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成龍電影虎鶴雙行

成龍電影虎鶴雙行

發布時間:2025-09-11 15:41:28

1. 電影《龍虎門》的背景是香港,那麼時間呢

龍虎門的前身本叫做[小流氓,作者是香港漫畫宗師黃玉郎。創刊於1970年,他創作了王小虎和王小龍兩兄弟,而石黑龍,則是由他另一本著名漫畫「柔道魔童」中的主角

故事大鋼是為王小虎由大陸來到香港尋找親人開始,與四小將結為好友,然後與反派大戰一場,最後邪不勝正,就這樣不斷地循環。一直打到去「荃灣十五狼」就開始走向長篇故事。是荃灣十五狼之首大狼王其實是師承日本第一黑幫羅剎教的奪命老妖。於是就帶出了羅剎教之役,主角們沖出香港,遠征日本。當時這點絕對是一大突破,而在第九十九期,小流氓正式把名字改為「龍虎門」。

而在第1269期,原作者黃玉郎公開自己重寫龍虎門而轟動整個畫壇。為了形合他,最後當時的主編趙汝德草草把他編寫的部分完結,讓黃玉郎全力投入編寫公作。最後於2000年6月頭,新著龍虎門第1期(即龍虎門第1281期)正式推出,故事雖然重新開始,但鋒頭一時無兩,銷量升竟直到去八萬實銷。

主角:

王小虎

user posted image

內功:九陽神功 六陽功力/降龍伏虎氣
招式:降龍十八腿 雷電神腿 裂頭碎石腳 虎尾腳 虎鶴雙形拳
武器:辟邪寶劍

龍虎三皇之一,18歲,為人極富正義感冷靜果敢,鋤強扶弱,面對多強大的惡勢力仍毫無懼色。由於出生於武學世家,所以武學天資其高,自創雷電神腿,在不合情理之屢挫強敵。在新著中,因把正義視作必然而多次作出令人難以接受的決定,有違正義之下真理。在少時父親離鄉別井後被打至失憶,而成了自蓮教的月聖使。因現得知身處韓國的父親身處險境,與母親一同前往迎救。

王小龍

user posted image

內功:九陰真經 第七周天
招式:家傳降龍十八掌 丐幫正宗降龍十八掌 打狗捧法 九宮梅花棍 八卦掌
武器:幡龍棍/特製伸縮捧

龍虎三皇之一,20歲,王小虎同父異母哥哥。為人情深義重,但優柔寡斷,性格孤僻。一次因緣際會和王小虎大打出手,後來發覺自己和他是親兄弟。兩人雖然和好,但仍對小虎雙親懷恨在心。得知小虎與相親相認後更難以接受,獨自離開龍虎群英,巧獲奇遇。先被白發魔女所害而導致武功盡失,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因而有機會習得「九陰真經」。被洪東收為丐幫弟子習得「打狗棒法」及「正宗降龍十八掌」,成為龍虎群英之首。

石黑龍

user posted image

內功:金鍾罩 七關半
招式:刻骨銘心爪 摧心錐 十字追魂棍 五形拳 落魂樁 追魂十五滾
武器:合金雙節棍

龍虎三皇之一,18歲,和小虎一樣見義勇為,好打不平。本身是中俄混血兒,有一妹妹叫小翠。當時一家四口定居澳門。因為父親石武夫乃柔道高手,所以得到澳門黑道碎骨門門住清睞,想招攬石武夫。石武夫拒絕後碎骨門主與其一戰,下落不明。黑龍母親斯琴哥娃於是來投靠長洲五獅之首金毛獅王。因緣際會遇上小虎,以兄弟相稱。終於找到了仇人碎骨門主-仇千鶴,但在單挑之下慘敗收場。

作者:(搞個黃玉郎在成龍新警察故事的劇照happy.gif)
user posted image

黃玉郎與《龍虎門》的前因後果

龍虎門的作者黃玉郎,原名黃振隆,出生於1950年的廣東省江門,藉貫潮州,生肖屬虎。他十三歲那年立志以漫畫為其職業,開始他的傳奇故事。

在六十年代的香港,畫公仔書只能混口飯吃的卑賤職業。即使較為人熟悉的許冠文(財叔)、李惠珍(十三點)、擅長繪畫愛情故事的丁小香,與及最為人熟悉的老夫子作者王澤,也只能叫做有穩定收入。當時的漫畫除了封面是彩色外,內文全是黑白,而且印刷粗劣,實在難登上大雅之堂。而當時的兒童文學正值繁盛之時,所以相形之下,漫畫書與漫畫家均受知識分子歧視。

在1965年,黃玉郎當時多次與人合夥創辦了兩本漫畫日報,及一間出版社,但都無疾而終。之後的數年,由他所繪畫的漫畫卻普遍獲得好評。當中最為人熟悉相信是「小傻仙」,而其它作品如「小魔神」、「小蛇王」、「超人之子」、「魔術小皇帝」、「魔鬼兵團」、「柔道魔童」、「飛斧仙童」等同樣備受好評。而據他所說,畫那麼多書種的目的是要看看那一種漫畫最為暢銷。

而在1969年,他開始構思「小流氓」,而在跟著的一年他自資籌組「鑽石出版社」出版小流氓。但因財政上周轉不靈,所以把出版社售給一家叫「保光出版社」的老闆黃光。由於小流氓銷量節節上升,甫一出版變售罄,成為該出版社的鎮山之寶。

1971年,黃玉郎眼見小流氓銷量不俗,所以向公司要求希望把小流氓由當時的二毫裝小型版本改為六毫裝大型版本,但風險太大(因為變相令人覺得售價上升三倍)而被公司反對。

黃玉郎仍然希望擁有自己的事業而不甘寄人離下,決定暗中策劃另一本小流氓,更開自組「玉郎圖書公司」,脫離黃光的「保光出版社」。為了籌備資金,新公司開張後的一個月,出版了六期小流氓,每次出版兩期。

在小流氓三十多期的時候(1972年),黃玉郎開始在漫畫後面加上一些專欄,例如有一專欄叫「畫佬生涯」,內容大至講述當時漫畫人的生活情況,漫畫行業的發展,讀者的閱讀風氣等;還有一專欄叫「烏煙瘴氣臭香港」,刊登具有諷刺性的文字稿及漫畫稿,作品被刊登將獲稿酬。

而那時武打巨星李小龍的電影深深影響了香港,更間接刺激小流氓的銷量,二毫裝過往的最高銷量是二萬五千本,最後被小流氓所打破。

小流氓的成功更令當時無數漫畫家爭相模仿。但劣作自然會被時間所淘汰,所以仍然無損龍虎門的地位。而他為了增加槁費,將小流氓由五十二期開始,由每頁三行,改為每頁四行。幅數增加至十至十五幅,內容多了一倍。他還大膽地把小流氓由三十六頁改版至二十四頁,還加密格數。此改動非常成功,銷量不跌反升。黃玉郎的收入由一千二百元升至二千五百元。

而跟著下來的改變更令香港漫畫歷史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黃玉郎把小流氓又原先的三十二開本改為十六開本,售價由二毫改為六毫。這次改革令到從前不感興趣的發行商對連環圖大大改觀。而小流氓在外地仍有市場,多個國家的唐人街都有小流氓漫畫發售。

稿費增加,跟著要做的就是擴充業務。在李小龍電影的功夫效應下,出現了一套足以和小流氓分庭抗禮的作品--上官小寶的李小龍。於是黃玉郎決定拉攏上官小寶合作。但同時間下,黃玉郎的前顧主黃光仍對李小龍有興趣,於是在稿費的挖角競爭之下,上官小寶最後以每期一千元的稿費投向黃光。

當上官小寶擁有穩定收入後更加努力,李小龍的銷量更達到每期四萬本,直逼當時的小流氓。因為這樣更令上官小寶有志獨立自創天下的雄心。而同時間,黃玉郎因得意望形的又賭又喝、生活靡爛而荒廢漫畫。結果出現「發行商老闆娘當頭捧喝」事件,指責黃玉郎為何小流氓漫畫質素下降、讀者流失與及遭受李小龍漫畫的窮追猛打。最後黃玉郎收心養性,全情投入於小流氓創作。

及後李小龍的電影出現了精彩絕倫的雙節棍演出,小流氓成功掌握讀者心理,把雙節棍功夫加入龍虎三皇之一的石黑龍身上,獲得極大回響。而在七十至七十三期,更用了李小龍作為封面。而在那時,小流氓的銷量已達到六萬大關。即使後來數次加價仍無損銷量。

1974年,小流氓故事開始進入日本羅剎教之役。而書本身更局部彩色印刷,售價為一元正,平均每期銷量更達到十萬大關。

即使小流氓漫畫的銷量如何的高,如何的受歡迎,但始終不能把上官小寶的李小龍漫畫壓下來,銷量仍然相若(不過論氣勢還是小流氓勝出一籌)。兩大畫手越畫越興奮,漸漸尺度過了火,畫到打得頭迸額裂,鮮血四濺,引起社會人士注意 。

1975年10月,香港政府正式通過「不良刊物法例」,警方派員往書報攤取締、抓人,氣勢似要把漫畫趕盡殺絕。黃玉郎在窮途末路的絕境下,邀同行共商對策。發起自律運動,停止出版色情書,召開記者會向政府詢問「不良刊物」尺度,更前顧主黃光與「宿敵」上官小寶共思對策。得出來的結果是開辦一本報紙形式的刊物。因為報紙的行頭大,炮轟他們等於炮轟整個報業。

既然有新轉機,立即為漫畫日報籌備。首先黃玉郎認為《小流氓》這名字聽來有點粗俗,於是把「小流氓」這名字換掉,在九十九期正式易名為「龍虎門」;而同時間,他出版第一份漫畫日報「生報」,每日平均刊出一版小流氓漫畫,並且自知之明地減少了封面及內容的暴力血腥場面。當時日報銷量約五萬多份。

故事背景亦由本港從置區移師到日本,說明故事情節純屬虛構,避過了輿論的責難。而龍虎門單行本因為遷就報章開度,改為橫度16開,四十八版,內頁全彩色,每冊二元。

由於媒頭都集中於龍虎門,以自當時黃玉郎所創作的其它作品也變得黯然失色。他其實還有「鐵血螳螂」、「鐵金剛」、「龍虎門新傳」、「臭香港」、「趣怪漫畫」等,除了「生報」,他後來開辦了另一份漫畫日報「金報」。而他更為了龍虎門而把它般上大銀幕,但並未獲得好評。

至於一直與黃玉郎兢爭的上官小寶,則同樣辦了一份漫畫日報「喜報」刊載他的李小龍,繼續給龍虎門壓逼力。結果上官小寶被冠以「不死神功」之稱號。因為龍虎門橫掃整個七十年代畫壇,仍然以強勁氣勢步步進逼,唯有他的李小龍也。

1979年6月27日,黃玉郎已有足夠資金,玉郎國際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開始招兵買馬,欲墮斷整個香港漫畫市場。而在1980的第275期,龍虎門故事開始脫理公仔報獨立出版,因此又把閱讀方向調整回「直向」,並且固定以周刊形式,每期34頁全彩色頁的型式推出。這種型式一直沿用至今。

黃玉郎心知如要統一香港漫畫市場,必須要收服李小龍這只大老虎。結果在1981年,他與上官小寶達成協議,把他的「李小龍」歸入「玉郎」,從此江山正式統一,所有漫畫均為玉郎漫畫所出品。

去到八十年代,他致力在漫畫製作方面作出重大改革。首先,他成立了印刷、分色、植字、釘裝等出版業所必須的部門,構入新型的印刷機和分色機,把漫畫書的印刷質素大大提高;而跟著,為了擴大公司的生產量,黃玉郎更把漫畫製作分化為起稿(畫出構圖),鉤頭(繪畫人物的頭部),駁身(繪畫人物的身體),填頭(只負責人物的頭發)等各步驟。所以大多數漫畫人在細說自己入行經過是都是說「在這套漫畫負責鉤頭」或「那套漫畫負責駁身」等說法。

除了之外,他昂然涉足出版界,先後收購和出版了多份雜志報刊,分別有「清新周刊」、「新時代」、「青春」、「玉郎電視」、「明星電視」、「香港日報」、「金融日報」、「天天日報」等。

而在畫壇統一後,大部分畫家在穩定的環境下,作品水準都有了顯著的提高,間接促使了香港漫畫的成熟。但對經歷過無數場風雨的上官小寶來說,穩定工作反而難再有突破,所以在滿約後再自組公司「八二畫社」,繼續以李小龍掛籌。在1986年,黃玉郎把「玉郎國際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上市,市值立即暴增二十倍,從此無人再貶低漫畫行業。

但好景不常,1987年大股災,令玉郎國際有限公司損失慘重,其後以鄭經翰為首之公司,與及星島集團欲全面收購玉郎集團。黃玉郎為保江山,因而涉及偽造假帳,結果在1989年4月,玉郎國際有限公司遭停牌,而在6月更被控偽造假帳,最後於91年罪名成立,被判入獄四年,後來上欣成功,減刑為兩年。

而他所創下的玉郎國際有限公司,數字當紅的主筆亦繼上官小寶後離去。先有編劇出生的劉定堅拉攏八十年代以漫畫「少林奇兵」而成名的馮志明,與及擅於繪畫愛情漫畫的狄克去組漫畫公司「自由人」。而以漫畫中華英雄而創造出廿二萬銷量,而被冠為「神話」的馬榮成亦離開「玉郎」,聯同最佳拍擋少傑組「天下出版」。而在黃玉郎入獄後,「玉郎」最後被星島集團主席胡仙收構,後改名為「文化傳信有限公司」。

由於八十年代擁有無數經典漫畫如「龍虎門」、「中華英雄」等,相比之下九十年代初到中期的香港畫壇就變得黯然失色。再加上於1992年,當時還未被收構的「玉郎」看準日本漫畫市場,決定帶頭推出日本授權香港中文版。以當時得令的「龍珠」與長買長有的「叮當」為首,令日本漫畫一度攻堪香港漫畫市場,令本地創作大受影響。

黃玉郎於1993年出獄後,意欲重奪香港畫壇至尊寶座,決定東山再起,聯同大弟子祁文傑,與及畫漫畫「街頭霸王」成名的許景琛,和擅長繪畫科幻漫畫為主的邱福龍等,組成「玉皇朝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重操故業。公司成立初期氣勢之盛,一時無兩,其全新作品「天子傳奇」和 「龍虎五世」均獲得好評。

但當時正值日本漫畫攻堪香港之時,所以難再有像七、八十年代時的那種瘋狂。正因如此,跟著推出的「天子傳奇貳」和「義勇門」銷量不過不失。

直至1997年,黃玉郎與武俠小說巨匠金庸先生達成協議,授權給「玉皇朝」為其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推出漫畫版,成為一時佳話。之後,武俠小說漫畫化的熱潮慢慢捻起。而同時間,日本慢畫熱潮開始減退,令到香港漫畫壇重出生氣,即使還有約乾漫畫的質素備受質疑,但畫壇也不像九十年代初期或中期般毫無生氣。

1999年,黃玉郎的「天子傳奇肆」系列備受好評,另開了

2. 有關鶴拳功夫的電影

新加坡電視劇《鶴嘯九天》
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中的虎鶴雙行。
成龍主演的《蛇鶴八步》
成龍李連傑主演的《功夫之王》中兩人對決成龍的鶴拳
三維動畫片《功夫熊貓》中鶴大俠使用的鶴拳

3. 求一部香港老武打片

1979年香港電影《刁禽雙絕》
劇情簡介
趙高(梁小龍 飾)和杜均(韓國材 飾)在往廣州的漁船上因誤會而大打出手,大家武功不相伯仲,到達後兩人往同一武館應征做教頭,一起得到開館授徒資格,成了冤家。城內一惡霸常欺壓村民,強迫他們交保護費,高和均都打不過他,後來他們發現若兩人聯手力量會大增,遂合力退敵。惡霸敗陣,請師父出頭,高和均被打至落荒而逃,路上高、均遇上當天所
乘漁船船主白雲峰(谷峰 飾),峰從一頭貓、一頭鵝和一條蛇身上創出奇異武功。兩人分別隨他學習,終於以這套武功擊倒敵人。

4. 《功夫熊貓》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片名:功夫熊貓 又名: 英文片名:Kung Fu Panda 國家/地區:美國 區域:歐美 出品: 發行:夢工廠動畫 DreamWorks Animation 類型:動畫 喜劇 導演: 約翰·斯蒂文森John Stevenson 馬克·奧斯伯恩Mark Osborne 編劇: 主演:傑克·布萊克Jack Black 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 劉玉玲Lucy Liu 成龍 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詳細劇情 古中國,和平谷,武林高手雲集。自小就對虎、蛇、鶴、猴、螳螂五大驚世護法高手崇拜得五體投地的熊貓阿波,天天做夢都想當功夫皇帝。可阿波不但只是間小面館的小伙計,還是個體重超重動作笨拙的大懶蟲,除了滿懷一腔功夫熱情做做白日夢,他最多也就能在面館里混混日子逮逮虱子。 不料,時逢強敵入侵,谷中高人烏龜仙師掐指一算,預感到江湖告急。谷中動物合議,決定召開武林大會比武招賢,推舉出一位武林高手帶領大家抵抗外敵。「功夫師傅」的五大高徒護法本是當仁不讓爭奪No.1的高手,可好死不死,懶熊阿波也卻也在這當口無意闖入比武大會的場地。更讓和平谷動物們吐血的是,不過是去湊熱鬧一睹偶像風採的阿波,竟誤打誤撞成為了烏龜仙師眼中肩負拯救整個和平谷使命的「救世熊」! 額滴神啊,大敵當前,要想讓一無是處的阿波變身為曠世武林奇才,谷中的功夫大師可有得頭疼!雖然肚子總是咕咕叫,背部總是酸疼難忍,心底也沒啥自信,還常常把生性固執、循規蹈矩的師傅氣得大念「孺子不可教也」,可當被囚禁二十年的大魔頭逃出牢籠發誓血洗江湖之時,熊貓阿波卻將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天賦使命。不過,能不能成為一代宗師擊退強敵,還是個完全未知的問題…… 看點 遠處群山繚繞,近布軒轅古跡,龍騰虎躍、月下俠客、飛檐走壁、虎鶴雙形、竹林綠影,就連筷子和青釉碗也擺上桌面....,絢爛的色彩+水墨的寫意,這番好萊塢出品的「中國製造」,還真有幾分以假亂真的勁頭!中國功夫空襲好萊塢,既趕上「中國風」的潮流,又「巧遇」奧運強檔,不愧是應景的大賺野心之作。領頭的功夫大哥大,更乾脆成了古老中華的武俠本尊--五禽戲的老祖宗們和憨遍天下無敵手的國寶大熊貓。 夢工廠拼了老命狂灌東方風情,自然讓人拍案叫絕,可面對卡通風靡,飄洋過海的動物寶寶們,幻化成的動畫角色則更加無敵!母老虎、大鶴俠、螳螂兄、美女蛇、猴大師、龜仙人,還有浣熊師傅,個個都是個性十足插科打諢的選手,一向中意大牌聲優的夢工廠動畫還不忘又一次下足血本:成龍、安吉麗娜·朱莉、達斯汀·霍夫曼、劉玉玲、西斯·羅根等一眾璀璨星光齊齊獻聲,「聲」「色」俱佳的武林大師們招搖過市,怎麼著都相當拉風! 可就算百獸逍遙、中國風情,也掩蓋不了懶態可掬、胖墩體型、能說會道、神勇無敵的胖墩熊貓!俺們圓乎乎、胖滾滾、以食為天的熊貓寶寶,果然不愧國寶盛名--因為口糧被搶逼上樑山,稀里糊塗就成了動物界「救世主」的,還能有別人么?!笑星傑克·布萊克從外形到神髓都十足胖墩國寶樣,時而一板一眼練起馬步朝天蹬、時而和師傅「寓武於吃」展開包子爭奪戰,大智若愚的架勢實在很有笑死人不償命的效果。新一代搞笑型武林大師就要一統江湖,我是功夫熊貓我怕誰! 從這個說不上可愛的熊貓身上,可以看出每個人身上都有惰性,只要克服自己,就是戰勝自己!

5. 歷史上真有黃飛鴻這個人嗎

有。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生於佛山市南海縣,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

黃飛鴻是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一代宗師。也是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著名中醫。

關於黃飛鴻生卒年月的具體日期,說法不一。有研究者認為其生於1847年,也有的認為生於1856年。

至於其去世年份,一說學界普遍認為其逝世於1924年爆發的廣州商團事變之後,但具體日期亦不可考。

另一說1924年10月 北伐之前廣州國民黨割據政府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郁成疾。

次年農歷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5)成龍電影虎鶴雙行擴展閱讀:

黃飛鴻在歷史上確有其人,生於清末廣東佛山,最著名的弟子是梁寬與林世榮(即電影中的豬肉榮),十三姨的原型則是其妻莫桂蘭。

黃飛鴻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的傳奇故事,由袁和平執導,徐克監制的[鐵馬鎦]中,少年黃飛鴻流落廣州在街頭賣藝,遭到幾名大漢圍攻而被黃飛鴻擊退的情節就是少年黃飛鴻的真實經歷。

一次,19歲的黃飛鴻在西樵官山墟的一家當鋪夜宿,遇到賊人打劫,黃單槍匹馬,擊退數十強盜,被傳為一時佳話。

寶芝林並非從其父黃麟英手中接管,而是由黃飛鴻自己創辦,徐克電影里所表現的黃飛鴻與劉永福的友情則緣自一次黃飛鴻為劉永福治傷,後被劉永福聘為黑旗軍技擊總教練。

黃飛鴻生平最大的一件事跡是曾隨劉永福赴台灣抗日保台,失敗後返粵。晚年,寶芝林於1924年的廣東商團暴亂中遭火劫被焚毀,黃飛鴻也就此憂郁成疾,於1925年病逝,享年65歲。

黃飛鴻的一生尚武崇德,俠骨熱腸,死後在廣東民間一直聲名不墮,被看作是真正俠義道的代表人物。而後來也正是以廣東文化為根基的香港,將黃飛鴻真正推到了俠之大者的地位之上。

黃飛鴻最早被搬上銀幕是1949年關德興的[黃飛鴻鞭風滅燭],由胡鵬導演,從此這一形象也因關德興的精彩演繹而深入人心,從此黃飛鴻成為正義與俠道的代名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飛鴻

6. 黃飛鴻拍了100多部,老外最認可不是李連傑,是成龍1994年的大片


現如今漫威宇宙、DC宇宙大行其道,「影視宇宙」概念深入人心。



什麼是「影視宇宙」,就是多部電影或電視劇共享同一個世界背景,細節、人物、環境或者情節相關聯,換言之,就像是在同一個框架內發展的多個故事。


如今,國產影視也拉起了「影視宇宙」的戰火,但殊不知,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一個人物,通過多個影視系列作品的勾勒,構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憑借他一個人物就衍生出了一整個 「功夫片宇宙」。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黃飛鴻。


(李連傑扮演的黃飛鴻)


7月9日,是網傳他誕辰的日子。


這里需要插播一下,關於黃飛鴻生卒年月的具體日期,一直眾說紛紜。有認為他生於1847年的,也有認為他生於1856年。網上資料顯示,黃飛鴻生於1856年7月9日,媒體此前報道的黃飛鴻故里廣東佛山,也以1856年為其計算誕辰。


黃飛鴻,武術精湛,意氣風發,正義凜然,他是清末背景下的俠義之士,又見證了家國命運,是一個頂天立地、自強不息的武者形象。



這些都是黃飛鴻系列電影對他的刻畫,正是這些影視作品,構成了大眾對黃飛鴻的整體印象。 據不完全統計,黃飛鴻系列影視作品,至今已經超過100部。


2018年,還有兩部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電影,一部是《黃飛鴻之南北英雄》,一部是《黃飛鴻之怒海雄風》。



所以,和「黃飛鴻電影宇宙」一比,漫威DC也只能甘拜下風。


為什麼,黃飛鴻會有上百部,如此多的影視作品,而至今還在源源不斷創作著。


首先,演員關德興,在早年打下了良好的觀眾基礎。


在早期的「黃飛鴻」影視系列裡,關德興塑造了一個非常經典的黃飛鴻銀幕形象。



關德興,1905年生人,1999年逝世。在94年的傳奇人生歷程里,關德興從事影視表演60餘年,主演過130多部影片,其中拍攝了80餘部《黃飛鴻》系列影視作品。


1946年開始,他便創作《黃飛鴻傳》並改編為《黃飛鴻》電影系列,1949年第一套《黃飛鴻傳》開拍。



他也是最早在影視作品中出演黃飛鴻的演員,關德興飾演的黃飛鴻,大多是講述黃飛鴻遇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故事。


不少人將他的黃飛鴻視為經典,只可惜,如今知道他老人家的年輕人並不算多。



第二點, 導演徐克聯手李連傑、趙文卓,對「黃飛鴻」影視系列的進一步推廣和發揚光大。


(關德興和李連傑)


現如今來說,流傳最廣、口碑最好的黃飛鴻影視作品,當屬導演徐克的《黃飛鴻》系列。



與他人不同的是,導演徐克版本的《黃飛鴻》幾乎大幅度改動了人物原本的生活軌跡,他將黃飛鴻捲入了時代的洪流中,藉助著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時動盪不安的年代,將黃飛鴻放在了時代變革的大背景之中。



在徐克的第一部《黃飛鴻》里,洋人綁架了大批中國婦女上洋船,黃飛鴻(李連傑 飾)與洋人及其爪牙對抗,保護中國婦女也保護國家的安全。



在《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里,黃飛鴻(李連傑 飾)與孫文(張鐵林 飾)一見如故,還幫助他們逃過一劫。



在《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里,外敵侵虐在即,李鴻章卻要主持「獅王爭霸」賽,堪稱是自相殘殺的舞台,無奈之下,黃飛鴻(李連傑 飾)親自上場,呼籲各門派共同抗敵。


在得到金牌後,他告訴李大人:「以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更重要的是廣開言路,治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這金牌,我就送給您作紀念吧!」



在導演徐克的作品中,直接將「黃飛鴻」這個人物原本的形象,顛覆又重生了!


原本那個行俠仗義、抱不平的黃飛鴻,成為了一個以國家命運為重,鐵肩擔道義的愛國民族英雄。



註: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共有七部《黃飛鴻》系列影視劇的版權,分別是: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前三部均為徐克執導、李連傑主演)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元彬執導,趙文卓主演)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徐克執導,趙文卓主演)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洪金寶執導,李連傑主演)

另外還有一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袁和平執導、甄子丹主演,主要講述黃飛鴻父親黃麒英的故事)


(當年受傷仍堅持拍攝的李連傑)


可以說,「黃飛鴻」這個人物形象,在70年前,就開始成為了影視劇中的「常客」,它的存在,也見證了香港功夫電影的興衰。


「黃飛鴻」這個人物,如此頻繁走上銀幕,更承載了民族的俠義之心與愛國情懷。


2014年,彭於晏還出演過《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飾演黃飛鴻。



真實的黃飛鴻,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他的父親是「廣東十虎」之一的黃麒英,三歲時,他便隨父親一同習武,六七歲時便可同父親一起闖盪江湖。


十六歲時,黃飛鴻開設武館,成為武師,再之後便名傾一時,對洪拳的普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門下不乏出類拔萃的弟子。



黃飛鴻去世時,因家徒四壁,無力埋葬他,他的女弟子鄧秀瓊出資相助,安葬於白雲山麓,他的妻子莫桂蘭攜兩個兒子也在鄧秀瓊、林世榮(黃飛鴻弟子)等人的幫助下,移居香港,開館授徒,繼續傳授黃飛鴻的功夫。


說到這里,也就引出了黃飛鴻影視作品如此之多的 第三點,一個重要人物:林世榮。



林世榮是黃飛鴻的嫡傳弟子之一,一生授徒萬餘人,還刊行過《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鐵線拳》等拳譜。他的弟子中,與好幾位為黃飛鴻的影視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洪金寶曾經在電影中飾演過林世榮)


林世榮的弟子之一朱愚齋,他在黃飛鴻去世後,編撰了《黃飛鴻別傳》,從1933年開始,在報紙上連載。盡管故事中有不少虛構之處,但詳盡介紹了黃飛鴻的傳奇經歷,並介紹了黃父黃麒英,師父林福成,徒弟梁寬、林世榮以及多位武術名家的事跡。



後來,朱愚齋再次徵集有關於黃飛鴻的事跡,寫為《黃飛鴻江湖別記》(又名《黃飛鴻行腳真錄》)出版。這一次影響頗大,影響了一批小說家出版了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小說,也受到了大批讀者的歡迎。


此乃其一。


其二是,林世榮師從黃飛鴻二十餘年,後期一直在香港發展。


林世榮的弟子除了朱愚齋以外,還有另一位名為劉湛的弟子,他身為黃飛鴻的徒孫,也為黃飛鴻的影視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湛,著名的動作電影導演 ,他常在影片中飾演他的師父林世榮,他還培養了包括他兒子劉家良、劉家榮在內的多個武術指導……



其中, 劉家良尤其對香港功夫電影的黃金時代貢獻頗大 ,1953年,他出演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黃飛鴻》,也將這個「IP」發揚光大。



以劉家良為代表的電影武指,也成為黃飛鴻在香港影視圈的「自己人」。


他與李連傑合作電影《南北少林》,和成龍合作電影《醉拳Ⅱ》,還是首位赴美國好萊塢的華人武指,為電影《忍者神龜》擔任動作指導。


2010年,他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13年病逝。



其中,1994年的《醉拳Ⅱ》中,成龍飾演黃飛鴻,狄龍飾演黃父黃麒英,劉家良出演武林高手福民祺,上演了一出民族英雄黃飛鴻為保護中國古代遺產,與外國掠奪者展開生死斗爭的故事,也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醉拳Ⅱ》在2005年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史上百佳電影」之一,是入選的四部華語片之一,其他三部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胡金銓的《俠女》。


正是徒孫之子劉家良和成龍聯手,拍出了這部讓老外大開眼界和佩服的黃飛鴻功夫片。



既有小說、故事為引,又有在影視行業內成為頂尖武術指導的徒孫之子,「黃飛鴻」的影視改編,怎能不豐富?


感謝他們,讓一代愛國武術大師黃飛鴻,通過如此豐富多彩的影視作品,影響全世界。



7. 誰能介紹一下電影洪金寶的林世榮的內容

林世榮(The Magnificent Butcher)(1979年)

導演:袁和平

監制:鄒文懷

編劇:王晶 鄧景生
動作:袁和平 洪金寶

演員:洪金寶 關德興 元彪 韋白 鍾發 樊梅生 林正英

鍾發 李海生 馮克安 蔣金 元武 曾楚霖 馮敬文

西瓜刨 何柏光 唐晶 咖喱 陳會毅

上映:1979/12/19

【 劇情(3.0/5) 】

該片是具有濃厚廣東風味的民初功夫喜劇,由動作指導出身的袁和平導演,武師出身的洪金寶飾演主人翁林世榮。

佛山黃飛鴻(關德興)有三大門徒——林世榮(三毛)、梁寬(元彪)、鬼腳七(韋白),其中大徒弟以販肉為生,人稱豬肉榮。阿榮行俠仗義,但頭腦耿直,遇事少變通。阿榮無意開罪了五龍堂的人,堂主高霸天(李海生)借機來寶芝林發威,卻被黃師傅出手壓住了氣焰。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雙方由此也就結下了粱子。

阿榮的弟弟林世光(蔣金)攜妻來佛山尋兄,遭高霸天的紈絝子高大海(馮克安)欺騙,愛妻被劫走。阿光幸得嗜酒如命的老叫花福成(樊梅生)相助,而阿榮輕信大海的諂言,反幫惡人向福成動武。老叫花先教訓了阿榮,後讓兄弟二人相見,這才真相大白。阿榮將計就計,假擒福成來五龍堂救出弟媳。二人可謂不打不相識,福成與阿榮便成了好友,在老叫花的點撥下,阿榮的虎鶴雙形拳也越發精進。

高大海豈肯善罷甘休,他先誣陷阿榮奸殺堂主養女,後又將林世光殺害。忍無可忍的阿榮憤然出手擊斃高大海為弟弟報仇。堂主高霸天痛失獨子和養女,亦怒不可遏,最後自然要上演一場五行掌對決虎鶴拳的精彩好戲。

【 功夫(5.0/5) 】

高霸天來寶芝林發飆,黃飛鴻利用手中的毛筆與之交手。關德興自四十年代以來幾乎就是電影黃飛鴻的形象代言人,他以飾演同一個角色最多而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關老爺子唱粵劇出身,基本功和精氣神都還不錯,當然要讓一個七旬老人實拍實打不太現實。袁和平通過四尺宣紙上兩只毛筆的交鋒,巧妙設計出了老年黃飛鴻矍鑠大度的性情和高人一籌的功夫。非但把傳統文化中「武以德服人」的品質用具體的招法躍然紙上,而且正反派的性格也一目瞭然。袁導這種動作中的細部「寫意」手法確實無人能敵。關老爺子自己做了些執筆出招的架式,部分上桌下地的拳腳由袁祥仁替身完成。

老叫花上酒店買酒巧遇高大海,遂戲弄之。這場戲更象是樊梅生的替身在對付馮克安,樊胖除了露幾張笑臉、擺數個正面架式外,幾乎所有連貫性進攻和翻騰都由替身完成。在三排酒壇上的打鬥設計精彩,老叫花在酒壇上信步騰身躲閃高大海的地面進攻,引高大海上酒壇,老叫花迅速落地左腳旋擺將高踢落;高起身回擊,老叫花騰身上酒架接前空翻落至高身前;避過高的鋒芒,老叫花倒地前踢,高一頭撞碎架上的酒壇。老叫花不僅喝到了**的好酒,而且酒錢也順帶一並從高大海身上打出來。袁導的鏡頭表現也恰到好處,你能在廣角全景中看到有節奏的快速過招,接觸和擊中後果。

林世榮聽信高大海的一面之辭,來酒館向老叫花討公道。三毛和樊梅生(樊依舊有替身)兩個大胖子均用洪拳的虎鶴雙形以及蛇形拳過招,這場戲袁導注重突出一招一式和諧趣效果。二人出手迅速,袁導也更多以快推近景來彰顯精彩的手型招法和搞笑的面部表情。而三毛的功夫活寶形象也演繹得活靈活現。

高霸天帶手下來寶芝林抓林世榮未果,便踢了招牌,梁寬與鬼腳七挺身護館。元彪對林正英,韋白對元武。林手執一尺紙扇與彪在夜色下的庭院中一角開戰,紙扇實乃障目工具,林手舞扇面擾亂彪的視線,而以腳勾拋腰間束帶上掛著的銅錢,彪面部中彈側翻 360倒地。兩人過招數合,林再施詭計,被彪識破先起腳反將吊錢摔中林額頭,接一記進步側踢,林騰身飛起倒地。彪奪過紙扇,再一腳側踹將林送入正廳。鏡頭切至庭院的另一角,韋白徒手對付元武手中的猴棍,武以棍支撐,順桿騰空而起一腳前踢中韋。武將手中的棍武得虎虎生風,一段精彩的騰越雜耍。韋不敵被掃倒,順勢抄起一柄長刀和一根段棍。再戰,韋貓身刀棍齊發,以棍中武小腿,韋佔了上風。鏡頭切回正廳內,彪與林徒手過招,林漸不敵,又使出下三濫的袖尾刀暗算,亦被彪避過。林以雙刃近攻,彪則左右騰挪以遠距腳法還擊。林終斃命於自己的刀下。鏡頭再切到庭院,韋將武的棍擊落,李海生前來親自出馬,彪也趕至院外,二人聯手對李。袁導此處的動作設計又是一大亮點,李海生打得似乎從來都沒有如此可信過,他不僅招法得體快捷,且拳掌手腳並用。注意元彪的拳位始終與腰馬配合,這種寫實的套路與洪拳基本功是吻合的。三毛趕來,卻中了李的一記朱沙掌,彪與韋抵擋一陣,架起三毛逃走。

袁導匠心獨具的工整細微和富於節奏的動作設計在這場戲中可見一斑,而他也很擅長用鏡頭語言(如快推鏡頭局部捕捉,快拉揭示全景,慢鏡頭)來放大和意化動作效果。

林世榮在老叫花福成的點撥下習煉洪拳的橋手基本功。招法為運橋、分橋、定橋、穿橋、直橋、柔橋、剛橋、流橋、提橋等,訓練沒有太多戲劇效果,但都是對洪拳招法的寫實表現。阿榮自創一橋上前進攻老叫花,僅這一招半式的過招樊梅生還是被替了身,巧妙避過阿榮的橋手,阿榮失去重心一記狗吃屎撲翻在地。

鍾發飾的怪貓追至阿榮藏身處,二人在停放棺木的祠堂中交手。鍾發在洪家班中可算個一流武師,他的身手絕對能與元彪、元華等人相提並論。三毛毫不吝嗇地將這場打戲設計得古靈精怪、充滿新意,兩人使出渾身解數(除了鍾發騰空翻至三毛背後雙腳前踢並竄上房梁,該鏡頭利用房柱近景遮擋做了個虛長鏡)每個回合均是迅猛的全鏡快攻。鍾發翻騰竄越、上樑下地的雜耍功夫將怪貓一角刻畫得入木三分。而袁導的布光和鏡頭將該戰的怪異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袁導也巧妙地在怪貓身上運用了鋼絲來完成部分需要克服地球引力的反常規動作,呵呵,這也算是袁家班的動作秘技之一。

林世榮手捧弟弟的靈牌來找高大海報血仇。三毛就象一頭憤怒的公牛,進門大力捶翻兩打手,接著撲向馮克安。一記蹲地後掃,馮前翻倒地,接前踢,馮後仰摔壓碎案桌倒地。三毛咆哮著提拳直擊,馮抓起案板護身,鐵拳穿透木板正中馮腹部。馮拔刀,三毛毫不遲疑正面迎擊,抓起圓凳打飛匕首,接右腳側勾踢中馮頭部。三毛一招「犀牛望月」雙拳將馮打出屋外,再雙手將其擎起大力拋回室內(馮的尾紋骨砍在門框檔上,身體後仰倒地。噢)三毛追回屋內,不再理會馮的說辭,以靈牌奮力砸向其頭部,馮斃命。這場戲是典型的三毛動作,為達到效果二人可謂全力以赴、拳拳到肉。三毛始終是鐵拳緊握、雙目怒視,而動作摒棄了繁雜的套招打法,以更直接了當的搏擊來體現林世榮報仇心切的真實。馮克安除了那危險的一坐,幾乎所有的翻摔都沒有被替身的痕跡,也算是賣盡了力氣。而鏡頭也一律在全景中捕捉了動作的起、打、中、摔,少有剪切拼接。讓人看得暢快淋漓、一氣呵成。

最後在大街上,高霸天使五行掌對決林世榮的虎鶴拳,老叫花則在一旁指點阿榮。這是一段長達八分鍾的二人對攻,通常如此長時間的純粹橋手拉鋸很容易使動作陷入呆板乏味,但袁導卻高超地證明了他是套招設計的大師。首先是招式多樣,李海生的掌法分金、木、水、火、土五形,掌風各有特色;而三毛將洪拳的十二指橋手和虎、鶴、龍、蛇、豹式結合,變化多端。另外充分利用三毛的體能,讓其滿場騰挪翻滾、爬高上低。使得整場打鬥充滿了動感的節奏,而非貧乏的原地拉鋸節拍。在鏡頭上袁導採用了全景和過腰中景相結合,以全景展現起招、移位和翻摔,用中景捕捉橋手對招的細節。另外通過老叫化的過肩和過腰鏡頭來具體化第三人稱視角,還有仰、俯空間鏡頭的靈活運用。三毛有一處大遠景中在長凳上的騰空後翻被元彪替了身,其它所有翻騰跳躍均是本人完成,想想三毛的體重和他移動的頻率和范圍,該戰中其體力消耗估計十分驚人。最後三毛用虎鶴雙形結合寸橋和剛橋手法破了李的五形掌,保住了寶芝林的招牌。

【 綜合(4.5/5) 】

如果說將三毛放在一個動作演員的位置上,而要從70年代選出一部代表他本人功夫的作品,那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林世榮》。該片近 110分鍾的戲對於一部功夫片似乎顯得冗長了些,袁導在劇情上也沒有更多創新,依舊是搗蛋徒弟學藝報仇的諧趣套路。但三毛的演繹無疑給林世榮這個角色增色不少,而用洪拳嫡系弟子來做故事主角也使其具有了吸引力。

該片最大的看點自然是由袁家班和洪家班兩大實力門派聯合打造的精侖功夫,八爺和三毛這種夢幻組合可不多見啊。八爺是位因材施技的大師,成龍、元彪、甑子丹、李連傑等巨星均與之有過各具特色的閃亮合作。若將其比做書法家,他可謂多才多藝,不僅能橫平豎直地寫出正統剛勁的楷體,也擅長游龍飛鳳般地畫出神貌兩合的草書。在《林》中,八爺顯然採用了前一種更為寫實的手法,這與三毛本人的特色是相吻合的。

在動作設計上雙方取長補短,三毛的短打快攻加八爺的細膩招法可謂相得益彰、配合完美。在鏡頭表現上,八爺巨細兼顧,他的鏡頭中常帶有一種符號化的「寫意」手法,這可能與袁家班的幕後技巧有關,如為人熟知的慢鏡頭、細節推鏡、還有鋼絲的局部巧妙運用等。

看過《林世榮》數遍後,俺始終詫異於為何人們在談論《醉拳》《蛇形刁手》和《佛掌羅漢拳》時卻遺忘了這部扎實的功夫經典。

閱讀全文

與成龍電影虎鶴雙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櫻桃圖片大全 瀏覽:586
電影大鎮魂街 瀏覽:395
法國青春劇情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86
紅字英文電影片段 瀏覽:140
動作片國語版電影大全 瀏覽:36
美國電影開車音樂叫什麼名字 瀏覽:825
恐龍王子中文版電影 瀏覽:437
主角控制父母的電影 瀏覽:854
電影公寓法國 瀏覽:518
盜版電影網站掙錢 瀏覽:868
日本電影大全國語版黑帶 瀏覽:489
創可貼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02
動物搏擊電影大全 瀏覽:78
imax第一部漫威電影 瀏覽:931
2021新出的搞笑電影大全 瀏覽:703
清遠易和電影院上映什麼電影院 瀏覽:755
平板看電影的網站 瀏覽:209
婚禮電影的英文翻譯 瀏覽:157
關於泰國販毒電影大全 瀏覽:757
39歲話劇演員李楠的電影剪輯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