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華語電影導演的總票房排行
馮小剛,陳凱歌
B. 史上累計電影票房最高的導演是誰
卡梅隆,大船,阿凡達,全球電影票房榜前兩名,都有20多億刀
C. 電影票房是如何統計的
行業常用的票房收入計算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李茶的姑媽》,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電影票房的影響因素
1、影片題材及劇本。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如《變3》、《哈7》及此前的《阿凡達》等影片,一向是票房大熱,除題材具有想像空間而吸引觀眾外,這類影片本身就需要大成本支撐,因此獲得票房佳績也不足為奇。另外,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影片,如《非誠勿擾》、《失戀33天》等,也成為「應景」主題,為影迷所期待。
2、主創團對主創團隊,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製作團隊等,無一不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例如國民大導張藝謀、馮小剛的力量甚至大過於影片題材,成為觀眾期待的焦點;演員的力量同樣如此——有些人光名字就是號召力,如楊冪的《孤島驚魂》一舉開創「粉絲電影」的先河,演員對票房的貢獻不容小視。製片人、製作團隊的名氣,同樣能為一部影片帶來「萬眾期待」的效果。
3、影片定位,影片定位是指片方對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首先應該是目標人群定位,從影片的劇本設置、演員選擇、拍攝手法到後期製作風格、傳播途徑、傳播手段等等,都要迎合大部分的目標人群喜好,奠定穩定的票房基礎。其次要正確預估票房,有時片方過於自信,會影響影片上映後的側重點。尤其在做傳播工作之前,應該根據檔期、題材、排片等因素做好影片的定位和票房預估的溝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_票房
D. 電影的票房是如何統計出來的
一般票房數量是這樣計算的:
首先定好幾十家人氣比較旺的影院,若全球公映就選擇公映國家的大影院,全國公映就選擇各省市的大影院。
每隔一定的時間(每周、每月),這些影院會把放映某部影片時售出的票數及價格總額計算出來,報給影片發行方,由發行單位統計匯總這個時期的票房。
E. 陳思誠導演電影作品票房累計超百億,首位百億票房導演的他有哪些過人才能
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已經連續很多年在春節檔裡面引爆熱度了,不過不得不說,是唐人街探案第3部在口碑上遭遇了滑鐵盧,唐人街探案第3部塞入了很多演員,以至於整個劇本的框架都有點問題。,不得不說是這一些演員不但沒有給劇情增添色彩,反而讓整個框架都扭曲了。所以很多觀眾和網友都有些懷疑唐人街探案。第3部是不是被資本干擾了創作?不過雖然唐人街探案第3部在口碑上面遭遇滑鐵盧,陳思成還是因為唐人街探案成為了國內第1個票房超過100億的導演。不得不說是陳思晨的確是一位才子,雖然一直以來飽受爭議,但是陳思成在電影上的才華還是很高的。陳思成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F. 最高電影票房收入列表的內地正式統計年度冠軍
年份 片名 票房(人民幣) 導演 2016美人魚35億周星馳2015捉妖記24.38億許誠毅錢文錡2014變形金剛419.81億邁克爾·貝2013西遊·降魔篇12.46億周星馳2012人再囧途之泰囧12.60億徐錚2011變形金剛310.81億邁克爾·貝2010 阿凡達 13.82億 金卡梅隆 2009 2012 4.73億 羅蘭·艾默里奇 2008非誠勿擾3.25億馮小剛2007 變形金剛 2.83億 邁克爾·貝 2006 滿城盡帶黃金甲 2.91億 張藝謀 2005無極1.81億陳凱歌2004功夫1.73億周星馳2003哈利波特與密室5200萬克里斯·哥倫布2002英雄2.54億張藝謀2001珍珠港1.05億邁克爾·貝
G.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H. 全球累計票房最高的十大電影導演 竟然有7名是美國人
有人說,導演是一部電影的神。導演就好比軍隊的最高指揮者,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視作品的風格,也往往體現導演的藝術風格和性格,更能體現出導演看待事物的價值觀。
當然,電影票房也與導演息息相關。比如《美人魚》,如果導演不是周星馳,那麼票房還能達到33.91億元嗎?
今天,筆者給大家盤點一下全球累計票房最高的十位導演,他們才是影壇中受萬人敬仰的神!不得不提的是,這十位大神中,居然有7位都是美國人,這大概與好萊塢有莫大的關聯!
1、史蒂文·斯皮爾伯格/1946/美國
代表作;《辛德勒的名單》《世界大戰》《拯救大兵瑞恩》《E.T》《侏羅紀公園》《林肯》。
累計票房;90億美元。
朗·霍華德的影片沒有多少個性色彩,他無疑是屬於好萊塢體制內最為順從的導演,對商業片的游戲規則稔熟於心。他的作品技巧精湛,通俗易懂,能夠用最具有娛樂性的方式包裝起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並且恰到好處地煽情,或許有些俗套,但卻可靠有效。
I. 電影票房是怎樣統計出來的
電影票房是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的。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2016年1月,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電影局出重拳整頓市場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9)電影導演票房統計擴展閱讀:
2018年一季度分賬票房189.49億元,同比增加39.96%。截至2018年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票房取得320.21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票房271.51億元同比增加17.94%,不含服務費票房為299.64億元,同比增加18%。
2018上半年 s』b觀影人次9.01,同比增加1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 189.65億元,同比增長 80.1%,占總票房份額的 59.21%,占據市場主體地位。
前6個月中國影市多個數據紀錄均被打破,在檔期方面,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四個檔期票房均創造市場新紀錄。
J. 如何得到中國每年出品的電影票房數據,主演和導演,製片人等數據
中國電影出版社編撰的《2009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是最權威最詳實的電影產業資料庫,你想要的各種電影數據都可以在書中找到。每年一冊,各地圖書應該都可以借到
這個書籍一般每年在六月份才出
你可以參考 中國電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