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大陸第一個票房過億的女導演是誰
徐靜蕾
1974年4月16日出生於北京市朝陽區,演員、導演、教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98年參演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2004年憑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獲得過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銀貝殼獎。2006年1月出任中國獅子聯會「愛心形象大使」。2007年因其書法清冽而又優雅被開發出「方正靜蕾簡體」。2008年創立《開啦》電子雜志。2010年7月20日執導的第四部影片《杜拉拉升職記》,並獲得中國大陸一億的票房,成為大陸首個票房破億的女導演。2012年11月擔任第四季《中國達人秀》觀察員。
㈡ 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
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
王蘋(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江蘇南京人。1934年加入左翼戲劇聯盟南京分盟,在多部進步和抗日的影片中扮演過角色。1949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50年調總政文化部電影處,1952年參與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籌建工作。
1953年因拍攝軍事教育片《河川進攻》而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電影女導演。1956年與劉沛然、丁里合作執導故事片《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獨立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是石言、黃宗江根據石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國電影罕見的描寫現役軍人的愛情故事影片,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影片的主題歌《九九艷陽天》一直傳唱至今。
其後導演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勐壠沙》、《江山多嬌》、《槐樹庄》、《霓虹燈下的哨兵》等都是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
王蘋所獲榮譽
1962年執導電影《槐樹庄》獲得第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1985年執導了建國35周年獻禮電影《中國革命之歌》,該片獲得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1955年授予少校軍銜。
1988遍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㈢ 中國票房第一女導演是誰
截至2021年4月7日,中國票房第一女導演是賈玲,同時也是全球獨立執導單片票房最高女導演。
在上映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里,賈玲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票房收獲53.96億元(根據4月7日實時匯率6.5575計算摺合約8.228億美元),正式超過派蒂·傑金斯《神奇女俠》8.22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3.926億元)的全球票房,成為全球獨立執導單片票房最高女導演。
全球票房前十的女導演作品包括愛情喜劇《偷聽女人心》《假結婚》,動畫片《功夫熊貓》《鼠來寶2》,《五十度灰》,科幻片《天地大沖撞》,歌舞片《媽媽咪呀》,奇幻愛情片《暮光之城》。
(3)中國電影史上第1位女導演擴展閱讀
《你好,李煥英》票房大爆代表中國電影市場的全面復甦:
以《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為代表的春節檔取得了78億元的票房成績,大幅刷新了2019年的票房記錄。截止3月24日,2021年中國內地票房已經達到173億元,根據comscore統計,這一數據已經占今年全球票房成績的67%以上。
考慮到《黑寡婦》等好萊塢大片紛紛撤檔,目前大多數影片已經撤檔到了7月,北美影市以及海外其他市場的恢復期不斷延後,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甚至有望占據全球一半的份額,再次創造歷史。
㈣ 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導演是誰
愛麗絲·蓋(英文名:Alice Guy,1873年7月1日-1968年3月24日 ),出生於法國巴黎,導演。
她是世界電影史第一位女性,畢生執導將近300部作品。作品有《失去的花園》等。
㈤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作品有哪些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
王蘋(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南京中等高中師范科。
193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無限生涯》。
1947年,參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1953年,執導軍教紀錄片《河川進攻》。
1956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由其執導的愛情電影《柳堡的故事》上映。
1962年,憑借劇情電影《槐樹庄》獲得第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1966年,執導舞台藝術片《青春紅似火》。
1976年,與黃寶善聯合執導舞台藝術片《長征組歌》。
1968年,擔任武俠電影《笑面俠》的助理導演。
1978年,執導劇情電影《我們是八路軍》。
1985年,執導了建國35周年獻禮電影《中國革命之歌》,該片獲得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1990年12月28日,王蘋病逝,享年74歲。
人物評價
王蘋的創作量很大,她的作品顯示出一種內外融匯貫通的立場,一種特定文化氛圍的規范,一種社會理想的風格表徵。如果說在謝鐵驪或謝晉的影片中還可以發覺心理和意識的動機,那麼王蘋的電影則主要是熱情的頌揚和溫柔的呼喚。
與其說她深刻,不如說她是執著,在她的藝術世界中,難以找尋繁復的痕跡,而更多的是簡單和明快。她依賴那種切實可感的隱喻喚起觀眾的想像,並在直白的鏡語中揉進溫馨而舒緩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個人藝術品味巧妙地熔於一爐,鑄就出某種坦誠而直率、流暢而曉白的藝術風格。
㈥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______________,作品有_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一生的作品有許許多多,其中有她導演的、助理導演的也有她一起參演的。她導演的作品主要有《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我們是八路軍》、《東方紅》、《柳堡的故事》、《中國革命之歌》、《紅軍不怕遠征難》等,其中《中國革命之歌》是她在1985年為例建國35周年而導演的作品,而且這部電影榮獲了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特別獎,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她的導演水平是如此的高超。
她的作品可以說非常的多,也導演出了她們的那個時代,作為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的她,肯定當時既是高興,也是擔心,擔心作為第一人的她,壓力肯定也是非常的大,但她卻做得那麼好,值得我們敬佩,也就是我們常說,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不僅要走出來,更要走好。
㈦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
第一位新中國的女導演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王蘋。王蘋(1916.9.-1990.12) ,原名王光珍,回族,江蘇南京人。
934年加入左翼戲劇聯盟南京分盟,在多部進步和抗日的影片中扮演過角色。1949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50年調總政文化部電影處,
1952年參與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籌建工作。1953年因拍攝軍事教育片《河川進攻》而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電影女導
演。
1956年與劉沛然、丁里合作執導故事片《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獨立導演的第一部
故事片是石言、黃宗江根據石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國電影罕見的描寫
現役軍人的愛情故事影片,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影片的主題歌《九九艷陽天》一直傳唱至
今。
其後導演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勐壠沙》、《江山多嬌》、《槐樹庄》、《霓
虹燈下的哨兵》等都是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
1962年執導電影《槐樹庄》獲得第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1965年執導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影片東方紅》。
1976年與黃寶善執導了紀錄影片《長征組歌》,1985年執導了建國35周年
獻禮電影《中國革命之歌》,該片獲得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1955年授予少校軍銜。1988遍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90年12月病逝,享年74歲。
王蘋的創作量很大,她的作品顯示出一 種內外融匯貫通的立場,一種特定文化氛圍的規范,一種社會理想的風格表徵。如果說在謝鐵驪或謝晉的影片中還可以發覺心理和意識的動機,那麼王蘋的電影則主要是熱情的頌揚和溫柔的呼喚。
與其說她深刻,不如說她是執著,在她的藝術世界中,難以找尋繁復的痕跡,而更多的是簡單和明快。她依賴那種切實可感的隱喻喚起觀眾的想像,並在直白的鏡語中揉進溫馨而舒緩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個人藝術品味巧妙地熔於一爐,鑄就出某種坦誠而直率、流暢而曉白的藝術風格
㈧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
孫維世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女導演。她與焦菊隱、黃佐臨並稱為新中國三大戲劇導演。孫維世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引入中國,導演作品《保爾·柯察金》(1950)是新中國第一次規范地、規模地運用「斯坦尼」體系排演的一部話劇。
孫維世導演的《欽差大臣》(1952)是建國後第一次上演的外國古典劇目。孫維世擔任中央戲劇學院導演訓練班的班主任(1954),為新中國培養出了第一批導演人才。孫維世是新中國兒童劇的奠基人,兒童劇《小白兔》轟動全國,後拍成電影。
在她的努力下,第一次在中國戲劇領域完整地架構起導演、表演藝術的斯塔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她創建中央實驗話劇院,並在「斯坦尼」的基礎上融入戲曲的表演手法,摸索戲劇民族化道路。
她導演的《初升的太陽》(1965),是新中國話劇史上第一次專家與群眾合作的藝術創造,是第一部反應大慶精神的戲劇。
(8)中國電影史上第1位女導演擴展閱讀:
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教授李暢認為,孫維世推廣的保留劇目制度對演員的培養功不可沒。「現在能有很多好的演員活躍在舞台上也和這種制度有關系,這是我們的一個法寶。」
著名文藝批評家杜高提醒人們,孫維世不但奠定了青年藝術劇院和實驗話劇院的基礎,還是中國兒童戲劇的開拓者,她導演的兒童劇《小白兔》轟動全國,後來還被拍成電影。
網路-孫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