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初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进行艺术性处理。
后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来,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即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活动。它包含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两个层次。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对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更动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镜头调度则指导演运用摄影机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不同角度和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镜头调度可以是指镜头组接后构成的一个完整场面的调度,也可以是单个镜头内的调度。纵深场面调度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它指导演通过演员和摄影机的运动,利用一个镜头内景别、构图、光影、场面、环境气氛、人物动作等造型因素的变化,来加强这个镜头的意义含量。
⑵ 场面调度的调度手法
电影的场面调度是演员调度与摄影机调度的有机结合,两种调度相辅相成,都以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所决定的人物行为逻辑为依据。为了使电影形像的造型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处理电影场面调度时,可以从剧情的需要出发,灵活运用以下三种手法: 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若再配以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的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⑶ 演员在影视镜头前的调度大体上可分为哪三种基本类型
①横向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的左方或右方作横向运动。
②正向或背向调度。演员正向或背向镜头运动。
③斜向调度。演员向镜头的斜角方向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⑷ 场面调度的依据是
场面调度的依据是⑸ 电影场面调度的重复调度
①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重复出现。②虽然镜头调度有些变动,但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重复出现。③虽然演员调度有些变动,但相同或相似的镜头调度重复出现。在一部影片中,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重复出现,会引发观众的联想,使他们在比较之中,领会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涵义,从而增强剧情的感人力量。比如,一场戏是刚结完婚的妻子在村口一棵榕树下送别丈夫上前线作战。另一场戏是数年后,同在这棵榕树下,妻子迎接丈夫立功凯旋归来。如果将这两场戏用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加以处理,当观众第二次看到时,势必会联想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境,从而对这一对夫妻的离别和重逢有更深的感受。
⑹ 电影场面调度的简介
电影场面调度 mise-en-scène
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象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场面调度一词来自法文mise-en-scène,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电影剧本,即剧本提供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导演、演员、摄影师等须在剧本提供的人物动作、场景视觉角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拍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场面调度对电影形象的造型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⑺ 什么叫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是用来读解戏剧动作的。布景设计、服装、灯光和演员的移动都被舞台导演(或者制片人)以一种相对简约的方式用来向观众传达剧本思想。这些舞合技术的要素也用来组织戏剧事件,向观众推进戏剧动作。场面调度将一个场景的内容转换为一种戏剧的语言,引领观众以一种特殊方式来理解人物的戏剧动作。
这些舞合技术的要素也用来组织戏剧事件,向观众推进戏剧动作。场面调度将一个场景的内容转换为一种戏剧的语言,引领观众以一种特殊方式来理解人物的戏剧动作。
这些舞合技术的要素也用来组织戏剧事件,向观众推进戏剧动作。场面调度将一个场景的内容转换为一种戏剧的语言,引领观众以一种特殊方式来理解人物的戏剧动作。
电影场面调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比如:纵深场面调度、重复性场面调度、对比性场面调度、象征性场面调度等,形成了电影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出剧中人物关系及其情绪变化,获得不同的银幕效果。
电影场面调度的内容和范围,已远远超越了舞台场面调度的局限。电影场面调度的核心是演员调度,但它又是通过镜头调度来体现的,目的是以画面中的人物表演表现一场戏的内容和主题。
(7)电影里演员的调度扩展阅读
电视场面调度可以按照摄制人员的意图,调动有利内容和主题的各种积极因素(人物、镜头),简练而突出地表现出人物和事件相互联系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富有概括力的视觉形象。
并且能够使这种画面表现形式更加真实自然、富有创意,从而活跃并推动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满足观众的审美享受和欣赏要求。有人说,电影场面调度是导演和摄影师"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场面调度也是对可能或已经进入框架内的被摄对象的"安排"。当然,这种安排在很多情况下是要求摄像人员对自己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进行选择和"调度"。
比如,调整机位,从不同侧面拍摄画面主体,采用运动摄像以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等等。可以说,电视场面调度是一个对画框内的画面形象和视觉效果进行安排和统筹调度的系统工程。
场面调度得好,画面主体的表现就可能更突出,画面信息的传递就可能更充分,主题思想和创作意思的表达就可能更为鲜明而深刻。
场面调度得不好,就可能妨碍了观众对画面内容的欣赏和理解,在后期编辑时,可能出现镜头轴线关系混乱等,导致画面无法组接成片。
⑻ 影视场面调度和构图相同吗
影视拍摄的场面调度
在电影艺术中,场面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两个方面。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剧情、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渲染气氛、交待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对造型也起着重要作用。
演员调度分为:
⑴ 横向调度,即演员从画面的左或右方横向运动;
⑵ 正向或背向调度,即演员面向或背向镜头纵向运动;
⑶ 斜向调度,即演员沿与镜头水平线成夹角的线路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⑷ 上下调度,即演员从画面上方或下方垂 直向相反方向运动;
⑸ 斜上斜下调度,即演员在画面上方或下方沿与镜头垂线成夹角的线路向反方向运动;
⑹ 环形调度,即演员在画面中作环形运动;
⑺ 无定形调度,即演员可在画面上自由运动。演员调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演员在画面中构图的美感,还应遵循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动作逻辑。
摄影机调度的形式即摄影机的运动形式,如推、拉、摇、跟、移、升、降等;根据镜头位置可分为正拍、反拍、侧拍等;根据镜头角度分为平拍、仰拍、俯拍、旋转拍等。
电影场面调度是演员调度与摄影机调度的有机结合,它们相辅相成,都以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所决定的人物行为逻辑为依据。这两种调度的结合,通常有以下 3 种方式:
①纵深调度,即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演员位置的变化,充分运用摄影机的多种运动形式,例如跟拍一个人物从一间房间走到屋子深处的另外几个房间。这种调度利用透视关系使人和景的形态获得较强的造型表现力,加强三度空间感。
②重复调度。在同一部影片中,相同或近似的演员调度或摄影机调度重复出现,会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其内在的联系,增强感染力。
③对比调度。如调度上的动与静、快与慢再配以音响的强弱、光影的明暗则会使气氛更为强烈。
场面调度与蒙太奇并不相悖,这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段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电影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场面调度的技巧和形式愈来愈丰富多彩。但是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过于追求画面构图效果的形式主义,另一是片面强调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