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手銬的旅客的演員於洋簡歷
(1930.10.4-) 演員、導演。
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
米豆小劇場,好看的動畫小劇場
中國影視演員、導演。原名於延江。山東黃縣人。1945年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
演出影片
1947:留下他打老蔣
1949:橋、中華女兒
1950:衛國保家
1951:走向新中國
1952:葡萄熟了的時候
1954:山間鈴響馬幫來
1955:怒海輕騎
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膽 山裡的人
1959:飛越天險 礦燈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糧食
196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
1961:暴風驟雨
1966:大浪淘沙
1974:火紅的年代 偵察兵
1975:第二個春天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
1989:女賊
1993:大海風 導演故事片
1977:萬里征途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與楊靜合作)
1984:騎士的榮譽(與德勒格爾瑪合作)
1985:駝峰上的愛(與楊靜合作)
1987:孤帆遠影
2. 田烈的電影角色
田烈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可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他以擅演反派著稱,像《古剎鍾聲》里的老和尚、《雲霧山中》的土匪、《神秘的旅伴》里的特務蕭五、《龍須溝》的惡霸黑旋風、《一貫害人道》的匪專員、《新兒女英雄傳》的申財主、《怒海輕騎》里的敵胡團長、《鐵道衛士》里的九宮道主等角色,個個都是經典之作。影片中田烈出演的各個反派人物不僅處理的各不雷同,並將其陰險、毒辣、兇狠、狡詐、張狂、霸道的反派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田烈以演反派著稱,實際他飾演的正面形象也可圈可點,像《上甘嶺》中的炊事員,《錦上添花》里古板的鐵路工人老懷表,《呂梁英雄》的民兵,《英雄司機》的調度員,《試航》中的周師傅,《換了人間》里的魏大爺等人物,都體現了他深厚的表演功力。只不過田烈表演的反派,演技更勝一籌,給觀眾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反而沖淡了他所演過的正面形象在觀眾們腦海中的記憶。
3. 原電影名導演湯曉丹近況
2012年1月21日,著名導演湯曉丹逝世於上海,享年102歲。你可能不太熟悉這個名字,但你一定不會忘記他拍的電影,《南征北戰》、《紅日》、《渡江偵察記》、《南昌起義》、《廖仲愷》、《難忘的戰斗》、《祖國啊、母親》、《傲蕾一蘭》、《怒海輕騎》、《水手長的故事》、《不夜城》,這些作品您不熟悉嗎?你沒看過嗎?如果說現在的孩子沒有看過這些電影我是相信的,可是即使沒看過也聽過吧?年長一點的人不用說,我們是看著這些電影長大的。湯曉丹導演曾經說過:「以正確的意識鼓勵大眾向合理的社會生活前進。」一語道盡全部電影人所賦予的社會責任,我喜歡他的電影,既波瀾壯闊,又細膩傳神,人物刻畫到位,很多電影語言表達方式和手法,仍然為現在的電影人所借鑒。其《南征北戰》是中國戰爭史詩片的開山之作,其創作風格與敘事結構至今具有引領作用,也創造出了舊中國電影所不曾擁有的大場面戰爭片的歷史。湯曉丹導演的電影含蓄內斂,情節具有張力,矛盾設置與處理方式獨特,他的電影對於演員的塑造也極具功力。我們見過的《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師長,《紅日》中的沈振新、石東根、劉勝都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難忘的戰斗》中他甚至起用了「話劇皇帝」焦晃來扮演反面人物,處理得也相當的到位。湯曉丹導演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可是他的電影作品卻作為一種永存而為我們所銘記。
4. 這個人現在活著還是去世了
李林,1920年7月,出生在黑龍江省巴彥縣,7歲遷到哈爾濱。少年時代就對電影充滿了極大的興趣。
1937年11月,正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的李林,投考「滿州映畫協會演員訓練所」,開始了銀幕生涯。
抗戰後,李林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當演員。1946年在《松花江上》中飾演日本工頭。1948年2月,李林來到北平,成為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演員。3月到華北大學進行了短期學習。
1950年在《內蒙人民的勝利》中飾演王爺手下的一個官吏,同年在成蔭導演的《鋼鐵戰士》中飾演敵政工處長陳俊卿,較好的揭示了角色的惡毒頑固,陰險狡詐的反動本質。該片1951年在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和平獎。
李林又相繼在《新兒女英雄傳》、《一貫害人道》、《虎穴追蹤》、《怒海輕騎》中飾演反面角色,李林也在《趙小蘭》、《山裡的人》中飾演過貧農、老鐵匠。但當他看到劇本《地下尖兵》的時候,主動放棄演正面人物,而飾演了國民黨專員鄒至甫這個反派角色。這次成功地塑造了鄒至甫這一反派角色,使李林在反面人物的創造上有了進展。接著又在《黨的女兒》、《烈火中永生》等影片中扮演叛徒、敵特工人等人物。
1972年以後,李林繼續在《海霞》、《黑三角》中飾演反面人物。李林在創作反面人物時,抓住角色各自的性格特徵,精心通過人物外部造型,進行人物內心的刻劃。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1992年7月,李林逝世。
5. 求老電影藝術家於洋的生平還有簡歷
於洋 (1930.10.4─)北影廠導演。電影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
原名於延江,山東黃縣人。6歲時,隨母親"闖關東"。12歲時,邊上學邊拍電影。1945年參加革命,當過偵察員,並參加了解放長春、四平等戰役。1946年被捕入獄,後被營救。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考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專修班學習。1956年調北京電影製片廠。歷任北影演員劇團團長,兼任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影協理事,中國文化交流基金會理事,中國劇協會員,中國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常務理事等職。是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1947年在影片《留下他,打老蔣》中扮演八路軍連長。1950年參加拍攝了《衛國保家》,主演的影片還有:《橋》、《中華兒女》、《走向新中國》、《葡萄熟了的時候》、《山間鈴響馬幫來》、《怒海輕騎》、《生活的浪花》、《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糧食》、《革命家庭》、《火紅的年代》、《第二個春天》、《偵察兵》、《水上春秋》等。1976年改做導演。參與編劇並自導、自演的故事片有:《大海在呼喚》、《戴手銬的旅客》、《萬里征程》、《駝峰上的愛》、《孤帆遠影》、《騎士的榮譽》等。導演的電視劇有:《特區法官》、《金盾在這里閃光》、《哪裡是我的家》等。
6. 演技入木三分,晚年癱瘓享年68歲,崔希正究竟經歷過什麼
反派對於演員來講就是對演技的考驗,好的誰都會演,可是壞人卻很難演,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沒有經驗怎麼詮釋好呢?
這就得看演員的領悟能力和表演能力了,其實在小編看來,反派人物更能讓觀眾耳目一新,因為討厭所以印象深刻,尤其是有那些鮮明形象的更加突出。
曾經那個油嘴滑舌,古靈精怪的小人物,現在也成為了小老頭子,他的一生為演藝事業貢獻了太多,演了一輩子配角,卻沒來得及享受晚年生活。
1981年3月21日,68歲的李景波還是離開了人世,去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這里為那個時代的老戲骨緬懷,他們為演藝事業做出的貢獻,我們永遠不會忘。
時間會遺忘很多,可是曾經那些經典,永遠刻在文字里,刻在每個人的記憶里,致敬經典、緬懷經典,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事情。
7. 我國早期電影中有哪些表現海軍的影片
前30年文藝領域十分重視海軍建設:最早的電影叫「怒海輕騎」,反映萬山海戰,後來有「赤峰號」反映我軍大艦,「海魂」國民黨軍艦起義;「海鷹」、「無名島」反映魚雷艇部隊戰斗故事、「霧海夜航」海軍參與寧波海難救助,「驚濤駭浪」海軍登陸艦戰勝台風;「水手長的故事」魚雷艇偵察兵的故事、「南海風雲」西沙海戰;「第二個春天」造導彈艇的故事;「白龍尾島」,反映海軍抗美援越故事;反而是後30年電影市場化了,卻不見海軍建設的電影了。
8. 田烈的參與影片
1. 《三進山城》(1965) .... 胖伙夫
2. 《山村會計》(1965) .... 劉有壺 3. 《錦上添花》(1962) .... 老懷表
4. 《鄂爾多斯風暴》 (1962) .... 奇管家
5. 《神出鬼沒 》(1962) .... 王字第八號
6. 《冬梅》 (1961) .... 顧總指揮
7. 《萬木春》 (1961) .... 龍四海
8. 《再生記》 (1960) .... 安榮貴
9. 《鐵道衛士》 (1960) .... 九宮道主
10. 《換了人間》 (1959) .... 魏大爺
11. 《試航》 (1959) .... 周師傅
12. 《錫城的故事》 (1959) .... 劉德才
13. 《雲霧山中》 (1959) .... 焦王
14. 《古剎鍾聲》 (1958) .... 老和尚 15. 《天下無難事》 (1958) .... 曹福
16. 《心連心 》(1958) .... 紅吉
17. 《邊寨烽火》 (1957) .... 梅普山官
18. 《上甘嶺》(1956) .... 炊事員
19. 《怒海輕騎》 (1955) .... 敵胡團長
20. 《神秘的旅伴》 (1955) .... 蕭五
21. 《英雄司機》 (1954) .... 調度員
22. 《一貫害人道》 (1952) .... 匪專員
23. 《龍須溝》 (1952) .... 黑旋風
24. 《新兒女英雄傳》 (1951) .... 申財主
25. 《呂梁英雄》 (1950) .... 民兵
26. 《民主青年進行曲》 (1950) .... 行轅軍官
27. 《白雲故鄉》 (1940)
9. 王春泉的拍攝電影
《鋼鐵戰士》(1950年)
《榮譽屬於誰》(1950年)
《葡萄熟了的時候》(1952年)
《草原上的人們》(1953年)
《無窮的潛力》(1954年)
《怒海輕騎》(1955年)
《新局長到來之前》(1956年)
《不拘小節的人》(1956年)
《民兵的兒子》(1958年)
《她愛上了故鄉》(1958年)
《金玉姬》(1959年)
《五朵金花》(1959 年)
《還魂記》(1960 年)
《達吉和她的父親》(1961 年)
《牆頭馬上》(1963年)
《景頗姑娘》(1965年)
《天天向上》(1966年)
1961年,他被任命為長影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和總攝影師。 1936年《百寶圖》《花燭之夜》《喜臨門》《香江歌女》
1937年《女人》《女財神》《滿園春色》《花開花落》
1938年《女少爺》《鳳求凰》
1939年《影城記》《神秘夫人》《女子公寓》《碧雲宮》
1940年《閻惜姣》《啼笑姻緣》《三笑》《秦香蓮》《千里送京娘》《女皇帝》《梁山伯與祝英台》
1941年《英烈傳》《新隱身術》《現代青年》《風流寡婦》
1942年《鴛鴦淚》《淚灑相思地》
1947年《蒙難夫人》《間諜忠魂》《碧海紅顏》
1948年《山河淚》《九死一生》
1950年《在前進的道路上》《鋼鐵戰士》
1952年《葡萄熟了的時候》《草原上的人們》
1954年《無窮的潛力》
1955年《怒海輕騎》
1956年《新局長到來之前》《不拘小節的人》
1958年《民兵的兒子》《她愛上了故鄉》
1959年《五朵金花金玉姬》
1961年《達吉和她的父親》
1963年《牆頭馬上》
1965年《景頗姑娘》
10. 田烈的電影生涯
初中時,聰慧好動,十分喜愛京戲,常常上台一試身手。1928年15歲時,田烈瞞過要其做買賣的父親,偷偷考取了設在山東泰安的民眾劇場學習表演。在民眾劇場期間學習了舞台表演、化妝、戲曲、戲劇、音樂理論和樂器知識,並參加了多部話劇、京劇的演出,為他以後的從藝道路打下了基礎。
1929年民眾劇場擴建為山東實驗劇院,田烈成為正式演員。1930年山東實驗劇院因經費短缺,部分師生組成「晦鳴社」到北平演出,田烈在話劇《名優之死》中出演了一個角色。1931年,他在上海加入「集美」歌舞劇社、「獅吼」劇社,先後在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生死同心》、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新舊時代》等多部影片中出演角色。 1947年,田烈回到北平後,進入中央電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三場任演員,在影片《滿庭芳》、《深閨疑雲》、《碧血千秋》等影片中扮演角色。新中國成立後,他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1955年田烈調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在北影和長影做演員期間,從建國的1949年到「文革」前的1965年,他緊鑼密鼓地在《民主進行曲》、《呂梁英雄》、《新兒女英雄傳》、《一貫害人道》、《龍須溝》、《六號門》、《英雄司機》、《神秘的旅伴》、《怒海輕騎》、《上甘嶺》、《邊寨烽火》、《心連心》、《天下無難事》、《古剎鍾聲》、《雲霧山中》、《錫城的故事》、《試航》、《換了人間》、《鐵道衛士》、《再生記》、《萬木春》、《冬梅》、《神出鬼沒》、《鄂爾多斯風暴》、《錦上添花》、《山村會計》、《三進山城》等一系列影片中出演各種重要角色,田烈的演技達到了巔峰。
在田烈的《神秘的旅伴》、《上甘嶺》等影片中的劇照下方寫有「贈田烈同志生前友好存念」的白色手寫字跡,從字跡上分析,顯然是在田烈逝世後,家人或單位分送親朋好友的留念照。在《神秘的旅伴》中,田烈和另一位著名的反派演員李頡合作,成功地將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土匪蕭五和一個老奸巨猾、封建把頭式的馬幫主魏福的陰險狡詐刻畫得入木三分,使片中的角色氣質准確、傳神入畫。也使初登銀幕、在片中扮演小黎英的王曉棠一炮走紅。
在另一張《上甘嶺》的劇照中,田烈飾演老伙夫,高寶成飾演連長張忠發。老伙夫將師長托他帶給連長張忠發的兩個蘋果,滿懷深情地交到張連長的手裡,濃濃的戰友之情,溢於言表,永遠定格在共和國影片的底片上。
他的銀幕形象,在1965年後戛然而止,不見蹤影。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一代擅演反派的名家田烈離我們遠去,而他創造的無數銀幕形象,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