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纳什患病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数学家纳什的精神病缘何不治而愈?多因素共同作用
在今年5月23日因遭遇车祸辞世的约翰·纳什,生前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长时间搏斗的事迹广为人知。
而事实上,在人生晚年,纳什的精神病似乎不治而愈了,并且根据他自己的说法,病是在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好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文字:熙怡
广州日报讯 人们从精神病康复的情形多见吗?精神病这种摧毁力如此强大的病症又是如何消失的?
据报道,纳什在上世纪50年代晚期开始出现精神分裂症状,当时他年仅30岁左右。他渐渐地开始有一些古怪的行为,并且出现恐慌和幻觉。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纳什曾数次入院治疗,并且断断续续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不过,到了上世纪50年代,已经年过50的纳什情况开始改善。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纳什曾经给同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写道:“我不再有不理性的想法,而且,我并没有服药,只是荷尔蒙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
美国迈阿密临床心理学家吉尔达·莫雷诺表示,在上世纪30年代抗精神病药物还未研发出来之前,研究已经发现,有大约20%的精神病患者不治而愈。而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药物治疗的配合下,60%的患者症状出现缓和,即在至少半年内症状控制到最小程度。
莫雷诺表示,科学家还没完全弄明白为什么有些精神病患者的情况会好转,但是,研究显示一些因素与此有关,而其中好些因素,恰好都发生在纳什身上。
多项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那些在年纪较大的时候出现精神病症状的人,好转的机会比那些在十来岁甚至更小的时候患病的人要大。纳什出现幻觉等症状时,已经30岁了。
其次,一些社会因素,例如有一份工作、日常生活有家人和社区的支持,这些因素都有助精神病人康复。纳什幸运地拥有一群很支持他的同事,大家帮他找工作,也很保护他;纳什的妻子也一直在悉心照顾他,即使两人离婚后依然收留他,以免他无家可归。
最后,有研究发现,随着年岁的增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状况一般会有所改善。“通常,除了极少数例外,患者年纪越大,幻觉和偏执的症状会减少。”心理治疗师富勒·托雷说。但是,莫雷诺指出,如果没有适当的药物和亲友的支持,很多病人的情况只会变糟。
尽管如此,至今,医学界都无法保证精神病患者肯定能痊愈。莫雷诺表示,即使一个病人幸运地拥有上述所有的因素,但也不一定保证他能够康复。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表示,多数病人毕生都在与精神病症状抗争,但是,当然,也有很多人依然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认为,对精神病的起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应该有助找到预防和治疗精神病的办法。
Ⅱ 美丽心灵影片中使用了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以及主人公最后跟精神疾病处于何种状态
美丽心灵影片中主人公采用了药物治疗。
在电影中,纳什被确诊后服用的药物是“氯丙嗪”,这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或者第一代药物,目前仍有基层医院在使用,针对阳性症状疗效好。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锥体外系反应、便秘等。
在影片中我们还看到纳什被约束在椅子上,他在经历某种治疗后看起来非常痛苦,这就是电休克治疗。传统的电休克治疗,病人会被注射胰岛素,之后会脸色苍白、大量出汗、剧烈抽搐,看起来恐怖又残忍,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会陷入昏迷。
美丽心灵影片的背后
在影片中纳什有非常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幻觉、有妄想,同时也具有一些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抑郁。
纳什身边的几个人物(查尔斯,小女孩,威廉)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些幻觉。同时他还出现了被害妄想、被跟踪感。他害怕社交,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性格孤僻。
症状的出现超过了1个月,符合诊断标准;患病期间纳什无法正常工作和正常生活,符合严重程度标准;同时,未发现纳什患有其他疾病,符合排除标准。因此,纳什可以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Ⅲ 电影《美丽心灵》中的异常心理有哪些
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
1、思维障碍
通过影片的描述,我发现在思维障碍方面,纳什患有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显着的症状之一。对于观察者来说,妄想的内容十分古怪,表明患者与现实的脱离。常见的妄想有夸大妄想、被控制感、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和躯体妄想。
夸大妄想是由那些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的信念构成的。影片中纳什是个数学天才,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名气,并且在五角大楼成功地破解了密码。可是他并不满足于那些将军不太热情的感谢。
2、感知觉障碍
在感知觉障碍方面,纳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幻觉。幻觉就是指虚幻的感知觉,即患者感知到的刺激并不真实存在。一般出现在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幻觉内容于现实生活是怪异的,兼有听幻觉、视幻觉和触幻觉。
听幻觉为真性,声音清晰,主要是下达指令、威胁等,也有对自己有利的好的方面。纳什能够听到他的三个“原型”——室友,小女孩和帕切尔的讲话。室友的鼓励与玩笑,小女孩天真的笑声,和帕切尔的威胁、命令。
Ⅳ 美丽心灵中主人公患病的原因是什么
主人公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1、因为他不善交际,甚至没有一个朋友,例如在颁奖礼上,一名校友把他当做服务员来挖苦他。于是幻想出了“朋友”就是那个室友,来满足自己空虚的内心。
2、因为论文压力,他没有发表有力的论文,再加上教授的拒绝让他不堪重负,于是幻想出了特工,满足了他成就的愿望;
3、不会与女孩子交往,在谈恋爱方面是个白痴,第一次和他日后的妻子搭讪,被掴了他一巴掌,而在他的记忆中,母亲的形象就像个单纯的小女孩,以后把女人都想成这一形象。
(4)电影美丽心灵的男主角有哪些病症扩展阅读
病因
是因为右脑(潜意识)执行了左脑(显意识)或左脑接受了右脑错误的指令,所以才表现出来的异常。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观念、错误的推理和判断。这是一种病态的偏执观念,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凭空出现的推理与判断。
与其文化教养和社会阅历不相称。因为患者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判断,表现出严重的思维障碍,已成为一个极端的“观念固执”的人,属于一种病态,因此,也不能用说理和教育方法来纠正其错误的观念。患病初期,患者敏感多疑,怀疑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或不信任自己。
这种多疑逐渐演化成关系妄想。总觉得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如别人咳嗽是向他传递信号或侮辱他,别人聊天是在议论他,甚至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消息也是针对他的。此后,关系妄想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进而形成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疑病妄想、影响妄想等等。
精神分裂”完整的表述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组重性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以幻觉、言语凌乱、妄想、行为紊乱为主要表现。其中,幻觉最为常见,比如凭空听到有人和自己说话的声音。
听到的内容可能是命令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对自己的言行说三道四,或是几个人争论不休。言语凌乱则是说话不切题,前言后语缺乏关联,甚至天上一句地上一句,让人觉得是在疯言疯语。妄想的症状也很常见,比如无端觉得有人会害自己,给自己下毒。
觉得电视报纸都在说自己;还有的患者认为有人监视、跟踪甚至控制自己。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部分患者会出现行为紊乱,比如与幻听的声音对骂,或攻击假想敌,也有躲在家里不出门的。因为患者的想法、感受与外部的真实环境不符,精神活动之间并不协调,故而显得“分裂”。
Ⅳ 电影美丽心灵中主人公的精神疾病介绍及美丽心灵感人
据电影中的医生分析,纳斯可能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精神分裂了。他那时候就已经在幻想中构建了一个室友查尔斯。查尔斯的个性与纳斯完全相反,集中了纳斯周围那些与纳斯格格不入的同学的特点。查尔斯个性中的许多方面正是被纳斯否定了的内容。他是纳斯的阴影。影片中查尔斯第一次出现时便是以浪子的形象出现的。与当时纳斯拘谨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纳斯谈到他神迷的数学时,查尔斯说:数学不会带来真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太闷了。当纳斯谈到他还没有写出论文时,查尔斯问他:你多久没有约会了?可与别的同学不同的是,纳斯得到了查尔斯的认可,查尔斯一直认为他是天才,并且一直鼓励他。内心孤独的纳斯无疑是需要这种认可和鼓励的,因此查尔斯也是纳斯在孤独中需要得到认同的体现。
Ⅵ 美丽心灵主人公约翰纳什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症状体现
1958年的纳什好像是脱胎换骨,精神失常的症状显露出来了。他一身婴儿打扮,出现在新年晚会上。两周之后他拿着一份纽约时报,垂头丧气地走进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间坐满教授的办公室里,对人们宣称,他正通过手里的报纸收到一些信息,要么来自宇宙里来的神秘力量,要么来自某些外国政府,而只有他能够解读外星人的密码。当一个人问他为何那么肯定是来自外星人的信息,他说,有关超自然体的感悟就如同数学中的灵思,是没有理由和先兆的。
秋天,纳什30岁,刚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职位(Tenure),艾里西亚怀孕。后来他们的儿子John Charles Martin Nash出生,他因为幻听幻觉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然后是接二连三的诊治,短暂的恢复,和新的复发。
1960年夏天,他目光呆滞,蓬头垢面,长发披肩,胡子犹如丛生的杂草,在Princeton的街头上光着脚丫子晃晃悠悠,人们见了他都尽量躲着他。1962年时当他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Fields奖——数学领域里的诺贝尔奖(Nobel)——获得者时,他的精神状况又使他失之交臂。
Ⅶ 电影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的男主角纳什患有精神分裂和幻想症,浪子室友、小女孩,还有那个秘密军官都是他的幻想,从一开始就是,就因为小女孩一直没长大,纳什自己才意识到3个人都是他的幻想(现实中的小孩是会变老的),最后虽然采取治疗但是也没有完全摆脱那些幻想,但是由于妻子的支持和自己的意志力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
纳什老婆没说过有那个室友啊!你应该记错了。
Ⅷ 美丽心灵的主人公的病因
据电影中的医生分析,纳斯可能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精神分裂了。他那时候就已经在幻想中构建了一个室友查尔斯。查尔斯的个性与纳斯完全相反,集中了纳斯周围那些与纳斯格格不入的同学的特点。查尔斯个性中的许多方面正是被纳斯否定了的内容。他是纳斯的阴影。影片中查尔斯第一次出现时便是以浪子的形象出现的。与当时纳斯拘谨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纳斯谈到他神迷的数学时,查尔斯说:数学不会带来真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太闷了。当纳斯谈到他还没有写出论文时,查尔斯问他:你多久没有约会了?可与别的同学不同的是,纳斯得到了查尔斯的认可,查尔斯一直认为他是天才,并且一直鼓励他。内心孤独的纳斯无疑是需要这种认可和鼓励的,因此查尔斯也是纳斯在孤独中需要得到认同的体现。
Ⅸ 美丽心灵 男主角患的是什么病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paranoid schizophrenia)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大约有半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被诊断为妄想型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一般中、老年者居多。起病比较缓慢。患者大多具有多疑、敏感、不信赖别人、行为神秘、不易接受他人的批评,嫉妒性强,遇事喜欢夸张,对人冷酷、傲慢等妄想性个性特征。
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观念、错误的推理和判断。这是一种病态的偏执观念,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凭空出现的推理与判断。与其文化教养和社会阅历不相称。因为患者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判断,表现出严重的思维障碍,已成为一个极端的“观念固执”的人,属于一种病态,因此,也不能用说理和教育方法来纠正其错误的观念。患病初期,患者敏感多疑,怀疑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或不信任自己。这种多疑逐渐演化成关系妄想。总觉得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如别人咳嗽是向他传递信号或侮辱他,别人聊天是在议论他,甚至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消息也是针对他的。此后,关系妄想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进而形成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等等。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者会出现意志增强的意志行为障碍。千方百计地不惜为达到正常人认为是毫无意义和无价值的目的而努力。例如,有被害妄想的人处处设防,四处控告,认为有人要害他。为此千辛万苦也在所不辞;有发明妄想的人,则夜以继日地、废寝忘食地进行毫无意义的所谓“发明”活动;有疑病妄想的人则到处求医,四处诊查,不甘罢休。
有患者会产生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思想或行为是被“电脑”、“无线电”、“雷达”、“催眠术”控制着;有的患者则出现夸大妄想,坚信自己有很高的职位,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玉皇大帝”、“真龙天子”、“高级干部”或“名人后代”等等;或者认为自己有惊人的才能,是高级研究人员、获过科学大奖,甚至发明了某种新的仪器,创立了新理论;或者认为自己是大富翁,拥有大量的财富。夸大的内容多种多样。不明真相的人还会以为他是在“吹牛”,实质却是一种病态的思维,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对此型病人的心理治疗可以采用文娱疗法,让其参加文艺娱乐活动;音乐疗法,让其听合适的音乐;体育疗法,让其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作业疗法,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作业。通过这些方面,引导病人的兴趣和注意力转向其它方面,这对改善病人的病态症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有益处。
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与其子均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电影《美丽心灵》介绍了他的一生。片中,纳什幻想了三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Ⅹ 电影美丽心灵男主有哪些精神症状
嗯,戴帽子的特工和室友是男主角幻想出来的,他有精神分裂,一因为他不善交际,甚至没有一个朋友,例如在颁奖礼上,一名校友把他当做服务员来挖苦他。于是幻想出了“朋友”就是那个室友,来满足自己空虚的内心。二是因为论文压力,他没有发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