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成龍的電影虎落平陽

成龍的電影虎落平陽

發布時間:2021-08-01 22:13:41

Ⅰ 為什麼鄭爽就要被點名封殺,而成龍棄養小龍女卻可以活躍在娛樂圈呢

一個涉嫌違法,一個涉及道德。

  • 鄭爽的天價片酬用的是「陰陽合同」,有偷稅漏稅的嫌疑,偷稅漏稅這就涉及到法律層面了。

圖片來自網路

「瑕不掩瑜」最好的詮釋

從各個角度講,封殺鄭爽也是情理中的事了,就像老師懲罰犯了錯的學生一樣,一名女同學學習成績差,還多次早戀,更有小偷小摸的習慣,被學校開除了,這是咎由自取。

另一名男同學學習成績好,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獲得了很多榮譽,幫助其他同學提高學習成績,在校外身著校服,天天宣傳自己母校的辦學思想,通過一己之力,讓更多的家長了解母校氛圍,讓本來普通的學校,一下子躍居到名校行列。偶爾有天發現男同學早戀,而且還是被那位女同學給下的套。這名男同學也當眾道歉了。對於這樣的學生,學校能怎麼處理,批評幾句就完事了唄,總不能也開除吧。

Ⅱ 求一部電影很多明星但都是替身之類的沒一個是真的

追影 Tracing Shadow 2009>>更多海報,壁紙導演: 吳鎮宇麥子善

主演: 吳鎮宇房祖名黨昊謝娜吳佩慈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類型: 動作喜劇

語言: 粵語

片長: 100分鍾

版本: DVD版

上映日期: 2009

內容提供商: 華誼兄弟

劇情簡介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滿洲在北方蠢蠢欲動。此時北京城歌舞昇平,陷入最後的狂歡。風雨飄搖之際,錦衣衛、鏢頭、賊頭等黑白兩道高手,為爭奪「太祖開國秘寶」藏寶圖齊聚京城,而關外第一高手葉赫長弓(吳鎮宇飾)和來自琉球的忍者明月心(吳佩慈飾)也因不同目的來到此地。眾高手在皇宮內各自明爭暗鬥,搶奪寶圖,一路廝殺到一個邊城小鎮,藏寶圖突然神秘失蹤。為了尋找寶圖,眾高手都留在鎮上等待機會。這幫傢伙各自隱藏身份,葉赫長弓和明月心扮作夫妻開了家客棧,其他幾位高手則各自開了幾間店鋪。所謂虎落平陽被犬欺,一向叱吒風雲的高手們遭到鎮上地主少爺許三官(房祖名飾)的欺負,每天被催租逼債,而大家為隱...

Ⅲ 哪部電影的邂逅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對於許多80後來說,香港電影除了是時代的烙印之外,更是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下面,本主編將為您總結出那些戳中淚點或笑點、影響80後的電影,相信總有一部讓你回憶過去的種種......


10.《開心鬼》

風雲人物:林青霞


叱吒點評:嗜血梟雄,溫柔紅顏,化作滄海一聲笑。


一個人成就了一部系列經典,毫無疑問,提起徐克的《笑傲江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青霞姐姐塑造的東方不敗。雖然影片中不乏李連傑、關之琳、李嘉欣之輩的搶眼明星,不少竹林武鬥、黑木崖大戰之類的叫座武戲,但不得不承認,你的目光定會無時不刻的追隨著那個一身紅衫的絕美之人。


嗜血梟雄的魔性,溫柔紅顏的人性,她的自信自負,她的自憐自愛都讓這個人物充滿了傳奇色彩,成為我們心中難以超越的經典,同時也讓同一年上映的續篇《東方不敗之東山再起》有了票房保證。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鴻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這首《江湖行》似乎涵蓋了整部電影的基調,讓人心生惆悵,而到了影片結尾,東方不敗墜崖的那一刻,隨著那一抹醉人的輕笑消失在黑木崖下,我們的心怕是要永遠的記住這部經典之作了。


5.《大話西遊》




風雲人物:周星馳


叱吒點評:顛覆角色,另類對白,一度掀起“大話”現象。


80後的回憶中,怎能少了星爺的戲份,而說起最讓我們深刻的作品還要數《大話西遊》了。說來也算傳奇,當年《大話西遊》的票房甚至可以說是不盡人意,然而在電影慘淡收場後,在各大高校傳播之際,它開始戲劇化的大熱了,而掀起這一熱潮的主力軍自然是被稱為“新興人類”的80後了。


或許當時有很多人不接受這種看似癲狂的鬧劇,但無論是《月光寶盒》還是《大聖娶親》,我們都能從中看到令人驚喜的亮點,這里有嘮嘮叨叨的貧嘴唐僧,有驚為天人的紫霞仙子,有讓人抓狂的名曲《Only you》,還有無數段被廣為追捧的經典台詞。另類的思維、怪異的對白,還有永不過時的對愛情的追求以及對固有規則的反抗,這些都充分迎合了我們渴望新事物的心理。


或許當時我們更看重它的詼諧搞笑,但隨著成長再去回顧,我們似乎能在談笑間感受到更多的東西,比如感情、比如命運。看完影片之後,曾經的我們笑的開懷盡興,而多年後的我們,可能臉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有了淚水,或許是成長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感觸,抑或是在祭奠那些已經逝去的種種美好吧。


4.《倩女幽魂》




風雲人物:張國榮、王祖賢


叱吒點評:重情女鬼,痴情書生,陰陽相隔終不悔。


電影世界不乏人鬼戀的題材,而王祖賢和張國榮版本的《倩女幽魂》以及續篇《倩女幽魂之人間道》無疑是笑傲同類影片的佼佼者。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雖然是耳熟能詳的聊齋故事,但徐克卻讓影片呈現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當然震撼人心不僅是凄美的劇情、不僅是鬼魅的基調氛圍和緊張的鬼神武鬥,那一人一鬼之間刻骨銘心的羈絆更是讓我們百感交集。


王祖賢,那張淡出銀幕卻又不曾被我們遺忘的容顏,膚如凝脂、嫵媚驚艷;張國榮,那個離開人世卻依然時常讓我們想念的身影,善良鍾情、俊秀絕代;在你未定神的霎那,兩人早已奪走了你的魂魄,在《倩女幽魂3道道道》中,萬人迷梁朝偉挑起了大梁,雖然無論是演技還是種種都無可挑剔,但或許是受了先入為主的影響,遺憾其沒能延續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輝煌。


忘不了,紗帳低垂的水榭樓台,琴聲悠揚,重情女鬼,痴情書生,人鬼邂逅,不予風流。雖然有情人終沒能成眷屬,這結局免不了讓我們惆悵嘆息,但也恰恰因為這份殘缺的完美使得小倩那白衣飄飛的空靈形象和寧采臣那一往情深的專注眼眸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成為了永遠定格的畫面。


3.《古惑仔》




風雲人物:鄭伊健、陳小春


叱吒點評:血雨腥風,風起雲涌,江湖義氣自難忘。


《古惑仔》恐怕是最讓家長和老師頭疼的系列影片了,幾乎所有的80後們都接受過它的洗禮,而它對於80後尤其是對於當時正值熱血年華的男生來說可絕不僅是黑幫電影這么簡單,或許《古惑仔》的迷人之處就在於以血肉之軀廝殺於現代街市,以平凡人的故事來寄託黑幫少年成長史的傳奇。而鄭伊健和陳小春兩位主演,他們強硬的氣勢和拿捏到位的痞氣,讓“浩南”和“山雞”這兩個角色有了更強的感染力。


燃燒的江湖情義,為兄弟兩肋插刀的果敢,雖然影片中彌漫著現實的血腥味,但同時也散發著青澀年少的無畏氣息。從開篇的《人在江湖》到完結篇《勝者為王》,在加上情節並不相連的各種番外篇,《古惑仔》系列壯大到十三部,也足以見證它的風靡程度。


褪去黑道背景的外殼,我們看到是主人公白手起家,從小人物成長為巨人的奮斗歷程,相信也正因為影片中充斥著這種激勵年輕人的力量才會受到眾多80後的追捧吧。


2.《英雄本色》




風雲人物:周潤發


叱吒點評:墨鏡風衣,玩世不恭,瘋狂只為小馬哥。


如果說《古惑仔》系列描述的黑幫江湖免不了青澀無畏的標簽,那麼《英雄本色》所塑造的則是成熟男人世界裡的黑道傳說了。1986年的這部《英雄本色》不僅以近3500萬的票房打破了香港票房記錄,為續集熱映奠定了基礎,並且還開創了英雄片的熱潮,讓一個風流倜儻、玩世不恭的酷哥成為了我們崇拜的偶像,沒錯,他就是影響了我們一代人的小馬哥!


黑墨鏡、黑風衣,手中握著雙槍散發著冰冷肅殺的涼意,可謂是風靡萬千懵懂少女、威懾千萬熱血少年,不僅是外形上的沖擊力,發哥演繹出的英雄豪氣更是讓我們心動不已。即使虎落平陽、渾沌不濟,小馬哥卻依然是那個英氣逼人、永不言棄的小馬哥。“我要爭一口氣,不是要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當他對狄龍飾演的大哥子豪吼出這句吶喊時,我似乎看到了小馬哥內心最深處的動容。


不得不說,狄龍和張國榮在影片中雖然位居主角前兩位,演技更是可圈可點,當風頭卻被小馬哥搶去了大半。一直被模範,從未被超越,英雄遲暮雖令人感慨,但我們心中的英雄夢卻不會褪色,小馬哥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小馬哥!


1.《黃飛鴻》




風雲人物:李連傑


叱吒點評:功夫在身,正氣凜然,鐵血男兒當自強。


黃飛鴻,這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代武學宗師,一直是電影界樂於挑戰的熱門人物,雖然先後有數人塑造過這個角色,但毫無疑問還是李連傑版本的《黃飛鴻》給我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縱觀《黃飛鴻》系列電影,還要數《壯志凌雲》、《男兒當自強》和《獅王爭霸》這三部最受好評了,李連傑演繹的黃飛鴻孑然正氣而略帶天真,厚重沉穩卻又時而羞澀,一招一式中彰顯著瀟灑英氣,舉手投足間流露著王者風范,很有智者不語、勇者無畏的風采。


搭配美女關之琳飾演的十三姨,中西色彩的爛漫碰撞為影片添加了動人的感情色彩。既然主角是武學奇葩,那麼片中精彩的打鬥自然是重中之重,而在鬼才導演徐克的鏡頭下影片不負眾望的給了我們關於俠士最直接、最熾烈也是最純粹的記憶。


“傲氣面對萬層浪,熱血像那紅日光”,高歌一曲《男兒當自強》向我們曾經的熱血成長史聊表回憶,就像歌詞里寫的那樣,“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天闢地為我理想去闖”,男兒當自強!

Ⅳ 走下神壇的張曼玉為何遭林青霞諷刺、被成龍嫌棄

因為虎落平陽被犬欺,但是我覺得她已經很優秀了,這些人真的很沒有素質,所以才會這樣對待,我一直都挺喜歡張曼玉的。

Ⅳ 有一部港產片在游戲機室里打架說了一句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叫什麼電影

成龍的城市獵人嗎?

Ⅵ 陳惠敏的一部電影,求名字。有圖

俾捉鬼又名: Ghost Snatchers
導演: 藍乃才
主演: 王晶 / 王祖賢 / 馮淬帆 / 高麗虹 / 徐淑媛 / 陳惠敏 / 曹查理
上映年度: 1986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劇情介紹: 新建大廈酒會中,女秘書裘蒂(徐淑媛);風情萬千,被鬼王選中,作為鬼倀,以美色誘惑人,然後置之死地。青年朱禧(王晶)加入其舅大廈護衛員范景周(馮淬帆)護衛隊,目睹裘蒂色誘公司老闆,另有一批惡鬼作弄他。
朱告知女友(王祖賢),她主張找女法師(高麗虹),於是帶兩人去展開偵查。原來大廈的原址,戰時是日本軍營,鬼王是隊長,他念念不忘戰敗之辱,以害人泄忿,他屬性八字陰性的人,正巧朱、范和女友都屬陰性。女友的兄長(陳惠敏)被鬼捉入陰間,托夢說七月十四日,當心被鬼捉去,女法師於是設下妙計,直闖鬼門關,把鬼王遺體消毀,以挽救生靈……

Ⅶ 求大傻成奎安和陳惠敏合作的一部電影

《奸人世家》,主演:石堅(父親),陳惠敏,成奎安,黃子揚,李兆基(四兄弟)。

Ⅷ 電影過年<天下江湖>

央視關於此節目的主頁:
http://www.cctv.com/program/dsfys/topic/history/C17554/02/index.shtml
你應該看過了

另外找到一個 春節特別節目《天下江湖》的大綱,策劃時的,懷疑是內部資料

貼與此,希望你能完成你的目標,祝你成功!

一、節目宗旨:
《第10放映室》的春節特別節目《電影過年》多年來在觀眾中口碑頗佳,已經成為宣傳電影文化方面的一個品牌節目,尤其是今年春節的《香港電影傳奇》、五一特別節目《秘境尋奇》、十一特別節目《一言三拍》都取得了較好的收視成績。為了進一步加強《電影過年》這檔節目的品牌效益,同時為了能在春節期間為觀眾奉上一道具有強烈電影文化特徵和高雅娛樂性的電影文化盛宴,根據中心和部門領導的有關指示精神,我欄目主創人員經過反復論證和策劃,擬在春節期間推出《電影過年之天下江湖》系列。因該系列在春節期間播出,因此我們設想這一系列重點在於強化民俗性與娛樂性,同時,也藉此廓清一下許多電影中涉及到的江湖這一概念。江湖究竟是什麼,似乎所有的電影都沒有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明確答案,這似乎也是中國哲學的一個特點——老子在《道德經》中,一口氣說了許多道,但似乎也沒給道一個准確的定義。而在電影中也是如此,比如,有些電影一開場就談到江湖,但只是說:「江湖在哪裡?江湖在心裡。」再比如說,一些電影開場就是:「心有多大,江湖就有多大」,但也沒有告訴我們究竟什麼是江湖。那麼,作為一個非常中國化的概念,江湖是什麼呢?在本系列節目中,我們將從古漢語、歷史、文學史、哲學的角度對江湖這一概念進行全面解析。比如,江湖一詞首先從修辭學的角度來說它是一種借代,那麼它是如何從江湖這一實詞演變為一種虛指意義的江湖的,再比如,在古漢語中,江湖一詞是相對於廟堂而言的,如果我們將廟堂理解為一種官方社會,那麼,江湖就可以被泛解為一種民間社會,但對於中國漫長的農業社會歷史而言,江湖一詞似乎又不能被粗解為廣泛意義上的民間社會,因為相對於安居的農民而言,江湖又是一個另類的世界,所以民間才有「跑江湖」一說,實際上,自古代以來,江湖就是指的一種隱性社會。到現代漢語中,江湖的定義又有衍變,我們初步可以將它理解為「圈子」,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圈子呢?這個圈子的內部結構是怎麼樣的呢?它又有一些什麼樣的潛規則呢?這些總是正是我們節目想要回答的問題。

二、節目內容:
為了便於廓清江湖這樣一個概念,使這個概念從一種不確定的虛指狀態中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眼前,我們似從七個方面來對江湖進行分解。這七個方面分別是:緣,道,義,術,器,情,悟。具體如下:
A, 緣篇
江湖是人的江湖,人是江湖的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關於江湖的那些故事說到底是一個關於人和他的命運的母題。這個母題裡面,所謂的「緣」是首先要涉及的內容。機緣巧合也好,因緣報應也罷,這些成語講的無非都是關於人在一開始是如何被捲入命運的洪流的,而這個洪流就是江湖本身。
具體而言,「緣」在許多江湖故事中更多的同「初涉江湖」這個概念聯系在一起。所謂「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衰」,人總是要懷念和感嘆他的過去,尤其是「入道之初」這個最重要的人生階段。為何進入江湖?回答這個問題,必定扯會出一連串的愛恨情仇,而那些江湖故事也大都是從「緣」字開始的。
作為《江湖》這個七集專題的第一集,「緣」講的就是人是如何「初涉江湖」的。

分類
1.天降大任
人進入江湖的過程,有主動也有被動。「天降大任」雖然是一個含有褒義的概念,但對於故事的主角而言,卻大都是被動的。通常是指人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被要求接受一個自己從未准備接受的身份或者使命而且不能拒絕,這個使命或者身份之中往往還包含著家族興衰、國家大義、甚至是拯救世界等等宏大的內容。此類電影頗多,香港電影《阿嫂》講的就是一個清純少女意外的被指定成為黑幫老大,並最終依靠自己領導整個黑幫的故事。而美國經典影片《教父》中由阿爾-帕西諾飾演的角色則在自己父親被暗殺後不得不肩負起整個家族的重擔。《天地英雄》之中,為了佛骨舍利(象徵著對中華文化影響巨大的佛教文化)能平安運抵長安,一群鐵血漢子捲入江湖廝殺。而《駭客帝國》中本來是一個凡人的尼奧卻一夜之間成為了拯救世界的救世主。這類故事往往通過一個弱小的個體在突然發生的巨大的變革面前是如何掙扎並掌控自己的命運的。並且,通過描述一種相對極端緊張的人與江湖的關系,去映證江湖的本質。
片目:
《阿嫂》(香港);《教父》(好萊塢);《七劍》(中國內地、香港);《天地英雄》(中國內地);《駭客帝國》(好萊塢)

2.節外生枝
這一類故事大都有一個意外事件作為核心,人因為這個意外事件被捲入江湖風雲之中,這一類事件最能夠體現所謂「機緣巧合」這個概念。比較典型的是《卧虎藏龍》之中,章子怡飾演的玉蛟龍隨父進京,路遇劫匪羅小虎的故事。因為這個意外事件,身為大家閨秀的章子怡內心點燃了闖盪江湖的熊熊慾望。當然「機緣巧合」並不是一個宿命論的概念,一切事情的發生有外因也有內因,玉蛟龍從小跟隨「碧眼狐狸」習武,聽了太多的江湖故事,闖盪江湖一直是一個她想去實現卻不能實現的夢想,而羅小虎的搶劫事件則是一個將她多年壓抑的慾望誘發的火種。
片目:
《龍虎門》(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卧虎藏龍》;《愛情是狗娘》;《低俗小說》
3.逼上樑山
這一類故事大都有一個比較長的「前史」,故事的結局是「初涉江湖」本身,可以說這個類型基本上是以講述「初涉江湖」為主的。江湖是一個「亞文化」的概念,也就是獨立於主流社會之外的一個另類社會。《水滸》中的英雄人物大都是被「逼上樑山」,說的就是因為某些戲劇性強烈的事件而不得不從主流社會中逃離到另類社會之中。香港電影《買兇拍人》當中,一個夢想著拍電影的小青年被無良商人欠薪,最後只從商人那裡得到一包毒品,為了生存他只好去酒吧里販賣掉這些毒品,卻由此認識了一個殺手,並從此被捲入了腥風血雨的江湖之中。這個類型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些對社會的批判色彩,更多的涉及善與惡、罪與罰的主題。對於「江湖」的黑暗面有著更多的反思。
片目:
《買兇拍人》(被逼無奈,身不由己);《旺角黑夜》(走投無路,被騙下水);《黃金萬兩》(好萊塢);《末路狂花》
4.野心勃勃
這一類型故事的主人公一般都是非常主動地進入江湖。可以說他們大都是野心家,是那種處心積慮想在江湖中揚名立腕的人。這種人往往費盡心機、挖空心思,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關於他們的故事主題是「目的」,無論為的是名利還是恩仇,他們都是在慾望的燃燒中迷失自我的羔羊。在他們處心積慮實現目的的同時,失去的反而是他們純真的本我。這樣的故事,一般結尾都會讓主人公重新回歸善良的本性。最明顯的例證是周星馳的《功夫》。
片目:
《功夫》(雄心勃勃,處心積慮)

B.義篇
「義」是江湖道德中最重要的原則,一個人可以武功不夠高但是只要講義氣,還是值得肯定和受人尊敬的,相反,如果不講義氣,則被人唾棄。追求「義」,是同中國傳統的道德要求相一致的,儒家也尊崇忠信義的道德標准。不過,對於殘酷的江湖來說,兄弟、朋友之間的情誼就顯得更加珍貴,因此江湖義氣也有自己的特點。
江湖中的「義」,常常與「俠」字相聯系,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俠義」。而「俠」說到底,就是一種犧牲精神,是為了別人的利益出頭,有時候甚至會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了不同的人犧牲,可以形成不同的「義」。
1. 路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這種義,其實是一種「正義」。是江湖人基本的道德標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救助弱小、是一種見義勇為的行為。這個在很多的武俠、功夫片中都不少見。正是俠客們的這些行為,成就了江湖的好名聲。在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小者看來,江湖簡直就是一個充滿正義和力量的理想世界。
2.朋友:兩肋插刀
這種義,其實是「情義」。兄弟情是江湖男兒最重視的情誼,也是所謂的江湖義氣最基本的內容,更是很多武俠、功夫片所著意表現的東西。兄弟情誼之所以受到重視,歸根結底是出於生存的需要。在殘酷的環境中,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共同生存。從中引伸出我們這個民族對於情義的重視。在西方社會,兄弟情義從來沒有像在我們的文化中一樣被提升到如此的高度。然而,在電影中,義常常受到來自利、情、法等各方面的沖擊。
a、義與利的沖突:義氣常常受到來自利益的沖突。為了換取利益而出賣兄弟這在武林中被視為極端惡劣,但是也是電影經常採用的橋段。
b、義與情的沖突:三角戀移植到江湖中,則往往產生這種矛盾。
c、義與法的沖突:這個在現代的動作片中經常出現。比如《英雄本色》中警察和殺手之間的悻悻相惜。
江湖義氣在這些沖突的盪滌下散發出更為燦爛的光芒。
1. 師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師徒情誼。這個在古代非常重視。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深究原因,在於師傅——武功——江湖資源這個一脈相承、休戚相關的體系。欺師滅族被看成是大逆不道。
然而,這種師徒情義也常常受到「正義」的考量。當師傅違背江湖正義,危害武林的時候,師徒情義受到考驗。
2.俠之大者:力挽狂瀾,拯救危機
真正的俠士,可能超越了個人、幫派的利益,而著眼於天下。而這正是「義」的最完美最高境界的體現。因為真正的義就是犧牲,以大局為重。金庸的小說中經常將人物置於歷史環境中,來展現人物的天下、民族大義。
a.化解武林危機:比如《倚天屠龍記》張無忌拯救武林危機
b、為天下蒼生:《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周旋於黃帝和天地會之間。
c、民族大義:《神州第一刀》中的大刀王五和李小龍的電影。

C.道篇
電影中的江湖是經過加工處理的,它不同於歷史上所說的江湖概念。金庸電影中的江湖經過了對小說的加工,而小說又經過了金庸老先生的加工。所以我們現在感受到的江湖,是由小說、電影和戲曲等構建起來的媒體中的江湖。
江湖本來是指江河湖海,後來由於「江湖」的廣闊浩渺、荒僻鄙野成了與熱鬧繁劇、名利所在的朝市恰成對立,於是江湖具有與廟堂文化相對應的文化含義。江湖主要是遊民活動的場所。在我國的文學作品中,《水滸傳》第一次詳細描述了這個江湖。如果說主流社會是公開、顯性的話,「江湖」則處於地下、隱性的位置。「江湖」一般來說不是個有形的組織,它的存在更多的是體現為一個「場」,在這個場中,有江湖人所遵循的很多顯性或隱性的規則,這些規則一般是和主流社會所不同的。由於這些規則,也形成了江湖獨有的評價體系,共同構成了江湖獨有的文化體系。

一、 組織原則
1、 江湖幫派間的組織原則
相對於政府統治下的區域,江湖是一個鬆散的地方。但是江湖卻有組織,那就是各式各樣的幫派。這些幫派是江湖存在的基礎和細胞。幫派間有著或隱或顯、各種各樣的聯系,其中最主要的是遵循著一個權力制衡原則。只有平衡了,江湖才能在動盪中維系著平衡和發展。倘若江湖可以統一,那就不是江湖了。
表現為:A、 一個幫派過於強大會遭到滅頂之災,會被其他的幫派以各種理由而殲滅。
比如:《笑傲江湖》華山論劍;《倚天屠龍記》各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B、一切妄圖一統武林的人結局都很慘。
比如:東方不敗、任我行等;《無間道2》中倪氏家族的毀滅
C、武林盟主的選舉制度
2、 幫派內部的組織原則
幫派內部的組織原則更是相當的嚴密。重點講述頭領的產生制度。
比如:《武狀元蘇乞兒》丐幫選長老;《黑社會1、2》中的龍頭仗
這個在金庸小說中的論述是比較多的。要結合這個來論述。

二、 實力原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江湖是一個最實際、最功利的地方。這里沒有客套、沒有浪漫,是血淋淋的。實力代表著尊嚴。我認為實力原則是江湖中最重要的原則,只有把握好了這個原則,才能成功地混跡江湖。
1、 極度尚武,對武功秘籍瘋狂追求
既然要靠實力,江湖裡最重要的實力就是武功。那是一個尚武的年代,誰的武功最牛誰就最強。這也就是為什麼武功秘籍在江湖裡顯得那麼重要。多少人就是為了武功秘籍而枉送生命。
在江湖中,武功不僅僅是一項技能,很多時候也是一種尊嚴。為了獲得一項武功,人往往要付出很大代價。比如很多武功都要求修煉者自殘,比如葵花寶典,其實質是為了獲取一門武功而喪失一種人格。
2、對於門派和武功的重視。
武功是一種資源,誰控制著這種資源,誰就能具有優勢和話語權。所以這種並非共享性的資源就具有排他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偷學別人的武功。
對於門派和武功的重視,實際上是出於這種考慮。就像之前的貴族重視血統一樣,這是他們身份的代表。——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不能背叛師門,很少有人帶師學藝,更不能偷學別人的武功。張無忌打死也不學別人的武功就是一個證明。
3、 長江後浪推前浪
江湖上標榜資歷,講究後來者要尊敬前輩。但是更鼓勵和肯定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情形。幾乎所有電影中的主人公都是一個年輕後生,需要他們得到實力之後去推翻所謂的權威。這是很多電影的主題

4、 江湖的道德標准
江湖其實沒有好與壞的分別。但是在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還是要設置出善惡的二元對立,這是觀眾所需要的,觀眾在看片子的時候總是需要知道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在江湖中,自有一套判定善惡的標准。這個標准很大一部分上是:忠、信、義,同我們傳統的道德標準是一致,當然也有江湖所獨有的。
在江湖中,濫殺無辜可能不對,但是不是什麼大罪。想比較,貪色則是第一大忌。電影後中的採花賊永遠都受武林同道的鄙視,不管武功有多高,都被置於武林的底層。
比如:田伯光(當然還有其他的)
在江湖中人看來,江湖是和朝廷相獨立的體系,江湖中的仇恨,應該用江湖人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講究血債血償。如果動用朝廷的力量,則為江湖人所不齒。很多反面人物急功近利、追求浮名的時候,往往就去投靠朝廷,成為武林中人的公敵。
比如:《少年張三豐》;《刺馬》

5、 實例講解:一個菜鳥是如何成長為大俠的
以《張無忌》和《鹿鼎記》的韋小寶作為熟悉並利用江湖規則獲取成功的兩個不同案例,來論述一個人適應了江湖的規則就可以混好。兩個人一個靠武功實力,一個則是靠著聰明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都玩轉江湖,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大俠。

D.術篇
人在江湖,若無絕技,遲早是死。而那些馳騁江湖的大俠也好,名盜也好,無論好壞,都有一技榜身,才能在江湖中混出一個名頭。而這,就是我們在本集中所要說的「術」。
按照一般意義,所謂的「術」,是不依靠器械而具有的一種特殊技能。而放到「江湖」這個概念中,這個「術」就成為某種常人所不能的絕技。從中文的「武術」中,我們可以看到,「武」作為一種技能,仍然停留在「術」這個概念層面上,而沒有發展成「道」或「論」。但如果我們僅就「術」這一概念進行討論的話,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功夫也好,閱歷也好,甚至是直覺、預感等等,前提都要有「常人所不能」這一特點。
在以江湖為主題的電影中,無論中外,我們可以在很多電影主人公依靠「術」這個概念完成自己在江湖中的歷險。諸如成龍的《醉拳》系列,主人公依靠「醉拳」這一常人所不能或不具備的功夫,完成了自己在電影《醉拳》系列中的諸多冒險故事。
而在李連傑的電影《太極張三豐》中,主人公甚至把原本只是用來搏鬥的「術」,發展成一種哲學思想,最後將這種哲學思想貫穿到搏擊術中,發展出「太極拳」這樣一種全新的武術概念。
如果我們放開眼界,那麼在許多國外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術」這個概念在許多以「江湖」概念作為主題的電影中的身影。美國電影《盜火線》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具有許多常人所不能的技能,也可以被歸結到「術」的范疇。
例如在打劫銀行後在街頭進行的槍戰場景中,方基墨扮演的劫匪就具有超強的槍戰能力,以至於他可以在和警察的對射中,不但憑借武器的優勢,也憑借本身的能力,從而占據了上風。影片上映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甚至以這一片段作為教材給新兵作為示範——教官會對新兵說,如果你換彈匣的速度還沒有這個好萊塢的演員快,那麼就給我滾回老家去!
泰國電影《拳霸》中,主人公作為一個身懷絕技的泰拳高手,在影片中也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能力。在以挑戰體能極限為目的的泰拳中,主人公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更是讓電影觀眾深刻理解到「術」的技能發揮到及至後所可能達到的境界。
影片中主人公不厭其煩地展示著泰拳絕技,場景之多已經開始讓觀眾感到厭煩。但就是這些挑戰著人類身體極限的搏擊場景,又一次刺激著觀眾已經開始逐漸被港式武打動作麻木的神經。
諸如此類的場景,我們可以在許多電影中看到。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已經開始越來越依賴人工器械的幫助,但在關鍵的時刻,最值得信賴的仍然會是人本身。只要江湖的概念仍舊存在著,江湖兒女們對於「術」的渴求和追尋,就不會停止。

E.器篇
人在江湖,若無絕技,就必須要有奇技淫巧輔助,才能小則安身保命,大則建功立業。這里所說的「奇技淫巧」,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器」。
顧名思義,「器」就是某種彌補人體先天不足的人工裝置,無論這個先天不足是體力上的還是智力上的。放到傳統的「江湖」概念范疇里,「器」就是屠龍寶刀或依天利劍這樣的神兵利器。而如果把「江湖」的概念再給予擴大化,那麼「器」就不僅僅指凶器,「機器」也可以算成是其中一種了。
在傳統的江湖電影中,大部分主人公都要有這樣一個過程:拜師學藝之後,因為某種機緣巧合獲得獨門利器,然後才能稱霸江湖。在電影《依天屠龍記》中,引發江湖血雨腥風的就是傳說中的神兵利器——依天劍和屠龍刀。無數故事就發生在各江湖門派爭奪它們的過程中。
電影《卧虎藏龍》中,李慕白和玉蛟龍之間的恩怨情仇,也由一把青冥寶劍聯系了起來。而在俞秀蓮和玉蛟龍祠堂比武這一段中,中國江湖傳說中幾乎所有的兵器都被搬了出來耍了一遍。
在中國傳統的江湖概念中,除了刀劍這樣的兵器外,另一種器的概念就是機械裝置。由於中國古代的科技不發達,任何裝有某種動力裝置的原始機械都會被灌以「器」的名稱。在電影《少林十八銅人》中,少林十八銅人就被賦予了某種神秘色彩。
同樣,被人為賦予了神秘色彩的器械還有「血滴子」這樣一種可能從來沒有真正存在過的東西。在電影《血滴子》中,傳說由清朝雍正皇帝組織的神秘政治暗殺團「血滴子」使用的武器,就是這樣一種充滿了邪惡色彩的「器」。
同中國一直習慣於把「器」神秘化和邪惡化不同的是,西方由於是現代科技的發源地,他們的電影中對待「器」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雖然在美國和歐洲電影中,同樣存在著類似江湖電影這樣的類型片,但在這些電影中,我們很少能看到以某種「器」為主題或主角。
「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電影系列中,雖然每一集都會有一個神秘的「器」成為主角尋找的目標,但這種「器」的概念已經脫離了中國傳統的江湖概念,而是成為了某種充滿宗教含義的象徵。這和中國江湖概念中充滿了功利和實用色彩的「器」是完全不同的。
在著名的黑色電影經典《馬耳它黑鷹》中,馬耳它黑鷹也可以被看成某種「器」的代表。但又一次地,這部西方江湖片中的「器」又一次體現了象徵意義大過實用意義。
同樣,在美國黑幫片中,「器」的概念被簡單地偷換成「錢」,無論大家爭奪的是什麼,最後都是直接而簡單的「錢」,從不象中國的江湖那樣,大家最後爭奪的都是某種看似寶貴但到最後實際毫無意義的東西。
也許,正是中外江湖對「器」的不同態度,從某個側面反映出了中國人和西方人完全不同的生活哲學。

F.情篇
1、 江湖弟子老,紅粉白發新
江湖是一個小到一個行當,大到人心的這么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那麼多的愛恨情仇在上演,有那麼多的離散聚合在復述,而這一切,都是大江湖這么一個大背景下展開的,在一系列的江湖故事中,情這么一個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它始終與這些江湖故事相糾纏,在江湖世界中,我們看到的愛情故事是如此的絢爛至極,甚至是那麼極端。那麼,愛情與江湖這樣一個大背景的關系是怎麼樣的呢?
2、 問世間情為何物
江湖,因其魚龍混雜,險象環生,更顯得愛情是那麼彌足珍貴。在這樣一個復雜的環境里,愛情往往以人世間最極端的方式上演,江湖片中的愛情正所謂大生大死,敢愛敢恨,令人盪氣回腸。但另外一方面,一般來說,愛情故事又多是非常有中國特色的套路,比如才子佳人,比如英雄救美,比如夫妻連袂,甚或情人反目等等。那麼,情之一字,在江湖片中的特點是什麼呢?
3、 江湖兒女日漸少
江湖片中的愛情故事,往往以其復雜的大背景而顯得大開大盍,波瀾起伏。可以說,江湖片中的愛情故事大都是充滿強烈理想色彩的,有著超脫現實的一面。正是這些故事中的愛情與現實有著強烈的反差,才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美,人們常說,武俠是成人的童話,實際上,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愛情故事,才使之有了童話感。但是,另外一方面,人們又常常感慨:江湖兒女日漸少!實際上人們感慨的是一種理想化的愛情境界的日漸缺失。那麼,江湖片中的愛情故事的理想氣息和英雄氣質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本期節目給你一個完整的答案。

G.悟篇
主旨
任何故事都有結局,人生也是一樣。「悟」這期節目的主旨就在於「歸宿」二字。
為什麼用「悟」字來表述歸宿的主題呢?其實所謂的「悟」無非指的就是人生的真諦。是一種美好的願景,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歸宿到來之時了解自己這一生所為為何。當然,人的境界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歸宿,也有不同的「悟」,但無論是那種,為的都是能夠達到內心的和諧與安寧。這一點是人類的共識。
可是在大部分江湖故事當中,結局並非意味結束,此時的歸宿也許正是另一個人生旅程的開始。「悟」這一期專題旨在對「歸宿」的陳述中,在對於故事結局的回味中去尋找那個未能了悟的「悟」。
分類
1.絕處逢生 柳暗花明
絕境是江湖電影經常描寫的內容,為了強化人物命運的戲劇性,作者往往會將人物逼上各種各樣的絕境。但描寫絕境卻不能讓人絕望,因此在許多江湖故事之中,絕處逢生柳暗花明的例子不勝枚舉。
片目:《倚天屠龍記》;《無間道》;《英雄本色》
2.歷經磨難 功成名就
衣錦還鄉、封妻蔭子是最符合儒家傳統的一種人生歸宿了。這裡麵包含著一種積極的人生觀。這種觀念鼓勵人們去奮發圖強,去在江湖之中實現自己更大的人生價值。在許多勵志電影中這種結局屢見不鮮。
片目:《我要成名》;《阿虎》;《阿甘正傳》
3.金盆洗手 退隱江湖
退隱從來不是一個積極的概念。它其中包含了江湖人物數不盡說不清的辛酸與無奈。香港武俠電影中,退隱江湖是一句出現頻率很高的台詞,刀口舔血、爾虞我詐的日子是誰都不想過的。
片目:《笑傲江湖》

4.桃花源中 歸去來兮
人生是有境界之分的,不能參悟的人,即便身體退隱了,精神也無法退隱,手洗干凈了,心卻還是臟的。這個江湖,真正的歸宿永遠是內心的安寧和從容。可古往今來,能在桃花源中忘卻恩仇,無妄無欲的又有幾人。普蘿大眾大都成不了陶淵明那樣的神仙,可我們應該去感受那種真正的放鬆與安詳。讓這種情懷能夠在奔波忙碌的間隙滋潤我們乾渴的心田。這一部分,不需要具體的故事,只需要電影中的一些結尾的優美的畫面與音樂,讓這些美好的東西作為整個系列的結尾。

三:節目形式:
考慮到是在春節這樣一個傳統節日播出,從體例上來說,我們擬用中國傳統小說的敘事手法,採用章回體的形式。從結構上來說,每一篇目的結尾,我們都會製造一定的懸念,使觀眾對下一期節目有期待感。同時,為了加強這種形式感,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將扮演說書人的角色,以使之與整個節目更加和諧。
四,節目時長:90分鍾。

閱讀全文

與成龍的電影虎落平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吳耀漢鬼電影大全 瀏覽:484
2014法國電影 瀏覽:437
適合情侶看的韓國催淚愛情電影 瀏覽:334
龍拳小子大電影龍拳小子 瀏覽:653
電影大天蓬片尾曲什麼名字 瀏覽:107
醴陵市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455
人間煙火電影完整版 瀏覽:109
電視劇電影免費觀看電視劇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68
電影演員肖凡凡 瀏覽:248
有沒有青春電影好結局的 瀏覽:644
周星馳電影里幾個阿珍 瀏覽:18
小女孩唱歌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476
電影中英文怎樣換 瀏覽:115
漫樂城電影院在幾樓 瀏覽:817
楊紫有去金雞百花電影節嗎 瀏覽:706
國產火影忍者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893
成龍電影完整國語高清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839
電影院酷薯是什麼樣的 瀏覽:836
功夫熊貓電影觀後感30字 瀏覽:641
在電影的末尾英文翻譯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