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生死波折的秋草終於活著出去,被趕來增援的八路軍救到指揮部。秋草第一時間要來紙和筆,含著眼淚將眾人用生命護送出來的密碼本內容默寫下來。
開平一戰結束,八 路 軍司令員和政 委追認犧牲的眾人為革 命 烈 士。秋草帶來的密碼本為八 路 軍抵抗日本侵略者戰爭的勝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露點、吸毒、謀殺,這部重口味影片為何能破戛納場刊紀錄
電影《燃燒》由導演李滄東執導,通過148分鍾的劇情,揭示了階級鴻溝的不可逾越性。影片中,不同階級的人物,即使面對飢餓,也體驗著截然不同的境遇。女主角惠美(全鍾瑞飾演)代表的是物質資源匱乏的窮人階層,她的「飢餓」是因吃不飽而感到的物質貧乏。而Ben(史蒂文·元飾演),作為江南區高檔公寓的居民,擁有豪華座駕保時捷,他面對的「飢餓」則是精神貧瘠,盡管有美女、美酒甚至毒品的撫慰,卻難以填補精神世界的空虛。
男主角鍾秀(劉亞仁飾演)無疑與惠美同屬窮人階層,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同樣空虛且深刻地孤獨著。鍾秀自小蒙受童年陰影,童年時期受到父母的虐待,長大後孤獨地生活,僅有一頭牛為伴。惠美同樣缺乏關愛,家人對她漠不關心,沒有人記得她小時候掉進水井的遭遇。當鍾秀找到惠美家人時,他們只說「轉告惠美,沒還清卡債前,不許回家。」
整部電影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植入了一些模糊不清的片段,為影片營造了一層神秘的氛圍,留給觀眾無限遐想的空間。無論惠美的墜井故事是真是假,她都是孤獨的。她與鍾秀這兩個孤獨者的人生軌跡交織到了一起,他們是相似的,但他們的命運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結局——惠美被Ben殺死,鍾秀又奪走了Ben的性命。這似乎預示了當兩個差異極端的階級產生交集時,命運的復雜性和矛盾性。
在影片中,惠美為了擠進上層富人的圈子,不惜整容、去非洲感受純粹的「飢餓」,甚至不惜接受來自富人階層的毒品。然而,她對Ben的追求只是他眼中「有意思」的玩物,一個可以隨時拋棄的「廢棄塑料棚」。在畸形的關系中,Ben(頂層階級)是主宰者,他享受於剝奪底層人的生命,從中獲得精神的快感。諷刺的是,他的生命卻終結於另一個最底層階級的人之手。
鍾秀不像惠美那樣,為了進入上流社會而不顧尊嚴。他對惠美的愛,讓他在面對Ben時保持了尊嚴,但最終,他以殺戮的方式,讓自己的生命凌駕於Ben之上。片中「車」作為階級差異的象徵,鍾秀和Ben分別開著舊卡車和保時捷,對應著各自的身份和階級。影片以鍾秀燒毀Ben的屍體及其座駕,象徵著對階級固化憤怒的爆發。《燃燒》不僅探討了階級矛盾,也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和矛盾性。
3. 韓國電影《燃燒》:兩個故事,三個男女
韓國導演李滄東於2018年5月17日推出了一部名為《燃燒》的懸疑電影。電影講述了兩個故事,涉及三個男女主角。男主角李忠秀居住在鄉下,為父親的官司奔波。他在城市商場偶遇中學同學申惠美,兩人逐漸發展為情侶關系。惠美獨自前往非洲旅行,期間認識了另一位韓國男子ben。三人頻繁相聚,ben向忠秀展示了自己燒毀廢棄塑料大棚的愛好,計劃在忠秀家附近進行。幾天後,忠秀在收到惠美的無聲電話後,發現她失蹤了。忠秀在尋找廢棄大棚的過程中未找到痕跡,並開始懷疑ben。在萬念俱灰時,忠秀認為ben是殺害惠美的兇手,便約見ben並將其殺害,事後將屍體與保時捷車一同焚毀。然而,電影並未正面回答惠美是否被ben殺害,僅提供了忠秀認為ben有嫌疑的線索。電影中沒有詳細描繪惠美的人物形象,但從她的行為和周圍人的描述中,可以推斷她是一個不拘小節、尋求自由生活但經濟狀況不佳的女性。電影融合了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的小說《燒馬棚》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燒倉房》,探討了現代社會中邊緣女性的生活狀態。導演李滄東通過電影揭示了當代社會中拜金主義的無情和邊緣人物的悲慘命運。《燃燒》不僅是一個關於兩個故事和三個角色的電影,更是對社會現象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