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達奇扮演鄭魁是哪部電影
達奇,原名齊福君,1934年3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阜豐山下懷德縣,中國電影演員、製片人,導演。1956年因出演《邊寨烽火》中的多隆而成為廣大觀眾喜愛的男演員。並榮獲第十一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青年藝術家獎。
達奇身材魁梧,相貌俊朗,充滿陽剛之氣,一直都是觀眾心目中的硬漢明星。
1975年,達奇出演尹一青導演的影片《車輪滾滾》中的支前模範耿東山,再次引起觀眾的注意。
1979年8月,達奇出演了導演李光惠和齊興家執導的電影《吉鴻昌》,在其中扮演了吉鴻昌這一角色。《吉鴻昌》(上、下集)攝制完成後,作為國慶三十周年的獻禮片在全國上映,並引起巨大轟動。在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中,被評為最佳故事片之一。而達奇那感人至深的表演,也給廣大觀眾留下了非常難忘的記憶。
1981年,達奇應邀出演李文化執導的電影《海囚》,並在其中扮演男主角唐金龍。那高大結實的身軀、頑強堅毅的性格,是他留給觀眾的最深刻印象。
1982年,達奇調任福建電影製片廠,擔任副廠長,導演並主演了電影《倔強的女人》、電視劇《橋隆飆》等。
1990年,達奇與藍天野、傅藝偉、湯鎮宗等演員共同主演電視劇《封神榜》,他在其中塑造了「紂王」這個形象。以大氣豪放的表演,使這一角色成為經典。直到現在,28年的時間過去了,在廣大觀眾的心中,依然能記得藍天野扮演的姜子牙、傅藝偉扮演的妲己,以及達奇所扮演的紂王。可見這部戲,給大家的印象十分深刻。
而今,達奇84歲了,但從他曝光的近照來看,他卻一點不顯老,還是那麼的瀟灑帥氣,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
在大家的記憶中,他似乎永遠都那麼高大健壯,威武勇猛,是充滿陽剛之氣的男子漢的象徵。
對於一位84歲的老人來說,時刻保持開朗的心情比什麼都重要,而這,也是達奇保持年輕態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鍛煉,多參加各項活動。這不,在2018年第十三屆全球城市小姐選撥大賽上,達奇就出現了,並與墨爾本賽區的冠軍同框出鏡,風度翩翩,瀟灑姿態一如往昔。
閑暇時分,靜靜品茶,安享晚年,多麼愜意!
現在,達奇雖然人在澳洲,但心中卻從未忘記祖國,並一直做著將澳洲留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介紹給國內觀眾的工作。
84歲的一位老人,卻依然保持著快樂的心態,樂觀地面對每天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啊。讓我們衷心祝福這位表演藝術家健康長壽吧!
❷ 南征北戰張靈普的扮演者是誰
南征北戰張靈普的扮演者是:項堃
南征北戰以當時的萊蕪戰役為原型,萊蕪戰役的時候,華野放棄正面逼近的部隊,轉而對付萊蕪的李仙洲集團,一舉消滅掉他們3個軍,其中張軍長是以張靈甫為原型。
中文名:項堃
別名:王象坤
國籍:中國
出生地:河北吳橋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2009年2月15日17時45分
職業:演員
代表作品:《大地重光》、《南征北戰》、《烈火中永生》
主要成就: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
項堃的演藝經歷
1936年入南京戲劇專科學校學習。
1937年任中國旅行劇團演員。
1938年入武漢合唱團任戲劇股長、導演、演員,並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抗日戲劇。
1940年到重慶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拍攝《青年中國》等影片。
1941年任中華劇藝社演員,演出話劇《天國春秋》、《風雪夜歸人》等。
1945年在中電二廠、中電三廠任演員,在《白山黑水血濺紅》、《郎才女貌》等影片中飾演角色。
1949年入上海華東革命大學學習。
1950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到山東電影製片廠任劇務、新聞紀錄片解說員。
1961年任山東藝術專科學校話劇科主任。
1964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參加拍攝的影片有《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大河奔流》、《海囚》、《佩劍將軍》、《火燒圓明園》等。
1988年任廣播電影電視部電視中心顧問。
❸ 項堃活了多大
項堃(1915-2009),中國電影演員。原名王象坤。原籍山東德州,1915年生於河北吳橋。1935年山東濟南師范學校藝術體育科畢業。1936年入南京戲劇專科學校學習。1937年任中國旅行劇團演員。1938年入武漢合唱團任戲劇股長、導演、演員,並赴新加坡、馬來亞演出抗日戲劇。1940年到重慶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拍攝《青年中國》等影片。1941年任中華劇藝社演員,演出話劇《天國春秋》、《風雪夜歸人》等。1945年在中電二廠、中電三廠任演員,在《白山黑水血濺紅》、《郎才女貌》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入上海華東革命大學學習。1950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在《南征北戰》、《三年》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到山東電影製片廠任劇務、新聞紀錄片解說員。1961年任山東藝術專科學校話劇科主任。1964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參加拍攝的影片有《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大河奔流》、《海囚》、《佩劍將軍》、《火燒圓明園》等。1988年任廣播電影電視部電視中心顧問。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全國政協第六屆、第七屆委員項堃同志因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於2009年2月15日17時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❹ 海囚的基本信息
電影名:海囚 《上下集》
製片國家:中國大陸
製片機構:北京電影製片廠
上映年份:1981年
影片顏色:彩色片
影片類型:故事片
導演:李文化
編劇:洪永宏 高振河 李文化
主演:
❺ 海囚的介紹
《海囚》是李文化導演的國產劇情電影,達奇、張連文等主演。影片講述了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殘酷掠奪中國,並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猖獗販賣華工。英國駐廈門領事查理士接到要他運送500名華工到澳洲開掘金礦的密信。為將事情辦成,他勾結廈門盛記洋行買辦潘汝非,利用唐、潘兩族世仇,挑起一場大規模的械鬥,用欺騙、綁架和搶奪的卑劣手段,將一批華工秘密押上「飛鯊號」運往澳洲。
❻ 項堃的演藝經歷
1936年入南京戲劇專科學校學習。1937年任中國旅行劇團演員。1938年入武漢合唱團任戲劇股長、導演、演員,並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抗日戲劇。1940年到重慶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拍攝《青年中國》等影片。1941年任中華劇藝社演員,演出話劇《天國春秋》、《風雪夜歸人》等。1945年在中電二廠、中電三廠任演員,在《白山黑水血濺紅》、《郎才女貌》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入上海華東革命大學學習。1950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到山東電影製片廠任劇務、新聞紀錄片解說員。1961年任山東藝術專科學校話劇科主任。1964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參加拍攝的影片有《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大河奔流》、《海囚》、《佩劍將軍》、《火燒圓明園》等。1988年任廣播電影電視部電視中心顧問。
經典角色
張軍長是《南征北戰》中的反面角色。在飾演這個角色的最初階段,項堃發現自己演得不象活生生的、立體的人,有明顯的臉譜化傾向。於是,他在表演上努力進行探索。在農村現場,他打掃出一間烘煙葉的小土房,利用拍攝間隙深入地推敲人物,對每一個鏡頭的內心動作和外部動作都進行精心選擇和充分准備。他人瘦了許多,銀幕上的形象卻豐滿了。
在《三年》中,為了塑造好不法資本家羅西城的形象,項堃深入到工人中了解不法資本家的表現,化裝成服務員與資本家接觸,從中體驗人物的思想感情,努力挖掘人物在仁愛、文明掩蓋下的剝削階級本質。 隨後,項堃又在《湖上的斗爭》中飾民兵中隊長石春來,在《情長誼深》中飾演細菌學家黃蔚文。
1963年,他在銀幕上又創造出兩個成功的反面形象——《停戰以後》中的談判代表李國卿、《烈火中永生》中的情報處長徐鵬飛。李國卿、徐鵬飛與《南征北戰》中的張軍長一樣,都是國民黨高級將領。他們有反動的共性,又有不同的個性。在表演時,項堃不去單純地追求形似,而是著力於深刻地揭示人物的本質和他們的丑惡靈魂。為此,他首先分析李國卿、徐鵬飛的本質及其不同的個性。
1982年,項堃又在《佩劍將軍》中飾演了嚴軍。這部影片以著名的淮海戰役為背景,通過了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賀堅、嚴軍率部起義的感人故事,表現了地下黨員的堅定意志和高尚情操。項堃以比較准確的人物感覺、富有表現力的形體動作,進行了人物的心理刻畫,較好地揭示了這位綽號「凶神」的地下工作人員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演得頗具光彩。
銀幕形象
塑造老幹部溫和親切
項堃一生出演過幾十部電影,塑造了一大批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在電影《生活的顫音》和《潛網》中,他扮演的老幹部雖然戲份不多,但項堃一舉手一抬足間就演繹出了人物的性格魅力。精煉的表演,讓我們看到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這句老話,在項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塑造歷史人物威嚴大氣
項堃的形象威嚴大氣,他在塑造軍人形象和歷史人物上有著先天的優勢。而他在晚年塑造的兩個最為觀眾熟知的形象恰恰就屬於這兩類角色。
《佩劍將軍》中嚴軍既是手握重兵的國民黨軍長,又是打入敵人內部的地下黨。項堃將人物的威嚴、智慧,以及剛毅的軍人風度演繹得讓人過目難忘。《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系列片中項堃扮演的顧命大臣肅順,倨傲冷峻。項堃以他精湛的演技將這個權傾朝野的清朝重臣復雜的內心活動,演繹得絲絲入扣。肅順這一形象也因此成為了項堃晚年最重要的銀幕形象。
塑造國民黨高官性格多面
除了上面我們提到的這些經典形象之外,項堃還塑造了不少國民黨高官形象。雖然這些人物身份相似,但是經過項堃爐火純青的演技加以演繹,這些角色都表現出了鮮明的性格特徵。
項堃早年扮演的眾多國民黨高官形象也為影迷津津樂道。《南征北戰》中的張軍長剛愎自用,《烈火中永生》中的徐鵬飛陰狠兇殘,而《停戰以後》中的李國卿則色厲內茬。一個個角色惟妙惟肖,令人回味。
2005年,為了表彰項堃對中國電影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國家人事部和國家廣電總局向他頒發了「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這一榮譽稱號。如今,項老已經離我們遠去,他和他所塑造的這些銀幕經典形象都將為我們所銘記。
❼ 隋永清的封面故事
大眾電影1981年10月封面:《海囚》中的唐金龍(達奇飾)和姚杏春(隋永清飾)
影片介紹 :
《海囚》這部電影是在人民大會堂公映的,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人民大會堂也能放電影,事實上也只是用來開會和搞演出,很少把它當作電影院來用了,但在當時是可以的。改革開放之前,大陸還沒有武打片(動作片)這個劇種,直到1979年合拍《少林寺》成功之後,武打片才開始流行。這部《海囚》是一部劇情片 ,船上的那些激烈的武打場面給但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這部片子的主演達奇是一位老演員,他演的《吉鴻昌》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而年輕觀眾對他也不會陌生,因為各電視台還經常重播的電視劇《封神榜》中的紂王就是他演的。而女主角的姚杏春就是由隋永清女士飾。
❽ 有一部清朝末期武打的電影,講述的是外國人用輪船載著中國人去外國做苦工,在船上發生的武打場面
絕對就是《海囚》,達奇主演,就是演紂王的,與傅藝偉搭戲那部。
❾ 海囚的影片內容介紹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用槍炮打開了中國的門戶,肆無忌憚地用各種手段對中國進行殘酷的掠奪。盡管世界上販賣黑奴的活動已逐步衰退,但是販賣華工這一罪惡行徑,卻在中國東南沿海興盛起來。
英國駐廈門的領事查理士,接到威廉爵士的一封密信,要他從中國運送500名華工到澳洲去開掘金礦。於是,查理士勾結廈門盛記洋行買辦潘汝非,利用當時廈門的唐姓和潘姓兩大家族之間的世仇,挑起一場大規模的家族械鬥,同時蒙蔽了一些江湖闖棍作為打手,欺騙、綁架和搶奪了一批華工,秘密押上飛鯊號,由人販子太勒和船長湯姆生運往澳洲。
以唐金龍為代表的這一大批華工被押上船後,受盡了洋人及其走狗的折磨和侮辱。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們終於明白了真相。原來是潘汝非和潘汝慶設下毒計,利用闖棍頭子張天乙綁架了潘元坤,反而誣告是唐金龍抓走了潘元坤,挑動潘火獅和潘家兄弟去搗毀建南行。
在這一場混戰中,除死傷外,雙方都有許多弟兄被綁去當了豬仔,由飛鯊號押住澳洲。中華民族是不可侮的。
家族仇、民族恨一起湧上了華工們的心頭。唐金龍、張天乙、潘火獅等人終於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在唐金龍的帶領下,全體華工發出了復仇的怒吼。他們砸斷了身上的鐵鎖鏈,舉行了威武雄壯的海上暴動,殺死了湯姆生和潘汝慶,決定將船開回祖國!但是,狡猾的太勒乘人不備逃走了,並且炸毀了飛鯊號……
在這場戰斗中,張天乙英勇犧牲,唐金龍落入洋人的魔爪。潘火獅等人逃回廈門,殺死了潘汝非,但又被腐敗的清政府抓了起來,暴動失敗了,唐金龍和潘火獅大義凜然地走上刑場,壯烈犧牲。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永留人間!
影片反映被掠賣的華工因不堪虐待而奮起暴動,終被清政府絞殺的故事。它注重風格上的悲壯、悲憤、氣勢磅礴、粗獷濃烈、強調悲與憤的交融,表現激昂壯烈、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在影調上,他們運用強烈的反差、濃重的色彩,在銀幕上呈現出一幅幅油畫的場景。
該片流利讓演員的表演和鏡頭的運用都完成在「動」的處理中,同時加強懸念的設計、安排,從而達到突出人物、深化主題的目的。它在人物性格處理、悲劇結局的設置等方面也都較好的體現了主旨,烘託了全劇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