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托納多雷導演的電影

托納多雷導演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1-08-08 19:04:52

㈠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153分鍾的導演朱塞培托那多雷還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吉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是一名義大利導演。


《海上鋼琴師》講述的是海上鋼琴師「一九零零」傳奇的一生。被船員收養的棄嬰一九零零是一個鋼琴天才,從未下過船,最後游輪被廢棄,一九零零也跟隨「弗吉尼亞」號離去。

影片中由兩處斗琴的畫面堪稱經典啊。一處是一九零零與著名爵士樂鋼琴演奏家傑立·羅爾·莫頓斗琴的畫面。還有一處就是一九零零在隨波濤翻湧的動盪的船艙中彈琴的畫面。

《海上鋼琴師》其實背後講述得的是美國那次工業革命。所有人都懷揣著美國夢,新工業時代來臨,舊工業時代結束,就像從未下過船的一九零零一樣,舊的時代堅守著自己,也曾想有過突破,但最終還是沒能抵住時代的洪流,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成為一代人心中的傳奇。

㈡ 關於吉賽貝·托納多雷的作品

吉賽貝·托納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

出生日期:
1956年5月27日

出生地點:
義大利西西里
Bagheria, Sicily, Italy

其他名:
Peppuccio Tornatore

其他譯名:
朱塞佩·多納托雷 / 基斯比·湯納度 / 吉斯皮托那多利

吉賽貝·托納多雷,義大利導演,早年從事攝影工作,作品曾多次參加國際比賽得獎,曾任電視台的紀錄片導演,1982年在義大利薩萊諾影展中曾以長篇紀錄片得獎。1985年編導首部劇情片《教授》,此後電影作品幾乎都由自己編劇。1988年的《天堂電影院》獲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作品散發著濃郁的浪漫氣息。

作品集

演員 cast
1 The Magic of Fellini (2002)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2 Cineasta e il labirinto, Il (2002) ..... Himself

導演 director
1 Leningrad (2006) .....
2 Sconosciuta, La (2006)
3 The Magic of Fellini (2002)
4 Cineasta e il labirinto, Il (2002)
5 真愛伴我行/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Malèna (2000) .....
6 海上鋼琴師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1998) .....
7 新天堂星探 Uomo delle stelle, L' (1995) .....
8 幽國車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9 尤其是在禮拜日 Domenica specialmente, La (1991) .....
10 天倫之旅 Stanno tutti bene (1990) .....
11 天堂電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9) .....
12 被稱為教授的男人 Camorrista, Il (1985) .....

編劇 writer
1 Leningrad (2006) .....
2 真愛伴我行 Malèna (2000) .....
3 海上鋼琴師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1998) ..... (written by)
4 新天堂星探 Uomo delle stelle, L' (1995) ..... also story
5 "Grande Fausto, Il" (1995) .....
6 幽國車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story)
7 幽國車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and
8 幽國車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screenplay
9 天倫之旅 Stanno tutti bene (1990) .....
10 天堂電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9) ..... screenplay
11 天堂電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9) ..... story
12 被稱為教授的男人 Camorrista, Il (1985) .....
13 巴勒莫的100天 Cento giorni a Palermo (1984) ..... (screenplay) (as Peppuccio Tornatore) &

製片 procer
1 Manoscritto del principe, Il (2000) ..... procer
2 Figlio di Bakunin, Il (1997) ..... executive procer
剪輯 editor1 幽國車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1 巴勒莫的100天 Cento giorni a Palermo (1984) ..... second unit director

作曲 composer
1 幽國車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㈢ 放牛班的春天導演還導演過什麼電影

中文名: 雅克·貝漢
英文名: Jacques Perrin
性 別: 男
生 日: 1941-07-13
星座:巨蟹座
角 色:編劇,導演,演員
同為喜劇演員的父母似乎賦予了雅克·貝漢天生的電影天賦。1960年加入電影業後,開始了他在電影領域的豐富經歷。1966年,由於主演《男人的一半》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獅獎。在此後的20多年裡,他先後擔任了《Z》、《專門通道》、《生命之外》、《喜馬拉雅》等影片的製片。2001年,由他導演、編劇、製片的《遷徙的鳥》宣告了一位紀錄片大師的誕生。 對於雅克·貝漢來說,紀錄片為他贏得了另一種不可替代的聲譽(30年前,他曾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員)。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出生於1941年7月13日,於1957年從影,之後成為歐洲著名的男演員。1966年,他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演員。1968年製片著名的《Z》,此片在1969年榮獲OSCAR最佳外語片獎。1975年,他製作的《SECTION SPECIALE》(《特殊地帶》)榮獲法國影院大獎,同年他出品了《LA VICTOIRE EN CHANTANT》(《勝利歡歌》)並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從1988年開始,他的目光轉向了自然界,並出品了《LE PEUPLE SINGE》(《猴族》)。1990年,JACQUES PERRIN出品了《HORSLA VIE》(《生活之外》)這是一部根據一位記者人質的真實故事改編的作品,他以此獲得了1991年戛納評委獎。
在1994年到1995年間,他開始了《微觀世界》的製作, 1998年9月,他開始了《喜馬拉雅》的製作,此片在1999年12月份出品,獲得兩項愷撒獎和眾多的國際獎項,並在2000年獲奧斯卡提名。從1998年7月到2001年9月,JACQUES PERRIN開始導演和製作《遷徙的鳥》,該片公映後獲得巨大成功。
花甲之年的「新銳」導演雅克·貝漢
2001年法國電影凱撒獎頒獎典禮上,雅克·貝漢憑借《遷徙的鳥》獲得了最佳新銳導演獎。可是上台領獎的這位「新銳「導演,居然是個滿頭銀發、年屆花甲的老頭兒!
雅克·貝漢1941年7月生於法國,6歲就開始在銀幕上露面,是一名優秀的演員,25歲即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然而他並不想僅僅做一個演員,他開始嘗試擔任製片,參與了《Z》、《黑·白·彩》等多部影片的製作,同樣成績斐然。他與阿蘭·德龍主演的《警官的諾言》曾在我國公映,1989年出演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的影片《天堂電影院》,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這時候,雅克·貝漢做出一個決定:完全轉向製片和導演,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個人生選擇實在重要!如果不是這次改變,我們就不會看到足以影史留名的傑作「天·地·人」三部曲:《小宇宙》、《喜馬拉雅》和《遷徙的鳥》。前兩部影片雅克·貝漢擔任製片人,到了《遷徙的鳥》,他更是集導演、編劇、製片數職於一身。這三部影片把雅克·貝漢獨特的魅力撒向了全世界。
使用顯微技巧拍攝的記錄片《小宇宙》關注的是昆蟲世界裡的芸芸眾生,籌備時間長達20年,1995年一經推出,即引起巨大轟動。在放大的視角下,平日被人忽視甚或厭惡的蟲蟲們或晶瑩剔透,或翠綠如玉,或五彩斑斕,無一不精緻迷人!耐心梳理觸角的甲蟲大概也很愛美,夜幕下螳螂的身影綽約如仙子;當雨點打翻七星瓢蟲棲身的葉片時,令人為它擔心;而一隻新生的蜻蜓露出水面投入這世界的剎那,也會讓人聯想起愛與美之神維納斯的誕生。《小宇宙》啟發我們試著去理解和尊重另一些生命,哪怕它只是一隻蝸牛,或一條毛毛蟲。
1999年的《喜馬拉雅》以尼泊爾高原土著商隊為主角,全部演員都是當地人。雖然是一部故事片,但雅克·貝漢著意表現的,仍然是壯麗的雪山、神秘的大自然。
而在里程碑式的記錄片《遷徙的鳥》里,雅克·貝漢向我們完美地展示了一個自然界的奇跡,細節的奇跡。他把鳥類遷徙的話題拍成了閃耀著人文主義精神的傑作。
《遷徙的鳥》歷時4年,耗資4000多萬美元, 600多人參與拍攝,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動用了一批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大部分鏡頭採用航拍。追隨著遷徙的鳥兒們,雅克·貝漢一行飛越五大洲,掠過太平洋與大西洋,喜馬拉雅山和撒哈拉沙漠都曾是他們駐足之地。影片面世後好評如潮,短短一個月就有約300萬法國人走進影院觀看,並很快贏得全世界的關注。今年2月,《遷徙的鳥》來到中國,同樣大受歡迎。
95分鍾的影片,所有的旁白、字幕不超過40句,完全靠富有沖擊力的精緻畫面和優美配樂,一下子就把觀眾拉到了那千千萬萬候鳥之中,與它們一起穿過湖泊、原野、城市、雪山,在壯闊的天地間共同體驗飛翔的快樂、艱苦和偉大。人與鳥兒如此接近,甚至可以聽到它們翅膀切割空氣的聲音。雖然大部分地表已被人類改造得面目全非,但在天空中,鳥兒仍然是主角,無論雪鵝、野鴨還是雲雀,都自有其尊嚴。
當天鵝在槍聲響過之後跌落,當一群鳥兒陷在石油泄露造成的泥潭中難以自拔時,每一個觀眾都會油然而生惋惜與不安。這正是電影想引導我們重新找回的情感。「對我而言,美好的情感是惟一重要的東西。」雅克·貝漢說,「我們需要與自然界的和平相處,因為人類不可能孤單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在中央電視台最近的采訪節目里,我們又看到了這位「用攝影機書寫自然史詩」的電影人,雖然已經60多歲,卻毫無老態,非常精神。渴望不斷超越自己的雅克·貝漢正在准備下一部作品,這將是一部有關海洋生物奇觀的影片。他透露,很可能到中國來拍攝一部分鏡頭。
[編輯本段]作品詳解

雅克·貝漢----〈天·地·人〉三部曲:
中 文 名:遷徙的鳥
原 片 名:LE PEUPLE MIGRQTEUR
出品年代:2002
國 家:法國
類 別:專題
語 言:法語,中文字幕
獲獎記錄:
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
《微觀世界》原班製作人馬嘔心瀝血超震撼紀錄長片,一個由300多名成員組成的攝制組包括50多名飛行師50多名鳥類專家,跟隨著侯鳥的遷徙路徑整整三年時間,全部拍攝行程近十萬公里。影片於法國連演4周吸引250萬影迷的觀影熱潮,以一部紀錄片打敗同期上映的故事片,榮登票房前列。不超過十句解說,不超過二十句字幕。92分鍾的影片絕無半點雜質,一氣呵成。它採用了高科技空中拍攝系統攝制,全程追縱候鳥南遷北徙的壯舉。由南到北,由春至冬。
大型數字紀錄片《遷徙的鳥》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均帶給了我們久違的驚喜,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影片中獨具特色的演員向我們展示了它們最為真實的純自然面目。該片獲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內容簡介:
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如此困窘,候鳥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這正是戲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大天鵝要飛越1200 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對子女的照顧,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全都默默承受,挺著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海鴉對抗到底,保護企鵝BB 的安全,盡管當中滿是失敗氣餒,但仍堅強支撐下去,面對親情,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
中文名稱: 微觀世界(小宇宙)
其他名稱: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主要演員: 蜜蜂 螞蟻 甲蟲 蝸牛 瓢蟲
導演: Claude Nuridsany
出品商: Galatee Films
地區: 法國
片長: 73分鍾
點擊: 17259
發布時間: 2003-12-29
拍了二十年,最後剪成七十三分鍾.從頭到尾,沒有哪個演員穿過衣服...
這是一部精彩的描繪昆蟲世界的紀錄片,讓人不由得驚嘆自然界的美妙.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內容簡介:
本片無以倫比的攝影技術,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將森林下、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竟成為壯麗的奇觀。本片獲得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你會驚訝於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這是黎明時分,在地球的某一處隱藏著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時就像過了一天,一天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想要探究這個世界。我們須先保持靜默。傾聽和觀賞這奇跡。
美妙的小宇宙(Microcosmos)
這張描繪昆蟲世界的DVD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字幕,也沒有解說,全靠畫面本身來詮釋。小小的昆蟲,經過放大的鏡頭重現在屏幕上,原來竟是那麼宏大,那麼神奇,那麼幽默。這要感謝本片的開發和拍攝者,是他們用了十幾年時間,花費了大量精力和經費,日積月累、精雕細刻才把這部影片奉獻出來。草原昆蟲在他們的鏡頭下,逐一"粉墨登場"。從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都十分細致生動地被捕捉下來。通過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這部影碟不但具有迷人的觀賞價值,也具有教學科研價值。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影展技術大獎,自在意料之中。
該影碟畫質表現出眾,尤其是它的光澤感和透明度。其中如蜘蛛網上的雨滴、彩色樹葉映襯下的蜜蜂、蝗蟲頭上的觸須,吮吸露液和吞食蚜蟲的瓢蟲等畫面,簡直可以用來測試器材的還原保真度。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竟會發出如此奇異的音響,個別段落經過人工的修飾(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非常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而且還產生出厚重的低頻震撼力。
中文名稱:喜馬拉雅imalayas
導演: 艾瑞克·瓦利

演員: Thilen Lhonp Gurgon Kyap Lhakpa Tsamchoe Karma Wangel Karma Tensing Labrang Tunp
編劇: 艾瑞克·瓦利
攝影/像: Eric Guichard Jean-Paul Meurisse
音樂: 魯諾·庫萊斯
剪輯: Marie-Josèphe Yoyotte
製片人: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 雅克·貝漢
所屬地域: 法國
出品時間: 1999年
彩色/黑白: 彩色
作品原創語言: 藏語
仙境一般的喜馬拉雅人跡罕至、一隊雪山行旅風雪凜冽中緩緩行來,藏密梵聲如仙樂般在耳邊響起……本片是法國、尼泊爾、瑞士和英國四國合拍的劇情與紀錄大片,獲2000年度第25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樂兩項大獎。和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它的拍攝隊伍是《點蟲蟲》的原班人馬,他們歷經長途跋涉1萬3500公里、深入海拔2萬7千米高山、忍受高達65度C的日夜溫差、歷經9個月難以言喻的艱辛拍攝而成,片中的全部演員都是在臨時在當地選出來的藏族同胞。影片內容蘊含了深刻的寓意和啟發。展現了藏族人獨有的崇敬天地、與大自然合作的信仰及生活觀,以及人與大自然間循環相生的真諦。製作本片音樂的仍是《點蟲蟲》的布魯諾古雷,他憑借本片的音樂再次獲得了法國凱薩獎及影藝學院最佳原聲帶大獎,藏族民歌與藏密梵唄的神秘氣息,再加極具氣勢交響樂,使喜馬拉雅山的風光與人情更顯無窮魅力。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所獲獎項:
[1]1999年比利時佛蘭德斯國際電影節:金靴刺大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公眾獎(獲獎者為本片配樂師布魯諾·古萊)、特別關注獎(布魯諾·古萊因本片優秀卓越的電影音樂而獲頒此獎)。
2000年第二十五屆法國電影「愷撒獎"的最佳攝影和最佳電影配樂獎2項獎。
2000年堪培拉國際電影節大獎 - 觀眾獎。
2000年西班牙Huelva拉丁美洲電影節的Vision Europa獎
[編輯本段]作品列表

Enfer, L' (2005)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2004)
深藍 Deep Blue (2003)
狼族盟約 Pacte des loups (2001)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Rien que des mensonges (1991)
《天堂電影院》(1989)
Année des méses, L' (1984)
Raoni (1978)
蟹鼓 Crabe-tambour, Le (1977)
Home Sweet Home (1975)
Blanche (1973)
大風暴 Z (1969)
柳媚花嬌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Les (1967)
處女作 Compartiment tueurs (1966)
半個男人 Uomo a metà, Un (1966)
三一七小隊 317e section, La (1965)
家庭日記 Cronaca familiare (1962)
導演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編劇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㈣ 義大利導演吉賽貝·托納多雷的電影

這兩句話都是指《天堂電影院》的情節,愛蓮娜是《天》的女主角,當初就是這個紙條讓兩人沒有在一起。電影很好,推薦。

劇情來自網路
影片所講述的是一個成長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詹卡多村莊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費多則是「天堂樂園戲院」的放映師,因為電影的穿針引線,使得他們建立起來亦師亦友的感情。放映師所扮演的是個引領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帶領著多多成長。在他死後,他留給多多一盒膠卷,重新串連起多多遺失了三十年的回憶與情感。
在義大利南部小鎮姜卡爾多,童年的小多多不僅喜歡看電影,還喜歡看放映師艾弗達「剪」電影:在4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上,電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經由牧師檢查,把認為觀眾不宜的鏡頭(比如接吻戲)嚴格地剪掉之後,才可以放映。所以,觀眾每當發現接吻鏡頭又被刪去了的時候,就會全場起鬨、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觀眾們又會集體嚎啕大哭,總之電影院里總是熱鬧非凡。
小多多把那些在轉動中帶來神奇影像的膠片視若珍寶,他的理想就是成為像艾弗達那樣的電影放映師。不過艾弗達看到了小多多的聰慧伶俐,他認為小多多將來一定會有更遠大的前程,他勸小多多離開小鎮:「不要在這里呆著,時間久了你會認為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小多多還很難理解艾弗達的話,他每天來放映室跟艾弗達學習電影放映。好心的艾弗達為了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電影,搞了一次露天電影,結果膠片著火了,小多多把艾弗達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艾弗達雙目失明。小多多成了小鎮唯一會放電影的人,他接替艾弗達成了小鎮的電影放映師。
多多漸漸長大,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蓮娜父親的阻撓給隔斷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蓮娜去念大學。傷心的多多從此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
已經人過中年的多多回到家鄉,又見到了當年的戀人艾蓮娜,才發現當初艾弗達的苦心:當年艾蓮娜的消息被艾弗達偷偷隱藏起來,他把自己難以實現的人生夢想,寄託在眼前這個英俊明媚如陽光照耀的少年身上,為了多多的前程不被愛情耽擱,他隱瞞了艾蓮娜來找過多多的事。多多在影院的廢墟中找到了當年艾蓮娜留給自己的紙條,往事歷歷,人生的機緣巧合已經成為過去,更沒有辦法計較種種離合之間的得失。
故鄉的小鎮,電影已經被電視取代,昔日的電影院也已經滿目破落即要被炸毀來修建停車場。小鎮的人都想觀看影院炸毀,新鮮好奇的年輕人和感慨惆悵的老人們聚集而來。曾經容納小鎮人們的嬉笑怒罵的天堂電影院,轟然倒塌。
多多回到城市,他打開老艾弗達留給他的禮物:一盤電影膠片,當初被刪去的接吻鏡頭都被接在一起。當初小多多曾經那樣百般企求而不得的膠片,現在老艾弗達一並送給了他,連同一些令人緬懷的記憶、一些流逝的歲月與夢想、以及那個已經過去的曾經帶給人們天堂般幸福感受的電影的時代。

㈤ 電影達人來分析托納多雷 三部曲

分析的話談不上,不過析托納多雷 三部曲我是看過,最喜歡的就是海上鋼琴師,個人認為最成功的也是海上鋼琴師,至少裡面的音樂我很喜歡,題材少見,也夠感人

㈥ 吉賽貝·托納多雷的三部作品

三部我都看過了,《天堂電影院》哪個叫多多的男孩我相信所有人都喜歡,活潑,天真,勇敢.雖然有點不幸,過早的失去了父親,但是他的笑臉依然燦爛.多多與電影放映員艾弗特就像父子一樣,艾弗特把裁剪下的膠片送給多多,多多不顧一切的從大火中救出艾弗特,一幕一幕,溫馨感人.
多多的戀情相信一定會勾起愛過的人的回憶,凄美真摯.留下的也只是回憶.無奈.
我喜歡艾弗特說給多多的哪個故事,一個士兵在等待了99天後,離開了公主的門前,雖然公主說過考驗他100天.
多多是守侯在心愛之人艾蓮娜的窗前.
愛人一去無蹤跡,杳無消息,多多離開家鄉,幾十年後,多多歸家參加艾弗特的葬禮,卻發現艾蓮娜嫁給了一個小學同學,那個小時候顯得弱智的傢伙.
多多已經成了一個很著名的導演,但是還是孑然未婚.他忍不住給艾蓮娜打電話.
多年重逢,彼此都很激動,多多質問艾蓮娜當年之事.卻發現一切都是艾弗特搞的鬼.是艾弗特欺騙了他們.而且多多傷心之時,是艾弗特建議多多離開家鄉,永遠不要回來.
多多明白,如果沒有失戀的痛苦,他就沒有用電影表達什麼的願望,自然成不了現在的事業.但是心中仍舊無限惆悵.
一夜風流顯然不能減少不能斯守一生的遺憾,何以解憂,看電影了.於是多多就坐進了電影院.

《海上鋼琴師》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00彈鋼琴的時候,原來鋼琴也可能表演成這樣的讓人激動精彩,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電影。還有就是他不上岸的情節,一開始我還不理解,但人生本來就是一出沒有固定劇本的戲.
你身旁的每一個人都是觀眾,只是他們的目的和看法不同.
你身旁的每一個人又都是演員,上演著一出出波瀾不驚的生活故事.
這個世界需要傳奇.
也許1900有了心愛的女孩作為觀眾,他的人生會變的更色彩紛呈,充滿活力,但我們仍會懷疑男女主人公最後的命運.
也許1900上了岸以後,會變的名利雙收,無往不利,但我們仍會思索一個船一個世界,孰輕孰重.
因為有了愛人的1900,就不再是經典,上了岸的1900便不再是傳奇.
為了這個傳奇,導演殘忍的讓一個天才娶了一架鋼琴.1900真正的愛人就是鋼琴.每一個琴音所表達的感情,1900都再熟悉不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可能達到這一點,有點可悲,但確是事實.

這是一個物質豐富,但感情相對匱乏的時代,各式各樣的慾望沖淡了感情的點點滴滴.
人們需要通過戲劇來驚喜,來悲傷,來感動.
人們需要塑造經典.不朽傳奇........
答案補充 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一部詩意的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也是以孩子的視角展開的。影片收尾部分維里圖把自己那張唱片《我的情意》投入大海的鏡頭,顯然是—個懞懂少年向個人曾經未知的生活作某樣告別的儀式。是的,電影里的年少青春和人初惡行是可以擲向大海毀掉的。但是作為—個人的心間記憶卻永久不能抹殺去的,無論丑與善。成長中的人性是每—個有過少年心的永遠的記痕。
給我最後的感覺就是,原來美麗也是一種罪,如果女主角不是一個美麗的人,可能情節會全變了! 答案補充 當瑪蓮娜再次回到這個小鎮時,令人傾倒的美麗已經隨歲月一起流逝,她不再美麗,不再迷人,她只是一個人的妻子,一個沒了一隻手臂的軍人的妻子。

感動於那個畫面,瑪蓮娜和她丈夫攜手走過廣場,青春不再的面龐,仍是那麼的高貴,沒有一點卑賤,面對著曾經如此對待她的小鎮上的人們,她是那麼的不卑不亢。

上帝總是仁慈和寬容的,我不想說小鎮上的人們寬容地接受了瑪蓮娜,而是瑪蓮娜寬容地原諒了他們的錯誤,原諒了他們的瘋狂和嫉妒,一句輕輕的"您好",瑪蓮娜用一顆寬容的心,善待了他們所犯下的一切罪惡。而他們,也終於接受了這張已然憔悴與消瘦的臉。人類啊,可笑的人類,一直追求著美,崇尚著美,卻總是等到美麗喪失殆盡時,才去發現她的可貴。

美麗的摧殘,到底源於什麼,戰爭?世俗?人性?嫉妒?還是人類無休止的慾望?

也許只有那小男孩,一如既往的清澈眼神,祝願這個他一直深愛著卻可能連他名字都不知道的美麗女人,好運!

㈦ 托納多雷時空三部曲的西西里美麗傳說

片名: Malena(《西西里美麗傳說》又譯為《真愛伴我行》或《馬琳娜》義大利加長版)
導演: 朱塞佩·托納托雷 Giuseppe Tornatore
類型: 愛情片
片長: 103分鍾
語言: 義大利語
發行: 2000年 電影用一輛自行車來開頭,在美麗的西西里島小鎮上,少年雷納多擁有了第一輛自行車,那天他們的領袖宣布對法國和英國開戰,而那輛在整部影片里自始至終都出現的自行車,在陽光下穿梭。然後瑪琳娜款款地出現了,瑪琳娜出現在情竇初開的一群少年的目光中,於是,口哨聲四起,兼具懷舊色彩和露骨笑話的啟蒙性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拉開帷幕。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西西里島小鎮,成年男子都響應號召上了戰場,年僅十二歲半的雷納多迷戀上了他們美艷的拉丁語老師的女兒瑪琳娜。他騎著腳踏車到處跟蹤瑪琳娜,喜怒哀樂彷彿完全由她主宰。當前方傳回瑪琳娜的丈夫戰死的消息後,成為寡婦的瑪琳娜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跟鎮上的多名男人親近並淪為妓女,並且陪德國兵睡覺。戰爭結束了,當地的太太們趁機狠狠教訓了瑪琳娜一頓,因為她的美貌,因為她們的男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她的身上了,因為她陪德國兵睡覺。她們拳打腳踢把她逐出了小鎮。雷納多一直看著心愛的人無奈地墮落和受傷,只能把少年淚一滴一滴滴在那一片心地。
這種性啟蒙的故事,三十年前美國名導演勞勃·莫里根就曾經拍成為一部叫做《初渡玉門關》的電影,在當年觸動了無數青少年的心。而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那種無比美麗的鏡頭語言運用得恰到好處,帶著人們走進了電影一起體會那個時代的孤獨。雷納多和一群少年一起騎著自行車巡行在海邊的大路上,海鷗在飛翔,沙灘上有斑駁破舊的船,海風吹起了少年的思緒。這讓我想到了另一部中國導演婁燁的作品《蘇州河》,黃浦江邊送貨的馬達在試騎一輛性能很好的摩托車。兩個鏡頭帶來的視覺效果簡直一模一樣。小主人公雷納多是無比寂寞的,他將那種少年特有的憂傷和純真不知所措地深埋在心底。他成長中的寂寞和每天晚上看盜版碟片消磨時光的馬達的寂寞是不一樣的。小演員蓋斯比·蘇法洛憂傷的眼神將這部影片演染得每一個章節都讓人在輕喜劇式的笑聲中感受一種酸楚的疼痛。影片中大量充斥著戰後廢墟、散不盡的硝煙以及沒完沒了的高音喇叭,很容易讓人想起中國的某個特定時代。片中出現的義大利少年的粗俗語言,這樣的語言和瑪琳娜充滿性感和挑逗的身體,讓我們感受著電影里的意亂情迷。那種蠢蠢欲動的情慾在每一個角落裡無處不在,落地開花。
導演賽貝·托納多雷自始至終採用熱情爽朗得幾近誇張的節奏來鋪敘這個故事,當瑪琳娜被逐出小鎮時,這個故事的主題才開始漸漸明朗。它不僅僅描寫的是一個少年的性意識,它喚起了人們對人性之中最醜陋一面的深層次挖掘。當瑪琳娜失去了一隻手的丈夫沒有死而是從戰場上回到故鄉時,發現桃花依舊人面不知何處去。戰爭的霄煙還沒有散盡,悲劇感在這部亦庄亦諧的電影中反過來主宰了觀眾的情緒。一年後,當瑪琳娜和先生手挽手走過小鎮的廣場回到故鄉,他們沒有去看那些驚訝的小鎮人們一眼,他們昂著頭大踏步地前行著,他們面對橫逆蠃回尊嚴的表情表演得絲絲入扣入木三分。
這座美麗的西西里小島,這個美麗的西西里故事。影片的結尾雷納多幫瑪琳娜撿拾撒了一地的西紅柿,並且對著那款款動人的背影說,謝謝你的幫忙。那是一個美麗性感的女人,無意之中伴隨著一個時刻關注著她的少年,走過他的性意識最迷亂的年代的過程。一聲衷心的「謝謝」以後,一個少年,走過了他的孤獨。

㈧ 吉賽貝·托納多雷是義大利寫實電影流派的新貴導演,1956年出生於西西里島靠近巴勒莫(Palermo)的巴格里亞

天堂電影院
海上鋼琴師
隱秘

㈨ 托納多雷導演一共有7部電影嗎

不止7部,網路上就有13部他的作品。
吉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1956年5月27日出生於義大利西西里島,導演、編劇。

1982年,執導紀錄片《LE MINORANZE ETNICHE IN SICILIA》,在義大利薩萊諾影展上獲得最佳紀錄片獎。1985年,編導首部劇情片《被稱為教授的男人》,獲得義大利電影記者協會最佳導演的銀帶獎以及金球獎的最值期待新導演獎。1988年,執導第二部影片《天堂電影院》,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98年,憑借愛情音樂片《海上鋼琴師》獲得第43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2000年,自編自導《西西里的美麗傳說》。2006年,憑借劇情片《隱秘女人心》獲得第20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提名。2009年,憑借劇情片《巴阿里亞》獲得第54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提名。2015年,執導影片《對應》。

㈩ 如何評價朱塞佩·托納多雷和他的電影

義大利國寶級導演。
他的作品大多是反戰題材的。我最喜歡這個導演,因為他的片子里有很多我們對過去美好記憶的共識。
除了三部曲,他還有一部史詩級的電影——《巴阿利亞》,這部片子以一種夢幻的方式講述了巴阿里亞一百年的歷史,國際關系、政治、濃重的生活質感堆疊在片子里,讓影片有了無數種解讀。
一點都不乏味,非常夢幻。
(。•́︿•̀。) 他的新作《對應》我一直沒機會看到。
托納多雷為什麼是大師,因為他的作品可以讓觀眾站在一個更大的立場上,通過回憶過去的美好來反思過去的不幸。

閱讀全文

與托納多雷導演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一個真實的故事講的是什麼 瀏覽:611
主角拍電影笑忘書 瀏覽:915
電影南泥灣女演員 瀏覽:719
十大高中生英文電影推薦 瀏覽:933
蘋果中文電影 瀏覽:59
女銷售賣80套房是什麼電影 瀏覽:476
賈玲跟沈騰演的新電影 瀏覽:22
夏天在電影院看電影坐哪個位置不冷 瀏覽:150
音樂電影女主唱star 瀏覽:938
歐美愛情音樂電影 瀏覽:82
英文電影欣賞及配音課程背景 瀏覽:381
女主角是演員的日本動漫電影 瀏覽:824
偵察兵電影1974完整車輪滾滾版 瀏覽:297
正能量的免費英語電影 瀏覽:272
什麼app看電影免費 瀏覽:964
男的電影頭像圖片大全2015 瀏覽:307
蒲葵是什麼電影 瀏覽:769
耶穌動畫片大全電影 瀏覽:45
電影名字我在天堂的什麼 瀏覽:151
有一個女主角天真的電影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