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報道:
沈潔:從「小英子」到大老闆
當年的《城南舊事》讓小沈潔家喻戶曉,成為童星中的佼佼者。
在上海電視節上,記者見到了電影《城南舊事》中小英子的扮演者沈潔。雖然拍攝《城南舊事》已經是19年前的事情了,但是沈潔的臉上依然有小英子的痕跡。記者相約和她來到上海的一家咖啡店裡,聊起了她遠離觀眾的十幾年。
赴日整十年四年學法律
1992年,19歲的沈潔高中畢業。因為想擁有一個更自我的天空,她隻身來到日本。「其實我是一個很依賴父母的人,在上海時,甚至很少自己出去玩。」到了東京,沈潔先是學了半年日語,在選擇專業時,她猶豫了半年:「很多老師和朋友都建議我學表演,而且當時我出國時也是這樣打算的。後來經常和身邊的一些律師朋友聊天,發現法律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學科:通過一個民事案例,發現小小的事情就會產生矛盾,我們會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矛盾,應該怎麼解決它或者以後怎麼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4年的大學生活中,沈潔還應聘到NHK電視台做起了一個介紹中國的節目的主持人。到了日本,沈潔也感受到了《城南舊事》的深遠影響。「在日本,《城南舊事》算是一部非常受歡迎的外國電影。在我就讀的大學里,有一次我經過一個教室,突然聽到有我在《城南舊事》里的聲音,還有『長亭外,古道邊』的歌聲。後來才知道那裡是在上中文課,《城南舊事》就是一個教材。」當同學們知道了沈潔的身份後,她就順理成章地在一些大學里做介紹中國文化的演講,或者教日本學生中文。畢業以後,沈潔在一個電影財團的研究中心做研究員。一年以後,沈潔開了自己的文化傳播公司,公司的業務主要是做與東京大學的文化交流。她選擇了這種生活,多多少少是因為幾乎影響她一生的人———電影《城南舊事》的原著作者林海音。
雖是兩代人卻有相像處
去年,台灣著名作家林海音去世了。沈潔沒有過多去描述這件事,她只是說其實她們之間很有緣分:「我爺爺就在台灣,大學畢業以後我每年都去台灣,必須要做兩件事情:一件是為爺爺掃墓,一件是去看林奶奶。對我來講,台灣並不陌生。林奶奶出生在日本,我後來又去了日本。她身邊的很多人都說我們很像,尤其是性格上,都是那種很單純、很仗義的人。去年在她快去世時,她還經常唱兒歌,流露出孩子般的純真。」
「去年我去台灣,見到了林先生的一些學生,她的學生主要在從事出版業。當時他們送給我林先生的一套小說集,我很仔細地看了後,就被其中的《婚姻的故事》深深吸引了。那時候,就很想把它拍成電影或者電視劇。林先生的作品都是以女性為主角,她的觀察力很強,所以看她的作品時,經常會讓人覺得她描述的人物就在你的身邊。只不過是眾多人物的個性和故事被集中了,這樣的東西才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當了製片人感覺還不錯
電視劇《婚姻的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30年代江南的一段故事,沈潔說裡面有幾段婚姻故事,有不同的開始,也有不同的結果,在這些不同的開始和結束之間,會讓大家想一些東西。《婚姻的故事》是由沈潔自己的公司———上海飛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台灣的一家公司共同投資的,沈潔說這部電視劇的總投資達到500萬,其中五成是由自己的公司出的。
沈潔說,林海音的作品其實更適合拍成電影。因為她的作品故事很簡單,沒有什麼修飾,所以在改劇本時編劇很注重加強節奏和情節性。在這部電視劇里,沈潔本來只想做好製片人的工作,但是導演和編劇都建議她在其中扮演一個單純的女孩王韻怡。沈潔說以後她會再拍攝林海音的作品,但是會把它拍成電影。不過以後她不想在自己的戲里再去扮演角色:「當演員和製片人很矛盾,演員整天就在想怎麼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琢磨自己的角色,去演得更好;而製片人考慮的卻是製作周期和成本的問題。這本身就很矛盾,再加上這幾天參加上海電視節,忙起來就更難讓自己進入角色的狀態了。」《婚姻的故事》5月初開機,預計下個月可以關機了。
還是單身人喜歡坐飛機
已經29歲的沈潔看上去和她的年齡很不相符,雖然離《城南舊事》的拍攝已經有19年的時間了,她的模樣也有了略微改變,但臉上還是有小英子的影子,尤其是笑起來的時候,更帶著些許擋不住的純真。沈潔告訴記者,當時選擇學法律,現在選擇做製片人,都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想對生活有更大控制的人:「我喜歡坐飛機,喜歡飛來飛去的感覺,很自由,沒有牽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現在還是單身。」
沈潔說《城南舊事》是她的一個童年紀念,「我很幸運能參加這部電影的拍攝,它給了我一個特別的童年,也影響了我以後的生活。」在電視節上,沈潔見到了當年與她一起拍攝《城南舊事》的張豐毅,「我當時也沒打招呼,就一下子站在他面前。不過張豐毅還是認出了我,他還問我:『這么多年跑哪裡去了,怎麼還是那麼小的個子。』前幾年我去美國,還見到了在《城南舊事》中扮演『妞兒』的演員袁佳奕,她很早就移民去美國了。我在當地演講,她看了報紙,就打電話找到我。見了面以後,我們倆都說對方一點都沒變。」
『貳』 電影《城南舊事》的簡介,大約100字左右。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 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忌,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叄』 城南舊事的演職員表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
『肆』 電影<<城南舊事>>是誰主演
城南舊事 主演: 沈潔
『伍』 電影《城南舊事》的導演是誰飾演小英子的演員叫什麼
導演:吳貽弓,1982年,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獲得者清代文學家梁廷楠在《曲話》中說:「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盡,斯為妙諦。」影片《城南舊事》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追求的正是中國美學傳統中這一最高境界。吳貽弓執導的《城南舊事》透過一個小女孩的純真眼光展示了20世紀20年代老北京的社會風貌,帶領人們重溫了當年那籠罩著愁雲慘霧的生活。影片在結構上猶具獨創性,編導排除了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所組成的情節線索,以「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為基調,採用串珠式的結構方式,串連起英子與瘋女秀貞、英子與小偷、英子與乳母宋媽3段並無因果關系的故事。這樣的結構使影片具有多棱鏡的功能,從不同的角度映照出當時社會的具體歷史風貌,形成了一種以心理情緒為內容主體、以畫面與聲音造型為表現形式的散文體影片。《城南舊事》中,導演對演員的選擇和使用是得當的,英子(沈潔)的那雙明亮、純真、迷人、探索的眼睛足以使語言遜色;宋媽的朴實、含蓄、精湛的表演把人們帶入那個痛苦的年代。導演沒有刻意去追求直接的所謂「戲劇性」效果,而是把力量放在影片的那個無言的結尾。其實影片只表達了兩個字「離別」——一個個人物在生活的歷程中偶然相遇了,熟識了,但最後都一一離去了。秀貞和妞兒是那樣,小偷是那樣,宋媽是那樣,最後,連父親也是那樣。在影片最後的5分鍾里沒有一句對話,而且畫面以靜為主,沒有大動作,也無所謂情節,然而卻用色彩(大片的紅葉)、用畫面的節奏(一組快速的、運動方向相悖的紅葉特寫鏡頭)、用恰如其分的音樂以及在此時此刻能造成惆悵感的疊化技巧等等,充分地傳達人物的情緒,構成一個情緒的高潮。在這種情緒的沖擊下,觀眾會自然地去總結全片給予他們的感受,因而也就達到了感受上的高潮。這個「高潮」並不是導演直接給予觀眾的,而是在觀眾心中自然形成的。·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獎·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南斯拉夫第十四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厄瓜多第十屆基多城國際電影節二等獎——赤道獎《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於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 「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讀《城南舊事》,心頭會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凈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陸』 城南舊事的主演是誰
城南舊事的主演: 沈潔, 鄭振瑤, 張閩, 嚴翔, 張豐毅, 袁佳奕, 洪融, 徐才根, 朱莎
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中國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2年,主要劇情: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台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京華古都的城垣頹院、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讓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本片榮膺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獎。
『柒』 城南舊事主要人物簡介
內容簡介
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台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京華古都的城垛頹垣、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凄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50多年過去,如今遠離北京的遊子,對這一切依然情意繾綣。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里,永不消退
『捌』 電影城南舊事的小女孩叫什麼她長大了什麼樣
英子。電影中沒有長大後的劇情。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 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 ,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8)電影城南舊事主要演員簡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台灣女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改編而成。《城南舊事》首先由北影廠的導演伊明改編成電影文學劇本。
原小說分五段寫五個人,改編的時候,刪去了「蘭姨娘」的全部和「驢打滾兒」的後半部。「惠安館傳奇」保持基本完整成為影片的上篇;而「我們看海去」和「驢打滾兒」的前半部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則糅在一起成為一個仍有兩段的下篇。
『玖』 城南舊事的主要演員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城南舊事 (1983)
導演: 吳貽弓
編劇: 伊明
主演: 沈潔 / 張豐毅 / 張閩 / 鄭振瑤 / 嚴翔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3
片長: 88分鍾
城南舊事的劇情簡介 · · · · · ·
本片根據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
小女孩林英子(沈潔 飾)住在五十年前的北京南城,在他們家院子附近住著一個瘋女人秀珍(張閩 飾),秀珍的丈夫因參與學生運動被殺,孩子也不知所蹤,因此落下了瘋病,時常把英子當做自己的孩子「小桂子」看待,英子也喜歡秀珍,答應幫她找回小桂子。英子有個苦命的小夥伴妞兒,學戲時常遭乾爹打罵,英子偶然發現妞兒有小桂子的胎記,幫助她們母女相認。英子上小學後,一家人搬到了廠甸。在家門口荒廢的院落里,英子發現了一個小偷(張豐毅 飾)藏贓的草堆,小偷為了供弟弟讀書只得干不光彩的勾當,英子卻不把他看作是壞人。不久,女傭蘇媽返鄉,父親去世,英子的童年,彷佛一下結束了……
『拾』 電視劇城南舊事演員表
城南舊事演員表
沈潔 飾 英子
鄭振瑤 飾 宋媽
張閩 飾 秀貞
嚴翔 飾 英子父
張豐毅 飾 小偷
袁佳奕 飾 妞兒
洪融 飾 英子母
徐才根 飾 馮大明
朱莎 飾 秀貞母
李農 飾 秀貞父
喬林 飾 換火柴的
崇文平 飾 教員
馬景龍 飾 密探
秦焰 飾 宋媽侄
李季 飾 換盆的
譚宗堯 飾 油醬店伙計
田春奎 飾 囚犯
史原 飾 放話匣子的
茂路 飾 井窩子主人
周起 飾 駱駝隊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