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国后我国拍摄的越剧电影都有哪些
1948年《祥林嫂》
启明公司
原著:鲁迅 改编、导演:南薇 摄影:董克毅、董绍泳
演员: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红 张桂凤 吴小楼 项彩莲 张云霞
1949年《越剧精华》
文华公司
导演:桑弧 摄影:黄绍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楼台会》;
徐玉兰、王文娟的《贩马记》中的《写状》;
袁雪芬,徐玉兰、筱小招、吴小楼的 《双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卖婆记》。
1949年《相思树》
中国电影实验工厂
导演:程述尧
编剧:钟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凤娟 金艳芳 陈金莲 高剑琳
1950年《石榴红》
中国电影实验工厂
导演:韩义
编剧:沈默
徐天红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剑琳
195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徐进、桑弧 导演:桑弧、黄沙 摄影:黄绍芬
布景设计:胡倬云、张曦白
根据华东戏曲研究院舞台剧本改编
袁雪芬 范瑞娟 张桂凤
1958年《情探》
江南电影制片厂
编剧:田汉、安娥 导演:黄祖模 摄影:李生伟 美工:卢景光
演出:上海越剧院
傅全香、陆锦花
1959年 《西厢记》
香港文华电影公司
金宝花、张茵、高佩
1959年 《追鱼》
天马电影制片厂
改编:集体 导演:应云卫 摄影:马林发 美工:葛师承 副导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剧院
徐玉兰、王文娟、郑忠梅、周宝奎
1960年《斗诗亭》
天马电影制片厂
编剧:胡小孩 导演:应云卫 摄影:马林发、任志新 美工:葛师承
演出:浙江越剧二团
根据浙江省越剧二团演出本改编
1961年《云中落绣鞋》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1年《王老虎抢亲》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导演:金庸
编剧:金庸
夏 梦 李 嫱 配 音 毕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红楼梦》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金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徐进 艺术指导:朱石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美工:胡倬云、张曦白
演出:上海越剧二团
徐玉兰 王文娟 金采风 吕瑞英 周宝奎 徐天红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导演:吴永刚 摄影:罗从周、彭恩礼 美工:张曦白 副导演:赵焕章 舞台导演:黄沙
演出:上海越剧二团
根据上海越剧院演出本改编
金采风 陈少春 周宝奎 姚水娟 钱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刘金定》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李萍倩
夏 梦 丁赛君 李 嫱 冯 琳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传书》
长春电影制片厂
改编: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组集体,计大为、叶至诚执笔
导演:蔡振亚 摄影:吴国疆 美工:崔永泉、陈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剧团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闯宫》
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裘凤 导演:斯蒙 摄影:李生伟 美术:葛兴萼 副导演:黄丹彤
演出:武汉市越剧团
金雅楼、筱灵凤
1963年《金枝玉叶》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胡小峰
夏 梦 丁赛君 李 嫱 冯 琳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缘》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拍摄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李萍倩
夏 梦 丁赛君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篮花生》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导演:朱文顺 摄影:常彦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剧团
1978年《祥林嫂》
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吴琛、庄志、袁雪芬、张桂凤 导演:岑范、罗君雄
摄影:蒋锡伟 美工:胡倬云、谢棨前
袁雪芬、金采凤
1982年《花烛泪》
浙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胡小孩、谢枋、天方 导演:殷子、陈蝉
摄影顾问:石凤歧 摄影:龚国良蓖、周荣震 美工:骆德灏
演出:浙江越剧一团
1983年《莫愁女》
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张弦 导演:周予、吴秋芳 摄影:冯秉镛、单兴良 美术顾问:张曦白 美术:胡荣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寿》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顾锡东 导演:陆建华、于中效
总摄影:王启民 摄影:李俊岩 美术:徐振鹍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剧演出团
董柯娣、徐爱武
1985年《绣花女传奇》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改编:包朝赞 导演:石岚
摄影:瞿金楼 美工:叶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庐越剧团
根据江南民间故事改编
1986年《桐花泪》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包朝赞 导演:沙洁 摄影:张珥 美术:秦柏松 副导演:史凤和
演出:杭州市越剧二团
1999《红丝错》
浙江省电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联合摄制
编剧:顾颂恩 导演:徐伟杰 摄影:瞿家振、李荣圣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涛、何赛飞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团、北京今古影视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王云根、钱勇 导演:森岛 摄影:王健
2007年越剧电影
经典版《红楼梦》
主演:郑国凤 王志萍
交响版《红楼梦》
主演:赵志刚 方亚芬
总导演:韦翔东
正要拍摄的电影
《西厢记》《梁祝》
主演:茅威涛 颜佳
Ⅱ 花烛泪的越剧剧目
《花烛泪》剧情简介
白玉凤在洪灾中被人救活。洞房花烛之夜。认出新郎竟是强夺宝箱,将他打入水中的仇人。她恨不得立即报仇,只是看在苦苦求情的婆婆面上才强忍冤恨,带发修行。恩兄方良知情后,劝白玉告状,却突遭毒害。贴身丫环又突然失踪。白玉凤去祭奠方良,与丫环不期而遇,真相大白:黄善婆原是个口念弥陀,心似蛇蝎的伪善者。当黄善婆六旬寿辰,朝廷赐匾,白玉凤冒死呈上冤状,前来送匾的御使明察秋毫,为兄妹三人申冤昭雪。广告语: 越剧作为发源于浙江的独特剧种,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主要以浙江嵊州方言和民间音乐为渊源,博采绍剧、京剧、昆曲等戏曲乃至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成就了独特艺术风格,被誉为“江南奇葩”。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打批优秀剧目。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Ⅲ 连续剧《生死劫杀》中姨太太白彩莲是谁演的(有图)
http://ent.sina.com.cn/s/m/f/lyy/这个有她的介绍
姓名:李勇勇
身高:1.66米
爱好:文学、音乐
浙江越剧院小百花剧团演员
主要电影作品:
《红楼梦》《追梦人》《本案没有结束》
《在暗杀名单上》《花烛泪》《恐怖夜》
李勇勇,身高1.66米,喜爱文学、音乐,浙江越剧院小百花剧团演员,几年来主演了几十部影视片,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主要电影作品
《追梦人》饰演女主角棉桃(青影厂)
《本案没有结束》饰演女主角卓丽萍(上影厂)
《在暗杀名单上》饰演女主角董思思(福影厂)
《花烛泪》饰演女主角白玉凤(上影厂)
《恐怖夜》饰演两位女主角白、珍姑娘(峨影厂)
《红楼梦》饰演晴雯(北影厂)
主要电视剧作品
20集电视连续剧《多瑙河.黄太阳》饰演女主角张凝(青影厂)
25集电视连续剧《天津往事》饰演女主角宋燕芳(中影公司)
20集电视连续剧《橡皮潮》饰演女主角潘美云(北影厂)
20集电视连续剧《生死劫杀1946》饰演女主角梅雪晴(欧洲卫视)
4集电视连续剧《李香君》饰演女主角李香君(江苏人艺和台湾)
40集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饰演重要角色阮星竹(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25集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饰演重要角色欧阳絮红(珠影厂)
40集电视连续剧《大醉侠》饰演重要角色红姑(金英马和香港、台湾)
30集电视连续剧《蟋蟀宰相》饰演重要角色贾妃(浙江联合影业);
等等。
夏天刚开始的时候,北影演艺人之家在欧美同学会举行了一次明星联谊会。在美女如云的茶座间,青年演员李勇勇依然很出众。她对笔者说,目前正在京拍摄20集电视连续剧《橡皮潮》,在剧中饰演女主角潘美云。
在杭州西子湖畔长大的李勇勇,十几岁时进入了浙江越剧团。进团的头一年,她就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和浙江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花烛泪》中,扮演了女主角白玉凤。入团第二年她又获得浙江省青年演员汇演优秀学员特别奖和越剧小百花汇演一等奖。自然而然的,勇勇得到了剧团领导的赏识。为了排演剧团的剧目,她推掉了《雷雨》、《啼笑姻缘》、《莫愁女》等许多片约。对于众多剧组的邀请,李勇勇一直不忍心一走了之,她觉得那不太道义。她只是抽空出去拍片。就这样,在八十年代勇勇出演了几十集(部)影视剧。这其中包括电影《红楼梦》中的晴雯、电影《在暗杀名单上》中的女主角董思思、电影《本案没有结束》中女主角卓丽萍,以及电视剧《柔石与鲁迅》中的女主角柳汝君和《真假野玫瑰》中的红玫、白玫等等。
就在李勇勇名气急升的时候,她却在1990年息影去读书了。这令许多人非常不理解,当时浙江的一家报纸上甚至还刊登了一篇题为《李勇勇,你在那里?》的文章。勇勇说,有人说明星是靠胶片堆出来的,我始终怀疑这句话的含金量。我觉得演员应该有精品意识,每个演员都应该特别珍惜自己的黄金年代。我这几年并没有白白浪费,我有了很多积累。五年后,勇勇重出:“江湖”,热身的第一个戏是扮演《英雄无悔》中的豪门少妇欧阳絮红。
著名导演陈家林曾经对勇勇说,你铺路的戏足够了,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好本子,一炮就能把你“轰”出来。去年,李勇勇终于等来了由中影公司投拍的《天津往事》。这是一部由著名作家林希的小说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故事描写了二三十年代天津的鼓书艺人宋燕芳的坎坷遭遇。
李勇勇接下宋燕芳这一角色后,首先对角色的来历作了一番调查。在她的印象中,鼓书是北方的艺术,为什么宋燕芳却来自江南呢?经过深入生活,并与戏曲前辈交谈,她才了解到:当年在天津走红的鼓书艺人确有很多来自南方。李勇勇于是感到这个角色仿佛就是为她量身订做的。她本是越剧演员,和剧中人物一样来自妩媚的江南水乡,又由于她受过正规戏剧表演的训练,由此能对说唱艺术触类旁通。为塑造好这个角色,她拜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的名师学习鼓书。老师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学生,夸她悟性高,无论是吐字发音还是身段表情都颇能表现鼓书艺术的神韵。
纵观李勇勇在以往的影视作品里所塑造的人物,从年代上截然分为两类:一类是《李香君》、《红楼梦》等戏中的古装形象;另一类则是《英雄无悔》、《朗园》、《多瑙河.黄太阳》等戏中的现代女性形象。而《天津往事》中的宋燕芳则是一个新旧思想激烈交锋时期的人物。那么如何把握这个人物身上的时代特征呢?李勇勇对此的解释是要从人物的内心世界着手。理解了角色的所想所思和所作所为之间的一致之处和矛盾之处,就能理解人物所受的时代的限制,也就能从具体的人物身上反射出时代的特征。
谈起眼下正在拍摄的电视剧《橡皮潮》,勇勇说,《橡皮潮》讲述的是历史上一个大悲剧的事件,2000多绝望的股民集体跳楼坠江的故事。看了剧本之后,女主人公潘美云起伏跌宕的命运深深吸引了我。这个角色有相当的深度,不好演。同样是一种哭,同样是一种悲哀,可能是演员都会演,但对角色的把握是不同的,怎样把角色的心融入到自己的心肺中去,从中去揭示人物的苍凉,这对我是一种挑战。潘美云本是一个灿烂的良家少女,特别天真,特别美好,她和上海最有钱的钱庄大公子相爱,两个人地位相差悬殊,一个是大少爷,一个是佣人的女儿。在潘美云被钱庄的人糟蹋之后,沦落风尘。但她又不是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子,她通过挣扎努力,最后成为洋人公司的股东,但贯穿在她身上最重要的一条线,还是爱情线,她对大少爷爱不能,恨不能,大少爷的家蹂躏了她。但她依然深深地爱着大少爷。最后大少爷带着她投奔革命去了。
潘美云和《天津往事》中的宋燕芳是不同的,宋燕芳是开始充满了希望,最后希望破灭了,但她的身心没有大摧残,而潘美云是在她最花季的季节,遭冰霜被摧残掉了,那种求生、死不得的感觉,是比宋燕芳更痛苦的。
不拍戏的时候,是不是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勇勇说,我这个人很多面化,有时候,我特别希望有好多朋友单纯的为一件事欢聚在一起,开心就是开心,别的什么都不想。不开心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拎起包逛商店。我也不会想到喝酒,抽烟。朋友说,勇勇,那你的心理倒是挺健康的。其实我有自己出气的方法,狂买东西。我特别不开心的时候,包一背,就去逛商店,但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掉(偷)’包的。春节前有一次我把整个包都弄‘掉’了,很惨的。
勇勇的皮肤白皙,娇嫩,没想到她最喜欢的是晒太阳。她说,一般的女孩子比较忌讳太阳。而我大概是从小缺钙的原因,所以觉得自己特需要阳光。有事没事我都要到门口走一圈儿,去晒晒太阳。在阳光下我感觉特别有活力。前一段时间,我在匈牙利拍摄由薛飞、白羽导演的电视剧《多瑙河.黄太阳》。因为匈牙利非常潮,我没戏的时候就躺到草地上一晒就是一天。
你那么狠的晒太阳不怕影响皮肤吗,笔者问她。勇勇答道,我觉得皮肤是天生的。像我就从不注意特别保养它。我就是每天晚上狠狠地、痛快地洗一把脸。我说她怎么跟我一样呀!这招儿怎么也成“秘诀”了?
勇勇接着说,在屋里的时候,我会买很多很多水果,像这样边吃水果边看书。我喜欢现代女性作家的散文,如张抗抗、王安忆等的集子,薄薄的一本书里有二三十篇短文,让我看了特过瘾。我觉得看书不应算是爱好,因为一个人不看书的话,会没有感觉。而演员恰恰需要一种感觉。我看书也好,逛街也好,其实都是在寻找一种感觉。别人问我你们演员喜欢穿什么样的服装,我就说需要感觉好的。我去逛商店见到一件衣服感觉不错就会立即买下,从来不试。感觉好的衣服不一定很贵。一双鞋或一个包,如果太精致了,反而会有一种包装的感觉,让人不轻松,不自然。不如随意些好。
主要演员
廖京生、沙景昌、李勇勇[影片介绍]
1946年春夏之交,民主政府市长江一舟到下江市赴任,国民党特务组织 “铁血青年团”企图刺杀他,阴谋未能得逞。
8·15光复前两天,七名曾就职于伪市公署的自然科学家突然罹难,直接参与者就是赵新三。江一舟和公安局长张雷抓住赵新三死而复活的线索作为一个突破口,找出关键人物伪市长凌绍谦……
剧中围绕伪市长凌绍谦与背后七名曾经作过伪官吏的自然科学家的人物命运,以及一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下江煤炭系统开发图,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从而引发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Ⅳ 越剧男主人公眼睛被坏人用石灰迷瞎眼睛简介在八十年代农村放过的老电影
越剧电影花烛泪》简介:
黄善婆(屠笑飞饰)之子黄金龙(刘关根饰)趁洪水灾打捞钱财,占为已有,在滚滚的浊浪中一连三篙,将落水呼救的女子白玉凤(李勇勇饰)打入曹娥江中,夺其珠宝而归。玉凤被渔夫江郎(张志明饰)救起,义结兄妹。江郎将玉凤送至婆家完婚。
洞房之中,玉凤发现新郎竟是江上谋财害命的仇人黄金龙,恨不欲生。婆婆黄善婆是个口念弥陀心似蛇蝎的伪善者,在对玉凤关怀备至的同时,母子勾结,烧毁见义勇为的江郎草棚,并用石灰瞎其双眼,丫环茴香也被药哑,并欲将玉凤折磨致死。黄善婆六十寿诞之日,在前来送匾的御史(陈明水饰)面前,江郎唱道情控诉,玉凤递状纸悲鸣,当众揭露了黄氏母子的真面目,御史明察秋毫,将其正法,还百姓一个公道。
Ⅳ 李勇勇的出演阮星竹
到北影附近的一家招待所去采访李勇勇,只见她身着一件休闲服坐在床沿儿上,边吃水果边读报,娇花照水般的面孔上,漾出一脸悠然。她说,她住这儿是在等电视剧《天津往事》开机。在杭州西子湖畔长大的李勇勇,十几岁时进入了浙江越剧团。进团的头一年,就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和浙江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花烛泪》中扮演了女主角白玉凤。入团第二年,她又获得浙江省青年演员汇演优秀学员特别奖和越剧小百花汇演一等奖。自然而然的,勇勇得到了剧团领导的表扬。《天龙八部》在浙江新昌大佛寺、千丈幽谷拍摄, 我在片场一眼认出李勇勇,这不是《追梦人》中的女主角棉桃吗?此刻她正饰演剧中的阮星竹,即段正淳王爷的情人,阿紫、阿朱的母亲。她相貌清秀妩媚、气质高雅脱俗,一招一式的表演十分得体,将亲情、母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导演连声叫“好”。
李勇勇来到《天龙》这个武侠世界中有点戏剧性。六月份,在上海电影节中,她遇上了张纪中和周晓文导演,两人连叫可惜,《天龙》中适合她的角色都已定了。其实李勇勇也已接了《蟋蟀宰相》,与王刚演对手戏。在浙江开机新昌首拍前,何赛飞受伤不能到场,张纪中和周晓文都想到了李勇勇,此时李勇勇在《蟋蟀宰相》已可提前一周完戏,刚好能赶上片场。所以就有了石兰改演叶二娘,让李勇勇演最合适的角色——阮星竹。
其实,李勇勇是一个“追梦人”,她的梦就是:“我一辈子就想演戏!”她从小有一信念:“只要你的梦未曾泯灭,梦想的光辉总会恩施到你的头上——哪怕是一点点……”她的梦果然如愿以偿。还不到15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位导演老太太殷子和陈婵,竟看中了这位小姑娘,说她有艺术细胞:“有一张银幕上的脸”,小勇勇也果然“一炮打响”,她在《花烛泪》饰演的女主角白玉凤光彩照人,感人肺腑,在广大观众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从此她经常上挂历封面,被称为“挂历美人。
李勇勇的悟性很高,但说她的演艺是天生的,倒也不是,《花烛泪》开拍初,她“笑”不象笑,“哭”不会哭,导演火了,训她一顿,她一声不啃,躲到荒野的丛林中呆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硬着头皮回到剧组,在导演调教下,逐步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拼出全力,终于获得成功。
此后,李勇勇对自己的梦,也有了理性认识,她曾写过一篇文章:“追梦人的独白”,认为梦是希望,梦是鞭策。但要成为一名艺术家,不能单靠外表形象,而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历史文化的涵养,能经得住多方的磨难,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她说:“拍一部戏,大多要一百天左右的时间,我把每一天,每一个镜头都看成锻炼的机会,多看多想,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动作,导演是我的眼睛,他的认可,才是对我最高奖赏,睡觉才稳,吃饭才香!演“追梦人”时,我要骑马,又要二、三米高的悬崖上‘掉下来’,经常摔跤,有时听见骨头格格响,幸亏未骨折,我就是挺住了!”
李勇勇演武戏,敢于玩命,是否与她的家庭有关系呢?她的父母都是军人,怕女儿长大太娇气,就给她起了男孩的名字,也许正是这个名字,注定了她顽强而勇敢的性格。但她又是在杭州长大的,所以又有“西子姑娘”温柔的一面,演文戏时,细腻而深刻。几年来,她在《英雄无悔》、《李香君》、《红楼梦》、《柔石和鲁迅》、《大醉侠》等50多部影视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
在拍摄间隙,我请李勇勇谈点来新昌的感受,她爽朗地说:“我原是浙江越剧院小百花剧团的演员,知道新昌、嵊县是越剧发源地,新昌又是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的老家,所以,新昌虽然是第一次来,但也是梦中的故乡,现在圆了梦,来到梦中故乡,真是很开心。这里的山水很美,乡亲们、观众们十分厚道,对我的印象很深。但因我正拍完《蟋蟀宰相》,我和王刚配戏,他演皇帝,我演她的宠爱贾妃,没喘过气来就接手饰演《天龙八部》中的阮星竹,加上天天赶到片场,还没来得及细赏新昌的更多风光,但一定会有机会的。”
Ⅵ 花烛泪的潮剧剧目
《花烛泪》剧情简介
明时,崔德贞与李为孝定婚。后李家遭火,为孝流落为货郎。某日,为孝病,为贤弟冒兄名,偶至崔家花园买杂货,隔帘与德贞和诗留情。德贞出嫁之日,为孝暴死,德贞含恨守节李家。始知和诗人系李为贤,乃冒表姐之名诵旧诗挑之,为贤仍不知眼前寡嫂就是和诗人。后为贤高中状元,请旨封寡嫂为节烈夫人。礼教如山,崔德贞只得自尽殉节。
演员表:
编剧:许育义 作曲:李庭波 司鼓:詹维纲 领奏:黄壮茂、黄壮龙
Ⅶ 三篙恨的越剧《三篙恨》(《花烛泪》)
《花烛泪》(1982年拍摄,李勇勇、张志明、屠笑飞主演)
浙江的曹娥江畔,因山洪暴发,年轻女子白玉凤被恶浪卷到江边,昏迷过去。这时,一个青年男子抢走白玉凤装有传家宝凤钗的首饰箱。玉凤惊醒,与他争夺,却被那男子用竹篙打入水中。玉凤生命危在旦夕,幸遇渔民方良搭救,背至家中调养。玉凤感谢方良救命之恩,与方结为兄妹。由于玉凤已许黄善婆的儿子黄金龙,她病愈后,方良去黄家报信,黄家马上前来迎娶。新婚之夜,玉凤发现新郎黄金龙竟是江边抢宝的恶贼,悲痛万分。黄善婆得知后,怒打儿子,亲自给玉凤赔礼道歉。玉凤无奈,便与黄金龙做了挂名夫妻。一日,方良来黄家探妹,玉凤哭诉真情,方良怒不可遏,欲上公堂控告黄金龙。但玉凤顾念婆婆,于心不忍。不料,兄弟谈话被黄金龙窃听,当晚母子密谋陷害方良。黄金龙带家奴,用石灰弄瞎方良双眼,又将他拖进茅屋,点火烧房。当丫环茴香听到这一阴谋赶来报信时,方家已着大火,茴香奋不顾身冲进火中救出方良。次日,玉凤以为方良已死,身着孝服奔至方家门前,痛哭不已。黄善婆假作慈悲,为方良修墓立碑。半年后,双目失明的方良在茴香陪伴下,沿路乞讨,重返曹娥江、找寻玉凤。清明之日,玉凤到善凤亭奠祭方良,巧遇茴香。茴香告诉玉凤,方良是黄家母子所害,玉凤如梦方醒。谁知,茴香又被管家黄富发现,黄善婆将茴香害成哑巴,又与儿子密谋暗害玉凤。玉凤得悉翌日婆婆的六十寿辰,御史前来送匾祝寿。于是,她连夜书写状纸控告黄家母子。第二天,玉凤向御史呈上状纸,但茴香已无法开口作证,正值玉凤焦急万分时,方良赶到。真相终于大白,黄家母子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兄妹三人得以报仇雪恨。
导演:殷子 陈蝉 编剧:胡小孩 谢枋 天方
主演:李勇勇(李培珍配唱) 张志明 刘笑根 王忠芳 屠笑飞
白玉凤-李勇勇;黄善婆-屠笑飞;方良-张志明;黄金龙-刘笑根;茴香-王忠芳
影评:越剧电影《花烛泪》在甬剧中是一出非常著名的传统剧目,又叫做《三篙恨》,电影中表现人性虚伪奸诈与善良真诚之间的撞击,却拍得清新流畅,精致典雅,几位主要演员的表现也很精彩。
李勇勇扮演“白玉凤”,可以说她完成得很不错,除了清新本色的表演,还带有青春的气息。配唱李培珍有一副多么清亮干净的歌喉,就像山间的泉水一样,叮叮咚咚地流淌着。浙越一向在男女合演上具有优势,张志明便是一位出色的越剧男演员,他的“方良”朴实自然,真情感人。屠笑飞扮演了一位伪善人婆婆,她的眼神变换和小动作、小表情的丰富无不使人击节赞叹。正是他们的默契合作,才使一出并不涉及爱情的越剧变得如此感人和吸引人。
Ⅷ 推荐下好看的越剧或者黄梅戏电影和电视剧
1948年《祥林嫂》
启明公司
原著:鲁迅 改编、导演:南薇 摄影:董克毅、董绍泳
演员: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红 张桂凤 吴小楼 项彩莲 张云霞
1949年《越剧精华》
文华公司
导演:桑弧 摄影:黄绍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楼台会》;
徐玉兰、王文娟的《贩马记》中的《写状》;
袁雪芬,徐玉兰、筱小招、吴小楼的 《双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卖婆记》。
1949年《相思树》
中国电影实验工厂
导演:程述尧
编剧:钟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凤娟 金艳芳 陈金莲 高剑琳
1950年《石榴红》
中国电影实验工厂
导演:韩义
编剧:沈默
徐天红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剑琳
195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徐进、桑弧 导演:桑弧、黄沙 摄影:黄绍芬
布景设计:胡倬云、张曦白
根据华东戏曲研究院舞台剧本改编
袁雪芬 范瑞娟 张桂凤
1958年《情探》
江南电影制片厂
编剧:田汉、安娥 导演:黄祖模 摄影:李生伟 美工:卢景光
演出:上海越剧院
傅全香、陆锦花
1959年 《西厢记》
香港文华电影公司
金宝花、张茵、高佩
1959年 《追鱼》
天马电影制片厂
改编:集体 导演:应云卫 摄影:马林发 美工:葛师承 副导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剧院
徐玉兰、王文娟、郑忠梅、周宝奎
1960年《斗诗亭》
天马电影制片厂
编剧:胡小孩 导演:应云卫 摄影:马林发、任志新 美工:葛师承
演出:浙江越剧二团
根据浙江省越剧二团演出本改编
1961年《云中落绣鞋》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1年《王老虎抢亲》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导演:金庸
编剧:金庸
夏 梦 李 嫱 配 音 毕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红楼梦》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金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徐进 艺术指导:朱石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美工:胡倬云、张曦白
演出:上海越剧二团
徐玉兰 王文娟 金采风 吕瑞英 周宝奎 徐天红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导演:吴永刚 摄影:罗从周、彭恩礼 美工:张曦白 副导演:赵焕章 舞台导演:黄沙
演出:上海越剧二团
根据上海越剧院演出本改编
金采风 陈少春 周宝奎 姚水娟 钱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刘金定》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李萍倩
夏 梦 丁赛君 李 嫱 冯 琳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传书》
长春电影制片厂
改编: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组集体,计大为、叶至诚执笔
导演:蔡振亚 摄影:吴国疆 美工:崔永泉、陈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剧团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闯宫》
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裘凤 导演:斯蒙 摄影:李生伟 美术:葛兴萼 副导演:黄丹彤
演出:武汉市越剧团
金雅楼、筱灵凤
1963年《金枝玉叶》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胡小峰
夏 梦 丁赛君 李 嫱 冯 琳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缘》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拍摄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李萍倩
夏 梦 丁赛君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篮花生》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导演:朱文顺 摄影:常彦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剧团
1978年《祥林嫂》
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吴琛、庄志、袁雪芬、张桂凤 导演:岑范、罗君雄
摄影:蒋锡伟 美工:胡倬云、谢棨前
袁雪芬、金采凤
1982年《花烛泪》
浙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胡小孩、谢枋、天方 导演:殷子、陈蝉
摄影顾问:石凤歧 摄影:龚国良蓖、周荣震 美工:骆德灏
演出:浙江越剧一团
1983年《莫愁女》
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张弦 导演:周予、吴秋芳 摄影:冯秉镛、单兴良 美术顾问:张曦白 美术:胡荣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寿》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顾锡东 导演:陆建华、于中效
总摄影:王启民 摄影:李俊岩 美术:徐振鹍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剧演出团
董柯娣、徐爱武
1985年《绣花女传奇》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改编:包朝赞 导演:石岚
摄影:瞿金楼 美工:叶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庐越剧团
根据江南民间故事改编
1986年《桐花泪》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包朝赞 导演:沙洁 摄影:张珥 美术:秦柏松 副导演:史凤和
演出:杭州市越剧二团
1999《红丝错》
浙江省电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联合摄制
编剧:顾颂恩 导演:徐伟杰 摄影:瞿家振、李荣圣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涛、何赛飞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团、北京今古影视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王云根、钱勇 导演:森岛 摄影:王健
2007年越剧电影
经典版《红楼梦》
主演:郑国凤 王志萍
交响版《红楼梦》
主演:赵志刚 方亚芬
总导演:韦翔东
越剧电视剧红楼梦 越剧电视剧孟丽君 越剧电视剧竹叶青青 越剧电视剧何文秀 越剧电视剧梁祝 越剧电视剧珍珠塔 1,《天仙配》
1955年6月—1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片.
桑弧根据陆洪非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大会演出本改编;导演石挥,摄影罗从周,音乐顾问葛炎,作曲时白林,王文治;主演严凤英,王少舫.
电影剧本全片分为”鹊桥’,’路遇’,”织绢”,”分别”四场,将”卖身”,”上工”,”满工”三场以27个镜头,六句唱词分别纳入其他各场之中,因而将原唱词442句删改位178句.将”树上鸟儿成双对”男女声对唱由”路遇”之尾改置”分别”之首.将傅公子改为家院赵贵.
1956年3月,《天仙配》电影被文化部列为”新片展览周”影片之一.获”建国五周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56年6月起,先后在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埃及,瑞士等国的电影节上放映.至1959年底,正式输出蒙古,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斐济,加拿大,圭亚那,新西兰等国家.
2,《夫妻观灯》
1956年10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纪录片.主演严凤英,王少舫.
3,《春香闹学》
1958年10月—11月,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片.做为《安徽戏曲集锦》艺术片组成部分.
改编陆洪非,导演郭钧,乔志良;编曲时白林;主演潘璟琍,熊少云.
4,《女驸马》
1959年6月—10月,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片.根据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同名舞台剧演出本改编.
改编陆洪非,导演刘琼,作曲时白林,主演严凤英,潘璟利,王少舫,张云风.
电影剧本将”绣楼”分为”绣楼”和”花园”两场,恢复原舞台剧本中删去的李兆廷被逼退婚,受赠,被诬等情节,增加冯素珍主仆离家出走途中及刘文举在”金殿’中的若干唱段.电影剧本共设334句唱词.
5, 《牛郎织女》
1963年6月—10月,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彩色片.
编剧陆洪非,金芝,完艺舟,岑范;导演岑范,摄影陈震祥,作曲时白林,方绍墀,主演严凤英,王少舫,黄宗毅.
本片摄制完成后在香港澳门放映,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在全国公开放映.
6,《槐荫记》》
1963年6月—10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繁华营业公司联合摄制.彩色宽银幕片.剧本及音乐均按《天仙配》原稿拍摄,发行时改今名.
导演顾而已,主演董文霞,夏承平.
本片先在香港澳门放映,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在全国公开放映.
7,《红霞万朵》
1976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安庆市黄梅戏剧团舞台剧改编, 第一部黄梅戏现代影片,彩色片.”文革”中曾短期放映.
编剧刘云程等,时白林担任音乐顾问兼指挥,刘广慧,王少舫主演.
8,《小店春早》
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彩色片,根据安庆市黄梅戏剧团舞台剧改编,”文革”中曾短期放映.丁同主演
9,《龙女》
1983年10月—1984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彩色遮幅式片.
根据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舞台剧《龙女情》改编,增加龙门祝寿场景,增加内廷诊病和金殿面试,鲤鱼精改名黑鲛.
改编丁式平,朱士轨,许成章;导演舒适,摄影陈震祥,作曲方绍墀,主演马兰,黄新德,吴亚玲,张辉,王少舫.
本片由文化部选定为”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新片展览”影片之一,1984年9月起全国公映.
10,《杜鹃女》
1984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安庆市黄梅戏二团舞台剧《慈母泪》改编,影片易名为《杜鹃女》。编剧:汪自毅 沙丹 ,导演:沙丹 主演: 郭霄珍,汪静,张小萍.
11,《孟姜女》
1986年2月—4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彩色遮幅式片.
根据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同名舞台剧演出本改编.
编剧王冠亚,导演沙丹,作曲时白林,配器时白林,徐楠;主演杨俊,张辉.
本片只有110句唱词,唱腔优美,韵味隽永,道白采用普通话,是另一种样式的探索.1987年被选为参加新加坡首届”中国电影节”十部影片之一.
12,《母老虎上轿》
1986年,根据黟县黄梅戏剧团舞台剧《母老虎上轿》改编,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编剧余治淮,作曲徐志远,王毓琴,陈小芳主演.
13,《朱门玉碎》
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安庆市黄梅戏剧团舞台剧《审婿招婿》改编,编剧汪自毅等,导演陈怀皑,影片易名为《朱门玉碎》.主演:丁同
14,《香魂》
1986年,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演:韩再芬,导演: 张鸿眉、王金声 编剧: 刘云程 摄影: 王文锡
15,《血泪恩仇录》
1990年,湖北第一部黄梅戏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导演杨世雄,
主演杨俊,张辉,作曲陈精根
16,《徽商情缘》
1995年,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电视台、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监制:陈发仁、王学平、吴钟谟;顾问:李准、沈培新;编剧:侯露;导演:王金夫;摄影:甘泉、张林;作曲:徐志远;指挥、配器:尚廷文;制片主任:陶其光;出品人:常小平;主演:韩再芬、李龙斌、黄新德。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1996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
17,《生死擂》
2000年,省委宣传部,芜湖市委市政府,安徽电视台,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黄梅戏戏曲故事片,根据黄梅戏舞台剧《斛擂》改编,编剧金芝、草青,导演王好为,摄影李晨声、尹其武,作曲时白林、尚廷文;韩再芬,黄新德,董成,蒋建国,陈小成主演。
18,《山乡情悠悠》
2000年,根据安庆市黄梅戏一团舞台剧《柳暗花明》改编,赵媛媛,董家林主演,曾荣获2000年中国电影“华表奖”,安徽省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出品. 半把剪刀(电视剧:汪静)
春香闹学
打豆腐
打猪草
二月
桂小姐选郎(电视剧:韩再芬)
红楼梦(舞台剧:马兰、吴亚玲)
红丝错
皇帝告状
黄梅戏_孟姜女
黄梅戏《戏牡丹》--- 马兰
黄山情(电视剧:黄婉秋、黄新德)
家春秋
拉郎配(电视剧:李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台剧:马兰、黄新德)
龙凤奇缘(电视剧:韩再芬、汪静)
龙女(电影:马兰、黄新德)
孟丽君(电视剧:韩再芬)
孟丽君(孙娟)
母老虎上轿
女驸马(电视剧:韩再芬 )
女驸马(电视剧:韩再芬)
女驸马(电影:严凤英)
女驸马(舞台剧:韩再芬)
女驸马(舞台剧:马兰 )
女驸马(舞台音配像:马兰配严凤英)
劈棺惊梦(电视剧:马兰、黄新德)
七仙女与董永(电视剧:汪静)
秦香莲(黄梅戏)
桃花女
桃花扇(电视剧:韩再芬)
啼笑姻缘
天仙配(韩再芬)
天仙配(严凤英、王少舫)
挑女婿
王熙凤与尤三姐
无事生非(舞台剧:马兰)
西厢记
戏牡丹,点大麦,补背褡
小辞店(电视剧:韩再芬、韩军)
严凤英(电视剧:马兰)
遥指杏花村(电视剧:马兰)
贞娘怨
郑小娇(电视剧:韩再芬)
Ⅸ 张志民的人物生涯
春节电视上惯例又在播放老版西游记,我也惯例看了,不过发现了一个新问题,这个玉皇大帝真不咋地,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没事就会欣赏歌舞,危难之际(大闹天宫)丑态百出,也不知怎么服众的。相比之下,剧中的唐太宗倒是一副贤明样,礼贤下士,不怒自威,不失天朝大国的君主风范,对唐僧情深意切,殷殷叮嘱,“宁念家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并且我认为他是剧中唯二的两个比较帅的帝王,另一个是那个痴情的朱紫国国王。续集中那个唐太宗我一直拿不准是否换了人,演员叫张志民,和老版中的张志明只有一字之差,不过样子差了好多,反正我是完全没认出来。
即张志明。
1962年拜盖叫天为师。1965年毕业分配进浙江昆剧团任武生。因得名师授艺,功底扎实,身段优美。曾在《奇袭白虎团》中主演严伟才广获赞扬。1970年调入浙江越剧团任小生,从事越剧男女合演改革。1979年在《胭脂》中主演吴南岱一角,赴京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获全国演出二等奖。另曾饰演《红灯记》中的磨刀人、《小刀会》中的潘启亮、《天国春秋》中的杨秀清、《剑影丹心》中的张丹枫,并在《古墓香魂》、《一夜生死恋》等近10部戏中饰演不同角色。1980年在浙江省青年演员会演中演出《胭脂·慎思》一折获一等奖。同年拜范瑞娟为师。1981年被评为浙江省最佳青年演员之一。
除舞台演出外,在电影故事片《胭脂》中饰吴南岱、在戏曲片《花烛泪》中饰方良。还参演电视剧10多部,主要有《西游记》中饰唐太宗、《乾隆下江南》与《新游龙戏凤》中饰乾隆、《圣像之劫》中饰孔繁豪、《宋慈断狱》中饰宋慈等。1991年始兼任本团影视部导演。与人合作导演的《巧凤》获第七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一等奖;执导的《血溅清风石》获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与十一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三等奖;《宫墙柳》、《范蠡救子》获第十八届“飞天奖”三等奖。《范》剧又被“金鹰奖”评委评为“优秀戏曲电视剧”。为中共党员。中国剧协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中国广电学会戏曲电视研究会理事。
Ⅹ 张志明的人物经历
1958年进昆剧班,先后学习丑、小生、武生,师承沈传锟、周传瑛、张正坤等。1962年拜盖叫天为师。1965年毕业分配进浙江昆剧团任武生。因得名师授艺,功底扎实,身段优美。曾在《奇袭白虎团》中主演严伟才广获赞扬。1970年调入浙江越剧团任小生,从事越剧男女合演改革。1979年在《胭脂》中主演吴南岱一角,赴京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获全国演出二等奖。另曾饰演《红灯记》中的磨刀人、《小刀会》中的潘启亮、《天国春秋》中的杨秀清、《剑影丹心》中的张丹枫,并在《古墓香魂》、《一夜生死恋》等近10部戏中饰演不同角色。1980年在浙江省青年演员会演中演出《胭脂·慎思》一折获一等奖。同年拜范瑞娟为师。1981年被评为浙江省最佳青年演员之一。
除舞台演出外,在电影故事片《胭脂》中饰吴南岱、在戏曲片《花烛泪》中饰方良。还参演电视剧10多部,主要有《西游记》中饰唐太宗、《乾隆下江南》与《新游龙戏凤》中饰乾隆、《圣像之劫》中饰孔繁豪、《宋慈断狱》中饰宋慈等。1991年始兼任本团影视部导演。与人合作导演的《巧凤》获第七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一等奖;执导的《血溅清风石》获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与十一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三等奖;《宫墙柳》、《范蠡救子》获第十八届“飞天奖”三等奖。《范》剧又被“金鹰奖”评委评为“优秀戏曲电视剧”。为中共党员。中国剧协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中国广电学会戏曲电视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