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赤壁》上观后感
《赤壁》所描述的是在东汉末年,公元208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驱逐刘备,准备攻打孙权。接替兄长基业的孙权,接受鲁肃的建议,调出周瑜,联合刘备,共同伐魏。之后,滚滚长江分隔南北,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交织出一场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的超大型战争。
《赤壁》以三国历史为依托,加进了导演的理解和感悟,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吴宇森导演理解下的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它不像原著中罗贯中笔下的两人,争锋相对,互相算计,最后是以诸葛亮的大获全胜告终;而在电影《赤壁》里,两人是琴瑟合鸣,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甚至有断背的嫌疑,但绝对是互相欣赏而心无芥蒂,让观者少了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惋惜和遗憾,这是最让我感动和
认同的一点 。金城武演的诸葛亮 ,云淡风轻,诙谐幽默,帅得一塌糊涂;梁朝伟演绎的周瑜,绝对是导演最喜欢的角色,他集中了完美男人所有的优点:温文尔雅,骁勇善战又满怀侠骨柔情,伟仔把周瑜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加上“花瓶”林志玲的倾情演绎,绝对是本剧一大亮点。
在电影中,其他角色也是各有所长 。胡军诠释的赵子龙勇猛无比,个人觉得比《见龙弃甲》的刘德华要强;张丰毅表现出了曹操的阴险狡诈;赵薇的孙尚香个性鲜明,有棱有角;孙权的扮演者张震也抓到了他的心理。吴宇森导演在剧中毫不掩饰地表现了对周瑜和诸葛亮的喜好,特别是在八卦阵一役中,淋漓尽致地给予他们对胜利后的赞许和褒奖 。
在此剧中,导演继承了自己一贯的影片的风格,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世界观加入其中,肝胆相照的兄弟,志同道合的朋友,清晰而简单,振奋而激烈。当然还少不了他的电影里不可或缺的白鸽。我认为,就国产电影来讲,《赤壁》比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都好,他描述出了最值得感动的人性关系。
当然,片中也有我不赞同的地方,它说曹操攻打吴国是为了小乔,这稍显牵强。当然,剧中也有很多笑场的画面:从刘备深情地端一碗饭给诸葛亮说你多吃点吧;从周瑜牵强地把刚出生的小马叫做“萌萌”;从诸葛亮搞笑地一而再,再二三的说着“略懂”到曹操的“欲望过多,思望过盛”,都会引发满场笑声。但是,又有什麽关系呢 ,这些都没有影响到整部电影的结构和脉络,我们就权当以一种快乐而单纯的心情去观看吧。
现在,对《赤壁》的下集,我已经有了期待,关于草船借箭,关于火烧联营 ,我想,一定会更加气势恢弘,波澜壮阔吧,相信我一定会再走进影院观看的,一定。
⑵ 赤壁好看吗这部电影投资多少啊
目前只有上 很好看 很震撼
看点:吴宇森导演,总投资高达8000万美元,筹备长达两年,参与拍摄的大小明星数十位
⑶ 电影《赤壁》一共投入了多少资金上集上映后反响怎么样票房收入是多少
根据部分影迷的分析,赤壁不一定有如此高的投资,分析如下:
主要演员片酬:其中梁、金片酬变化不大,都在100万美元左右。张丰毅,赵薇,胡军,候勇,刘志玲,宋佳,董大为等主要演员的片酬加起来不会超过1500万。而且很多演员是客串。全部主演员的片酬加起来不会超过3000万元。
群众演员片酬:战争戏,群众演员按2000人算,每天为20元工资+25元伙食费。大战争场面戏会拍3个月约100天,群演片酬为100*45*2000=9000万
主创人员片酬:主创人员大约800人,其中一些主要人物如导、编、摄取、美、武可能会拿大钱,不过总计不会超过1500万元。而其它750号人,按半年进程,每人最终拿酬劳5万算。也就是2750万。总计片酬为4250万。
人力成本方面,资金为164250万元。差不多有2200万美元。
厂租,道具,搭景,的成本都不会太高,5000万算是极高的了。
前期制片成本约为3000万美元。
后期制作就是4500万美元。所说钱现在只投入了亿元,剧主人员的工资还是按照拍一半拿一半的方式来取得。后期制作都交给可以先打欠条的公司来做。
吴宇森回归华语影坛的力作《赤壁》自七月上映以来,全亚洲票房(中国内地、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已经超过5.3亿人民币,其中台湾票房超过4千万人民币,内地票房则突破3亿人民币占66%,泰国票房达800万元,韩国票房也累积到6千万元。
电影公司表示《赤壁》在内地上映一个月,票房突破3亿人民币,打破之前华语片票房冠军《满城尽带黄金甲》的2.86亿人民币纪录,也让吴宇森成为首位票房突破3亿人民币的华语导演。
⑷ 哪个电影应拍戏 造成演员意外死亡的
1993年,李小龙之子、28岁的李国豪在美国拍摄电影《乌鸦》的一场枪战戏时,由于道具枪里放了真子弹而被射死。
2003年,演员高虎在青岛拍摄《情错》,驾驶一辆白色面包车不慎将剧组的灯光师撞死,成为演艺圈爆炸性新闻。后高虎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2003年10月24日电 影《可可西里》剧组发生重大车祸,哥伦比亚公司高层葛陆明在此次事故中去世。
2004年,电视剧《争霸传奇》在河南孟州黄河滩拍摄外景时,有两位群众演员落入黄河,溺水而亡。
2005年,《浴火凤凰》剧组在上海黄浦江拍摄“浮尸”镜头时,一替身演员不幸被卷入江中而死亡。之后,电视剧《我不是女生》也发生替身演员溺亡的事件,剧组补偿死者家属25万元。
2008年,在华语电影《赤壁》片场补拍撞船镜头时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两艘仿古战船被毁。
2008年,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拍摄一场战争场面时突发爆炸,造成烟火组组长郭岩死亡,另外两人受伤。
2008年,电视剧《滇西1944》场记刘玉胜触电身亡。
⑸ 怎么看保卫国家的军人的去商业大片《赤壁》里当群众演员
这。。确实是有点不合适,军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情操。他们吃着管饭拿着官饷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忠于职守保卫国土。按传统思想看这确实有点用宰牛刀杀机的意思。
但或许咱们应该这么想。《赤壁》导演吴宇森在拍摄时一定是想要呈现出最完美的场面和气氛,而军人的风采是一般演员都无法比拟的;这时或许刚好一些部队中的人受过这种训练且有心而乐意去积攒一些演员的经验。那么,导演与军人就一拍而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
一个拍的舒心,一个演的舒心,咱们看的也舒心,不是很好么?
⑹ 请问那些拍电影的最多请了多少人
《大进军》系列:调动部队5000余人,累计动员军民150万人次。
《斯巴达克思》,本片云集了众多一流男星,主角由柯克·道格拉斯(迈克·道格拉斯之父)扮演。压轴戏启用了八千多名西班牙军人充当群众演员。
《赤壁》,据称群众演员总人数达到15到20万人。
⑺ 战争片中的军队是群众演员还是真的军队请来的
这要看片中的场面有多大!要是几万人的大场面很多都是真的军队!不过现在电影电视电脑特效非常发达!很多情况下都用电脑合成了!所以就用不着真人演绎了
⑻ 哪部电影群众演员最多
赤壁。大战的时候有三国的军人在对战,千万雄兵,还有三国的难民在逃窜。还有另外几百人,要装路上的尸体。
⑼ 老版《三国演义》拍摄时用了多少人
40多万。
剧组动用了规模空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动用群众演员一项就达到了四十余万人次。其中,一九九二年六月拍摄的“官渡之战”,便动用了解放军一个师的兵力,耗资四十万元左右。
拍摄“火烧赤壁”时,剧组动用了9台摄像机和1架直升机,分别从水、陆、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动用船只七十二艘,大火烧掉五十多车木柴,二十多吨汽、柴油,并请来3000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拍摄。
拍摄期间,五个剧组还曾辗转包括河北、内蒙古、四川、宁夏、甘肃、青海、西藏、江苏、湖北、云南等在内的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取景。
(9)电影赤壁群众演员扩展阅读:
94版《三国演义》是央视投资拍摄最大的一部经典巨制,前后耗资一亿七千万人民币,从筹拍到结束历经近五年时间,才完成84集电视连续剧。
这部戏里不乏大场面,为了营造出这样的宏大场面,剧组先后动用群众演员多达四十万人次,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动用群众演员最多的一部戏。
在这部《三国演义》中,给观众和演员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场面不胜枚举。
其中拍摄赤壁之战的一场戏时,为了展示那个时候曹操志得意满的英雄气概,给观众带来视觉效果,剧中动用了几千人在太湖边上拍摄,那时候正值春节前夕。
这场戏连续拍摄了几天,等拍完之后,很多群众演员都咳嗽感冒了,这让饰演曹操的鲍国安记忆犹新。
在拍摄“官渡之战”时,分组导演沈好放,为了拍摄出士兵整齐划一的效果,动用了解放军的一个师的兵力来拍摄,当然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震撼。
在拍摄火烧赤壁时,剧组更是花费大力气,不仅用了调动了九台摄像机,而且还租借了七十二条船和一架直升飞机,动用群众演员多达三千多人。
这一场戏拍下来,烧掉了五十多车木材,汽油、柴油就用了二十多吨,可见其投入之大,在电视剧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除了以上三大场面之外,在拍“诸葛出丧”、“刘备娶亲”时,也动用了几千演员拍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国演义
⑽ 群众演员的生活。一天24小时是怎么过的!
这是一篇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到你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是《赤壁》、《大腕》、《康熙大帝》等众多影视剧中的路人、士兵、宫女等无名群众,白天他们可能站在镜头前虚幻的世界里,晚上却也许为明天的生活费、下一顿免费的剧组盒饭在哪里而茫然,他们大都不愿意在现实的残酷和梦想的缥缈中保持清醒,宁可活在臆想的亢奋中——他们,被称作群众演员。nbsp;哪里有剧组拍戏,哪里就有群众演员,全国各大影视基地和北京的北影厂门口,是群众演员的著名集散地。他们作为影视圈的最底层,究竟是过得是怎样的生活?为何这个队伍日益庞大?日前本刊多位记者深入到涿州影视城、北影厂等群众演员群体后,认识却一致残酷,这其实是个绝大多数都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城市边缘人部落。nbsp;北影厂门前·票友与流浪汉nbsp;相对于各大影视基地“圈养”式群众演员村不同,北影厂周围的群众演员的素质相对而言是高的,据了解,九十年代初,在群戏片酬只有5元钱的时代,北影厂群戏的人员素质却是最高,“票友”中级别最高者为北影厂退休副厂长,所以其中艺校工作者、拍戏闲暇时的老演员、离退休老干部所占比例很高就不难理解,与其同时他们演出的热情和质量相对后来者来说都是难以望其顶背。即使在目前群戏片酬只有20元一天,北影厂门前仍有就好这口儿,纯粹是来过戏瘾的“票友”;我们见过一脸严肃的给后进比划如何在镜头前走位时“要放松甭去瞅镜头,千万别想着抢镜就能抢出个特约来,记着你就是个背景道具”的中年大嫂;还有一位告诫到身边取经的年轻人“找个地方学手艺比干这个强”白发飘飘、气质庄严专接大臣戏活的老者,这种自娱其乐并好为人师的高素质群众演员扎堆现象是在别处是看不到的。他们爱好参与影视拍摄,但并未对以此迅速成名抱有不切实际的奢望,他们属于最享受于其中的群众演员。nbsp;目前群众演员一般分三种:一种是刚从学校毕业、对影视圈充满好奇的学生;一种是梦想出名的影视爱好者;还有一种是靠群众演员为生的无业者。北影厂门前永远都挤满了这三种人。第一种大多是没见过世面的追星学生,最大梦想就是站在那些过去仅仅在荧屏上才能看到的影视明星身边,参加过一两次群拍后,奔波辛劳、明星的傲慢与任“群头”宰割的残酷迅速褪色了梦想,他们大都会在几天到几个月后自动放弃,群戏只不过是年少幼稚时的一个插曲经历。nbsp;第二种目前人数最多,曾经有过“宋兵甲”、“金兵乙”龙套生涯的周星驰、从片场蹲候群众戏起家的王宝强这两位大腕的成名经历,是群演心里口中最富有神话色彩的超级鼓励,在和我们交流采访的群演口中,“王宝强”无疑是重复率最高的一个词,成为他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最现实也是最功利的最佳代言人。但在我们采访的见识群戏无数的“群头儿”和“大龙头”嘴中,“王宝强式”的成功却简直是“偶然的罕见”、“非常不具有普通性”、“哪有那么多的冯小刚会看上你”的残酷评断。而成名后的王宝强现在看到北影厂门口黑压压的人群时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忆起了自己的当初,他说:“我真的理解。我想和他们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是可能对他们好,也怕对他们不好。”想在全国以十万计的群众演员中再蹦出个周星驰或王宝强,这是个非常不现实的事!而梦想一朝成名的人却趋之若鹜。nbsp;第三种人处境艰难,构成复杂,以无业和失业者居多。他们来到北京找不到工作,生计陷入了困境,加入这个行业就是为了每天的20元工钱和一顿盒饭能填饱肚子的最低生存标准而苟活着。他们以前大都有过工地苦工、捡垃圾拾荒、饭店打工等吃苦钱少甚至拖欠不给的痛苦经历,而作群演虽然得钱不多但交易每日见效,加上工作时间具有弹性,工作轻松,相比那些仅仅为了糊口而做的工作有趣多了,好玩儿多了,也是这一行吸引他们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正是这种自由散漫的生活状态,慢慢毒害麻醉了一些人,他们变得无所事事,什么也不想干,睡地下通道,每天吃一顿饭或者饿着,成为城市边缘人最低层的流浪汉,nbsp;开工·盘剥nbsp;群众演员要想有戏接赚钱,大概有两种方式来“交易”自已。第一种是每日聚集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的自由交易方式。一个群众演员站在北影厂门口,要完成这种交易,大约要经过两个环节:群众演员——“群头儿”——剧组,在交易的终端,也就是群众演员这一方,每天如果参加一个戏的拍摄,按照不成文的行规,可以从“群头儿”手上拿20元的劳务费,还可以在剧组吃一顿至两顿不等的盒饭(超过7点的夜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