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民黨抗戰影視有哪些
你是要國民黨抗日的嗎?????
《血戰台兒庄》 中國大陸首部正面描寫國民黨抗戰的戰爭巨片,製作非常精良,公正客觀,在海外的影響力很大。影片高度還原了當時的軍服和武器,其嚴謹的程度是國內其他抗戰片遠遠不能及的(即使官方政策片《大決戰》也免不了有搞錯軍服和武器之處)。
《鐵血昆侖關》 是《血戰台兒庄》的姐妹篇,感覺遠不如《血戰》。本片曾在西班牙電影節上獲獎,並被破例連映兩場。
《梅花》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講述八年抗戰期間百姓們的生活,帶有些詩情畫意,更難得的地方在於片子中對愛國人士的刻畫有著更深的層次,就連敗家子也有愛國的一面,可惜的是本片的日軍沒有使用日語,稍顯遺憾。PS:主題曲很經典。
《英烈千秋》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張自忠的個人傳記,拍得有些意識形態,片尾處還對共產黨進行了貶低。
《八百壯士》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林青霞的成名作,片中她扮演的是楊惠敏(林青霞和她本人見過面)。影片中搞錯了一些武器裝備,引起了抗戰老兵的不滿。
《七七事變》雖然意識形態很濃,日軍也說著一口漢語,但片子拍得還比較嚴謹,主要人物包括在盧溝橋上第一個以身殉國的排長,都有確切可查的事跡,現在中國的片子很少拍得如此認真了。
《大捷》很多人認為《集結號》是第一部表現士兵怯懦一面的國產影片,但其實早在90年代的《大捷》就已經突出了這一點。雖然是個好題材,但其實影片的拍攝水平很一般。
《三毛從軍記》《三毛流浪記》的抗戰版,上世紀的經典搞笑巨作,片子對國民黨進行了醜化。
《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 》天若有情系列的第三部,劉德華主演。
《喋血孤城》 講述國軍悲壯的抗戰史
2. 電視導演劉新執導的抗日片有哪些
王雷的演藝經歷:
2007年參演《金婚》,出演佟思博。
2010年主演現代諜戰劇《天敵》。同年,主演抗日《永不磨滅的番號》,飾演陳峰。
2011年主演抗日題材《中國騎兵》,出演角色劉春雷。同年,主演大型現代軍旅題材緝毒打黑劇《零號國境線》。主演20集紅色青春經典劇《風華正茂》,飾演毛澤東一角。與宋丹丹、范明和李小璐主演都市情感喜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飾演金亮一角。
2012年,搭檔王媛可主演《戰旗》,出演男一號金戈。
2013年主演電影《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飾演金亮。同年,搭檔曹曦文主演都市劇《因為愛》,飾演男一號陳遠。
2014年4月,搭檔陳數主演《談判冤家》,飾演男一號羅錚錚。5月,參與拍攝《平凡的世界》,飾演男一號孫少安。搭檔李小萌主演戰爭軍旅《十送紅軍》,在劇中飾演一對烽火戀人賀堅和葉小桃。同年主演懷舊情感劇《幸福在哪裡》,飾演男一號向遠。7月,搭檔車曉主演都市劇《酸甜苦辣小夫妻》,飾演男一號王凱旋。10月,搭檔劉濤主演抗日劇《鐵在燒》,飾演男一號葛十三。2015,王雷拍攝《怒火英雄》飾演男一號袁帥。
2015年,參演二戰題材《最後一張簽證》,王雷飾演的普濟州出身外交世家。
3. 所有的抗日電影
拜託,2樓的 《上甘嶺》是抗美援朝的電影
還有很多人 把革命戰爭(國共內戰)題材和抗日戰爭題材混淆了
《甲午風雲》(反映清政府晚期抗日的電影,第一次中日戰爭)
我花了兩個多小時整理了下抗日電影
第二次中日戰爭
幾乎是在日本發動「9.18事變」開始入侵中國的同時,中國的電影工作者就開始拍攝抗日題材的電影了。,無論是大陸還是香港
一、大陸拍的
《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小兵張嘎》、《雞毛信》、《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斗古城》、《苦菜花》、《鐵道游擊隊》、《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平原槍聲》、《西安事變》、《破襲戰》、《烈火金鋼》、《血戰台兒庄》、《血性山谷》、《七七事變》、《關東大俠》、《步入輝煌》、《劍吼長城東》、《燃燒的港灣》、《飛虎隊》(以上是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將在8月「抗戰史詩」影片展播月里展播的系列,都是老電影,大部分是黑白的)
繼續補充:
《二個小八路》
《抗戰狙擊手/狩獵者》《黃河絕戀》 《太行山上》等 都是近現代拍的,彩色的
二、香港拍的:香港早期較多 現在不多了1937這一年,香港電影界一共出現了25部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愛國電影",約占當年出產的85部電影中的三成,可見當時香港電影界對祖國被日軍侵略的關心和不滿是如何的強烈。這批港產抗日電影包括:《肉搏》《焦土抗戰》、《大義滅親》、《兒女英雄》、《時代先鋒》、《錦綉河山》、《鐵血鋤奸》、《女性之光》、《回祖國去》、《時代先鋒》、《錦綉河山》、《鐵血鋤奸》《最後關頭》,等等。1938年《游擊進行曲》
三、台灣拍的
台灣拍的不好說,因為有許多是反映國民黨軍炕日的,當然,也有的是淡化政黨 反映大背景的
《梅花》
《英烈千秋》
《八百壯士》
《覓橋英烈傳〉
〈旗正飄飄〉等
4. 說出三部關於抗戰的電影以及導演
《誘狼》 安瀾 八路軍擊斃阿部規秀
《南京南京》 陸川 南京淪陷
《喋血孤城》 沈東 常德保衛戰
《黎明之眼》 呂小龍 慰安婦
5. 2015最新的愛國電影有哪些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37~1945年間,梁永生出身於窮苦農民,跟隨師傅門書海學得一身大刀功夫。日軍入侵山東境內,在魯北各縣製造了一系列慘案後,梁永生帶領民眾組建大刀隊奮起反抗,在當時敵我裝備懸殊的條件下,靠著大刀作為殺敵武器,經歷了大鬧黃家鎮,血染龍潭、虎口拔牙、重返寧安寨、夜戰水泊窪等一次次戰斗的洗禮,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指戰員,譜寫了魯北人民在日寇漢奸的殘暴統治下不屈不撓的抗戰史詩。
6. 抗日神劇都是些什麼導演,哪些投資人,哪些電影製作公司在拍為什麼這樣拍要求配圖或視頻
「抗日神劇」也許已經讓你看吐了,各種手撕鬼子、石頭炸飛機的橋段屢見不鮮,讓網友們大呼雷人。可你知道這些電視劇都是哪些導演拍的么?
答案就是港台導演……觀察者網這就給您盤點一下那些曾經拍過抗日神劇的港台導演們。至於要不要把這些導演拉進您的私人看劇黑名單,那就全憑看官個人喜好了。
1.《抗日奇俠》——【香港導演】
著名雷點:手撕鬼子
香港TVB導演,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
現在網路上鋪天蓋地的都是抗日神劇,在一百部戰爭題材的片子裡面,才能夠出現一部優秀的作品。雖然網友們紛紛吐槽,但是還是不斷有導演拍攝這些不合邏輯的電視劇。
劇中的台詞更是令人哭笑不得,什麼我爺爺8歲就被鬼子打死了,還有手撕鬼子這種情節。在這些電視劇裡面,感覺中國軍人分分鍾就能夠化身美國電影裡面的超級英雄。
難道這些導演們不知道自己拍攝的電視劇不合邏輯嗎?任何一個正常人都能夠看出來,這些導演肯定也明白,那麼為什麼他們還這么喜歡拍神劇呢?
一部優秀的作品需要醞釀很長時間,前期也要做足功課,甚至精細到每一個細節。很多導演只想著靠拍電視劇賺錢,一點職業素養都沒有,所以優秀的電視劇從業者才會這么少。
拍攝這樣的一部電視劇,既能夠打著讓年輕人銘記歷史的名義,又能夠毫不費力的賺錢,這些導演真的是名利雙收兩不誤。
7. 中國拍過的抗日電影有哪些。
甲午風雲》(反映清政府晚期抗日的電影,第一次中日戰爭)
我花了兩個多小時整理了下抗日電影
第二次中日戰爭
幾乎是在日本發動「9.18事變」開始入侵中國的同時,中國的電影工作者就開始拍攝抗日題材的電影了。,無論是大陸還是香港
一、大陸拍的
《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小兵張嘎》、《雞毛信》、《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斗古城》、《苦菜花》、《鐵道游擊隊》、《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平原槍聲》、《西安事變》、《破襲戰》、《烈火金鋼》、《血戰台兒庄》、《血性山谷》、《七七事變》、《關東大俠》、《步入輝煌》、《劍吼長城東》、《燃燒的港灣》、《飛虎隊》(以上是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將在8月「抗戰史詩」影片展播月里展播的系列,都是老電影,大部分是黑白的)
繼續補充:
《二個小八路》
《抗戰狙擊手/狩獵者》《黃河絕戀》 《太行山上》等 都是近現代拍的,彩色的
二、香港拍的:香港早期較多 現在不多了1937這一年,香港電影界一共出現了25部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愛國電影",約占當年出產的85部電影中的三成,可見當時香港電影界對祖國被日軍侵略的關心和不滿是如何的強烈。這批港產抗日電影包括:《肉搏》《焦土抗戰》、《大義滅親》、《兒女英雄》、《時代先鋒》、《錦綉河山》、《鐵血鋤奸》、《女性之光》、《回祖國去》、《時代先鋒》、《錦綉河山》、《鐵血鋤奸》《最後關頭》,等等。1938年《游擊進行曲》
三、台灣拍的
台灣拍的不好說,因為有許多是反映國民黨軍炕日的,當然,也有的是淡化政黨 反映大背景的
《梅花》
《英烈千秋》
《八百壯士》
《覓橋英烈傳〉
〈旗正飄飄〉等
8. 中國抗日戰爭電影大全
鄭重推薦 甲午大海戰
9. 抗日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1、《紫日》- 抗日戰爭末期(中國) :
《集結號》是一部由馮小剛執導,張涵予、王寶強、廖凡等主演的傳記、歷史、劇情類型的電影,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
2008年,張涵予憑借該片獲得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劉恆憑借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09年,該片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同年,該片獲得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馮小剛憑借該片獲得最佳導演獎,呂樂憑借該片獲得最佳攝影獎,王黎光憑借該片獲得最佳音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