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中的演員場地

電影中的演員場地

發布時間:2021-08-03 05:36:15

Ⅰ 介紹下每部電影的職員表裡的分工

1、導演 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

2、執行導演 一部影片有兩名以上聯合導演時,負責現場拍攝工作的導演,稱為執行導演。執行導演在工作中貫徹導演組的統一意圖~~

3、副導演 電影導演的主要助手。在導演的指導下,協助導演完成影片的藝術創作和拍攝工作。視工作的繁簡,一個攝制組可有一個或幾個副導演~~

4、製片人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5、監制 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

6、出品人 出品人就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製片人就是投資方,製片人實際就是指搭建劇組,負責劇組的日常生活與維持劇組的拍攝活動~~

7、製作人 主要是規劃製作進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製作進度,尋找製作公司,對外爭取出資者~~

8、製片主任 攝制組的行政領導者與組織者。根據分鏡頭劇本及導演的創作意圖編制和執行攝制計劃和成本核算,參與選擇演員,確定外景地點,審核布景設計等工作。對影片的政治思想內容和拍攝進程負主要責任,同時也對影片的藝術和技術質量負責~~

Ⅱ 影視劇中的演員彼此通話的場景,究竟是不是真的

影視劇中演員彼此通話的場景並不是真的,一般只是演員單方面通話,然後在後期中進行配音而形成的,這樣可以減少成本。

Ⅲ 拍戲的場景中一般會有哪些工作人員

職責:
(1)、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
(2)、與製片人和導演組其他成員攜手遴選演員;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揮現場拍攝工作;
(6)、指導工作團隊完成後期製作,包括剪輯、錄音、主題曲、動畫、字幕、特效等;
(7)、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2、 副導演:電影導演的主要助手。在導演的指導下,協助導演完成影片的藝術創作和拍攝工作。視工作的繁簡,一個攝制組可有一個或幾個副導演。在創作方面,主要協助導演進行分鏡頭劇本的編寫。在影片的籌備階段和攝制前的准備階段,協助導演選擇演員;聯系音樂美工、造型、服裝、道具等部門的創作設計;選看外景、排戲等。在影片進入拍攝時,根據導演的意圖與指示,檢查拍攝現場的准備工作,協助導演指揮現場,直至完成全部影片的後期工作。有時,根據導演的安排,也分工直接指揮拍攝某些次要的場景鏡頭或在導演的指導思想下代替導演執行全部現場拍攝工作。

3、場記:場記是影片拍攝階段的一項工作內容,也指擔任這一工作的專職人員。主要任務是將現場拍攝的每個鏡頭的詳細情況:鏡頭號碼、拍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動作和對白、音響效果、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等各方面的細節和數據詳細、精確地記入場記單。由於一部影片是分割成若干場景和數百個鏡頭進行拍攝的,拍攝時不能按鏡頭順序進行,因此,場記所作的記錄有助於影片各鏡頭之間的銜接,為導演的繼續拍攝以及補拍、剪輯、配音、洗印提供准確的數據和資料。影片完成後,這些記錄還可供製作完成台本之用。
4、 執行導演:一部影片有兩名以上聯合導演時,負責現場拍攝工作的導演,稱為執行導演。執行導演在工作中貫徹導演組的統一意圖。)

製片組:
1、製片人:
職責:
1、參與核心創作組,隨時把握創作與拍攝進度,從人事、財務、法律等角度為攝制組工作出謀劃策。
2、從宏觀上調控、保障攝制組的正常運轉,以保證在計劃周期、預算限額內優質安全地完成攝制工作。
3、與導演一起審核各崗位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與義務能力,決定獎懲,裁決人員的選用與去留,主持各種合同文本的擬訂與簽約、保管。
4、主管有關攝制工作和攝制組成員組內生活的一切安排,把握與審核攝制組各項開支,按照財務制度負責影片成本核算和經費使用。
5、隨時與導演溝通,了解導演的創作意圖,負責召集攝制組會議,協調攝制組各部門之間發生的問題。
6、督責生產日報表的填寫,並送達製片人和有關部門,以便製片人掌握攝制進度。遇有重大情況隨時向製片人請示。
7、督責攝制、洗印、錄音、剪接過程中各種文字、膠片、聲音資料的保管、調用、存檔工作。

2、製片主任:攝制組的行政領導者與組織者。根據分鏡頭劇本及導演的創作意圖編制和執行攝制計劃和成本核算,參與選擇演員,確定外景地點,審核布景設計等工作。對影片的政治思想內容和拍攝進程負主要責任,同時也對影片的藝術和技術質量負責)
製片主任職責:
俗話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攝制組是一個臨時的集體,因此需要一個具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這個領導者和組織者就是製片主任。在影視劇製作中,製片主任是很重要的人物。他的職責歸納如下:
(1) 負責攝制組日常工作的管理,教育組員認真執行攝制組各項規章制度。
(2) 了解導演創作意圖,負責召集主創人員和全組開會,統一創作思想,為按期完成影片製作提供條件。
(3) 編制製片計劃和預算,帶領製片部門對攝制組的工作實施有效管理。
(4) 審核組員的業務能力,與導演共同核定演員和職員名單,在組員去留上有建議權。
(5) 負責解決影視劇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
(6) 總體把握和審核各種開支,嚴格執行財務制度,代表製片人負責影片成本核算和攝制工作總結。
(7) 負責與演、職人員簽約及各部門人員的手續辦理,實施對全組人員的管理。
(8) 督導生產拍攝、洗印、錄音過程的資料歸檔工作,督導各類合同、總結、文件、報表、圖表和完成台本的分類留存工作。
(9) 督導生產日報表的填寫和寄發,以便製片人掌握生產進度,如遇重大情況,隨時向製片人通報。
(10) 從宏觀上調控,保證攝制組的正常運轉。保證在計劃周期、預算限額內安全生產,製作出藝術品位高、技術質量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優的作品。

現場製片 (處理拍攝現場發生的一切事務)
生活製片(負責全攝制組後勤保障的紙片人員)
外聯製片(對外聯系的製片人員)。

3、 統籌: 統籌的工作直接對製片人負責,與各個部門都發生著聯系,要掌握生產的動態,與攝制組每個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制定中期、近期的生產計劃,要合理安排拍攝的順序和人員的調度。

劇務組:
1、劇務主任:電視劇攝制過程中的日常事務負責人,其主要工作任務是在製作主任的直接領導下做好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工作。因攝制組人員眾多,大的組可達一百多人。有些大的場景可達幾千人甚至上萬人。劇務主任還負責這些人的所在單位及有關個人、家長等方面打交道。他要調動劇務組全體成員,分派各處、及時聯系,同時在預定的時間內作好各項准備工作。他們的工作心在兩頭:一時開拍前,一時拍攝後,所有的「雜事」都由他們全權處理,別人、別的部門概無權過問。
劇務主任領導下的幾名劇務,場務各有分工。有的人負責車輛調配,有人負責食物、飲料的采購供應,有的人負責財經與會計共同解決經濟賬目問題。還有人負責全組人員的車、船、機票、開具各種證明信件等。
根據攝制組的大小不同,這些分工也因人數多少而變化,小的組一個人要同時負責幾項事務。一切取決於所拍攝題材的規模大小。

2、 劇務:
1安排排練日程,掌握排演日期。
2通知演員與工作人員排演的時間,地點。
3准備排練場所,布置排練場所。
4掌握演員出勤情況,管理演員請假事宜。演員因事假或病假未能出席排練時,劇務可找人替代他排練,事後負責轉告演員排練中的一切指示,提示和要求。
5管理和照顧創作集體的生活。
6適當照顧導演的生活,保證導演的工作質量。
7初審各部門的預算,然後交給導演簽字,最後報批相關部門的主管審批。並協助導演督促各部門的工作。
8連排,合成時負責檢查場地,配合舞台監督糾正舞台上布景和道具的部位。負責尋找搬運,裝台,卸台的人手,保證藝術要求及演出效果。
9負責協助舞台監督催場,即承擔一部分候場監督的工作。
10演出中,根據需要,有時幫助提醒演員們注意聲音高低或動作速度快慢。
11安排和計劃拍攝劇照工作,以留作資料。
12會同場記搜集排演中的文獻資料,匯編整理演出大事記。
13了解演員與工作人員的思想情況,協助導演解決一般思想問題,處理一些人事方面的糾紛與問題。
14聽從助理導演的指令,聯系與排練有關的一切事務。
15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比如何時開啟演播廳看場地,何時舞美要進場布台等事宜。協助前台主任處理部分對外工作。
16招待特邀演員與明星,照顧兒童演員。
17記錄導演對藝術部門之外的其他部門的意見,及時反映。
18參加組織演出宣傳工作。
劇務職責:
主要負責後勤事務,演出中履行舞台監督職責,配合工作
(1)負責整個活動的吃、住、行工作。
(2)負責整個演出的劇務服務工作。
(3)負責紀念品的設計購置工作。

3、劇務助理:

攝影組:
1、 攝影師:攝制組的主要創作成員之一。負責運用攝影器材和造型手段,將電影場面藝術地記錄於膠片,完成體現導演創作設計的銀幕造型任務。在攝制組中,一般由攝影、照明人員組成攝影小組,攝影師作為攝影創作和技術處理的負責人,領導攝影小組工作。某些攝制組設總攝影師,攝影師則在其領導下,作為執行攝影,負責具體創作和技術工作。按照片種的不同,分為故事片攝影師、科教片攝影師、新聞紀錄片攝影師、美術片攝影師等。此外,還有從事特技攝影、特殊攝影(如顯微攝影、水下攝影、空中攝影等)、字幕攝影等專業攝影師。
攝像/攝影職責:
(1).盡力拍好每一場戲的全,近,中,特寫等鏡頭
(2).討論並決定分鏡頭所用的攝法和景別
(3).對錄像帶適時進行回放檢查和保存
(4).協助燈光師調整燈光運用.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5).對全程演員以及拍攝陣容進行抓拍,為劇組和視頻合成廣告宣傳使用

2、副攝影師:

3、攝影助理:攝影助理顧名思義就是攝影師的助理,幫助協助正式拍攝工作的攝影師完成拍攝工作,視不同的攝影行業也有不同工作的攝影助理,而且即使是同一個攝影工作,有可能有很多分工不同的攝影助理,如人像婚紗照,人像等室內的攝影工作一般有三種攝影助理,具體為燈光攝影助理,造型攝影助理,另外一個負責除燈光,造型之外的一些助理工作.
室外的攝影助理做的工作種類就多了,像風光攝影,大的一些專業攝影師會請很多助手,具體工作種類也很多,像器材助理,工作為器材的管理,或者跋涉中的器材背負,還有測光助理,還有有需要的其他一些工作也可以再找助理,當然,這些復雜的工作可以由多個人負責,也可以由一個人負責.
其實攝影助理就是攝影師的預備隊,做好攝影助理有助於你對攝影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你首先要知道你的攝影師的拍攝風格,如果一個攝影師的拍攝風格定下來了,他會喜歡他的助手按照他的風格去設置燈光、去造型等等,如果你有你的意見和見解最好在私下與你的攝影師進行溝通,攝影師在進行攝影的時候,是不喜歡他的助手打斷他的拍攝思路的。
另外,攝影助理要了解你所使用的器材的性能,就像攝影師一樣,在你使用燈光前在腦子裡面要有使用後的效果圖,即使是數碼攝影,也要反復的研究和測量燈光的位置和指數,要保證你的攝影師按快門的成功率很高才行,工作中不要事事都都問「燈光位置放這行嗎」「指數合適嗎」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有攝影助理來替攝影師完成的,但是前提就是你要和你的攝影師配合的相當的默契才可以,這里就需要你們私下要經常的溝通。

4、 機械員 燈光師 燈光助理

美工組:
1、總美工師:又稱「美術設計」攝制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主要工作任務是根據劇本所提供和限定的藝術內容;根據導演、攝像師的總的意思及要求進行創作。美工師要統籌設計安排全劇的布景、服裝、化妝、道具、設計全劇的、每場戲的、每個培養的色彩基調。他通過在整體上巧秒地運用色彩、線條、光比、造型等手段,造成一種貫穿全片的審美氛圍和感受。在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電視劇節目中,美工師的創作手法各異,可以寫實,可以誇張,也可以巧妙地改變構思的效果。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就已接受並逐漸領悟到由此而產生的效果,這些作用於人們心靈的美學信息直接影響觀眾的情緒。其工作性質屬於圖像藝術的范疇。
美工師在攝制組成立後開始工作。他除要設計各種大大小小布景外並直接參與製作。還要設計各種人物臉譜,各時代、各民族、各國度的服飾,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大小道具等。

2、 美工設計及服裝

3、 道具:准備演出戲劇或拍攝電影等所用的器物。
道具職責:
(1) 提供(轉借)有關道具
(2).攜帶道具入場,歸還有關道具
(3),服務拍攝現場緊急事務
(4) 對拍攝現場道具進行運用

4、化妝:
化妝職責:
(1).對演員服裝進行設計
(2).現場臨時化妝,整理演員儀表形態
5、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6、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錄音組:
1、錄音師:
1、在導演的創作意圖下,完成作品音樂、音響、效果、對話等的錄音工作;
2、根據配設畫面的要求進行前期錄音,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
3、進行全片最終的混錄工作。

2、 錄音員

後期組:
1、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2、作(詞)曲(音樂):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3、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4、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其他:
1、監制:
職責:
1.整體把握劇情內容,在拍攝現場適時提出意見,糾正錯誤
2.與導演一起選擇拍攝場地和拍攝時間
3.提醒有關工作人員的細節誤點
4.負責費用管理(開支,管帳)

2、出品人:
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3、顧問:
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4、 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5、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6、藝術總監:

拍片小組簡要職務及分工:(實用版)
導演組:
1、 導演:導演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
職責:
(1)、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
(2)、與製片人和導演組其他成員攜手遴選演員;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揮現場拍攝工作;
(6)、指導工作團隊完成後期製作,包括剪輯、錄音、主題曲、動畫、字幕、特效等;
(7)、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2、副導演:電影導演的主要助手。在導演的指導下,協助導演完成影片的藝術創作和拍攝工作。視工作的繁簡,一個攝制組可有一個或幾個副導演。在創作方面,主要協助導演進行分鏡頭劇本的編寫。在影片的籌備階段和攝制前的准備階段,協助導演選擇演員;聯系音樂美工、造型、服裝、道具等部門的創作設計;選看外景、排戲等。在影片進入拍攝時,根據導演的意圖與指示,檢查拍攝現場的准備工作,協助導演指揮現場,直至完成全部影片的後期工作。有時,根據導演的安排,也分工直接指揮拍攝某些次要的場景鏡頭或在導演的指導思想下代替導演執行全部現場拍攝工作。

3、場記:場記是影片拍攝階段的一項工作內容,也指擔任這一工作的專職人員。主要任務是將現場拍攝的每個鏡頭的詳細情況:鏡頭號碼、拍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動作和對白、音響效果、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等各方面的細節和數據詳細、精確地記入場記單。由於一部影片是分割成若干場景和數百個鏡頭進行拍攝的,拍攝時不能按鏡頭順序進行,因此,場記所作的記錄有助於影片各鏡頭之間的銜接,為導演的繼續拍攝以及補拍、剪輯、配音、洗印提供准確的數據和資料。影片完成後,這些記錄還可供製作完成台本之用。
工作內容:
一般場記必須准備三樣東西,場記板、場記單、劇本。
場記板是在每個鏡頭開拍時需要打板用的。在板子上記錄攝像機將要拍攝的集數、場數、鏡數。然後被攝像機拍攝。
場記單,場記單有一定的格式。先寫上集數、場數、鏡數、條數。再寫上拍攝的內容。最後記錄時間碼。並且要對導演滿意的條數做記錄。
劇本是對現場的記錄導演對畫面的要求,比如如何分鏡,鏡別等等;以及細節之類的,比如:演員在這場戲是穿什麼衣服、什麼鞋子需要與哪一場戲連戲等等。
做一個場記要時時在導演身邊,及時記錄導演所說的。
工作內容補充:
1、對拍攝的每一個鏡頭和導演及主要創作人員的藝術處理進行詳細的記錄;
2、對景號、鏡號、拍攝內容、拍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對話、服裝、道具進行核對記錄,保證被分割的若干場景和眾多的鏡頭順利拍攝,為後期剪輯、配音、洗印等提供數據和材料[1]。
場記職責:
(1).記錄重要;數據和提示以及現場一切需要記錄的重要數據資料
(2).填寫場記表(具體參照場記清單)

劇務組:
1、 劇務:
1安排排練日程,掌握排演日期。
2通知演員與工作人員排演的時間,地點。
3准備排練場所,布置排練場所。
4掌握演員出勤情況,管理演員請假事宜。演員因事假或病假未能出席排練時,劇務可找人替代他排練,事後負責轉告演員排練中的一切指示,提示和要求。
5管理和照顧創作集體的生活。
6適當照顧導演的生活,保證導演的工作質量。
7初審各部門的預算,然後交給導演簽字,最後報批相關部門的主管審批。並協助導演督促各部門的工作。
8連排,合成時負責檢查場地,配合舞台監督糾正舞台上布景和道具的部位。負責尋找搬運,裝台,卸台的人手,保證藝術要求及演出效果。
9負責協助舞台監督催場,即承擔一部分候場監督的工作。
10演出中,根據需要,有時幫助提醒演員們注意聲音高低或動作速度快慢。
11安排和計劃拍攝劇照工作,以留作資料。
12會同場記搜集排演中的文獻資料,匯編整理演出大事記。
13了解演員與工作人員的思想情況,協助導演解決一般思想問題,處理一些人事方面的糾紛與問題。
14聽從助理導演的指令,聯系與排練有關的一切事務。
15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比如何時開啟演播廳看場地,何時舞美要進場布台等事宜。協助前台主任處理部分對外工作。
16招待特邀演員與明星,照顧兒童演員。
17記錄導演對藝術部門之外的其他部門的意見,及時反映。
18參加組織演出宣傳工作。
劇務職責:
主要負責後勤事務,演出中履行舞台監督職責,配合工作
(1)負責整個活動的吃、住、行工作。
(2)負責整個演出的劇務服務工作。
(3)負責紀念品的設計購置工作。

攝影組:
1、 攝影師:攝制組的主要創作成員之一。負責運用攝影器材和造型手段,將電影場面藝術地記錄於膠片,完成體現導演創作設計的銀幕造型任務。在攝制組中,一般由攝影、照明人員組成攝影小組,攝影師作為攝影創作和技術處理的負責人,領導攝影小組工作。某些攝制組設總攝影師,攝影師則在其領導下,作為執行攝影,負責具體創作和技術工作。按照片種的不同,分為故事片攝影師、科教片攝影師、新聞紀錄片攝影師、美術片攝影師等。此外,還有從事特技攝影、特殊攝影(如顯微攝影、水下攝影、空中攝影等)、字幕攝影等專業攝影師。
攝像/攝影職責:
(1).盡力拍好每一場戲的全,近,中,特寫等鏡頭
(2).討論並決定分鏡頭所用的攝法和景別
(3).對錄像帶適時進行回放檢查和保存
(4).協助燈光師調整燈光運用.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5).對全程演員以及拍攝陣容進行抓拍,為劇組和視頻合成廣告宣傳使用

美工組:
1、總美工師:又稱「美術設計」攝制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主要工作任務是根據劇本所提供和限定的藝術內容;根據導演、攝像師的總的意思及要求進行創作。美工師要統籌設計安排全劇的布景、服裝、化妝、道具、設計全劇的、每場戲的、每個培養的色彩基調。他通過在整體上巧秒地運用色彩、線條、光比、造型等手段,造成一種貫穿全片的審美氛圍和感受。在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電視劇節目中,美工師的創作手法各異,可以寫實,可以誇張,也可以巧妙地改變構思的效果。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就已接受並逐漸領悟到由此而產生的效果,這些作用於人們心靈的美學信息直接影響觀眾的情緒。其工作性質屬於圖像藝術的范疇。
美工師在攝制組成立後開始工作。他除要設計各種大大小小布景外並直接參與製作。還要設計各種人物臉譜,各時代、各民族、各國度的服飾,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大小道具等。
2、 道具:准備演出戲劇或拍攝電影等所用的器物。
道具職責:
(1) 提供(轉借)有關道具
(2).攜帶道具入場,歸還有關道具
(3),服務拍攝現場緊急事務
(4) 對拍攝現場道具進行運用

3、化妝:
化妝職責:
(1).對演員服裝進行設計
(2).現場臨時化妝,整理演員儀表形態

4、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5、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錄音組:
1、錄音師:
1、在導演的創作意圖下,完成作品音樂、音響、效果、對話等的錄音工作;
2、根據配設畫面的要求進行前期錄音,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
3、進行全片最終的混錄工作。

後期組:
1、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2、作(詞)曲(音樂):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3、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4、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其他:
1、監制:
職責:
1.整體把握劇情內容,在拍攝現場適時提出意見,糾正錯誤
2.與導演一起選擇拍攝場地和拍攝時間
3.提醒有關工作人員的細節誤點
4.負責費用管理(開支,管帳)

2、 演員:

3、 統籌:

Ⅳ 拍攝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及各自的職務都是什麼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4)電影中的演員場地擴展閱讀

電影發行是指電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動,是影片發行公司的業務。根據2004年6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的《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設立影片發行公司需要申報及批準的程序,當取得《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後,方可開展經營。根據該規定,設立專營國產影片發行公司。申報條件及程序如下:

(一)注冊資本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

(二)受電影出品單位委託代理發行過兩部電影片或受電視劇出品單位委託發行過兩部電視劇;

(三)提交申請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公司名稱預核准通知書、已代理發行影視片的委託證明等材料。

Ⅳ 拍電影電視劇哪來那麼多場地人物景設備

簡單來說,劇本里需要什麼場景和人物,工作人員就得在開拍前把這些事情准備好。例如劇本里需要菜市場、荒山野林、豪宅、咖啡廳、服裝店、繁華區等等。工作人員就得事先去勘景、選景,比如咖啡廳等這些場景需要得到人家的同意和協商才能進行拍攝,一些公共場所則要向當地政府申請拍攝准證等,有些地方拍了很多次只是角度取景范圍不一樣也看不出來是同一地區,有一些景尤其是古裝戲一般都在影視城(搭建的城就是用來拍戲,有街道、有房子、有菜市場等)搞定,門頭溝的靈水村也是一個拍民初劇受歡迎的地方,比如《赤壁》就在河北的水庫取景拍攝的,雖然赤壁真正的地方在湖南,但那裡早已找不到合適的景,拍電影就得取巧、周潤發飾演泰國國王的《安娜與國王》皇宮的所有場景是在馬來西亞一個地方搭建起來的,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在泰國取景,在馬搭建金光四射的皇宮看起來雄偉但真正不能住人,都是用大量類似保利龍的質料建成,美工美術家再上色,時間久了會塌。所以拍電影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和運用大量的金錢,你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有些電影的製作費會上億了。
劇中人物也是一樣,排除那些主角配角演員、大部分的里臨演(尤其戰爭場面)需要大量士兵、人群等等都是之前應召而來的,當然每人都必須付費,有些人的還是業余的臨演,哪裡需要人他就會報道。
最後你說天天走在大街上沒看過人拍電影、但在香港那小小的市區市民看見演員在拍戲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Ⅵ 電影中的宏大戰爭場面,是真的用了那麼多演員拍攝的嗎

不一定的,有的會用那麼多人來拍的,有的則會用電腦特效來做背景的,這樣比較節省成本

Ⅶ 講講電影中的那種車禍場景是怎麼拍攝出來的

車禍爆炸也是幾個機位同時拍攝。一些好萊塢的片廠是在郊外,不單單有棚,還能在室外建設場景,在這些場景中,除了演員能碰到的地方是實物,其他的就是綠屏了。有些爆炸或者大型場景就是這樣拍的,這樣後期就可以延伸綠屏中的場景,也是好幾個機位同時拍攝。不爆炸的場面,是可以在室內棚拍,爆炸的大場景會在室外搭景拍。

Ⅷ 電影中演員的床上戲是怎麼拍出來的

替身和剪輯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中的演員場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紅柿電影歌曲名字 瀏覽:557
成龍電影醉拳迅雷下載 瀏覽:627
羅永浩電影票兌換 瀏覽:212
漫畫威龍電影粵語版迅雷下載 瀏覽:915
個什麼的愛情電影 瀏覽:98
搜索一下成龍所有的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55
瘋狂的小女生法國電影 瀏覽:362
趙薇導演哥電影解說 瀏覽:476
劫匪劫走10億黃金電影什麼名字 瀏覽:514
小網站上的電影從哪裡來的 瀏覽:687
華語五大電影獎 瀏覽:350
外國恐怖盜墓電影大全 瀏覽:502
2018大陸電影在台灣上映的電影 瀏覽:134
一人獨闖百樂門一個大幾十什麼電影 瀏覽:941
一部電影保姆與男孩相愛 瀏覽:655
夜郎成龍電影 瀏覽:139
韓國電影男主角是建築設計師 瀏覽:588
電影院的投資注意事項 瀏覽:623
尋龍記電影完整版免費看 瀏覽:221
與雞同鴨講電影中文版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