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散文《生命列車》的作者是誰
《生命列車》
作者:森春雪
久以前,我讀了一本書。書中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車旅行,要經歷無數次上車、下車;
時常有事故發生; 有時是意外驚喜,有時卻是刻骨銘心的悲傷…
降生人世,我們就坐上了生命列車。
我們以為我們最先見到的那兩個人--我們的父母,
會在人生旅途中一直陪伴著我們。
很遺憾,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會在某個車站下車,留下我們,孤獨無助。
他們的愛、他們的情、他們不可替代的陪伴,再也無從尋找。
盡管如此,還會有其他人上車。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將對我們有著特殊的意義。
他們之中有我們的兄弟姐妹, 有我們的親朋好友。
我們還將會體驗千古不朽的愛情故事。
坐同一班車的人當中,有的輕松旅行。有的卻帶著深深的悲哀… …
還有的,在列車上四處奔忙,隨時准備幫助有需要的人… …
很多人下車後,其他旅客對他們的回憶歷久彌新… …
但是,也有一些人,當他們離開座位時,卻沒有人察覺。
有時候,對你來說情深義重的旅伴卻坐到了另一節車廂。
你只得遠離他,繼續你的旅程。
當然,在旅途中,你也可以搖搖晃晃地穿過自己的車廂,去別的車廂找他… …
可惜,你再也無法坐在他身旁,因為這個位置已經讓別人給佔了… ...
沒關系。旅途充滿挑戰、夢想、希望、離別… …
就是不能回頭。因此,盡量使旅途愉快吧!
善待旅途上遇見的所有旅客,找出人們身上的閃光點。
永遠記住,在某一段旅程中,有人會猶豫彷徨,因為我們自己也會猶豫彷徨。
我們要理解他人,因為我們需要他人的理解。
生命之謎就是:
我們在什麼地方下車?
坐在身旁的伴侶在什麼地方下車?
我們的朋友在什麼地方下車?
我們無從知曉…
我時常這樣想:到我該下車的時候,我會留戀嗎?我想我還是會的。
和我的朋友分離,我會痛苦。
讓我的孩子孤獨地前行,我會悲傷。
我的孩子們上車時沒有什麼行李,
如果我能在他們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會感到幸福。
我下車後,和我同行的旅客都還能記得我,想念我,我將感到快慰。
獻給你, 我生命列車上的同行者,
祝你旅途愉快!
(1)電影生命列車導演擴展閱讀:
生命列車的主要內容:
在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生命的列車,生活中列車也一直在行駛。你可以選擇你坐在哪節車廂哪個坐位去欣賞沿途的風景,但你不可以改變它們。透過車窗你會看到青山,綠水、懸崖峭壁。正如我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是必須要經歷的。
不要試圖低頭不看,人不可能總睡覺的!但往往等你靜下心來想去慢慢欣賞窗外的景色的時候你會發現早已經錯過(真的是物事人非時才懂得珍惜眼前) 不過不要沮喪。有句話說的好,下一站的風景會更加美好,所以全身心的迎接明天是對自己最好的回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生如列車
B. 謝小晶 導演的《生命列車》哪裡能下載的到啊
優酷,嗷嗷好,應該都有吧
《生命列車》
電視電影 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出品
編劇:呂毅、於博、馬曉勇
導演:謝小晶
主演:金舸、徐敏、鄭薇、李義、楊凡、彭妮
故事梗概:
由於迷信農民張順和二英子一定要回家生孩子,於是兩人從醫院偷跑出來踏上了提速列車。二英子在車上馬上要生產,但嬰兒胎位不正,產婦產後又失血過多,必須送往醫院搶救,於是鐵道部有關部門在既要保住列車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又人保住產婦生命的前提下,經過科學的論證,決定停靠一分鍾,人們都在緊張地准備著。生命寶貴,情感無價,對生命的尊重,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是我們共同的關注……
D. 電影《生命列車》,哪可以免費下載
到里找:《生命列車》免費在線觀看:
E. 激勵人生的影片有哪些,如生命列車這類型的
人生必看的勵志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
現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曾經一度成為我最大的精神支柱。這部1995年拍攝的片子,無論從各方面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情節的緊湊,主題的深刻,演員的陣容,音樂的配合,所以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更成為影迷心中的勵志經典。當安迪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泄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自由的風雨的時候,相信觀眾都有些熱血沸騰吧。
2、《阿甘正傳》
美國近代史的縮影。無需多言的經典,也是當年《肖申克的救贖》的強勁對手.
3、《勇敢的心》
史詩般的片子,主題深沉凝重卻又不失輕快,場面宏大,視覺和音樂效果一流,優美流暢。雖然最後結局令人遺憾,但其悲壯程度足可以感染所有的觀眾。
4、《美麗心靈》
影評人說「2000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給了《美麗心靈》而不是《指環王》,證明奧斯卡還沒有墮落。」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那什均衡」。該劇就是根據經濟學家那什的真人真事改編,一個80歲時憑自己20歲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生活的強者,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嚴重的幻想症做斗爭。
5、《百萬美元寶貝》
對於整個電影,正如導演伊斯特伍德所說,「這不是一個關於拳擊的故事,而是關於希望、夢想和愛的故事」,看過這部電影,相信大家就會知道今年奧斯卡典禮上的大獲全勝真的是實至名歸。
6、《心靈捕手》
一部好的電影總是能在不經意間將你打動,或者說,一部好的電影是需要慢慢欣賞和體味的,《驕陽似我》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在展示威爾如何天資聰穎上,而是把筆墨主要放在了桑恩教授與威爾從最初的略顯敵對到慢慢了解,直至幫助他找尋到了自己人生目標的過程。影片牽涉甚廣,愛情、友情、均有提及,正如一杯濃郁的黑咖啡,只有細細品嘗,方能享受到其中的濃濃香味!
7、《黑暗中的舞者》
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具有深淵一般的穿透力,歌舞片中少有的經典。現實與理想,執著與信念,主題深刻的讓人窒息。DANCERINTHEDARK!唯美而質朴的偉大贊美詩。
F. 有哪些關於列車的電影
中俄列車大劫案 源代碼 危情時速 暗夜列車 鐵鷹行動 U57次迷案
生命列車 卡桑德拉大橋 火車之戀 天下無賊
G. 生命列車 艾青
艾青(1910—1996) 中國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筆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華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後陸續出版詩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陽》(1947)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後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後發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贊歌》等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1985年,獲法國藝術最高勛章.
生平
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29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在學習繪畫的同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給他的影響最大。1932年創作第一首詩《會合》,此詩以筆名「莪伽」發表於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並組織春地畫社。7月,被捕入獄,在獄中翻譯凡爾哈侖的詩作並創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著創作了《蘆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經保釋出獄。1937年抗戰爆發後到武漢,寫下《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區,創作了《北方》等著名詩篇。同年到桂林,任《廣西日報》副刊編輯,又與戴望舒合辦詩刊《頂點》,此間較重要作品有《詩論》。
1940年到重慶任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工作。此時代表作有《向太陽》等。1944年獲模範工作者獎狀,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10月隨華北文藝工作團到張家口,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領導工作,寫有《布穀鳥》等詩。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龍江農墾農場勞動,1959年轉到新疆石河子墾區。1979年徹底乎反後,寫下《歸來的歌》、《光的贊歌》等大量詩歌。
評價
從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後,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建國後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艾青詩選》等。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詩集)1936,上海群眾雜志公司
《北方》(詩集)1939(自費印出);1942,文生
《他死在第二次》(詩集)1939,上雜
《向太陽》(長詩)1940,海燕
《曠野》(詩集)1940,生活
《詩論》(理論)1941,桂林三戶出版社
《反法西斯》(詩集)1943,華北書店;1946,讀書
《吳滿有》(長詩)1943,新華書店;1946,作家書屋
《黎明的通知》(詩集)1943,文化供應社
《願春天早點來》(詩集)1944,桂林詩藝出版社
《雪裡鑽》(詩集)t944,新群
《獻給鄉村的詩》(詩集)1945,北門
《釋新民主主義的文學》(理論)1947,香港海洋書屋
《走向勝利》(詩集)1950,文化工作社
《新文藝論集》1950,群益
《歡呼集》(詩集)1950,北京新華書店;1952,人文
《艾青選集》1951,開明
《新詩論》1952,天下
《寶石的紅星》(詩集)1953,人文
《艾青詩選》1955,人文
《黑鰻》(長詩)1955,作家
《春天》(詩集)1956,人文
《海岬上》(詩集)1957,作家
《蘇長福的故事》(報告文學)署名納雍,1960,新疆人民
《歸來的歌(詩集)198O,四川人民
《艾育敘事詩選》198O,廣東人民,1984,花城
《海戀花》(散文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選集》1980,香港文學研究社
《彩色的詩》(詩集)198O,江蘇人民
《抒情詩選一百首》1980,香港時代圖書公司
《艾青詩選》1982,外文
《艾青談詩》(理論)1982,花城
《落時集》(詩集)1982,浙江人民
《艾青抒情詩選》1983,文聯
《雪蓮》(詩集)1983,黑龍江人民
《域外集》(詩集)1983,花山
《艾青》(綜合集)1983,人文
《艾青短詩選》1984,花城
《綠洲筆記》(散文集)1984,四川人民
《啟明星》(詩集)1984,百花
《艾青論創作》1985,上海文藝
《艾青選集》(1——3冊)1986,四川文藝
H. 《生命列車》幻燈片 500字的觀後感
今天在一個網友的空間上看了一篇日誌,題目為《生命的列車》上面寫到:「人的一生,就好比一次搭車旅行,要經歷無數次上車,下車,其間時常有事故發生。有時是意外驚喜,有時是刻骨銘心的悲傷。一降臨人世,我們就坐上生命的列車,旅途充滿挑戰、夢想、希望,離別,就是不能回頭,我下車後,和我同行的旅客還記得我,想念我,我將感到快慰」隨著深情的文字,動聽的音樂,唯美的畫面,懷舊的情思,搭上這一生命的列車,感受這生命的起點與終點,竟然感動得潸然淚下。感嘆,生命是一場旅行,並且是一場苦澀的旅行。
穿越重重阻礙,隨著一聲啼哭,我們掙扎著來到這個人世。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學會了哭。是否,在人之初就預示著這一輩子註定要與眼淚與苦楚相伴?從起點到終點,人這一輩子在哭聲中開始,在哭聲中謝幕。不同的是來到這個世界時,你的親人都為你笑,只有你一個人在哭;而當你離開這個世界時,除了你保持沉默,所有的親人都為你哭泣。
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此才會承載太多的苦難。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而除了「生」是讓人愉悅的之外,其他的過程均讓人難以接受,衰老、病痛、死亡,我們這一遭都必須面對與歷經,誰能說這樣的過程不是苦澀的?不是辛酸的?不是撕心裂肺的?兩千多年前的莊子說:「不知說生,不知說死生」,把生與死看做是生命輪回的一種形式。而面對生離死別,我們很畏懼,不能像莊子那樣超脫,真正做到坦然面對,舉重若輕。其實,人到 世上來一回,權當是赴了一次宴,吃飽了,喝足了,舒舒服服地回家去。有什麼不好呢?
生命是一場旅程,一場酸澀的旅程。在生命的列車上,我們至親至愛的人總無法陪我們走到最後,同樣,你也無法陪伴你的至愛親人走到最後,我們必須經歷痛心的別離,在某個站點匆匆與曾和我們朝夕相處的人揮手道別 。
從生命的起點到終點,人這輩子到底要穿破多少雙鞋,穿舊多少件衣裳,理多少次頭發,吃多少糧食……就是這些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已經是瑣碎得無法算計,更何況還要面臨諸多的人生大事,考大學、就業、戀愛、結婚、生子,哪一件樣不是富有挑戰性的,讓人折騰的,甚至是千辛萬苦的。
而婚姻這所大學里,又有多少人能順應內心的需求生存,獲得幸福?更多的人都在自己苦苦經營的小家裡連爬帶滾,雞犬不寧,甚至傷痕累累。縱然,貌合神離,縱然,腳下的鞋子不合適自己,也得強裝歡顏,一瘸一拐的走下去,暗無天日的走下去,然後,冠冕堂皇,驕傲自豪的說:這就是白頭偕老。這樣的路程是不是很艱辛,很違心,也很殘酷?
太多的人,在人生這一條路上,丟失了自己。苦苦爬涉大半輩子,卻沒有一天是為過自己。先是為了不辜負父母的希望,成龍成鳳;之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管你願不願;再後來,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相夫教子,男人則為名為利打拚天下,養家糊口,再老一些又開始操心孩子的學業,就業,婚姻,家庭,還有他們的下一代。沒完沒了,周而復始,每個人的一生大多如此,又有多少人真正為自己活過呢?
生命是一場苦澀的旅行。我們四處奔波,卻仍然樂此不疲,無悔這一生,因為苦澀之後,也會有絲絲甘甜漫上心頭,讓人回味無窮。
I. 求一部關於列車的電影
危情時速Unstoppable (2010)
導演: 托尼·斯科特
主演: 丹澤爾·華盛頓 克里斯·派恩 羅莎里奧·道森
類型: 動作 / 驚悚 / 劇情
故事由真人真事啟發,弗蘭克(丹澤爾·華盛頓 飾)是一位即將被火車公司開走的資深技術職員,他非常不滿老闆聘請年輕人威爾(克里斯·派恩 飾)取代其職務,奈何還是要面對現實。在這段關鍵時刻,某天發生了空前絕後的災難意外──一列載滿一百萬噸超級危險化學鋼鐵的「777號」火車,完全失控地橫沖直撞,直接轟擊距離意外不遠的城鎮,這兒十萬名市民生命被受史無前例威脅!政府用盡所有計謀也無法阻檔,弗蘭克、威爾知悉情況異常危急,自告奮勇請纓救援:弗蘭克具備累積多年的經驗知識,威爾則有用之不盡的機智氣力,他倆打破隔閡攜手,最終能否成功阻止災難發生?
J. 雪國列車的導演奉俊昊還有哪些著名的電影作品
《雪國列車》導演奉俊昊新作《玉子》作為主競賽片將於19日亮相戛納電影節,並將於6月28日登陸Netflix,與全球觀眾見面。提到該片的導演奉俊昊也許你需要反應一會兒,但提到他的作品諸如《殺人回憶》、《漢江怪物》、《母親》、《雪國列車》,那都是赫赫有名的。
從劇本、表演、到攝影、配樂,每一個電影組成元素都令人折服。不同於別的懸疑推理類電影,《殺人回憶》對於片中懸案的線索處理得非常清晰,甚至觀影者可以預判案件的發展,因為導演並不執意於講述真相如何被挖掘,而是指向真相如何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