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決戰三部曲的演職員表
地區:大陸
語言:大陸國語
【獲獎情況】
第十五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中國電影世紀獎優秀故事片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剪輯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道具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煙火
《大決戰》系列電影簡介: 史超、李平分、王軍編劇,李俊總導演;楊光遠、蔡繼渭、韋廉、景慕逵、翟俊傑等導演,主要演員有古月、蘇林、馬紹信、趙恆多、盧奇、郭法曾、路希等。
創作者在雙方統帥部門的戰略方針、作戰計劃、戰役指揮上完全忠實於歷史史實;在細節描寫上、戰爭場面上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進行適度的渲染、鋪襯,因而使銀幕形象在巨大的、真實的歷史背景上顯得更加豐滿、生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影片既描述了雙方統帥及高級將領的思想、感情、性格,也表現了下級軍官、士兵和群眾的思想、感情、性格,而且在描述中避免了臉譜化、模式化的傾向。在此基礎上,影片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表明決戰的勝負並非單純是軍事指揮決定的,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趨勢。 九十年代初由李俊擔任總導演拍攝的三部6集《大決戰》堪稱是真正的鴻篇巨制。從1948年到1949年初,在東北、華東、華北地區進行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打垮國民黨反動派的戰略大決戰。「三大戰役」以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和國民黨的慘重失敗為結局,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是人民革命戰爭史上的光輝篇章。
影片《大決戰》三部6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既獨立成篇,又可以聯成一個整體,構成了對這一偉大史實的總體再現。《大決戰》是一部氣勢宏偉、規模空前的作品。自有中國電影以來,中國的銀幕上還未出現過這樣結構復雜、人物眾多、場面壯觀、氣勢磅礴的作品。創作者是站在一個偉大歷史的轉折點上來寫「大決戰」的。影片不僅表現了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軍事斗爭,而且展示了這兩個政黨在政治、經濟、外交等多方面的較量,通過多側面、多角度、立體式的描寫,展示了中國社會各個方面的風貌,揭示出決定戰爭勝負和歷史變革的最深層的動因,成為一部名副其實的全景式的戰爭巨片。該片獲第12屆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等多項國內獎。
影片上映後,以它歷史的真實、人物性格的鮮明和場面的宏大而獲得高度評價,同時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獲得第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二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美術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道具獎和最佳煙火獎。
⑵ 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演員表
電影《大決戰之淮海戰役》的演員表包括古月(飾 毛澤東)、蘇林(飾 周恩來)、趙恆多(飾 蔣介石)、吳志遠(飾 宋美齡)、盧奇(飾 鄧小平)等。此外,還有郭法曾、路希、徐光明、鮑海鳴、繩中、金鑫等眾多演員參與了該片的演出。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這部電影及其演員陣容。
《大決戰之淮海戰役》是一部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爭片,講述了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在淮海地區展開的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略性決戰。影片通過生動的人物刻畫和緊張的戰斗場面,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在演員陣容方面,該片匯聚了眾多實力派演員。其中,古月以其形神兼備的演技,成功塑造了毛澤東這一偉大領袖的形象;蘇林則通過細膩的表演,展現了周恩來總理的睿智和儒雅;趙恆多和吳志遠分別飾演了蔣介石和宋美齡,將這對夫妻的復雜性格和內心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此外,盧奇等演員也在片中有著出色的表現,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
除了演員陣容強大外,《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在製作上也十分用心。影片採用了當時先進的拍攝技術和手法,還原了戰爭場面的慘烈和壯觀。同時,該片還注重歷史細節的考究,力求在服裝、道具、化妝等方面做到真實可信。這使得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段歷史的厚重和滄桑。
總之,《大決戰之淮海戰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戰爭片,它不僅讓觀眾了解了歷史,更讓人們銘記了那些為國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犧牲的英雄們。而該片的演員陣容和製作水平也為它增色不少,使其成為了一部具有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的優秀作品。
⑶ 大決戰的演職員表
1、毛澤東
演員;唐國強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