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红磨坊》最后一段在舞台上的高潮的曲名叫
come what way
Never knew I could feel like this
Its like Ive never seen the sky before
Want to vanish inside your kiss
Every day Im loving you more and more
Listen to my heart can you hear it sing
tell me to give you everything
Seasons may change winter to spring
But I love you until the end of time
Come what may
Come what may
I will love you until my dying day
Suddenly the world seems such a perfect place
Suddenly it moves with such a perfect grace
Suddenly my life doesnt seem such a waste
It all revolves around you
And theres no mountain too high
No river too wide sing out this song
And I'll be there by your side
Storm clouds may gather and stars may collide
But I love you until the end of time
Come what may
Come what may
I will love you until my dying day
Come what may
Come what may
I will love you until my dying day
Suddenly the world seems such a perfect place
Come what may
Come what may
I will love you until my dying day
本站歌词来自互联网
2. LANDY MARMALDE电影《红磨坊》
红磨坊 Moulin Rouge
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
编剧: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
克莱格·皮尔斯Craig pearce
演员:尼科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
伊万·麦戈雷格Ewan McGregor
约翰·雷圭扎默John Leguizamo
吉姆·布劳德本特Jim Broadbent
理查德·洛克斯伯格Richard Roxburgh
类型:历史/歌舞
级别:PG-13(性爱镜头)
出品:20世纪福克斯
首映:2001年5月4日
官方网站:MoulinRougeMovie.com
剧情简介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是一个令所有醉心于艺术的人所向往的梦幻之都。
克里斯蒂安(伊万·麦戈雷格)是个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诗人,他有着极高的艺术天分和创作热情。为了寻找自己渴求的艺术氛围,实现创作梦想,克里斯蒂安离开了古板严厉的父亲,独自到巴黎闯荡。在混乱的波希米亚人聚居区蒙马特,克里斯蒂安结识了以小有名气的画家和广告招贴画设计师图卢兹-劳特瑞克(约翰 ·雷圭扎默)为首的一群放荡不羁的艺术家,并开始和他们一同创作、享乐、消磨时光。
渐渐地,在这个整日离不开酗酒、吸毒和康康舞(注:当时巴黎流行的一种低俗舞蹈,以舞女们掀裙子踢腿为特色,颇具挑逗性。)的圈子里,克里斯蒂安对音乐和流行的超前的把握才能使他受到众人的侧目。他被介绍给“红磨坊”夜总会的老板哈罗德(吉姆·布劳德本特),为“红磨坊”编写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克里斯蒂安认识了人称“闪亮的钻石”的红舞女兼高级妓女萨汀(尼科尔·基德曼)。才子碰到佳人,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一个美艳绝伦、热情似火——不用猜你也知道接下来的情节了吧?
只可惜,克里斯蒂安贫穷落魄的身份和萨汀不体面的职业让他们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哪怕他们爱得如此热烈和真挚。
默诺公爵(理查德·洛克斯伯格)是“红磨坊”的常客,也是拜倒在萨汀石榴裙下的达官贵人之一。当哈罗德为了改建“红磨坊”而以萨汀设下美人计骗他投资时,公爵爽快地捐出了大把的钞票。其实,谁心里都很清楚,公爵对萨汀忠实迷恋的背后,隐藏着他强烈的占有欲,他无时无刻不在计算着如何将萨汀据为己有。当默诺得知自己被利用了之后,他那阴暗疯狂的心灵终于暴露了出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以谋杀为手段……
幕后
《红磨坊》一片是澳大利亚的国际知名导演巴兹·鲁赫曼继《罗米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版》(Romeo + Juliet)之后的又一部巨作,被美国《娱乐周刊》列为2001年必看的十部影片之一。
提起法国巴黎的“红磨坊”,它的鼎鼎大名恐怕见识稍广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以其大胆华美的歌舞表演而著称的夜夜笙歌、看客络绎的场所是巴黎那纸醉金迷生活的最佳见证。这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红极一时的歌舞女郎,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颇有造诣的文人墨客。
于是,很多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诞生于“红磨坊”,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图卢兹-劳特瑞克和红舞女阿芙乐尔的一段情事,1952年好莱坞大导演约翰·豪斯顿(John Houston)关于“红磨坊”的电影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不过,巴兹的《红磨坊》和1952年的那个版本可没什么关系,因为在这里图卢兹-劳特瑞克已经退居配角,爱情故事发生在两个完全虚构的人物之间。为了使影片在充分表现巴黎夜生活的精致、华美和绚烂夺目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奇异、后现代式的感官刺激,一向才思诡异的巴兹除了用不多的预算在澳洲的福克斯片厂造了一个豪华的“红磨坊”之外(影片除了少数后来补拍的一些镜头,全部是在澳洲片厂摄制完成的),还征用了20世纪的现代流行音乐为这部以19世纪末的巴黎为背景的电影配乐。甲壳虫、艾尔顿·约翰、麦当娜、斯汀、涅磐、皇后乐队、U2以及Fat Boy Slim等众多乐迷们熟悉的新老声音从头至尾响彻在影片中,着实为影片凭添了些许亦幻亦真的气氛,也增加了它的期待值。而在电影的原声带中,连男女主角尼科尔和伊万也分别献唱一曲,令歌迷和影迷同时开了眼界。
说到,她可能是为《红磨坊》一剧付出最多又最倒霉的人之一了。为了参加该片的拍摄,尼科尔不仅推掉了大卫·芬奇导演片酬1000万美元的《战栗空间》,早早练习唱歌跳舞为拍摄做准备,而且还曾在正式开拍前两次折断肋骨——一次是因跳舞而摔断;另一次是被戏服内的紧身衣弄断,真是苦不堪言。
不过,整个影片的拍摄过程也不比尼科尔幸运多少。先是开拍前导演大人的父亲因癌症过世,然后是伊万·麦戈雷格因赶拍《星球大战》而耽误本片的进程,既而就是原定于2000年圣诞节的首映日期因制作尚未完成而推后,使影片错过了2001年奥斯卡奖的评选。俗话说“好事多磨”,也许《红磨坊》遇到的诸多不顺正预示着它在上映后将大获成功呢。
评论
本片几乎在所有影评人那里都受到一致的好评,真是有点儿一反常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能《红磨坊》一片真的有什么魔力,能抓住所有电影评论者的心,让他们众口一词地为它说好话。《红磨坊》到底好在哪里,笔者真的很难说清楚。反正有一点可以告诉你:虽然本片成本只有区区5000万美元(因为是在澳洲拍的嘛,比较省钱),但它的视觉效果在歌舞片中绝对一流,就连不喜欢歌舞片的你也会在电影开始后15分钟内喜欢上它。当然了,如果你看过并且疯狂地喜欢巴兹导演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版》的话(就像笔者一样),你一定不会错过《红磨坊》的。另外再跟喜爱帅哥靓姐的影迷们多说一句:英俊迷人的伊万和风情万种的尼科尔激情热舞的场面难道还不够让你心动吗?
【音乐《landy marmalde电影《红磨坊》主题曲(克里斯汀娜)》 4分28秒】
【背景音乐《15 背景 Dammy Elfman-After Midnight》 3分24秒】过长可剪切,过短请重复
R:可以说两部影片的基调都是红与黑,都是歌舞升平的夜晚,章显莺歌燕舞灯火通明的夜晚的影片。《红磨坊》的开场,歌女莎汀在一大群舞娘康康舞营造出的五色斑斓舞台中,宛如云端仙子般缓缓下降。聚光灯投射在她的身上,唇如花瓣,肤似凝脂,清丽的歌声响彻全场。年轻的诗人克里斯蒂恩情不自禁的追随着她,他们在月下的露台上互诉心曲,山盟海誓。然而红颜薄命,在历经被拆散的重重波折之后,莎汀终因病重撒手人寰。《红磨坊》是那种最为典型的浪漫爱情影片,只是用歌舞片的形式来加以演绎。片子步步为营,每一个情节都是千古伤心人所经历的万古伤心事,加上影片里面华丽的舞台服装,数个辉煌耀眼的舞台场面,就算最后莎汀在舞台上死去,我依然因为她美丽的逝去姿势和与爱人最终的深情相拥而感到释然,但是还会有一些的叹息和不舍。而《芝加哥》联系到影片设置的背景年代,“1920-1930年代的芝加哥是美国的犯罪之都”,社会环境和人们的价值观在彼时一团混乱,真假难辨,是非不清。美貌是真的,天真纯情却是假的;歌声舞姿是真的,说出口的话却是假的;丈夫是真的,腹中的胎儿却是假的;日记中的话是真的,日记本却是假的;父母是真的,履历却是假的;所以到了最后,恩仇全都是假的,金钱名气才是最真的。如果要我形容,《红磨坊》就是莎汀在夜风中月色下那一件鲜红欲滴的长裙,红得华美。而《芝加哥》,让我借用那幅影片的海报,灯管组成的巨大C字前面,维尔玛身穿银色舞衣姿态妖娆,C字背后,是墨色的黑夜下芝加哥高楼的背景,正是《芝加哥》贯穿始终的主色调。同样描写绝色歌女的生活,同样发生在过去,两部影片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基调和主题。
【音乐《红磨坊09-diamond dogs - beck》 4分34秒】
【音乐《红磨坊-your song - ewan mcgregor and alessandro safina》 3分38秒】
3. 《红磨坊》讲的是什么好看么
剧情简介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是一个令所有醉心于艺术的人所向往的梦幻之都。 克里斯蒂安(伊万·麦戈雷格)是个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诗人,他有着极高的艺术天分和创作热情。为了寻找自己渴求的艺术氛围,实现创作梦想,克里斯蒂安离开了古板严厉的父亲,独自到巴黎闯荡。…… 还可以吧
4. 电影《红磨坊》得结局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最后的大结局是男女主的演出成功了,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但是女主角在演完后肺痨犯了,最后死在了男主角的怀里,后来男主将他们俩的故事写成了书
若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5. 红磨坊的影片评价
巴兹·鲁赫曼的《红磨坊》在剧情和思想上并没有多大的突破(它的男主角源于另一部经典歌剧《波西米亚人》),但在表现手法上却下足了功夫,打破了歌舞片轻歌曼舞的传统,开创了一种新的融合歌舞和戏剧的电影语汇。这部由澳大利亚人主创的作品以一百年前的巴黎为背景,将当年该城市红灯区灯红酒绿、极度颓废的文化氛围通过绚烂的万花筒折射出来,在鲜艳上画卷上表演了一出虽然东拼西凑、却跨越时空的永恒故事 。(网易网评)
好莱坞影片越来越多利用现成的流行歌曲(而非为影片创作原创歌曲),其作用从简单的层面看能加强时代感,但更复杂的情形是,它能发挥古希腊戏剧中合唱团之妙,即所唱的内容对银幕上的情节加以提示、说明、反驳、质疑等。而《红磨坊》更把这种手法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网易网评)
《红磨坊》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它的色彩和节奏。该片的色彩之绚丽和饱满,给人以梦幻的感觉,光是红色和蓝色就有无数种色泽,其丰富性远远超出对人物的塑造。这种“超越真实”的场景当然不可能实景拍摄,而在现实世界中,大概只有赌城拉斯维加斯才有几分片中的味道。百分之百的摄影棚置景,也使得各种拍摄角度成为可能:影片镜头的拍摄角度之多、剪接变化之快,足以让人头晕目眩,而这种明显借鉴于MTV的手法,在鲁赫曼手中就像魔术师玩纸牌似的,你还来不及惊讶就有另一个新招出现 。(网易网评)
《红磨坊》一开场便是令人目不暇给的剪接及镜头移动的特效,画面在口白中不断切换,宣示本片极为形式化的风格。导演创造了1900年兼具颓废与奢华的巴黎蒙马特区,豪华的夜总会与破旧的小旅馆中间隔着磨坊的风车,华丽的布景,梦幻的色彩,本片场面调度充满表现主义的风格,尤其是以模型撘制的巴黎城市远景及各式建筑物。电脑控制的镜头在各个场景迅速移动,或者从故事迅速抽离至远景,这种不可思议的镜头移动再再提醒观众这不过是一部电影 。(网易网评)
6. 红磨坊 中 妮可基德曼是怎末死的
肺结核,她刚出场电影就交代了她患有疾病,因为她是红磨坊的当家花旦,每天都要忙着表演,招揽客人什么的,根本不会有时间治病,而且肺结核在那个年代几乎就是绝症。剧情发展到后来就是公爵花重金把红磨坊改造成歌剧院,条件就是第一场演出后妮可归公爵所有,并威胁妮可如果再和伊万有来往就杀掉伊万,妮可为了保住伊万的性命忍痛与伊万决裂,身体上的疾病加上练习歌剧的辛苦再加上感情上的打击,使得妮可在出演歌剧前要频繁吃药,在最后的绝唱后,妮可的身体再也坚持不住了,倒在伊万怀里,并要求伊万把她的故事写出来,这也就是影片开头,出现的是伊万坐在打字机前的场景
7. 影片《红磨坊》最后男主角打字的一段话
There was a boy
A very strange enchanted boy
They say he wandered very far, very far
Over land and sea
A little shy and sad of eye
But very wise was he
And then one day
A magic day he passed my way
And while we spoke of many things
Fools and kings
This he said to me
"The greatest thing youll ever learn
Is just to love and be loved in return"
"The greatest thing youll ever learn
Is just to love and be loved in return"
8. 《红磨坊》的男主角是谁
电影《红磨坊》的男主角伊万-麦格雷戈 档案简介 伊万·麦克格雷戈,1971年出生于苏格兰佩思郡,身高179厘米。原修习音乐和戏剧,为了发展演艺事业而不再升学。从影初期便以电视「Lipstick on Your Collar」受到瞩目,92年他离开音乐戏剧学校后,开始在影坛有演出机会,展露自己表演的天分。刚开始在比尔佛塞斯的《跨世奇人》及《BlueJuice》接演小角色后,与丹尼鲍伊尔合作《魔鬼一族》,诡谲的黑色氛围让电影成功在市场获得好评,并获英国影艺学院肯定,也让大家注意到伊万·麦克格雷戈,演技开始受各方瞩目和关切,不过光芒仍多半围绕在导演本身。直到两人第二度合作叫好叫座的英国小品《猜火车》,成功的从英国市场打入全球,青少年市场诉求的结果,甚至造成没看过《猜火车》的人就很逊了,较之许多好莱坞大片,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惊世骇俗的影片风格将伊万·麦克格雷戈塑造成一个百无禁忌的演员,即使全裸面对镜头毫不退缩。难怪彼得格林那威的《枕边书》要坚持由他演出,毕竟要面对镜头宽衣,还要让人在身上书写,不事件容易的是。不过在这中间,我们看到伊万·麦克格雷戈较为不同的演出,在《艾玛姑娘要出嫁》这部古典的英国文学电影中,也可以看到身为一位英国演员所拥有的基本涵养与功夫,他一点也不少;也就不意外在《哑巴歌手》中愣头愣脑的纯情演出了!虽然与《猜火车》导演丹尼鲍伊尔一同转战好莱坞的《你行我素》惨遭滑铁卢,不过却无损于伊万·麦克格雷戈不可挡的声势;在恐怖片《看谁在尖叫》中演出一位无辜卷入杀人案的法律系学生。尤其被乔治卢卡斯相中在《星际大战前传∶魅影危机》饰演欧比王年轻的时候,更让伊万·麦克格雷戈的星途看涨。伊万·麦克格雷戈的经历不尽丰富,难得的是他不断尝试截然不同的角色性格,藉以提升自己的演出层次。在与妮可基合演的新作《红磨坊》里更表现舞姿和歌艺,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并因此而和唱片公司签约,即将正式开唱。伊万·麦格雷戈 获得奖励 1997年伦敦影评家协会授于的荣誉奖,“最值得青睐的年轻演员”/《猜火车》(Trainspotting)59届美国金球奖最佳音乐/喜剧片男主角提名/《红磨坊》(Moulin Rouge)伊万·麦格雷戈 曾经演过的电影 共(22)部桃色名单 (2008) 卡珊德拉之梦 (2008) 波特小姐 (2007) 风暴突击者 (2006)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反击 (2005) 生死停留 (2005) 战鸽快飞 (2005) 黑鹰计划2之黑鹰战区 (2004) Night Club of Your Dreams: The Making of (2003) 大智若鱼 (2003) 随爱沉沦 (2003) 红磨坊 (2001) 魔鬼营业员 (1999) 燃情追踪 (1999) 星球大战之魅影危机 (1999) 天使爱情鸟笼伴 (1997) 奏出新希望 (1996) 艾玛 (1996) 猜火车 (1996) 枕边禁书 (1996) 同屋三分惊 (1995) 蓝汁 (1995) 当世界贸易中心的余烬还未“烧”完、“9-11”事件的阴影还笼罩在美国人心中时,伊万-麦格雷戈表示,如果有反映“9-11”事件的影片的话,他将毫不犹豫地出演。
9. 《红磨坊》大概讲什么故事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提取码:zfa9
《红磨坊》是由巴兹·鲁赫曼执导,妮可·基德曼、伊万·麦克格雷戈、约翰·雷吉扎莫和吉姆·布劳德本特等联袂出演的歌舞片。影片于2001年5月16日在美国上映。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女主角莎婷和男主角克里斯蒂安之间的爱情故事。
10. 电影《红磨坊》中最后男女主角对唱的歌叫什么名字
Come what 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