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伊朗導演的印度電影

伊朗導演的印度電影

發布時間:2021-08-02 16:14:36

⑴ 1932年,伊朗的第一部有聲影片()是由旅居印度的伊朗僑阿民布杜爾.海珊.賽浦內塔在孟買完成的

洛爾姑娘,應該是這個

⑵ 一部印度電影

伊朗電影《小鞋子》
http://lib.verycd.com/2004/05/19/0000012602.html

出品國:伊朗
出品年代:1998年
導演:馬基德·馬基迪

精彩瞬間:影片結尾,金魚泡腳。讓很多國內的影評人找到了抨擊張藝謀媒俗主義的藝術武器。

《小鞋子》算是伊朗電影當中最老少咸宜、普天同慶的一部電影,既不象阿巴斯大爺的片子那麼悶人,又比好萊塢的批發貨色耐看許多。

故事簡單得近乎單調,一個兒娃子丟了妹子的小鞋子,害得妹子沒法上學校(大約伊朗的小學和中國的一樣,也得是白襯衫藍褲子花鞋子,女孩子還得戴個頭套子。),正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兄妹倆決心化悲痛為力量,輪流換穿哥哥的臭球鞋,在水溝邊的小巷裡表演「羅拉快跑」。懷著對新鞋子的無限嚮往,小阿哥決心參加一個長跑比賽。一路上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想起了苦命的爹娘可憐的妹妹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鏡頭於是越來越慢,音樂隆隆象坦克軍團在推進。一個高明的導演當然不能從一個劇中角色之所願(這也是為什麼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遭人詬病,那個村妞命太好了!),滿心想得第三名的小兄弟一不留神跑了個冠軍,眼睜睜地看著一雙運動鞋(很可能 made in china)隨風而逝,於是他哭得稀里嘩啦,怪可憐見的。悲傷的小男孩坐在水池邊上,將紅腫的雙腳泡入水中。一群金魚誤以為天上掉下了美國飛機,爭著品嘗大肉的滋味。在這種淡淡憂傷的氣氛里,天堂的孩子將等來回家的父親手裡拎著的新鞋子。

本片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算是伊朗第三代導演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靠《天堂的孩子》與《天堂的顏色》兩部兒童片蟬聯過兩屆蒙特里爾電影節最佳電影獎。伊朗兒童電影興盛不衰的原因據說和該國過於追求男女平等的國策有關(也就是說女性和男性在肌膚頭發方面不要互相有什麼非分之想),因此伊朗電影打死也沒有暴露鏡頭,雖然俺在伊朗見到的美女經常美得令人感到窒息;但這也造就出一批很棒的兒童電影,譬如《何處是俺朋友的家》、《白氣球》、《誰能帶俺回家》之類,都能擠進當代國際最重要的電影系列當中。因此,就像一提起中國電影,大家就會驕傲地說「俺們的主旋律電影舉世無雙」一樣,伊朗人民也能挺著胸脯說:「瞧,俺們的兒童電影拍得美國佬都不敢管他們國家叫『孩子的天堂』了。」極端之美,今天你懂了沒有?

⑶ 求一部印度的電影名字

<小鞋子>
1997年伊朗電影,別名:天堂的孩子。
馬基德·馬基迪導演,由Mohammad Amir Naji、Amir Farrokh Hashemian等主演。曾榮獲1998年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影片、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比起「小鞋子」的中文翻譯,我更喜歡「The Children Of Heaven」的電影原名。當看整部片子的時候,聽著片子背景中時時傳來轟炸機的聲音,突然想起來高三的時候看過的一本書《離上帝最近的地方》。書的內容都已經記不太清楚,這是中國女記者描寫她在中東采訪的一兩年中的經歷。書中有一段提到她去耶路撒冷的經歷,這個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以色列首都,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如果耶路撒冷真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我相信那裡離地獄也不太遠了。當看完整本書,心中有一種難以平復的情緒,我突然有一剎那明白了那書名的含義。直到今天再看到「小鞋子」這部伊朗電影,突然發現,戰火紛飛,人民窮苦的地獄中,有人們傾聽上帝教誨的純潔心靈。
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後,在買馬鈴薯的時候,把小鞋子放在塑料袋裡,藏在了菜攤中。但是卻被收垃圾的人誤拿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當時,片中兄妹兩個人當著父母的面,用一個筆記本「交談」。他們小心翼翼,唯恐秘密被發現。就像阿里說的:「爸爸會打我,也會打你,因為他沒錢給你買新鞋。」就這樣,阿里用一隻新鉛筆換來了妹妹的妥協,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
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妹妹看著別的女孩漂亮的小皮鞋,羨慕而無奈;哥哥每天在妹妹跑回家後,拚命地跑去學校仍然會遲到。如果不是因為他學習成績很好,差點因為遲到被主任開除。這樣的孩子,令人心疼的兩個孩子,當發現穿著那雙小粉鞋的女孩家庭窮苦的時候,放棄了要回鞋子的念頭。他們躲在角落,看著小女孩拉著失明的爸爸,出去奔命;他們善良的目光裡面寫滿了理解。也許妹妹要比阿理更希望找回自己的小鞋子,因為她不喜歡哥哥骯臟的球鞋。當兄妹兩個在庭院洗球鞋的時候,兩個孩子珍惜地捧著球鞋,輕輕地吹走上面潔白的泡沫;慢慢地,泡沫變成了透明的肥皂泡,在陽光下,在小兄妹的歡笑中,飛揚。那在陽光下彩色的肥皂泡,就像他們的童年,動盪而美麗,脆弱而堅強。這段在我眼中,確實是電影最「浪漫」的畫面,整部片子看完,我腦子里迴旋的都是他們的笑容,讓我感覺,上帝正從天堂慈愛地俯視他們,他們是天堂的孩子,純凈而勇敢。
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當阿里坐著父親破舊的自行車,在伊朗城市裡面的高速公路上看風景的時候,我有些震驚。我查資料才發現片子拍攝於1997年,我以為在幾十年前。我沒想到阿理生活的破舊小巷的外面,就是如此發達的城市。當那輛破舊的自行車與呼嘯而過的機動車形成鮮明對比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那對身影那麼單薄而膽怯。在富人區,小阿里用流利的介紹「我們是園丁」解了木訥的爸爸的圍。當他們問了很多別墅以後,終於被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爺爺請進了豪華的別墅。站在別墅的花園中,爸爸和阿理目瞪口呆。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國家。阿理在電影中從頭到尾,沒有換過一身衣服;而身邊的小男孩衣著光鮮;爸爸拚命地工作,每天都要加班,媽媽重病;而身邊的別墅主人穿著絲綢睡衣,誇贊自己的樹。在爸爸整理花園的那幾個小時,阿里和別墅小主人快樂地玩耍,他們盪鞦韆,玩蹺蹺板。那段電影中,運用了相當多的慢鏡頭,兩個不過9歲的孩子,在陽光下的花園洋房裡面盡情歡笑,雖然他們的生活天差地別。當最後要離開的時候,阿里把毛絨玩具輕輕放回睡著的小男孩手裡,戀戀不舍地走開。那一刻,我心裡很疼。他們都是孩子,本不該經歷太多的磨難。阿里本應該有無憂無慮的童年,享受上帝的恩寵,但是現實奪走了他的一切,包括一雙破舊的小鞋子。
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於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比賽開始前,眾多的參賽選手為不同的目的而來。有的孩子身著名牌運動服,穿著合腳的運動鞋;而阿里穿著老師發的運動服,默默看著腳下馬上就要破爛的球鞋。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當無數的閃光燈在眼前閃耀時,阿里第一次抬起低垂的頭,眼睛裡充滿自責的淚水!只因為他得了冠軍,而不是季軍,他失去了他送給妹妹的小鞋子!電影中,阿里經常落淚;這個瘦弱的小男孩,堅強,寬容;而當他此時眼睛晶瑩的時候,我被深深地刺痛了。
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哈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游來。泡在涼水裡的這雙堅強的小腳丫,因為疼痛而失去孩童的稚嫩;魚兒在腳邊輕輕地游,一片紅色的金魚圍繞著阿里的小腳。我看不到他的小臉,也許還有淚水的失望的小臉,但是我知道,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一雙潔白的球鞋和一雙妹妹夢寐以求的紅色小皮鞋……
離上帝最近的地方,不光在耶路撒冷。阿里和妹妹是天堂的孩子,他們用純真而勇敢的笑容,戰勝著現實的殘酷和冰冷。電影的結局,沒有出現小兄妹拿到鞋子的狂歡場面,只結束於池塘中的那一抹紅色。而我,這個遠在電腦屏幕前面的旁觀者,淚流滿面。

⑷ 伊朗和印度電影特點

伊朗電影最大的特點是紀實性。大多啟用非職業演員,露天拍攝,自然光照,不矯情,不雕琢,真實得像生活本身,不掩飾生活的陰暗與悲傷。我們在看電影時好像不是在看電影,而是親臨伊朗社會本身。其次是開放式的結尾。伊朗電影不是那種封閉式的大團圓結局,也不把結論告訴觀眾,而是留下思考想像的餘地,令觀眾去建構銀幕外的現實。如《生命在繼續》中的汽車沖上山坡,《天堂的顏色》中莫曼那隻被陽光沐浴成金黃色的手,《當我成為女人時》中的老太太坐在婚床上向波濤洶涌的大海駛去。尤其是《橄欖樹下的愛情》最後胡笙追趕塔荷,穿過橄欖樹林,翻過山坳,奔走在遠處青蔥的田野上。在長達四分多鍾的長鏡頭(從全景到大遠景)中,只看見一前一後兩個白點漸漸靠近,合為一起,激越而浪漫的音樂聲響起。但突然後面那個白點卻折身返回,而且不走正路,長焦鏡頭那麼耐心地緊跟著他,我們不知道胡笙是得到滿意的回答還是失望而歸。

當代伊朗電影以其獨特的影像風格而獨樹一幟。在世風喧囂浮躁,在我們的感官被充滿暴力、色情的電影刺激得遲鈍麻木的今天,伊朗電影卻返璞歸真,以近乎手工作坊式的製作,以清新質朴、恬淡溫暖又充滿哲理的影像風格,以友誼、寬容、愛、和睦相處這些久違的主題重新撥動我們的心弦。它的興起印證了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印度電影之所以多傳奇性質的題材和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是因為印度人收入水平低下,電影是他們唯一的消遣方式,是他們擺脫生活重壓尋求心靈慰籍的工具。印度各地影院林立,票價極其便宜,在大城市裡一般是1—2美元,而在許多農村地區只有10美分。電影在印度是窮人都能夠承擔得起的大眾化的消費。在許多電影里那些傳奇故事,有浪漫的愛情而沒有現實的殘酷,有歌舞昇平的幻像而沒有追求生存的競爭,為普通大眾帶來的娛樂,也帶來了暫時的逃避之所。
而且,印度是個教育水平尚且落後的國家,民眾接受和理解的能力較為欠缺。電影里多採用歌舞的表現形式與印度人的日常生活經驗接近,因此更容易為普通大眾所理解和接受。不象中國也不象許多西方國家,歌舞只是節慶或娛樂的形式,在印度,歌舞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印度人隨時隨地都以唱歌跳舞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然而,諸如西方大片《芝加哥》這類的歌舞片在印度是沒有市場的,因為它純粹地是表達歌舞的藝術魅力。印度電影則用歌舞表達情節和人物情感,歌舞的藝術魅力在這里不是終極目的,而只是用以表達情節的一種手段。

⑸ 求一個電影名字,印象中是印度或者伊朗的電影,但不是<小鞋子>,因為這部電影裡面只有一個小女孩做主角...

你看全沒有,如果有小男孩出現最後參加長跑比賽就是小鞋子,沒有男孩就不太知道了

⑹ 有哪些好看的印度和伊朗的電影

比較了解印度的電影:

dhoom2 ---------幻影車神

om shanti om----------輪回/再生緣

don-------------追蹤再現

jodhaa akbar------阿克巴大帝

Saawariya---------愛人(這部拍的很藝術,有一點像音樂劇)

fanna--------為愛毀滅

ChakDe India-------------加油 印度

Slumdog Millionaire-------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

以上基本上是05、06年以後的電影,還有較老的電影:

《Kabhi Khushi Kabhie Gham》(《花無百日紅》)

《Kuch Kuch Hota Hai 》(《怦然心動》)

《devdas 》(《寶萊塢生死戀》)

三部均為經典~

youku里有一個叫manan007的播主,他好像是印度人,他的電影很全,而且有中字~

⑺ 找一些好看的日本、伊朗、印度、墨西哥等國家電影

日本

只有你聽見(推薦)
熱血高校
心動奇跡
一公升的眼淚(十分推薦)
蛋糕上的草莓
High school musical
蜂蜜與四葉草
妄想少女御宅系
妹妹戀人
自虐的詩
最後的愛
轉校生
大約在雨季
淚光閃閃
未來之我製作法
彩虹女神
眉山
若能在天堂重逢
天然子結構
東京塔
天國也許可以等待
喋喋不休
大逃殺
親愛的朋友
戀空

這些都是原來網友跟我推薦的(我不喜歡恐怖片所以沒看過很有名的恐怖片就不推薦了)
我看了一些
蠻好看的
日本的動畫片嘛我比較喜歡柯南的一系列的劇場版
ll可以看看

印度
寶萊塢之戀
《新娘與偏見》
這兩個蠻好的
還有一個關於打板球的也蠻好看的
可惜我忘了名字
再找找

伊朗電影
我只知道有部小鞋子很好看

⑻ 找一部印度還是伊朗的電影,國家記得不清楚了

什麼電影啊?說說內容

⑼ 有哪些推薦的伊朗電影

1,《籌款風波》

《籌款風波》是莫斯塔法·塔吉扎德赫執導的伊朗影片,由Bahram Radan、薩蕾·巴亞特主演,於2017年6月17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2017年6月,該片獲得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德黑蘭:愛之城》

《德黑蘭:愛之城》是阿里·賈比爾安薩里執導的劇情電影,弗魯格·凱哲貝格里、貝納茲·賈法里等參演,於2018年10月14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三個人近中年、對生活感到幻滅的都市男女,各自渴望著能在這個從未真正接納自己的城市中尋找到愛情的故事。

3,《計程車》

《計程車》是由Jafar Panahi Film Proctions 出品,於2015年02月06日上映的一部紀錄片。由賈法·帕納西執導並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輛黃色計程車行駛在德黑蘭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各種各樣的乘客坐上車,每人都直率坦白地回答了司機的各種問題。

4,《推銷員》

《推銷員》是由阿斯哈·法哈蒂執導,沙哈布·侯賽尼、塔蘭涅·阿里多斯蒂主演的伊朗電影,於2016年5月21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該片講述一對年輕夫婦因故搬家到新公寓,但一場與前房客有關的事故卻將他們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的故事。

5,《背馬鞍的男孩》

《背馬鞍的男孩》是2008年上映的伊朗劇情類電影,講述了一個男孩花錢僱傭另一個窮男孩為他到處駝東西的故事。

⑽ 伊朗電影 別離 劇情解析

Termeh和Razieh的女兒一起玩桌上足球,生活在一個用童話與課本堆砌出的世界裡。當她們的父母不約而同地選擇用說謊來應對時。

她們被迫承擔起了不該由她們承擔的重負,保守著一個昏暗渾濁的秘密,她們成了各自父母沉默的同謀。而後,Termeh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動聲色地幫著父親圓謊,轉眼又在汽車後座上淚流滿面。她的童年時代從此崩塌,而在它的廢墟之上隱約出現了一個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

(10)伊朗導演的印度電影擴展閱讀

《別離》演員表

1、蕾拉·哈塔米飾演西敏

1972年10月1日出生於伊朗,伊朗電影演員,代表作《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並因此榮獲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女演員。

蕾拉·哈塔米是伊朗導演阿里·哈塔米(1944-1996)和演員Zari Khoshkam的女兒。她的丈夫是演員 Ali Mosaffa。

2、佩曼·莫阿迪飾演納德

在2000年後期初涉劇本創作,由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曾擔任多部伊朗電影的編劇。2009年,在阿斯哈·法哈蒂的電影《關於伊麗》(2009)中莫阿迪開啟了他的演藝生涯。兩年後,他憑借電影《一次別離》(2011)中的主要角色納德一角的精彩表演。

閱讀全文

與伊朗導演的印度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蛋殼音樂電影2018年 瀏覽:135
勇敢野人愛情電影 瀏覽:200
王國電影喪屍完整版第一季 瀏覽:325
Coco電影百度雲英語 瀏覽:553
韓國科幻電影勝利號結局 瀏覽:785
影院電影大全2019免費 瀏覽:137
電影中有一個大飛艇 瀏覽:734
韓國電影不哭媽媽結局 瀏覽:389
王寶強演的什麼電影叫什麼 瀏覽:626
馴龍高手二電影英文名 瀏覽:835
黃子韜餐飲的第一部電影是 瀏覽:733
最新愛情電影電視劇推薦 瀏覽:297
水中花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144
有尤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8
名偵探柯南大電影櫻花動漫 瀏覽:308
南亞風情園電影院 瀏覽:821
電影英語音樂大全2015 瀏覽:835
電影剪輯bgm悲傷純音樂 瀏覽:616
電影周星馳版情聖 瀏覽:422
龍在江湖粵語高清電影天堂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