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葛優獲得過戛納影帝 真的假的
1994年憑著在張藝謀導演的影片《活著》中的精彩表演,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演員,也是唯一一個中國內地獲此殊榮的男演員。
(1)葛優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擴展閱讀:
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79年考入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 。198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從而正式出道 。1992年,因在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飾演李冬寶一角獲得第1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1993年,憑借電影《大撒把》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1994年,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1997年,在馮小剛執導的賀歲片《甲方乙方》中飾演姚遠一角。1998年、2002年、2004年三度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❷ 葛優有沒有拿個影帝
葛優是影帝
葛優,稱得上當今中國最優秀的男演員之一,他不但手捧國內國內表演最高獎金雞獎,而且榮登戛納影帝寶座。如果說姜文的表演外向而張揚,那麼葛優則內斂而舒緩,兩人同樣一流。
葛優最初的從藝之路並不順達。中學畢業以後他到北京郊區插隊,因為身體單薄,被分去養豬。為了回城,葛優開始投考各藝術團體,卻屢試不中。老一代著名演員葛存壯的點撥下,以小品《喂豬》叩開全總文工團的大門,當上話劇演員。這年他25歲。但接下來的幾年只是在舞台上跑龍套。1984年,他才很偶然地被選中在《盛夏和他的未婚妻》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葛優的名字第一次上了演員表。
真正給葛優帶來星運的是1988年由王朔小說改編的影片《頑主》,他的外型與表演都恰合了王朔筆下那種「冷麵熱心」幽默成性的小人物,他扮演的銀幕形象顯得輕松、到位 ,獲當年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從此,葛優星運亨通。
北京電視台1992年春節推出的長篇電視系列劇《編輯部的故事》則使葛優成了家喻戶曉、最有觀眾緣的大明星。在近10年的時間里,葛優扮演了20多位影視人物,其中1993年的《活著》可視為其表演上的轉折點,前期他扮演的角色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一些名導演的影片中出演「反派」配角,大多是舊時代的故事。另一類則是當代生活中的喜劇式小人物。 葛優的配角戲往往很有光彩。1988年,他在張藝謀執導的《代號「美洲豹」》中飾演一名劫機犯,還存有一絲初試「反派」的生疏。1989年,藤文驥拍《黃河謠》,請葛優扮演土匪頭子黑骨頭。對這個年輕時無端作惡,垂暮之年卻向一生的仇人表示和截的土匪,葛優演來有聲有色,令觀眾跳出「好人」、「壞人」的定勢,接受了黑骨頭這個人物。他在《烈火金剛》(何群導演,1991年)中扮演的頗有點人情味和骨氣的漢奸似與黑骨頭有異曲同工之妙。接著,葛優又在黃健中的《過年》中飾演好色委瑣又假正經的大姐夫,贏得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1993年陳凱歌的影片《霸王別姬》中又有葛優精彩的表演,袁四爺被押出去槍斃時,還劃著台步過戲癮的那個鏡頭,已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而在黃蜀芹執導的電視連續劇《圍城》中,只寥寥數筆,葛優便把大作家錢鍾書筆下的李梅亭,那個也算文人的小人,描畫得栩栩如生,令人過目不忘。難怪陳凱歌稱葛優是「中國最絕的男演員」。
扮演當代生活中喜劇式的小人物,對葛優而言更是駕輕就熟。他出演的《馬路騎士》、《喜劇明星》、《離婚大戰》、《上一當》、《消失的女人》、《大撒把》和《父子婚事》等都成為大受觀眾歡迎的賣座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夏剛1992年執導的《大撒把》中,葛優的表演已見出元融之感,完美地體現了影片的風格。他因此片榮膺金雞獎影帝桂冠。而張藝謀《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則為葛優打開了一個表演上的新天地。這一人物不僅時間跨度長,表演幅度大,更重要的是張藝謀要求葛優改變戲路,改變在觀眾中已形成的冷麵形象。張導認為:『葛優在以前的片子,有控制地壓著自己,表面是松,其 實還是緊。』果然,《活著》里的福貴大哭大笑,大悲大喜 ,葛優時時出彩地演出了一場人生悲喜劇。他也因此而成為1993年的戛納影帝。
1996年他與姜文聯合主演了周曉文執導的大投資影片《秦頌》,飾演悲劇音樂家高漸離。1997年,葛優應香港著名女導演許鞍華之邀請,主演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影片《半生緣》。葛優以其良好的悟性,內向的性格,使他的表演張馳有致,以大量的平淡襯托瞬間的精彩,令人物形象既貼近生活又不乏味,並使內在的幽默感成為保持人物張力的有效手段。而他的禿頭和『不雅』,於平凡中顯出不凡。
個人簡歷及工作成就(獲得獎項):
葛優,原籍河北饒陽,1957年出生於北京,後在昌平農村勞動,1979年入全國總文工團話劇團從事舞台劇表演。1985年拍攝了第一部影片《盛夏和她的未婚夫》。
1994年,他因主演《活著》榮獲戛納電影節影帝桂冠。《活著》是以男主角的坎坷命運為主線,葛優是實質上的主角。
特別是在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中扮演李冬寶之後名聲大噪,並獲得第6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他主演的電影還有《代號美洲豹》、《過年》、《黃河謠》、《離婚大戰》、《大撒把》、《甲方乙方》等。其中《過年》獲第1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大撒把》獲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甲方乙方》獲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他對自己沒有固定類型,選本子只考慮兩個方面:觀眾會不會喜歡和能不能演好。他在古裝戲方面接了兩個本子,《秦頌》和《寇老西兒》,他自己說,老找不著感覺,使不上勁兒。以後有可能不再接古裝戲。
葛優,以他的喜劇最為出名,以正劇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他為人平和、有話直說,沒有星光,沒有星氣,對於他,你感覺不到「耀眼的星光」,他的言談舉止如同你的街坊。耐人尋味的幽默來自對自我的嘲弄,而直言不諱則是他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這也便給眾多的觀眾帶來無止的笑聲和歡樂。
他一直這樣認為:獲國際大獎只是對演員在某一部電影中表演的肯定,並不表示身價的提高。正因為如此,他一如既往地演起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為現在當之無愧的百姓影帝。
葛優作品年表:
《編輯部的故事》
《圍城 》
1985年《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山裡的女人》
1986年《情投意合》
1988年《私奔》《代號「美洲豹」》《頑主》
1990年《大氣層消失》《馬路騎士》
1991年《黃河謠》《過年》《烈火金剛》《新潮姑娘》《喜劇明星》
1992年《離婚大戰》《消失的女人》《上一當》《父子婚事 》《大撒把》
1993年《霸王別姬》《活著 》
1994年《天生膽小 》
1996年《秦頌》《 半生緣》
1997年《有話好好說》 《甲方乙方》
1998年《不見不散》《離婚(TV)》
1999年《沒完沒了》《蝴蝶的微笑》
2000年《大腕》
2003年《手機》
❸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還是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
葛優,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金鷹獎、金雞獎、百花獎最佳男主角,還是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華人演員。他憑借喜劇出名,以正劇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
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79年考入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 。198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從而正式出道。1992年,因在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飾演李冬寶一角獲得第1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1993年,憑借電影《大撒把》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1994年,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1997年,在馮小剛執導的賀歲片《甲方乙方》中飾演姚遠一角。1998年、2002年、2004年三度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6年,主演電影《夜宴》。2008年,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非誠勿擾》中飾演秦奮。2011年8月,憑借《趙氏孤兒》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12月簽約英皇娛樂。 2013年12月19日,葛優主演的賀歲喜劇電影《私人定製》在全國上映。2016年12月16日,主演的劇情片《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
❹ 葛優獲得的戛納影帝和梁朝偉所得 是 同一個級別 同一種性質 同一種獎嘛
是的,是同一種級別、同一種性質、同一種獎,不同的是葛優是全球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梁朝偉是繼葛優之後第二位獲得者,兩者並無級別差異,只是獲獎時間先後不同而已。
1994年,葛優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
金棕櫚獎: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從1957年開始頒發,前身為「金鴨獎」,即「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
❺ 葛優在哪部電影中獲得嘎那電影節首個華人影帝稱號
樓上錯了 是94年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四十七屆 法國戛納電影節 最佳男演員獎
❻ 從「喂豬工」到「戛納影帝」,名副其實的「星二代」葛優,如今怎樣了
在建國70周年獻禮的《我和我的祖國》中,葛優飾演的「張北京」為了那個來自汶川的孩子,能摸到父親生前修的欄桿,將那張用來給自己臉上貼金的門票無償送給了對方。
明明心中五味雜陳,卻依舊嘴硬地說:「我有薩馬蘭奇呢」。
葛優身邊的朋友也說,他不工作的時候就宅在家裡陪妻子,沒什麼事幾乎不出門。
母親施文心也十分滿意自己的兒媳,她稱雖然老人和兒子兒媳不住一起,但自己認為孩子們覺得合適過得開心,老人就開心。
還說賀聰很會做廣東菜,每次回來都會給自己帶很多吃的東西。賀聰下廚葛優在一旁幫忙,一家人氣氛特別好。就連葛優也開始學做飯,蘿卜絲切得很細,還學會了片烤鴨。
還有人當著葛優父母的面問葛優,都這么紅了,這樣的「丑妻」為什麼不換一個。葛優卻說人家當初也沒圖我什麼,我從來沒想過換一個。
雖被稱為「丑妻」,但葛優去哪都帶著賀聰
當葛優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演員後,妻子賀聰也成了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
其中不乏有媒體直接稱其為葛優的「丑妻」,丈夫葛優從來都不會在意這些,還讓賀聰跟在自己身邊,做自己的工作助理。
每次在媒體面前提到自己的妻子,都難掩內心的幸福甜蜜。
兩人結婚33年,感情依舊恩愛如初。葛優說過他很享受二人世界,也和妻子早就約定好不生育子女。
人生短暫,他選擇和妻子二人相伴一生,才是最浪漫的想法。
❼ 中國的第一位戛納影帝是誰
中國的第一位戛納影帝是葛優。
1994年,葛優憑借《活著》成為華人第一位戛納影帝。
《活著》是一部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1994年6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
1994年,張藝謀憑借該片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葛優憑借該片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獎。1995年,邱復生 、張藝謀憑借該片獲得第4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獎。
《活著》是中國式的黑色幽默片,也是跨越年代較長的一部影片,被部分觀眾和影評人推崇為張藝謀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影片透過一個人的一生遭遇,涵蓋著人在歷史中的命運無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對死亡的苦笑。在福貴的一生當中,最初的紙醉金迷,到五顆槍子的恐懼,到兒子夭亡時的悲憤控訴,到女兒意外去世時的無奈接受,影片結尾時吃飯時的辛酸苦樂,個人命運隨波逐流,被歷史牽引。
葛優除了《活著》,還得過不少其它獎項。1993年,他主演《大撒把》,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2011年,憑借《趙氏孤兒》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2012年,憑借《讓子彈飛》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2015年,獲第16屆華鼎獎中國電影成就獎。
❽ 中國第一位在嘎納電影節男演員
葛優
1994年因在影片《活著》中飾男主角富貴,而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戛納影帝),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在戛納電影節獲獎的男演員,張藝謀導
❾ 中國哪些演員拿到過戛納電影節的表演獎
第47屆(1994年):男演員獎:葛優《活著》。
第53屆(2000年):男演員獎: 梁朝偉《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中國香港 )。
第57屆(2004年):最佳女演員獎:《清潔》(Clean)(法國) 張曼玉。
華語電影獲獎名單:
至今唯一獲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霸王別姬》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李翰祥(台灣導演):1960《倩女幽魂》、1962《楊貴妃》、1963《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
《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17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侯孝賢《戲夢人生》獲評審團獎。
1994年《活著》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9年,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獲得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戛納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審團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4年張曼玉獲戛納影後
2004年,張曼玉憑借法國電影《清潔》斬獲戛納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
2005年,鞏俐獲得「戛納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得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江城夏日》獲「一種特別關注」單元大獎。
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也是戛納電影節六十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獲最佳編劇獎(繼王小帥《左右》柏林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
2013年,賈樟柯的《天註定》獲得最佳編劇獎。
2015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宣布,「金馬車獎」授予中國導演賈樟柯(第一位華人導演獲該獎);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奪得最佳導演。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短片「金棕櫚」獎 。
2018年,中國導演魏書鈞短片《延邊少年》獲評審團特別提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