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根·勒曼
《愛國者》 (The Patriot) (2000) William Martin 《男人百分百》 (What Women Want) (2000) Young Nick Marshall 《與男孩同車》 (Riding in Cars with Boys) (2001) Jason - Age 8 《已上漆的房子》(A Painted House) (2003) Luke Chandler 《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 (2004) Evan Treborn at 7 《我愛貓頭鷹》 (Hoot) (2006) Roy Eberhardt 《遇見比爾》 (Meet Bill) (2007) The Kid 《決斗猶馬鎮》 (3:10 to Yuma) (2007) William Evans 《靈數23》 (The Number 23) (2007) Robin Sparrow 《天地逃生》 (Gamer) (2009) Simon 《我的唯一》 (My One and Only) (2009) George Devereaux
羅根·勒曼 影片封面海報(5張)《波西·傑克遜與神火之盜》(Percy Jackson & the Olympians: The Lightning Thief )(2010) PecyJackson 《壁花少年》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2011)Charlie 《三個火槍手》(The Three Musketeers)(2011) D'Artagnan
⑵ 《啊搖籃》的演員表是什麼
《啊搖籃》的演員表:
海清飾丑子岡
李澤鋒飾張靜平
周也飾唐素素
朱銳飾沈元暉
徐紹瑛飾葛六斤
郎月婷飾曹和靜
李芯逸飾馬五嬸
吳雙飾寇英娥
沈琳珺飾童年李玉德
陳子妍飾囡囡
王浩宇飾肖葫蘆
杭程宇飾少年李玉德
楊心怡飾梁國欣
《啊搖籃》劇情簡介:
1940年延安抗大的進步青年丑子岡突然接到中央任命,成立延安保育院。
丑子岡拒絕道:我來延安不是當孩子王的。沒想到毛澤東第一個把自己的女兒毛嬌嬌送來了托兒所。
從此烈士的遺孤、抗戰將士的後代、毛澤東、劉伯承等革命領袖的紅色血脈,都交給了文化不高甚至大字不識的鄉下婆姨們。
托兒所經歷了「大戰百日咳」、「劉華北之死」、「更名洛杉磯托兒所」、「敵機轟炸」、「特務逆襲」、「爭渡黃河」、「秧歌劇風波」、「中外記者參觀團」等真實歷史事件。
1947年,國民黨轟炸延安,毛澤東、周恩來指示,托兒所隨第一批中直機關撤退,撤退途中,三百多人,一百多輛馬車的隊伍遭到敵人猛烈襲擊。
最終丑子岡帶著無一傷亡的孩子們跟隨解放大軍進入北京。開國大典那天,孩子們站在廣場上,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⑶ 老電影馬背上的搖籃里的小男 孩多大了
一穴
⑷ 一部電影里的一個小演員
電影《雨後的彩虹》主演演員金雅娜(飾演妹妹於晶)
林俠義(飾演於磊)呵呵很乖巧的小孩
⑸ 原來那個小演員方超都演過什麼電影
《誰的誰心疼》
(2004)
《仙劍奇緣》
(2004)
....
大丸子
《七武士》
(2003)
....
毛高
《皇宮寶貝》
(2002)
....
小冦子
《世紀橋下》
(1995)
《清涼寺鍾聲》
(1991)
....
少年狗娃
《熊貓的故事》
(1988)
....
龍龍
《我只流三次淚》
(1987)
....
馬悅
《駝峰上的愛》
(1985)
....
吉雅
《電梯上》
(1984)
....
小皓
《大橋下面》
(1983)
....
冬冬
《牧馬人》
(1982)
....
清清
《泉水叮咚》
(1982)
....
冰冰
《苦果》
(1981)
....
幼年林堯
《啊!搖籃》
(1979)
....
院生
⑹ 中國 小孩子(主角)電影
五十年代 50年代的小觀眾大都被《雞毛信》中的海娃深深地吸引過,小海娃的倔強、機智、勇敢感染過萬千兒童。扮演海娃的蔡元元從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曾於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先後參與執導過《刑場上的婚禮》、《張燈結綵》等影片,後赴澳門創立了赫赫有名的蔡氏兄弟影業公司,完成過《夜盜珍妃墓》、《大辮子的誘惑》等作品,頗為搶眼。 如今聞名影視界的著名導演陳家林曾是50年代引人注目的童星,1957年他在《羅小林的決心》中扮演的羅小林,惹人喜愛。後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影藝術中,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分配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為一名專職導演,創下了不俗的業績:《鳥島》、《飛來的仙鶴》、《譚嗣同》、《末代皇後》、《努爾哈赤》、《袁崇煥》、《武則天》、《唐明皇》、《賀蘭雪》、《遠東陰謀》等眾多影視佳作皆出自陳家林之手,堪稱一位有特色有個性的「大手筆」導演。 六十年代 「小蘿卜頭」一度是方舒的代稱,60年代中期她女扮男裝出演了《烈火中永生》,戲雖不多,「小蘿卜頭」的形象令人憐愛,過目難忘!方舒成為60年代中期小童星的代表人物60年代,大導演崔嵬執導了深受贊譽的兒童片《小兵張嘎》,他慧眼識星地選中土家族男孩安吉斯扮演嘎子,神貌俱佳的表演贏得了小觀眾們的喝彩和厚愛,只可惜安吉斯沒有從事演員這一職業,嘎子成為兒童電影畫廊中熠熠生輝的形象。 七十年代 進入70年代後,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電影成為乾涸期,兒童影片鳳毛麟角,《閃閃的紅星》的升起,令那一年代的孩子們歡呼雀躍,潘冬子和椿伢子走進萬千兒童心中,兩位童星祝新運和劉繼忠在中國影壇冉冉升起,他倆繼《閃閃的紅星》後,分別又主演過《十天》、《黃河少年》等影片。 蔡明因在《海霞》中扮演的小海霞,也成為70年代童星的代表人物,時至今日仍有觀眾稱其為「小海霞」,她的這部處女作為其奠定了日後從藝的基礎,如今的蔡明已是家喻戶曉的「大腕明星」,八十年代 時光進入80年代後,中國電影中出現了眾多的童星,他們璀璨耀眼,各放異彩,構成電影新時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馬曉晴、茅為蕙、方超、張磊、楊通、沈潔、姬晨牧、沈暢……數不勝數。 1979年,著名導演謝晉選中馬曉晴在《啊!搖籃》里飾吳湘竹,她把一個在革命隊伍中成長,最終把生命奉獻給革命事業的小保育員形象,表演得真切、動人,從此一發不可收,從小童星磨煉成著名的青年演員,《最後的瘋狂》、《女神探寶蓋丁》、《頑主》、《編輯部的故事》、《離婚大戰》、《北京,你早》等眾多影視中不時閃現其身影,曾榮獲過「金雞獎」的最佳女配角,去年完成了新作《非常夏日》。 「中國橋梁之父」茅以升先生的孫女茅為蕙,自幼兒園開始即開始「觸電」,參加拍攝過《大刀記》、《從奴隸到將軍》、《等到滿山紅葉時》、《巴山夜雨》、《杜十娘》等多部影片。 小方超最初在《啊!搖籃》中飾院生時,才兩歲半,後來頻頻在《苦果》、《牧馬人》、《泉水叮咚》、《大橋下面》、《電梯上》、《駝峰上的愛》、《我只流三次淚》等片中扮演兒童角色。 來自青島市的小楊通,當年先是在《第十個彈孔》中扮演童年的魯小帆後,引起一些導演的注意,接著被拉進《四個小夥伴》、《媽媽你在哪裡》等影片中擔任主演,特別是在長影主演《飛來的仙鶴》大獲成功。 《城南舊事》稱得上是80年代中國電影的經典作品之一,它與沈潔真摯、細膩、動情的成功表演是分不開的,小沈潔那雙清澈、純真的大眼睛的特寫鏡頭一直定格在觀眾的腦海里,她還在《這不是誤會》、《上海屋檐下》等片中擔任過角色。擔綱過《應聲阿哥》的姬晨牧,也是那一時期活躍的小演員,他的活潑、靈秀討人喜愛,拍完家庭倫理影片《小城細雨》後,姬晨牧主演了《為什麼生我?》,他演的小鬆鬆催人淚下,引發人們嚴肅地思考父母離異的孩子將怎樣生活的問題,該片榮獲了中國電影「童牛獎」。 九十年代 90年代後,觀眾對金銘塑造的「小婉君」形象津津樂道,近兩年,她還在《天涯歌女》一片中有著不俗的表現;另一位與金銘同齡的小女孩蔣小涵演戲唱歌兩不誤,現已出落成大姑娘,去年在電視劇《今生是親人》中又見其率真的表演。 而虎頭虎腦的宮傲自3歲起就闖進影視圈,拍過《火雲傳奇》、《綁架童心》、《和愛一起長大》等片,前兩年還應邀來天津主演過具有濃郁兒童風格的電視劇《長大我也當爺爺》,小宮傲多才多藝,歲數不大,卻展現出不一般的才能。
⑺ 啊搖籃里的小演員
《啊!搖籃》演員表 :
祝希娟
飾 李楠
張勇手
飾 蕭漢平
村裡
飾 羅桂田
倪以臨
飾 趙玉霞
虞桂春
飾 王喜
馬曉晴
飾 湘竹
⑻ 這個小演員叫什麼名字演過什麼電影
這是韓國演員崔成國,曾演出《連理枝》、《戀愛魔術師》、《金館長對金館長對金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