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的建制沿革和历任领导名单
1948年秋组建译制片机构翻版组组长:袁乃晨
1950年翻译片科科长:鲍月千
1952年10月翻译片人员划归制作处分别组成导演组、翻译组和演员组
1955年初译制片翻译组划归编辑处
1956年4月译制片导演由艺术副厂长领导翻译人员在翻译组、配音演员在剧团组长:白景晟
不久,建立译制片处处长:徐明
1957年译制片处处长:张健
1958年6月复称译制片组组长:张其昌
1961年12月译制片组合并到演员剧团组长:刘水航
1962年12月成立译制片室主任:刘迟
1966年4月缩编为译制组组长:林白
1973年8月划归科教片室组长:尹广文
1981年划归综合片室组长:徐雁
1985年3月成立译制片厂厂长:陈汝斌
1987年4月改称译制片分厂厂长:陈汝斌
1988年10月译制片分厂厂长:荣振东
1991年9月译制片分厂厂长:刘雪婷
1995年4月译制片分厂厂长:金毅
1998年10月译制片分厂厂长:杜慧军
1999年10月改为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至今经理:杜慧军
Ⅱ 长春电影厂老演员有哪些过世了
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2012年5月3日在长春去世,77岁
浦克于2004年3月17日去世 88岁
陈强于2012年6月26日21时38分在京病逝,卒年94岁
Ⅲ 198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赵树理和他的乡亲们》在那里可以找到
直接就上网上下载多方面啊,还不用花一分钱
Ⅳ 长影厂已故老演员名单
1、宋雪娟
宋雪娟,1935年09月15日生,辽宁开原人。1943年起先后就读于辽宁省营口市吉安小学,山海关市道德会小学,辽阳白塔寺小学和开原扶余小学。
1949年考入阜新技工学校学习。1950年到阜新煤矿当工人。1951年被选入阜新煤矿文工团任演员。因扮演话剧《赶上去》中的小兰,曾获1953年东北地区文艺会演银质表演奖。
1956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2012年5月3日,著名电影演员宋雪娟因病在长春市逝世,享年77岁。
2、柏瑞桐
1937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18岁时,被长影选中,饰演《平原游击队》中的“翠平”一角,从此成为长影的一份子。
在《平原游击队》之后,她又主演和出演了包括《寂静的山林》《国庆十点钟》《英雄儿女》《草原晨曲》在内的多部经典作品,角色大都是俊俏活泼的少女形象。
80年代后,逐渐淡出影坛,在家相夫教子,为丈夫孙敖的译制片配音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2013年2月15日,柏瑞桐因肺癌在吉林长春去世,享年76岁。
3、宫喜斌
1953年,宫喜斌出生于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72年8月22日,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来哈招演员,宫喜斌刚从91中毕业就前去应试,成为一名长影的演员。
进入长影后,宫喜斌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创业》,影片中他饰演秦发奋。第一部获奖影片是《吉鸿昌》,在片中他饰演赵大年。
此外,宫喜斌还参加了《长空雄鹰》、《自豪吧,母亲》、《白莲花》、《关东大侠》等20余部影视剧的拍摄,并逐渐走上长影演员剧团的领导岗位,曾任长影演员剧团团长、大连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2019年11月18日10时3分,宫喜斌在长春去世,终年66岁。
4、陈汝斌
北京人,在北平志诚中学和中大附中读书时,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进步剧团。1950年考入鲁迅艺术学院,年底考入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后直接选送到长影。
40多年来,他为20多个国家上百部影片的男主角和重要角色配音,如《夏伯阳》《复活》《蝴蝶梦》《舞台生涯》《神秘的黄玫瑰》等。
多次获得长影小百花奖最佳男配音演员奖和最佳译制导演奖。除此之外,在《地下尖兵》《兵临城下》《寂静的山林》《黄英姑》《保密局的枪声》《解放》等10多部影片中饰演过角色。曾任长影演员剧团团长,译制片厂厂长。2012年6月5日于长春逝世。
5、白德彰
锡伯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中国影视演员、导演。1949年后历任齐齐哈尔文艺工作团、东北青年文工团、东北电影制片厂(即长影)演员。
1953年后在《暴风中的雄鹰》、《画中人》、《昆仑铁骑》、《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等影片中任演员。
1975年任副导演,1980年起与妻子徐迅行合作执导影片,影响力较大的有《关东大侠》等。2019年11月23日21时55分,白德彰在长春去世,享年88岁。
Ⅳ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都有哪些
《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董存瑞》等。
1、《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制作的一部爱情电影,由王家乙执导,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等领衔主演。这是一部真正的爱情电影,深受人们的欢迎,场面的宏大。
2、《上甘岭》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3、《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
4、《刘三姐》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
5、《冰山上的来客》
《冰山上的来客》于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由赵心水执导,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是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唯美结合之作。
Ⅵ 九几年参加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部电影是在哈尔滨拍的,当时是群众演员,那时候还小没有记住叫什么名字
夜幕下的哈尔滨
Ⅶ 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过哪些电影
1949年—1955年:《白毛女》、《钢铁战士》、《董存瑞》等。 1979年:《吉鸿昌》的上下、《北斗》上等。
电影《开国大典》截图(20张)1997年:《灯塔世家》。 1998年:《男妇女主任》。 1999年评委会奖:《眷恋》
Ⅷ 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电影是《红孩子》《红孩子》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片,该片由苏里执导,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出演,于1958年4月上映。”
Ⅸ 关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位于长春市南湖公园西侧,是新中国第一座规模最大、建厂最早的电影生产基地,具有新中国电影事业摇篮之美誉。厂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厂区内高树蔽日,幢幢楼房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目前长春电影制片厂已成为能生产故事片、戏曲片、科教片、美术片、译制片和电视剧制作的综合性电影厂,建国以来共生产各类影片2000多部,长春电影制片厂还在厂内开设了电影宫,设有布景地、特技表演等项目供游人参观。长春电影城位于长春市区西南,与第一汽车制造厂毗邻,是一座以电影电视游乐为主的旅游景区。
中国长春电影节: 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宗旨:友谊、交流、发展。1992年和1994年长春电影节组委会成功地举办了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
主要活动:1、举行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2、进行故事片评奖;3、举办电影交易市场;4、组织中外影片展映;5、举办中国影视剧本交易活动;6、结合长春电影制片厂50周年厂庆举办中外电影工作者联谊活动;7、开展丰富多彩的经贸、科技、旅游活动。8、闭幕式于8月28日举行。发奖仪式之后,放映本届电影节获奖影片。
坐落在市区宽平大桥外的一片绿林之中,始建于1987年,占地29公顷。建有魔洞,北京四合院,射击。露天舞场,高丽村树屋。赫哲人渔村,多功能电影宫,电影特技馆艺术馆,环幕馆,超宽馆,穹幕馆和明清一条街,用于观赏电影,拍片和娱乐。 长春电影城的核心项目——电影大世界占地200平方米,采用国内罕见的双曲框架结构,一迷人的风姿屹立在电影城的中前部。绿荫平铺的草地,托起高雅奇特的造型,它的外观像一卷翻转的电影胶片,雄伟中透着柔媚与和谐。但她真正的魅力却不在外观,而在于它的“六宫一店”,即电影历险宫,电影史料馆,电影录音馆,电影实拍表演馆,电影特技馆,电影太空馆及玉麒麟大酒店。除了欣赏美景,消闲,餐饮娱乐以外,这里可以目睹电影明星的风采,参与影视拍摄,并获取电影方面的许多知识。电影历险宫汇集五大洲的惊险场面,当历险车从澳大利亚出发,经过美国西部的原始森林,险象环生的帕克历险,古西班牙海战,冲出攻克柏林的激烈巷站,山摇地动,火山喷涌,高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雄伟古老,是人类古代文化的结晶;在阴森恐怖的法老森,珍妃墓中经历一次惊心动魄,魂飞天外的历险。电影史料馆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电影的产生,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的历程,唤起你的怀旧情感。电影录音馆是一个典型的录音棚。长影的配音大师和配音演员为你现场表演电影中的自然音响合成和精彩的台词对白,如果有兴趣,观众可以当一回配音演员。最精彩的项目在电影室拍馆,它是亚洲最大的室内摄影棚。馆内既有帕米尔高原的冰峰塔林,又有云南的大理风光。歌声伴彩霞飞舞,演员现场的实拍表演使人在新奇中领略到影视创作活动的各种滋味。以模拟升空为主要特色的电影太空馆属于太空国内旅游设施中的领先者,穿过曲折的太空隧道,进入封闭的球形太空仓,天外天的奇异景观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电影特技馆以图像解说。模型陈列。海底世界蛙人游泳,画中人翩然走出画面,火车坠毁等特技,使人了解电影特技的精华。
Ⅹ 求一位长影的老演员的名字
王心刚
中国电影演员。辽宁大连人。1949年中学肄业,后参加沈阳市举办的文艺骨干训练班,学习话剧表演。次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工局文工团任话剧演员,曾在《李闯王》、《三个战友》等话剧中饰演主要角色。1957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寂静的山林》中饰男主角,后又主演影片《牧人之子》。1958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大河奔流》、《伤逝》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81年在影片《知音》中成功地塑造了爱国将领蔡锷的银幕形象,于1982年获第五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后任八一厂副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