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大吝嗇鬼的人物介紹
出自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喜劇《威尼斯商人》。
他是猶太人,高利貸者,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雖然腰纏萬貫,卻從不享用,一心想著放高利貸。極力限制女兒傑西卡與外界交往,使其帶著錢財與情人私奔;無情地虐待剋扣僕人,甚至連飯也不讓人吃飽;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他慷慨大度,樂於助人,憎惡高利貸者。
英國傑出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這個貪婪、陰險、兇殘的吝嗇鬼形象。夏洛克是個資產階級高利貸者,為了達到賺更多錢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兇相畢露,「我向他要求的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價買來的,它是屬於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裡。」像一切吝嗇鬼一樣,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絕兩倍乃至三倍借款地還款,而堅持按約從商人安東尼奧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為安東尼奧借錢給人時不收利息,影響了他的高利貸行業,所以他要借機報復,致安東尼奧於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貸行業暢行無阻,從而聚斂更多的財富。不過這中間也有種族間的仇視與糾紛,基督徒對猶太人民冷漠和歧視政策使仇恨在夏洛克的心中埋下,這也是為什麼夏洛克執意要從安東尼奧胸口割下一塊肉的原因之一。 出自法國劇作家莫里哀喜劇《慳吝人》,或譯名為《吝嗇鬼》。
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他特愛泡妞,他不僅對僕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鍾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里的錢被人取走後,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繪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莫里哀擅長塑造概括性很強的形象。阿巴貢幾乎成了吝嗇的代名詞。莫里哀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但稍嫌單薄,近於批評家所說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劇大多遵循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原則,沖突集中,結構嚴謹。莫里哀常用「鬧劇」手法來營造喜劇氣氛,增強喜劇的諷刺效果。 出自法國作家巴爾扎克長篇小說《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台》。
那麼,如何認識葛朗台這樣一個典型的人物呢?
葛朗台是個吝嗇鬼。葛朗台一生只戀著金錢,從來只是認錢不認人。侄兒查理為父親的破產自殺而哭的死去活來,他居然說:「這年輕人(即查理)是個無用之輩,而不是錢。」在葛朗台看來,查理應該傷心的不是父親的死,而是他不僅從此成了一貧如洗的破落子弟,而且還得為死去的父親負四百萬法郎的債。
人死是小事,失去財富是大事。妻子要自殺,葛朗台根本無所謂,而一想到這會使他失去大筆遺產,他心裡就發慌。於是千方百計地搶奪了女兒歐也妮·葛朗台對母親財產的繼承權,並惺惺作態許諾按月付100法郎的「大利錢」,可一年下來,一個子也沒捨得給女兒,太太生命垂危之際,他唯一的思考是治療「要不要花很多的錢」。葛朗台把愛奉獻給了金錢,而把冷漠無情的留給了自己,並通過自己有施與他人,他花了兩三年的時間,用「他的吝嗇作風把女兒訓練成熟」,而且「變成了習慣」他這才放心地把伙食房的鑰匙交給她。欲守財,必吝嗇。吝嗇,是一切守財奴共有的特徵。
葛朗台是個佔有狂。看到金子,要佔有金子,便是他的執著狂。他搶奪女兒的梳妝匣,像老虎一樣撲向睡著的嬰兒。他擔心女兒分去他手中一部分家財,「在女兒面前打哆嗦,」完全失去了常態。晚年患了「瘋癲」,只能坐在輪椅上靠人推來推去,但他還親自看藏著金子的密室。教父給他做臨終法事,他竟想把鍍金的十字架一把抓在手裡。他臨死時最依戀的不是唯一的女兒,而是將由女兒繼承的那筆財產,並吩咐女兒要好好代為管理,等到她也靈魂升天後到天國與他交帳。一句話,隨著時間推移,守財奴的佔有狂,更是變本加厲。
「守財奴」,即看守財產的奴隸,人本應是財產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卻成了守財奴,「看到金子,佔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執著狂」,金錢已經使他異化。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過葛朗台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貪婪和吝嗇是相輔相成的,吝嗇鬼們聚斂財富時都是貪婪,在使用財富時都是吝嗇。像其他吝嗇鬼一樣,葛朗台既貪婪成癖,又吝嗇成鬼。
但巴爾扎克畢竟是大手筆,他筆下的葛朗台作為吝嗇鬼的典型性是「執著狂」,尤其是一個「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個性特徵。中學生欣賞這個人物形象時,只有抓住「狂」字這把鑰匙,才能深刻領會其典型性。過了七十六歲的葛朗台老頭在看到女兒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妝匣時,竟「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一個「縱」和一個「撲」字將老葛朗台貪婪到發狂的形象活化到紙上。當獨生女聲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撲過去想搶回時,老頭竟「使勁一推,歐也妮便倒在母親床上。」梳妝匣上鑲嵌的金子異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嗇鬼發狂。但搶奪女兒的情物梳妝匣把太太氣得暈死過去的現實使葛朗台從癲狂的漩渦中跳出,變得異常清醒,「孩子,咱們別為一個匣子生氣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並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來也摔在床上,聲稱是送給歐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兒面面相覷,莫名其妙。其中的隱秘只有吝嗇鬼自己清楚。為一隻梳妝匣氣死了太太,女兒按律將繼承家庭財產的一半,那等於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詐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劃不來,便百般討好自己的女兒,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裝模作樣,以親情為誘餌,騙女兒放棄對亡母財產的繼承權,並且常利用女兒對情人的特有感情佔便宜。這些都表現了吝嗇鬼個性的另一個側面——「狡詐」。但葛朗台畢竟是拜金狂。當他到彌留之際,生命力退守在眼睛裡時,他能夠睜開眼時,竟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金子,臉上的表情彷彿進了極樂世界。當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聖像,為他做臨終法事時,他竟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裡,這最後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臨終對女兒的遺言是「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一生瘋狂地追求金錢,佔有金錢,最後被金錢所累時仍竭力呼喚著金錢而走向墳墓,金錢已經使他異化成鬼,一個瘋狂狡詐的吝嗇鬼。 出自俄國作家果戈理長篇小說《死魂靈》。
潑留希金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作為吝嗇鬼,夏洛克和葛朗台雖個性不同,但都有貪婪吝嗇的共性,都是處心積慮地聚斂財富的地主階級代表。而果戈里筆下的潑留希金則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三者如一,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他實為富豪卻形似乞丐,這個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靈,要尋出第二個在他的倉庫里有這么多的麥子麥粉和農產物,在堆房燥房和棧房裡也充塞著尼絨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魚以及各種蔬菜和果子的人來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卻極端寒傖。衣服很象一件婦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滿了麵粉,後背還有一個大窟窿。頭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婦所戴的,頸子上也圍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東西,是舊襪子?腰帶還是綳帶?不能斷定。但決不是圍巾。他的住室,如果沒有桌子上的一頂破舊睡帽作證,是誰也不相信這房子里住著活人的。他的屋子裡放著「一個裝些紅色液體,內浮三個蒼蠅,上蓋一張信紙的酒杯,一把發黃的牙刷,大約還在法國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經刷過牙的」。潑留希金雖家存萬貫,但對自己尚且如此吝嗇,對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兒成婚,他只送一樣禮物——詛咒;兒子從部隊來信討錢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詛咒外,從此與兒子不再相關,而且連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糧堆和草堆都變成了真正的糞堆,只差還沒人在這上面種白菜;地窖里的麵粉硬得像石頭一樣,只好用斧頭劈下來。潑留希金已經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麼了,然而他還沒有夠,依然每天聚斂財富,甚至偷別人的東西。
2. 電影《吝嗇鬼》(也叫慳吝人)的賞析。導演是路易 德 菲奈斯
阿巴貢,一個一毛不拔的吝嗇鬼,在他的一生中,幾乎沒有感情可言,他甘願淪為金錢的奴隸,為了金錢,可以不顧一切,甚至可以犧牲兒子和女兒的終生幸福……
影片中的阿巴貢有一個兒子克萊昂特和一個女兒愛莉絲,他們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妙齡少年,然而,他們卻並未像其他的年輕人那樣,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他們的父親擁有萬貫的家財,而他們,作為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父親的兒子,卻完全不像公子哥抑或是千金小姐,他們穿著最樸素的衣服,過著最清淡的生活,而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父親不肯拿出一分錢來替他們購置新的衣物,而他自己也是如此,每天穿著同一件衣服,就連最後兒子和女兒的結婚禮服也是由對方所出。
他很想讓別人為其做事情,然而卻不願意掏一分錢,就拿他喜歡上瑪麗雅娜來說吧。他雖然是一個吝嗇鬼,但他首先是一個男人,男人都是喜歡漂亮的姑娘的,而他也不例外,他委託別人幫其說媒,起初說的好好的,可是一提到錢,他就像是發瘋了似的,對人如老虎般凶惡,簡直就是變色狼轉世,令人「敬而遠之」,覺得他不可理喻!
在對待他的家人的問題上,就更加顯得他的吝嗇與小氣!為了節省開銷,他僱傭了一個人既當廚子,又當馬夫;為了節省開銷,他終日不給馬餵食物,以至於最後只剩下皮包骨頭,令人不禁心生憐憫之心……
不僅對待旁人如此,更令人不可思儀的是他對待他的兒子和女兒亦是如此。兒子克萊昂特為了生存起見,竟然另外出去借錢,而債主竟然是喜歡放高利貸的父親阿巴貢,這一看似滑稽荒誕的情節正刻劃了阿巴貢的自私及愛財如命的一個吸血鬼的醜陋形象!在對待他們的婚姻問題上,唯一可以左右他的決斷的便是:兒子的結婚對象有沒有大量的嫁妝帶來,女兒的結婚對象是否不要嫁妝,而他為他們擇偶的標准亦是如此,誰不要嫁妝就將女兒嫁給誰,當然最好是還能從中澇到好處;對兒子,則是誰給女兒配備的嫁妝豐厚就讓兒子同誰結婚,看到這樣的父親,我們不得不說,這整個是一老頑固、老變態!真的是不可理喻!!
這部影片雖然講述的是一個吝嗇鬼阿巴貢的生活點滴,但是卻從不同曾面反映了舊時封建社會的性質,刻劃了一個活生生的吸血鬼、吝嗇鬼的形象,也反映了在舊時封建時代的父母包辦婚姻的惡劣風氣,最後影片以阿巴貢的全部積蓄被盜為尾,以其強烈的反映更生動的刻畫了他的為人,在箱子下落明了的情況下,他為了避免付法官的口供費,竟然要處死說謊話的僕人,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噬財如命,認為金錢高於一切,沒有了金錢,人生也就變得毫無意義,在金錢面前,他喪失了人性、失去了愛情以及對兒子和女兒的親情、對僕人及其他人的友情、對窮人的憐憫之情、對牲畜的關愛之情……好象人世間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已經不復存在,甚至包括他自己,在他的信念中,只剩下了金錢,金錢就是他生命的唯一!
片尾以阿巴貢拖著他那沉重的裝滿了金錢的箱子踏上了他孤獨的人生之旅,而請求獲得布施的老婆婆依舊在後面追尋著他收尾,使得本文更加具有諷刺性,看似荒誕的結尾,實則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3. 法國戲劇家筆下的吝嗇鬼
縱觀歐洲文學發展的過程,匯集品目繁多的吝嗇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亞喜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劇《慳吝人》(《吝嗇鬼》)里的阿巴貢,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說《死魂靈》里的潑留希金,堪稱為歐洲文學中不朽的四大吝嗇鬼典型。
這四大吝嗇鬼形象,產生在三個國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幾個世紀的社會生存,從一個角度概括了歐洲四百年來歷史發展的進程。從創作的時間上說,潑溜希金出現最晚,果戈理的《死魂靈》寫成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但從人物形象的階級意識上說,潑留希金應列為最早,他是前蘇聯封建農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紀,即封建社會解體,資本原始積累初期舊式的高利貸者。阿巴公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時期的資產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紀法蘭西革命動盪時期投機致富的資產階級暴發戶。
這四代吝嗇鬼,年齡相仿,脾氣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徵。簡言之,潑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兇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構成了他們各自最耀眼奪目的氣質與性格。
一般公認,世界文學領域有四大吝嗇鬼:一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二是莫里哀筆下的阿巴貢,三是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筆下的潑留希金。高中語文課本中選載其中三個供中學生閱讀,這對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英國傑出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這個貪婪、陰險、兇殘的吝嗇鬼形象。夏洛克是個資產階級高利貸者,為了達到賺更多錢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兇相畢露,"我向他要求的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價買來的,它是屬於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裡。"象一切吝嗇鬼一樣,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絕兩倍乃至三倍借款的還款,而堅持按約從商人安東尼奧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為安東尼奧借錢給人時不收利息,影響了夏洛克的高利貸行業,所以他要借機報復,致安東尼奧於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貸行業暢行無阻,從而聚斂更多的財富。夏洛克作為典型的吝嗇鬼形象,其個性是陰險兇殘,當法庭調解讓借款人安東尼奧出兩倍甚至三倍的錢償還他時,夏洛克險惡的說:"即使這六千塊錢中間的每一塊錢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變成一塊錢,我也不要它們,我只要照約處罰。"說著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時刻准備從安東尼奧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兇殘地致安東尼奧於死地,而且一味固執,沒有絲毫的同情憐憫。這就是夏洛克不同於其他吝嗇鬼的個性。中學生閱讀欣賞時,一定要把握其這個個性。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在他的名著《歐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吝嗇鬼形象——葛朗台。高中語文教材選文時只選其《家庭的苦難》一章中的一部分,並且給選文定名為《守財奴》,"守財奴",即看守財產的奴隸,人本應是財產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卻成了守財奴,"看到金子,佔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執著狂",金錢已經使他異化。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過葛朗台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貪婪和吝嗇是相輔相成的,吝嗇鬼們聚斂財富時都是貪婪,在使用財富時都是吝嗇。象其他吝嗇鬼一樣,葛朗台既貪婪成癖,又吝嗇成鬼。
但巴爾扎克畢竟是大手筆,他筆下的葛朗台作為吝嗇鬼的典型性是"執著狂",尤其是一個"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個性特徵。中學生欣賞這個人物形象時,只有抓住"狂"字這把鑰匙,才能深刻領會其典型性。過了七十六歲的葛朗台老頭在看到女兒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妝匣時,竟"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一個"縱"和一個"撲"字將老葛朗台貪婪到發狂的形象活化到紙上。當獨生女聲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撲過去想搶回時,老頭竟"使勁一推,歐也妮便倒在母親床上。"梳妝匣上鑲嵌的金子異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嗇鬼發狂。但搶奪女兒的情物梳妝匣把太太氣得暈死過去的現實使葛朗台從癲狂的漩渦中跳出,變得異常清醒,"孩子,咱們別為一個匣子生氣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並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來也摔在床上,聲稱是送給歐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兒面面相覷,莫名其妙。其中的隱秘只有吝嗇鬼自己清楚。為一隻梳妝匣氣死了太太,女兒按律將繼承家庭財產的一半,那等於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詐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劃不來,便百般討好自己的女兒,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裝模作樣,以親情為誘餌,騙女兒放棄對亡母財產的繼承權,並且常利用女兒對情人的特有感情佔便宜。這些都表現了吝嗇鬼個性的另一個側面——"狡詐"。但葛朗台畢竟是拜金狂。當他到彌留之際,生命力退守在眼睛裡時,他能夠睜開眼時,竟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金子,臉上的表情彷彿進了極樂世界。當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聖像,為他做臨終法事時,他竟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裡,這最後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臨終對女兒的遺言是"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一生瘋狂地追求金錢,佔有金錢,最後被金錢所累時仍竭力呼喚著金錢而走向墳墓,金錢已經使他異化成鬼,一個瘋狂狡詐的吝嗇鬼。
中學生欣賞這一典型形象時,只有抓住其性格特徵——癲狂和狡詐,才能深刻理解其典型意義。
象莎士比亞和巴爾扎克一樣,俄國文學大師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靈》中也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形象——潑留希金。中學語文教材選文就定名為《潑留希金》。
4. 外國四大吝嗇鬼的人物形象
外國的四大吝嗇鬼:
1.夏洛克 (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喜劇《威尼斯商人》)
他是猶太人,高利貸者,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雖然腰纏萬貫,卻從不享用,一心想著放高利貸。極力限制女兒傑西卡與外界交往,使其帶著錢財與情人私奔;無情地虐待剋扣僕人,甚至連飯也不讓人吃飽;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他慷慨大度,樂於助人,憎惡高利貸者。
2.阿巴貢 (法國劇作家 莫里哀 喜劇《慳吝人》, 或譯名為《吝嗇鬼》、《慳吝鬼》)
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他愛財如命,吝嗇成癖。他不僅對僕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鍾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里的錢被人取走後,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活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3.葛朗台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長篇小說《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台》)
「守財奴」,即看守財產的奴隸,人本應是財產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卻成了守財奴,「看到金子,佔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執著狂」,金錢已經使他異化。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過葛朗台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4.潑留希金 (俄國作家 果戈里 長篇小說《死魂靈》)
潑留希金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5. 急需:中外八大吝嗇鬼都有誰他們的人物形象分別是什麼
四大吝嗇鬼
1.夏洛克 (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喜劇《威尼斯商人》)
他是猶太人,高利貸者,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雖然腰纏萬貫,卻從不享用,一心想著放高利貸。極力限制女兒傑西卡與外界交往,使其帶著錢財與情人私奔;無情地虐待剋扣僕人,甚至連飯也不讓人吃飽;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他慷慨大度,樂於助人,憎惡高利貸者。
2.阿巴貢 (法國劇作家 莫里哀 喜劇《慳吝人》, 或譯名為《吝嗇鬼》、《慳吝鬼》)
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他愛財如命,吝嗇成癖。他不僅對僕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鍾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里的錢被人取走後,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活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3.葛朗台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長篇小說《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台》)
「守財奴」,即看守財產的奴隸,人本應是財產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卻成了守財奴,「看到金子,佔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執著狂」,金錢已經使他異化。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過葛朗台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4.潑留希金 (俄國作家 果戈里 長篇小說《死魂靈》)
潑留希金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這四代吝嗇鬼,年齡相仿,脾氣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徵。簡言之,潑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兇狠,阿巴貢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構成了他們各自最耀眼奪目的氣質與性格。
中國的吝嗇鬼:
1、《圍城》里的李梅亭,
2、徐復祚的《一文錢》吝嗇鬼盧至
3、在莊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監河侯也是吝嗇鬼,
4、《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也算一個
6. 求法國電影吝嗇鬼.................什麼都行,能下就行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
該片講述了人盡皆知的吝嗇鬼阿巴貢總想做發財的美夢,在干涉一雙兒女的感情過程中發生的可笑故事。
7. 法國電影吝嗇鬼2016女兒就是男主他女兒叫什麼不是電影里的名字是現實的名字
不知道,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你可以再去看一遍,最後不是都有演員的名字吧
8. 法國電影《吝嗇鬼》 片中出現的錢箱的含義
出現錢箱是因為符合影片的主題,那麼錢箱就是吝嗇鬼的內心寫照,他很有錢,但他就像那麼錢箱一樣,無論什麼時候都關的緊緊的,開頭和末尾都提到的錢箱既象徵了吝嗇鬼,也點明了影片的中心
9. 四個著名的吝嗇鬼,法國戲劇家莫里哀筆下的阿巴貢,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俄國
四大吝嗇鬼
1.夏洛克 (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喜劇《威尼斯商人》)
他是猶太人,高利貸者,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雖然腰纏萬貫,卻從不享用,一心想著放高利貸。極力限制女兒傑西卡與外界交往,使其帶著錢財與情人私奔;無情地虐待剋扣僕人,甚至連飯也不讓人吃飽;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他慷慨大度,樂於助人,憎惡高利貸者。
2.阿巴貢 (法國劇作家 莫里哀 喜劇《慳吝人》, 或譯名為《吝嗇鬼》、《慳吝鬼》)
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他愛財如命,吝嗇成癖。他不僅對僕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鍾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聚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里的錢被人取走後,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活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3.葛朗台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長篇小說《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台》)
「守財奴」,即看守財產的奴隸,人本應是財產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卻成了守財奴,「看到金子,佔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執著狂」,金錢已經使他異化。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過葛朗台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4.潑留希金 (俄國作家 果戈里 長篇小說《死魂靈》)
潑留希金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這四代吝嗇鬼,年齡相仿,脾氣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徵。簡言之,潑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兇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構成了他們各自最耀眼奪目的氣質與性格。
10. 路易·德·菲耐斯的電影
《落在樹梢》「路易·德·菲奈斯」經典喜劇(國語)
觀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yMDk5NTY=.html
吝嗇鬼
觀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JZer70jHMI/
呵呵,找了很久,希望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