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美援朝全體人員名單
抗美援朝天氣人員名單這個都沒帶的話,沒有這個名字,不知道他的名字在哪裡觀看。
❷ 抗美援朝的電影有哪些
1、《金剛川》
《金剛川》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七印象影視傳媒(海口)有限公司等出品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該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❸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
1、李家發
李家發(1934年-1953年7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縣人。是明朝著名開國將領李文忠的22世孫,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第67軍第199師第595團第1連戰士。1952年10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一次敵機空襲中,冒著生命危險,幫助朝鮮群眾搶救衣物和糧食。在戰地練兵和修築工事中,成績突出,榮立2次三等功。1952年冬任通信員,英勇機智地穿梭在敵人的炮火中,被譽為「鐵腿通信員」 。
2、趙連山
趙連山,遼寧省清原縣人,一九二六年六月出生,一九四六年五月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第三十八軍第一一四師第三四二團第三連連長。
3、楊玉
楊玉,抗美援朝戰斗英雄,黑龍江慶安縣人,16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
剿匪,抗美援朝等多次立功,在出朝作戰時全連在與美軍作戰時,全連的戰友都在那次激烈的戰斗中光榮的犧牲了只有他一人堅守在高地,與美軍周旋不降,為大部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光榮的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4、劉光文
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戰英雄」。1950年人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同年加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戰斗中機智勇敢,榮立一等功。
1951年被選為志願軍國慶歸國觀禮代表,1952年4月回朝鮮在返回前沿陣地的途中犧牲。志願軍領導機關授予他「二級戰英雄」稱號。
5、李漢
李漢,山東省萊州市人。1938年4月入伍,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大隊長、副團長、師長等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第一個擊落敵人飛機的飛行員,因此載入史冊。
❹ 抗美援朝有那些電視劇
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一下子突然變成了禁區,除了在早些時候拍攝的《英雄兒女》、《上甘嶺》等少數的純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外,近些年幾乎看不到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這主要是出於外交考慮,避免因為這個題材的影視劇影響中美關系。
不過抗美援朝戰爭畢竟是我們心中無法抹去的一段歷史,是我們心中的驕傲所在,近些年也又有一些涉及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不過多數只是一部作品中的少數呈現,並不作為主線表現,比如《集結號》裡面的片段,再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裡面主人公出征朝鮮的片段。這些都只是出於整體的劇情需要,並沒有真正地表現出抗美援朝本身。
《集結號》電影截圖
即使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為故事主線拍攝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其中同樣不以美國人為主要對手,而是把李承晚的偽軍放在了對立面,這也是出於外交關系的考量而被迫做出的改變。這就使得這些影視劇無法完整的表現抗美援朝這段戰爭的歷史,而且這兩部作品都不是為抗美援朝的專門製作,無法體現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劇情也不夠吸引人,無法吸引到年輕人觀看。
不過廣電總局對抗美援朝題材解封後,關於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的好消息就接連傳來,現在已經傳出正在拍攝的電影有《冰雪長津湖》、《金剛川》,已經殺青的網劇《我們的戰爭》,准備年內開機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這對於我這樣一個苦苦盼望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的人來說,莫過於今年最大的好消息了。
《冰雪長津湖》主演張涵予的《集結號》劇照
一看到「長津湖」三個字,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人一定都知道,長津湖戰役是第二次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役,志願軍戰士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天氣條件下,向美軍發起的主動進攻,是抗美援朝戰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電影《冰雪長津湖》就圍繞此歷史事件展開。
《冰雪長津湖》這部電影是狼君比較期待的一部,由執導過《建軍大業》、《中國機長》的劉偉強擔任導演,主演則是在《集結號》、《湄公河行動》中擔任男主角的張涵予。導演和演員都是實力派,再加之長津湖戰役的特殊性,使這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還未殺青,就引來了諸多關注。
管虎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我個人最期待的一部電影,導演、演員陣容更加龐大,由執導過《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的管虎、執導過《流浪地球》的郭帆、執導過《綉春刀》的路陽三人聯合執導《金剛川》,主演更是扔出了張譯加吳京的王炸,想必如此陣容,電影效果一定差不了。更令
❺ 抗美援朝主要人物
抗美援朝主要人物有麥克阿瑟,李奇微,李承晚,彭德懷,金日成。
1、李承晚
李承晚(韓語:이승만,1875年3月26日一1965年7月19日),韓國近現代史上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獨立運動家,大韓民國首任總統。原名承龍,號雩南,本貫全州李氏,生於黃海道平山郡。早年研習漢學,科舉屢試不第,1894年進入培材學堂(後來的培材大學)就讀,後參與獨立協會運動。

2、馬修·邦克·李奇微
馬修·邦克·李奇微,美國陸軍上將(Matthew Bunker Ridgway,1895年3月3日—1993年7月26日),1895年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門羅堡,參與過朝鮮戰爭。1993年去世,享年98歲。
3、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英文: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國軍事家、政治家。
1899年,麥克阿瑟考入西點軍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晉升為上校並前往法國參戰。1919年6月,被任命為西點軍校校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
4、金日成
金日成(1912年4月15日—1994年7月8日),原名金成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國主要領導人以及朝鮮勞動黨、朝鮮人民軍、主體思想的創建者。
金日成出生於朝鮮平壤市萬景台區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25年他移居到中國東北吉林省,在撫松第一小學讀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蘇聯回到朝鮮,先後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和總書記,從1948年開始,直至其去世一直擔任朝鮮最高領導人,統治長達46年之久。
5、彭德懷
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男,原名得華,號石穿,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彭德懷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征後期擔任過陝甘支隊司令員;到達陝北以後,擔任過紅軍前敵總指揮。
❻ 抗美援朝電影有哪些
1、《長空比翼》
抗美援朝時期,農民出身的志願軍空軍飛行員張虎,從航校畢業後來到前線,順利地通過了試飛。師長和大隊長都很滿意他的試飛成績,確定他給大隊長當僚機,但張虎卻不願當僚機,認為只有當長機直接打下飛機,才算真本事。
他首次參加空戰,就不聽大隊長的命令,單機出擊,結果被敵機咬住,不能脫身。為使其脫險,大隊長的飛機負了傷。

《鐵道衛士》是由方熒執導的戰爭片,印質明、宋雪娟等參加演出。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我公安科長高健為粉碎敵人炸毀鐵路的陰謀,冒充成敵人特務,打入敵人內部,最後將特務抓獲並排除了列車炸彈。
❼ 抗美援朝影片有哪些
首先看改革開放以前: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這個貌似看過,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此外,一些電視劇中,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歷史的天空》等都或多或少的帶有朝鮮戰爭的因素,即使是被廣大軍事網友詬病的《集結號》也有。
❽ 李承晚是那國人,抗美援朝時他扮演什麼角色
李承晚,抗美援朝時他是韓國總統。
❾ 抗美援朝有哪些電影
首先說一下,抗美援朝並不是我國戰役中的里程碑,抗美援朝是戰爭,不是「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由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還有很多,如《飛虎》、《長空比翼》、《友誼》、《三八線上》、《烽火列車》、《奇襲》、《打擊侵略者》等都深刻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血與淚。事實上,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文藝作品更多,不僅是電影,還有其他題材,如紀錄片《跨過鴨綠江》,戲劇《奇襲白虎團》,歌曲《抗美援朝進行曲》、《英雄贊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