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部外國電影女主角叫海蓁格蕾斯,這部電影叫什麼
是《奪命呼叫》好像還有一個叫《召喚》有倆個名字,內容應該一樣
⑵ 求問一檔國外美食節目,廚師是一個光頭,好像叫海斯特,他做的牛排要冷卻五分鍾,可以鎖住水分;做的蛋
可以看一下《玩轉地球》2014年的,名稱是---大廚學堂-土豆、大廚學堂-蛋類-、大廚學堂-巧克力、大廚學堂-乳酪。忘記他的名字是不是海斯特了,但是當時看的時候確實是講可以在家裡面做出鎖住水分的牛排,還有讓乳酪拉出好幾米長的絲。去看看吧,很好!望採納。
⑶ 一個電影,女主是香奈兒1號,有幾個跟班是香奈兒2號,3號什麼的,求
《尖叫皇後》
劇情簡介:
華萊士大學里有一個叫做卡帕公館(KKT)的女生聯誼會,裡面是一群過著奢靡生活的富家女。故事要追溯到1995年在卡帕公館的派對上發生的一件血案:一個女生在派對的浴缸里分娩了孩子,但由於失血過多不幸死去。
目睹了這一切的幾個女生在凱茜·蒙什教務長(傑米·李·柯蒂斯飾)的慫恿下把屍體埋了,然後隱姓埋名,分道揚鑣——但事情並未就此停息。20年後,這一屆的卡帕公館掌權的人叫做香奈兒·奧柏林(艾瑪·羅伯茨飾),一個極其傲慢不過婊得可愛的富家女。
她的身邊總有幾個跟班,香奈兒二號(愛莉安娜·格蘭德飾),香奈兒三號(比莉·洛爾德飾)和香奈兒五號(阿比吉爾·布萊斯林飾)。卡帕公館招新,嚮往公館生活的大學新生們來到了公館報名,最後六位女生成為了公館的預備會員——格蕾絲(斯凱勒·塞繆爾斯飾)、扎丹(柯克·帕爾莫飾)、海斯特(麗婭·米雪兒飾)、淫魔拉拉、啃蠟博主和失聰版泰勒·斯威夫特。
不過就在會員們入會後不久,驚悚的事情就發生了——一個穿著一身紅衣、戴著可怕的惡魔面具的殺手出現在了校園,並開始了瘋狂的殺戮……公館的女生和一切與公館有關的人都一個一個地遭到了紅衣惡魔的毒手。為了盡早讓這一切結束,一心想揭開兇手面具的格蕾絲便和咖啡店店員皮特(迪耶戈·博內塔飾)一起尋找線索,探究當年的浴缸命案背後的隱情。
而隨著劇情的推展,真相將浮出水面,事情也將變得越來越耐人尋味……紅衣惡魔到底是誰,當年的派對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看似浮華的公館背後到底還藏有多少可怕的秘密,這些都是本劇的大看點。

(3)主角叫海斯特的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故事圍繞著20年前在華萊士大學校園里發生的一件命案展開。2015年,校園里突然出現的可怕的謀殺案打破了校園多年以來的寂靜。手持尖刀斧頭電鋸等各種殘忍武器的紅衣惡魔突然在校園里展開瘋狂的殺戮,公館里的女生們卻成為了主要目標,時刻面臨著死亡的恐懼……
《尖叫皇後》採用和《美國恐怖故事》同樣的系列劇形式拍攝。第一季故事發生在校園,而第二季在不同的地方拍攝,故事情節也有所不同。
⑷ 求一部電影
你說的是電影史上巨著《賓虛》。
《賓虛》改編自盧·華萊士的同名長篇小說。是由導演威廉·惠勒執導, 查爾頓·海斯特、休·格里夫斯、傑克·霍金斯主演的民族苦難歷史片。該片講述了猶太人賓虛同羅馬指揮官瑪瑟拉之間的愛恨情仇及其反抗羅馬帝國壓迫故事。
該片獲1960年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獎項 。
⑸ 求電影賓虛2016百度雲,謝謝
《賓虛》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n0TmaJEj8DH93k_Qps_1og
提取碼:wnra
《賓虛》改編自盧·華萊士的同名長篇小說。是由導演威廉·惠勒執導,查爾頓·海斯特、休·格里夫斯、傑克·霍金斯主演的民族苦難歷史片。該片講述了猶太人賓虛同羅馬指揮官瑪瑟拉之間的愛恨情仇及其反抗羅馬帝國壓迫故事。該片獲1960年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獎項。
⑹ 這是什麼電影,這個男的在他心愛的人的婚禮上強顏歡笑的這個,跪求啊
中文名:蔚藍深海
影片的主角是海斯特·克萊爾夫人,她是一位英國律師的妻子,過著波瀾不驚的婚姻生活,內心的空虛與日俱增。隨之對鄰家男子——前皇家空軍飛行員弗萊迪(湯姆·希德勒斯頓扮演,舊版中由英國名角肯尼斯·摩爾扮演)展開一場飛蛾撲火般的絕望愛戀。讓剛剛經歷了感情挫折的薇姿來演出克萊爾夫人這個角色,雖然殘酷,卻也更加貼切。而兩人在鏡頭前欲言又止的曖昧神態也令人神傷。
⑺ 有誰知道有關一部男主角叫Trevor Reznik(崔佛 雷斯尼克)電影
克里斯蒂安·貝爾【新片上架】 《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
導演:布萊德安德森
演員:克里斯汀貝爾、珍妮佛傑森李
出品:西班牙/ 2004
發行:天空傳媒
文 / 洪健倫
人們總是說好片不寂寞,但是這一部片子自2004年上映之後在台灣可是被冷落了四年之久,終於在今年九月在台發行了DVD。但原中文片名譯作《迷魂殺陣》的它得以重見天日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搭上話題焦點-《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的順風車的關系。如此的推測從新的中文片名便可看出來:《「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The Machinist)。沒錯,這是一部由飾演蝙蝠俠的英國演員克里斯汀貝爾主演的電影。但是好像「克里斯汀貝爾」與「黑暗時刻」這用「黑暗」騎士和開戰「時刻」組合出的名字才是本片的片名,至於哪名「機械作業員」(machinist)的故事,倒似沒那麼重要了。這樣的例子在台灣還不少,諸如《 妮可基嫚之風情萬種》(The Portrait Of A Lady)、《白靈之面子》(Face)這些以明星為題的片名的電影,皆是獨立製片在台發行時採取的策略之一。不過,也許靠這樣的片名,才能讓它在擺滿DVD的架子上脫穎而出,讓更多觀眾見識到克里斯汀貝爾敬業的演出跟這一部精採的電影。
話說回來,克里斯汀貝爾在《黑暗時刻》中的戲份的確十分吃重。他飾演一名工廠機械操作員崔佛雷斯尼克,崔佛為失眠所擾已將近一年,同時長期徹夜未眠也使得他身形變得非常消瘦。有天一個謎樣的男子艾文(John Sharian飾)出現在他身邊,伴隨艾文出現的還有一連串的謎題與事件。崔佛在解開這個謎團的過程中,漸漸的發現,這謎團的背後隱藏的,是一個讓他無法承受的真相。這部影片幾乎由崔佛這個角色獨挑大樑,加上克里斯汀貝爾為了演出此角色而在短期內減去了近三十公斤的體重,如此犧牲自我的投入,使得他在劇中的表現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飾演崔佛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機械操作員雖因失眠所苦,而每天過著昏昏沉沉的生活,但是偶爾總有些瞬間,他會突然因莫名的戒心而猶豫,停頓手邊的動作;此外,崔佛是一個工作態度嚴謹,非常注重安全的人,但是在故事中,為了尋找謎團真相,他不得不逼自己做出一些置身險境的行為;再加上後來崔佛因懷疑自己被周遭的人們玩弄,所以脾氣變得多疑、暴躁;這樣復雜的角色性格,讓詮釋崔佛一角成為非常有難度的挑戰。而崔佛這個角色也為克里斯汀貝爾贏得許多影展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除了克里斯汀貝爾精彩的演出之外,這部電影還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之處。第一便是電影呈現故事的方式。雖然《黑暗時刻》的故事架構與《斗陣俱樂部》(Fight Club)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它運用相似的架構,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首先在畫面色彩上,不同於《斗》片使用大量鮮豔、暖色調且寫實的色彩,來呈現精神分裂的敘事者(Edward Norton飾)心中嚮往的那種無序、百無禁忌的生活,並且讓敘事者因精神分裂產生的角色泰勒(Brad Pitt飾)穿上色彩鮮豔的服裝;《黑暗時刻》使用不同色調襯托崔佛的心境,在大部分的場景里,鏡頭呈現接近非寫實的灰色調畫面,片中角色也穿著深色服裝來呈現崔佛可能因失眠所苦的陰暗生活。唯有崔佛在與應召女郎絲緹芙(Jennifer Jason Leigh飾)的房間里纏綿時,畫面才因床具、膚色而呈現一絲絲的暖意,呼應著他們之間非金錢所能買到的相愛之情。在《黑暗時刻》之中色調最飽滿、最接近寫實的場景反而是最不寫實的地點-游樂園的鬼屋,這間接暗示著觀眾,我們在鬼屋中看到的:斷掉的手、寫著「GUILTY」的牌子、車禍的場景等等,或許才是崔佛潛意識中最真實的一面。此外在結尾時,警局拘留所里明亮潔白的場景,則與崔佛最後如釋重負的心境相互呼應,暗示著拘留所反而是讓崔佛能卸下重擔,安穩睡上一覺的天堂。
在敘事方式上,《斗陣俱樂部》與《黑暗時刻》都使用了鏡框式敘事法。但不同於《斗》片一開始利用主角的畫外的獨白挑起觀眾的好奇心,《黑暗時刻》的開場非常精彩。導演布萊德安德森大膽且巧妙地在片頭利用近焦鏡頭,先讓觀眾模模糊糊地從屋外看到主角崔佛在房間里裹屍。接下來崔佛移動到前景,也就是攝影機所對焦的窗子,使得原來模糊的長鏡頭(long shot)變成了特寫鏡頭(close-up),面容消瘦、雙頰凹陷、又滿臉傷痕的崔佛佔去了螢幕的整個左半部,此時影片名稱The Machinist慢慢的出現在螢幕的右側,如此的手法使得觀眾不禁思索畫面上這個人跟片名The Machinist之間有什麼關系,又或者是什麼原因,使此人變成這番德性。在這短短的一個鏡頭便看到導演與攝影精采而且細膩的安排。接下來在充滿懸疑鬼魅氣氛的配樂之下進行的棄屍行動中,崔佛把屍體踢下海時為何臉上表情充滿震驚,和只那個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男子為何人,則又在觀眾心中留下了許多問號。
隨著片中謎題一個一個的出現,《黑暗時刻》的故事利用了許多元素將的每一個問題與最後的真相緊緊相扣。其中最關鍵的元素是那張出現在崔佛住處冰箱上的便條紙,便條紙上「_ _ _ _er」的猜字游戲﹙Hangman﹚因為其謎底的多種可能性,使這張便條紙在整個故事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_ _ _ _ er」謎底可能是「Mother」、「Miller」、抑或是「killer」,不管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他們都與崔佛這個角色和整個事件起因息息相關。影片中另一個重要的元素,是重復出現的岔路,岔路第一次出現是在游樂園的鬼屋裡,岔路交叉處的兩塊路牌上指示的「Highway to Hell」跟「Road to Heaven」則是主角在現實生活中逃避心中陰影的明喻,尤其當它們跟後來劇中下水道牆上標示的「A」與「B」、還有影片結尾公路上的「Airport」與「Downtown」路標並置時,其意義就更明顯了。
雖然因為崔佛必須穿梭在好幾個不同的謎題中來回奔走,所以影片情節推進的節奏不是非常的快速,比較像是盤旋前進,但是《黑暗時刻》在故事和影像細節的安排是非常細膩的,因此不但能夠成功的維持影片的懸疑感,更能讓觀眾在每一次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都能有新的發現。目前台灣僅發行「出租版」的《黑暗時刻》,出租版的DVD中並沒有收錄任何的花絮或特集。但是看到這麼精彩的電影,總是希望看完影片之後,還可以看到相關的影片介紹或導演講評,這就只能看看十月時發行的「直銷版」有沒有辦法滿足我們觀眾的胃口了。
⑻ 這部電影叫什麼
逆世界 Upside Down (2012)
導演: 朱安·索蘭納
編劇: 朱安·索蘭納
主演: 克斯汀·鄧斯特 / 吉姆·斯特吉斯 / 蒂莫西·斯波 / 詹姆斯·基德尼 / 尼爾·納皮爾 / 珍妮·海特梅亞
類型: 劇情 / 愛情 / 科幻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 法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03-07(中國大陸) / 2013-03-15(美國)
片長: 100分鍾 / 108分鍾(中國大陸)
又名: 顛倒世界(台) / 逆天奇緣(港) / 翻天尋愛 / 交替空間 / 逆天尋愛 / 逆世界3D
逆世界的劇情簡介 · · · · · ·
這是一部由盧森堡、丹麥、加拿大、英國、美國、法國聯合攝制的科幻愛情片。
在一個上下顛倒的雙生世界,人們像生活在平行世界中一般各自生活工作,互不幹涉。法律規定任何人不能和另一個世界的人溝通,更不能試圖跨越到另一個世界去。活在「下界」的Adam(吉姆·斯特吉斯 Jim St urgess 飾)與生活於「上界」的Eden(克斯汀·鄧斯特 Kirsten Dunst 飾)在年少時已在高山的山頂上結識並互有好感。可惜一次意外,令Eden失憶,從此忘記Adam;而Adam雖對她念念不忘,亦無法在山上再碰到她。直至多年後的某一天,Adam無意間從電視中見到Eden ,霎時喚醒了這份埋藏心底的感情!對Eden仍然痴心一片的Adam,決心憑借他的科學天份,闖入天梯,取得高科技儀器,沖破空間引力界限,誓要與Eden再談一場逆轉天地的戀愛!他們的距離雖然並不遙遠,但他們的...
⑼ 求一部早期美國電影名
「好萊塢」此時已成為「美國電影」的同義語。由於在明星制度,
鼎盛時期有些明星的行為不檢點招致公眾的抨擊,美國電影業乃成立了「美國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在W.H.海斯的主持下這一組織制訂了「海斯法典」,以便在審查影片時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國公眾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情節、對話和場面。法典對美國電影的控制和約束一直延續到1966年。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
嚴格的審查制度使美國無聲電影的主要成就表現在喜劇片、西部片和歷史片 3個方面。喜劇片的佳作首推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1921)、《淘金記》(1925)和《馬戲團》(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將軍》(1926),勞埃德,H.的《大學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車》(1923)、《鐵騎》(1924)和《小馬快郵》(1925)等,歷史片有地密爾的《十誡》(1923)和《萬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風雨中的孤兒們》(1922),R.英格蘭姆的《啟示錄四騎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少歐洲導演陸續來到好萊塢,為美國電影繼續佔領歐洲市場起了重要作用。他們中有:瑞典的斯約史特洛姆,V.D.、斯蒂勒,M.(以及與他合作過的女演員嘉寶,G.);德國的斯特勞亨,E.von、劉別謙,E.、斯登堡,J.von、茂瑙,F.W.和萊尼,P.。他們對好萊塢電影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他們的才能卻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製片公司的抑制和扼殺,其中大部分人在好萊塢的遭遇是不幸的。
這些歐洲導演和美國導演一道,拍攝出無聲電影的最後一批重要影片,其中包括:F.鮑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與魔》(1927),格里菲斯的《被摧殘的花朵》(1919)和《賴婚》(1920),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劉別謙的《循環的婚姻》(1924)和《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1925),茂瑙的《日出》(1927),斯登堡的《求救的人們》(1925)和《紐約的碼頭》(1928),斯約史特洛姆的《紅字》(1926)和《風》(1928),斯特勞亨的《盲目男人》(1919)、《愚蠢妻子》(1922)和《貪婪》(1925),維多,K.的《大檢閱》(1925)和《人群》(1928),R.華爾許的《光榮價值幾何》(1926)以及W.A.惠爾曼的《翼》(1927)等。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1922),則為紀錄電影奠定了基礎。
⑽ 這部電影叫什麼.. (200分問題!)
《紅色沙漠》1964年 2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主演:莫尼卡·維蒂 查理德·哈里斯 卡洛·吉奧內蒂
在該片之前,安東尼奧尼有意識地擯棄色彩,他認為自己身處一片黯淡,無所謂紅藍綠紫。在影片中,他也並沒有意識到紅的熱情和藍的冷靜。絢爛的顏色僅僅是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他們經過城市異化和扭曲的內心後看到的被扭曲的世界。安東尼奧尼改
變了景物的自然顏色,大量的把建築物塗成紅、黃和灰色。紅色是出現最多的刺目的顏色,象徵恐懼、神經質的女主角朱麗婭娜內心想掙脫,渴望新生活和自由的願望,然而在和丈夫的朋友偷情之後,似乎她的希望又從這場感情的逃亡中破滅了,她明白這不過又是一次重復而已。於是她沒有搭上那條紅色的輪船,而告訴兒子小鳥不會再往有毒的地方飛。
《紅色沙漠》為世界塗上顏色,被譽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彩色影片。但人們面對它斑斕的色彩時只會感到壓抑和冷,女主角莫尼卡·維蒂驚慌無助的傳神表情濃縮了所有安氏影片的主題:徘徊在封閉的內心,失落了被拯救的可能的世界。
批判和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