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個老大知道電視劇《似水年華》是根據哪部小說拍攝的{《似水年華》主演是黃磊,劉若英}
不是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出來後才出小說的,黃磊是導演兼編劇
他自己寫的劇本,拍完以後又用這個名字出的書
❷ 有首歌叫《安娜 安娜》,是電影《似水流年》主題曲,誰能介紹一下這個電影和音樂
電影《似水流年》由嚴浩導演,顧美華、斯琴高娃主演。同時還有書籍:殷謙精品詩歌集《似水流年》,王小波《似水流年》。以及音樂專輯李健《似水流年》,梅艷芳《似水流年》,李永昌《似水流年》。電影片名:似水流年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USA 96 min、HK 120 min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漢語普通話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單聲道
攝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製作公司:青鳥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Bluebird Movie Enterprises Ltd. [香港] Hong Kong Pineast Pictures
上映日期:中國香港 1984年9月7日、美國 1985年4月8日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嚴浩 Ho Yim
編劇 Writer:孔良 Liang Kong
演員 Actor:
顧美華 Josephine Koo ..........張珊珊 Coral Zhang
斯琴高娃 Siqin gaowa ...........阿珍 Pearl
謝偉雄 Weixiang Xie .............孝松
周沄 Yun Zhou .....................忠叔
邢馬力 Mali Xing ...................王老師
許瑞萍 Ruiping Xu ................許老師
製作人 Proced by:夏夢 Meng Xia .....pro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鬼太郎 Kitaro
攝影 Cinematography:潘恆生 Hang-Sang Poon
剪輯 Film Editing:健健 Kin Kin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張叔平 William Chang
劇情介紹
香港小姐朱珊珊因與妹妹發生遺產糾紛,心裡十分煩惱,正值鄉下祖母逝世,遂決定動身前往離別20年的粵東潮汕老家奔喪。在家鄉,她見到了童年夥伴阿珍和孝松,他倆已經結婚,並生有一個女兒。阿珍現在是一村裡的小學校長,能說會寫,是一家之主,而孝松則只知在耕田不問其他,阿珍很愛自己的丈夫和女兒。當阿珍夫婦倆得知珊珊的事業與戀愛煩惱後,決定共同安慰珊珊。可是,女人的嫉妒心讓阿珍在同情珊珊之餘,又對珊珊與孝松的接觸懷有戒心。一天,珊珊見孝松赤腳在田裡幹活,就買了一雙水鞋給他,孝松怕引起誤會,將水鞋藏於閣樓上,不想,吃晚飯時,水鞋掉了下來,這引起了夫婦從未有過的誤會,揚言要離婚。珊珊的妹妹在香港將事態搞大,珊珊不得不離鄉返港,阿珍去送她,兩人對視良久,從對方的眼睛裡都看到了理解和酸澀。
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
這是一部散文式的詩意電影。似有故事,又無故事,一個香港小姐匆匆地來又匆匆地離去,似水流年,每個人都有了不知不覺的變化,而內心深處那份年少的記憶則永遠不會忘掉。影片是香港與內地電影工作者合拍的第一部反映當代生活的作品,風格清新雋永,場景簡朴,手法紀實,但提供給了觀眾豐富的視聽信息。這里有最古老的鄉風民俗與最現代的生活方式 ,映襯了濃郁的社會氛圍與人物細微纖巧的心理情緒。使觀眾得以用一種親切平和的方式,來感覺這種恬淡、淳厚的人生。該片被評為香港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
在老電影中,很少有能象《似水流年》這樣人一直懷念著的,這部由嚴浩導演,斯琴高娃和顧美華主演,張叔平負責美術,喜多郎配樂的電影,似乎有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的理由。故事裡淡淡的情感、美麗的潮汕風景、片中的音樂、顧美華幽雅的氣質,這些都令觀眾長久地感動和懷想。
導演
說起嚴浩,一般觀眾可能並不熟悉。但是作為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干將,嚴浩在80年代前後的香港電影界有非常重要的位次。他是香港影壇最早赴國外學習電影的導演之一,1973年畢業於倫敦電影學院。同年返港,進入無線電視編劇組,電視劇處女作《北斗星》第二集,後又參與編導警匪片集《國際刑警》、《年輕人:1977》、《年輕人:藝術人生》、《奇趣錄》等反映現實的電影劇。其中《國際刑警》獲美國紐約國際電視節銅牌獎。1978年執導香港第一部新浪潮電影《茄哩啡》,由此,香港電影進入新浪潮時代。八十年代後期和九十年代初,他拍攝了「大陸三部曲」,表達了他對大陸文化的好奇和關注。此後他赴好萊塢發展,近年創作重心又轉回大陸。
美術
一說起張叔平,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王家衛。沒錯,王家衛、杜可風、張叔平是創作鐵三角,他們三個人合力打造了無數美輪美奐的現代夢境。張叔平原籍無錫,曾於加拿大修讀電影。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美術指導,曾多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及服裝設計獎。除了作為美術師之外,近年更屢次參與剪接工作,融合細密的心思和敏銳的觸覺,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剪接指導。在王家衛的電影里,張叔平一次又一次盡情發揮他的才華稟賦,精緻細膩的人物造型、視覺效果、和布景設計。也許他的人生,就是嚴謹的設計和構想的不確定性的完美結合。
配樂
有人曾經驚嘆,為什麼一個日本人做的中國音樂比中國人做的還要中國,說的就是這部電影的配樂喜多郎。喜多郎原名高橋正則,1953年2月4日生於日本愛知縣的豐橋市。1976年後,他在許多亞洲國家長期旅行采風。早在80年代初期,他就發表了《絲綢之路》系列。除了《似水流年》的配樂之外,喜多郎廣為人知的電影配樂作品還有《宋家王朝》配樂。
所獲獎項
影片獲得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 、最佳新人、最佳美術指導6項獎。
❸ 《似水年華》演員表
黃磊 ·飾演· 文
李心潔 ·飾演· 默默
林繼東 ·飾演· 勁
扈強 ·飾演· 雄
周德華 ·飾演· 二傻
王仕穎 ·飾演· 鈴兒
陳巧玲 ·飾演· 小梅
施易男 ·飾演· 少年
劉若英 ·飾演· 英
朱旭 ·飾演· 齊叔
蓋奕 ·飾演· 秀
齊士龍 ·飾演· 英父
王東方 ·飾演· 東東
秋薇 ·飾演· LUCY
盛才鑫 ·飾演· 何叔
導演: 黃磊 扈強 監制: 蕭志文 苗曉天
製片人: 陶昆 劉威 出品人: 薛桂枝 張小燕
編劇: 黃磊 黃珂 葛杉 付琦 主攝影/像: 段正軍
剪輯: 劉燕娟 音樂: 陳志遠
美術(設計): 韓忠 錄音: 李安磊
策劃: 王勁松 扈強 劉若英 主題曲作詞: 黃舒駿 冷玩妹 深白色
主題曲作曲: 陳志遠 黃仁 深白色 主題曲演唱: 黃磊 劉若英
造型設計: 方綺倫 照明(設計): 董少松
出品地: 大陸 出品時間: 2003年
彩色/黑白: 彩色 作品原創語言: 國語
出品公司: 北京曼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 版權提供: 北京曼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攝制公司: 北京曼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 集數: 23
❹ 黃磊《似水年華》里勁的老婆是哪個演員演的
蓋奕
❺ 請問哪位大大有1984年嚴浩導演的老電影《似水流年》的下載地址或其他方式,不勝感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4NTgwODQw.html剛看完完整的
❻ 普法欄目劇幸福似水流年的演員有哪些
普法欄目劇幸福似水流年第一部小桃紅
娟子扮演者是
周菲!
運來扮演者是
葉靜!
❼ 似水流年的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
在老電影中,很少有能象《似水流年》這樣人一直懷念著的,這部由嚴浩導演,斯琴高娃和顧美華主演,張叔平負責美術,喜多郎配樂的電影,似乎有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的理由。故事裡淡淡的情感、美麗的潮汕風景、片中的音樂、顧美華幽雅的氣質,這些都令觀眾長久地感動和懷想。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來源於《牡丹亭》。編劇孔良是文學系進修班畢業的。後在珠江電影製片廠工作。
張叔平在此片中,出於某種原因化名章叔屏。
《似水流年》獲198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新人、最佳美術六項大獎。
斯琴高娃憑此片獲得影後,也是第一個在香港獲獎的大陸女演員。
1987年10月,《似水流年》申請參加金馬獎,但由於此片外景地在大陸,因此被組委會以時間不及為由婉拒。
嚴浩對自己作品的評價是:「我的電影畫面很感性、很唯美,戲裡面的人物性格很復雜。」嚴浩的父親就是聞名遐邇的《金陵春夢》的作者嚴慶澍,筆名唐人。
導演
說起嚴浩,一般觀眾可能並不熟悉。但是作為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干將,嚴浩在80年代前後的香港電影界有非常重要的位次。他是香港影壇最早赴國外學習電影的導演之一,1973年畢業於倫敦電影學院。同年返港,進入無線電視編劇組,電視劇處女作《北斗星》第二集,後又參與編導警匪片集《國際刑警》、《年輕人:1977》、《年輕人:藝術人生》、《奇趣錄》等反映現實的電影劇。其中《國際刑警》獲美國紐約國際電視節銅牌獎。1978年執導香港第一部新浪潮電影《茄哩啡》,由此,香港電影進入新浪潮時代。八十年代後期和九十年代初,他拍攝了「大陸三部曲」,表達了他對大陸文化的好奇和關注。此後他赴好萊塢發展,這些年創作重心又轉回大陸。
美術
一說起張叔平,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王家衛。沒錯,王家衛、杜可風、張叔平是創作鐵三角,他們三個人合力打造了無數美輪美奐的現代夢境。張叔平原籍無錫,曾於加拿大修讀電影。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美術指導,曾多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及服裝設計獎。除了作為美術師之外,這些年更屢次參與剪接工作,融合細密的心思和敏銳的觸覺,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剪接指導。在王家衛的電影里,張叔平一次又一次盡情發揮他的才華稟賦,精緻細膩的人物造型、視覺效果、和布景設計。也許他的人生,就是嚴謹的設計和構想的不確定性的完美結合。
配樂
有人曾經驚嘆,為什麼一個日本人做的中國音樂比中國人做的還要中國,說的就是這部電影的配樂喜多郎。喜多郎原名高橋正則,1953年2月4日生於日本愛知縣的豐橋市。1976年後,他在許多亞洲國家長期旅行采風。早在80年代初期,他就發表了《絲綢之路》系列。除了《似水流年》的配樂之外,喜多郎廣為人知的電影配樂作品還有《宋家王朝》配樂。
❽ 有首歌叫《安娜 安娜》,是電影《似水流年》主題曲,誰能介紹一下這個電影和音樂如題 謝謝了
[編輯本段]經典影片 基本信息 電影片名:似水流年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USA 96 min、HK 120 min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漢語普通話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單聲道 攝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製作公司:青鳥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Bluebird Movie Enterprises Ltd. [香港] Hong Kong Pineast Pictures 上映日期:中國香港 1984年9月7日、美國 1985年4月8日 演職員表 導演Director:嚴浩 Ho Yim 編劇Writer:孔良 Liang Kong 演員Actor: 顧美華 Josephine Koo ..........張珊珊 Coral Zhang 斯琴高娃 Siqin gaowa ...........阿珍 Pearl 謝偉雄 Weixiang Xie .............孝松 周沄Yun Zhou .....................忠叔 邢馬力 Mali Xing ...................王老師 許瑞萍 Ruiping Xu ................許老師 製作人 Proced by:夏夢 Meng Xia .....pro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鬼太郎 Kitaro 攝影Cinematography:潘恆生 Hang-Sang Poon 剪輯Film Editing:健健 Kin Kin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張叔平 William Chang 劇情介紹 香港小姐朱珊珊因與妹妹發生遺產糾紛,心裡十分煩惱,正值鄉下祖母逝世,遂決定動身前往離別20年的粵東潮汕老家奔喪。在家鄉,她見到了童年夥伴阿珍和孝松,他倆已經結婚,並生有一個女兒。阿珍現在是一村裡的小學校長,能說會寫,是一家之主,而孝松則只知在耕田不問其他,阿珍很愛自己的丈夫和女兒。當阿珍夫婦倆得知珊珊的事業與戀愛煩惱後,決定共同安慰珊珊。可是,女人的嫉妒心讓阿珍在同情珊珊之餘,又對珊珊與孝松的接觸懷有戒心。一天,珊珊見孝松赤腳在田裡幹活,就買了一雙水鞋給他,孝松怕引起誤會,將水鞋藏於閣樓上,不想,吃晚飯時,水鞋掉了下來,這引起了夫婦從未有過的誤會,揚言要離婚。珊珊的妹妹在香港將事態搞大,珊珊不得不離鄉返港,阿珍去送她,兩人對視良久,從對方的眼睛裡都看到了理解和酸澀。 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 這是一部散文式的詩意電影。似有故事,又無故事,一個香港小姐匆匆地來又匆匆地離去,似水流年,每個人都有了不知不覺的變化,而內心深處那份年少的記憶則永遠不會忘掉。影片是香港與內地電影工作者合拍的第一部反映當代生活的作品,風格清新雋永,場景簡朴,手法紀實,但提供給了觀眾豐富的視聽信息。這里有最古老的鄉風民俗與最現代的生活方式 ,映襯了濃郁的社會氛圍與人物細微纖巧的心理情緒。使觀眾得以用一種親切平和的方式,來感覺這種恬淡、淳厚的人生。該片被評為香港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 在老電影中,很少有能象《似水流年》這樣人一直懷念著的,這部由嚴浩導演,斯琴高娃和顧美華主演,張叔平負責美術,喜多郎配樂的電影,似乎有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的理由。故事裡淡淡的情感、美麗的潮汕風景、片中的音樂、顧美華幽雅的氣質,這些都令觀眾長久地感動和懷想。 導演 說起嚴浩,一般觀眾可能並不熟悉。但是作為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干將,嚴浩在80年代前後的香港電影界有非常重要的位次。他是香港影壇最早赴國外學習電影的導演之一,1973年畢業於倫敦電影學院。同年返港,進入無線電視編劇組,電視劇處女作《北斗星》第二集,後又參與編導警匪片集《國際刑警》、《年輕人:1977》、《年輕人:藝術人生》、《奇趣錄》等反映現實的電影劇。其中《國際刑警》獲美國紐約國際電視節銅牌獎。1978年執導香港第一部新浪潮電影《茄哩啡》,由此,香港電影進入新浪潮時代。八十年代後期和九十年代初,他拍攝了「大陸三部曲」,表達了他對大陸文化的好奇和關注。此後他赴好萊塢發展,近年創作重心又轉回大陸。 美術 一說起張叔平,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王家衛。沒錯,王家衛、杜可風、張叔平是創作鐵三角,他們三個人合力打造了無數美輪美奐的現代夢境。張叔平原籍無錫,曾於加拿大修讀電影。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美術指導,曾多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及服裝設計獎。除了作為美術師之外,近年更屢次參與剪接工作,融合細密的心思和敏銳的觸覺,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剪接指導。在王家衛的電影里,張叔平一次又一次盡情發揮他的才華稟賦,精緻細膩的人物造型、視覺效果、和布景設計。也許他的人生,就是嚴謹的設計和構想的不確定性的完美結合。 配樂 有人曾經驚嘆,為什麼一個日本人做的中國音樂比中國人做的還要中國,說的就是這部電影的配樂喜多郎。喜多郎原名高橋正則,1953年2月4日生於日本愛知縣的豐橋市。1976年後,他在許多亞洲國家長期旅行采風。早在80年代初期,他就發表了《絲綢之路》系列。除了《似水流年》的配樂之外,喜多郎廣為人知的電影配樂作品還有《宋家王朝》配樂。 所獲獎項 影片獲得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 、最佳新人、最佳美術指導6項獎。
❾ 曾獲得過金馬獎影帝和影後的大陸演員都有誰分別是在那一年那部電影(越全越好)
一、金馬獎影帝
1、徐崢,獲獎年份:2018年第55屆,獲獎影片:《我不是葯神》。
徐崢,1972年4月18日出生於上海,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199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98年出演話劇《股票的顏色》獲得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
2、范偉,獲獎年份:2016年第53屆,獲獎影片:《不成問題的問題》。
范偉,1962年9月2日出生在遼寧省沈陽市,喜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995年,第一次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並表演小品《牛大叔提干》。
3、馮小剛,獲獎年份:2015年第52屆,獲獎影片:《老炮兒》。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
二、金馬獎影後
1,周冬雨,獲獎年份:2016年第53屆,獲獎影片:《七月與安生》。
周冬雨,1992年1月31日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11級本科班,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2010年,因主演張藝謀執導電影《山楂樹之戀》被觀眾熟知。
2,馬思純,獲獎年份:2016年第53屆,獲獎影片:《七月與安生》。
馬思純(Sandra),1988年3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蚌埠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1995年,馬思純參演個人首部電影《三個人的冬天》。
❿ 電影《似水流年》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仍是鄉愁與身份認同,用樸素的幸福與無知對比潮流的空洞寂寞,像詩般的電影在華語片中不多見,最後一幕激流中的孤舟在《浮城》中也出現過。想來片尾曲的翻唱者們(張國榮、梅艷芳、陳百強)都死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