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黎聖母院敲鍾男扮演者是誰呀
不知道你是說的音樂劇還是電影
電影中是安托尼·奎恩
他憑借著《薩巴達萬歲》和《梵谷傳》中的出色表演,分獲第25、29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獎,1964年以影片《希臘人左巴》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提名。
音樂劇中是卡胡
卡胡原名皮耶爾·嘎昂(Pierre Garand),魁北克人,加拿大軍隊管樂團前小號手,民間藝人。
㈡ 巴黎聖母院 主角
男主角:卡西莫多(Quasimodo)
卡西莫多是當時社會窮苦大眾的典型代表。卡西莫多從小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口,他是一個有著「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難聽而忠厚的聲音」的畸形兒,作者通過誇張的外貌塑造凸顯出他的性格特點。
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個明顯的變化:
第一階段,他被克洛德收養,每天負責敲鍾,為報恩,他對克洛德言聽計從,包括去綁架埃斯梅拉達。
第二階段,在遇到埃斯梅拉達之後,他真誠善良、忠實勇敢的本性被復活了,奮不顧身地去救處於危險中的埃斯梅拉達,並且不圖任何回報,與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女主角:埃斯梅拉達(Esmeralda)
埃斯梅拉達是雨果筆下集真、善、美於一體的完美的藝術形象。她在小時候被吉普寨人從妓女母親的呵護下偷走,流浪街頭以賣藝為生,雖然飽嘗人世的艱辛與苦難,但是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純真、樂於助人的心。
埃斯梅拉達美麗善良,當乞丐國王要絞死格蘭瓜爾時,她承諾要與格蘭瓜爾結婚救下了他的命;當卡西莫多接受刑法口渴難耐時,只有她站出來以德報怨為他送水。
她又是勇敢執著的,當克洛德威脅她,只要接受他的愛就能夠獲得自由時,她斬釘截鐵地拒絕了;當菲比斯不顧她的安危死活時,卻依然痴心執著的愛著他。作者在埃斯梅拉達的身上寄託了理想和希望,但是宗教貴族和黑暗勢力是不可能允許美好事物的存在的。
(2)巴黎聖母院電影男主角照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在法國,被資產階級革命政權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國外封建勢力的支持下,於1815年復辟。直到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結束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封建統治。
在復辟王朝統治下,法國宮廷和教會狼狽為奸,欺壓人民。當時的巴黎,宗教勢力邪惡黑暗,封建等制度十分殘酷,封建主義壓抑下的人性扭曲墮落。
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下層人民,處於令人深切同情的境地。飽受壓迫的人民群眾奮起反抗,與兩股勢力展開英勇的斗爭,最終取得勝利。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與殘忍,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實生活。
《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1829年維克多·雨果著手創作《巴黎聖母院》,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們了解這座哥特式建築的價值。
㈢ 電影《巴黎聖母院》中演員
Esmeralda Lesley-Anne Down
Quasimodo Anthony Hopkins
Claude Frollo Derek Jacobi
Clopin Trouillefou David Suchet
Pierre Gringoire Gerry Sundquist
Phillipe Tim Pigott-Smith
Jacques Charmolue John Gielgud
Captain Phoebus Robert Powell
Magistrate at Esmeralda's trial Nigel Hawthorne
Bishop of Paris Roland Culver
Simone Rosalie Crutchley
Tavernkeeper David Kelly
Albert Joseph Blatchley
Coppenhole Dave Hill
Judge Donald Eccles
Commerce Timothy Bateson
㈣ 《巴黎聖母院》的男女主人公
男主人公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是當時社會窮苦大眾的典型代表。卡西莫多從小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口,他是一個有著「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難聽而忠厚的聲音」的畸形兒,作者通過誇張的外貌塑造凸顯出他的性格特點。
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第一階段,他被克洛德收養,每天負責敲鍾,為報恩,他對克洛德言聽計從,包括去綁架埃斯梅拉達。
第二階段,在遇到埃斯梅拉達之後,他真誠善良、忠實勇敢的本性被復活了,奮不顧身地去救處於危險中的埃斯梅拉達,並且不圖任何回報,與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女主人公埃斯梅拉達
埃斯梅拉達是雨果筆下集真、善、美於一體的完美的藝術形象。她在小時候被吉普寨人從妓女母親的呵護下偷走,流浪街頭以賣藝為生,雖然飽嘗人世的艱辛與苦難,但是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純真、樂於助人的心。
埃斯梅拉達美麗善良,當乞丐國王要絞死格蘭瓜爾時,她承諾要與格蘭瓜爾結婚救下了他的命;當卡西莫多接受刑法口渴難耐時,只有她站出來以德報怨為他送水。
她又是勇敢執著的,當克洛德威脅她,只要接受他的愛就能夠獲得自由時,她斬釘截鐵地拒絕了;當菲比斯不顧她的安危死活時,卻依然痴心執著的愛著他。作者在埃斯梅拉達的身上寄託了理想和希望,但是宗教貴族和黑暗勢力是不可能允許美好事物的存在的。
(4)巴黎聖母院電影男主角照片擴展閱讀:
《巴黎聖母院》是善良的無辜者在專制制度下遭到摧殘和迫害的悲劇。女主人公埃斯梅拉達是一個善良純潔的少女,她富有同情心,敢於捨己救人。
當那個賣文為生的詩人格蘭瓜爾深夜誤人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所、即將被殺死的時候,她挺身而出,表示願意與他結婚,把這個詩人置於她的保護之下,雖然她並不愛他。
當卡西莫多在烈日曝曬的廣場上遭到鞭撻,口渴得發出痛苦的呼號時,只有她對這個丑怪異常且深夜又劫持過她的敲鍾人表示了同情。她熱情天真,以為世人像她一樣純潔,至死還對負心的菲比斯保持熱烈的愛情;她品格堅貞,面對克洛德的淫威而寧死不屈。
她是巴黎流浪人和乞丐的寵兒,但自食其力、清白無瑕。雨果把這樣一個鮮亮的形象放在中世紀陰森黑暗的背景上,描寫那個專制主義統治著的、教會勢力極為猖獗的社會,如何像一個巨大的羅網威逼她、迫害她,以令人恐怖的手段把她置於死地。
以波希米亞少女為迫害對象的宗教狂熱,教會人物為滿足卑鄙的獸欲而施展的惡毒陰謀,專制國家機器的野蠻與殘暴,所有這些都被雨果以浪漫主義的筆法描寫得像噩夢一樣可怕。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現了封建專制主義社會的黑暗,突出了作品的反封建的主題。
㈤ 《巴黎聖母院》主人公形象
卡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美拉達那裡,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託在愛斯美拉達的身上,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可以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㈥ 《巴黎聖母院》電影版卡西莫多的扮演者是誰
安東尼奎恩(1915年-2001年)
他在墨西哥,共拍過150部電影和電視劇,其中包括《六壯士》、《碧血黃沙》、《巴黎聖母院》、《阿拉伯的勞倫斯》、《梵谷傳》等等經典之作,並憑借在電影《梵谷傳》和《薩巴達傳》的精彩演出,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㈦ 巴黎聖母院男女主角
1、女主角:愛斯梅拉達(Esmeralda)
愛斯梅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為生。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她從內心的善良願望出發對待任何人。她挽救了誤入乞丐王國的詩人甘果瓦的生命;她還不計前嫌送水給受刑時的卡西莫多;她對愛情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絲毫不懷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他的壞話;面對克洛德的淫威,她寧死不屈。最後被教會、法庭誣蔑為「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她的毀滅,是對封建專制殘酷統治和教會邪惡勢力的有力控訴,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突出了當時教會、法庭的不負責任,以誣賴的方式,平息人民的憤怒。而作者則把愛斯美拉達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
2、男主角:卡西莫多(Quasimodo)
卡西莫多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據美醜對照原則創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醜陋——有著丑到極點的相貌: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受盡嘲弄,但內心崇高,是一個富有正義感、富於感情的人。他對愛絲梅拉達的愛慕是一種混合著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恆的、高貴純朴的愛,完全不同於克洛德那種邪惡的佔有欲,也不同於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場作戲。雨果通過這一形象,樹立起一個人類靈魂美的典型。這一形象還體現了善戰勝惡,真誠戰勝虛偽的理論。
3、作品簡介:
《巴黎聖母院》(港譯鍾樓駝俠,台譯鍾樓怪人)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鍾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
㈧ 巴黎聖母院電影演員表
巴黎聖母院
主演: 吉娜·勞洛勃麗吉達 / 安東尼·奎恩 / 讓·達奈 / 阿蘭·蓋音
類型: 劇情 / 歷史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56-12-19
㈨ 《巴黎聖母院》電影中扮演愛斯梅拉達和卡西莫多的演員詳細資料.,那個卡西莫多真的那麼丑嗎
Gina Lollobrigida(吉娜·勞洛勃麗吉達 ).....Esmeralda
Anthony Quinn(安東尼·奎恩) .....Quasimodo 姓名:Gina Lollobrigida ( 原名 Luigina Lollobrigida )
譯名:吉娜·勞洛勃麗吉達/珍娜·露露布麗姬妲/季娜·羅洛勃麗季達/珍娜·羅洛布麗吉達
別名:Djina Lolobridjida
昵稱:"La Lollo"
出生:1927.07.04 ,Subiaco, Rome, Italy
星座:巨蟹
身高:165cm (5英尺5英寸)
國籍:義大利
代表作:《勇士的奇遇》《麵包,愛情和夢想》《空中飛人》《巴黎聖母院》《晚安,坎布爾太太》《宮廷愛神》等
吉娜·勞洛勃麗吉達,義大利女演員,攝影和雕塑家,世界著名電影傳奇人物之一,戰後復興時期歐洲出現的首位以性感著稱的代表影星,歐洲電影與好萊塢連接的標志性人物。從她的電影生涯充分折射出整個歐洲艱苦卑劣的後戰爭年代到逐步繁榮鼎盛的過渡時期。她不僅憑借美貌成為世界影史上最上鏡的女演員之一,更因為她敢於強硬爭取不盲目屈服大眾的工作態度,被外界評論為有著比其他性感美人更獨立自由的個性。在70年代淡出熒幕後,她致力於曾一度熱愛的攝影和雕刻藝術,並同樣取得成功,對此也許就像她自己所說「我上學是為了學習繪畫,雕塑,可卻陰差陽錯成為了一名演員。」現今,她仍為人道主義活動付出大量時間,不僅擔任了聯合國兒童基金(UNICEF)的特別代表,並支持許多人道主義大機構。 安東尼·奎恩 姓名:安東尼·奎恩
英文名:Anthony Quinn
性別:男
出生年:1915年
生日:4月21日
星座:金牛座
國籍:墨西哥
地域:歐美
職業:演員
身高:188cm
在眾多的奧斯卡獎獲得者當中,安東尼-奎恩(Anthony Quinn)是唯一與其他奧斯卡獎獲得者共同出演電影最多的演員:與他一起演過電影的奧斯卡獎獲得者一共46位,其中男演員28位,女演員18位。
安東尼-奎恩的父親是愛爾蘭人,母親是墨西哥人,而他卻是在洛杉磯東區靠擦皮鞋和賣報長大。安東尼的兼職是繪畫和雕刻。為了獲得額外的收入,安東尼參加過舞蹈比賽,並通過這次活動推銷自己的雕刻作品。
在從事演藝事業之前,安東尼-奎恩還從事過許多其它工作,其中包括屠夫、拳擊手、街頭傳教士和屠宰場工人。安東尼曾經事從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學習建築,因此他在建築方面也有著很深的造詣;另外,他還曾經在好萊塢師從邁克爾-契訶夫(Michael Chekhov)學習過表演。1968年,在拍攝《魔術師(The Magus)》時,安東尼由於角色的需要剃掉了自己的頭發。
1961年,安東尼因為《貝克特(Becket)》而獲得托尼獎最佳男演員提名;在第二度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中,他在銀幕上出現的時間一共是8分鍾。
安東尼-奎恩共有13個孩子,其中包括演員弗朗西斯科-奎恩(Francesco Quinn)、瓦倫蒂娜-奎恩(Valentina Quinn)、畫家兼雕刻家洛倫佐-奎恩(Lorenzo Quinn)、亞歷克斯-A-奎恩(Alex A. Quinn)和演員丹尼-奎恩(Danny Quinn)。安東尼於20世紀40年代加入美國國籍。
安東尼-奎恩的作品包括1937年的《亂世英傑(The Plainsman)》、1940年的《新加坡之路(Road to Singapore)》、1941年的《碧血黃沙(Blood and Sand)》、1942年的《馬革裹屍還(They Died with Their Boots On)》、1943年的《孤島浴血戰(Guadalcanal Diary)》、1952年的《海宮艷盜(Against All Flags)》、1954年的《征服者(Attila)》、1956年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1959年的《雪海冰上人(The Savage Innocents)》、1962年的《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1964年的《希臘奇人佐爾巴》(Alexis Zorbas )、1967年的《邁阿密傳奇(The Happening)》、1976年的《英雄淚(Target of an Assassin)》、1991年的《男大當婚(Only the Lonely)》和1995年的《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等。 演卡西莫多的不好看,實際上演員還是挺帥的
㈩ 《巴黎聖母院》中所有人物的簡介。
愛斯梅拉達Esmeralda愛斯梅拉達是一位年輕、美麗的女郎,幼時被人從母親那裡拐跑,流落到吉卜賽人當中,她是雨果塑造的理想人物,是人性美的象徵。她純潔善良,酷愛自由,熱情豪爽,品格堅貞。她從內心的善良願望出發對待任何人。對於誤入乞丐王國的詩人甘果瓦,她挽救了他的生命;她還不計前嫌送水給受刑時的卡西莫多;她對愛情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絲毫不懷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他的壞話;面對克洛德的淫威,她寧死不屈。她的毀滅,是對封建專制殘酷統治和教會邪惡勢力的有力控訴,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卡西莫多Quasimodo卡西莫多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據美醜對照原則創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醜陋——有著丑到極點的相貌: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受盡嘲弄,但內心崇高,是一個富有正義感、富於感情的人。他對愛絲梅拉達的愛慕是一種混合著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恆的、高貴純朴的愛,完全不同於克洛德那種邪惡的佔有欲,也不同於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場作戲。雨果通過這一形象,樹立起一個人類靈魂美的典型。這一形象還體現了善戰勝惡,真誠戰勝虛偽的理論。克洛德·弗羅洛Claude Frollo克洛德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一個雙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內心陰險毒辣,為滿足自己的慾念不擇手段:他出於淫慾指使卡西莫多劫持愛斯梅拉達;他出於嫉妒刺傷弗比斯卻嫁禍於愛斯梅拉達;他因得不到愛絲梅拉達的愛情而將她置於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慾主義的犧牲品,長久的禁慾扭曲了他的靈魂。他越是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人間的歡樂,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視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這是小說中最有深度的人物。弗比斯Phoebus de Châteaupers弗比斯是一位年輕的軍官。有著與太陽神相同的名字,與希臘神話中描述美男子一樣的容貌與體魄,還有同樣喜歡美與浪漫的風流男人。他喜歡美麗的女人,卻從不忠貞,在花叢中流連。他是一個小說中常見到的形象。有人說他騙取了愛斯美拉達的愛情,其實是他對於美的又一個收藏,雖然這很自私。甘果瓦Pierre Gringoire甘果瓦是愛斯梅拉達救下的流浪詩人。因為流浪使他更清楚的認識著這個時代與社會,使得在「玫瑰」和「麵包」之間的選擇更偏向於實際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