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霓虹燈下的哨兵
1,《霓虹燈下的哨兵》是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王蘋、葛鑫執導,徐林格、馬學士、袁岳、陶玉玲等主演,於1964年上映。
2,該片根據沈西蒙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上海解放初期,負責警衛上海南京路的解放軍某部八連的戰士們在黨的領導下,抵制住資產階級思想的腐蝕,保衛革命勝利果實的故事。
② 霓虹燈下的哨兵演員表倪萍
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由沈西蒙、漠雁、呂興臣集體創作
霓虹燈下的哨兵
霓虹燈下的哨兵
,沈西蒙執筆,發表於《劇本》1963年第二期。196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部隊前線話劇團首演。劇本以「南京路上好八連」的事跡為題材,藝術地反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初期,在霓虹燈閃爍的大上海經歷的一場特殊的斗爭。繼承革命優秀傳統,抵制資產階級的「香風」侵襲是全劇的主題。該劇將革命軍人的生活和斗爭放到了社會大環境之中,尤其是放到了剛剛解放的大上海這一復雜的環境中,對以往的軍旅戲劇是一個重要突破。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動深刻,反映了戰士們對十里洋場的態度和置身其間的變化,展現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③ 霓虹燈下新哨兵的演職員表
陳思成——飾林虻虻
出生於1978年2月22日,青年導演、演員、編劇,遼寧沈陽人。1996年開始主持沈陽電視台「學生時代」節目。1999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2001年簽入華納唱片公司,並拍攝「統一冰紅茶」廣告正式出道。因自編自導自演的《北京愛情故事》大熱而被觀眾熟知。現為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旗下藝人。
鄭昊——飾張毅(班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話劇團軍人、演員。曾參演多部影視,主要獲獎作品:《我的父親母親》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銀熊獎;百花獎'最佳影片'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人子》獲五個一工程獎。《穿越叢林》自編自演並獲:「魯迅文學」獎。
吳昱翰——飾皮向鋒(皮皮)
吳昱翰是解放軍藝術學院2002級戲劇系的學生,現在在北京貫辰傳媒有限公司,參加多部電視劇的演出。
主要作品:
《我是一個兵》、《五星大飯店》、《飄逝的紅裙子》、
《井岡山》、《我是太陽》
徐 佳——飾柴大喜
新疆人,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話劇隊演員,在電視劇《我是特種兵》中飾演鄭三炮,《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中飾演王艷兵,《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中飾演雷戰。
主要作品:
《戰爭目光》、《DA師》、《上將許世友》、《美麗中國結》《我是特種兵》《狙擊生死線》
徐洪浩——飾黎 響(排長)
青年影視演員徐洪浩,曾主演過《太平天國》、《DA師》、《緝私要案組》、《翁同和》、《情·義》(荷蘭電影)等影視作品,是一個敬業而又具實力的演員。2001年對於徐洪浩是個豐收的一年,一年連續接拍了六部長篇連續劇,其中在寧波由曾經拍攝過《和平年代》的廣州軍區拍攝的《威風凜凜》中擔任男一號戴建強的飾演最為重要,這部戲正在後期製作中,很快和全國的觀眾見面。 李洋——總監制
文藝理論評論家
負責全軍軍事題材電視劇創作、生產
擔任總監制、總製片人、總策劃:
《八路軍》、《雄關漫道》、《井岡山》、《歷史的天空》、《亮劍》、《DA師》、
《沙場點兵》、《熱帶風暴》、《歸途如虹》、《和平年代》、《戰爭目光》、《暗算》等
國家電影「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電視劇「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全軍「金星獎」等獎項主要評委
龐 敏——製片人
製片人:
電視劇《八路軍》、《雄關漫道》、《無愧蒼生》、《英雄虎膽》、《我是太陽》、《暗算》、《戰爭目光》、《仁者無敵》等
演員:
電視劇《渴望》、《美容院》、《書香門第》、《天地糧人》等
電影《小字輩》、《霧都茫茫》等
第十九屆全軍「金星獎「優秀製片人
榮獲「軍事題材電視劇突出貢獻獎」
《八路軍》獲「五個一工程獎」、第二十四屆「飛天獎」 、第二十三屆「金鷹獎」、全軍「金星獎」
《雄關漫道》獲「五個一工程獎」、第二十五屆「飛天獎」 、全軍「金星獎」
《無愧蒼生》獲全軍「金星獎」、第二十五屆「飛天獎」 、「五個一工程獎」
《強渡嘉臨江》獲全「金星獎」
《陳雲在臨江》獲全軍「金星獎」、第二十三屆「金鷹獎」
《天地糧人》獲「五個一工程獎」、第二十五屆「飛天獎」
《暗算》獲「五個一工程獎」入選作品獎、全軍「金星獎」
王戈洪——編劇
電影
《將軍與孤兒》、《沖出亞馬遜》、《驚心動魄》、《情暖萬家》、《神秘谷》、《血脈》
劇本
《沖出亞馬遜》、《驚心動魄》獲「夏衍文學獎」
電影
《沖出亞馬遜》、獲「金雞獎」、「華表獎」
《驚心動魄》獲「華表獎」
《情暖萬家》獲「五個一工程獎」
張玉中——導演
主要影視作品:
電視電影《雙重現場》、《夜的童話》、《呂正操1942》、《冰壩》、
《美麗謊言》、《楊成武強攻東團堡》、《蕭鋒血戰陳庄》
電視劇 《新四軍》(26集、導演之一)
《陳賡大將》(20集、導演之一)
《陳雲在臨江》(7集、導演)
《兵變1938》(24集、導演)
《雄關漫道》(20集、導演)
個人單項獎:獲全軍「金星獎」優秀導演獎
《新四軍》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
《陳雲在臨江》獲「金鷹獎」、「飛天獎」、全軍「金星獎」
《陳賡大將》獲「飛天獎」
《呂正操1942》獲「河北省新聞獎」
《雄關漫道》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全軍「金星獎」
④ 80年代當紅女星黃梅瑩,憑《渴望》爆紅,現狀如何
一部《渴望》成為火遍大江南北的經典電視劇,這也是首部室內劇;它不僅創下了當年電視的收視率,更是捧紅了其中眾多演員,成為首部追星的電視劇。在這部劇中,有主角,有配角,同時還有很多老戲骨,讓觀眾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黃梅瑩飾演的王亞茹」;劇中,她是一個讓觀眾恨的癢癢的配角,劇外,她通過這部劇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黃梅瑩老師是內地80年代的女神之一,年輕的時候長得非常的漂亮,和老公金鑫恩愛了30年,真的是演藝圈中為數不多的神仙眷侶,如今的黃梅瑩老師偶偶也會演演戲嗎,但是基本屬於淡出演藝圈了,畢竟年齡到了。
⑤ 柳堡的故事男主人公副班長的扮演者李俊的扮演者近況廖有梁近況
廖有梁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大決戰第2部淮海戰役 (1991) 庭院深深 (1989) .... 老尤 在被告後面 (1983) .... 郝寶生 都市裡的村莊 (1982) .... 陳金根 霓虹燈下的哨兵 (1964) .... 新戰士童阿男 柳堡的故事 (1957) .... 李進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丈夫的秘密 (1985) .... 副導演 在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廖有梁扮演了一個與資本家女兒產生愛情糾葛的新戰士童阿南,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過,自此後,廖有梁就從銀幕上消失了。日前,同廖有梁有著深厚戰友情的劉鴻聲,不無傷感地對記者說:「廖有梁在2002年就去世了,晚年生活很不幸。」 廖有梁原來是第20軍的舞蹈演員,因為長得帥氣,廖有梁被選中當電影影員。拍完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後,廖有梁與武漢軍區的一個舞蹈演員結了婚,並很快有了一個兒子。 文革之後,廖有梁轉業到了上海,那時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據劉鴻聲老先生說,廖有梁夫婦到了上海後不久就離了婚,「他愛人到了美國,把兒子也帶走了,從那以後,廖有梁就一個人在上海,孤苦伶仃的。」 廖有梁沒有再婚,晚年時很孤單。「每年『好八連』搞活動,都會請我們這些老演員來聚一聚。每次見到廖有梁都感覺他老了,人很瘦,牙也掉了,肝也不好。」 而生活上,廖有梁也是溝溝坎坎。晚年時,上海市政府分了一套住房給廖有梁,在裝潢時,卻一下被人騙去了好幾萬塊錢。這給了廖有梁極大的打擊。2002年,新房子終於裝修好了,可是廖有梁卻一病不起。「最後連新房子一次都沒住過,就在醫院里去世了,走的時候身邊一個親人也沒有。只留了一盒錄音帶,裡面記著他的遺囑,還有和老戰友告別的話,只有一句——『能夠活著,多好啊!』」 雖然在電影里,廖有梁演了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可是現實生活里,他的生活卻如此凄涼。據劉老先生說,廖有梁去世後,他兒子才回國,「因為廖有梁還有遺產。」(賀沂沂)
⑥ 霓虹燈下的哨兵的演職員表
導演:王蘋 葛鑫
編劇:沈西蒙
攝影:黃紹芬
錄音:丁伯和
美工:張漢臣 徐克己
作曲:呂其明
剪輯:諸錦順
化妝:倪亦非 陳雲
繪景: 庄繼光
導演助理:王潔 呂薇
特技設計:曹有光
特技攝影:陳渭滄
製片:沈錫元
演奏:上影樂團
指揮:呂其明
⑦ 八一電影廠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演員表
霓虹燈下的哨兵 (1964)
導演: 王蘋 / 葛鑫
編劇: 沈西蒙
主演: 徐林格 / 袁岳 / 廖有梁 / 劉鴻聲 / 陶玉玲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4
⑧ 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人物介紹
導 演
王蘋、葛鑫
編 劇
沈西蒙
主 演
王士學 張耐霞
類 型: 劇情 / 戰爭
時 長: 100分鍾
地 區: 中國
語 言: 中文
色 彩: 黑白
製作公司: 天馬電影製片廠
演職員表:
演員:
徐林格(指導員路華)
宮子丕(連長魯大成)
馬學士(三排長陳喜)
袁岳(八班長趙大大)
廖有梁(新戰士童阿男)
劉鴻聲(老班長洪滿堂)
陶玉玲(春妮)
丁尼(周德貴)
王學士(周阿榮)
吳彬(童媽媽)
張耐霞(童阿香)
余肖梅(林媛媛)
李傳弟(羅克文)
李恩琪(林乃嫻)
姜曼璞(曲曼麗)
安家祥(老K)
金甲(老七)
桂步雲(非非)
袁之遠(戴維斯)
導演助理:王潔、呂薇
原著: 沈西蒙
攝影: 黃紹芬
特技攝影:陳渭滄
製片: 沈錫元
錄音: 丁伯和
剪輯: 諸錦順
美工: 張漢臣、徐克己
作曲: 呂其明
演奏: 上影樂團
指揮: 呂其明
化裝: 倪亦非、陳雲
特技設計:曹有光
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的演員全部出自南京前線話劇團,裡面的大部分演員一生只出演了這一部影片。但就是這一部影片,卻讓觀眾永遠記住了他們。
陶玉玲 (1934.10.28-) 女演員。
江蘇鎮江人。1949年入華東軍政大學 文藝系戲劇隊學習,1951年入華東軍 區文藝幹部訓練班學習。1952年後在 華東軍區解放軍藝術劇院(後為南京 軍區前線話劇團)任演員。曾參加演 出《東海最前線》、《東進序曲》、 《心病者》等劇目。1956年因在八一 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影片《柳堡的故事 》中飾演農家少女二妹子而知名。19 64年在影片《霓虹燈下的哨兵》中塑 造了嫻淑、堅毅的農村婦女春妮的形 象。「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復員, 在南通市晶體管廠當工人。1975年返 回前線話劇團。1978年起任八一電影 製片廠演員。先後參加拍攝《二泉映 月》、《歸宿》等影片。 演出影片 1957:柳堡的故事 1958:英雄島 1959:江山多嬌 1964:霓虹燈下的哨兵 1978:三個失蹤的人 1979:二泉映月 1980:奸細 1981:歸宿 1982:如意 1983:沒有航標的河流 1984:夏明翰 明姑娘 1985:幸運的人 1986:望日蓮 1987:夢想家
馬學士
馬學士文革後轉業到武漢當了演員。愛人張忻珍也是前線的演員,離休幹部,目前生活不錯。
⑨ 27歲出演首部電影,渴望中飾演「王亞茹」,黃梅瑩如今怎麼樣了
說起黃梅瑩這個名字,可能大家對她都不熟悉,但是相信大家對於她演過的角色應該不陌生了,在《山楂樹之戀》裡面飾演的靜秋的媽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真正讓黃梅瑩出名的並不是因為這部劇,而是另外一部劇《渴望》。直到後來在《渴望》這部劇中飾演了王亞茹,她的演繹人生也是達到了最高峰。
她27歲初登熒幕,直到40歲走紅,如今依然為了作品的完美,堅持不用替身,實在讓人敬佩。有的人年少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在努力和沉澱契合最好的時候,終會得到自己值得擁有的一切。如今,黃梅瑩和丈夫已經六十多歲,卻依舊活躍在熒屏,兢兢業業的演戲,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