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雨人的幕后制作
电影《雨人》的原型,金·皮克(Kim Peek),是一名来自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自闭症患者。他拥有超常的记忆力,被人们称之为“专家”,精通从文学到历史在内的15门学科,能一字不漏背诵至少9000本书的内容。
当皮克1951年出生时,医生发现在他的头颅右侧有一个水泡,此后对全脑部的扫描发现许多异常:联系左、右脑半球的胼胝体根本不存在,大脑前部和后部的连接也缺失,左脑半球显示出异常,小脑比常人的小,为液体包围而显得异常。
皮克的父母始终没有放弃他,并以全部的爱心带他融入社会。当皮克16个月大时,他的父母就像一般家长一样,开始读诵一些书籍给他听,而且边念边拉着皮克的手指顺着每一本书的内容滑过这些字里行间,没想到皮克竟能记下父母念的每一本书,立即将方才听到的内容说出来。他的脑子就像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可以过目不忘,还能自动搜索。父亲从皮克青少年时期,便带着他四处去社区的机构担任义工。1969年,18岁的皮克被父亲安排到一个针对成年残障人士的研究机构工作,而他竟可以不必使用计算器,就能准确地计算每名员工工作时数所该领的薪水。此后,他又跟着父亲在许多社区的残障服务中心担任义工,以自己的例子为有肢体与心智障碍的人带来欢乐。
直到1987年,皮克的生活出现了重大转折。当时,好莱坞编剧巴瑞默罗从皮克的个性中汲取灵感,创作了描写自闭症天才“雨人”与兄弟手足真情的感人故事《雨人》。电影《雨人》由好莱坞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和汤姆克鲁斯主演,最终荣获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4项大奖,霍夫曼因成功塑造“雨人”赢得奥斯卡影帝。
当社会各界知道《雨人》一片是以皮克的经历为蓝本后,竞相对他发出邀请,父亲带着他到全美许多社区、中小学、大学、福利机构演讲与拜访,而且不收取演说酬劳。皮克与父亲10多年来不断奔走,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告诉社会大众有关自闭症的种种,以及分享皮克的个人经历。金和他父亲成为残障人的使者,这些年来已有两百六十万人分享金的故事。
2009年12月19日,58岁的皮克因突发严重心脏病,不幸去世,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据皮克的父亲法兰透露,皮克几周前罹患上呼吸道感染,上周六又病情恶化导致突发心脏病,由于病情严重,最终他在犹他州盐湖城附近的默雷市医院病逝。
父亲法兰表示,让他欣慰的是,虽然皮克直到去世时仍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但他却在有生之年能够有机会受邀到全美各地的校园、社区图书馆,甚至在华盛顿的官员面前演讲,展现他的博学以及超强的记忆能力。这让他得以走出自闭症的黑暗世界,拥抱更广大的群众。法兰悲恸地说:“他所知道的一切事情都让人难以置信。他曾先后乘飞机旅行将近300万英里、对总计近6000万人演讲,其中一半听众都是学生。”
《雨人》在拍摄时曾先后请过多位享有盛誉的导演,如斯蒂芬-斯皮尔伯格、马丁-布雷斯特、西德尼-波拉克等。其中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最初考虑导演此片,他还开始为影片开拍筹措资金。后来其好友乔治·卢卡斯需要帮忙拍摄他的印第安娜琼斯系列第三部,只好推迟。最后,巴里-莱文森接受了导演任务,他重新改写剧本后才令影片起死回生。 制作公司地区备注制作公司地区备注联美电影公司美国presentsStar Partners II Ltd.美国in association withGuber-Peters Company美国Mirage Entertainment美国uncredited发行公司地区备注发行公司地区备注联美电影公司USA1988 (worldwide) (all media)MGM Home Entertainment (Europe) LtdUK2000(VHS)
(2004 (DVD) MGM/UA Distribution CompanyUSA1988 (theatrical) (as MGM/UA)米高梅家庭娱乐公司Germany2000 (VHS)
2004(DVD) MGM/UA Home VideoUSA1988 (VHS) (pan and scan)France2000 (VHS)
2004(DVD)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Sweden1989 (theatrical)USA2000(DVD)
2007 (DVD)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West
Germany 1989(theatrical)SF Home EntertainmentSweden2003 (DVD)
2011 (DVD)
(Blu-ray)
2004 (DVD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West
Germany 1989 (VHS)/(laserdisc)/(VHS) 二十世纪福斯家庭娱乐公司USA2007 (DVD)美国广播公司USA1992 (TV) (broadcast premiere)Argentina Video Home (AVH)Argentina(VHS)Chapel DistributionAustralia1997 (theatrical) (35mm print)Varus Video俄罗斯Warner Home VidéoFrance1998 (DVD)米高梅联美家庭娱乐USAVHS/ (DVD)(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
『贰』 急需2000字雨人影评,哪位大虾帮帮忙
今天上午看完了汤姆克鲁斯、达斯丁沃夫曼主演的经典片《rain man》(雨人)
看的时候我想起了最近另一部国产的李连杰、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
想起它是因为这两部说的都是一个关于自闭症患者的故事。我不能说哪一部更好或是哪一部更坏,因为这两部都不算是商业类型片,人物的关系和表达的方式也都不同。导演拍这样电影的目的,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动。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这个作品就是成功的。
但是从这两部电影之中,我们也能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很大差异。看《海洋天堂》,更多的是依靠亲情产生的无私却巨大的力量。看到一个父亲为儿子所默默承受、默默付出的深沉的爱;看《雨人》,你却能看到更多:弟弟对父亲的憎恶,对金钱的不择手段,对哥哥的鄙夷,到最后弟弟明白了父亲的爱,明白了钱不再是问题、亲人才是唯一的道理,也明白了哥哥其实是个值得崇拜甚至嫉妒的天才。
看《海洋天堂》就像看《大地震》一样,心里难受的要命;但是看《雨人》,你却更像是在体验真实的生活,淡淡的欢乐和淡淡的悲伤在这段漫长看不到尽头的心路历程上,左右着你的选择让你彷徨不定:时而愤怒,时而幽怨,时而同情,时而无奈。
影片的最后,弟弟终于重新找回了亲情。尽管他的哥哥像个植物人一样冷冷得不能体会到弟弟查理的心情,但是弟弟还是心甘情愿的承受了。就像当初他的父亲一样,这时候的查理已经成熟了,理解了父亲,原谅了父亲,也接受了自己这个“愚蠢”的哥哥……
很早就听过《 雨人》这部电影,几年前周华健还出过一张叫做《 雨人》的专辑。想必这部影片确实很不错。
觉得它真的是很温馨的一部影片。一个愤愤不平的弟弟,和一个换了痴呆的哥哥。这样两个迥异的人碰到了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影片里。在一开始,弟弟对于哥哥的态度总是 很恶劣,甚至有时候还会去骂他。
而哥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周围的一切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他的嘴里总是会不断地重复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话语,他爱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去看电视、睡觉。他很怕下雨、他总是对于数字特别的敏感。
当弟弟从医院里将哥哥“偷走”,因为哥哥不愿意坐飞机,弟弟便开着车子带着他去洛杉矶。在这一路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也是这样短短的一周时间里,让弟弟渐渐了解了哥哥,走进了他的世界里。哥哥的出现,让弟弟的身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尽管最后弟弟没有获得哥哥的监护权。也没有从哥哥那里拿到一半的家产。经过了现实之旅的哥哥毫没有改变。然而对于弟弟来说,这次旅行却使得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能否分享300万美元已经不再重要。他懂得了人生中还有更珍贵的东西:人的感情和手足之情。手足之情比金钱更值得珍惜。
作为一部足够感人的电影,这一定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很少有电影可以表现手足之情,更何况这样的两兄弟是看起来根本就是两种人,霍夫曼和克鲁兹的对话是在一种不平等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样的难度更大,但是两人的表现力还是很突出,平稳的叙事,不错的剧情,造就了一个经典的手足之情!
一部很不错的片子····值得一看 !
『叁』 雨人的创作背景
制作团,这张专辑历时2年多,全部在周华健的新录音室“渡船头” 中制作完成。制作过程中网罗了 包括李志清、陈小霞、刘志宏、刘思铭、黄韵仁在内的众多音乐人,周华健自己作曲2首, 作词1首,并参与多首歌曲的编曲及制作工作。
创作灵感,近几年来唱片市场不景气,周华健做音乐也曾经迷失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该不该推翻旧的周华健,也不知道该不该找寻新的周华健。停留在仁爱路50坪的录音室,周华健觉得自己已经将灵感耗尽,应该是时候换个新环境了。周华健坦言,之前也曾经遭遇过低潮和瓶颈,他一直希望在创作上找到新的周华健,他说:“主流音乐改头换面,以前我做的东西变得好像非主流了,我曾经想过放弃,觉得做的也够了,但是很多朋友帮助我度过了瓶颈,过了这关以后,我终于完成了这张新的唱片。”
周华健表示,自己也曾尝试过R&B之类的时下流行曲风 ,但是发觉那好像是一件不适合自己的衣服,绕了一大圈,最后自己在不经意的状态下发现,最简单的东西更能令人感动,自己不需要哪些华丽的包装,因而最后呈现出单纯、真实、细腻、感人的周式情歌。 专辑名称是取自达斯汀霍夫曼出演的电影《雨人》,电影主角是个患有孤独、自闭症,但在数学方面具有超常能力的“雨人”,达斯汀霍夫曼也因此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专辑取名《雨人》,并不只是因为专辑里有一首同名的主打歌。而是这个名词,代表着周华健在音乐上的顽固与热爱,不懂得刻意讨好,不知道哗众取宠,只怀抱着一种不屈不挠近乎傻劲的单纯。
专辑造型,《雨人》片场请来了搭画后景的老师傅,将片场后布景绘制的十分生动,让人仿佛置身户外一样,据了解这已是将近失传的技术,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而现场也请来了一整批弦乐队,钢琴家,每个人穿著打扮正式,让人感觉宛如是在举办一场小型音乐会。而女主角洪晓蕾则传着正式的晚宴礼服坐在特别准备的一颗巨大红色气球下方聆听台上周华健指挥的音乐会。
MV故事,《雨人》的MV故事描述一对青梅竹马的小情侣,长大了之后,男主角终于为女主角举办了一场个人音乐会,实现了两个人小时候的梦想。这场音乐会由周华健担任总指挥,只演奏给一位听众,也就是女主角洪晓蕾聆听,顿时两人回忆起许多小时候一起生活的故事。MV中也找来了小男女主角演出小时候的故事,两位小主角在拍MV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好,专业的程度也得到了华健与导演金卓的高度赞赏,直呼现在的小孩真不简单。而小男主角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长相非常酷似小时候的周华健,也让华健非常地喜欢小男主角。整只MV当中不断地有插画动画的搭入,配上雨人简单明快的旋律与歌词,更让整只MV在画面的表现上充满着单纯可爱的感觉。也由于拍摄现场不断播放着《雨人》,小女主角也在现场跟随着雨人优美的旋律弹起了钢琴,让整个片场充满着幸福快乐的气氛。
『肆』 《雨人》好看吗它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手足之情的震撼力,以及这种震撼力是如何一步步感染并影响到我们自己的。
克鲁斯那时嫩的能掐出水,演技却成熟到位,当然雷蒙的演技更是如同自闭症患者一般。在这次兄弟俩特殊的旅行中,直到浴缸放出水的那一刻,查理才意识到父母与哥哥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多少,牺牲多少。虽然后来自己带雷蒙去赌场有自己的一己私利,但看到他俩在跳舞时,眼神中能看到查理对哥哥开始有了依恋与期盼。同样地,电影结尾处,哥哥雷蒙低头倚在查理头上这种幼稚的行为,暗示自己对弟弟的不舍与留恋。
电影《雨人》对自闭淀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对大众来说,自闭症是别人身上的事情,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在1988年之后,越来越多人的了解了自闭症是什么,并且对自闭症患者可能的表现持有友好的态度。
『伍』 关于电影《雨人》的问题
这部半公路片性质的电影展示给我们很多美丽的自然风光。沿着旧别克从早上开到晚上,从农村开到城市,从小镇开到小城。 一路看过去,郁郁葱葱的树在公路两旁站成整齐的两列,汽车的驶过,在阳光下,给我们非常清新和明亮的感觉。兄弟俩走过风车遍野的强风地带,弟弟的愤怒使得汽车也发狂,于是汽车驶出公路卷起浓浓的沙土灰尘漂浮在空中。这是乡村的“肮脏”,但是相对于城市挺拔秀丽的高楼大厦中汽车尾气的遍地开花而言,这种“肮脏”显得那么的纯洁和干净。
很多的镜头是通过雷蒙的视角展示给我们的。特别是过铁桥的那段,摄影非常特别。给我们很奇妙的感受,我们暂别自己,完全进入雷蒙对桥的关照之中,汽车飞速的向前驶着。雷蒙的眼神也不断的变换着方位,从向后看立即向前看,然后又突然的向上看。雷蒙给了摄影师充分的自由,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我们看着雷蒙的看到的景色,感到他的世界充满了神奇。特别是那些移动镜头给我们亲临其境的感觉,而我们知道这种感觉在弟弟那里是不可能出现的。
“自闭症患者”雷蒙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我这时候记得福柯在他的《疯癫与文明》序言中引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人们不 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我们每个人看到雷蒙的行为举止不时发出舒心和欢畅的笑声不是因为笨和自闭而是因为他的可爱与天真。同时还可能因为我们想像他那样天真烂漫但现实好像有很多的因素不允许我们那样。我们把我们的这种愿望隐秘的藏在我们观影时的笑声里,不动声色。
雷蒙的很多东西都是很特别的。他的语言丰富多彩,喋喋不休的背后我们更多的是感觉到他的单纯和可爱,想什么就说什么,很多东西我们常人看来不关痛痒但在雷蒙那里却是如此的重要。比如害怕坐飞机,害怕澡池放水的声音,准时看“人民法院”,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等等。有时也可爱的让人发笑,比如不懂男女之事。但有一个东西让弟弟大发了一把,那就是利用雷蒙惊人的记忆力算牌。
“他没有金钱的概念。”这就使得他远离了世俗的人,走向他独有的内心世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自己的兴趣做所有的事情,“下雨的时候我们都不能出去。”这就是“雨人”,他住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拥有非常丰富的快乐,他很忙,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是一个好玩的“雨人”---“a funny rain man”。我看《雨人》的时候正好下着磅礴大雨,这时候去体会雷蒙的感觉很特别。
我还清楚的记得哥哥和弟弟开始时的强烈对比,当带着墨镜潇洒十足的弟弟和歪着头傻乎乎的哥哥一起走在美丽如画的画面里时,看到哥哥踉踉跄跄的跟不上弟弟的样子,我心里非常难受,心情也非常的复杂。哥哥没有现代气息吧,可是我在哥哥常人看来“乡巴佬”形象的背后看到的都是比弟弟更加美好的心灵,同时看到亲情的无比珍贵。很不习惯那些对乡下人投去异样眼光的人。
我们再来看看弟弟。一开始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得到大量的遗产。所有他才委屈自己非常难受甚至难以忍受的跟哥哥在一起。但是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的狡诈他的暴跳如雷他的唯利主义在哥哥善良天真的无形影响下变得温柔起来。同时也变得有人情味善良起来。不坐三小时的飞机而改坐三天的汽车。后来甚至帮哥哥脱鞋子,听哥哥回忆童年在一起的时光,还教哥哥跳舞。当镜头渐渐移向他们靠在一起的脸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感觉到亲情对金钱的战胜了。最后哥哥坐火车离去的时刻留下弟弟独自一人在站台若有所失的神情告诉我们,他真正需要的是哥哥而不是其他什么的,所以他戴上墨镜虽然依然潇洒却不自在好像少了些什么。
影片的音乐处理的也非常棒。时而飘荡着缠绵感人的曲调,时而散发出快节奏的轻松乐章。特别是兄弟俩走向赌场那段神采飞扬的打击乐更是充满了阳光的味道,让我们所有沉重的心事都变得脱缰野马一样,自由空前绽放。影片的尾声出现我熟悉的轻音乐,让我在结束的时候再一次进入雷蒙的内心世界,久久不愿出来。
可是影片结束得太快,很多人都恍恍忽忽,若有所失的样子,以至于回味也太快的到来。 http://ke..com/view/73715.htm
基本都在这里面了·!
『陆』 电影《雨人》问题...
据美联社9日报道,美国盐湖城的基姆·皮克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天才,他精通从文学到历史在内的15个不同领域,能一字不漏地背诵至少9000本书的内容,但他在其他方面却有些“弱智”,如不会穿衣服等。好莱坞电影《雨人》(RainMan)就是以他为原型。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称,他们上周已经用研究太空旅行对人体影响的高科技设备,对基姆·皮克的脑部进行了扫描检测,试图了解他的大脑的秘密。
能记住9000本书
据报道,现年53岁的皮克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但也被人称做“超级天才”,因为他在历史、文学、地理、体育、音乐等15个不同领域都有着超凡的天赋。据为他进行脑部扫描的加州医学中心主任理查德·波尔利称,皮克的大脑不仅具有独特的能力,并且所有证据显示,随着时间流逝,他的大脑仿佛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据报道,皮克经常在下午来到盐湖城公共图书馆看书,每看一本书他都几乎能过目不忘,有时候他甚至无聊地看电话号码簿,并能将一本号码簿上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一字不差地记住。据皮克的父亲弗朗称,当皮克还只有12到20个月大时,他就能记住父母向他朗读的每一本书的内容,直到如今,皮克的大脑至少记住了9000本书的内容。
不过,皮克在其他方面却显得相当“低能”,如找不到抽屉、不会穿衣服等。
大脑有“数据储存区”
皮克的故事给了好莱坞导演灵感,1988年奥斯卡获奖电影《雨人》正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这部电影也让皮克出了名,电影播放后,皮克的生活也戏剧般地改变了。此前他很少与别人交往,甚至从不看别人的脸,但电影播放后,皮克开始渐渐改变自己,试图与人们交往,到公共场所发表演讲。
然而,皮克的“大脑奇迹”一直困惑着美国众专家,据报道,当皮克出生时,医生们曾发现他的头盖骨右半部有一个水疱,后来的测试显示,皮克的大脑竟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左右半球分开,而是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巨大的“数据储存区”。
据皮克的父亲弗朗称,皮克大脑的这一生理状况很可能正是皮克能记住超过9000本书内容的原因,但这也造成了他的运动技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高科技解读“自闭症天才”之谜
据美国宇航局研究小组专家称,科学家们给皮克做了包括核磁共振断层照影术在内的一系列检查。测试结果将创建出一系列皮克大脑的精确三维图像。
研究者们打算将新的三维图像与1988年美国犹他大学神经学专家丹·克里斯汀森博士曾为皮克拍摄过的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进行比较,以了解在这16年时间中,皮克的大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何仿佛使他变得越来越聪明。
皮克的父亲弗朗对记者说:“这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当基姆在表达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在他的大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球约有50位白痴天才 孤独症患者为何出天才?
时间:2006年09月24日09:34 我来说两句(10)
雍忠玮:看看移动员工的工资条 杜碧玉:日本电信运营商太嚣张 更多精彩博客推荐
关注最火辣的网络话题
【来源:北青网—北京科技报】
丹尼尔·塔曼特
全球大约有50位白痴天才
现年27岁的英国男子丹尼尔·塔曼特堪称天才,他拥有惊人的“记忆数字”能力,能将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面第22514位。他不仅精通数10种语言,还创立了一家记忆技巧公司,专门教人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数学和语言。
然而严重的孤独症却让他自小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也无法理解常人的感情。他的世界里只有数字,在那里从1到1万的每个数字都有着特有的颜色、纹理和情感共鸣的地方。
例如4代表害羞和安静,6代表黑暗空虚……
不久前,本报曾独家专访过这位白痴天才。最近,丹尼尔·塔曼特又出版了他的自传《诞生于忧郁日子》。
据统计,像丹尼尔这样的白痴天才在全球已确诊有50人左右。
可能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智能低下”与“天赋惊人”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怎么如此真实地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相信很多人曾看过电影《雨人》,男主角与丹尼尔有很多相似之处。《雨人》乃是真实故事改编成电影,真正的雨人金·皮克与其父法兰·皮克目前居住于犹他州盐湖城。金是一个机械记忆能力超强的天才。金的总智商约87(±3),然而根据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之推估,他的记忆智商约达220,幸亏他有高达220的记忆智商,始能将总智商提高到87(±3),如果他的记忆智商只有87(±3)时,他的总智商可能会低到智力测验无法测得,他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度或极重度智能障碍者,其间差异之显著,举世无匹。
像“雨人”和丹尼尔这种智能低下却又在某方面拥有惊人天赋的人,被称为“白痴学者”或“白痴天才”,也就是“孤独症学者”。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智能低下”与“天赋惊人” 看似矛盾异常的两个方面怎么如此真实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孤独症患者的人际关系智能受损,但没有影响到其他智能的发挥
美国媒体曾报道,美国音乐特殊才能智障学者蕾丝莉(Leslie Lemke)从未受过正式的音乐训练,她十多岁时,首次听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她毫不犹豫并且流畅地在钢琴上弹出。她可以用钢琴弹出任何她听过的音乐,无论它有多长或多复杂。然而她不能握住刀叉、汤匙或用碗筷吃饭,最缺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当你对她说话时她很少能重复你的语句,连鹦鹉式的模仿都感困难。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刘正奎博士说,人的认知包括三方面: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对生理的认知(包括生老病死);对心理和情感的认知。患有孤独症(通常所说的自闭症)的人对心理情感认知上存在障碍,缺乏认知他人情感的能力。
但是,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这几种智能之间相互独立,例如音乐智能差的人,其语言智能可能很出众。陈景润的数学天赋在国内算得上首屈一指,但是他却在人际关系方面相当缺乏经验。可见这二者并不互相影响。因此孤独症患者的人际关系智能虽然受损,但没有影响到其他智能的发挥。
孤独症患者缺乏其他刺激,往往重复做同一件事
另据报道,日本有一位美术特殊才能智障学者山本吉彦6个月时发现脑水肿,成为重度智能障碍者,直到6岁还无法完成大小便训练,不会说话,严重的听力损失导致语言障碍,12岁时他的心理年龄大约只有3岁,智力测验结果智商23左右。山本在国中入学面谈时,还无法回答诸如:“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一个学校毕业?”等简单问题,也不会写日本字母,精神心理学家的报告认为山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潜能,他好像喜欢无声世界。既然他不喜欢语言,川崎鼓励他每天用图画来描述他的生活,以图画来写日记,于是山本开始每天专注于自己的画,他可以如佛像一般,坐在他的座位上好几小时不吵不闹。
后来,他的画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被誉为日本另一位梵谷(荷兰印象派画家)。其画作先后在美国、日本等地展出。孤独症患者往往重复做同一件事。由于他们不能感知别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更执著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孤独症患者的行为特点就是刻板的重复。而不断重复恰恰又是行为训练的重要方式。当重复达到一定数量,人的行为便形成模块,可以下意识地对模块进行自动加工,而不需要占用大脑资源。而普通人虽然平均智力水平相对更高,但是他们每天需要接收和处理的信息量也很大。人的精力就像保鲜水杯里的水,常人要将水洒在各种不同的领域,才能满足其生活和发展需要,因此每一份水可能只有很少的几滴;而孤独症患者也许只有半杯水,但是他们却将这半杯水全部洒在同一个地方,效果就会十分明显。
天才在任何群体中都有概率
另外,天才在任何群体中都有概率。无论是正常人群还是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群,都有可能诞生天才。在普通人群中也有能力超群的人。浙江定海县一个仅21个月的幼女已经能认出1500个汉字。她在9个月时便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记忆力,家里的被子晒在阳台上,父母忘记收,她就用手指着窗外,呀呀地叫个不停。父亲买回幼儿智力卡片,她只看一遍,就记住了二十几张卡片的内容。
-文/本报实习记者 孙晓煜
延伸阅读
孤独症患者为何大多对数字敏感?
美国研究曾报告一对很有名的24岁同卵双胞胎乔治和查尔斯,两兄弟的智商分别是60与70左右,均属智能障碍。由于家人受不了他们的怪异行为,当他们9岁时被送到列契渥斯村,这是一所位于纽约州希尔斯的州立精神医院。
院内医生在对他们进行研究时问到:“2020年的哪一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五?”
两兄弟想了几秒后答道:“三月、二月和十一月。”
医生再问:“有哪些年的四月二十一日是星期日?”
答:“1957,1963和1946年。”如果不按年代次序排列,答案反而迅速而正确。
像丹尼尔这样“学者孤独症”患者多数会在数字记忆方面的天赋十分突出。再比如,前面提到的真雨人金·皮克所拥有的特殊能力领域很广,但大多与记忆有关。所有人口数超过8百之美国城市,金都能告诉你该市有几号公路经过、哪条铁路或河流穿过市区或市郊、该市的邮政编码,如果要看区域电视,应看第几频道。
还有一位美国人,名叫肯尼士(Kenneth),心理专家指出,肯尼士实足年龄能38岁,心理年龄11岁,识字不多,但他能告诉你美国每一个人口数超过5千的大小城镇,美国排名前2千的各大饭店之名字、房间数及所在位置,统计3千座山与河流以及大约2千件主要的发明和发现。
刘正奎博士认为,患有孤独症的人对数量化的敏感是一种本能。数量化是人构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最基本关系。新生儿就能分辨出1和3的区别,即使是动物也能对数量有基本的认识。而其他诸如逻辑思维、判断力等高层次的能力,则需要后天的构筑。孤独症患者具有和常人一样的先天能力,但是由于其接收信息的能力不足,只在后天的某些能力上有所欠缺。
名词解释
孤独症学者(Autistic Savant):是个人存在主要的心理疾病或性格异常,或情感障碍(如孤独症),但却拥有与他的障碍全然相对的,惊人的心理运作能力。部分孤独症患者的认知能力,甚至于超出常人,具有极强数字记忆能力、美术、音乐等特殊能力。
“孤独症”患者的治疗训练,必须有一个依托,通常是用其感兴趣的事物对人类情感加以诠释。比如丹尼尔可以通过数字初步了解他人的情感,这有助于减轻病症。
『柒』 造雨人的影片评价
《造雨人》根据约翰·格里沙姆的同名小说改编,这也是这位作家的第六部作品被搬上银幕。由柯波拉执导,马特·达蒙主演,深刻地控诉现代法律社会所造成的不平等,以及法律与正义的背离,是喜好法律电影的朋友不可错过的佳片。
相关评论
律师片在当下来说不算新鲜,同样就算是在1997年,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不算新鲜的类型了。问题是,虽然它不算新鲜,但却没什么人拍,为什么?因为怕拍烂,想想看,《费城故事》在前,近一点,有阿汤哥的那本。
所以,这些优秀货色压在前面,如果一个导演没有十足的功底,是不会碰这个题材的,如果他会,正因为他与众不同,他与众不同,正因为他是福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而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他带给了我们一本极其生活化的律师电影
整部片子就是一本对现实的反抗,妥协,再反抗,再妥协,最后无奈的影片,但在经过了生活化的处理,以及加入了很多感人的小细节后,使得影片主题一直隐藏于流程之中,但观者却时时能进行对主题的思考,而且随着电影的深入,思考也渐渐深入
一开始,鲁迪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出场,并抱有着坚定的实现理想的决心,我们心中对他是认同的,而加深我们认同的,其实是鲁迪两句开场白:I knew exactly what was going on here. Just like when Daddy was in the bed-room crying and Mommy was sitting in the kitchen, face all bloody, saying that Daddy was sorry. (我已经完全知道这儿曾经发生了什么,就好像当父亲在厨房大哭,妈妈站在厨房里,面对着血腥的情景,只会说爸爸真的很抱歉。)
My dad hated lawyers. You might think I became one just to piss him off, but you'd be wrong. Did piss him off so much though that when he heard he fell off a ladder and didn't know who to sue first. (我的爸爸痛恨律师。你也许会觉得我应该会成为被他滚开的人,但是你错了爸爸是让自己滚蛋;可是当他从一把梯子上摔了下来第一次不知道应该起诉谁。)
在一个充满家暴的家里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内心最为深刻的就是让自己眼下的生活和以前划清界限,并且,在自己以后成立的家庭中做个好榜样,以驱除自身童年的阴影.
对父亲的痛恨以及对由此产生的帮助其他与自己有同样经历的人,成为了他选择当一个律师的原因.正因如此,也注定了,鲁迪必定是一个好律师.而一个好律师,在影片中所渲染的那种社会风气下,是站不稳脚跟的.因此,鲁迪一开始就碰壁了,虽然成为了律师,虽然接到了案子,却没有找到一个好老板。
而且事实上,在那里,好老板是不存在的.作为一个在此处生存的律师,你的选择只有两条路: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撒手别干.我们也和鲁迪一样,一上来就因为如此的社会风气而大为碰壁,刚才鼓励鲁迪的心情烟消云散,反而更开始同情他了.
一个没有好律师的地方,一个善与恶已完全颠倒的地方,你走在街道上,到处看到的都是那些逍遥法外的大财主和跟在其后的正义感早已不存在的那些律师
怪不得,鲁迪会发出如此感慨:Rudy Baylor: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awyer and a hooker? A hooker'll stop screw-ing you when you're dead. (律师和妓女之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当你死了的时候妓女是不会再敲诈你的。)
Rudy Baylor: How do you know when a lawyer is lying? His lips are moving. (当一个律师开口时,你怎知他何时正在撒谎?)
由此开始,剧情真正进入主线,而主线,是又三条不同的分支组成的
1.老太太遗嘱问题的案子
2.白血病青年的赔偿案和与老练律师的周旋
3.克莱尔的家庭暴力案及其与鲁迪的感情进展
三条主线是交织在一起进行交代的,但整体看上去却又杂乱,因为他们不无联系:老太太要定遗嘱,鲁迪在过程中租用了老太太的房子,鲁迪同情白血病青年并带他出去游玩,途径老太太家并让其与老太太下棋,克莱尔因受家庭暴力影响,而鲁迪又与她有过同样的经历,他们产生了感情,鲁迪把她安置在老太太家避难等等等等。总之,三条线无时无刻不出现微妙的联系.
而法庭一战,是本片的精华所在,面对强力的对手.他作为一个才刚毕业的年轻律师,经验,资格,人气,他要什么没什么.而支持他最终获得胜利的,可能只有一条:良心.而这,也是最终他放弃律师这个行业的原因.他无法抹杀自己的良心,无法面对一个恶贯满盈的当事人而却还要花费权利为期辩护.而自己却又没有扭转整个行业的这种力量,到此,为了在将来的生活中不迷失自我,为了不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他无奈,他惟有放弃.
而影片让我们面对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愿意做一条在混水里游的鱼,还是愿意成为一个无私的造雨人?
Rudy Baylor: I'm just another lawyer. Just another shark in the dirty water.(我只是另一名律师。只是另一条在混水里的鲨鱼。)
Rudy Baylor: Sworn in by a fool and vouched for by a scoundrel. I'm a lawyer at last. (向一个傻瓜宣誓并且由一个无赖作担保。至少,我还是一名律师。)
一句话评论
They were totally unqualified to try the case of a lifetime... but every underdog has his day.
自始至终引人入胜的精彩表现,也塑造了一大批活泼生动的人物形象,约翰·格利沙姆的的同名小说《造雨人》是科波拉先生这些年来最精彩也是最犀利的一部电影。
——纽约时报
虽然他改编的这则故事是格利沙姆经常讲述的,关于一个耿直、有才华并且涉世不深的律师锋芒毕露并且靠着自己的智慧战胜强权与腐败,科波拉在《造雨人》中注入了大量的幽默、个性、真挚的情感和叙述故事的独特方式,使得该片成为了本年度最值得观看的电影之一。
——洛杉矶时报
一部非常离奇的电影,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执导下,在众多约翰·格利沙姆的改编作品中,《造雨人》成为了其中最具娱乐性的一部。
——新闻周刊
科波拉创作并且执导了这部好看的电影改编作品,精心布置的场景,还有功不可没的优秀的演员阵容。
——华盛顿邮报
它是如此地平淡无奇。要知道它的导演可是曾经炮制过难以计数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好的还是差的),凭良心讲,它真的有点儿沉闷。
——帝国杂志
『捌』 电影rainman影评
这是一部在奥斯卡的大名单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经典影片,也是整个八十年代极具影响力的一部影片。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部严谨的,甚至有些刻板的好莱坞式教科书。影片力求达到所谓"学术"与"大众"之间最为适当的交汇点,并在合适的时候将这一点发扬光大,一方面得到那些评委们的肯定,另一方面博得大众的欢欣,这,也正是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影片选择了"亲情"这个具有无穷魅力的情感主题,并且贯穿在整部电影当中,使用道德的多重选择来对"亲情"概念加以烘托。所谓"道德的多重选择",实际上指的是在片中作为弟弟的查理(汤姆·克鲁斯饰)在对待金钱利益和手足之情上的两种选择,这也是构成影片矛盾的焦点所在。我们首先考察一下影片中的哪些因素对其情感主题起作用了。
本片导演巴里·莱文森一向以对社会事物及社会热点的冷静洞悉而著称。他的电影大多风格内敛,在对镜头的处理上显得中规中矩,常将镜头的焦点对准人物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整个事件。在对主导动机的处理上简单含蓄,显得冷硬而规矩。影片开场时的第一个主导动机:吊在半空中的汽车,就直截了当地点出了整部影片叙事的主体——公路。而汽车则是影片中矛盾发展的载体。同时,这里也点出了影片主人公查理的人物身份。在接下来的工作间一场戏里,更是表现了查理的精明能干、善于调和事物的诸多性格侧面。另外,在空中的汽车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查理如日中天的工作背景,仿佛就像他架车行驶在天空中一样,而处在景深空间的则是一幢幢高楼大厦。
接着,查理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于是去参加葬礼,却发现了一辆车,便引出了对儿时的记忆。原来,查理因为偷开父亲的车而被父亲唾弃。车成为影片中矛盾的动因。正是由于车的原因,查理才会和父亲不和,自己也因此干上了汽车行当。在下面的段落中,同样利用汽车,引出了本片的真正主角——"雨人"(达斯汀·霍夫曼饰)。于是整部影片的所有设置已基本确立,在剩下的时间里,就是利用这些设置制造并解决其中提出的矛盾。
从查理把"雨人"带出医院开始直到"雨人"返回医院是影片的中心叙事段落,占据了整个影片的2/3以上。这一进展过程看上去更像是公路片模式,而汽车更是成了这一大段中重要的道具和承载体。影片的编创人员也有意识地要用汽车而不是其他交通工具来完成对片中"亲情"主题的刻画。当查理准备带"雨人"上飞机时,"雨人"表现出了极度的恐慌与不安,并历数了以前各个时期的飞机失事。查理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只好答应"雨人"搭乘汽车的要求。至此,编导们达到了利用汽车来延展叙事时空,营造一个相对广阔叙事环境的目的。
汽车是整个事件发展的承载体,也是主题发挥的良好基石。在二人行到中途的时候,"雨人"突然想起自己的内裤,于是要求查理回到他指定的地方买那条指定的内裤。已经被这个怪哥哥弄的焦头烂额的查理此时进退两难。异常无奈的他气愤地离开了汽车,独自一人边走边大声抱怨,可当他回头再看时,哥哥也已经不在车内了,而是向卖内裤的那个方向走去。这时的汽车里空无一人,代表的是兄弟俩情感及思维方式上的隔阂与难以沟通,于是俩人相继离开了他们心灵交流的场所——汽车,顿时造成了一种分离空荡的艺术效果。而当后来查理和"雨人"在赌场赢了一大笔钱后和苏珊娜一同乘车嬉戏时,气氛却是暖洋洋的,因为汽车在这一狭小空间代表的是兄弟间心灵的沟通,让他们同时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喷泉中的泉水也像是和着欢快的舒畅的背景音乐雀跃起舞,发出轻捷明快、滴入人心的水滴声。在这两个地方,汽车显然是充当了"亲情"沟通的场所,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且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了汽车之外,影片中还利用了诸如电话、电视之类的现代科技产物来对现实社会状态进行一些侧面的隐晦的折射,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讽刺作用。不过,影片中最大的讽刺还是出于"雨人"对查理的讽刺。
"雨人"指的是患有"自闭症"的一类人,是被排除在正常人世界外的。片中的"雨人"雷曼德便是典型。他做事情总是循规蹈矩,要求一切事物一陈不变。他害怕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接触,对世界的一切都仅限于平面化的、教条式的认识,其行为举止更是属于"异类",完全不顾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行动。和以往表现"非正常人"的电影一样,影片中的"雨人"除了先天性残疾外,还具有某些"正常人"所不具备的一些特长。在影片中,编导不厌其烦地表现他对数字的独特兴趣和超凡的记忆能力,并强化了这一个人行为上的主导线索,成为了整个叙事中重要动机而存在。影片还利用其自身的这一特性,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喜剧效果和戏剧张力。从某种角度上讲,"雨人"这个角色是影片整个戏剧性的焦点所在。片中的喜剧环节、矛盾的动因均在他的身上得以体现。如查理与苏珊娜做爱时,不明事理的雷曼德闯进了他们的房间,并和苏珊娜一起哼哼起来。这样的以他个人无意识、无逻辑的行为创造出的笑料在影片中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了查理的不满,也为叙事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种对立性格层面的相互溶解奠定了基础。
以后的叙事中心点基本上围绕兄弟两人性格、志趣上的格格不入深入下去。而"雨人"雷曼德则是二人关系中的支柱点。直到查理找到雷曼德身上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地方,获得了极大物质和心理满足时,两人的性格、行为冲突才被化解。由此可以确立此人物在全片中起着推动事件因果发展的作用。
对于营造良好的"笑果"一向以来都是好莱坞的强项,特别是在当一个"非正常"个体进入"正常世界"时的各种行为都会给人以怪诞、滑稽之感。影片借"雨人"大作文章,尤其是由于他的固执、苛守规章引出的连串喜剧,如前文中提到的闯入弟弟房间一段,在影片中段执意要买指定内裤以及当他借别人家收看电视时,家中小孩子们一个个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视与他像孩子般看得津津有味形成的反差。这些细节让他的形象生动可爱,又让影片整体的观赏效果上了一个台阶。
事实上,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导演基本上是以纯粹客观的视角来进行拍摄的。我们几乎看不到人物的内心视像,这是本片的又一大特点(这也是巴里·莱文森一贯的电影风格)。"雨人"的形象虽然生动亲切,但也仅仅是丰富了影片的娱乐元素,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进程。对于"雨人"自身来讲,没有多少人性特征,他看上去更象是查理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观众看到的是社会中人们所追求、崇尚的那些"实际利益",而在影片中则表现为查理的拜金主义和惟利是图。可以这么说,查理这个人物形象就是美国的一个缩影,片中有一个地方表现得很出采,当委托人正在宣读查理父亲遗嘱时,镜头所对准的是查理的一只手,那只手上套着两枚戒指,正不耐烦地敲击着桌子。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把一个对财产视若珍宝却对亲情视为旁物的典型形象刻画地入木三分。相对于查理,"雨人"对数字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捕捉及出色的记忆能力,但对同样要依靠数字来分辨的金钱却是一窍不通。于是,查理为了钱而与"雨人"走上了同一条路,"雨人"则用自己的各种行为让查理认识到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亲情。当然,作为一部带有明显商业化烙印的好莱坞电影,宣扬的又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性主题,那么结局的设置必定是具有明确道德立场判断的。影片的叙事也努力地让查理这个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劣性"一步步被"洗脱",最后使他在观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给观众一个"圆满"的解释,并把许多尖锐的讽刺以暧昧的方式进行了"自我化解",让影片看起来不会过于惹眼,又有一定的深意。
本片最大的亮点还是达斯汀·霍夫曼那无懈可击的天才表演。用可爱、精致、伟大或是其他任何赞美之辞来修饰他都不为过。尤其是他在形体上的把握,使他无论在中近景镜头还是远景镜头都是整个画面最吸引人注目的焦点。霍夫曼对"自闭症"患者近乎神经质式的诠释将"非正常人"的表现境界又提高了一步。相比之下,扮演弟弟的汤姆·克鲁斯在他的光环下就显得相形见拙了,纯粹就像是一个花瓶似的摆设。
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是,《雨人》是一部值得玩味的不错的情感片,但依旧是摆脱不了好莱坞模式的窠臼,以商业元素的介入为主,艺术样式的创造为辅,制造出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道德标准被确立在主导环节,并对影片的叙事及艺术创造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类似的影片在美国比比皆是,只是这部《雨人》总体基调及细节上的把握更细腻、平稳,再加上天才的表演,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从一个侧面代表了奥斯卡的取舍标准——中庸的题材 传统的手法。
『玖』 雨人的影片评价
影片名为《雨人》,其实与雨并无关系,而是指一种“自我封闭症”患者。这类人性格孤僻、不善社交,只会自我思考,类似白痴,其中也不乏在某一方面智力超群者。
影片反映了一个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原来许多人以为这类患者不能治好,但看过影片后发现他们还是通人性的,如给予关怀和温暖,便有可能使之从自我封闭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影片生动的故事和具体的形象所发挥的作用,大大超过了书本、报刊上的宣传。同时,不仅表现了“自闭症”患者的生存问题,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伦理道德与情感问题。查利之所以能从一个不通人情、图谋遗产的不义之徒,最终放弃邪念,变成一个知情达理的人,主要是为手足之情所动。虽然这种转变还太快,但观众却从影片里享受到了美国社会生活中十分缺少的那种温馨的手足情深的感情。
作为一部黑色喜剧片,导演一方面通过雷蒙的视角来观看和批判美国社会中正常人所过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细致地描绘了兄弟两人心态和情感的变化。整个影片的调子有时温和,有时冷酷。
在好莱坞众多英俊潇洒的演员中,霍夫曼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可他在演技上却有深厚的功力。因雷蒙这一角色没什么对白,故而他基本上靠外形动作,如脑袋歪斜、两眼呆滞,有时甚至两眼的目光凑不到一起,与人交谈时也不注视对方而是两眼上翻等,把其内心的情感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从而把一个“一半白痴、一半天才”的“自闭症”患者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对于霍夫曼来说,雷蒙是他从影以来最难把握的一个角色,但他倾注了全部精力,终于使之在银幕上独具特色。与霍夫曼搭档的克鲁斯,则较好地把握了查利复杂的心态,既生动地刻画了其贪财自私的一面,又较真切地表现了查利对雷蒙的手足之情,从而使这一人物性格也没有落入简单化的窠臼。
『拾』 最强大脑中国版雨人....那么外国版雨人是谁呢为什么是雨人
【雨人】是一部电影
男主角的哥哥是一个智障,有天男主角带他哥哥去看心理医生,结果发现他哥哥可以很快心算出上万数为的算式,于是,他被成为了天才- -
‘雨人’这个称号是男主角的哥哥在日常生活中,电影中人物给他哥哥起的外号
说到底,没有什么外国版雨人,只是美国人妄想的,【可惜中国人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