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父母为何劝浙大男生多打游戏少看书
日前,浙江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2017年度数据公布。在借阅达人榜一项中,占据首位的胡同学为296次。
一年365天借阅296册次书,相当于每天看0.81本书。除掉浙江大学2017年的108天寒暑假时间,在校期间257天,相当于每天阅读1.15本书。
他是怎么看书的?看哪些书?每一本书都能看完吗?有没有时间玩手机?昨天,我们找到了这位胡同学,他是浙大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胡啸宇。
小时候的胡啸宇并不爱看书,而是一直盯着动画片看。真正养成从早到晚一有时间就看书的习惯,是在高中时期。“最开始看的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百年孤独》,都是小时候买的书,小时候谁爱看这些?后来高一看了这两本书后,就还想看更多。”
高三那年的除夕,他待在老家成都。亲戚家里有两套公寓房,相对着位于同一楼层。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间公寓房里看春晚,他却躲在对面屋子里读厄普代克的《兔子,快跑》,享受一个人的阅读时间。“不过年夜饭还是过去一起吃了。”
把时间都给了书,就没有太多时间留给社交软件。微信和QQ只是他和父母、女友联系的工具,他排斥网络社交,微信通讯里只有31个好友,而钱江晚报记者就是第31个。不使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手机上有的应用也只有网易云音乐和视频网站“哔哩哔哩”,这是他专门用来听自己喜欢的摇滚乐、看他爱的电影和动漫的。
胡啸宇也不玩任何游戏。别人家的小孩都因为花太多时间打游戏,而被父母限制游戏时间,胡啸宇却因为花太多时间读书,而被父母劝去打游戏。“我父母经常劝我去陪表弟打游戏,这样的事情在高中三年里发生太多次了。”
⑵ 谁有首都师范大学考研计算机906真题
01传播
02戏剧文化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710中国语言文学
④855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
复试科目:
影视批评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古代汉语
2.影视作品分析
复试参考书目:
《当代电影分析》雅克·奥蒙等 著 吴佩慈 译 江苏教育,2005年
加试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1-2 册)王力 中华书局,2007年
影视作品分析:
《影片分析透视手册》张会军等主编,中国电影,2003年
2.《影像记忆--当代现象研究》周涌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2004 年
710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 版本不限 袁行霈
2.《古代汉语》(第 1 册)中华书局,1998年校订重排本 王力
3.《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2006年版 邱运华
855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 高等教育,2007年版 尹鸿
2.《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 上海大学,2003年版 陈犀禾
3.《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版 郭庆光
⑶ 怎么找到关于学习影视的书籍
1、《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
2、《当代电影分析》〔法〕雅克·奥蒙 米歇尔·马利
3、《电影的意义》〔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4、《电影的本性》〔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5、《电影导演论电影》〔法〕雅克·奥蒙
6、《编剧:步步为营》〔美〕温迪·简·汉森
7、《电影制片人》〔美〕保罗·N·拉扎勒斯
8、《导演视野:遇见250位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美〕杰夫·安德鲁
9、《导演功课》
10、《导演电影》
不适合新人看,实在太专业,但是除了这些,我也不知道一个没有接触过电影教育的新人应该看什么。新华书店是可以买到电影教材的,没有你可以预定。 但是那些教材如果实用的话,也就不会有《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这个视频了,那些教材大多数停留的前苏联的模式里。虽然有精品,但是很难介绍,不适合21世纪的新人阅读。
所以还是推荐以上书籍。如果你完全不懂电影,那就从《导演功课》开始,很薄的书,给你一个模糊但是却直接的导演概念。 其他的不怎么样,主要是怕你看不懂,那是一些大师的非常个性化的回忆录和自传,需要很多很强大的背景知识才能领悟。 你就先看这些,如果没看完你就不耐烦了,那说明你已经很冲动了,那就是图书馆(最好是省一级的)办借书证,去借一本《哥伦比亚电影学院》的电影导演教材,非常厚的一本书,有系列的专业知识学习。
然后去学习绘声绘影软件,那是傻瓜型的国产东西。 专业的有Apple Shake 4.1和premiere 8.0(相当于2.0) 很强大,很复杂,要求电脑配置处于中高端以上,当然是独立显卡的了。建议配合英特尔P4以上CPU,内存最少1G,越高越好。不然卡的时候,你会觉得生命已经在等待中流逝了……
PS: 没有进入电影学院系统学习过的人,是没有办法获知“完整”的电影拍摄方法和过程的。你可以自学成才,但是你所掌握的必然是在摸索中领悟到的与众不同的,相对于接受过专业学习的人来说。 很辛苦,很恐怖的过程,但是开心就好。而且电影也没有一套绝对权威的拍摄路线。祝你好运。
⑷ 电影馆系列丛书一共有多少本
这套书大陆一共有2家出版社出版
一个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别是:
《电影的意义》 (法)梅茨著 刘森尧译 定价:15.80元
《法国电影新浪潮》 焦雄屏著 定价:32.80元
《当代电影分析(法)雅克·奥蒙著 吴佩慈译 定价:21.80元
这套书好像还没出完,不过翻译的水平有限。
还有一套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两个版型,分别是:
1————
《伯格曼论电影》
《魔灯——伯格曼自传》
《光影大师——与当代杰出摄影师对话》
《导演功课》
《解读电影》
《我的最后一口气——布努艾尔自传》
《一个导演的故事——安东尼奥尼的小说》
《法斯宾德的世界 ——别人写的法斯宾德的传记》
《电光幻影100年——法国《电影手册》的结集》
2————
《费利尼对话录》
《导演电影》
《斯科塞斯论斯科塞斯》
《文德斯的旅程》
第一系列的书是每本都是精品,非常好。
⑸ 电影怎样拍成的
没有进入电影学院系统学习过的人,是没有办法获知“完整”的电影拍摄方法和过程的。你可以自学成才,但是你所掌握的必然是在摸索中领悟到的与众不同的,相对于接受过专业学习的人来说。 很辛苦,很恐怖的过程,但是开心就好。而且电影也没有一套绝对权威的拍摄路线。祝你好运
最后推荐几本书给你
1、《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
2、《当代电影分析》〔法〕雅克·奥蒙 米歇尔·马利
3、《电影的意义》〔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4、《电影的本性》〔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5、《电影导演论电影》〔法〕雅克·奥蒙
6、《编剧:步步为营》〔美〕温迪·简·汉森
7、《电影制片人》〔美〕保罗·N·拉扎勒斯
8、《导演视野:遇见250位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美〕杰夫·安德鲁
9、《导演功课》
10、《导演电影》
⑹ 电影艺术将西方经典美术难以表现的()表现了出来 a情境 b情绪 c时间 d视野
C:电影艺术将西方经典美术难以表现的时间表现了出来 。
解析:西方绘画与现代绘画差异,还反映在对于所谓再现的不同态度上。对于传统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目标。虽然相对于现代绘画而言,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但是这种再现绝非对自然一成不变的描摹,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故时间难以表现出来,所以C答案正确。
(6)电影导演论电影雅克奥蒙扩展阅读:
艺术电影即,最为广义的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对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尝试。艺术电影是电影的拓荒者:僭越规范,冒犯常识。毋庸讳言,其探险与拓荒多有落败,甚至迷失,但正是他们在不断地拓展电影世界的疆土。而当艺术电影的实践一经成功,主流商业电影便立刻将其经验吸纳。
艺术电影的概念常常被用于特指二战之后(并持续到至今)的叙事电影,它们展现了全新的形式概念和内容蕴涵,并以知识文化阶层观众作为对象。它们中绝大多数出现在欧洲,并于欧洲战后五十年地电影运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直接相关。
正如雅克奥蒙曾指出的:“影片分析……是依照个别对象应用、推衍或翻新其他的学科理论。也无意也无篇幅用大段分析理论使得这个概念变得更加抽象,而希望通过接下来的例子引导大家对艺术电影欣赏有进一步的认识。
阿伦雷乃[广岛之恋]无疑是艺术电影气质的绝佳代言人。其故事之松散,情节之淡化,技巧之花哨,即使置于五十年后的今天同样可以称之为先锋。“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写不出,什么也说不了。正是因为无能为力,才有了这部电影。”作为编剧的杜拉斯这番话可以说为电影奠定了基调。她与雷乃都带有“左岸派”的典型特质,因而这部电影充满着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和意念。
欣赏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电影的整体欣赏,更需将其分解至场,甚至分解至帧,寻找雷乃意识流般的剧情推进方式和如诗般抽象无逻辑的对白中蕴藏的含义,分析精美的构图及繁复的剪辑所要传达的讯息,解构电影中的现实、过去、幻想、梦境所代表的象征意味。这部电影的艺术性正是在于多重解读性,所有的意义都隐藏在精心构架的结构和符码中,所有的解释都需要思索和挖掘。
我们对这部电影的欣赏总是需要我们将电影片段抽离,解读,再代入电影整体之中,才有可能理解。如开场梦呓般的旁白,如果机械地听过,则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非理性的表达,必须要看完电影之后重新品味,认真思索之后才具有价值。换句话说,艺术性几乎从来都不是直观的,各种分析手段的引入以及反复观看的必要都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
⑺ “影不惊人死不休”的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拍出了怎样的《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是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佳作。尤其战争场面宏大,细节把握非常的到位,人物之间的感情也刻画的十分细腻。亮点是细节真实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影片对于反派的塑造也是非常到位,反派当然是德国侵略者,但是反派的代表就是狙击手尼康,对于这位人物的刻画,导演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包括的尼康的背景,还有一些关于尼康的故事,都在电影中零星的表现出来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尼康。
电影的最后,在瓦西里阻击康尼时,康尼知道自己没了活路,最后一个动作是:向瓦西里脱帽致敬。敌人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朋友,只有势均力敌的人才配当敌人。瓦西里和康尼都是智勇双全的狙击手,在战术上,他们要做的是消灭对方,但在情感上,其实心里都很敬佩对方。
⑻ 关于影视中的新科技有那些学习书籍
1、《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
2、《当代电影分析》〔法〕雅克·奥蒙 米歇尔·马利
3、《电影的意义》〔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4、《电影的本性》〔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5、《电影论电影》〔法〕雅克·奥蒙
6、《编剧:步步为营》〔美〕温迪·简·汉森
7、《电影制片人》〔美〕保罗·N·拉扎勒斯
8、《视野:遇见250位世界著名电影》〔美〕杰夫·安德鲁
9、《功课》
10、《电影》
不适合新人看,实在太专业,但是除了这些,我也不知道一个没有接触过电影教育的新人应该看什么。新华书店是可以买到电影教材的,没有你可以预定。 但是那些教材如果实用的话,也就不会有《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这个了,那些教材大多数停留的前苏联的模式里。虽然有精品,但是很难介绍,不适合21世纪的新人阅读。
所以还是以上书籍。如果你完全不懂电影,那就从《功课》开始,很薄的书,给你一个模糊但是却直接的概念。 其他的不怎么样,主要是怕你看不懂,那是一些大师的非常个性化的回忆录和自传,需要很多很强大的背景知识才能领悟。 你就先看这些,如果没看完你就不耐烦了,那说明你已经很冲动了,那就是图书馆(最好是省一级的)办借书证,去借一本《哥伦比亚电影学院》的电影教材,非常厚的一本书,有系列的专业知识学习。
然后去学习绘声绘影,那是傻瓜型的国产东西。 专业的有Apple Shake 4.1和premiere 8.0(相当于2.0) 很强大,很复杂,要求电脑配置处于中高端以上,当然是独立显卡的了。建议配合英特尔P4以上CPU,内存最少1G,越高越好。不然卡的时候,你会觉得生命已经在等待中流逝了……
PS: 没有进入电影学院系统学习过的人,是没有办法获知“完整”的电影拍摄方法和过程的。你可以自学成才,但是你所掌握的必然是在摸索中领悟到的与众不同的,相对于接受过专业学习的人来说。 很辛苦,很恐怖的过程,但是开心就好。而且电影也没有一套绝对权威的拍摄路线。祝运。
⑼ 蒙太古效应···
蒙太古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的父亲 与凯普莱特(朱丽叶之父)是死对头另:一,蒙太奇的概念
一、蒙太奇概念的要点
蒙太奇 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 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装配、构成\组装的意思。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成发生质的飞跃的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
电影先驱人物和影视理论家对蒙太奇有诸多定义或阐释。如:
蒙大奇是电影导演的语言。正如生活中的语言那样,在蒙太奇女也有“单词”,即相好的一段胶片,也有“句子”,即这些片断的组合。
——普多夫金:《电影导演与电影素材》
从正在加以发展的主题的各元素中.取出甲乙两个片断加以并列,就构成一个能将主题的内容最请楚地表现出来的形象.
——爱森斯坦:《蒙太奇在1938》
罗姆认为:“豢太奇一这是艺术家的想法,他的思想,他对世界的视象,这种视象表现于怎样选择镜头和镜头对比、使电影动作具有最富有表现力和最能引入深思的形式。”(罗姆:《简论蒙太奇》);麦茨认为:广义蒙太奇是“通过适当方式把组合性共现原素组构为影片链”;雅克�6�1奥蒙等在《影片美学》中认为:“蒙太奇是通过对影片的视象和音响元素的并置、连接,以及(或者)时间长短的确定决定诸元素组构形态的原则,或者说是这些元素的组合原则。”我国著名导演张骏样则认为:“蒙太奇含义起码有这儿个方面:(1)画面(镜头)的组织关系;(2)音响、音乐的组织关系;(3)画面与音响音乐的组织关系;(4)由这些组织关系而发生的意义与作用。”(张骏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我以为: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是影视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名称。有声画面与蒙太奇的统一,使影视拥有再现一切运动形式中的现实世界的能力。蒙太奇是一种可以和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相媲美的影视特殊语言。
作为影视独特语言的蒙太奇,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概念。邓烛非先生在《蒙太奇原理》一书中将世界各国的蒙太奇理论归纳为九种:
1.蒙太奇是镜头剪辑的方法;
2.蒙太奇是镜头组接的方法;
3,蒙太奇是镜头的冲突;
4.蒙太奇是处理现实的方法;
5.蒙太奇是模仿观察者注意力的方法;
6.蒙太奇是电影的特殊手法;
7.蒙太奇是动作的分解与组合:
8.蒙太奇是电影的场面与段落的结构方法;
9.蒙太奇是电影的时间造型的手法。
蒙太奇是影视所持有的结构的方法。它的作用产生于不同镜头的组接,它既具有组织的功能,又有创造的功能,还有调整节奏的功能。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蒙太奇。
(一),蒙太奇原理
蒙太奇有自己的一套原理,即蒙太奇原理。它的原理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充分的生活根据、生理根据、视听觉审美根据和心理根据的。摄像机、录像机代表人们的眼睛,镜头体现人们观察事物和探究各种现象联系的习惯和方式,既可以极目远眺、游目骋怀、宏观扫描;也可以临近细察,洞幽探微,微观审视。镜头似眼睛灵活自如,或上下前后左右,或正反侧斜俯仰,或连续看,或挑着瞧,完整与分割,静止与流动,顺叙与跳跃,摹仿与选择,再现与表现,清晰与模糊……因时因地因人因情因景制宜,依具体的媒介因素而形成电视审美、观照行动。
一部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艺术片总是靠多个镜头组接起来的,“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只有一个孤单单的镜头是无法构成现代影视作品的。蒙大奇是移动摄影和可剪辑、粘合波片的产儿。它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一部电视片和电视剧总是分成许多片断,将若干片断构成场面,将若干场面构成段落,将若干段落构成一本片子的方法,就叫蒙太奇。它是“借助于电影技术而发展到极完善形式的分割和组合方法”(《普多夫金论文集》第15l页)。普多夫金认为;一个镜头只是一个字、—个空间的概念,是死的对象,只有与其它物像放在一起,才被赋予电影的生命。首先认真探索了蒙太奇的奥秘的是前苏联著名老导演库里肖夫和他的学生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库里肖夫曾作过这样的蒙太奇试验:从旧片中选出著名演员莫兹尤辛的一个毫无表情的脸部大特写,在它前面接上三个不同的镜头——一盘汤、一口棺材、一个玩耍的小女孩,由此引伸和进发出“饥饿”、“悲痛”“慈爱”子种不同的含义。这一实验被誉为“库里肖夫效应”。普多夫金也作类似的“表现怯懦”和“表现勇敢”的蒙太奇试验,一个人面对手枪,是接上“惊恐的脸”还是“一个人在笑”,效应截然相反,前者怯懦,后者勇敢。
1.一个人在笑
2.手枪直指着 ——表现怯懦
3.惊惧的脸
1.惊惧的脸
2.手枪直指 ——表现勇敢
3.一个人在笑
通过上述试验,普多夫金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单独的镜头都是死的素材,只有把它们组接起来,才能获得生命。但是,事实上每个单独的镜头都有其潜力,普多夫金有偏颇之处,他只强调镜头的组接,却忽视了单个镜头的意义。要知道:单个镜头是整个影片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镜头的内容往往决定着组接的意义。在苏联蒙太奇学派中,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之间是存在分歧的。爱森斯坦主张“蒙太奇是冲突”,而普多夫金则主张“蒙太奇只是镜头的组合”。前者,强调的是两个元素的冲突进发出新的概念;后者则着眼于加强电影的叙事力量。‘是为了阐明一个主题,
爱森斯坦博学多才,他精通英、法、德、西斑牙语,还学过日语。他在日文的汉字中和中国的象形文字中发现,汉字的结构含有蒙太奇因素,例如:口十犬=吠 口十乌=鸣 口十口十口=品
爱森斯坦对象形文字着迷,追溯它们的中国字根和偏旁。譬如一个“马”字,无论“骑”、“驰”、“骋”、“骏”、“骥”、“驱”……仍然保持着这个偏旁字的意义——一匹马的形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泪”就是一幅约定俗成的表示水的偏旁加上一个人的眼睛;“听”就是一只耳朵靠着一扇门的意象;“忍”就是一把刀下面加一颗心,即手刃十心=忍。可惜爱森斯坦没有读过马致远的《天净沙》等中国古典诗词,更无法读读徐昌霖、李长弓、吴天忍
合写的文章《电影的蒙太奇与诗的赋、比、兴》,否则,会得到更大的启发和引伸。以《天净沙》为例:
枯藤老材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支小令只有28个汉字,其中有12个相对独立的意象镜头。第一句用的每况愈下的衰败景物——“枯藤”、“老树”、“昏鸦”,正如贝拉�6�1巴拉兹说的:“上下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藏在各个镜头里异常丰富的含义,像火花似地发射出来。”由量变上升为质变,即三个意象镜头构成一个统一的新意—一“凄凉”。爱森斯坦认为几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加法,而是乘法——二数之积。第二句也是三个意象镜头——“小桥”、“流水”、“人家”,三个一对
列和碰撞,又形成新的基调——“寂居”,既幽静、远离尘世,又离群素居,孤独失落。第三句也是三个意象镜头——“古道”、“西风’、“瘦马”。一连贯、一象征、一联想,三个意象镜头构成“漂泊”(浪迹无芳草的天涯古道)的新意。第四句和第五句合起来—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是“伤时”(夕阳陨落、好景不常)和“怀恋”(亲人远离,愁肠百结)。整首小令,惜墨如金,一切景语皆情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潜)。其字里行间的象外象、景外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不是我辈所能说清道尽的……。如果说待的真话在字里行间,那么.电视艺术的奥秘往往藏在两个镜头之间的夹缝里和组合中。
影视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特有的结构方法,是电视艺术作品赖以成立的结构方法,它相当于文章的文法,因此,非常重要。导演既要研究不同景别的镜头的性能,还要注意镜头衔接起来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导演运用镜头,应有蒙大奇构思,它制约着每个镜头的目的性和分量,分长短快慢、轻重主次、浓墨淡笔,或突出,或掠过,或显微,或扫视,或渲染,或勾勒,或连贯,或跳跃,或象征,或比喻,或暗示,或悬念,或照应,或闪回,或联想,或对比……错落有致、交替有序,音画交织,声色扶持,组成蒙太奇结构的艺术篇章。
(二)蒙太奇思维方式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家认识、理解生活的思维方式和反映生活的艺术手法。即蒙太奇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影视导演运用蒙太奇语言构想未来的作品(影视片)。构思时,着眼于镜头设计,并调动影视的各种元素(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勿入、光、声、色、景、物、宇、构图、特技等,可谓集声画之美,汇视听之娱,融表演、摄影、布景、美术、道具、服装、录音、建筑、化妆等于一炉。靠整体的艺术把握,靠镜头组接,靠“想象、形象
远飞”,产生视象,形成一幅幅“无状之状,无像之像”的未来的屏幕形象有声画面,尺幅千里,气象万干,绘声绘影。
导演有了蒙太奇思维,就脑中有镜头、胸中有总谱(包括总体构思和声音总谱),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拍摄事宣,依据剧本和分镜头剧本进行前期和后期艺术处理,最后完成电视艺术成品。
(三),蒙太奇艺术美学
作为影视修辞手段,通过隐喻和节奏等引起强烈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