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周星馳評價好萊塢電影技術

周星馳評價好萊塢電影技術

發布時間:2022-04-03 22:32:14

周星馳在好萊塢的名氣有多大

《功夫》是哥倫比金.凱利很欣賞周星馳亞電影公司推出的,說明好萊塢還是看好周星馳的。 在2006年世界盃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國家足球隊與象牙海岸國家足球隊的比賽前約半個小時,場地的大屏幕中播放了一段少林足球的電影片段。也是他首部在美國上映的電影,並且吸引了美國哥倫比亞公司決定投資他的新片《功夫》,周星馳也因此成為進軍好萊塢的華人導演之一。 現在正在更加發展。

❷ 如果周星馳去好萊塢發展是怎樣的

如果周星馳去好萊塢發展的話,應該是好萊塢里最當紅的華裔演員吧,因為他真的很棒。

❸ 外國人是如何評論周星馳的電影的

中國的動作片通常充滿嚴肅而虔誠的色彩,然而周星馳卻和這種嚴肅流派背道而馳。他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觀眾,電影藝術不僅僅表現高貴和犧牲,搞笑也是它的傳統之一。

周星馳既是傳統喜劇的繼承者,也是開拓者。他通過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來表現人物在矛盾沖突中的行為方式,從而形成無厘頭的表演方式。

電影《賭聖》讓觀眾第一次感受到他充滿想像力的喜劇理念;而《大話西遊》更讓他的表演風格深入人心。周星馳從來沒有重復自己,其喜劇風格也經歷了從誇張到內斂,從搞笑到溫清,從肢體語言的表現到進入人物內心的轉變過程。



(3)周星馳評價好萊塢電影技術擴展閱讀

周星馳電影作品:

1、《長江7號》飾演:周鐵,導演:周星馳,主演:徐嬌,張雨綺。

2、《功夫》飾演:星,導演:周星馳,主演:黃聖依。

3、《少林足球》飾演:五師兄,導演:周星馳,主演:趙薇。

4、《千王之王2000》飾演:黃師虎,導演:王晶,主演:張家輝,吳君如。

5、《玻璃樽》飾演:香港警察(客串),導演:谷德昭,主演:成龍,梁朝偉。

6、《喜劇之王》飾演:尹天仇,導演:周星馳,李力持,主演:張柏芝,莫文蔚。

❹ 為什麼周星馳沒去好萊塢發展

對於周星馳的電影藝術,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但喜歡星爺的每一部作品,卻不會受到任何觀點的影響,毫不誇張的說,周星馳所堅持的無厘頭電影,在華語影壇無異於開創了一個時代,即便是在國際電影市場,星爺的作品也是有口皆碑的,但看到成龍和李安等知名導演在好萊塢風生水起,備受青睞的周星馳卻遲遲沒有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大家猜測。

由此可見,愛國情懷和對電影藝術的理解,成為了周星馳進軍好萊塢的制約瓶頸,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國內電影市場,周星馳是無可爭議的星爺,但如果到了好萊塢就有可能成為了星仔,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也是始終沒有正式進軍好萊塢的原因所在。

❺ 為什麼相對於電影評分,周星馳和成龍的評價差距如此大

周星馳的部分電影確實在喜劇之餘還包含了一些對小人物的關懷,而且無論有沒有過度解讀,至少還是留下了一些解讀空間,即便周星馳喜劇的源頭是好萊塢,但是本土化卻做的適當超卓,甚至融入了整個華語文明。而成龍的電影相對來說主題愈加簡單,也沒太多解讀空間,偉光正的形象屬於規范的好萊塢式英雄。電影的思想和藝術性上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而豆瓣明顯愈加重視一部電影的思想與藝術性。

問題容易引戰,以踩周來推成。總之不如香港電影界的說法,用當年票房的雙周一成更合適。最後,成龍和周星馳都是我十分喜愛的演員!可以不了解不熟悉,但不要妄自污衊貶低他們。

❻ 周星馳電影的特效算不算好萊塢級別的

相信大家都看過周星馳的電影,周星馳的電影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搞笑,我們都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因為其中的周星馳的電影都是帶有搞笑的情節的,對於周星馳這樣的喜劇明星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就在周星馳的大部分電影中,許多的電影特效真的是很爛,臉好萊塢電影的邊都沾不上,但是其中的搞笑情節卻是我們所關注的。



就在電影一直是處於下降狀態的九十年代,唯有周星馳還在為我們不斷的製作電影,讓我們能夠通過他的電影開心開心,這也是為什麼當時許多人都能記住周星馳的原因,就是因為周星馳的幽默風趣,讓許多的粉絲都被深深吸引了,相信在以後也會越來越好。

❼ 周星馳進好萊塢了嗎,好萊塢哪些演員和導演如何評價他

周星馳沒有去好萊塢發展過,所以並沒有好萊塢的演員和導演和他合作過。

❽ 周星馳為什麼滿頭白發 好萊塢對周星馳評價

在2002年的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周星馳在獲得的眾多獎項中,還獲得了青年導演獎,在致辭時,他稱,無謂再說我的白頭發,如果還有一個最靚仔導演獎,估計也是非我莫屬。周星馳的白頭發!不知從何時,他的頭上出現了很多白發。而當我再看這部98年的賀歲電影時,發現那些白發已在他的頭上棲身。甚至在回顧的「初戀」中,也不屑於對其作任何處理,任其在陽光下,得意洋洋地閃耀著。

周星馳說:其實我們都應該享受一下人生。對我來說自己最燦爛光輝的歲月都是獻給了電影工作。到現在我一看鏡子,發現自己已經沒時間了,我好像還有很多事情沒做。網友們紛紛表示不解,周星馳為什麼說自己沒時間了?這句話聽上去讓人如此傷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記得在2004年,當觀眾問及周星馳為什麼不嘗試拍悲劇的時候,他說道:「其實我一直以為我拍的是悲劇,只是出來的效果是喜劇,我已拍了太多的悲劇。」這話不錯,星迷們最能體會這一點。《大話西遊》跟《西遊降魔篇》何止悲劇?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大家的劫數!更不用提《喜劇之王》,那不是電影,那是洗禮。

而星爺悲情么?也許沒人把「悲情」二字跟「周星馳」結合起來,能把悲喜糅合到如此境界的電影人,更恰當地說,周星馳電影已超越悲喜。

但對我們普通星迷來說,大熒幕之外,我們的眼睛只能在訪談節目中看到星爺。我看了很多星爺訪談,給我的總體感覺,他謙虛謹慎,訥於言辭,很多時候欲說還休,卻不得不讓人沉思太久。可能這就是因為強烈反差引起的詰問:這樣一個內斂沉穩的男人,怎能拍出如此嬉笑爛漫的電影?

可能這的確是星爺的性格。他的神幽默只在他的作品中浮現,其餘時候周星馳始終把他自己當做小人物。「對生活的感動,恰恰需要格外的敏感才行」,「我對小人物特別敏感,因為我自己也是小人物,所以這方面特別敏感,比較熟悉,所以就有比較強一點的感覺。」周星馳在很多場合都說到類似的話。

七歲的時候父母離異,跟著媽媽和姐姐擠在一間小木屋裡生活的周星馳自然性格內向,「從小他已經習慣什麼都放在心裡,只看、只聽、不說。」媽媽凌寶兒說。而每次吃飯的時候,媽媽會把為數不多的肉夾給周星馳,但周星馳每次也會把剩下的肉放在嘴裡咬一下,便放在一邊好像不想吃。還有一次將整塊雞腿扔到地上。失望的母親打了她眼中自私的兒子。2001年,在鳳凰衛視的一個節目里,母親提到這件事,周星馳解釋說,因為母親很少吃肉,只會偷偷吃掉他們剩下的,所以他才故意把肉弄臟不吃。在節目里,母子兩人抱頭痛哭。

可能這種獨特的孤僻表達方式是一種單親環境下的塑造物,致使他成年以後也是如此:「我不願意說,只願意做,因為別人不會聽你說什麼,而會看你做什麼。」周星馳曾說過,「同樣,我也是通過別人做什麼來判斷,而不太聽他說什麼。」

「周星馳的孤僻」是很多喜歡圍觀他卻不理解他的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因為像王晶、李力持、洪金寶,甚至他的最佳拍檔吳孟達都對周星馳某些性格上的特點大加指摘。最極端的例子,是周星馳2004年的生日那天,據媒體報道說,「沒有一個人為他捧場道賀」,他自己喝酒,直到酩酊大醉。還有朱茵跟他分手之後說的那段話:「因為我有不少朋友,有心事還可以向人傾訴,」朱茵說,「他的交心朋友不及我多,朋友也少,他會比我慘。」

而理解周星馳的人可能只是覺得他有某種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的個性,就像周星馳的朋友宋子文說的那樣:「他過分講原則,私下裡要跟他講人情,他無法接受。連利用販賣他的可能性都沒有。他從來不參加活動。整天能把自己關起來可以個把月,哪怕只叫外賣也沒關系,所以他絕對沒有朋友。」

其實,所有如今光輝的人物,都有一個可能非常黯淡的成長過程。再成功的他,也永遠處在這條道路的延長線上,而並非成功之後就可以輕易跳到另一條道路上。所以,這就是《喜劇之王》如此深邃的原因。周星馳的奮斗經歷跟他所創造的成果,足可以激勵許多代人。

在一年的無線龍套組和四年的《430穿梭機》主持生涯里,與他一同報考無線電視藝員的梁朝偉都開上跑車了,而他還在吃便當。周星馳始終是靠著強大的夢想來支撐他的奮斗動力。那時候,他每天很早起床,洗臉刷牙時會對著鏡子喊「加油」,幻想著有一天自己成為主角,「讓所有人都見識到自己很拽的樣子,在某天拿個什麼獎,好讓所有人都為自己報個好」。

甚至有一段時間,周星馳主持一檔少兒節目,有報紙刊文講他只適合主持兒童節目,不適合在娛樂圈發展。周就把報道剪下來貼在床頭上,以此勉勵自己。這樣的過程,再強大的心靈都不可能始終高昂豪邁,因為周星馳是活生生的人,他人並不無厘頭。所以到後來劉鎮偉說,早年周星馳起初到他在香港住的酒店找他,不好意思敲門,從門縫中塞進來一個紙條表達想法。

當這種害羞達到極致,周星馳就會嘗試逃離人群。2001年,他到北京大學與學生交流並發表演講,上千人早早地在廣場上等候他,以至於他躲進了一所校內食堂的廚房裡。「他很怕受傷害,一點點小傷害都接受不了。」宋子文想起這些情形時說,「他不是自大也不是完美主義者,只是把自己表現得特脆弱。」時光如果盪回多年以前,周星馳會這樣形容自己的內心世界:掰著手指頭算計著自己什麼時候才算長大,最好長得高大健壯一點,不被其他的小孩子欺負,有點力氣也好到社會做事賺錢養家。如今的他就像電影《食神》里的史提芬周,「他低調,但是受萬人敬仰」,他可以擲下上億元購入豪宅,但他並沒有成為人們心目中那個掌控一切的人。他甚至不願意去看自己拍的電影,因為「他很怕看到別人的反應」。

當然這看似不是一個優點,特別處在80年代的香港,那是一個浮華涌動的小世界。但這樣的性情或許更容易讓學藝時的周星馳獲益,不能說他完全克服了年輕人的浮躁,可以想像激情與夢想每天在青年周星馳心中燃燒到什麼程度,但浮躁退卻之後心中可以有無限領悟力,而且周星馳當時所遇良師益友甚多,受到很多啟發,譬如像他自己舉的例子:「譬如說吳孟達老師,他和我合作了很久,在最初和他拍電視劇的時候,我見到他在讀一頁台詞,只有兩句對白,然後我去吃飯。一個多兩個小時之後,看見他還在看那頁的兩句對白,我就問「達哥,為什麼兩句對白你看那麼久?」他告訴我就是因為只有兩句對白,所以他怎麼也要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把這兩句對白講到「天上有地下無的」。他的這種態度給我很深的啟發,我也希望日後能抱著這種態度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種精神在以後周星馳工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有時甚至過了頭,比如大家都知道他有現場改劇本的「毛病」甚至被成作「太上導演」。苑瓊丹回憶說:「盡管我出演的周星馳電影導演署名沒有他,但每天去了現場,都要看周星馳有什麼要求,就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就算沒有他的戲,他都不會在旁邊睡覺。我覺得他挺累的,要一直根據拍攝狀況去導演。」這種「精神」甚至惹怒了很多跟他合作的導演,不過大家還是一直承認「什麼劇本到他手裡,他肯定要改一改,但他改得都很好。」,黃一山也曾向媒體如此說,「拍《唐伯虎點秋香》的時候,星爺和李力持是合作導演,但一山不容二虎,雙方意見不一,最終周星馳勝利了。李力持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想法很好,不過周星馳真的是太厲害了,在高手面前,原來還有一個高手中的高手。」

說句戲謔的話,天才眼睛裡的他人基本都是白痴,面對白痴沒有人可以有忍耐力。有人可能認為周星馳太自我,但他對柴靜說:「當然我是一個在工作的時候很認真的人,但是有時候你知道,你認真的時候呢,就會有人不高興。我就是那麼認真。我們做事一定要認真才有希望嘛」。

周星馳應當認真,他知道他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怎能不認真?「回想起作為小人物的周星馳,為了一個龍套角色不得不跟在場務身後反復說著肉麻話的時代。驕傲沉默的周星馳以獻殷勤、扮演乖巧來積攢機會,有時只是為了得到的角色有一兩句對白,或者只有一點肢體動作。他不得不忍受在導演面前談論演技時換來鬨堂大笑的結局,不得不殷勤地對一位「大哥」講話,甚至「不得已拍了幾下馬屁,說了許多他喜歡聽的話來討好他」,然後聽到這位「大哥」跟身邊的助理導演以及場務說「這個人怎麼跟一條狗一樣」,然後回到家裡偷偷流淚。」

所以,知曉這一切的我,對他下面這句話深深觸動。有一次,一個名叫任田的女記者采訪完周星馳,結束之後,請他在一張照片背後寫一段話留念。據記者回憶,有那麼一刻,周星馳露出難過的表情,然後歪歪扭扭地寫下了這幾個字:「為什麼堅持,想一想當初。」

❾ 星爺+救星+好萊塢=

《龍珠》真人版。
因為好萊塢的《龍珠》的真人版已由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投拍。11月在加拿大開機。劇情是《七龍珠》的續集《龍珠Z》改編的。周星馳任該片的監制,導演是華裔詹姆斯·王。
可以上網搜搜看呦。

❿ 周星馳的電影如果在好萊塢的話誰翻譯的來呢。

是這樣的,周星馳的風格,在亞洲(泛指東亞和其他一些地區)流行是一種趨勢,歐美則不一定,亞洲人說話是按字說的,而歐美是按單詞說的,你如果發不完一個詞的音就表達不出意思,而中國話,你說一個字的音就能懂你的意思了。比如說:你走先,星爺把先放在動詞後,我們感覺比較搞笑,而且有明白意思,如果是英語:you first,換成first you這樣變了,英語聽起來就好像是說:first you什麼?感覺句子沒說完,別人就不會覺得搞笑的。所以,亞洲人當寶的東西,別人不一定懂,在歐美,演戲喜歡拿名人開涮,我們覺得很無聊,他們卻覺得很帶勁,很好玩,很搞笑,這就是一種文化的差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能強加給別人,讓別人來喜歡。我們懂,我們愛,我們疼。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珍貴財富,不好嗎?

閱讀全文

與周星馳評價好萊塢電影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2年一部國外動畫電影 瀏覽:362
看了兩部英文電影讀後感 瀏覽:848
非常人販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747
冬季之前法國電影劇情介紹 瀏覽:427
倫理圖片亞洲圖片倫理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95
我的父親母親電影觀後感1000字 瀏覽:161
電影插曲英文歌歌詞敲我的門 瀏覽:273
好看的喜劇或愛情電影 瀏覽:426
趙大電影 瀏覽:567
電影票忘記出票了怎麼辦 瀏覽:867
戀人絮語電影粵語 瀏覽:891
哪個網站的電影海報沒水印 瀏覽:754
那部電影的名字是什麼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65
類似佐羅的電影女主角 瀏覽:375
電影四大名妓李師師下載 瀏覽:356
下載6080電影網站 瀏覽:915
塞車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444
城龍電影大全 瀏覽:39
特價電影票代理 瀏覽:640
古天樂話電影大全圖片大全圖片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