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利用高反差的色調是什麼蒙太奇
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電影發明後又在法語中引申為「剪輯」。
1923年,愛森斯坦在雜志《左翼文藝戰線》上發表文章《吸引力蒙太奇》(舊譯《 雜耍蒙太奇》 ),率先將蒙太奇作為一種特殊手法引申到戲劇中,後在其電影創作實踐中,又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開創了電影蒙太奇理論與蘇聯蒙太奇學派。
20世紀20年代,愛森斯坦為了向蘇聯以外介紹蒙太奇(俄語:монтаж )理論,借用了法語Montage一詞,並引申到英語中。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電影人從英文電影理論中認識到了蒙太奇理論,最初曾根據法語舊意嘗試將其翻譯為「織接」等意,後發現「舊詞被賦予了新意」,便保留英語音譯,成了一個新名詞。
蒙太奇作為一個重要的電影理論,可謂百家爭鳴。包括愛森斯坦、普多夫金、貝拉·巴拉茲、魯道夫·愛因漢姆等在內的諸多電影導演、理論家都曾嘗試對蒙太奇進行分類。
而關於蒙太奇的定義,更是人言言殊。由中國電影出版社的《電影藝術詞典》中認為,蒙太奇論者的共識是:鏡頭的組合是電影藝術感染力之源,兩個鏡頭的並列形成新特質,產生新涵義。
蒙太奇思維符合思維的辯證法,即:揭示事物和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感性表象理解事物的本質。
Ⅱ 有沒有什麼高飽和色調的電影
《布達佩斯大飯店》、《雨果》的電影色調都不錯,有異域的迷離感。
Ⅲ 為什麼大導演拍的電影都是昏黃色調的
每個導演 將會根據自己對影片的解析 去調節不同的色溫。就如同老謀子的電影一樣他就比較偏愛濃郁的紅色,他把對紅色的運用推向了極致。
紅色是最強有力的色彩, 沖擊波最強,有力、強烈,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興奮、激動、緊張,同時給視覺以迫近感和擴張感,能引起肌肉的興奮、熱烈、沖動。
由於紅色的注目性和美感,它在標志、旗幟、宣傳等用色中占據首位。在世界各國的國旗中,80%的國旗都有紅色;傳說在古代的競技場表演前,被關進紅色屋子的角鬥士要比其他選手發揮得更出色。是紅色點燃了他們的鬥志、激起了熱情。紅色也常用來作為警告,危險,禁止,防火等標示用色。另外,在公用印章上可以見到紅色,這時的紅色代表了權威和不可侵犯。
紅色的涵義很多,像喜慶、熱情、熱鬧、溫暖、活潑、艷麗、芬芳、青春、幸福、吉祥、性感、浪漫、革命、火焰、暴力、侵略、危險等都是其寓意。紅色在心理上還象徵激情,特別是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激情,同時還表達一種潛意識的憤怒、仇恨情緒。總之,紅色是吉祥也是災難,是戰亂的標志,也是平和的象徵,它把青春與死亡、崇高與淫亂、激情和慾望、熱情與瘋狂、神聖與褻瀆這些反差幾近水火難容的內涵全都混合在了一起。
紅色是最有中國特色的色彩。紅色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喜慶、成功、吉利、忠誠和興旺發達等義的象徵。這源於古代對日神的崇拜。中國的皇族推崇紅色,紅色象徵著特權與富足。古代達官貴人的住宅是朱門,他們穿的衣服是朱衣;乘的車子叫朱軒。在傳統京劇里,關羽的一張大紅臉象徵著他耿直、忠義的品格。在傳統婚禮上張貼的是大紅喜字,給新娘遮臉的是紅蓋頭,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紅襖,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紅花等等。這些紅色服飾不但給婚禮帶來喜慶的氣氛,同時也暗示著新婚夫婦婚後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在當代漢語里紅色是政治色彩最濃的一個顏色詞,象徵著革命和進步。如:紅旗、紅軍、紅心、紅衛兵、紅色政權、又紅又專等等。在文革期間,甚至用紅海洋來表示革命。
中國文化喜愛和崇拜紅色,還可能與文化傳統中對慾望、激情的壓抑相關。中國人通過對一種抽象色彩的喜愛和崇拜,迂迴曲折地表達了一種內心深處隱秘的慾望。
紅高粱》是張藝謀的導演處女作,張藝謀大膽運用了色彩的特殊的審美價值,使用了紅色這一極為強烈的顏色,為觀眾創造了一個紅色的世界。片中那種自始至終的紅讓人熱血沸騰,不僅有紅高粱、紅花轎、紅棉襖、紅蓋頭、紅被子、紅辣椒、紅剪紙、紅對聯,還有紅色的高粱酒、紅色的火焰、紅色的太陽、紅色的鮮血等等。影片通過紅酒般的浸血畫面,自始至終呼喚著一種無拘無束、坦坦盪盪的生命觀,表現了人物對生命赤裸裸的欲求,歌頌了人性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張藝謀強化紅色的一個道具和方式是皮影戲。紅彤彤的色調作為皮影戲台的背景,映紅了演員的膚色,照亮了前台白色的幕布,騰發出火紅的激情。
對色彩有非常具體的追求是張藝謀和很多導演的顯著區別之一。張藝謀在影片中通過對色彩的獨特感受和概括,利用色彩本身對於人的視覺的美感效應以及色彩的象徵意義,喚起了觀眾豐富的聯想,調動了觀眾的審美體驗,進而更好的表現了電影作品的主題。
Ⅳ 這是什麼電影
不羈夜 Boogie Nights(1997)
導演: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編劇: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主演: 馬克·沃爾伯格 / 伯特·雷諾茲 / 朱麗安·摩爾 / 海瑟·格拉漢姆 / 約翰·C·賴利 / 唐·錢德爾 / 威廉姆·H·梅西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菲利浦·貝克·霍爾 / 阿爾弗雷德·莫里納 / 托馬斯·簡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7-10-10
片長: 155 分鍾
又名: 一舉成名 / 黃色片之夜 / 熱舞之夜
Ⅳ 你喜歡的電影配色是什麼樣的能具體到某部電影或者某個導演嗎
粉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色彩電影美學裡面的一個不得不提的作品,這部電影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最佳藝術指導。而其中的藝術指導是拋不開電影里的色彩美學的。
這部電影在拍攝1960年代的大堂時,天花板上刻意掛了熒光燈,以區別於三十年代的色彩。「三十年代色彩呈暖色調,有許多實際的照明光源與漂亮的天窗。整體上感覺更加的開放。」
電影中融合非常刺激的色彩,和古怪獨特的人物,似是而非的節奏忽明忽暗,只是稍不注意就會落下思考而情不自禁的鑽到這部唯美的色彩大片里。
這種粉粉的少女心,
看了都心動哇。
Ⅵ 電影色調有哪些呢
按色相分,影片的色彩基調可分為藍調子、綠調子、黃調子等。
按明度分,影片的色彩基調可以分為亮調子、暗調子,有時也稱為高調子和低調子。
按飽和度分,影片的色彩基調可分為濃調子和淡調子。
按照影像的對比程度,可以將影片分為硬調子和軟調子。
按照色性可分為冷調子、暖調子、中間調。
Ⅶ 國外電影大師里哪一位導演對色彩運用的很棒
黑澤明大師的電影色彩運用是最頂級的,他本身是學畫出身。《亂》、《影子武士》等影片中的色彩運用已成「哲學」,《影子武士》中用四種色彩代表軍事上的四大智慧,煞是好看之餘,意蘊深淵。《夢》中的色彩也很美。張藝謀的電影色彩美學上有膜拜黑澤大師的痕跡。
Gus Van Sant的《elephant》,極高的色彩飽和度配以冷峻的主題,
Wim Wenders的《paris,texas》,簡單的三原色也可以配出絕美的畫面,
還有阿莫多瓦,岩山俊二等導演的作品中,色彩的運用都非常出色,
《人魚朵朵》,漂亮的colourful.美麗的高跟鞋
《rose》,法國香水的色調,天空、泥土與rose的畫面
《迷失東京》,迷失在黑白灰的主調中
《練習曲》,永遠淡藍的天空
《天使愛美麗》
蜷川實花《盛櫻花魁(Sakuran)》
導演是日本現在最流行的攝影人,透過粼粼波光看到的吉原游郭
一切恍如夢境
因為色彩而更愛電影
Ⅷ 高飽和度顏色是哪些
飽和度高的顏色一般指的是三原色,即紅色、黃色、藍色。所謂飽和度,指的其實是色彩的純度,純度越高,表現越鮮明;純度越低,表現則越黯淡。在所有的顏色當中,原色的色純度是最高、最純凈、最鮮艷的,通過原色可以調配出很多不同的顏色,例如:橙色、綠色、紫色,等等。
飽和度指色彩的純度,也叫飽和度或彩度,是「色彩三屬性(色相、明度、彩度)」之一。一般而言,純的顏色都是高度飽和的,如鮮紅、鮮綠;混雜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調的顏色,是不飽和的顏色,如絳紫、粉紅、黃褐等;完全不飽和的顏色根本沒有色調,如黑白之間的各種灰色。
各種單色光是最飽和的色彩,物體的色飽和度與物體表面反色光譜的選擇性程度有關,越窄波段的光發射率越高,也就越飽和。
Ⅸ 說說看什麼樣的調色能稱為電影色
三等配色是指三種顏色於色相環上以120度隔開,雖然整體色彩的飽和度不會太高,但一樣給人生氣勃勃之感。然而,三等分配色為電影中最冷門的配色模式,不過適當使用仍會展現出令人驚艷的效果。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採用三等分配色模式來呈現其1964年電影《狂人皮埃羅》的整體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