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85-1999年香港電影演員片酬,比較有代表性的。
1991年片酬情況
1992年《經濟世界》第九期:分析1991年的片酬情況:成龍800萬以上,周星馳300~800萬,許冠文500萬,周潤發400萬,張國榮400萬,洪金寶400萬,劉德華300萬,許冠傑200萬,李連傑180~200萬,楊紫瓊150~200萬,譚詠麟150~200萬,林子祥180萬,梅艷芳150萬,梁朝偉130萬,王祖賢100萬(叫價), 王傑100萬,萬梓良100萬(叫價), 鍾鎮濤100萬(最新叫價), 葉倩文100萬(最新叫價),呂良偉100萬,任達華60~100萬,利智90萬(叫價),鄭裕玲90萬,張學友80~90萬,葉子楣70~90萬,吳孟達50萬(與周星馳合作收80萬), 劉嘉玲80萬
1993年《香港周刊》公布的部分影人片酬
《香港周刊》近日公布了香港、台灣及中國大陸的一些著名演員1993年在香港電影市場上的最新片酬。這些片酬是根據每個演員去年和今年初在港表現及片約、片酬情況綜合分析所得出的。成龍:2000萬港幣。香港目前最高片酬的巨星。李連傑:1200萬港幣。他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叫好又叫座,他的主要國際市場是韓國。周星馳:1200萬港幣。在過去的兩年中星仔的票房有增無減,氣勢已超過了劉德華。劉德華:800萬港幣。今年片酬報價100萬美金,片約依然排得密密麻麻的。張國榮:450萬港幣。元彪:450萬港幣。洪金寶:400萬港幣。目前專注幕後做武術指導和導演,像《戰神傳說》、《倚天屠龍記》等大製作才請得起他。
91,92,93年是片酬的跳級增長階段。
總算找全了91,92,93年的情況,這三年是片酬三級跳階段,很符合當年香港電影泡沫化的過程。
我給出的期刊中,香港電影雙周刊和香港周刊的數字信服度稍高,而經濟世界的信服度較差。
而五大的片酬變化
成龍:800,2000,2000
周潤發:400,1000,沒拍片
周星馳:300~800,800,1200
李連傑:180~200,800,1200
劉德華:300,600,800
這種變化跟他們當時的市場狀況相同。
而21世紀後,片酬大躍升的人只有四個,其它人基本原地踏步。
大躍升的原因就是市場更大了一步,再加國際化的發行。實現國際化發行的影人電影又多數大投資。而其中投資增大的部分就是支付了片酬。總的來說,是宛肉補瘡。對電影整體沒有好處。
❷ 香港電影的二十大金牌配角分別是誰
徐少強
徐少強的低調讓人難以估計他的地位。他做過股市會計,後來被邵氏相中,改行做了演員,至今也有30年,演戲不計其數。徐少強有個特別的地方——他在香港幾十年竟然沒有經紀人,沒簽過經紀人公司,不過這些年轉到大陸拍連續劇,人生地不熟,為了方便照應,簽了個大陸經紀公司。
擅長:武藝高強反派、俠士
招牌角色:《詠春》中和楊紫瓊決一死戰的黑猩猩;《武狀元蘇乞兒》中武功高強會幻術想做皇帝的趙無極。
倪星
倪星原名鄒兆龍。年幼就開始學習武術,十二三歲加入武行,在台灣服兵役後到香港加入洪金寶的洪家班。倪星武功好,香港又盛產功夫片,在香港立足沒有什麼問題。但沒人力捧,只能充當反派第一殺手之類的大配角,而無法成為舉足輕重的大明星。之後倪星移民美國,2000年身在美國的袁和平邀請倪星加入《黑客帝國》劇組,參與武術指導和演員訓練,拍攝《黑》的二三集。因為和李連傑沒達成合作協議,《黑客帝國》導演沃氏兄弟繼而邀請倪星出演劇中預言家保鏢一角,倪星藉此走入國際視野。
擅長:武功高手、奸人
招牌角色:《中南海保鏢》和李連傑決一死戰退伍軍人;《九品芝麻官》中提督兒子;《倚天屠龍記》中的宋青書;《黑客帝國》中的預言家保鏢。
午馬
原名馮午馬,生於天津,50年代末期移民香港,畢業於邵氏南國實驗團第一期。而後簽約邵氏做演員,期間師從張徹,做助理導演。午馬能導能演,但導,成績不佳;演,人物出彩已然被人記住。在港娛樂圈多年,練就一身隨機應變功夫,他的風格就是沒風格,能適合各種不同角色。
擅長:道長、老江湖、奇怪老頭
招牌:《笑傲江湖》中和林正英高唱「滄海一聲笑」的劉正風;《倩女幽魂》中捉鬼大師燕赤霞,這個角色還獲得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
許紹雄
許紹雄少年老成,他的少年老成是真正意義上的表裡如一的少年老成。他不但演技老道,長得也老。因此,從一開始他就和主角沒什麼緣分。
許紹雄出道早,畢業於第一屆無線藝員訓練班。為人和氣,在娛樂圈人緣極好,和許多大哥級明星都有交情。近年和杜琪峰多有合作,隨著杜琪峰的戲人氣上漲深受好評愈發擴大知名度,現在看來就剩找個好角色盡情表演一番,讓金像獎不好意思不給獎他了。
擅長:膽小怕事,羅嗦得讓人哭笑不得的人物,老父、警官等。
招牌角色:《賭城大亨2》中劉德華的得力助手;《暗戰》里常常幫劉青雲倒忙上司黃啟發,《新紮師妹》中楊千嬅的長官。
劉洵
戲劇名家劉洵從大陸去到香港,成為李連傑的「父親」——黃飛鴻之父黃麒英。
劉洵有著深厚舞台功底,在電影表演上自然如魚得水游刃有餘。從指導《刀馬旦》開始和徐克合作,之後在徐克的《笑傲江湖》、《獅王爭霸》、《新龍門客棧》、《倩女幽魂2、3》等多部戲出任重要配角,才開始為人熟知。但熟知歸熟知,戲好歸戲好,在殘酷的香港娛樂圈他仍然是領小錢的配角而已。
擅長:奸人、怪人、宗師、太監。
招牌角色:《九品芝麻官》中和周星馳對罵,差點被氣死的太監;《倩女幽魂2》中陰險邪氣的蜈蚣精;《倩女幽魂3》中梁朝偉的仙風道骨的師父;《笑傲江湖》武功高強說話陰森KB的公公;《新龍門客棧》的東廠番子,一個眼神幾句台詞就讓我感覺到江湖險惡。
秦沛
秦沛原名嚴昌、姜昌年。秦沛是他後來拍戲取的藝名,在台灣拍戲時是瓊瑤戲的一線小生,後來轉接配角戲,但名氣不減,越拍越紅,是個深入民心的「奸人」、「壞蛋」。再後來,拍連續劇演起慈祥愛心父親,竟然也同樣深入人心。現在是無線劇的第一父親。
秦沛演過三百多部電影,不計其數的連續劇,只要喜歡看香港影視的觀眾都躲不開他,雖然不是主角,但名氣毫不遜色於大牌明星,兄弟三人中比姜大衛、爾冬升有觀眾緣得多。爾冬升轉做導演,他積極幫忙聯絡朋友,還參演其中角色,那句老話怎麼說來著,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不但電影深受好評,他自己也因為《癲佬正傳》、《新不了情》拿了兩個最佳男配角回來。
擅長:笑面虎、奸人、食古不化的父親
招牌角色:《賭城大亨》中的王昌,《雷洛傳》四大探長之一的嚴同;《忘不了》《烈火戰車》中張柏芝、劉德華的老古董父親;《新不了情》中的戲班藝人;《鹿鼎記2神龍教》中的吳三桂;《審死官》中的巡撫。
谷德昭
香港娛樂圈年輕一代中,外形肥胖的少之又少。物以稀為貴,谷德昭極受其他導演歡迎,是娛樂片的搶手貨。他的肥胖外形所帶來的好處也不止演戲,由於胖得有親和力,他深受女生歡迎;由於胖得夠健康,還得到廣告商的青睞,接了一批飲食、旅遊的廣告。真可謂「財色兼收」,讓不少肌肉男妒忌不已。
擅長:熱心腸、被欺負之人、搞怪分子、可愛的胖子。特別是那種招女孩訴說心事和女孩打成一片的胖子。
招牌角色:《唐伯虎點秋香》中,和周星馳對聯對到吐血的師爺;《食神》裡面的那個反咬周星馳一口的唐牛;《破壞之王》裡面黃一飛餐廳的店員之一,不時整蠱一下周星馳;《怒火街頭》和《槍王》里幫暗中幫劉青雲和向張國榮學習射擊的警員。
黃一飛
黃一飛和周星馳是街坊,認識得早,兩人從《審死官》開始合作,斷斷續續的撐到《少林足球》,黃一飛捧回了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黃秋生曾笑說「拿獎衰三年」,黃一飛得了獎杯之後就傳出和周星馳關系惡化,三四年在電影上沒什麼做為,跑去和張衛健混,拍什麼「功夫足球」。
黃一飛鼠眼賊相,在香港這塊盛產拿別人身材相貌開玩笑的搞笑片的勝地,他是很容易找到合適角色的,就看他放不放得下「最佳男配角」的架子了。
擅長:市井小人、貪官污吏
招牌角色:《少林足球》中的大師兄;《審死官》里邊的管家阿福;《破壞之王》士多店的老闆。
陳百祥
陳百祥擅長唱歌,不過主持節目評球評馬演戲才是他的拿手。陳百祥是老江湖,他那虎頭虎腦的樣子大家再熟悉不過。無需多談。
擅長:賤人、有色沒膽的男人、厚臉皮
招牌:《鹿鼎記》中那個沒義氣的馬屁精多隆;《唐伯虎點秋香》中沒心沒肺祝枝山。
李健仁
李健仁在周星馳電影里幾乎都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挖鼻孔,令人過目難忘。他在其他電影倒沒那麼惡心,比如在《三五成群》里演一個「傻子」就很需演技,做得不錯。
擅長:如花
招牌角色:如花。《國產零零漆》中領周星馳進賓館,然後問周星馳要北姑還是陀地(本地)的本地貨。
羅家英
羅家英9歲開始學唱大戲,對戲行精通,成龍一些明星偶爾要耍耍戲曲籌集善款,他和汪明荃就會出馬教教動作、唱法。羅家英的表情嚴肅認真,常常和劇情造成強烈的反差,讓人大笑不已。他在《女人四十》的演出得到評委認可,拿了金馬獎和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不需搞笑就能拿獎,讓他倍感慶幸。
擅長:神經病、專家、嚴肅男人。
招牌角色:《大話西遊》中沒完沒了的唐僧;《賭神2》《國產零零漆》裡面神經有問題的達聞西;《女人四十》蕭芳芳的丈夫。
苑瓊丹
苑瓊丹原名苑麗瓊,後來信佛學,為了轉運改名苑瓊丹。但圈裡的人都叫她「苑仔」。她也證明了她比很多男人還要大膽。
肯如此巨大付出,走丑怪路線的女人八九十年代得兩個,一個是吳君如,一個就是她苑瓊丹。後來吳君如逐漸轉型,現在剩下她一個。看她有時候也嘗試走走性感路線,實在擔心某一天香港會消失這類型的女配角。
擅長:鴇母、惡婆、精打細算女人、瘋瘋癲癲女人婆。
招牌角色:《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風華絕代萬人驚艷的石榴姐;《九品芝麻官》中愛錢如命的鴇母。
吳孟達
吳孟達號稱是香港最高價碼的男配角,片酬比許多主角都要高。不唱歌不拍寫真,全是靠精湛演技和辛苦努力得回來,確實不容易。看周星馳的電影,沒有吳孟達就像吃麵包沒有水,難咽許多。
擅長:猥瑣阿叔、貪生怕死之徒、悲情老男人
招牌角色:賭片系列裡猥瑣貪財的三叔;《破壞之王》把周星馳騙得神魂顛倒,後來搖身一變成了貨真價實當年叱詫風雲的「鬼子達」;《阿郎故事》《天若有情》《雷洛傳》周潤發劉德華的跟班;《大話西遊》里的二當家。
黃子揚
黃子揚1989年表演得到認可,獲無線「銀河接力大賽」冠軍,但沒成大器,拍了十幾二十年電影還是二流角色,不過這些二流角色他都演得很出色。這些年香港電影大大減產,他更多是在拍連續劇。聽說現在連名字都改了,改成黃紫揚。
擅長:囂張分子、奸人
招牌角色:《賭俠1999》和《古惑仔龍爭虎鬥》囂張得你想沖上去打了他兩拳。
吳毅將
吳毅將看起來孔武有力,可偏偏在香港這類型男人是不能紅的,在香港要紅,要麼就瘦,要麼就胖,要麼就長得靚仔……他綜合起來什麼都有點,所以一直不紅。近年他重新回到連續劇行列,而且轉戰內地,電影里越來越少他的身影。
擅長:暴力分子、瘋狂人物、兇殘人士
招牌角色:《黑獄斷腸歌》里的陷害梁朝偉的police;《南洋十大邪數》因恨報仇的降頭師;《滅門慘案之借種》里的無奈男子。
程東
90年和劉德華拍攝《獄中龍》演個義氣爛仔,開始嶄露頭角,隨後跳升演老大。程東長得有些陰濕,演變態、不正常人類極為傳神。
擅長:變態型頭目
招牌角色:《九品芝麻官》中飾演的來福;《賭俠》《上海灘賭聖》那個會特異功能卻倒足大霉的大軍。
成奎安
說到「大傻」成奎安基本上不用再簡介。劉德華梁朝偉這些人需要演技,大傻那裡不需要,睜大眼睛就已經壞人十足了,拿把刀逛街就能讓整條街雞犬不寧!八九十年代沒有他出演的電影基本都不算是黑幫片。很遺憾的是,成奎安死於癌症。
擅長:傻老大、打手、保鏢、惡人
招牌角色:《賭神》、《賭俠》那個同意「投降輸一半」的大傻,看他眨眼暗示同party,極少能忍住不笑的;《最佳損友》見錢眼開,吳君如的大哥。《江湖情》里對周潤發忠心耿耿的打手;《喋血雙雄》和周潤發李修賢兩位高手對干卻不露半點懼色的黑幫頭目。
羅蘭
說到鬼婆龍婆不得不提羅蘭。看鬼片沒被羅蘭姐嚇過真的是見鬼了!幾十年前,香港電影類型比較單一,羅蘭身在其中拍的是文藝片,後來香港電影越來越多元化,她並沒有退避影壇,而是接了許多形形色色的配角來演,直至今日。2000年在《爆裂刑警》的演出得到評委認可,獲得當年金像獎影後,讓58歲的她高興不已。
擅長:龍婆、女鬼、盲女、母親
招牌角色:《七擒七縱七色狼》里那個出去騙錢的盲婆;《七月十四》中的龍婆;《爆裂刑警》中有點失常的四婆。
關海山
香港人尊稱其為「蝦叔」。2001年在家突然中風,經搶救過來後,隨即淡出影視圈。從此香港影壇便少了一位獨具特色老人的身影。
憑借《雷洛傳》老探長一角的出色演繹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中風當年,暫停演出,無線台慶時頒發了一個「萬千光輝演藝大獎」給他。對於一個配角來說,實是難得。
擅長:蝦叔看起來城府極深,演父親,老江湖大哥,富豪家族家長一類角色出神入化。
招牌角色:《雷洛傳》中從容不迫的老探長,《家有喜事》中扮演周星馳張國榮他們父親,孤言寡語卻還能在眾星雲集搶眼。《賭城大亨》里的傅老揸,不露鋒芒卻令人畏懼。《辣手神探》的黑幫老大,被梁朝偉「出賣」後,失望中帶著激動,一番江湖道理令人為之動容。
葉德嫻
楊千嬅在港有「大笑姑婆」之稱,深受港人歡迎,但這類形象的前輩還要算葉德嫻,她在圈內人稱「顛婆」,是個豪爽乾脆的女人。
做為「劉德華」干媽的葉德嫻能歌善演,愛好頗廣。她剛開始在航空公司工作,後來利用業余時間到夜總會唱歌,然後再全身進入樂壇發展,再擴展到影視上。她的歌唱事業紅紅火火,電影事業卻無法實現平行雙飛,經常是在做大配角。盡管她的表演是那麼的出色。
葉德嫻獲得過兩屆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分別是《花街時代》和《與龍共舞》。82年的《忌廉溝鮮奶》獲金馬獎的最佳女配角,連下三城,可見功力和命運。
擅長:八婆、老媽子 招牌角色:《法內情》中那位苦難被冤枉的老妓女;《逃學威龍2》中那位喜歡吳孟達的女警官於素秋;《洪熙官之少林五祖》中丘淑貞擅長騙人的母親;《癲佬正傳》中的專欄記者,不過是個主角。
田啟文
田啟文是隨著吳孟達的逐漸退出而在周星馳電影出現的。田啟文長相極端搞笑,綽號「田雞」。在周星馳喜劇中總是戲分不多,三兩場戲卻光彩十足。最難忘的當屬《喜劇之王》中那位被星爺把腳踩到扁就快要「屎」了的小癟三,還有《九品芝麻官》里那位把肝都吐到星爺肩膀上的戚家大少爺,《少林足球》那位推著自行車要做幾百萬生意的賤傢伙。
龍方
龍方當年是香港天天漁港的經理,由於王晶開拍《至尊無上》找不到反派演員,在朋友介紹下龍方接拍了《至尊無上》那個日本人角色;而後王晶再邀龍方拍《賭神》,電影的成功讓人記住了「奸人」龍方。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壞人」片約接踵而來。龍方葉正式辭職,做起了全職演員。2000年後龍方開始在大陸經商,做回了生意。
擅長:衣冠禽獸、大壞蛋
招牌角色:《雷洛傳》中的賭場大哥,先是痛打了一頓失戀的劉德華,後來劫持了關海山把事情鬧大,被劉德華解決;《至尊無上》中的日本公子哥,也是和劉德華對干;《賭神》中周潤發的義弟,無情無義連大哥都不放過;《暗花》中澳門大哥之一佐治;《龍的傳人》中的老闆。
林雪
香港金牌配角之一,代表作有《槍火》、《PTU》等。另外有作家林雪,代表作有《我要富貴》、《男人本色》等。
❸ 如何評價大馬本地足球電影《Ola Bola》
少林足球是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之後推出的一部作品。周星馳曾在接受《電影雙周刊》的采訪時,一本正經地說,「拍《喜劇之王》是因為感情失意,拍《少林足球》是因為事業失意。」但他並沒有言明為什麼。
據周星馳身邊的人說,周星馳在拍攝少林足球的時候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少林足球取得巨大的成功給了他應有的回報。
其實少林足球和喜劇之王是血脈相承的,講述小人物在困頓中的堅持。但是喜劇之王採取比較文藝的手法來拍攝,而少林足球則是商業化的手法。少林足球成功後,周星馳也總結包裝的重要性,雖然我很喜歡喜劇之王,但是不得不承認少林足球的成功是巨大的。
周星馳少林足球投資4000萬港幣,他說這個投資放在美國也許只是一集電視劇,但是當時對他來說這個投資是天價,但是少林足球在內地沒有上映的情況下在全球一舉拿下4300萬美元的票房,並在香港突破6000萬港幣,這個記錄後來被周星馳的功夫刷新。少林足球在歐美大火,尤其在日本取得20億日元的票房,是很驚人的,可以說少林足球使得周星馳打開了大片之路,哥倫比亞也因為少林足球找到周星馳,投資他的《功夫》。
在獎項上,由於少林足球的表現給當時頹廢的香港電影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金像獎不得不認可了這位喜劇之王,他本人更是一舉拿下最佳青年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四個大獎,前無古人,至少到現在還後無來者。那一年周星馳四次上台領獎,風光無限。少林足球的成功還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香港電影人的信心,間接促使香港電影人團結起來拍攝了後來的無間道。
可以說,少林足球是周星馳的大片試水之作,雖然沒有後面的電影成熟,但是讓大家知道原來他還可以拍攝特效大片。而少林足球之後,哥倫比亞投資他的電影功夫,在全球取得1.05億美元的成功,香港的喜劇之王成功走向世界,從藝術角度上來講,如果說少林足球是他商業化和藝術化結合的一個試驗,那麼之後的功夫就達到了集大成,功夫之後的電影包括長江七號和西遊降魔整個電影的層次和水準都比原來提高了很多。
❹ 少林足球開啟星爺的特效世界如何評價周星馳的電影《
少林足球是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之後推出的一部作品。周星馳曾在接受《電影雙周刊》的采訪時,一本正經地說,「拍《喜劇之王》是因為感情失意,拍《少林足球》是因為事業失意。」但他並沒有言明為什麼。
其實少林足球和喜劇之王是血脈相承的,講述小人物在困頓中的堅持。但是喜劇之王採取比較文藝的手法來拍攝,而少林足球則是商業化的手法。少林足球成功後,周星馳也總結包裝的重要性,雖然我很喜歡喜劇之王,但是不得不承認少林足球的成功是巨大的。
周星馳少林足球投資4000萬港幣,他說這個投資放在美國也許只是一集電視劇,但是當時對他來說這個投資是天價,但是少林足球在內地沒有上映的情況下在全球一舉拿下4300萬美元的票房,並在香港突破6000萬港幣,這個記錄後來被周星馳的功夫刷新。少林足球在歐美大火,尤其在日本取得20億日元的票房,是很驚人的,可以說少林足球使得周星馳打開了大片之路,哥倫比亞也因為少林足球找到周星馳,投資他的《功夫》。
❺ 如何評價周星馳的電影《少林足球》
少林足球是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之後推出的一部作品。周星馳曾在接受《電影雙周刊》的采訪時,一本正經地說,「拍《喜劇之王》是因為感情失意,拍《少林足球》是因為事業失意。」但他並沒有言明為什麼。據周星馳身邊的人說,周星馳在拍攝少林足球的時候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少林足球取得巨大的成功給了他應有的回報。其實少林足球和喜劇之王是血脈相承的,講述小人物在困頓中的堅持。但是喜劇之王採取比較文藝的手法來拍攝,而少林足球則是商業化的手法。少林足球成功後,周星馳也總結包裝的重要性,雖然我很喜歡喜劇之王,但是不得不承認少林足球的成功是巨大的。周星馳少林足球投資4000萬港幣,他說這個投資放在美國也許只是一集電視劇,但是當時對他來說這個投資是天價,但是少林足球在內地沒有上映的情況下在全球一舉拿下4300萬美元的票房,並在香港突破6000萬港幣,這個記錄後來被周星馳的功夫刷新。少林足球在歐美大火,尤其在日本取得20億日元的票房,是很驚人的,可以說少林足球使得周星馳打開了大片之路,哥倫比亞也因為少林足球找到周星馳,投資他的《功夫》。在獎項上,由於少林足球的表現給當時頹廢的香港電影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金像獎不得不認可了這位喜劇之王,他本人更是一舉拿下最佳青年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四個大獎,前無古人,至少到現在還後無來者。那一年周星馳四次上台領獎,風光無限。少林足球的成功還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香港電影人的信心,間接促使香港電影人團結起來拍攝了後來的無間道。可以說,少林足球是周星馳的大片試水之作,雖然沒有後面的電影成熟,但是讓大家知道原來他還可以拍攝特效大片。而少林足球之後,哥倫比亞投資他的電影功夫,在全球取得1.05億美元的成功,香港的喜劇之王成功走向世界,從藝術角度上來講,如果說少林足球是他商業化和藝術化結合的一個試驗,那麼之後的功夫就達到了集大成,功夫之後的電影包括長江七號和西遊降魔整個電影的層次和水準都比原來提高了很多。
❻ 如何評價周星馳的電影
少林足球是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之後推出的一部作品。周星馳曾在接受《電影雙周刊》的采訪時,一本正經地說,「拍《喜劇之王》是因為感情失意,拍《少林足球》是因為事業失意。」但他並沒有言明為什麼。
據周星馳身邊的人說,周星馳在拍攝少林足球的時候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少林足球取得巨大的成功給了他應有的回報。
其實少林足球和喜劇之王是血脈相承的,講述小人物在困頓中的堅持。但是喜劇之王採取比較文藝的手法來拍攝,而少林足球則是商業化的手法。少林足球成功後,周星馳也總結包裝的重要性,雖然我很喜歡喜劇之王,但是不得不承認少林足球的成功是巨大的。
周星馳少林足球投資4000萬港幣,他說這個投資放在美國也許只是一集電視劇,但是當時對他來說這個投資是天價,但是少林足球在內地沒有上映的情況下在全球一舉拿下4300萬美元的票房,並在香港突破6000萬港幣,這個記錄後來被周星馳的功夫刷新。少林足球在歐美大火,在日本也取得20億日元的票房,是很驚人的,可以說少林足球使得周星馳打開了大片之路,哥倫比亞也因為少林足球找到周星馳,投資他的《功夫》。
在獎項上,由於少林足球的表現給當時頹廢的香港電影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金像獎不得不認可了這位喜劇之王,他本人更是一舉拿下最佳青年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四個大獎,前無古人,至少到現在還後無來者。那一年周星馳四次上台領獎,風光無限。少林足球的成功還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香港電影人的信心,間接促使香港電影人團結起來拍攝了後來的無間道。
可以說,少林足球是周星馳的大片試水之作,雖然沒有後面的電影成熟,但是讓大家知道原來他還可以拍攝特效大片。而少林足球之後,哥倫比亞投資他的電影功夫,在全球取得1.05億美元的成功,香港的喜劇之王成功走向世界,從藝術角度上來講,如果說少林足球是他商業化和藝術化結合的一個試驗,那麼之後的功夫就達到了集大成,功夫之後的電影包括長江七號和西遊降魔整個電影的層次和水準都比原來提高了很多。
PS:我看最高贊里某個熱評說星爺偷偷把酒瓶換成真的,你自己拿啤酒往自己頭上砸試試,送醫院我不負責。黃一飛特地澄清是糖膠瓶,做粉絲對的沒記住就記住黑子那一套也是mmp了呵呵。
除了這個其他評論也真是各種不堪入目,什麼時候知乎er都變成不統統黑一通就不舒服斯基了?
還有,我不認為拍得次數多拍得辛苦效果一定好,可是少林足球確實效果很好啊,尤其是整部
❼ 從哪可以看到香港電影雙周刊
這個在內地是比較難的 最好還是去香港找找
❽ 周星馳的成名經歷
周星馳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內地移民家庭里,住在九龍窮人區,過著清貧的生活。一家五口擠在一間狹窄的木板房裡,睡的是「上下鋪」的碌架床,把豉油撈飯當作為天下美食。七歲的時候,父母離了婚,他跟著母親,姐姐和妹妹過日子。
上初中的暑假裡,周星馳經常打工,賺錢貼補家用,給自己賺零花錢,買漫畫書看電影,練功夫,沉迷跳霹靂舞。他回憶那段時光時說,「我做過幾份暑期工,比如賣眼鏡、賣電器。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次去酒樓賣點心,月薪大約600港元。在酒樓打工什麼怪人都見過,反應不快就會被客人罵,所以一定要能言善辯和有禮貌。」
那個時候,正是香港電視發展的黃金時代,愛好武功的周星馳伴隨著電視劇長大,痴迷其間,想試一下,加入這個行業,演一個角色。於是,他找來朋友梁朝偉,兩人跑到山上,私下拍了一個8分鍾短片。
成名後的梁朝偉說,「那都是他的主意,當時我對演戲不開竅,那個短片他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我只是演員。故事主要講好人與壞人在山上打架,最後好人獲勝,他安排我演壞蛋,那個時期的周星馳整天發白日夢,經常提起TVB無線藝訓班的事,幻想成為大明星,更是鼓動著梁朝偉一起去報考無線藝員訓練班。兩個人都去考了,最後的通知卻是梁朝偉考上,周星馳落選了。
1982年,憑著對表演的熱愛,周星馳連考了兩次,終於進了香港無線電視藝員夜間訓練班。1992年8月,在對《電影雙周刊》記者的詢問,他很肯定地說,「如果還沒有考上,我會繼續再考,因為這是我的興趣。」
這一期後來還出了不少明星,例如吳鎮宇、歐陽震華、關禮傑、李子雄等。吳鎮宇比他更慘,一連三次都沒考上,但吳鎮宇並沒有因此放棄,在第四次才考進來。
畢業後相當長的時間里周星馳在跑龍套。在那部著名的《射鵰英雄傳》里演了個沒有一句台詞就讓梅超風一掌劈死的小配角。當時他覺得,導演設計自己被人一掌打死,有點不太真實,於是設計了反抗的動作。
周星馳還跑去和副導演商量,但導演馬上否決了。之後他還是不斷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當然也被一再的拒絕。這個希望多擋一掌的跑龍套演員,在此時對演戲已經達到痴迷狀態。
1990年《賭聖》在香港公映4周,周星馳確定了他無厘頭的搞笑風格。 此後,周星馳節節勝利,製作也越來越精良,成本投入越來越大。
《鹿鼎記》代表了他最為輝煌的時期。 到了《大話西遊》,周星馳的藝術價值被充分體現,但在票房上卻吃了敗仗。 在他的影片《食神》里,周星馳一舉捧紅了莫文蔚。但影片彷彿摻雜了很多無奈情緒。
1998年底,周星馳耳目一新地推出了《喜劇之王》,狀態彷彿有所回升。但是半年後,《千王之王》又令人極其失望。
2001年,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取代成龍的《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港片新的票房冠軍,踏上巔峰。星爺再次光芒四射,朗照日月。
2004年,《功夫》打破《少林足球》的最高票房紀錄,再上最巔峰! 周星馳的喜劇感,連美國好萊塢都大為贊嘆。
(8)香港電影雙周刊周星馳可成大器擴展閱讀:
1、周星馳是華語影壇的標志性人物之一 ,被譽為中國的查理·卓別林。20世紀90年代,由於他主演的電影屢破票房紀錄,因此他與成龍、周潤發並稱為「雙周一成」,意為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
2、周星馳既是傳統喜劇的繼承者,也是開拓者 。他通過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來表現人物在矛盾沖突中的行為方式,從而形成無厘頭的表演方式。
3、周星馳從來沒有重復自己 ,其喜劇風格也經歷了從誇張到內斂,從搞笑到溫清,從肢體語言的表現到進入人物內心的轉變過程。他以喜劇的敘事形式來表現悲劇性的主題意蘊,在給人們帶來歡笑的同時,也能引起觀眾的反思。
❾ 香港電影獎項有哪些最高獎是那哪個
一,金紫荊獎
金紫荊獎由香港影評人協會主辦。1996年舉辦第1屆,以後每年年初舉行。各個獎項由影評人協會會員討論投票決定。獎項數量較少,沒有技術獎項。每年還同時評選當年10大華語片和外語片。
二,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三,評論學會獎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始於1995年。每年1-2月舉行評選,評選范圍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開上映的華語電影。
四,雙周刊獎
由香港《電影雙周刊》雜志創辦於1981年,由影評人投票選出,分為「十大華語片」及「十大外語片」。評選范圍是當年在香港地區放映的影片。1996年以後該評獎納入「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高獎就是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