之歌 (1965) ......
宝莲灯 (1965) ...... 刘彦昌(反串)(处女作 摄于1963年)
铁扇公主 (1966) ...... 白骨精
西游记 (1966) ......
欢乐青春 (1966) ......
大醉侠 (1966) ...... 金燕子
神剑震江湖 (1967) ...... 苏皎皎(原著里的殷素素,改编自《倚天屠龙记》)
香江花月夜 (1967) ......
艳阳天 (1967) ......
网娇娃 (1967) ......
龙虎沟 (1967) ......
红辣椒 (1968) ...... 红辣椒
玉罗刹 (1968) ...... 冷秋寒(玉罗刹)
金燕子 (1968) ...... 金燕子(谢如燕)
虎胆 (1969) ...... 上官秀仪
毒龙潭 (1969) ...... 樊瑛/青儿
龙门金剑 (1969) ...... 魏金凤
飞刀手 (1969) ...... 于英
荒江女侠 (1970) ...... 瑛琪
五虎屠龙 (1970) ...... 燕来
影子神鞭 (1971) ...... 杨寒云
钟馗娘子 (1971) ...... 冷玉霜(钟馗娘子)
玉女嬉春 (1972) ......
铁娃 (1973) ......
虎辫子 (1974) ......
烈日女娃人 (1982) ......
天下第一 (1983) ......
七小福 (1988) ......
绑架黄七辉 (1993) ......
唐伯虎点秋香 (1993) ...... 华夫人
咏春 (1994) ......
情人的情人 (1994) ......
非洲超人 (1994) ......
神凤苗翠琴 (1994) ......
乱世超人 (1994) ......
运财五福星 (1996) ......
老鼠龙之猛龙过港 (1997) ......
中华英雄 (1999) ......
真心话 (1999) ......
生死拳速 (2000) ......
薰衣草 (2000) ...... 董夫人
卧虎藏龙 (2000) ...... 碧眼狐狸
武神黑侠 (2001) ......
龙腾虎跃 (2002) ......
赤裸特工 (2002) ......
性感都市 (2004) ......
天作之盒 (2004) ......
无敌小子霍元甲 (2005) ......

❹ 邵氏电影

1958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在香港成立,此后30年间,邵氏电影渐渐长成华语影坛的一支奇葩,无论什么时候,提起华语电影,绝对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邵氏电影。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邵氏电影的黄金期,它在香港影坛处于霸主地位,无人能出其右。要紧的是,它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局限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邵氏电影的影迷群遍及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社区。

[b]昔日辉煌{/b]

邵氏的历史,其实是脉络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派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其中,又分成两个支派,一个是张彻力主的新武侠电影;另一个则是楚原,他擅长和古龙合作拍摄那些超现实主义的武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张彻已经分别于1996年和2002年离我们而去了。

不过,上面说的还只是狭义中的邵氏电影,要说邵氏最早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邵家兄弟1925年在上海成立天一制片厂拍片的时候。

邵氏在80年代中期停止影片的制作,邵氏的光环开始层层隐去,当然,谁也不会否认,邵氏电影是影迷心底一块永远割舍不掉的珍藏,我们期待着它再回来,或者仅仅是老片的修复重新上映,或者是邵氏风格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总之是在等待它再次散射耀眼的光芒。———编者按

李翰祥

黄梅派电影

在邵氏电影中,中国古装片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李翰祥则是拍摄古装风月片的高手。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这一成功,让邵氏的老板坚定了对李翰祥的信心,在公司的鼓励下,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此片在第六届亚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奖,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的影片中的一大支。

60年代中之前,黄梅派都是邵氏电影的主流,李翰祥更是当时邵氏的皇牌导演。黄梅派影片的故事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深受东南亚那些身在异乡的华人喜爱。

张彻 胡金铨

新派武侠电影

与李翰祥的风格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所拍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影片,张彻“百万导演”的名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在张彻的电影中,男性演员才真正赢得了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黄梅派作品,男性演员在其中更多地只是起到一个陪衬的作用,张彻则不同,在他的影片中,男主角大多是性格刚烈的侠客,他们个性独立,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的标准,他们最看重的是男人间的情义,儿女情长却往往退居二线,成为影片主线的一个陪衬。

胡金铨与张彻同属于一个时期的导演,同样是新派武侠片的开山鼻祖级别的人物,不过,他和张彻还是有些不同,胡金铨更强调动作在画面上的美感,不像张彻那样追求残酷美和动作的利索和真实,而且,胡金铨塑造的人物不像张彻的人物那么强硬,性格大多比较含蓄。

超现实诡异武侠片

同样是武侠影片,楚原的风格与胡金铨和张彻的都不同,相比之下,胡金铨和张彻更现实一些,楚原则属于超现实主义,这和他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有关,他的《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大多风流倜傥、放荡不羁、他们浪迹天涯,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不大合乎情理的情节,这也正是古龙小说的特点了。

经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现的演员是狄龙,当年,人们习惯地把楚原、古龙和狄龙三人称为铁三角。

【邵氏文武女头牌】
文:林黛
这个四届亚洲影后,在30岁的年纪上自行结束了生命,留住了辉煌也带给了影迷无限的唏嘘感慨。她出生于1934年,广西人,15岁的时候到香港定居,16岁开始进入演艺圈。她在邵氏期间拍摄的《貂禅》《千娇百媚》《不了情》都为她带来的影后的殊荣(她另外一次当影后是因为在电懋拍的《金莲花》)。1964年,她为情自杀身亡,留下《蓝与黑》和《宝莲灯》两部未完的作品。她的古装扮相特别妩媚,是邵氏风月片盛行时期的头牌女星。

武:郑佩佩
与林黛不同的是,郑佩佩是邵氏的武侠女星,她在邵氏一共拍了23部电影,不算太多,但因为几乎部部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让人感觉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邵氏。她刚刚出道的时候,接拍了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由此而以“侠女”之称闻名。1970年,她息影和丈夫一起到美国生活。当李安拍摄《卧虎藏龙》的时候,身手依旧了得的郑佩佩就成了其中的“碧眼狐狸”。现在,她正在筹拍《大醉侠》的续集。她现在有3个女儿1个儿子,大女儿原丽淇目前正在娱乐圈发展,她希望在《大醉侠》的续集中,原丽淇和她的三女儿原子鏸能和她一起合作。

【他们来自邵氏】
吴思远
吴思远当年是从邵氏南国编导组培训出来的,在他的身上难免带上邵氏的影子。
吴思远素有“香港影坛教父”的称号,他1944年出生于上海,1966年加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南国实验剧团编导科学习,毕业后留在邵氏公司工作,在场记、副导演这些岗位上都工作过。在离开邵氏之后,他并没有忘记邵氏功夫片的精髓,他后来创办自己的思远影片公司,继续导演《罗马大绑票》、《香港小教父》等功夫片。现在,吴思远除了自己做导演,还发挥自己的社会威望,为整个香港电影的工作大环境而奔走。

吴宇森
像吴思远一样,吴宇森也是从南国实验剧团编导科毕业的,他是张彻的得意门生,张彻在临死前非常希望能见吴宇森一面,只可惜吴宇森最终都没能赶得上。
1946年,吴宇森出生于广东省,4岁时迁往香港居住。他25岁起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以助理导演的身份开始拍片。不过,他在邵氏的时间并不长,后来陆续加入了嘉禾和新艺城公司。《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喋血街头》、《英雄本色Ⅱ》、《辣手神探》等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
吴宇森向好莱坞进军之后,执导了《终极标靶》、《断箭》、《变脸》、《风语者》,把东方的动作片风格带到好莱坞。
重放异彩

邵氏电影于80年代停止制作影片,其电影城也转到电视台下用作拍摄电视剧集之用,邵氏渐渐在华人的电影圈中隐去了昔日的锋芒,但无论如何,没有人怀疑邵氏电影是华人影坛的一块瑰宝。

1999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马来西亚的Usaha Tegas Sdn Bhd财团购买了邵氏760多套电影的版权,随后在借助邵氏资源丰富的片库在香港设立了天映娱乐公司。天映娱乐成立3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复邵氏电影昔日的光彩,先是花巨资通过数码技术修复了电影的旧底片;接着是把这些修复过的作品推向市场,让人们再次看到邵氏的光辉岁月;明年,邵氏与中国星合资近10亿港元的将军澳影城将会竣工,到了那个时候,邵氏会重新签艺员投拍新片。

天映娱乐大打邵氏牌

根据记者的调查了解,天映娱乐分为四大部分:邵氏片库、天映频道、天映制作和天映娱乐音像。在这四大板块中,有三大板块和邵氏电影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自然是邵氏片库这个部分。这个片库的资源就来自1999年被马来西亚财团收购的760套邵氏电影的版权。这些影片被收购之后,天映娱乐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恢复这些影片的影像。此片库为天映娱乐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持。天映娱乐的中国首席代表汪之雄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些电影,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公映过的,有些虽然公映过,但却没有电视台取得它们在电视网络上的播放权,对邵氏这些经典的作品,我们一定会很好地加以利用,对于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以35毫米胶片让它们重现银幕,其他的我们也会通过家庭影视产品、收费电视等平台推出,以飨邵氏影迷。”

此外,天映频道和天映娱乐音像也和邵氏电影有着很深的渊源。天映频道是一个收费电影频道,现在,在这个频道中播放的影片绝大部分都直接来源于邵氏片库。天映娱乐音像现在主攻的方向同样也是邵氏电影,汪之雄先生说:“我们将通过VCD、DVD和录像带的形式在市场上发行邵氏电影,我们现在一共有760套邵氏的作品,计划中是每月推出10到20套,预计到2007年,我们手上所有的影片就全部发完了。”

经修复 影片焕然一新

经过岁月的洗礼,邵氏电影在底片上已经渐渐模糊,对天映娱乐来说,他们在成立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复这些褪色的底片。据说,天映娱乐用了最先进的数码器材和技术来修复这些邵氏老片,具体的工作包括色彩调校、清除污迹、修补破损和刮痕等等。

那么,经过修复的邵氏电影的效果怎么样呢,郑佩佩对修复之后的影片效果的评价非常高,她说过去想看自己的电影,只能买到那些枪碟版的录像带,画面极其模糊,有很多画面还不完整,但现在好了,她在看到经过修复的《大醉侠》之后兴奋地说:“修复过的版本,就跟新的一样,连衣服上的颜色都看得很真切,说真的,如果不是看到这个修复过的版本,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当年穿得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了。”原来,邵氏那时拍的已经是彩色电影了,而不像我们想象中都是黑白的作品。

东南亚观众先有眼福

这样一来,电影迷们就有两个渠道可以欣赏到邵氏的经典影片,一个是收看天映频道,一个是看音像制品。

天映频道从今年3月开始已经在东南亚地区启播,新加坡、汶莱、马来西亚、印尼国家的观众都能收看到这个频道。据说,邵氏老牌演员郑佩佩还会在这个频道主持一个《邵氏大牌档》的访谈节目,她的工作就是访问一些曾经在邵氏工作的人,包括导演、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她已经访问过的人有凌波、金汉、蔡澜等,因为郑佩佩本人曾经是邵氏的红人,所以她做起这样的采访会相对就比较容易,尽管如此,她也透露出一点做这档节目的难处,“因为过去了太长时间,有一些人已经不大愿意再出来了露面了。”不过,郑佩佩说她不会太勉强老同事,她也只是尽量去多访问一些人物,节目本身并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访问多少人,能做多少期“一切都看缘分了”,郑佩佩说。

据汪之雄先生透露,他们已经向中国广电总局申请天映频道在内地落地,但结果还没有出来,“截至9月份,今年内在内地落户的频道申请已经停止,我们已经递交了申请,但我们现在正在等广电总局的批复,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内地观众看碟解馋

虽然内地观众暂时还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邵氏电影,但是却能通过音像制品来弥补这个缺憾。记者从广州鸿翔音像制作有限公司处获悉,天映娱乐已经与该公司达成了协议,鸿翔公司负责以DVD和VCD的形式在中国内地独家发行邵氏影片。

因为邵氏片库的储量极为丰富,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影片同时推出,到底先出什么,后出什么,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选择标准呢?对此,汪之雄先生表示:“内地地区的第一批音像制品已经在7月份投放市场,第二批的正在申请当中,基本上我们选片的标准就是每次选一些武打片再选一些言情片,邵氏的电影很多,有好有坏,我们会先发行好的影片。”

我们知道,邵氏电影出有很多杰出的导演,他们的影片都自成一个风格,而且在邵氏发展的不同时期里,邵氏也形成了自己主打的几个风格,比如说黄梅派、新武侠派等等。不知道天映娱乐会不会按照这些导演和派别进行归类而推出音像制品呢,汪之雄回答:“我们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推出了100部左右,等到超过150部之后,我们可能会考虑用这种方式。”

【档案资料】罗烈邵氏电影大全!!!
电影名称;首映时间;角色名字:

01:《万花迎春》(1964,02,12)客串舞厅客人
02:《蝴蝶杯》(1965,03,10)石将军
03:《江湖奇侠》(1965,10,01)杜庄
04:《鸳鸯剑侠》(1965,12,22)杜庄
05:《边城三侠》(1966,11,09)燕子青
06:《琴侠恩仇》(1967,04,21)杜英
07:《神剑震江湖》(1967,05,09)郑坤元
08:《儒侠》(1967,09,14)李宗义
09:《七侠五义》(1967,12,05)花蝴蝶花冲
10:《金燕子》(1968,04,04)韩涛
11:《大盗歌王》(1969,02,14)王国继
12:《十二金钱镖》(1969,03,13)乔茂
13:《毒龙潭》(1969,03,27)虞江
14:《飞刀手》(1969,06,18)杨青
15:《铁手无情》(1969,07,01)铁无情
16:《五虎屠龙》(1970,03,26)高侠
17:《江湖三女侠》(1970,08,05)朱天翔
18:《饿狼谷》(1970,10,06)游如龙
19:《龙虎斗》(1970,11,27)北岛
20:《钟馗娘子》(1971,01,22)常春
21:《来如风》(1971,08,25)来如风(雷风)
22:《血洒天牢》(1971,09,24)乐何如
23:《火并》(1971,11,06)独行无影滕奇影
24:《万箭穿心》(1971,12,10)金梁
25:《侠士行》(1971,12,31)范义
26:《天下第一拳》(1972,04,28)赵志豪
27:《群英会》之《胭脂虎》(1972,05,11)庞勋
28:《十四女英豪》(1972,07,27)金国五太子
29:《壁虎》(1972,11,01)陈江
30:《亡命徒》(1972,12,06)廖飞龙
31:《牛鬼蛇神》之《秀才遇见兵》(1973,02,01)客串官兵
32:《毒女》(1973,05,11)洒吧老板(王大哥)
33:《女集中营》(1973,12,21)崔国栋
34:《龙虎会风云》(1973)范天虎
35:《香港式的偷情》之《吃不消》(1973)余安逸
36:《香港73》(1974,4,24)客串警察
37:《天网》(1974,11,28)龙威
38:《女捕快》(1975,06,07)焦炎
39:《降头》(1975,10,02)梁家杰
40:《镖旗飞扬》(1975)凌霄
41:《香港奇案》之《龙虎武师》(1976,01,16)陈中
42:《流星蝴蝶剑》(1976,03,20)韩堂
43:《飞龙斩》(1976,04,24)司马骏
44:《天涯明月刀》(1976,07,10)燕南飞
45:《五毒天罗》(1976,10,28)蛇坛主柳笙
46:《洪熙官》(1977,02,16)白眉道长
47:《白玉老虎》(1977,05,07)唐缺
48:《三少爷的剑》(1977,07,07)韩堂
49:《明月刀雪夜歼仇》(1977,12,22)陆小佳
50:《清宫大刺杀》(1978,01,19)御前侍卫保英
51:《少林三十六房》(1978,02,02)天将军天达
52:《血芙蓉》(1978,03,11)金罡风
53:《十字锁喉手》(1978,06,10)凌豪
54:《倚天屠龙记》(1978,10,19)金毛狮王谢逊
55:《倚天屠龙记大结局》(1978,10,27)金毛狮王谢逊
56:《孔雀王朝》(1979,05,30)欢喜王
57:《少林英雄榜》(1979,07,11)白眉道长
58:《烂头何》(1979,08,04)梁津成梁将军
59:《疯猴》(1979,10,05)段长远
60:《洪文定三破白莲教》(1980,01,01)白莲教主
61:《情侠追风剑》(1980,07,01)冷血五祖之首冷如风
62:《请帖》(1980,10,17)妙手怪丐杨风
63:《魔剑侠情》(1981,01,31)胡疯子胡不归
64:《书剑恩仇录》(1981,07,23)张昭仲
65:《千门八将》(1981,09,03)赌魔胡冠天
66:《目无王法》(1981)孙龙
67:《贼王之王》(1982,02,12)酒里飞刀时必中
68:《幽灵山庄》(1982,05,13)胡斐、轩辕四光
69:《浣花洗剑》(1982,06,17)神火宫主火魔神
70:《人皮灯笼》(1982,07,14)赵春方
71:《如来神掌》(1982,08,20)东岛长鲡毕孤
72:《猎魔者》(1982,12,22)雷泰
73:《男与女》(1983,07,21)拳击教练李强
74:《妖魂》(1983)苦大师
75:《杨过与小龙女》(1983,12,02)欧阳锋
76:《城市之光》(1984,02,02)炒栗子的平哥
77:《布衣神相》(1984,03,22)鬼医蓝心足
78:《魔殿屠龙》(1984,06,19)金毛狮王谢逊
79:《锦衣卫》(1984,10,19)赵无忌
80:《鬼马神偷》(1984)王立达
81:《弟子也疯狂》(1985,01,05)大内侍卫赤炼甲
82:《天官赐福》(1985)纳兰秀吉

❺ TVB初代女神、前邵氏影星欧嘉慧26日于美国病逝,曾经的她有多出名

欧嘉慧被称为TVB“初代女神”,曾经是香港的邵氏影业知名演员,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她在香港红极一时,是当时影坛里面的大姐级人物,欧嘉慧之所以有名气,不仅仅因为她的艺术成就,也因为她有极强的个人魅力,以此有了一些特别欣赏她的知己好友,她的感情生活也曾经备受热议。

一、生平

欧嘉慧的外貌精致,纯真又元气,是香港当时许多观众心目中的女神,也有很多的追求对象,可她本人却一直专注于演艺事业,她在邵氏影业出道,出演了一些作品,后来又加入了TVB,之后在出演电视剧《欢乐今宵》后遇到了自己的前夫,不久离婚退出影坛,专注于游泳,有”美人鱼”的称号,后来于82岁逝世。

艺人也是一种职业,通过不断努力就会有所成就。艺人感情上也会经历波折。虽然欧嘉慧已经是一个足够清醒的女性,但是也受到了婚姻的伤害。同时也提醒大众,千万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伤害自己。重新开始,也会收获新的人生。

❻ 历代赵敏扮演者

1、陈好逑,在1965香港粤语电影《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2、汪明荃,在1978香港无线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3、井莉,在1978香港邵氏电影《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4、刘玉璞,在1984台湾台视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5、黎美娴,在1986香港无线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6、张敏,在1993 香港永盛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扮演赵敏。

7、叶童,在1994台湾台视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8、黎姿,在2001香港无线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9、贾静雯,在2003合拍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10、安以轩,在2009内地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11、陈钰琪,在2018内地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赵敏。

其中,张敏、黎姿、贾静雯扮演的赵敏形象比较受欢迎,尤其张敏扮演的赵敏骑马回眸的一幕被众多网友评为无法超越的经典。

(6)邵氏电影女演员名字扩展阅读

赵敏,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第一女主角,是金庸笔下最受读者喜爱的人物之一。天下兵马大元帅汝阳王之女,大元第一美人,手下皆为武林中最顶尖的高手。

《倚天屠龙记》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小说以安徽农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为背景,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江湖上的各帮各派、各种人物的恩怨情仇。

❼ 邵氏片女集中营 演员表

导演 Director:桂治洪 Chin Hung Kuei演员 Actor:罗烈 Lieh Lo ....崔国栋 Tsui Kuo-TungBirte Tove ....珍妮花 Jennifer王侠 Hap Wong ....Inoue (as Wang Hsieh)李海淑 Hoi-sook Lee ....洪玉兰刘慧茹 Terry Liu ....Mako詹森 Shen Chan ....Bald moustaced Japanese soldier李敏郎 Min-Lang LiRoska Rozen ....MaryNiki Wane ....Elizabeth罗夏英 Hsia-ying Lo ....Huang HsiaChen Feng陈凤镇 Feng Chen Chen江可爱 Ho Ai Chiang岑淑仪 Shu-Yi Tsen ....Tortured inmate (as Tsen Shu-Yi)樊梅生 Mui Sang FanTessa Finch傅如玉 Yu Wo FuPeter GordonRobert HoffmanHsiung Kao高善美 Sang-mi Ko罗强 Keung Law刘雅英 Liu Ya Ying欧佩珠 Pei-Chu Ou白妤 Yu Pai郑琪 Chi Cheng制作人 Proced by:邵逸夫 Run Run Shaw ....procer吴天 Tian Wu ....executive procer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王福龄 Fu-ling Wang摄影 Cinematography:游琪 Yu Chi剪辑 Film Editing:姜兴隆 Hsing-lung Chiang张兆熙 Chao-hsi Chang美术设计 Art Direction by:林茂隆 Mao-lung Lin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刘季友 Chi-Yu Liu副导演/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郑琪 Chi Cheng ....assistant director郭志雄 Chih Hsiung Kuo ....assistant director

❽ 邵氏演员李箐演的电影有哪些

第一部电影是《宋宫秘史》。同年,她演出《血手印》及《双凤奇缘》。她接连在《血手印》(1964)、《宝莲灯》(1965)、《文素臣》(1966)任配角,《盗剑》(1967)。

《鱼美人》是其当刚主演的第一部电影。1965年5月李菁以此片获得荣获第十二届亚洲影展影后宝座,有"娃娃影后"之称。1965年演出《宝莲灯》,演技再次得到肯定。此后“东家”邵氏有计划性的展开力捧,一连为她开拍新片,声势一路窜升,作品票房屡创新高。1967年邵氏开拍《珊珊》,这是她从影以来首次演出时装文艺片,大获好评。踏入七十年代,李菁的作品《保镖》成为全年最卖座电影的第六名。 除了1969年时摔裂左腿骨休养半年,几乎一刻不停的拍片,陆续完成黄梅调电影。她在邵氏期间,所拍的影片约五十多部,其中包括张彻的《死角》、《鹰王》及《新独臂刀》等。她更连续三年当选国语片十大明星,成为港台两地抢手的女明星之一。
1976年年底,李菁结束了与邵氏十三年的宾主关系,开始以自由演员的身分往来港台两地。1978年,李菁与导演罗马合组《长天公司》,在创业作‘追’中担任主角。 七十年代末,受到与她拍拖十年男友逝世的打击,李菁减少电影产量;加上1983年母亲不幸病逝,李菁于同年宣布淡出娱乐圈。

❾ 谁能提供一下香港演员井莉的资料(以前邵氏的演员)

山东济南人。在台湾金陵高中就学时,曾获台北市美术比赛冠军,1966年赴香港签约邵氏成为基本演员,首部作品为《船》。1969年荣获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演员特别奖。
早期以文艺片为主。自演出楚原导演的古龙名著《流星蝴蝶剑》后,则以扮演江湖红粉佳人为主,1980年外借独立制片公司。
井莉,1951年生,六岁时已开始在台湾拍戏,1967年加入邵氏电影公司,成名作《船》,是名作家琼瑶之作品。在邵氏十多年,井莉演过超过五十部电影,包括张彻执导的《刺马》与《马永贞》,楚原执导的《天涯明月刀》及《流星蝴蝶剑》都是当时受欢迎的电影。1970年,仅十九岁的井莉出嫁,为追求平淡生活而於八十年代初息影。
井莉电影作品年表及角色名称:
神剑震江湖 (1967) ...... 巧儿(原著里殷素素的婢女,改编自《倚天屠龙记》)
七侠五义 (1967)
船 (1967) ...... 郑湘怡
云泥 (1968)
寒烟翠 (1968)
十二金钱镖 (1969) ...... 袁玉蓉
阴阳刀 (1969)
一池春水 (1970)
大罗剑侠 (1970)
双喜临门 (1970) ...... 李明珠
夕阳恋人 (1971)
无名英雄 (1971) ...... 银凤(小辣椒)
剑女幽魂 (1971)
拳击 (1971) ...... 玉兰
恶客 (1972) ...... 玉兰(《拳击》续集)
少奶奶的丝袜 (1972)
落叶飞刀 (1972) ...... 月花
仇连环 (1972)
马永贞 (1972)
四骑士 (1972) ...... 苏玛
刺马 (1973) ...... 米兰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梅山收七怪 (1973)
牛鬼蛇神 (1973)
香港73 (1974)
朱门怨 (1974)
舞衣 (1974)
大劫案 (1975)
新啼笑姻缘 (1975)
五毒天罗 (1976) ...... 素素(原著里的殷素素,改编自《倚天屠龙记》)
流星蝴蝶剑 (1976) ...... 小蝶
天涯明月刀 (1976) ...... 秋玉贞(原著里的卓玉贞)
小楼残梦 (1976) ...... 朱丽
丁一山 (1976)
决杀令 (1977)
多情剑客无情剑 (1977) ...... 林仙儿
倚天屠龙记 (1978) ...... 赵敏
倚天屠龙记大结局 (1978) ...... 赵敏
楚留香之蝙蝠传奇 (1978) ...... 柳无眉
陆小凤之绣花大盗 (1978) ...... 薛冰
萧十一郎 (1978) ...... 沈璧君
孔雀王朝 (1979) ...... 朱七七(改编自古龙原著《武林外史》)
碟仙 (1980)
绝代英雄 (1980)
摩登土佬 (1980)
插翅难飞 (1980) ...... 商琳
无翼蝙蝠 (1980) ...... 司马东城
赌王斗千王 (1981)
陆小凤之决战前後 (1981) ...... 冷清秋
大赌场 (1981)
射雕英雄传第三集 (1981) ...... 瑛姑
御剑伏魔 (1981)
碧血剑 (1981) ...... 温仪
魔剑侠情 (1981) ...... 林诗音(《多情剑客无情剑》续集)
赌王千王群英会 (1982) 井莉
杂牌大进击 (1982)
血旗变 (1982)
大侠沈胜衣 (1983) ...... 步烟飞
少林与武当 (1983)
井莉电视剧作品:
1985年台湾中视《楚留香新传之兰花传奇》饰苏苏

❿ 哪位高人认识下面这位邵氏女星,是哪部电影中的什么角色本人叫什么名字

戴良纯,《楚留香之幽灵山庄》(1982)中饰演钟灵。
戴良纯(另一艺名为戴佩龄),80年代邵氏电影玉女明星,其在《楚留香之幽灵山庄》里清丽脱俗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戴良纯1958年出生于台湾,在大学念航运系至二年级。1980年邵氏电影公司到台湾招考新人,戴良纯获录,与邵氏签了5年合约。戴良纯参演的第一部电影为《单程路》,其后演出了《打雀英雄传》等片。在拍《三十年细说从头》时认识刘永,两人坠入情网,于1983年结婚,婚后与邵氏解约。
http://ke..com/view/1051231.htm
http://tieba..com/f?kz=431032734

阅读全文

与邵氏电影女演员名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共海战的电影大全 浏览:723
外来媳妇本地郎经典电影粤语 浏览:247
男人不可以穷电影结局 浏览:21
电影票房2013 浏览:718
适合女人看的电影英文 浏览:793
韩国一部有眼镜桥的电影 浏览:356
爱情公寓电影什么时候在APP播出 浏览:677
爱情电影网好感人的电影网 浏览:965
重生电影中文字幕 浏览:79
他们也喜欢看电影英文 浏览:932
寂寞晚上看的电影网站你懂得 浏览:519
哪吒之魔童降临免费大电影完整版 浏览:443
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部电影指导 浏览:255
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是哪一部 浏览:716
刺杀小说家电影完整版在线播放 浏览:288
顶级电影海报图片 浏览:174
剧情电影英文单词 浏览:464
韩国电影朋友2所有演员表 浏览:73
韩国和台湾三吸电影 浏览:997
奶奶中文版电影 浏览: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