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著名女作家遲子建,以一位年屆九旬,這一弱小民族最後一個酋長女人的自述,向我們娓娓道來—— 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一支數百年前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而至,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他們信奉薩滿,逐馴鹿喜食物而搬遷、游獵,在享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艱辛備嘗,人口式微.他們在嚴寒、猛獸、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鐵蹄、「文革」的陰雲……乃至種種現代文明的擠壓下求生存.他們有大愛,有大痛,有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也有眼睜睜看著整個民族日漸衰落的萬般無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獨特民風,一代又一代的生死傳奇,顯示了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Ⅱ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人物形象
人物介紹「我」年屆九旬,鄂溫克族最後一個酋長的女人拉吉達「我」的第一任丈夫,族長,愛打獵,凍死於尋鹿途中拉吉米拉吉達的弟弟,善吹奏口弦琴木庫蓮馬伊堪拉吉米撿到的女兒,貌美,在私生子西班2歲時跳崖自殺西班馬伊堪的私生子瓦羅加酋長,「我」的第二任丈夫,愛寫詩,1974年死於黑熊達瑪拉「我」的母親(額尼),能幹健壯,喜歡跳舞,在兒子魯尼結婚那天死去林克「我」的父親(阿瑪)林克,雨季外出時雷擊而死尼都薩滿「我」父親的哥哥,烏力勒的族長,在日本人來後表演跳神後死去列娜「我」的姐姐,凍死在遷移的路上魯尼「我」的弟弟,於康德五年(1938)年娶妮浩,伊萬走後任族長妮浩魯尼妻子,後做了薩滿,1998年死去阿來克妮浩父親果格力魯尼兒子,從樹上墜落而死交庫托坎魯尼女兒,被馬蜂蜇死耶爾尼斯涅魯尼兒子,懂事,被洪水沖走貝爾娜魯尼女兒,1948年春出生,害怕妮浩跳神而出逃瑪克辛姆魯尼兒子,1964年夏出生依芙琳「我」的姑姑,歪鼻子,與丈夫不睦,做靴子手藝最好坤德「我」的姑夫,曾愛上蒙古姑娘,於1969夏死去金得依芙琳兒子,也喜歡妮浩,不滿母親定下的婚姻,婚禮結束後弔死傑芙琳娜金得妻子額格都亞耶「我」的伯祖父伊萬額格都亞耶的兒子,鐵匠,個矮,拉吉達死後為族長娜傑什卡伊萬妻子,原系被賣作妓女的俄國人,天主教徒,後帶著兒女逃亡俄國吉蘭特伊萬兒子,文弱娜拉伊萬女兒,比「我」小幾歲哈謝善於捕魚,摔跤病危而死瑪利亞哈謝妻子,與傑芙琳娜不和,不讓傑芙琳娜把孩子生下,傑芙琳娜流產小達西哈謝兒子,在東大營成為偵察兵,1972年自殺傑芙琳娜達西妻子,達西自殺後殉情瘸腿達西哈謝的父親,與狼搏鬥時受傷,邋遢,養有獵鷹,後在雪地里與狼搏鬥而死羅林斯基俄國安達(商販),矮胖,愛喝酒,喜歡列娜,住在珠兒干屯(俄商聚集區),死於運貨途中達吉亞娜「我」的女兒,1946秋出生,1967年嫁給索長林索長林達吉亞娜丈夫,鄂溫克族神槍手依蓮娜達吉亞娜女兒,愛畫畫,是本氏族第一個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到呼和浩特一報社當美術編輯,離婚後與記者劉博文結婚,2000年投河而死索瑪達吉亞娜女兒,1978年出生,長大後叛逆放盪維克特「我」的大兒子,喜歡柳莎,1976年因酗酒過度而死柳莎馬糞包之女馬糞包矮胖酒鬼,一開始對瓦羅加不滿,後醉酒後被林木工人打死九月維克特兒子,郵遞員,1977秋與林金橘結婚並在山下定居六月九月兒子安道爾「我」的兒子,在尼都薩滿死去那晚出生,胖,愚鈍,受瓦霞誘惑致其懷孕,被迫結婚,但不睦,安道爾被維克特狩獵時誤殺而死瓦霞安道爾妻子,安道爾死後隨馬販子逃走安草爾安道爾兒子,與優蓮結婚,生下雙胞胎帕日格,沙合力圖盧科夫俄國安達,狡猾許財發山東商販,與兒子許榮達經營供銷社吉田日本上尉,在額爾古納河畔剖腹自殺王錄翻譯,鄂溫克獵民,後被判刑路德向導,鄂溫克獵民,後被判刑鈴木秀男日本人齊亞拉瓦羅加任其為族長劉激流鄉黨委書記,漢人齊格達鄉長,鄂溫克酋長,被革職回到山上,誤入陷阱摔死
Ⅲ 《額爾古納河右岸》主人公叫什麼為什麼
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口吻,向我們講述了這個弱小民族頑強的抗爭和優美的愛情。
全書以「我」的口吻敘述故事,主人公的姓名全書都沒有給出。
在網路吧里有人說主人公叫瑪麗亞·索,可以解釋的原因是:
(1)提供這一內容的人曾經采訪過遲子建女士,向她了解小說中人物的創作原型(小說人物不可能沒有創作原型),或是實地到鄂溫克部落考查過,或是查閱過有關鄂溫克族酋長的族譜,於是就知道了這個真實的名字。
(2)假如不是上面一條原因的話,那「主人公叫瑪麗亞·索」一說很有可能就是杜撰了。
Ⅳ 電影《額爾古納河右岸》什麼時候公映
在6月11號晚7點,地點: 北京 海淀區 文慧園路3號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 已經上映了。
這是排片表:http://www.cfa.gov.cn/tabid/188/InfoID/4074/frtid/40/Default.aspx
Ⅳ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是我國第一部描述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生存現狀及百年滄桑的長篇小說。女作家遲子建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口吻,向我們講述了這個弱小民族頑強的抗爭和優美的愛情。小說語言精妙,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群鮮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小說以小見大,以一曲對弱小民族的輓歌,寫出了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悲哀,其文學主題具有史詩品格與世界意義。
額爾古納河右岸 本書目錄
清晨
正午
黃昏
尾聲
跋
附記
額爾古納河右岸 文章節選
我是個鄂溫克女人。 我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後一個酋長的女人。 我出生在冬天。我的母親叫達瑪拉,父親叫林克。母親生我的時候,父親獵到了一頭黑熊。為了能獲取上好的熊膽,父親找到熊「蹲倉」的樹...
額爾古納河右岸 作者介紹
遲子建 女,中國作家協會第六屆全委會委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1964年元宵節出生於中國的北極村一漠河,童年在黑龍江畔度過。1984年畢業於大興安嶺師范學校,1987年入北京師范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1990年畢業後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至今。
Ⅵ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的感受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遲子建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去年我讀到的最有價值的一部作品。故事是用一個九十歲的女人的自述完成的,描寫的是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的生存現狀和百年滄桑: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一支數百年前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而至,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他們追逐馴鹿喜歡的食物而搬遷、游獵,在享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備嘗艱辛,人口式微。除了嚴寒、猛獸、瘟疫的侵害,這個民族也經歷了日寇的鐵蹄和「文革」的陰雲乃至種種現代文明的擠壓,但是他們在命運面前雖萬般無奈,卻仍殊死抗爭,顯示了弱小部落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精神。
有人說,這部作品是一部民族史詩,並將其上升為人類文化學的主題。不過作為讀者,我更願意認為這是一部訴說生命與摯愛的作品。盡管它確實描繪的是一個民族的歷史,但卻並沒有史詩般的恢弘,這可能因為作者是女性的緣故。在女性作家的眼中,鮮活的生命和愛情,永遠比任何史詩都要遼闊宏大,燈明情濃,足以構成最完美的天地。
在《額爾古納河右岸》里,綠地,河流,山川,星辰,月亮,陽光,馴鹿,獸皮,白樺樹,薩滿跳神的舞步,線條簡單的岩畫,流水般的馬蹄聲,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然,甚至於男女做愛的風聲,既溫柔深摯,又狂風暴雨,它的發生迴旋,沒有絲毫的躲藏和掩飾。
在《額爾古納河右岸》里,有太多的死亡。每一個鮮活生命的消亡,都會讓人有生生的痛楚,然而,當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去的孩子,被裝在白口袋裡,扔在向陽的山坡上,痛楚就會轉化成溫暖。他們一邊是枕著泥土的芳香,一邊是沐著和暖的陽光,所以他們的親人,自然的接受著生死命運。這個世界上,最詩意最動人的,總是那些最朴實最簡單的活法。
在《額爾古納河右岸》里,愛情的表達仍是最打動人的內心,林克和尼都對達瑪拉的,「我」和拉吉達與瓦羅加的,伊萬對娜傑什卡的以及魯尼和妮浩的等等,即使是刻骨的仇恨,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的刻毒,也永遠因著刻骨的愛,或因著得不到的刻骨的愛。《額爾古納河右岸》告訴我們:男人的愛是火焰,你要讓你愛的姑娘永遠不會感受到寒冷,讓她快樂的生活在你的懷抱中!而女人的愛,會讓男人永遠強壯!
太豐厚的情感,我實在無從表達。《額爾古納河右岸》真正打動我的就是「燈明情濃」這四個字。寫到此,想到當日讀書的情形,晚上,點亮室內的燈,我和他靠在床頭,各看各的書,整個屋子便靜得如沉睡了一般,偶有的聲響便是捻著紙張在翻頁。開始的時候,多半是我看著看著就先睡著了,半夜睜眼,他還在看,燈仍舊亮著。後來的幾天,便是他催促我,很晚了,睡吧。
燈明情濃,是我多年來一直尋求的。我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找到了這種感覺,我在讀《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過程中,找到了這種感覺。
Ⅶ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內容簡介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遲子建所著的長篇小說,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小說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口吻,講述了一個弱小民族頑強的抗爭和優美的愛情。小說語言精妙,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群鮮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
遲子建無疑是美麗的,幾乎哪一個角度都是美的,有著女性作家獨有的聰慧。在這部作品中,她將目光聚焦在容貌醜陋的女人身上,一個鼻子歪斜、令丈夫嫌棄的女人。
作家特有的職業素質,似乎有些不盡人情,可以忍心書寫一個命運凄慘的小人物。作品的前半部,女人甚至沒有名字,只以女人代稱,直到後半部學會製作肥皂後,才有了名字。
(7)額爾古納河右岸電影演員表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當媒體報道了敖魯古雅的鄂溫克人下山定居的事情,許多人蜂擁到內蒙古的根河市,想見證人類文明進程中這個所謂偉大的時刻,遲子建的心中卻彌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憂郁和蒼涼感。
在這時,她看到一份報紙上有一篇文章記敘鄂溫克畫家柳芭的命運,寫她如何帶著才華走出森林,最終又滿心疲憊地辭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的故事。看完這篇文章後,靈感來了,遲子建決定動筆寫作這個民族的歷史。
2004年8月,遲子建到根河市通過追蹤馴鹿的足跡找到了山上的獵民點,找到了筆下女酋長的原型,探望了柳芭的媽媽,傾聽他們內心的苦楚和哀愁,聽他們歌唱。遲子建用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集中閱讀鄂溫克歷史和風俗的研究資料,作了幾萬字的筆記。2005年,遲子建開始在故鄉創作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
賞析:
將其定位於小說,有助於減輕人物的悲劇色彩。貌似真實的故事是作者營造的文學真實,突出表現了人物不幸的命運。那是過去的年代,父母包辦婚姻,成婚後丈夫發現妻子容貌醜陋,心裡十分厭煩。發現妻子與一個瞎眼算命的男人同床而眠時,明知妻子無辜,卻借機離婚擺脫了她,兒子也不願跟女人共同生活。
醜女是不幸的,「樂於助人,比美女還有人緣。女人們尤其喜歡她,因為所有的女人在她面前,都是美人」。
不管這個女人如何善解人意,如何勤勞,都沒能擺脫容貌缺陷帶給她的不幸。美女在成長過程中因承受寵愛而表現出來的傲慢冷艷,與醜女無緣,醜女人即使有諸多良善,那可能是她必備的生存本能,也會遭受歧視。
故事發生在鄂倫春地區,所表達的內容卻是現實世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如今流行合作,文人與美女合作,作品冠之以美女之名,不應只當作文人的欺騙,也是社會大環境所致,人們喜歡美女帥哥,認為好的作品應當出自於美女之手。以文如其人的標准衡量作品或是個人,理所當然地推舉容貌俊美的人。
在整個社會以貌取人的環境下,美女帥哥大受歡迎也正是當今看臉時代的潮流。美女有諸多優勢,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獨占鰲頭是不爭的事實。醜女卻是另一番情景,以辛勤的勞動換取生存空間,也常常被美女搶了風頭。醜女在世上唯一的價值是奉獻,奉獻愛心成就他人的幸福,奉獻自己在某一時期某一階段成為他人的素材。
這部作品展示的是醜女的人生,有真實的一面,也有虛構的成分。美中不足的是情感在其中的分量不大,人的復雜還在於情感,個別美貌非凡的女人也會選擇獨身,美女與醜女選擇獨身的原因顯然有著天壤之別。醜女另一個不幸是,即使觸及情感,也需要她來犧牲成全對方,醜女的情感時常被輕忽或是嘲笑。
Ⅷ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作品目錄
上部清晨中部正午下部黃昏尾聲半個月亮跋從山巒到海洋
Ⅸ 額爾古納河右岸 達西 人物形象
在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之中,遲子建通過一位鄂倫春族九十歲老婦人之口,講述了一個關於家園從聚到散,由盛而衰的故事。在這部小說中,凄美而又不乏溫情的詩意彌漫於整個故事的敘述過程之中,同時也表達了古老文明衰亡的深意的追問。老達西雖然死的慘烈,卻也有著復仇者成功的豪邁。
Ⅹ 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拍成電影了嗎求片源。
丹蓓姿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