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上甘嶺》插曲是什麼
《我的祖國》
歌曲原唱: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
填詞:喬羽
譜曲:劉熾
歌曲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創作背景: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完《上甘嶺》之後,導演沙蒙找到喬羽要其為主題曲作詞,喬羽接到邀請當夜,登車由南昌趕往上海,由上影廠廠長袁文殊安排車次趕到長春。沙蒙、喬羽會面後,沙蒙便把情況和盤擺給了喬羽:《上甘嶺》影片已經拍完,樣片也剪出來了。
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幾分鍾戲,等歌出來後補拍。全劇組每天的花銷巨大。因此,沙蒙要喬羽快速創作,並要求這首歌能夠經久不衰。喬羽在作詞時想走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寫作路子,可又想不出來,而沙蒙幾乎每天都到他屋子裡來催稿,喬羽也沒辦法。
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長江時的場景,才把歌詞寫了出來。沙蒙拿著稿子看了半個小時後,詢問第一句為何不用萬里長江或長江萬里,喬羽認為這樣寫可能會讓那些不在長江邊上的人從心理上產生距離,失去親切感,最終沙蒙認可了喬羽的想法。
⑵ 電影上甘嶺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上甘嶺》主要內容:1952年秋,美軍在朝鮮中部三八線附近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企圖奪取上甘嶺主峰陣地五聖山。上甘嶺戰役爆發。八連連長張忠發(高保成飾)奉命執行主峰陣地的堅守任務,師指揮所要求他們堅守24小時以待後援。
可就在一個上午,敵人竟進攻23次,我軍傷亡慘重。敵人繼續增兵,師指揮所命令張忠發暫時撤進坑道。第二天,敵人大舉進攻五聖山。張忠發命令連隊配合其他部隊主動出擊,打退了大股敵人。師指揮所要求張忠發拖住敵人,使後方爭取時間調度兵力,補充彈葯。
坑道內的戰士每天都有傷亡,他們不僅要跟頭頂上的敵人作戰,還要為生存而斗爭。坑道與後方的聯系被敵人切斷,坑道內嚴重缺水,戰士們相互鼓勵、互相關心,頑強地堅持戰斗。
在朝鮮人民的支援和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他們頑強戰鬥了24天,讓我軍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備,最後一舉殲滅了敵人。上甘嶺戰役改變了朝鮮戰爭的形勢。
(2)電影上甘嶺導演擴展閱讀
《上甘嶺》角色介紹:
1,張忠發
志願軍某部八連連長,奉命執行主峰陣地的堅守任務,師指揮所要求他們堅守24小時以待後援。張忠發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戰士每天有傷亡,能夠戰斗的人一天天在減少,他們互相鼓勵、互相關心,頑強地堅持著,終於等到大反攻開始,張忠發率領戰士們沖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隊一舉殲滅了敵人,取得了戰役的最後的勝利。
2,師長
整場戰役的指揮者,命令張忠發支援七連軍隊並堅守主峰陣地,原要求張忠發的連隊在陣地上能夠堅守二十四小時,以待後援,後來命令張忠發部隊暫時撤進坑道里去。
3,王蘭
部隊里的女衛生員,每天給傷員打水、打針、換葯、喂飯、洗綳帶、查脈搏,有時還要幫助傷員大小便,然而,不管工作有多累,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
4,
孟德貴
指導員,在缺糧斷葯又短水的坑道里,身受重傷的指導員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里,用他那微弱的聲音讓王蘭對他唱首《我的祖國》,而指導員在戰士們深情的歌聲中合上了眼睛,帶著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和對和平的渴望離開了朝夕相伴的戰友們。
⑶ 電影上甘嶺師長是誰演的
李樹楷。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
1952年秋,美軍在朝鮮中部三八線附近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企圖奪取上甘嶺主峰陣地五聖山。上甘嶺戰役爆發。八連連長張忠發奉命執行主峰陣地的堅守任務,師指揮所要求他們堅守24小時以待後援。可就在一個上午,敵人竟進攻23次,我軍傷亡慘重。
敵人繼續增兵,師指揮所命令張忠發暫時撤進坑道。張忠發命令連隊配合其他部隊主動出擊,打退了大股敵人。在朝鮮人民的支援和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他們頑強戰鬥了24天,讓我軍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備,最後一舉殲滅了敵人。上甘嶺戰役改變了朝鮮戰爭的形勢。
(3)電影上甘嶺導演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毛澤東了解到上甘嶺戰役後,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題材片拍攝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承擔了這一任務並立即組成了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導演,因為林杉曾創作了多部反映革命體裁的作品,所以他和曹欣、沙蒙、 肖矛成為《上甘嶺》的劇本創作者。
人物原型
張忠發:張計發,1926年出生在河北省贊皇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51年,奔赴朝鮮「抗美援朝」,在上甘嶺一役中擔任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135團7連連長,堅守上甘嶺陣地數日。
王蘭:王清珍,1951年初入朝參戰,在上甘嶺戰役中擔任志願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衛生員。
⑷ 上甘嶺由誰拍攝的
電影《上甘嶺》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蕭矛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張忠發)、徐林格(孟德貴)、劉玉茹(王蘭) 上甘嶺電影插曲《我的祖國》由郭蘭英演唱後,歷經50年流傳至今。
⑸ 為什麼不重拍上甘嶺電影
《上甘嶺》這部影片非常震撼,講述了60年前我們的前輩為了我們現在的和平,付出努力和犧牲的故事,想想都覺得心潮澎湃。
而且這部影片也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標志性作品,如果這個導演沒有資深的閱歷以及拍攝的技巧,是完全不可能超越原作的。
說起上甘嶺的故事,我家的爸爸就會滔滔不絕,因為他曾經是一個軍人,因為軍人骨子裡的那股血性讓他不敢忘記前輩們的犧牲。
而爸爸說起現在的戰爭片時都是一副不屑的樣子,因為他感覺現在的影片都偏商業化不真實,所以很多大導演也看到了這一點,不敢貿然重拍。
⑹ 上甘嶺的幕後花絮
劇組到上甘嶺進行實地考察時,沙蒙雖有心臟衰弱的毛病卻堅持卻堅持攀上了五聖山。 劉玉茹到長春電影製片廠看望姐姐時被沙蒙看見,從而成為了王蘭的飾演者。 《上甘嶺》是劉玉茹演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她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影片。 為了保證坑道拍攝的成功,沙蒙專門從上海電影製片廠請了周達明。 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電影《上甘嶺》因為導演沙蒙被劃分為右派遭遇停播。
⑺ 《上甘嶺》重拍審核通過,你覺得哪位導演能拍出當年的壯烈
曾經我們看的最熱血的電影應該就是《上甘嶺》了,這一場戰役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之中,可以說是最艱苦,也是最偉大的。
美軍的轟炸機不斷的在這里轟炸,將這個地方的土地都削平了一點,但是我們的戰士們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之下堅守,在坑道之下堅守,堅決打退美帝國主義。
他之前拍攝的《八佰》《金剛川》這些戰爭題材類的電影,都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所以管虎導演拍這樣的戰爭場面,也才能夠拍出好故事,並且拍出當年的壯烈,當年的艱苦歲月,當年我們是怎麼打倒這些敵人的。
當然像是《長津湖》一樣有三個一起的導演,都發揮出自己的才能也是更加好的。
⑻ 劉玉茹的影片《上甘嶺》中飾演衛生員
哈爾濱話劇院演員, 1955年在《上甘嶺》影片中飾演衛生員,在演出《上甘嶺》以後,竟然受到迫害。上甘嶺是她的第一部電影,也是最後一部電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上甘嶺》的導演、編劇和主要演員,因為是知道江青以前在上海當演員的事情,而在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被打成右派。一九五八年劉玉茹也被發配到哈爾濱郊區當農民。江青之可惡,由此可見一斑。劉玉茹在冬季冰冷的稻田勞作,因此得了脈管炎,很長時期,幾乎不能行走。
電影《上甘嶺》取材於真實的上甘嶺戰役。一場戰役對一場戰爭的全局產生如此重大影響,上甘嶺戰役無論就其殘酷性還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可以說是不多見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嶺的英雄事跡後,當即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題材片拍攝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承擔了這一光榮的任務,並立即組成了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導演,林杉、曹欣、沙蒙、 肖矛負責劇本的寫作。在此之前,林杉曾創作了多部反映革命體裁的作品,編劇經驗較為豐富,他也因此成為影片《上甘嶺》的執筆者。
⑼ 電影《上甘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
編劇:林杉、沙蒙、曹欣、肖予
攝制:1956年
導演:沙蒙、林杉
作曲:劉熾
類型:故事片(黑白)
主演:高保成
徐林格
劉玉茹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⑽ 電影《上甘嶺》演女醫生的演員當年幾多歲
電影《上甘嶺》演女醫生的演員當年22歲。
《上甘嶺》中女醫生王蘭飾演者劉玉茹介紹:
王蘭是電影中唯一的女性角色。在最初的劇本中並沒有這個人物形象。導演沙蒙認為劇本寫得不錯,但林杉自己並不滿意,總覺得還缺少點什麼,至於缺什麼又說不出來。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篇關於志願軍女戰士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事跡的報道,才頓開茅塞,決定在劇本中增加女護士王蘭的形象。
這樣一來,整個故事馬上就鮮活了許多。當年,王清珍在上甘嶺戰斗中,一直堅持在戰場的第一線救護傷員。有的戰士因為受傷,排尿困難,當時戰場上缺乏導尿器械,王清珍甚至用嘴把傷員體內尿液吸出來。王蘭就是根據這樣的一個優秀女護士的原型創作出來的。
沙蒙和林杉談到這個角色時候說,這樣的女孩子,記得當時在解放區和延安也有不少,但是現在具有那種氣質而且能夠勝任王蘭這個角色的女孩子不太好找。起初,攝制組選的是一位唱歌劇的演員,身材形象都無可挑剔,但導演沙蒙總覺得她身上缺少點什麼,
人長得過於漂亮,與那個嚴酷的環境和普通的戰士不大協調。就在這時,沙蒙在長影大院里偶然遇見了一位姑娘,她就是22歲的劉玉茹,剛從東北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不久,到在長影工作的姐姐家走親戚。
一看到劉玉茹清澈的目光、淳樸的形象,對演員十分挑剔的沙蒙眼睛為之一亮,覺得她的氣質和劇本中的王蘭十分接近。一問她又是演員,接受過專業訓練,就這樣,王蘭的任務就落到了這個初出校門的女孩子身上。
(10)電影上甘嶺導演擴展閱讀:
電影《上甘嶺》中女醫生原型王清珍介紹:
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的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1951年初,年僅15歲的王清珍入朝參戰。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作為志願軍45師醫政股收容 所的衛生員,王清珍參加了這次戰斗。王清珍以出色的表現榮立了二等功,被授予二級戰士榮譽勛章。
1958年,王清珍復員回到北京老家,在東城區科偉醫療器械廠當了一名普通工人。幾個月後,她出席了全國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以後,又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後來因工作需要,王清珍又重返部隊,1982年在15軍衛生處副處長的崗位上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