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戛納電影節世界十大導演

戛納電影節世界十大導演

發布時間:2021-07-27 17:24:35

Ⅰ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歷屆之最

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 陳凱歌

中國導演陳凱歌於1993年第46屆憑《霸王別姬》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過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包括華語影人)。

最年輕的影帝/影後:

柳樂優彌

2004年第57屆年僅14歲的日本演員柳樂優彌憑《無人知曉》擊敗中國男演員梁朝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喬迪·梅

1988年第41屆年僅13歲的英國演員喬迪·梅憑借《分離的世界》與同片的另兩位女演員芭芭拉·赫希、琳達·姆夫西一起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後。

唯一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華氏911》

邁克爾·摩爾的《華氏911》於2004年第57屆獲得金棕櫚獎,從而成為歷屆上唯一一部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

首位獲得榮譽金棕櫚獎的女性影人:阿涅斯·瓦爾達

2015年在第68屆戛納電影節閉幕典禮上,將頒發榮譽金棕櫚獎給阿涅斯·瓦爾達。阿涅斯·瓦爾達是首位領到該獎座的女性導演:她以傳奇性的幽默感發表感言:「我的電影從來沒像他們的賣座!」

Ⅱ 國際上比較重要的電影獎項有哪些

1戛納電影節,金棕櫚 比較提倡藝術和現實
戛納電影節旨在展示和提高那些在電影作為一種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天才電

影集合地。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可立即向世界觀眾推介。電影節還可使創作者與眾多買主接觸,展示自己的影片。電影節的

內容由電影節理事會在外國影片、法國影片和短片三個委員會的幫助下確定。電影節成立一個由10位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按照某種

規則為影片評獎。

每年電影節都要精選出大約50部故事片和20多部短片,分為參賽影片、非參賽影片、短片、「某種關注」四類進行展映。從1978年開

始,設立「金攝影機獎」獎勵那些在電影節任何一類影片中展映的最佳處女作品。1998年又新增了「電影基金獎」和「職業:製片人

」獎。參賽故事片競爭下列獎項:金棕櫚獎、評委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評委會還有可

能對影片頒發「評委會特別獎」。非參賽影片通常是那些以前在戛納獲過許多獎的導演的作品,還包括那些要求作特別安排比如作午

夜放映的影片。「某種關注」類屬於正式選出的非競賽單元影片。在這個單元展映的處女作影片可以競爭「金攝影機獎」。短片(15

分鍾以內)作品競爭金棕櫚短片獎。電影節規則允許評委會獎勵兩部短片作品。

戛納電影節1998年開始推出「電影基石獎」,旨在發現和鼓勵全世界范圍的青年電影製作者。「電影基石」單元將推出大約20部學生

電影作品(短片、中等長度的虛構作品或動畫片),由一個單獨的由5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來評判,最後獎勵4部最佳影

片。第一次「電影基石獎」的獲得者將被保送其第一部故事片參加戛納電影節。戛納電影節1998年還推出「職業:製片人」單元以表

達對製片人的敬意。11位對電影藝術給予極大支持的製片人被從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中國香港選出。這些

製片人扶助提高的30部電影將在「職業:製片人」單元展映,奉獻這些影片的藝術家、導演、演員將一並出席。於1978年設立的「金

攝影機獎」獎勵那些參加戛納電影節任何種類(參賽影片、「某種關注」單元、「導演雙周」影展、「影評周」、「法國電影」展等

)展映的處女作影片。這些影片由一個特別的「金攝影機」評委會選出。
2柏林電影節,金熊 促進世界電影的交流並展示文化多元化
國際性電影節,世界十大電影節前三甲,柏林電影節號稱世界上最有影響的電影節。
獎項是最佳影片為金熊獎、導演魏金熊獎,演員獲銀熊獎,後又因鼓勵歐洲電影設立「蘭天使獎」,我國電影獲得柏林獎為----「紅

高粱」----金熊獎。
「我的父親母親」-----銀熊-----「章子怡」。
國際性電影節是各國均可參加不分地區和語言。
3威尼斯電影節,金獅 是歐洲與亞洲電影交流的一個平台,也是傳統歐洲電影的根據地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

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

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

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

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

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

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

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

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

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

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4歐洲電影獎 扶持歐洲電影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的歐洲電影獎。歐洲電影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當時柏林

是電影獎的永久舉辦地。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


5凱撒獎(法) 扶持法國電影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

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

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6英國電影學院獎 英國的奧斯卡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

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

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

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

。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

的獎項產生。
7青龍獎(韓)
8東京電影節,金麒麟 展示亞洲電影的最大舞台
(上面的兩個沒有找到相關的詳細說明)
9奧斯卡(美國電影工會獎) 世界電影最高獎(也有很多人說是戛納) 金像獎
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的別稱。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的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

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

.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

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1931年時曾說這尊

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

用這個名字。
10聖丹斯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

,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

資源庫。

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未在國際上得過獎是參加聖丹斯電影節的必備條件。然而,這些參加者一旦在電影節獲獎,他們就有可能一下子從影壇上的無名

之輩變成當紅明星,例如,當《麥克穆倫兄弟》獲得1995年聖丹斯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時,人們對該片的導演兼主演愛德華-伯恩斯

還一無所知。如今,伯恩斯已成為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主演之一。再如,1996年以《歡迎來到玩偶屋》一片獲得聖丹

斯電影節評委獎的托德-索倫茲,今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上以《幸福》一片獲得了競賽外最佳故事片獎。而去年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露臉

的《厄夜叢林》,更是在票房上創下奇跡。

聖丹斯電影節至今已舉辦20屆。

美國獨立電影界盛事「2001聖丹斯電影節」的得獎名單於1月28日正式公布,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於1999年執導的《我的父親母

親》經觀眾投票奪得本屆「世界電影」組別的觀眾投票大獎。

Ⅲ 作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戛納電影節,其最高獎項是什麼

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

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Ⅳ 好萊塢十大頂級導演的名字

斯皮爾伯格,克里斯托芬諾蘭,大衛芬奇,大衛林奇,詹姆斯卡梅倫,昆丁塔倫蒂諾,馬丁西科塞斯,蒂姆伯頓,喬治·盧卡斯,彼特·傑克遜, 這些是我所看過的評價最高的導演們,而且是現在仍然推出作品的導演。若放在全球的話,在考慮到時間,則有:1.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 威力指數:99分 前夢工廠的三巨頭之一,在好萊塢的地位如日中天。他執導的《ET》《侏羅紀園》《印第安那瓊斯》《世界大戰》等獲得了全球觀眾最高的支持。《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讓他兩獲奧斯卡最佳導演,他就是好萊塢電影的最佳代言人! 2.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威力指數:98分 「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是一個能創造奇跡的導演,還有哪部比《泰坦尼克號》更成功的電影嗎?他是個人最喜歡的傳奇導演,遺憾的因種種因素未能座上全球頭號導演交椅,而他執導的《終結者2》《真實的謊言》《異形2》等都成了經典中的經典,取得了漂亮的戰績。 3.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威力指數:97分 他是一個白手起家的「電影商人」,他是電影叢林中最唯美唯善主義者。他執導的《星球大戰》不僅獲得了全球成功,更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成為了美國一種文化的象徵,影響了幾代人。詹姆斯·卡梅隆,朗·霍華德,彼得·傑克遜……這些天王導演又有哪個沒受《星球大戰》的影響呢?他目前建立的電影拍攝數字化技術中心,前途也是一片高明! 4.彼特·傑克遜(Peter Jackson) 威力指數:96分 他是紐西蘭的驕傲,紐西蘭的童話,紐西蘭的國寶。神話世界頭號締造者,《魔戒》一出,誰與爭鋒!他的《指環王》三部曲讓全世界觀眾感受到了魔戒的魅力,魔戒的熱潮更是一浪高過一浪!《金剛》雖然沒有達到指環王的高度,但在這部充滿詩意的怪獸巨片還是向我們展示了這位童話國王與眾不同的導演才華!他的下一步將會和微軟攜手把超級游戲《光暈》般上大屏幕,這位神奇的大胖子或許能給我們奉一部堪比《星際大戰》般的壯闊科幻史詩,《指環王》前傳《霍比特人》也還等待這位國王的駕到! 5.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威力指數:90分 斯科西斯的電影向來是集藝術與商業於一體,從《出租汽車司機》《紐約,紐約》《憤怒的公牛》《金錢本色》《好傢伙》《恐怖角》《純真年代》到《紐約黑幫》《飛行者》《無間行者》,執導片型,種類之廣,影響之深,令天下後輩景仰!但遺憾的是奧斯卡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但這位偉大的無冕之王已經獲得了全世界的肯定與尊重! 6.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威力指數:89分 雷德利·斯科特絕對是好萊塢無可爭議的重量級導演,1977年,他初出茅盧就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最佳新人獎,隨後的《異形》便奠定了他在好萊塢的江湖地位,也獲得了科幻、恐怖片大師的美名,而他的《角鬥士》不僅讓史詩片重現輝煌,也讓他成為全球頂級王牌導演之一。》 7.羅伯特·澤米基斯(Robert Zemeckis) 威力指數:88分 他是電影界的夢想家,《回到未來》系列讓他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阿甘正傳》讓他捧走了小金人,而他在《超時空接觸》《荒島餘生》也有不俗表現。他立足江湖的主要手段是將高科技的運用到了爐火純青,《誰陷害了兔子羅傑》《極地特快》讓他獲得了「高科技導演」的美譽。 8.羅蘭·埃默里希(Roland Emmerich) 威力指數:88分 他號稱"災難片之王"、「德國的斯皮爾伯格」 ,他也確實和老斯有著許多相同之處,都對商業大片來者不拒,而他的目標就是在銀幕上恐嚇全人類,讓災難成為一種賞受,他做到了,看看《獨立日》《哥斯拉》《後天》哪部沒有打動觀眾的眼球。而他的本事還遠不止如此,商業史詩片也玩的不賴,《愛國者》就是頗具水準的佳作!而他的下一步目標是《10,000 B.C.》,這部探索歷險的大片會讓他再展王牌巨導的風采嗎?向前面的四大天王巨導叫板嗎? 9.朗·霍華德(Ron Howard) 威力指數:86分 好萊塢項級資深大導演,這位從小就是童星的大導演,確實有著過人這處,他所創作的影片包括B級情節劇、家庭喜劇、科幻史詩片、懸念驚悚片、荒誕片以及大製作的動作片。題材廣闊,卻又不落俗套,創作出了不少像《美人魚》、《魔繭》、《溫馨家庭》、《烈火雄心》、《大地雄心》、《阿波羅十三號》、《達·芬奇密碼》等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成為了好萊塢的頂級「票房導演」。2001年《美麗心靈》更是讓它達到事業的巔峰,捧走小金人! 10.邁克爾·貝(Michael Bay) 威力指數:85分 從動作片節奏把握上來看,邁克爾·貝是緊次於詹姆斯·卡梅隆的大腕級動作片導演,只要是邁克爾·貝的電影,一定會知道什麼是精采、刺激與緊張。他也是我非常欣賞的一位天才動作片導演,但《逃出克隆島》的慘敗卻幾乎毀了邁克爾·貝大好前程,但他比老吳幸運的是,各大頂級製片商還是非常看重他控制大場面的功夫,並沒有因此放棄他。

Ⅳ 盤點戛納電影節史上那些令人發指的電影,你看過哪一部

《櫻桃的滋味》
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相對於那些真正令人發指的影片,《櫻桃的滋味》並沒有什麼大問題。而且以今日我們的視角看待這部影片可謂是影史的上乘之作,也是少爺本人很喜愛的影片。但在三十年前的戛納上,該片大量的情節都發生在汽車內,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給行駛的汽車特寫,對話全部為畫外音。這樣的情節因其評委的很大爭議,人們認為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上來看該片有失技術水準,但是最終該片還是奪得了當年的金棕櫚獎。

《甜蜜的生活》
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

費里尼在該片中空前地對基督教進行了褻瀆,雖然影片對義大利中產階級的浮華加以諷刺,但片頭直升機托基督像的情節還是引來了教會的譴責。影片結尾長時間的縱欲鏡頭也被人們批判是傷風敗俗。雖然口碑很差勁,也被評價為國家之恥辱,但是它的票房成績卻是絕佳出色。

《放大》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安東尼奧尼總是走在挑戰觀眾視覺底線的前沿,就像戈達爾走在影迷思想的前沿一樣。其在《放大》中的尺度更是一個巔峰,該片的尺度在如今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但是五十年前,該片的對戛納評委的影響是巨大的。事實也證明,好的影片不僅能在當年獲得金棕櫚,即便今天來看,《放大》也是值得深思的佳作。

《不可撤銷》
導演:加斯帕·諾

該片可謂是臭名昭著,不僅在戛納上惡心了一眾人,其中近乎充斥全片的淫亂戲也成功讓該片躋身影迷心目中的「世界十大禁片」名列。主演文森特·卡索甚至當中對加斯帕·諾破口大罵,戛納首映途中也是有大批觀眾退場,但堅持到最後的觀眾還是對影片獻上了掌聲。

《極樂大餐》
導演:馬可·費雷里

該片明顯是收到薩德主義的深刻影響,為了抨擊中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浮華,費雷里為我們獻上了一部吃貨版的《索多瑪120天》,正因如此該片充斥著大量讓人斥責的情節。影片主演馬爾切洛·馬斯特羅亞尼的女友在看完該片與他打了一周的冷戰。《極樂大餐》少爺認為是很值得討論的一部影片,之後少爺會著重介紹該片。

Ⅵ 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是什麼

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Ⅶ 第74屆戛納電影節結果出爐,哪位女導演獲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

7月17日,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法國女導演朱利亞·迪庫諾憑其第二部作品《鈦》獲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此前女導演獲得該獎是1993年簡·康平的《鋼琴課》。

尤霍·庫奧斯曼恩的《六號車廂》和阿斯哈·法哈蒂的《一個英雄》獲評審團大獎。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短片金棕櫚獎。

完整獲獎片單

最佳影片:

朱利亞·迪庫諾《鈦》

評審團大獎:

尤霍·庫奧斯曼恩《六號車廂》

阿斯哈·法哈蒂《一個英雄》

最佳導演:

萊奧·卡拉克斯《安妮特》

最佳編劇:

濱口龍介、大江崇允《駕駛我的車》

評審團獎: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記憶》

那達夫·拉皮德《阿赫德的膝蓋》

最佳男演員:

卡賴伯·蘭德里·瓊斯《內特拉姆》

最佳女演員:

西莉亞·史都斯坦《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短片金棕櫚:

唐藝《天下烏鴉》

短片評審團特別提及:

《Céu de agosto》

金攝影機最佳處女作獎:

達妮卡· 庫爾西奇《海鱔》(導演雙周單元)

以上內容參考界面新聞-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頒獎 法國女導演朱利亞·迪庫獲金棕櫚大獎

Ⅷ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Ⅸ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排名不分先後: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說卡梅隆是當今重工業電影的開拓者,享譽世界的《泰坦尼克號》和第一部3D電影《阿凡達》,還有承載了我國80後對於科幻小說記憶的《終結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閱讀全文

與戛納電影節世界十大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個搞笑電影結局是做夢醒了 瀏覽:120
再見電影趙麗穎完整版 瀏覽:548
比較好的藍光電影網站 瀏覽:900
鐵拳電影完整版國語版在線觀看 瀏覽:197
電影解說完整版好評 瀏覽:681
開封團購電影票 瀏覽:561
舞蹈英文電影 瀏覽:397
金山人電影大全 瀏覽:76
看電影中文的網站 瀏覽:550
宋佳電影演員排名 瀏覽:937
看電影吃什麼零食不胖 瀏覽:916
合肥電影院最新影訊 瀏覽:370
03年大陸反貪電影大全 瀏覽:365
誕男誕生記中文電影在線看記 瀏覽:684
中文字幕同學電影 瀏覽:244
免vip電影的網站 瀏覽:98
電影里的孫悟空的圖片帥氣 瀏覽:833
關於狗冒險的電影大全 瀏覽:316
金雞百花獎電影節最佳 瀏覽:678
男人懂的的電影網站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