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那能看到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譚培鑫主演的那個
你喜歡看京劇嗎?
定軍山 就是譚鑫培唱的 定軍山中一段
1905年,豐泰照相館於琉璃廠的土地祠,為其拍攝了《定軍山》片段,該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無聲影片
B. 定軍山的角色介紹
譚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 演員,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因堂號英秀,人又以英秀稱之。藝名小叫天。武漢市江夏區(原武昌縣)大東門外譚左灣九夫村人。其父譚志道,工老旦兼老生。譚鑫培為其獨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
10歲隨父到北京,11歲入小金奎科班習武丑,後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闆賞識,委以武行頭。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員。以老生享名劇壇則是光緒十年以後的事了。
程長庚曾預言:「吾死後,鑫培必成大氣候。」譚鑫培曾師事程長庚、餘三勝,並向張二奎、盧勝奎、王九齡問藝,博採眾長化為己有,終成一家,與汪桂芬、孫菊仙被譽為「新三鼎甲」,並成為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創始人。光緒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與孫秀華、陳德霖、羅壽山四人被選入昇平署進宮承差,宮內藝名譚金培。1917年5月10日上午8時病逝於京城宣內大街大外郎營1號寓所,享年71歲。葬於戒台寺栗園庄墓地,界樁上刻「英秀堂」。今譚門已是七代梨園世家。
1905年,豐泰照相館於琉璃廠的土地祠,為其拍攝了《定軍山》片段,該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無聲影片。劇中飾演蜀國五虎大將黃忠,公元219年,劉備進擊漢中定軍山,黃忠親斬曹將數名,於魏國名將夏侯淵在馬下休息之時,乘其不備將其砍為兩段,自此曹軍慘敗,黃忠從此名聲大震。後黃忠升為征西將軍。
C. 定軍山 京劇演員是誰
演的是《三國演義》里老將黃忠在定軍山力斬夏侯淵的故事。
劇情:
張郃兵敗懼罪,又攻打葭萌關。老將黃忠、嚴顏向諸葛亮討令拒敵,合力殺退張郃;又乘勝攻佔曹軍屯糧之天盪山,殺死夏侯德。黃忠另引一軍攻打曹軍重鎮定軍山,定軍山守將夏侯淵出戰,各不相下;夏侯擒去牙將陳式,黃忠又擒住夏侯之侄夏侯尚,黃故意於走馬換將之時,箭射淵侄,激怒夏侯淵來追,引至荒郊,用拖刀計斬淵。
D. 《定軍山》這部影片為什麼選擇京劇名角演,是有心還是無意
個人認為是有心的!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
當時的中國電影,不像國外,不是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更不是作為一種商業產品,而是作為一種象徵,是那個時代中國資本家普遍的愛國情結的產物。
或許《定軍山》的拍攝,更多的是資本家想證明中國也可以像西方國家一樣,拍出像樣的電影。
基於這種想法,電影水平自然要代表中華文化的最高水準。
眾所周知,京劇是國粹,既是最吸引老外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最能向外國人展示本國獨特文化的一種途徑。那要拍京劇,自然要啟用以為國內外人都知曉的,功底過硬的演員來最徹底的展現這種文化啦。這種人,當然得是名角。
E. 定軍山是什麼時候拍攝的並由哪個像館拍攝
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製作
,1892年在北京開設豐泰照相館,因其技術優勢,生意異常興隆。攝制《定軍山》之後的三年裡,他還拍攝了《青石山》、《艷陽樓》、《紡棉花》等戲曲的片段。1909年,照相館遭受火災,任慶泰的電影活動就此終止。1932年去世。
譚鑫培
著名老生演員,戲路廣博,文武昆亂,無所不能,是當時北京演藝界的明星人物,慈禧的御用演員,人稱「伶界大王」,因拍攝《定軍山》而成為中國第一位電影演員。稍後他還拍攝過《長坂坡》的片段。
大觀樓影院
建於1905年,創始人即任慶泰,前身為大亨茶園。《定軍山》在此上映時,人潮洶涌,一時無兩。上世紀20年代成為中國第一家男女同座的影院。解放前一直由任家經營,1955年起公私合營,1965年改建成北京當時唯一一家立體電影院。
F. 寧靜唱的《定軍山》中,和他合唱的哪個演員是誰
在6月30日晚北京衛視的[跨界歌王]第三季節目中,演員寧靜首唱了作曲家劉洲為她量身定做的新歌《定軍山》,威武霸氣點燃當場,並最終獲選當晚的「歌王」。歌曲「主旋律」則是膾炙人口的「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唱段:
頭通鼓戰飯造
二通鼓緊戰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寧靜在演唱後解釋,選擇《定軍山》是因為自己自小就有巾幗英雄的夢想,因為自己對身段和動作有要求,發現很難做到位,所以還是選擇了現代服裝。不過看得出來,寧靜在台下也沒少練。
定軍山
演唱:寧靜
詞:臨渡
曲:劉洲
編曲:劉洲
京劇演唱:王子
音樂總監指揮:撈仔
音樂製作統籌:潘衛東/修浩然
定位製作人:劉洲
京劇援引:《定軍山》片段
PGM吉他:李雅寧
PGM混音:李卓
混音:時俊峰
吉他:Mike McLaughlin/董長躍
貝斯:張夢斌
鍵盤:汪軾曄/付雷
架子鼓:王卉
打擊樂:祖力卡爾
和音:樊竹青/徐快/靳銳/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