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早引起关注的一个相对不知名的演员后来成为电影明星的电视角色是什么
杰克·莱蒙(Jack Lemmon),1925-2001年
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伊斯特伍德(Eastwood)成为了终极人物,他是牛仔,还是传奇的肮脏哈里(Dirty Harry)。90岁时,他仍然是好莱坞最伟大的导演之一,曾执导过许多大型电影。
伊斯特伍德开始在令人难忘的电影中扮演某些角色,然后在著名的西部生皮书上声名great起。从1959年至1965年,这部成熟的电视节目共收录217集,涉及典型的牛仔绒毛,但也有涉及成瘾,士兵的PTSD和种族主义的集。Eastwood扮演Rowdy Yates是一位浮躁的牛仔,后来成为了小道老板。
Ⅱ 好莱坞影帝有哪些
回答问题我从来不复制粘贴那些,但是你这问题还真得粘一下,这是粘自我的一个日志,下面是从第1届到今年第81届完全版的还有他们的称帝电影
第1届(1928-1929)---艾弥·简宁斯(Emil Jannings,《血肉之路》、《最后命令》)
第2届(1929-193)---华纳·巴克斯特(Warner Baxter,《亚利桑纳奇侠》)
第3届(1930-1931)---乔治·亚利斯(George Arliss,《英宫外史》)
第4届(1931-1932)---莱那·巴里摩(Lionel Barrymore,《自由魂》)
第5届(1932-1933)---华里士·贝利(Wallace Beery,《拳击冠军》) 佛德烈·马屈(Fredric March,《化身博士》)
第6届(1933-1934)---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亨利八世》)
第7届(1934-1935)---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一夜风流》)
第8届(1935-1936)---维多·麦克?**?(Victor McLaglen,《革命叛徒》)
第9届(1936-1937)---保罗·茂尼(Paul Muni,《万世流芳》)
第10届(1937-1938)---史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怒海余生》)
第11届(1938-1939)---史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孤儿乐园》)
第12届(1939-1940)---劳勃·唐纳(Robert Donat,《万世师表》)
第13届(1940-1941)---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费城故事》)
第14届(1941-1942)---贾利·古柏(Gary Cooper,《约克军曹》)
第15届(1942-1943)---詹姆斯·贾克奈(James Cagney,《胜利之歌》)
第16届(1943-1944)---保罗·卢卡斯(Paul Lukas,《守卫莱茵河》)
第17届(1944-1945)---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与我同行》)
第18届(1945-1946)---雷·米伦(Ray Milland,《失去的周末》)
第19届(1946-1947)---佛德烈·马屈(Fredric March,《黄金时代》)
第20届(1947-1948)---隆纳·考曼(Ronald Colman,《死吻》)
第21届(1948-1949)---罗兰士·奥利佛Laurence Olivier,《王子复仇记》)
第22届(1949-1950)---柏德利·克劳福(Broderick Crawford,《一代奸雄》)
第23届(1950-1951)---荷西·法拉(Jose Ferrer,《风流剑侠》)
第24届(1951-1952)---亨佛莱·鲍嘉(Humphrey Bogart,《非洲皇后》)
第24届(1952-1953)---贾利·古柏(Gary Cooper,《日正当中》)
第26届(1953-1954)---威廉·荷顿(William Holden,《战地军魂》)
第27届(1954-1955)---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岸上风云》)
第28届(1955-1956)---欧尼斯·鲍宁(Ernest Borgnine,《马蒂》)
第29届(1956-1957)---尤伯·连纳(Yul Brynner,《国王与我》)
第30届(1957-1958)---亚历·坚尼斯(Alec Guinness,《桂河大桥》)
第31届(1958-1959)---大卫·尼文(David Niven,《鸳鸯谱》)
第32届(1959-1960)---却尔登·希斯顿(Charlton Heston,《宾汉》)
第33届(1960-1961)---毕·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孽海痴魂》)
第34届(1961-1962)---麦斯米伦·雪儿(Maximilian Schell,《纽伦堡大审》)
第35届(1962-1963)---葛蕾哥莱·毕克(Gregory Peck,《梅岗城故事》)
第36届(1963-1964)---薛尼·鲍迪(Sidney Poitier,《流浪汉》)
第37届(1964-1965)---雷克斯·哈里逊(Rex Harrison,《窈窕淑女》)
第38届(1965-1966)---李·马文(Lee Marvin,《狼城脂粉侠》)
第39届(1966-1967)---保罗·史考菲(Paul Scofield,《良相佐国》)
第40届(1967-1968)---洛·史泰格(Rod Steiger,《恶夜追缉令》)
第41届(1968-1969)---克里夫·罗勃逊(Cliff Robertson,《落花流水春也去》)
第42届(1969-1970)---约翰·韦恩(John Wayne,《大地惊雷》)
第43届(1970-1971)---乔治·史考特(George C. Scott,《巴顿将军》)
第44届(1971-1972)---金·哈克曼(Gene Hackman,《霹雳神探》)
第45届(1972-1973)---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教父》)
第46届(1973-1974)---杰克·李蒙(Jack Lemmon,《拯救老虎》)
第47届(1974-1975)---亚特·卡尼(Art Carney,《老人与猫》)
第48届(1975-1976)---杰克·尼柯逊(Jack Nicholson,《飞越杜鹃窝》)
第49届(1976-1977)---彼得·芬治(Peter Finch,《萤光幕后》)
第50届(1977-1978)---李察·瑞福斯(Richard Dreyfuss,《再见女郎》)
第51届(1978-1979)---强·沃特(Jon Voight,《归返家园》)
第52届(1979-1980)---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克拉玛对克拉玛》)
第53届(1980-1981)---劳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蛮牛》)
第54届(1981-1982)---亨利·方达(Henry Fonda,《金池塘》)
第55届(1982-1983)---班·金斯利(Ben Kingsley,《甘地》)
第56届(1983-1984)---劳勃·杜瓦(Robert Duvall,《温柔的慈悲》)
第57届(1984-1985)---莫瑞·亚勃拉罕(F. Murray Abraham,《阿玛迪斯》)
第58届(1985-1986)---威廉·赫特(William Hurt,《蜘蛛女之吻》)
第59届(1986-1987)---保罗·纽曼(Paul Newman,《金钱本色》)
第60届(1987-1988)---迈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华尔街》)
第61届(1988-1989)---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雨人》)
第62届(1989-1990)---丹尼尔·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我的左脚》)
第63届(1990-1991)---杰瑞米·艾朗(Jeremy Irons,《亲爱的,是谁让我沉睡了?》)
第64届(1991-1992)---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沉默的羔羊》)
第65届(1992-1993)---艾尔·帕西诺(Al Pacino,《女人香》)
第66届(1993-1994)---汤姆·汉克斯(Tom Hanks,《费城》)
第67届(1994-1995)---汤姆·汉克斯(Tom Honks,《阿甘正传》)
第68届(1995-1996)---尼可拉斯·凯吉(Nicolas Cage,《远离赌城》)
第69届(1996-1997)---杰佛瑞·赖许(Goeffrey Rush,《钢琴师》)
第70届(1997-1998)---杰克·尼柯逊(Jack Nicholson,《爱在心里口难开》)
第71届(1998-1999)---罗贝多·贝尼尼(Roberto Begnini,《美丽人生》)
第72届(1999-2000)---凯文·斯帕西(Kevin Spacy,《美国美人》)
第73届(2000-2001)---拉塞尔·克劳(Russell Crowe《角斗士》)
第74届(2001-2002)---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训练日 Training Day》)
第75届(2002-2003)---阿得里安·布劳迪(Adrien Brody《钢琴师 The Pianist》
第76届(2003-2004)---西恩·潘(Sean Penn《神秘河 Mystic River》)
第77届(2004-2005)---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雷 Ray》)
第78届(2005-2006)---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 《卡波特Capote》)
第79届(2006-2007)---弗瑞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 《末代独裁》(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第80届(2007-2008)-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 )《血色黑金》(There Will Be Blood)
81届奥斯卡肖恩·潘《米尔克》Sean Penn《Milk》
Ⅲ 历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
1998----Robert Benigni(罗拔图贝尼尼), 一个快乐的传说)
1997----Jack Nicholson(积尼高逊), 《As Good As It Gets》(猫屎先生)
1996----eoffrey Rush(谢菲路殊), 《Shine》(闪亮的风采)
1995----Nicolas Cage(尼古拉斯基治), 《Leaving Las Vegas》(两颗绝望的心)
1994----Tom Hanks(汤汉斯),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1993----Tom Hanks(汤汉斯), 《Philadelphia》(费城故事)
1992----Al Pacino(阿尔柏仙奴), 《Scent of a Woman》(女人香)
1991----Anthony Hopkins(安东尼鹤坚斯),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1990----Jeremy Irons(谢洛美艾朗斯), 《Reversal of Fortune》(豪门孽债)
1989----Daniel Day Lewis(丹尼戴尔路易斯), 《My Left Foot》(无悔今生)
1988----Dustin Hoffman(德斯汀荷夫曼), 《Rain Man》(手足情未了)
1987----Michael Douglas(米高德格拉斯), 《Wall Street》(华尔街)
1986----Paul Newman(保罗钮曼), 《The Color of Money》(金钱本色)
1985----William Hurt(威廉赫特),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蜘蛛女之吻)
1984----F. Murray Abraham(梅利亚布罕), 《Amadeus》(莫扎特传)
1983----Robert Duvall(罗拔杜维), 《Tender Mercies》
1982----Ben Kingsley(宾京士利), 《Gandhi》(甘地传)
1981----Henry Fonda(亨利芳达), 《On Golden Pond》(金池塘)
1980----Robert De Niro(罗拔迪尼路), 《Raging Bull》(狂牛)
1979----Dustin Hoffman(德斯汀荷夫曼), 《Kramer vs. Kramer》(克蓝玛对克蓝玛)
1978----Jon Voight, 《Coming Home》(荣归)
1977----Richard Dreyfuss, 《The Goodbye Girl》(再见女郎)
1976----Peter Finch(彼德芬治), 《Network》(电视台风云)
1975----Jack Nicholson(积尼高逊),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
1974----Art Carney(艾兹基利), 《Harry and Tonto》(老人与猫)
1973----Jack Lemmon(积林蒙), 《Save the Tiger》(救虎记)
1972----Marlon Brando(马龙白兰度), 《The Godfather》 (教父)
1971----Gene Hackman(真赫曼), 《The French Connection》(密探霹雳火)
1970----George C. Scott(佐治史葛), 《Patton》(铁血将军巴顿)
1969----John Wayne(尊荣), 《True Grit》(独眼龙双枪歼四虎)
1968----Cliff Robertson(奇里夫罗拔臣), 《Charly》 (畸人查理)
1967----Rod Steiger,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月黑风高杀人夜)
1966----Paul Scofield(保罗史高菲), 《A Man for All Seasons》
1965----Lee Marvin(李马荣), 《Cat Ballou》(女贼金丝猫)
1965----Rex Harrison(力士夏里逊), 《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1964----Sidney Poitier(薛尼波特), 《Lilies of the Field》 (桃李满门)
1963----Gregory Peck(格力哥利柏), 《To Kill a Mockingbird》(怪屋疑云)
1961----Maximilian Schell, 《Judgment at Nuremberg》
1960----Burt Lancaster(毕兰加士打), 《Elmer Gantry》(龙虎干戈)
1959----Charlton Heston(查尔登希士顿), 《Ben-Hur》 (宾虚)
1958----David Niven(大卫尼云), 《Separate Tables》(鸳鸯谱)
1957----Alec Guinness(亚力健力士),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桂河桥)
1956----Yul Brynner(尤伯连纳), 《The King and I》(国王与我)
1955----Ernest Borgnine, 《Marty》(君子好逑)
1954----Marlon Brando(马龙白兰度), 《On the Waterfront》(码头风云)
1953----William Holden(威廉荷顿), 《Stalag 17》(战地军魂)
1952----Gary Cooper(加利谷巴), 《High Noon》(龙城歼霸战)
1951----Humphrey Bogart(堪富利保加), 《The African Queen》(东非狂暴记)
1950----Jose Ferrer(爱路扶连), 《Cyrano de Bergerac》(风流剑客)
1949----Broderick Crawford, 《All the King's Men》
1948----Laurence Olivier(罗兰士奥利花), 《Hamlet》(王子复仇记)
1947----Ronald Colman(朗奴高文), 《A Double Life》
1946----Fredric March,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5----Ray Milland, 《The Lost Weekend》
1944----Bing Crosby(冰哥罗士比), 《Going My Way》(与我同行)
1943----Paul Lukas(保罗卢卡斯), 《Watch on the Rhine》
1942----James Cagney, 《Yankee Doodle Dandy》
1941----Gary Cooper(加利谷巴), 《Sergeant York》
1940----James Stewart(占士史超域), 《The Philadelphia Story》 (旧欢新宠)
1939----Robert Donat(罗拔唐尼), 《Goodbye, Mr. Chips》(万世师表)
1938----Spencer Tracy, 《Boys Town》
1937----Spencer Tracy, 《Captains Courageous》
1936----Paul Muni, 《The Story of Louis Pasteur》
1935----Victor McLaglen, 《The Informer》
1934----Clark Gable(奇勒基宝), 《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
1932/33----Charles Laughton, 《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英宫艳史)
1930/31----Lionel Barrymore, 《A Free Soul》
1929/30----George Arliss, 《Disraeli》
1928/29----Warner Baxter, 《In Old Arizona》
1927/28----Emil Jannings, 《The Last Command》
写这么多还是很乱啊,还是到这里看看吧,图文并茂:
http://hi..com/terminator_x/blog/item/8780c91379032e035baf53db.html
Ⅳ 奥斯卡第一次颁发双影帝奖是啥时候的事情
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麽,如果你问的是同一届奥斯卡有2个影帝的话
是 第5届(1932-1933)华里士·贝利Wallace Beery
佛德烈·马屈Fredric March
第5届(1932-1933)---华里士·贝利(Wallace Beery,《拳击冠军》) 佛德烈·马屈(Fredric March,《化身博士》)
如果你问的是谁第一次拿过2次影帝
是 史宾塞·屈赛 Spencer Tracy
第10届(1937-1938)---史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怒海余生》)
第11届(1938-1939)---史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孤儿乐园》)
以下是
第1届----第79届奥斯卡奖影帝
第1届(1928-1929)---艾弥·简宁斯(Emil Jannings,《血肉之路》、《最后命令》)
第2届(1929-193)---华纳·巴克斯特(Warner Baxter,《亚利桑纳奇侠》)
第3届(1930-1931)---乔治·亚利斯(George Arliss,《英宫外史》)
第4届(1931-1932)---莱那·巴里摩(Lionel Barrymore,《自由魂》)
第5届(1932-1933)---华里士·贝利(Wallace Beery,《拳击冠军》) 佛德烈·马屈(Fredric March,《化身博士》)
第6届(1933-1934)---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亨利八世》)
第7届(1934-1935)---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一夜风流》)
第8届(1935-1936)---维多·麦克(Victor McLaglen,《革命叛徒》)
第9届(1936-1937)---保罗·茂尼(Paul Muni,《万世流芳》)
第10届(1937-1938)---史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怒海余生》)
第11届(1938-1939)---史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孤儿乐园》)
第12届(1939-1940)---劳勃·唐纳(Robert Donat,《万世师表》)
第13届(1940-1941)---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费城故事》)
第14届(1941-1942)---贾利·古柏(Gary Cooper,《约克军曹》)
第15届(1942-1943)---詹姆斯·贾克奈(James Cagney,《胜利之歌》)
第16届(1943-1944)---保罗·卢卡斯(Paul Lukas,《守卫莱茵河》)
第17届(1944-1945)---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与我同行》)
第18届(1945-1946)---雷·米伦(Ray Milland,《失去的周末》)
第19届(1946-1947)---佛德烈·马屈(Fredric March,《黄金时代》)
第20届(1947-1948)---隆纳·考曼(Ronald Colman,《死吻》)
第21届(1948-1949)---罗兰士·奥利佛Laurence Olivier,《王子复仇记》)
第22届(1949-1950)---柏德利·克劳福(Broderick Crawford,《一代奸雄》)
第23届(1950-1951)---荷西·法拉(Jose Ferrer,《风流剑侠》)
第24届(1951-1952)---亨佛莱·鲍嘉(Humphrey Bogart,《非洲皇后》)
第24届(1952-1953)---贾利·古柏(Gary Cooper,《日正当中》)
第26届(1953-1954)---威廉·荷顿(William Holden,《战地军魂》)
第27届(1954-1955)---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岸上风云》)
第28届(1955-1956)---欧尼斯·鲍宁(Ernest Borgnine,《马蒂》)
第29届(1956-1957)---尤伯·连纳(Yul Brynner,《国王与我》)
第30届(1957-1958)---亚历·坚尼斯(Alec Guinness,《桂河大桥》)
第31届(1958-1959)---大卫·尼文(David Niven,《鸳鸯谱》)
第32届(1959-1960)---却尔登·希斯顿(Charlton Heston,《宾汉》)
第33届(1960-1961)---毕·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孽海痴魂》)
第34届(1961-1962)---麦斯米伦·雪儿(Maximilian Schell,《纽伦堡大审》)
第35届(1962-1963)---葛蕾哥莱·毕克(Gregory Peck,《梅岗城故事》)
第36届(1963-1964)---薛尼·鲍迪(Sidney Poitier,《流浪汉》)
第37届(1964-1965)---雷克斯·哈里逊(Rex Harrison,《窈窕淑女》)
第38届(1965-1966)---李·马文(Lee Marvin,《狼城脂粉侠》)
第39届(1966-1967)---保罗·史考菲(Paul Scofield,《良相佐国》)
第40届(1967-1968)---洛·史泰格(Rod Steiger,《恶夜追缉令》)
第41届(1968-1969)---克里夫·罗勃逊(Cliff Robertson,《落花流水春也去》)
第42届(1969-1970)---约翰·韦恩(John Wayne,《大地惊雷》)
第43届(1970-1971)---乔治·史考特(George C. Scott,《巴顿将军》)
第44届(1971-1972)---金·哈克曼(Gene Hackman,《霹雳神探》)
第45届(1972-1973)---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教父》)
第46届(1973-1974)---杰克·李蒙(Jack Lemmon,《拯救老虎》)
第47届(1974-1975)---亚特·卡尼(Art Carney,《老人与猫》)
第48届(1975-1976)---杰克·尼柯逊(Jack Nicholson,《飞越杜鹃窝》)
第49届(1976-1977)---彼得·芬治(Peter Finch,《萤光幕后》)
第50届(1977-1978)---李察·瑞福斯(Richard Dreyfuss,《再见女郎》)
第51届(1978-1979)---强·沃特(Jon Voight,《归返家园》)
第52届(1979-1980)---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克拉玛对克拉玛》)
第53届(1980-1981)---劳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蛮牛》)
第54届(1981-1982)---亨利·方达(Henry Fonda,《金池塘》)
第55届(1982-1983)---班·金斯利(Ben Kingsley,《甘地》)
第56届(1983-1984)---劳勃·杜瓦(Robert Duvall,《温柔的慈悲》)
第57届(1984-1985)---莫瑞·亚勃拉罕(F. Murray Abraham,《阿玛迪斯》)
第58届(1985-1986)---威廉·赫特(William Hurt,《蜘蛛女之吻》)
第59届(1986-1987)---保罗·纽曼(Paul Newman,《金钱本色》)
第60届(1987-1988)---迈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华尔街》)
第61届(1988-1989)---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雨人》)
第62届(1989-1990)---丹尼尔·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我的左脚》)
第63届(1990-1991)---杰瑞米·艾朗(Jeremy Irons,《亲爱的,是谁让我沉睡了?》)
第64届(1991-1992)---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沉默的羔羊》)
第65届(1992-1993)---艾尔·帕西诺(Al Pacino,《女人香》)
第66届(1993-1994)---汤姆·汉克斯(Tom Hanks,《费城》)
第67届(1994-1995)---汤姆·汉克斯(Tom Honks,《阿甘正传》)
第68届(1995-1996)---尼可拉斯·凯吉(Nicolas Cage,《远离赌城》)
第69届(1996-1997)---杰佛瑞·赖许(Goeffrey Rush,《钢琴师》)
第70届(1997-1998)---杰克·尼柯逊(Jack Nicholson,《爱在心里口难开》)
第71届(1998-1999)---罗贝多·贝尼尼(Roberto Begnini,《美丽人生》)
第72届(1999-2000)---凯文·斯帕西(Kevin Spacy,《美国美人》)
第73届(2000-2001)---拉塞尔·克劳(Russell Crowe《角斗士》)
第74届(2001-2002)---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训练日 Training Day》)
第75届(2002-2003)---阿得里安·布劳迪(Adrien Brody《钢琴师 The Pianist》
第76届(2003-2004)---西恩·潘(Sean Penn《神秘河 Mystic River》)
第77届(2004-2005)---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雷 Ray》)
第78届(2005-2006)---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 《卡波特Capote》)
第79届(2006-2007)---弗瑞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 《末代独裁》(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Ⅳ 获得美国电影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的演员有哪些
2012 Shirley MacLaine
2011年:摩根·费里曼
2010年:麦克·尼可斯
2009年:迈克尔·道格拉斯
2008年:沃伦·比蒂
2007年:艾尔·帕西诺
2006年:肖恩·康纳利
2005年:乔治·卢卡斯
2004年:梅丽·史翠普
2003年:罗伯特·德尼罗
2002年:汤姆·汉克斯
2001年:芭芭拉·史翠珊
2000年:哈里森·福特
1999年:达斯汀·霍夫曼
1998年:罗伯特·怀斯
1997年:马丁·斯科塞斯
1996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1995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1994年:杰克·尼科尔森
1993年:伊丽莎白·泰勒
1992年:西德尼·波蒂埃
1991年:柯克·道格拉斯
1990年:大卫·利恩
1989年:格里高利·派克
1988年:杰克·李蒙
1987年:芭芭拉·史坦维克
1986年:比利·怀德
1985年:金·凯利
1984年:莉莲·吉许
1983年:约翰·休斯顿
1982年:法兰克·卡普拉
1981年:弗雷德·阿斯泰尔
1980年:詹姆斯·史都华
1979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1978年:亨利·方达
1977年:贝蒂·戴维斯
1976年:威廉·惠勒
1975年:奥森·威尔士
1974年:詹姆斯·卡格尼
1973年:约翰·福特
Ⅵ 美国电影协会终身成就奖历届获奖名单
1、1973~1988:
约翰·福特;詹姆斯·卡格尼;奥逊·威尔斯;威廉·惠勒;贝蒂·戴维斯;亨利·方达;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詹姆斯·史都华;弗雷德·阿斯泰尔;弗兰克·卡普拉;约翰·休斯顿;丽莲·吉许;1985年:吉恩·凯利;比利·怀尔德;芭芭拉·斯坦威克;杰克·莱蒙。
2、1989~2004:
格利高里·派克;大卫·里恩;柯克·道格拉斯;西德尼·波蒂埃;伊丽莎白·泰勒;杰克·尼科尔森;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马丁·斯科塞斯;1998年:罗伯特·怀斯;1999年:达斯汀·霍夫曼;哈里森·福特;芭芭拉·史翠珊;汤姆·汉克斯;罗伯特·德尼罗;梅丽尔·斯特里普。
3、2005~2019:
乔治·卢卡斯;肖恩·康纳利;阿尔·帕西诺;沃伦·比蒂;迈克尔·道格拉斯;迈克·尼科尔斯;摩根·弗里曼;雪莉·麦克雷恩;梅尔·布鲁克斯;简·方达;史蒂夫·马丁;约翰·威廉姆斯;黛安·基顿;乔治·克鲁尼;丹泽尔·华盛顿。
美国电影学会终身成就奖,简称AFI终身成就奖(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是由美国电影学会理事会颁发的奖项,用以表彰通过电影或电视,终身致力于美国文化发展的个人。
美国电影协会旗下成员:
美国电影协会其主要成员由美国的七家(big seven)影视业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除梦工厂之外的六家电影公司又被称作Big Six),包括:
1、华特迪士尼公司
2、索尼影视娱乐(前哥伦比亚,1989年被索尼以34亿美元收购)
3、派拉蒙
4、环球电影
5、华纳兄弟(米高梅,2005年被索尼收购失败后退出MPAA)
6、Netflix奈飞公司(20世纪福斯于2019年3月20日正式被迪士尼以713亿美元收购,好莱坞的格局从“原六大”变为“新六大”)
Ⅶ 推荐电影
先说一下,我们国产电影的类型分类并不明晰,所以有些我就不注明类型了
1.《城南旧事》:在艺术上,影片处理的比较含蓄,比如妞儿死后,秋千摆动的空镜头,还有墓地送别中的红叶,秋风,“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谣。手法上平淡不求华丽,有一种平淡质朴的风格。画面拍得很美,像青灰色四合院,枯树上的残枝,淡淡的夕阳等等。色彩清淡,令人惆怅。根据林海音的原作改编,跟当下肤浅浮躁的偶像电影不可同日而语。
2.《黄土地》陈凯歌作品,延安打腰鼓和翠巧家乡求雨的两个场面气势恢宏,场面壮阔,拍的极好,前者生气勃勃,腰鼓声震天动地,节奏感异常鲜明强烈。后者沉闷压抑,处于半静止状态,没有一句对白,凝重悲苦的气氛笼罩画面。此片纪实性和意念性把握的很好。
3.《活着》张艺谋作品,它在戛纳红了,它在中国禁了……
4.《乱世佳人》克拉克.盖博!!!此生挚爱!!!!!!至于费雯丽,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5.《第四十一个》【战争.言情】女红军战士玛留卡和白匪军官“蓝眼睛”被海水冲到荒岛上,两人相依为命,产生感情。一天他们发现一条船向荒岛驶来,非常兴奋的向船冲去,当玛留卡发现那是白匪船时命令“蓝眼睛”停下,但他不听,于是玛留卡开枪打死了他,这是她打死的第四十一个白匪。
写了一半发现楼上有人比我写的好= =!……悲愤地不写了~不过忍不住再不按要求推荐两部:《威尼斯之女》【美】《蓝》【英】《她比烟花寂寞》《玻璃之城》【中】
《天堂的颜色》是伊朗电影,展示的道德情怀和隐忍是没有宗教根基国家的电影难以企及的。漫山遍野的鲜花与结尾处孩子手部的特写,生活的艰难赋予了他们尊严而非麻木,这折射出伊斯兰文化的光芒。阿巴斯是大师,不容置疑。英国史蒂芬.德奥瑞的处女作《比利.艾略特》美国的电影不错的有《fox fire》安吉丽娜.朱莉主演,好!彼得.威尔《死亡诗社》俄罗斯电影《丑八怪》。欧洲丹尼.博伊尔的《猜火车》
最后再扯一句:宫崎骏!唯一一个让人喜欢的日本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宫崎骏……)《萤火虫之墓》《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Ⅷ 奥斯卡影帝都有谁
第一届 埃米尔.强宁斯Emil Jannings(1884-1950)
获奖作品:《最后的命令》《肉体之道》
埃米尔.强宁斯是德国电影与舞台剧演员,默片时代的巨星,以参与20年代的“表现主义电影”闻名,是第一届奥斯卡影帝得主。他厚重的德语口音,几乎毁了他的美国电影之路,二战期间他返回德国本土的时候,成为纳粹的狂热支持者,并拍摄了很多赞扬德国的影片。
第二届 沃纳.巴克斯特Warner Baxter(1889-1951)
获奖作品:《在古老的亚利桑那州》 41岁
沃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斯间跻身影坛,在无声片最末几年演过各种类型影片的一般角色,《在古老的亚利桑那州》一片是他演的第一部有声影片,他塑造了一个逍遥自得的墨西哥侠盗羚羊西斯科,获奥斯卡金像奖,又两次在续集影片中饰演这一角
第三届 乔治.阿利斯George Arliss(1868-1946)
获奖作品:《英宫秘史》 63岁
阿利斯对外宣称,自己是20到30年代最伟大的演员。他是第一个赢得奥斯卡的英国人,戴眼镜,喜欢严肃地发表演讲。他同时也是轻喜剧演员,经常和他的老婆演手戏,为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影坛留下了许多卓越的角色形象
第四届 莱昂内尔.巴里摩尔Lionel Barrymore(1878-1964)
获奖作品:《自由魂》 54岁
生于费城一著名戏剧世家的莱昂内尔是德鲁.巴里摩尔的曾叔父,也是巴里摩尔家族中第一个在银幕上显露风采的人和第一代正统的舞台明星,他有着庄严的风格和宽拓的戏路,最终在1932年获得奥斯卡影帝,除此之外他还偶尔从事导演和编剧。
第五届 第十九届 弗雷德里.马什Fredric March(1897-1975)
获奖作品:《化身博士》 36岁
《黄金时代》 50岁
马什初登舞台便显示出极强的表演天赋,能诠释各种类型的角色。1930年以《皇室家庭》首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其后以《化身博士》和1946年《黄金时代》两度登上金像奖影帝宝座。此外,他也两度获得舞台剧托尼奖,直到60年代淡出影坛,1975年病逝
第六届 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1899-1962)
获奖作品:《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35岁
查尔斯凭《亨利八世的私生活》获第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以后,他的电影生涯越来越有成就。他在表演方面最为成功是英国片《霍布森的选择》和《控方证人》,这两部影片分获取1954年英国学院奖的最佳英国片奖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的提名
第七届 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1901-1960)
获奖作品:《一夜风流》 34岁
一个优秀的男人,聪明,有才华,温和,是个酒鬼兼不错的情人。《一夜风流》让盖博首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也是奥斯卡第一次将这一奖项授予喜剧片演员。《乱世佳人》虽无缘奥斯卡,却是他的代表作。
第八届 维克多.麦克拉格伦Victor Mc Laglen(1863-1959)
获奖作品:《告密者》 53岁
维克多总是出现在很多大制作的经典影片里,尤其是约翰.福德的片子,因为人们喜欢称他为英国出生的华莱士.比里,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过爱尔兰火枪手队长,20年代初开始在银幕中出演角色,1935年的《告密者》终于为他赢得第8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
第九届 保罗.茂尼Paul Muni(1895-1967)
获奖作品:《路易斯.巴斯德传》 42岁
生于奥匈帝国的保罗曾在犹太剧院演出舞台剧,1929年初登银幕,便凭《视死如归》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同年在第二部影片中饰演7个不同的角色,但未能成功。保罗主演过多部叫好的影片,随后一直在华纳公司拍片,成为走红的大明星。
第十届 第十一届 史宾塞.屈塞Spencer Tracy(1900-1967)
获奖作品:《船长的勇气》 38岁
孤儿乐园》 39岁
屈塞曾9度荣获奥斯卡提名,并是影史上第一个连续2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演员。经常与凯瑟琳.赫本搭挡演出,两个人共同演绎了长达26年的生死之恋,直到屈塞去世。屈塞一生共主演了60多部影片,是少数的赢得观众认可的同时也被评论界赞誉的男演员之一。
第十二届 罗伯特.多纳特Robert Donat(1905-1958)
获奖作品:《万世师表》 35岁
英国人罗伯特并不喜欢好莱坞,虽然它喜欢颁奖给他。他是从有声电影以来历史上最好的演员之一,在电影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主演了很多经典影片,包括希区柯克的《39级台阶》。他的哮喘病不能阻止他追赶他的演艺事业,直到他死。
第十三届 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1908-1997)
获奖作品:《费城故事》 33岁
詹姆斯·斯图尔特在百老汇小有名气后闯进了好莱坞,并因《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而一举成名,二战期间参加美国空军,是好莱坞有史以来军阶最高的一位明星。此后与希区柯克合作了4部悬念影片,打造了他电影生涯的新纪
第十四届 第二十五届 加利.库柏Gary Cooper(1901-1961)
获奖作品:《约克中士》 41岁
《正午》 52岁
加利·库柏是美国四、五十年代景著名的影星.演活了奉行自我原则,在无意识中成为英雄的平凡人物?代表作为《正午》、《悲怆》等。他一生从影30余年。拍摄影片上百部。每年都能有1、2部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曾三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这在好莱坞电影史上是不多见的。
第十五届 詹姆斯.卡格尼James Cagney(1899-1986)
获奖作品:《胜利之歌》 44岁
詹姆斯是好莱坞最卓越的男演员之一,影史经典的硬汉子。贫*的出生使他有一种成名的强烈欲望,喜欢不断尝试新的角色,他也是享受美国电影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的第一人。
第十六届 保罗.卢卡斯Paul Lukas(1887-1971)
获奖作品:《守望莱茵河》 57岁
生于奥匈帝国人,早期是匈牙利戏剧明星,20年代末期开始了他在好莱坞的演出生涯。他在1941年参加了戏剧《守望莱茵河》,三年后,他主演的同名影片为他拿到了第1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
第十七届 宾.克劳斯比Bing Crosby(1904-1977)
获奖作品:《与我同行》 41岁
早在踏入影坛之前,克劳斯比是风靡一时的爵士音乐的代表性歌手,加盟派拉蒙后,主演了一系列音乐片,《篷门淑女》让他又一次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的提名和全美电影协会最佳男主角奖。
第十八届 雷伊.米兰德Ray Milland(1907-1986)
获奖作品:《失去的周末》 39岁
英国演员雷伊·米兰德三、四十年代主要在一些浪漫的爱情电影中担任主角,《失去的周末》成为他人生的最高点,不过这也是他最后—部可圈可点的影片。在此之后他试图改行做导演,不过没有成功。
第19届:Fredric March(1897—1975)
马什初登舞台便显示出极强的表演天赋,能诠释各种类型的角色。1930年以《皇室家庭》首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其后以1946年《黄金时代》登上金像奖影帝宝座。此外,他还两度获得舞台剧托尼奖。直至60年代淡出影坛,1975年病逝。
第二十届 罗纳德.考尔曼Ronald Colman(1891-1958)
获奖作品:《双重生活》 57岁
英格兰人,20年代来到美国,受到当时好莱坞的大明星莉莲·吉许的赏识。有声电影兴起后,他的演艺事业跨上的一个新的阶段。30年代到40年代,他出演的《宣告有罪》,《鸳梦重温》获得了最佳男主角金像奖的提名。
第二十一届 劳伦斯.奥利佛Laurence Olivier(1907-1989)
获奖作品:《哈姆雷特》 42岁
奥利佛一直把自己的脸当作“一块等待着乔装的空白画布”。他塑造的亨利五世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并身受英国女王颁赠爵位。他共获得9次奥斯卡提名,更于1979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中获颁“特别成就”
二十二届 布德里克.克劳福德Broderick Crawford(1911-1986)
获奖作品:《国王的弄臣》 39岁
1937年在影片《女人追男人》中初登银幕,但是星途不顺,直到在他步人影坛12年后,才凭影片《国王的弄臣》大获成功,达到他演艺事业的最高峰。在此后,由于他的演技定型,戏路单一,仅在一些影片中出演配角
第二十四届 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1899-1957)
获奖作品:《非洲皇后》 53岁
虽然主演了不少黑社会动作片和西部片,但他最让人铭记的却是两部文艺片,与英格丽·褒曼合演的《北非谍影》和与凯瑟琳·赫本合演的《非洲皇后》。曾经参加过二战的影坛铁汉,在仕途仍然看好的时候死于食道癌
第二十六届 威廉姆.霍尔登William Holden(1918-1981)
获奖作品:《第17号战俘营》 36岁
霍尔登的一生是多产的,共拍摄过70多部影片,这其中许多现如今已经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桂河大桥》、《彗星美人》,并与很多那一时代的影人合作过:亨弗莱·鲍嘉,奥黛丽·赫本等。
第二十七届 第四十五届 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1924-2004)
获奖作品:《码头风云》 33岁
《教父》 51岁
在《码头风云》之前,白兰度曾获得过4次奥斯卡提名,《教父》系列成为影史经典,更让他在第45届奥斯卡上再次封帝。晚年的白兰度仍活跃在影坛上,但是岁月正把他折磨得奄奄一息
第二十八届 厄恩斯特.博格宁Ernest Borgnine(1917-)
获奖作品:《君子好逑》 39岁
二战退伍后,博格宁演了几部电视片,于50年代登上银幕,其恶棍形象受到观众瞩目。《君子好逑》中屠夫马蒂的角色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50至80年代著名的硬汉巨星
第三十一届 大卫.尼文David Niven(1908-1983)
获奖作品:《分离的桌子》 51岁
1939年,英国宣战以后、大卫是第一个跑回去参军的男演员,但是却对他参战的经历闭口不提。这位极富绅士风度的英国演员在战争以后致力于电影事业,在美国和英国之间不停地拍戏
第三十二届 查尔登.海斯顿Charlton Heston(1924-)
获奖作品:《空虚》 36岁
他从小就立志要当演员,由于体格魁梧,五官线条刚毅,尤其是他的希腊鼻音,使得他不久便走红影坛,所饰的角色几乎都是圣人和英雄。是最早版本的《星球大战》的男主角,90年代仍偶有演出,并为《猫狗大战》配音。
第三十三届 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1913-1994)
获奖作品:《孽海痴魂》 48岁
发迹于百老汇舞台,40年代中期加盟环球,并为派拉蒙公司主演不少影片,一跃成为相当卖座的明星。兰卡斯特还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由他兼制的《君子好逑》取得了空前成就。至80年代兰卡斯特仍旧活跃在影坛,有不少精品问世
第三十四届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Maximilian Schell(1930-)
获奖作品:《纽伦堡审判》 32岁
有点儿黑,有点儿帅,一个很聪明的德国男人,从来不演无营养的角色。不仅是出色的演员,还是一名出色的导演,1970年导演第一部影片《少男的初恋》,风格独特,甚得好评,被列为当时的德国新晋导演
第三十五届 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1916-2003)
获奖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 47岁
他在银幕上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绅士,除了香车华服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性。他在银幕下也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绅士,他从无丑闻,就算奥黛丽·赫本也无法让他背弃自己的结发之妻。1989年美国电影研究授予终身成就
第三十六届 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1927-)
获奖作品:《原野百合花》 37岁
影史上第一位黑人影帝,在歧视中长大,在百老汇中成熟。拍摄了很多打破种族坚冰的里程碑作品,西德尼在演艺界一直坚持这一个原则,就是决不演有损黑人名誉的角色。他的表演天才、正直、道德心和与生俱来的可爱也使他成为堪于同时代白人比肩的黑人巨星
第三十七届 雷克斯.哈里森Rex Harrison(1908-1990)
获奖作品:《窈窕淑女》 57岁
英籍演员雷克斯·哈里森,他同时活跃于电影、电视、舞台剧、音乐喜剧演出,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轻喜剧演员,代表作有《埃及艳后》、《窈窕淑女》和《杜立德医生》,共结了6次婚
第三十八届 李.马文Lee Marvin(1924-1987)
获奖作品:《巴卢猫》 42岁
二战受伤退伍后,马文迷上了表演,开始在百老汇登台,50年代参加电影演出。经过10年的磨练,演技有了很大进步。《巴卢猫》里,他一人饰演两角,淋漓尽致的演技,成为他演艺生涯的最高峰。
第三十九届 保罗.斯科菲尔德Paul Scofield(1922-)
获奖作品:《良相左臣》 45岁
这名桀骜的英国人,是惟一—个同时获得奥斯卡、艾美奖,托尼奖的演员,他还大大方方地拒绝了伊丽莎白二世要授予他博士的称号,而且拍电视剧的热情要比演电影的热情多得多。现年84岁的斯科菲尔德已经告别娱乐圈,颐养天年
第40届(1967-1968)---Rod Steiger(罗德·施泰格尔)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炎热的夜晚)
第四十一届 克利夫.罗伯特森Cliff Robertson(1925-)
获奖作品:《查理》 45岁
发迹于舞台,电影和电视双丰收,并一度获得艾美奖。1977年卷入哥伦比亚公司的贪污丑闻案,演艺生涯因而中断,直至90年代才东山复出。在《蜘蛛侠》中出演蜘蛛侠的叔叔。
第四十二届 约翰.韦恩John Wayne(1907-1979)
获奖作品:《真正的勇敢》 63岁
约翰·韦恩的星途并不顾利,但是他遇见了约翰·福特,两个人合作之后,成为美国西部片的鼻祖。1979年韦思去世的时候,国会追授于他自由勋章,洛杉矶下半旗致哀,洛杉矾体育场也点燃了奥林匹克火炬,直至葬礼结束
第四十三届 乔治.C.斯科特George C Scott(1927-1999)
获奖作品:《巴顿将军》 49岁
他拒绝领取奥斯卡,认为奥斯卡奖本身和领奖仪式都是夸张而不真实的。这种强烈反抗权威的作风,是他一生独有特性的见证。晚昕的斯科特更喜欢拍电视,直至他去世。
第四十四届 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1930-)
获奖作品:《法国贩毒网》 43岁
吉恩·哈克曼还凭《不可饶恕》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他10年从影以来所演过的影片就好像一本美国电影近代史一般,并与苏珊·萨兰登和保罗·纽曼、克林伊斯威特多次合作,不仅票房可观,还深受影评人的赞誉.
第四十六届 杰克.莱蒙Jack Lemmon(1925-2001)
获奖作品:《救虎》 49岁
50年代与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签约,他的第3部影片《罗伯茨先生》为其赢得了第28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从此莱蒙登上美国的明星宝座。整个60年代中,他曾7次当选“10大卖座明星”之列。其出色的演技为自己赢得无数荣誉。
第四十七届 阿特.卡尼Art Carney(1918-2003)
获奖作品:《老人与猫》 57岁
早年致力于电视表演,曾三次获得最佳配角艾美奖。60年代入电影界,他主演的电影虽不多,但1974年就以爆冷姿态,凭《老人与猫》—片打败阿尔·帕西诺,杰克·尼科尔森以及达斯汀·霍夫曼勇夺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而成为一时佳话
第四十八届 第七十届 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1937-)
获奖作品:《飞越疯人院》 39岁
《猫屎先生》 61岁
按理说,并不出色的相貌不足以让他在好莱坞独占鳌头,但他的多才多艺和宽阔的戏路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其表演近乎怪诞疯狂,但又不乏柔情与人情味,尼科尔森从影的多年拍片60多部,并是影史上提名最多的男演员
第四十九届 彼德.芬奇Peter Finch(1916-1977)
获奖作品:《电视广播网》 61岁
在40年代,彼德·芬奇是澳洲影剧界和广播界的顶尖红星。英国巨星劳伦斯·奥利佛赏识他的表演,把他带往英国发展。1977年,他演完《电视广播网》后不久便去世,成为金像奖影史上第1位去世后获奖的影帝。
第五十届 理查德.德雷弗斯Richard Dreyfuss(1947-)
获奖作品:《再见女郎》 31岁
德雷弗斯最早曾默默无闻地出现在《毕业生》等片中,直至《美国风情画》才崭露头角。《大白鲨》轰动一时,他也跟着人气急升,20年主演过多种类型的影片,以《春风化雨》再创高潮。
第五十二届 第六十一届 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1937-)
获奖作品:《克莱默夫妇》 43岁
《雨人》 52岁
除了他令人难忘的表演外,达斯汀·霍夫曼打破了英俊小生一统好莱坞的局面,证明性格演员同样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影坛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演员,始终位于好莱坞一线巨星之列,共获奥斯卡提名7次,2次胜出
第53届(1980-1981)---Robert De Niro(罗伯特·德尼罗)
【Raging Bull】(愤怒的公牛)
第54届(1981-1982)---Henry Fonda(亨利·方达)
【On Golden Pond】(金色池塘)
亨利.方达的演艺生涯持续到80年代初期,於78年获美国影艺学院颁发终生成就奖,1981年3月31日,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授予他特别荣誉奖,以纪念他“半个世纪来在电影表演艺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所作出的不朽献”。在拍《金色池塘》时,亨利.方达已重病缠身,身上带着心脏起搏器。但他凭着高超的演技和对电影艺术的深挚感情,把片中诺曼这个人物演活了,并凭《金池塘》并如愿登上奥斯卡影帝宝座。
第五十五届 本.金斯利Ben Kingsley(1943-)
获奖作品:《甘地传》 39岁
英印混血儿,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称号。近年,金斯利活跃于英美影坛与舞台界,主演了多部卖座名片,1993年在《辛德勒名单》中的精彩演出,再次使他的名气上扬。2000年他演出了《军纪风云》和《君来自何方》,反映也颇为不错。
第五十六届 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l(1931-)
获奖作品:《温柔的怜悯》 52岁
曾参加韩战的杜瓦尔退伍后返美学习表演,1972年在《教父》中饰演养子,为他赢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知名度大增。1979年以《霹雳上校》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1997年再度以独立制片《使徒》入围最佳男主角
第五十七届 默里.亚伯拉罕F Murray Abraham(1939-)
获奖作品:《莫扎特》 45岁
早期他主要从事舞台剧的创作和演出,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直到80年代中期,他在《莫扎特》中成功扮演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宫廷乐师从而夺得奥斯卡影帝和金球奖,不过在此以后没有更大的发展,只能演出一般角色。
第五十八届 威廉.赫特William Hurt(1950-)
获奖作品:《蜘蛛女之吻》 35岁
这个英俊的男人在80年代迎来了他的全盛时期,由于他具有非一般好莱坞明星的气质,善于运用眼神来表现内心活动,且运行工作严谨认真不计较片酬,因而被埃克托尔·巴文科慧眼识中,出演《蜘蛛女之吻》。
第五十九届 保罗.纽曼Paul Newman(1925-)
获奖作品:《金钱本色》 61岁
美国影坛上少见的常青树。在这个充斥着公开丑闻和坏男孩行为的世界里,他在银屏上下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一份追求。这个有着一双蓝眼珠的英俊男星虽然己在影坛上纵横50年,却依然风采依旧。共获奥斯卡提名10次。
第六十届 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1944-)
获奖作品:《华尔街》 43岁
身为好莱坞老牌明星柯克·道格拉斯的长子,他现在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74年制作推出的《飞越疯人院》一举囊括5项奥斯卡大奖。90年代,他继续惊世骇俗,推出的电影如《本能》、《桃色机密》等,无一不是当时的热门话题。
第六十二届 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1957—)
获奖作品:《我的左脚》 32岁
他的表演精神是投入、精益求精。在夺得影帝头衔之后推出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和《因父之名》均成为广受好评的佳作,因其第—次演出均令人耳目一新,所以素有影坛变色龙之称,曾被英国电影学授予当代最佳男演员称号
第六十三届 杰里米·艾恩斯Jeremy lrons(1948—)
获奖作品:《命运的逆转》 42岁
由于其温文尔雅、充满英国绅士气质的脸孔与英美商业电视大潮所推崇的人物形象大相径庭,因而在70年代初一直默默无闻,在结识了劳伦斯·奥利弗后达到了事业的最高峰。被公认为不可多得的演技多面手、新—代的劳伦斯·奥利弗。
第64届 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1937—)
获奖作品:《沉默的羔羊》 54岁
一位影、视、剧三栖演员,在银幕上打拼了20多年未有成绩,《沉默的羔羊》中吃人的恶魔一角却让他成为史上第3位获奥斯卡影帝的英国演员。之后又三次入围奥斯忙最佳男主角奖,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称号。
第六十五届 阿尔·帕西诺Al Pacino(1940—)
获奖作品:《女人香》 52岁
《教父》中柯里昂家族少主一角让帕西诺扬名全球,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此外,他共获8次奥斯卡提名,所饰角色多变并且演技精湛,在整个70年代他始终位于十大票房巨星之列。2000年,他被金球奖授予终身成就奖。
第六十六届 第六十七届 汤姆.汉克斯Tom Hanks(1956-)
获奖作品:《费城故事》 37岁
《阿甘正传》 38岁
这位儒雅严谨的新好男人,是影史上继史宾塞·屈塞以后第二位连续两届荣获奥斯卡影帝的纪录保持者,响当当的实力派,他的每一部片子都既叫好又叫卒,是毫无争议的当代美国最受欢迎的影星之一。
第六十八届 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1964-)
获奖作品:《远离赌城》 31岁
虽然身为大导演科波拉的侄子,凯奇并没有因此而得以平步青云,他的影艺事业颇为艰辛。后期的凯奇由票房大片改走动作片路线,《空中监狱》和《变脸》的大获成功让他跻身于好莱坞一线巨星之列。
第六十九届 杰夫里.拉什Geoffrey Rush(1951-)
获奖作品:《闪亮的风采》 45岁
澳大利亚著名演员,才华横溢的优秀表演者,曾经与梅尔·吉布森是大学同学。他曾在伦敦、巴黎两地磨练演技,回国后活跃于舞台,得过不少奖项。80年代进入影坛,《闪亮的风采》、《莎翁情史》和《鹅毛笔》是他最出色的作品。
第70届(1997-1998)――-Jack Nicholson(杰克·尼克尔森)
【As Good As It Gets】(尽善尽美)
第71届(1998-1999)---Robert Benigni(罗伯特·贝尼尼)
【Life is Beautiful】(美丽人生)
第72届(1999-2000)---Kevin Spacey (凯文·史贝西)
【American Beauty】(美国丽人)
第七十三届 拉塞尔·克罗Russell Crowe(1964—)
获奖作品:《角斗士》 37岁
他年轻的时候自组过一个乐队,直到25岁才得到第一个角色,在澳洲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后前往好莱坞发展。在美国,他的好演技和他的坏脾气一样闻名于世,并在2000年凭着史诗性巨著终于登上奥斯卡宝座。
第七十四届 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1954—)
获奖作品:《训练日》 48岁
丹泽尔·华盛顿是好莱坞最具号召力的演员之一,也是目前好莱坞身价最高的黑人影星。他戏路开阔,演技精湛,是观众和业内人士公认的演技派明星,是继西德尼·波蒂埃之后影史上第二位黑人影帝。
第七十五届 亚德里安·布劳迪Adrien Brody(1973—)
获奖作品:《钢琴师》 30岁
早该在《细细的红线》中脱颖而出,但因为导演的剪辑让他成为一个小小的配角。布劳迪就没有因此放弃,继续在电影中磨炼演技,直到罗曼·波兰斯基找他拍摄《钢琴师》。这位有着波兰血统的演员成为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第七十六届 西恩.潘Sean Penn(1960-)
获奖作品:《神秘之河》 44岁
好莱坞众多"坏小子"中的一个,他脾气火爆,行事乖张。虽然他在银幕上的表现相当不错,能演、能编、能导,他的表演堪称是可圈可点。但西恩-潘因脾气火爆,令许多记者都尝过他的拳头,而且与麦当娜(Madonna)的短暂婚姻也使他的形象贬过于褒。离婚后,西恩-潘似乎变了个人,也迎来他的演艺事业的第二春。他在随后的影片中以风流倜傥的形象再次出尽风头,曾3次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第77届(2004-2005)――-Jimmy Fox(吉米.福克斯)[Ray](灵魂歌王)
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1967-)
获奖作品:《灵魂歌王》 38岁
杰米-福克斯是个多面手,他在音乐、电视、电影(喜剧片和剧情片)领域均有建树。他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最红的的黑人笑星之一,不过他的才华不局限于演喜剧片,他在剧情片里的发挥今年已被充分肯定。凭借传奇人物蓝调钢琴家雷-查尔斯的传记电影《灵魂歌王》,成为继西德尼-波迪埃(《桃李满门》1964年)以及丹泽尔-华盛顿(《训练日》2000年)之后,奥斯卡历史上第三位黑人影帝。
第78届: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卡波特》
Ⅸ 碟中谍黑人演员表
碟中谍黑人演员只有文·瑞姆斯。在《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中扮演黑客Luther Stickell。1959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男演员、制片人。
1959年5月,文·瑞姆斯出生在纽约的哈莱姆。他从高中起学习表演和戏剧,1985年他在电视电影《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首次亮相荧屏,后在《迈阿密风云》(Miami Vice)、《霹雳神兵》(Tour of Duty)等电视剧中饰演小角色。
(9)美国电影演员杰克李蒙扩展阅读:
获演1994年影片《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后,文·瑞姆斯迎来了事业的重大突破,不久他被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看中,在《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中扮演黑客Luther Stickell。
文·瑞姆斯这位游走于舞台、电影及电视的大块头黑人演员最常演的都是一些反派角色。由于出生于纽约哈林区最险恶的街上,暴力对他来说似乎并不陌生。但事实上,他是一位充满高度同情心且倾注全副心力于表演事业的好演员。
在1998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文·瑞姆斯展现了他超人的心胸和气度。他将刚赢得的金球奖座转颁给该片的另一位被提名人杰克李蒙,只因为他认为李蒙对该片的贡献超越他自己。
Ⅹ 鸡尾酒的做法
有名的鸡尾酒的调制
薄荷茱莉普 MINT JULEP
材料
威士忌-------------60ml
矿泉水-------------30ml
薄荷叶--------------3片
砂糖---------------2茶匙
用具
高脚玻璃杯、搅拌长匙、吸管
做法:
1.把威士忌以外的材料倒入杯中。
2.一面压碎薄荷叶一面溶解纱糖之后再倒入威士忌。
3.用薄荷做装饰,最后附上吸管。
薄荷的刺激香味能增添威士忌的味道,让这种鸡尾酒喝起来倍觉清凉,是一种消除口中苦味的甘甜饮料,它诞生在美国南方,属于夏季饮用的鸡尾酒。要使薄荷茱莉普喝起来更可口,可将酒杯放在冰箱中冰镇至杯子泛白。这层白霜遇上清爽的薄荷茱莉普,自然而然散发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爽快感。
一杆进洞 HOLE IN ONE
材料
威士忌------------2/3
辛辣苦艾酒------1/3
柠檬汁--------2微量
柳橙汁--------1微量
用具
调酒壶.鸡尾酒杯
做法:
将冰块和材料依序倒入调酒壶内,摇匀倒入杯中即可。
虽然取名冰茶,却在没有使用半滴红茶的情况下就调制出具有红茶色泽每个打高尔夫球的人都希望能有机会一杆进洞。据说这种酒的诞生在最盛行打高尔夫求的美国。它的口味比辛辣曼哈顿还复杂些。 现在我们能品尝冰冷可口的鸡尾酒,完全都要感谢德国的卡尔·福·林德这个人。1872年,他发明史上第一台制冰机,让我们一年四季都有冰块能用。
马丁尼 MARTINE
材料
辛辣琴酒----------4/5
辛辣苦艾酒--------1/5
橄榄--------------1粒
用具
调酒杯、隔冰器、搅拌长匙、鸡尾酒杯
做法:
1.将冰块和材料倒入调酒杯内,搅匀倒入杯中.
2.用橄榄做装饰.
在所有鸡尾酒中,就数马丁尼的调法最多。人们称它为鸡尾酒中的杰作、鸡尾酒之王。虽然它只是由琴酒和辛辣苦艾酒搅拌调制而成,但是口感却非常锐利、深奥。有人说光是马丁尼的配方就有268种之多。据说丘吉尔非常喜欢喝超辛辣口味,所以喝这种酒的时候是一边纯饮琴酒,一边看着苦艾酒瓶。
黑色俄罗斯 BLACK RUSSIAN
材料
伏特加---------------40ml
咖啡利口酒-----------20ml
用具
搅拌长匙、岩石杯
做法:
1.将伏特加倒入加有冰块的杯中。
2.倒入利口酒,轻轻搅匀。
这种鸡尾酒的特征是,它所散发出的高雅香气,酒精浓度虽高,但却容易入口。这种鸡尾酒以产自俄罗斯的伏特加为基酒,加上它的色泽因而得名,而另一种鸡尾酒-俄罗斯,则有别名为红色俄罗斯以示区别。
长岛冰茶 LONG ISLAND ICED TEA
材料
辛辣琴酒-------------15ml
伏特加---------------15ml
无色兰姆酒------------15ml
龙舌兰----------------15ml
无色柑香酒------------10ml
柠檬汁----------------30ml
糖浆------------------1茶匙
可乐------------------40ml
柠檬片----------------1片
用具
搅拌长匙、吸管、大果汁杯
做法:
1.将材料倒入装满细碎冰的杯中搅匀。
2.用柠檬做装饰,最后附上吸管。
虽然取名冰茶,却在没有使用半滴红茶的情况下就调制出 具有红茶色泽与口味的美味鸡尾酒来。它的酒精成份相当 高,千万别被柑香酒、柠檬汁与可乐的甜味蒙骗了。
奥林匹克 OLYMPIC
材料
白兰地--------------1/3
橙色柑香酒----------1/3
柳橙汁--------------1/3
用具
调酒壶、鸡尾酒杯
做法:
将冰块和材料倒入调酒壶中摇匀即可
这种鸡尾酒诞生在巴黎有名的高级饭店--「丽晶饭店」。橙色柑香酒独特的微苦味道不但将柳橙 汁的甜味衬托得恰道好处,同时也使白兰地的香味更加浓郁、香醇。这种鸡尾酒是为了纪念1900 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所调制的。
亚历山大 ALEXANDER
材料
白兰地----------------1/2
可可利口酒------------1/4
鲜奶油----------------1/4
用具
鸡尾酒杯、调酒壶
做法:
把冰块和材料放入调酒壶中摇匀
19世纪中叶,为了纪念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与皇后亚历山大的婚礼,所以调制了这种鸡尾酒作为对皇后的献礼。由于酒中加入咖啡利口酒和鲜奶油,所以喝起来口感很好,适合女性饮用。诞生之初她有一个女性化的名字--亚历姗朵拉。杰克?李蒙主演的电影「酒与玫瑰的日子」中,有一位女性非常喜欢喝亚历山大鸡尾酒。由于亚历山大鸡尾酒深获女性的青睐,所以饰演妻子一角的李?黛米克之醉态也深获好评。
吉普逊 GIBSON
材料
辛辣琴酒------------5/6
辛辣苦艾酒----------1/6
珍珠洋葱------------1粒
用具
调酒杯、隔冰器、搅拌长匙、鸡尾酒杯
做法:
1.将冰块和材料倒入调酒杯内,搅匀后以隔冰器倒入杯中。
2.用珍珠洋葱做装饰。
这种鸡尾酒杯底躺着一粒像珍珠般色泽的洋葱,看起来非常优美、典雅。据说,1890年美国有名的画家查尔斯.D.吉普逊喜欢在纽约「祈祷者俱乐部」喝这种鸡尾酒而得名。也有人说吉普逊是美国大使,他本身不喝酒,但由于大使的身份经常要参加各种酒会;那时候人们认为不喝酒的人不善交际,于是他要侍者把白开水倒入杯中在杯底丢一粒洋葱,假装跟别人一样喝着鸡尾酒;您相信哪一种说法?
新加坡司令 SINGAPORE SLING
材料
辛辣琴酒------------45ml
柠檬汁--------------20ml
砂糖或糖浆-----------2匙
樱桃白兰地----------15ml
苏打水--------------适量
红樱桃.柳橙---------各一
用具
调酒壶、搅拌长匙、平底杯
做法:
1.将冰块和材料倒入调酒壶内,搅匀后倒入杯中。
2.加些冰块.苏打水.再倒入白兰地.以水果装饰。
有些鸡尾酒以城市的名称命名,本鸡尾酒就是其中之一。它诞生在新加坡波拉普鲁饭店。口感清爽的琴嘶沫酒配上热情的樱桃白兰地,喝起来口味更加舒畅。夏日午后,这种酒能使人疲劳顿消。英国的塞麦塞特˙毛姆将新加坡司令的诞生地波拉普鲁饭店评为「充满异国情调的东洋神秘之地」。波拉普鲁饭店所调的新加坡司令用了十种以上的水果做装饰,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
天蝎宫 SCORPION
材料
白兰地--------------30ml
无色兰姆酒----------45ml
柠檬汁--------------20ml
柳橙汁--------------20ml
莱姆汁--------------15ml
柠檬片--------------1片
莱姆片--------------1片
红樱桃--------------1粒
用具
调酒壶、高脚玻璃杯、吸管
做法:
1.将冰块和材料依序倒入调酒壶内摇匀
2.倒入装满细碎冰的杯中
3.用柠檬.莱姆.红樱桃做装饰
4.附上一根吸管
这种鸡尾酒正如其名,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鸡尾酒,因为它喝起来的口感很好,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相当醉了。「干杯」的西班牙语叫沙鲁(salud)、意大利语叫金金、英语叫Cheers。正确的欧美干杯礼仪是,把酒杯举到眼睛的高度,注视着起头说干杯或宴会的主人(英语称做 toastmaster),接着与左右的人行注目礼,男性需与右侧的女性碰杯后再喝。
利口酒(Liqueur) 肯巴利苏打 CAMPARI & SODA
材料
肯巴利---------------------45ml
苏打水---------------------适量
切片柳橙-------------------1片
用具
搅拌长匙、平底杯
做法:
1.将肯巴利倒入装有冰块的杯中,加满冰冷的苏打水。
2.轻轻搅匀后,用柳橙装饰即可。
苏打水在淡红色的液体中缓缓上升,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这种鸡尾酒的特色是,肯巴利独特的甘甜及微苦的味道,慢慢在口中散开,给人一种爽快的感觉。这种酒除了深受当地人士(意大利)喜爱外,也广受欢迎。
布希球 BOCCIE BALL
材料
安摩拉多利口酒---------------30ml
柳橙汁-----------------------30ml
苏打水-----------------------适量
用具
搅拌长匙、平底杯
做法:
1.将安摩拉多和果汁倒入装有冰块的杯中。
2.加满冰冷的苏打水,轻轻搅匀即可。
安摩拉多(Amaretto)利口酒含有浓厚的杏仁味,以柳橙汁及苏打水调淡后,就是一种口感极佳的鸡尾酒。它虽然诞生在美国,可是安摩拉多利口酒的原产地意大利人也很喜欢这种口味;当地人称它为【Splash】,配方也稍有不同,柳橙汁的份量比安摩拉多稍多。安摩拉多利口酒的酒精浓度在24~28%之间。
美伦鲍尔 MELONBALL
材料
瓜类利口酒-----------------40ml
伏特加---------------------20ml
柳橙汁---------------------80ml
用具
搅拌长匙、高脚玻璃杯
做法:
1.将材料倒入装有冰块的杯中。
2.轻轻搅匀即可。
这种鸡尾酒,色泽漂亮,味道甘美。瓜类鸡尾酒的甜味配上柳橙汁甜中带苦的味道,别有一番风味。这种酒是山多利MIDORI瓜类利口酒在美国发售时,所设计出来的,由于口感很好风评不错。
绿色蚱蜢 GRASSHOPPER
材料
白色可可酒--------------1/3
绿色薄荷酒--------------1/3
鲜奶油------------------1/3
用具
调酒壶、鸡尾酒杯
做法:
将冰块和材料放入调酒壶中摇匀倒入杯中即可。
这是一种香味很浓的鸡尾酒,杯中散发着薄荷清爽的香味及可可酒的芳香。配方中加了鲜奶油,入喉香浓、滑溜,非常可口。GRASSHOPPER是指蚱蜢,因其酒色呈淡绿色,故名为绿色蚱蜢。此酒口味很甜,可以当甜点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