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說的絕對是《蝴蝶效應》1的導演結局!
該片有4種結局,因擔心導演結局會對公眾產生不好影響,故電影公司重新發部了劇場版的結局,估計你看的就是這個。
在線觀看:
http://you.video.sina.com.cn/b/2895055-1230840233.html
機緣巧合,埃文忽然發現自己可以通過一直擱在床下那些寫著當年記錄的筆記本回到過
去,進入自己當年的身體。也許這些落滿灰塵的筆記本可以讓他從此擺脫所有不愉快的
記憶,抱著這樣的想法,埃文回到過去,力圖改寫歷史,以為這樣就可以治癒他受傷的
記憶,讓他和所愛的人們能從此之後幸福生活。
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埃文只好一次次的回到過去,但每次總有些小事
件在他不注意時層出不窮地發生,之後一連串連鎖反應,到底讓他和他朋友們的生活更
加徹頭徹尾的改變
Ⅱ 這部中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破冰》詳細資料
片名:破冰
外文片名:Heart of Ice
導演:徐耿
語言: 國語
時長: 110分鍾
顏色: 彩色
類型: 運動 / 劇情
發行國家:中國大陸
發行公司: 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2008年7月25日
主演:
任程偉
王雅捷
電影「破冰」劇情
主人公趙紅旗(任程偉飾)從小就酷愛滑冰,冬日封凍的松花江成了他翱翔的冰場,雖然家境艱難,父親並不贊同他滑冰,但他還是在學校運動會上奪得了他冰上人生的第一塊獎牌,並夢想著成為世界上滑得最快的人。
十年動亂開始了,滑得更快的趙紅旗反而離他的夢想更遠了,為了替勞作的父母分擔家庭的重負,他來到月亮河煤礦做了一名井下工人,每天在沒有陽光的掌子面挖煤,他漸漸地把理想埋藏到了心底。偶爾在深夜的月色下,他也會來到冰封的月亮河上,穿上已經生銹的冰鞋滑上幾圈,在滿腔無奈中體會片刻的快樂,卻不知道,此刻,一雙少女愛慕的眼睛正注視著他……
不久,趙紅旗和女友王小雲(王雅捷飾)相愛並結合了,很快又有了個兒子……命運似乎把趙紅旗引向了另一條軌道……然而有一天,有一個自稱是月亮河體委的人攔住了他,問他願不願意來當一支少年速滑隊的教練?剎那間,通向理想的大門又向趙紅旗打開了,他想得都沒想就答應了。
從這一天起,趙紅旗無悔無怨地走上了一條他終生追求且布滿荊棘的路,而且一走就是三十多個春秋,直到他生命的終點。在這期間,他幾乎舍棄了包括家庭親情在內的一切,他的世界裡只有他的冰場和他的小隊員……終於一茬茬的小隊員從月亮河對走向了專業隊,省隊、國家隊,直至五星紅旗在冬奧會上冉冉升起……
當然,奧運金牌上的光環離趙紅旗實在很遙遠,甚至沒有人知道他曾是世界冠軍的啟蒙教練,他仍然日復一日地帶著小隊員在冰上轉圈,但我們知道,這金牌上也有他的一滴汗水,我們還知道,當中國國歌一次次奏響的時候,不該忘記金字塔的基座,是由成千上萬默默無聞的人支撐著的……趙紅旗本人早已無法實現的夢想,終於得以在眾多的孩子身上實現了。
Ⅲ 勒雅佳唱的《生命之河》,原作詞者是誰不是作曲者,請告訴我寫歌詞的人是誰!!!
作者是呂小敏。呂小敏河南南陽人,初中上了3課因鼻竇炎輟學在家,後被感召接受福音;之後受聖靈感動,開始寫基督教贊美詩歌,截止目前已經近1700首(還在創作中),歌曲被收錄在《迦南詩歌》中。《生命的河》系小敏所寫,後被導演使用,作為電影《1942》結尾曲,因影片結尾比較悲傷,原歌曲的旋律比較喜樂,後又請人改編,姚貝娜進行了演唱。 呂小敏的創作不是自己的才華,是上帝借著她的口而出,通常一首詩歌的詞曲5到10分鍾同時創作出來。雖然僅小學畢業,初中上了3課,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卻創作出來大量的贊美詩歌。
Ⅳ 誰知道美國的一部叫<流過記憶的河>的電影的
這是一部電影。
20世紀初的蒙大拿州,在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生活著蘇格蘭移民麥克萊恩一家。父親維雷德·麥克萊恩是村中的牧師,他性情淡泊,堅韌。大兒子諾曼很像父親,富於涵養,具有學考氣質;小兒子保羅生性好鬥,身體里蘊藏著一股野性。父子三人有一種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飛餌釣魚。那時的蒙大拿州是一個充滿神奇和意想不到的地方,流經這里的大河構成他們的生活。父子三人常常站在沒過大腿的奔流的河水裡,用飛蛾作魚餌,忘情地沉浸在垂釣的樂趣之中。時而比較他們捕到的鮭魚的大小,時而親密地交談。
隨著時光的流逝,兄弟兩人逐漸長大。諾曼去達特茅思學院上學,保羅則成了當地報社的一名記者。他們的關系逐漸疏遠,但對釣魚的共同愛好又將他們一家人重聚在一起。六年過去,諾曼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他發現自己對釣魚的技巧已經感到陌生,但弟弟保羅卻已經成為一名釣魚好手。在風景如畫的大河旁,父子三人又一如從前,陶醉於大自然賜予的美妙的收獲之中。青青的綠草,人跡罕至,放眼望去是成群的野鹿,……這是一幅多麼優美的鄉村畫卷啊。
不久,諾曼發現保羅染上酗酒惡習,並且經常在酒後去賭場鬼混,已負債累累。一天,保羅因別人議論他的女友有印第安血統,在酒後大打出手,諾曼從警局裡將他保釋出來。諾曼很想幫助弟弟,但面對不聽勸告的保羅,他常常感到無從下手。他發現,保羅是個釣魚天才,但生活上卻非常愚蠢,污濁的賭場和純凈的河水形成強烈的反差。
因為一件小事,諾曼受到女友的責備。不久,諾曼受聘到芝加哥大學任英語教師,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女友,兩人重歸於好。保羅帶著諾曼到賭場去以示祝賀,不想卻輸得精光。諾曼再次勸保羅離開此地去芝加哥重新開始生活,但保羅卻回答說,他永遠不會離開蒙大拿。
翌日,兩兄弟又和父親一起去釣魚。夏天快要過去,大河兩岸開始顯露出秋日的景色。因為要遠離故鄉,諾曼的心中不由得有幾許惆悵。這一天,保羅釣到一條很大的鮭魚,他被魚拖下水,但他仍緊緊抓住魚桿,順流而下,終於在一片淺灘處將這條碩大無比的鮭魚捉到岸上。
諾曼帶女友離開故鄉,到芝加哥任教,故鄉像一幅幅活生生的鄉村風景畫,不斷閃現在他的腦海里。有打鬥,有冒險,有野趣,有歡娛,每個角落都洋溢著像泥土一樣淳樸的人情。此時,畫面外響起動人的歌聲。
歌聲中,諾曼無限思念自己的家鄉。在夏天就要結束的時候,傳來不幸的消息,保羅因為與人斗毆死於非命,警察在大河岸邊發現了他的屍體。諾曼一家不禁黯然神傷。
許多年過去,老年的諾曼又來到大河邊釣魚,他的親人都已離他而逝。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回憶著那個魂牽夢繞的時光……他感到,現實的一切都已在記憶的靈魂中變得模糊起來,耳邊響著河水拍岸的的節奏聲,眼前跳躍著的是肥碩的魚兒。這一切都漸漸融為一體,一條河從中流淌過去。
片尾,老諾曼又來到河邊,畫面外響起諾曼的獨白:「不盡的河水讓我夢牽魂繞……」
這是一部美國哥倫比亞公司於1992年根據諾曼·麥克萊恩的自傳體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小說的作者諾曼有著和影片主人公同樣的經歷。他不是一位作家,但他以作品中淳樸的鄉土氣息吸引著眾多的讀者,使他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小說成為倍受好評的經典文學之作。影片的導演霍德福童年時代也對飛餌釣魚十分痴迷,因此,他對這個劇本情有獨鍾,終於把它拍成一部優美的電影。在第65屆奧斯卡獎評選時,該片得到最佳原作改編、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樂三項提名,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影片圍繞著大河與一家人的關系展開,展現蒙大拿州青翠、美麗、如畫的景色,描述當地人的生活及風土人情,全片充滿田園詩般的浪漫情調,既沒有尖銳的戲劇沖突,也沒有蒼白、脆弱的人物,文學氣息濃重,表現一種對淳樸寧靜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的嚮往。影片也表現一個稍陷困境的家庭,他們把沉默當做品德,把含蓄當做武器,於是也就失去了許多表達情感的機會。然而,當他們一走近大河,手足親情便充分得到體現,並且優美的與大自然溶為一體。片中特別詳細地敘述他們如何去釣魚,但影片對釣魚的描述從未令人感到乏味:當魚兒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閃爍銀光的時候,讓人感到畫外有音,餘味無窮。
影片的攝影充滿田園詩的風格,隨著夏天向秋天的過渡,色彩由明快、濃郁逐漸轉向柔和,在表現自然風光方面幾乎是完美無缺的。攝影師菲利普·魯格斯為此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的金像獎。保羅的扮演者布雷德·皮特的表演令人矚目,他有滿頭的金發和迷人的嬉笑,把一個氣度不凡但性情變幻不定的青年真實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贏得普遍的好評。
該片尤其對夏天和秋天景色的色彩過渡及河水對陽光的反射均給了充分的表現,使之欣賞之時美不勝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插曲《故鄉路,帶我回家》,曲調悠揚平直,歌詞樸素自然,情真意切,充滿對故鄉及美好童年的無比懷念。該曲由已故著名的約翰·丹佛演唱,影片播出後這首歌馬上傳遍全世界,受到各國的喜愛,也成為約翰·丹佛的經典。
附歌詞:
天堂般的山谷平川,
燕嶺山高高,清水河滾滾,
生命推移,像一陣清風,
比樹木古老,比群山年輕。
故鄉的路帶我回家,到我生長的地方。
親愛的大山媽媽,帶我回家,
故鄉的路,我的思念圍繞著它。
當那月夜朦朦,兩眼淚水涌,
黎明時,我聽到故鄉在呼喚,
但我已相隔萬里遠!
當我駕車來到路上,想起昨天還在家。
昨天啊,昨天,
故鄉的路帶我回家,到我生長的地方。
親愛的大山媽媽,帶我回家,
故鄉的路,我永遠思念著它。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s
John Denver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Growin like a breeze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ll my memories gather round her
Miners lady stranger to blue water
Dark and sty painted on the sky
Misty taste of moon shine
Tear drops in my eyes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http://www..com/s?ie=gb2312&bs=%C1%F7%B9%FD%BC%C7%D2%E4%B5%C4%BA%D3&sr=&z=&cl=3&f=8&wd=%B5%E7%D3%B0+%C1%F7%B9%FD%BC%C7%D2%E4%B5%C4%BA%D3&ct=0
Ⅳ 電影一九四二生命的河歌詞的作者是誰
馮小剛《一九四二》片尾曲使用小敏《唱一首天上的歌》
「生命的河,喜悅的河,緩緩流進我的心窩。我要唱一首歌,一首天上的歌,頭上的烏雲,心裡的憂傷,全都灑落。」』《一九四二》片尾歌,歌詞取自聖歌,震雲整理,趙季平作曲,姚貝娜演唱。
Ⅵ 生命的火花的1962年東方導演電影
電影名:生命的火花
導 演:東方
編 劇:鄧普
主 演:黃意鱗 黨啟錫 王志傑 楊惠珍 陳坪
上 映:1962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生命的火花 (1962)故事梗概
解放初期,許多青年人為了祖國的需要,參加了開發邊疆的隊伍,來到西北的天山腳下,要在這里建起第一座農場。劉海英是這群青年中年紀較小的一個,在她七八歲的時候,父親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父親生前曾給了她革命思想的教育,培養了她堅定勇敢的意志和對革命事業的熱愛。她在勞動中吃苦耐勞,熱情愉快。由於她努力鑽研業務,很快學會了開拖拉機。一天,正當海英駕駛著拖拉機在田間工作時,忽然發現一個孩子落水,她不顧一切跳下河去,救起了那個孩子。自己卻因寒水浸泡,舊病——關節炎、中耳炎復發,她不得不忍痛離開工作崗位。農場的領導為了解除她的痛苦,給她買了助聽器,幫助她恢復了聽力。不久,她碰到了更大的不幸。在一個狂風暴雨之夜,小隊的人都外出搶收去了,突然山洪暴發。這時,上級打來電話,命令立即打開支渠水閘,防止莊稼被水沖毀。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海英不顧個人安危,冒著疾風驟雨,通過泥濘的長堤,連滾帶爬地到了水閘邊,打開閘門,保護了大片的莊稼。但她的兩條病腿在遭受長時間的寒水浸泡和過度辛勞後,終於癱瘓。一向樂觀的海英,一時陷入絕望的深淵中。農場的老場長是海英父親生前戰友,很理解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姑娘的心情,他嚴肅而慈愛的開導,像把開心的鑰匙,對她產生了莫大的啟發和鼓舞。是呀,生命是可貴的,既然活著就要讓它發出火花,放出光芒。海英重新振作起來,樂觀起來。經過和病魔的頑強斗爭,她終於恢復了健康,重新駕駛著她心愛的拖拉機賓士在祖國富饒的土地上。
Ⅶ 很早看過的一部電影 誰知道叫什麼名字大神們幫幫忙
木 頭 美 人
導演: 斯圖爾特·羅菲爾
編劇: Edward Rugoff
主演: 克里斯蒂·斯旺森
類型: 劇情
地區: 美 國
語言: 英 語
上映: 1991-05-17
時長: 95 分鍾
Ⅷ 生命之河的劇集評價
《生命之河》是一部情節性很強的劇集,由CBS電視公司製作。故事發生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一所醫院,主要講述心臟移植手術所牽涉到的三方利益-- 患者、捐贈者和醫生。由CBS電視公司製作,屬於CBS「自家」的孩子。本劇雖然是醫療劇,但第一製片人和導演都是女性,很明顯要在星期日晚上向長期「霸佔」女性觀眾的 ABC(《絕望的主婦》及《兄弟姐妹》)叫板。後來被CBS砍掉,只拍了一季。
Ⅸ 好像是12位導演拍的以法國為背景的電影
※譯 名:巴黎,我愛你
※片 名:Paris, je t'aime/Paris, I Love You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導 演:諏訪敦彥 Suwa Nobuhiro / 韋斯·克雷文 Wes Craven
※主 演:(本·吉扎拉 Ben Gazzara) ( Melchior Beslon) (斯蒂夫·巴斯米 Steve Buscemi)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吉娜·羅蘭茲 Gena Rowlands) ( Rapulana Seiphemo)
※上 映:2006年05月18日 法國
※地 區:列支敦斯登 瑞士 德國 法國
※對 白:英語 法語
※時 長:116 分鍾
※顏 色:彩色
※類 型:愛情
※分 級:葡萄牙:M/12 香港:IIA 芬蘭:K-11 瑞士:10 瑞士:10
※評 分:7.3/10 (905 votes)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401711/
※格 式:Xvid + AC3
※尺 寸:608*320
※大 小:2CD
※片 長:116 Mins
※字 幕:英文
劇情介紹:
找尋停車位的中年男人,邂逅昏倒在他車旁的女人;
塞納河畔,有著不同背景,信仰不同文化的年輕人,愛是他們共通的語言;
在Le Marais一間畫室里,年輕的男孩,上演「愛情,不用翻譯」另一章;
美國觀光客在巴黎地鐵站里,演出地鐵驚魂記;
華人街發廊女主人的奔放熱情;
太太的紅外套,讓人心碎;
失去愛子的媽媽,午夜與愛子在廣場上重逢;
圍繞著艾菲爾鐵塔,小丑的溫馨愛情故事;
半夜,吸血鬼出沒;
王爾德從墳墓里跑出來,幫英國情侶破鏡重圓;
懷抱演員夢的美國少女與聽障男孩的愛情故事……
來到巴黎,才真正學會說「我愛你」……
故事發生在巴黎,由18個故事組成,圍繞巴黎20個區,有關愛情、親情、友情,以及人性。
一切開始在巴黎第18區的蒙馬特,那裡老舊、混亂,卻散發著老巴黎的味道。但是整部電影的主題是溫暖的,所以他在清晨很巴黎的前撞後撞獲得停車位,隨後很熱心的救助暈倒的女人。他和女人一樣孤單,需要溫暖,他們前一天都不知道自己明天將遇到什麼,是愛情嗎?
巴黎有很多種可能性,所有的人都在期待著。
5區,塞納河畔,幾個法國年輕人用慣用的法式語言調戲著經過的女子。其中一個男孩一直沉默,他注視著坐在遠處包著黑頭巾的她。她摔倒了,他去幫她,他稱贊她美麗,他去清真寺門口等她,他盡量和她的祖父說話,他小心地追逐自己不同民族的愛情。
4區,馬海區,巴黎有名的時尚,同性戀區。他在印刷室里遇到他,一直講話,不停地講,他不知道因為他聽不懂法語,完全不明白在說什麼。兩個年輕人用眼神交流著,放佛冥冥中法國男孩知道他聽不懂法語,但是他的心能聽懂他的心。
1區,盧浮宮的所在地,Tuileries公園,地鐵站,美國遊客憧憬著有蒙娜麗莎的巴黎,卻被一對瘋狂的年輕人和不懂事的孩子在地鐵站里一番「折磨」。(是所有片段里最諷刺,有趣的。)
16區,她每天早上天還未亮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集體托兒所,然後乘bus,換捷運趕去市中心給法國家庭做保姆,她給自己的孩子還有照看的孩子唱一樣的童謠,可惜自己的孩子只有在清晨和日落才可以聽到。
13區,Porte de Choisy,中國城,法國造型師在巴黎碰撞中國文化,遭遇中國動作美女。
12區,巴士底廣場,他們結婚多年,他像大多數男人一樣,外遇,和別的女子偷情,直到一天妻子說自己得了絕症。
2區,勝利廣場的親情故事,母親失去了心愛的兒子,傷心欲絕,幻覺出現了,彷彿見到了兒子,可是兒子說,媽媽回去吧,爸爸在等你。
7區,埃菲爾鐵塔,小丑的故事,好像是訴說給兒童聽得故事,其實又或許是給承認看的。
17區,Parc Monceau蒙梭公園,他和她見面,相擁,她一直說不相信他,他一直摟著她,哄著她,他們交替說著法語和英語,讓路旁的人看了以為是忘年戀,可是她終於還是說,爸爸,no. 她和友人赴約,他照看小孩,違背剛許下的諾言,那起香煙對著他的孫子吞雲吐霧。
3區,紅孩兒區。她從美國飛來巴黎演戲,她向他買迷幻葯,他對著她的背影有些情不自禁,她在陌生的異國也有些意亂情迷,是相遇,還是錯過,或許生活充滿了未知。
19區,巴黎最亂的區位之一,有色人種的聚居區。節日廣場。他在節日廣場下的看車庫,他看到她,不惜丟了工作追逐她。最後她終於面對他,可是那時他卻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
9區,Pigalle,故事發生在紅磨坊附近的紅燈區。他們是相濡以沫了幾十年的對手,夥伴,愛人。他們討論性,他們思考愛,是不是一切可以重來,一切可以有個最美滿的戲劇落幕?
8區,瑪德蓮娜區。歐洲到底有沒有吸血鬼?很多遊客都在想這個問題,如果半夜遇到你會怎樣,會不會像他一樣愛上女吸血鬼又或者引誘女吸血鬼把自己變身。
20區,故事發生在拉雪茲神父公墓,那裡埋葬了非常多的名人,包括浪漫的英國詩人王爾德。將要結婚的倫敦伴侶來到巴黎度假,因為王爾德著名的唇印而真摯,又因為王爾德的詩句而復合。
10區,聖丹尼。他們相遇在她排演角色的時候,他看不見她,但是他一直試圖用心去看她,愛她,給她法國的世界,法國的生活,法國男生的愛情。他們開始,他們熱戀,他們跳舞,他們同居,他們討論,他們爭執,他們開始疏離。他一直到最後還在說,他看得見她。
6區,拉丁區,最最巴黎的區份,散布著咖啡館,書店,還有名牌大學,中學。他們已經年過古稀,說著英語生活在巴黎。他們都有各自新的生活,他們討論他新的家庭和孩子,他們約定和共同撫育孩子見面,他們互相仇恨或者仍然思念,他們知道愛情或者生活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
14區,片子最後是落幕在蒙素立公園,美國遊客用非常美式的法語敘述自己和巴黎,她行走,感覺,努力靠近巴黎,雖然是一個遊客,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這一切妨礙不了巴黎魅力的展現,妨礙不了她對巴黎的愛。
故事結尾處將幾個畫面穿在了一起,你會發現十幾個故事中很多人是相互認識的或者可以互相看到。巴黎很大,其實也很小,我們努力地生活著,熱愛著這座城市。
下載http://www.verycd.com/topics/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