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星馳電影中有多少鏡頭是致敬其他電影的
喜歡周星馳電影的朋友們一定會發現,星爺電影里的很多鏡頭,都模仿了別人電影里的橋段,而且幾乎每部電影里都有,模仿最多的應該就是李小龍了,誰叫星爺是李小龍的鐵桿粉絲呢。
致敬和抄襲絕對是有本質區別的。周星馳的致敬,就相當於我們寫文章引用了一兩句名人名言,但是所寫的都是我們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已經與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無關。而一些導演的所謂借鑒,則像一個笨蛋學生照抄別人作業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到最後還大言不慚的寫上: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致敬,一般是導演在自己的作品中刻意借鑒並使用了某些經典電影中的經典鏡頭或人物形象,目的是引起看過這些經典電影的觀眾的共鳴,並向經典作品致敬——所謂的致敬一般都是一閃而過,僅限於一兩個鏡頭或片段。在周星馳還有昆汀的電影中,經常出現類似的致敬,周星馳甚至還在《百變星君》中致敬過昆汀的《低俗小說》。
而抄襲,則是導演或者編劇為了偷懶,照搬別人作品中的整段劇情甚至分鏡,目的是忽悠那些沒看過原作的觀眾——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愛情公寓其中有一集是關於「蟑螂鼠」的。
Ⅱ 周星馳電影《食神》在最後比賽中評委為了製造混亂而表演的一段舞蹈出自哪裡
最後薛家燕跳的那段舞蹈據她說是自己臨時想出的,就跳了.後來看效果還不錯.這可是她在一次訪問中說的哦1
Ⅲ 《國產凌凌漆》這部電影中,可以吐槽的隱喻有哪些
鏈接: https://pan..com/s/1SHloUA1dXventFHbp9t-zw
Ⅳ 李小龍女兒叫昆汀"閉嘴" 稱他根本不了解李小龍,李小龍是個什麼樣的男人
他的女兒生氣,是因為她看到了一個不實的影片,她的爸爸在影片中的形象與她心中的形象不符,因此她才說他們根本不了解李小龍。
此外,李小龍性格兩極分化,一方面,他有著極大的耐心,比如教功夫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李小龍教學循循善誘,極富耐心。但另一方面,他又很狂妄,且性格暴躁,在香港,他狂傲的性格曾經得罪過不少人。影片中對他的描述可能是真實的,但我們都不願意接受。
Ⅳ 給周星弛配音的演員叫什麼
石班瑜
發言人:007008 發布時間:2003.09.25 04:12:46 帖子順序號:931 來自:61.171.*.*
內容:
作者:十維空間 提交日期:2003-09-20 02:50:00
有一個人居然承包了周星馳1989年以來的幾十部影視劇的配音,他的聲音就在我們耳邊回盪,但我們卻始終叫不上他的名字。
他的原名叫石兆采,藝名石班瑜,年齡比周星馳略大,差不多有42、43歲。1985年開始進入配音界。他的聲音很尖,不純正,不是好的配音演員胚子,配音的角色不是壞人,就是太監,沒有代表人物。1989年,周星馳與劉德華合作《賭俠》,當時的出品公司永盛公司力捧周星馳,特意到台灣給他挑配音演員,結果石班瑜不入主流之耳的聲音於周星馳那種誇張頹廢的演技正好相吻合,從而改變了他前面的道路。
那段經典對白:「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我沒有珍惜……」是在香港的錄音棚配的,事先石班瑜分析了它的成分:75%的真誠,加上25%的虛偽,為了立刻打動女孩子,還得帶有一點哭腔。他把那段話背下來,進錄音棚後,讓關了燈,哭著說出整段台詞,一次就OK了。
他對《大話西遊》印象最深的是孫悟空和觀音對話那段戲,他要同時表現跨越500年的兩個人,孫悟空和至尊寶,表現出兩人非常不同的個性:孫悟空目空一切,還帶有很強的猴子的特點,至尊寶是個普通人,碰到種種變故,疑惑不解。
據石班瑜說,他在替角色詮釋的時候,與生活中是兩種不同的聲音,平時使用正常而普通的聲音與人交談,只有在和朋友一塊開心的場合,會用戲劇化的語調增加歡樂氣氛。
據悉,1999年10月,石班瑜到深圳,乾的還是老本行:電視製作及配音。
在國內獲得票房大捷後,周星馳的《功夫》將在今年3月正式登陸北美。有報道說,《功夫》將出現在聖丹斯電影節的「首映」單元中,屆時周星馳將參加影片的美國首映禮。《功夫》的英文名字是《KungFuHustle》,是「功夫速成」或「功夫騙子」的意思。而且該片被定位為限制級,分級理由是:「動作場面過多,而且非常暴力」。在日前由網易與星輝公司舉辦的周星馳《功夫》電影研討會上,周星馳談到了對進軍北美的期望以及國語配音等話題,本報作為八家媒體代表之一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華語電影將來不只靠功夫片闖世界
問:華語電影是不是只有靠中國傳統武術和功夫得到海外市場?
周星馳(以下簡稱周):不一定。暫時呢,對全世界觀眾來說,中國功夫是他們認識和感興趣的東西。這要感謝很多偉大的前輩,比如李小龍先生,把這個基礎定下來。但是不代表我們只有中國功夫,譬如說之前我也拍過《食神》,我常說中國菜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菜,這么說我一點都沒有難為情的感覺。這些都能成為在全世界流行的電影的題材。
問:幾年前有一個消息說好萊塢請你去導演《食神》。
周:網上的消息嘛,我也不知道是哪傳出來的,現在還在炒。
問:《少林足球》確實在北美上映過,也是網上說有41萬美元票房,不知道准不準?現在到《功夫》了,是不是要總結一下當時《少林足球》的教訓?
周:41萬美元是比較準的。我當然希望這次比上次好,但是有多大的進步,還要看電影本身的創意,是不是可以讓不同文化的人喜歡。也要看電影發行公司的市場計劃大致在什麼樣的范圍,當時《少林足球》全美只有七個影院放映,不是一個很正規的放映,希望這次能多些影院。
問:張藝謀的《英雄》拖了兩年,後來終於全面上映,又通過昆汀做了一些工作,所以發行得非常好。
周:市場宣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最後還得看電影本身。我跟朋友一起去看《英雄》,朋友問我行不行?我說行,我覺得好看。這是基礎。
問:原先香港有一個說法,說票房最好的是「兩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一周和一成早就去好萊塢掙美金了,剩下的一周是不是也非常想去那兒?
周:如果我選,我想繼續在香港和內地拍我的電影,做事情比較方便。要我拍一些我根本不了解的我做不好,除非有很多時間去做。電影本身非得要有市場才能生存,國內現在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將來會更完善。為什麼好萊塢可以用天文數字資金拍電影?拍電影的錢整個山都可以買回去,就是因為他們有全世界的市場。資金越多,你會更有進步,所以非得把市場開發出來。
■希望石班瑜不要太誇張
問:你的電影在內地傳播有一個重要人物———石班瑜,他給你做配音,你跟他感情如何?
周:石班瑜是一個很好的人,我認識他很久,第一次配音就有一種很配合的感覺,所以一直到現在。我也不是常有電影出來,我們不是常見面,電話也不講,除非有很重要的事情。我每次都跟他說,不要太誇張,因為我的廣東話版本沒有那麼誇張,但是他配音就提高一點,很多時候效果更好,但是現在覺得還是不要太高。
問:這兩年,因為你的電影周期較長,大家總是翻一些老片去看,很多人都說看了粵語的周星馳電影,發現我認識的周星馳完全不一樣了。拿《國產零零漆》來說,周星馳的原音很經典,把那種冷幽默揮灑得淋漓盡致。
周:石班瑜把《國產零零漆》配成什麼樣?
問:音色不一樣,你是偏低音,他是比較尖厲的聲音。
周:原來不是這樣的,我是很低沉的、很深情的那種。
問:不過也算歪打正著。石班瑜配音的感覺更像是一種動畫片,更喜劇化一些,讓很多的段子,變成大家可理解的,就像閱讀漫畫似的,不可能深度理解,但有一個直觀的概念。
周:石班瑜是一個天才,很有這個感覺,所以好。
■記者手記■
周星馳是一隻刺蝟
周星馳身穿深色條紋西服出現在研討會上,身形比銀幕上和想像中要瘦削一些。入座前是矜持的笑和有力的握,入座後是專心的聽和謹慎的答。
問:《功夫》是您獻給中國電影一百周年的作品?周星馳一頭霧水地回答:沒有。
問:請問星爺,您的電影在香港電影史上所處的位置?周星馳茫然地回答:我是其中一分子,但是自己沒有辦法講,普普通通啦。
問:今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功夫》為什麼不設置成你痛打日本武士的結局?周星馳嬉笑著答:我在續集里加上吧。
這真是你說前門樓子,我說機槍頭子了。眾家媒體七嘴八舌地提問,但雙方明顯不在一個話語體系中。通過這些對答,我清楚地感覺到,周星馳害怕大詞。他習慣於苦思冥想兩句三年得,然後到片場和風細雨或電閃雷鳴地完成個人的思路,但他不習慣高坐講壇,豪談縱論。那些個聘他為客座教授、兼職教授的大學們,端的是棄人之長用人之短,司馬昭之心太過明顯了。在對話的前半個小時之內,一直就是這種不搭調的狀態。周星馳不熟悉這種形而上的提問,他對生人的距離感也需要慢慢消除。在雙方求同存異的找尋中,笑意開始寫在臉上,話題漸漸展開,深入。
說到石班瑜,周星馳表現出一種矛盾的心態,他知道自己在內地能有「喜劇之王」的無上榮光,這位「聲音版周星馳」居功至偉,但他對石班瑜造成的普遍的誤讀又心有不甘。以他今日的身份,他不會公然訾議自己的合作夥伴,但他仔細地詢問了《國產零零漆》中一段深情的表白是如何轉化成高音之後,還是說了句:希望不要太誇張。
說到創意,周星馳甚至動用了一個大詞和一句英文以顯重視:人類文明的進步靠的就是創意,IDEA!他不知道怎麼用國語來表明對盜版的決然的憤慨,只是責問道:你能想像嗎,我們這么辛苦地拍電影,得益的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說到《少林足球》在香港破了所有的票房紀錄,(《功夫》至今尚未完全超越),在亞洲、歐洲都是一路飄紅,惟獨在北美遭遇滑鐵盧,周星馳較真地說:據我所知,當時在全美國只有七家影院在上映,這當然不是什麼正規的上映了。
周星馳不承認自己是一個「不快樂的人」,也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年看一百部電影的「刻苦的人」。在交流中發現,周星馳是個有童心的導演,但不是個精明的電影商人,「周星馳」這塊金字招牌遠未得到全面的開發。這么多年,周星馳沒有為自己的忠實FANS製作一套完整的影碟出來;《少林足球》拍成時,內地擁躉已數以千萬計,卻因為沒有通過審查而白白丟掉大塊蛋糕;《功夫》的票房如此之高,斧頭、披風之類的後產品卻未全線跟進,從唯一的彩色棒棒糖賣瘋的情形看,一個絕大商機又算錯過了。
這些不如意,除了念頭不及外,還有就是力所不及。比如說,北美上映的影院數就是他不能控制的。再比如說,都以為憑周星馳之「鐵腕」,《功夫》該當是他全程式控制制之下的「作家電影」,卻有傳言說,《功夫》一剪完成後,投資方以不適合北美觀眾口味為由進行了二次剪接,簡化故事增加特技,周星馳被排除在外……若果如此,那些以《功夫》為範本,視他為古往今來第一大導演的媒體評論豈不成了空中樓閣?
西諺雲,狐狸知道所有的事情,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對周星馳這只刺蝟來說,這件大事就是關於電影的IDEA。
作者: 李星文 編輯: 前線
Ⅵ 昆汀在《好萊塢往事》中到底有沒有把李小龍刻意的貶低
我個人認為是有的,很多人可能會說戲說不是胡說,但是我覺得,昆汀這並不是簡單的戲說了。他要是真厲害就去這樣改編馬丁路德金,讓馬丁路德金讀文時被惡搞,看看黑人群體會不會饒了他。
如果Cliff和李小龍是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參加武術巡迴賽,那麼李小龍能殺死Cliff,但如果他倆是在菲律賓叢林里徒手對戰,Cliff能殺死李小龍。」
別管啥Cliff不c了,打過打不過是一個概念,這部戲里讓李小龍一陣裝比然後被人揍了情節,就是在說李小龍就是個小丑,我不能接受。
Ⅶ 你覺得《西遊·降魔篇》好在哪裡
昨天看了,這個電影很好啊,確實很好啊。
講如何評價「這個電影」的話,就評價「這個電影」嘛。別評價喜劇演員周星馳,更別評價《大話西遊》啊。
目前為止,這是唯一把佛教精神講出來的電影。
比貝爾托魯奇大師的《小活佛》講得明白,也比仁波切大師《高山上的足球隊》拍的好很多。濃縮了邏輯極限的《金剛經》就這樣輕松被拍出來了,很意外。《西遊記》原著里最重要的佛教精神,也第一次在屏幕上被基本還原了出來。
佛經是非常枯燥煩人的,所以有了佛教故事。但佛教故事除了少數有禪機的,大多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實際上《西遊記》可能是全世界寫得最好的一個佛教故事。
央視版《西遊記》和劉鎮偉《大話西遊》,這倆一個是兒童連環畫,一個是戲說都市三角戀,可算不上是佛教故事。我們知道《大話西遊》是一個MIX,王家衛《東邪西毒》的感情底子,劉鎮偉的搞笑段子,周星馳的表演,成就了這個MIX。
今天周星馳這個西遊,從思維深度上講是邁了大台階的。用電影里的台詞講,就是」只差一點點。」
當然,現在當道的知名導演里,有佛教思維的也不少,科恩兄弟、科利馬基、賈木許、昆汀、沃卓斯基姐弟、杜琪峰都比較典型。但現在開始,這個名單里要增加一位,這一位就是周星馳。
在整個亞洲的導演圈裡,周星馳的眼界、觀念、手段都是非常前衛的。他將是一位可以確立自己風格的厲害導演。
所以其實大家可以把喜劇演員周星馳忘掉了。來討論一個「業余導演」。如果說導演昆汀是從看錄像帶開始的,那麼導演周星馳就是從看漫畫和表演喜劇開始的。所以,周星馳的風格就是漫畫的風格。
簡單很好。
周星馳自從自己當導演開始拍電影以後,作為導演就有個好處,他是簡單的。從《少林足球》開始就是。我們說他的電影是一種漫畫式的電影。顯然的,漫畫在這些年他的電影中得到持續推進,以後,這將會是他的一個標簽。也就是我們講「風格」這兩個字。
視覺是簡化後誇張的,節奏是打怪升級的,人物是善惡分明的。這是漫畫。
所以看《降魔篇》,我們就可以看到很多出乎意料的點。新鮮也是畫漫畫的一個要求。
「無厘頭」不是周星馳的導演風格,而是香港電影在上個時期的總體特徵,周星馳領銜主演的眾多電影集中提現了這個。比如我們說《麥兜》、說《家有喜事》、說《東成西就》,這些都是無厘頭的,但這些不是周星馳的。無厘頭是安迪·卡夫曼更早就已經創造的喜劇風格。
實際上周星馳是性格非常認真的人,非常認真地認為電影可以拍成漫畫。這個就厲害了,就像村上隆認為卡通應該是自己的藝術品的表達方法。你以為不行吧,不能登大雅之堂吧,結果人把卡通展在盧浮宮里了。
Ⅷ 為什麼同樣是借鑒其他影視劇,愛情公寓被大家認為是抄襲,而周星馳的電影就是致敬
星爺在《百變星君》里有一段模仿昆汀《低俗小說》里的舞蹈,每一個動作都是還原的,但拿掉這段舞蹈,整個電影還是成立的。
《愛》你有一段張偉故意吃龍蝦過敏來拖住胡一菲,這是抄襲的《生活大爆炸》裡面的,如果拿掉這段,劇情中就會出現空白,前後沒法接應。
此方法不適用於所有作品,但特別適用於《愛情公寓》,如果你把《愛》中所有有爭議的片段全部剔除,你就會發現它基本就剩個片頭片尾曲了。
1.星爺的電影中出現其他作品的場景往往是對原作的顛覆,往往加上自己的風格(比如《國產凌凌漆》很多地方和設定都沿用了著名IP007系列,但其中星爺自己的個人風格非常明顯,對原作是很明顯的顛覆);而《愛情公寓》往往是大篇幅的雷同(這個已經有很多視頻、文章做過對比,從場景到台詞完全一樣),還有不動腦子的照搬(比如除了一些跨國公司等特殊場合,你見過有幾個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用英文名字、有幾個我國普通年輕人隔三差五就半夜三更在家裡辦派對狂歡,這貌似更符合歐美那邊的生活狀態……)
2.星爺的電影中用到其他作品的一些元素都是來自知名度特別廣的作品,而且選取的場景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讓人一眼就看出他是在哪部作品的元素(還是《國產凌凌漆》,片頭對007經典片頭的惡搞就告訴你這部電影在向誰看齊、還有主角凌凌漆也是對007的惡搞)。《愛情公寓》很雞賊的一點,它抄襲的來源是當時在國內電視受眾相對少的美劇(那時候國內電視台雖然有一些引進美劇,但畢竟不是收視主流),這也是為什麼最開始沒被大量的扒抄襲。
這就是那句話:致敬是怕你不知道原作品,抄襲是怕你知道原作品。
說句題外話,當年《愛情公寓》還沒被大規模實錘,只是有一些美劇、英劇愛好者指出抄襲時,我只是聽到一點風聲。那時候覺得抄襲有錯,但還沒對其產生反感,那時候以為大概某個場景或某段故事是抄襲,還算可以彌補的錯誤。
直到實錘大佬們捶出幾乎一模一樣的翻版……真的惡心了……
Ⅸ 周星馳在電影中都跳過哪些舞
歌是這首You Never Can Tell----Chuck Berry 的
電影呢叫低俗小說,至於舞蹈么叫什麼名字的,完全是自發的,音樂風格是鄉村加jazz.如果一定要定義是什麼舞蹈的話,那隻能說也是jazz拉.還有點牛仔的風格
又譯:《黑色通緝令》
美國米拉馬克斯電影公司1994年出品
編劇:昆汀·塔倫蒂諾
羅傑·阿瓦里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主演:約翰·特勒沃塔
塞繆爾·L·傑克遜
Ⅹ 周星馳《功夫》的動作指導是誰
袁和平
袁和平,人稱八爺,出生於廣州,與元華、成龍及洪金寶等同為「七小福」成員,香港著名電影動作指導、導演,是香港動作電影其中一個最成功和具影響力的人
出生於武術世家的袁和平,1945年出生於廣州,原籍北京,年輕
時綽號「大眼」,如今已被尊稱為「八爺」,香港著名電影動作指導、導演,是香港動作電影其中一個最成功和具影響力的人。父親是電影史上首位武指袁小田,是京劇世家傳人、香港藝壇著名演員兼武術教練,精通北派功夫。袁小田在50年代曾主演近百部描寫中國歷史上武林高手黃飛鴻的功夫電影。袁和平也參加演出。1970年任《瘋狂殺手》武術指導而進入導演領域。第一部是《瘋狂殺手》,而後為《餓虎狂龍》(1972)、《壁虎》(1972)、《盪寇灘》(1973)、《小雜種》(1973)等片擔任武術指導。後為吳思遠賞識,設計《鷹爪鐵布衫》動作。1978年升為導演,獨立執導《蛇拳》(蛇形刁手)、《醉拳》兩部功夫喜劇,將功夫與雜耍逗趣糅在一起,大受歡迎,也讓成龍一炮而紅,獲得巨大成功,成為聞名香港、東南亞地區和日本的著名功夫片導演。之後執導《南北醉拳》(1979),與洪金寶合作《林世榮》(1979)。80年代執導《奇門遁甲》(1982)、《霍元甲》(1982)、《笑太極》(1984)等。1985年導演時裝動作喜劇《情逢敵手》,將流行霹靂舞與武術熔於一爐,創出新的娛樂效果。後為德寶公司拍攝《特警屠龍》(1988)、《皇家師姐Ⅳ直擊證人》(1989)、《洗黑錢》(1990)等時裝動作片。1992年與徐克合作《黃飛鴻Ⅱ男兒當自強》獲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隨後又導演了《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1993),獲第十三屆香港金像最佳動作指導提名。《蘇乞兒》(1993)、《太極張三豐》(1993)、《火雲傳奇》(1994)、《詠春》(1994,又名《紅粉金剛》)、《功夫小子闖情關》(1999,又名《太極拳》)等,並為王晶的《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1993)、陳嘉上的《精武英雄》(1994)、李仁港的《黑俠》(1996)等設計動作。1999年應好萊塢之邀,為《黑客帝國》系列設計動作,引起全球轟動。隨後又為昆汀·塔倫迪諾的兩集《殺死比爾》、徐克的《蜀山傳》(2001)、周星馳的《功夫》(2004)、馮德倫的《精武家庭》(2005)、於仁泰的《霍元甲》(2006)等做動作指導,皆獲成功。袁和平還曾執導電視劇《太極宗師》、《新少林寺》等,並曾為央視《水滸傳》設計動作。為電影《功夫之王》(2008)擔任動作指導。
當年袁和平曾在模仿美國電影《金剛》的港片《猩猩王》中穿著厚熱的戲裝扮「猩猩王」,現在他則以美國影片「黑客」三部曲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動作指導。今昔對比,恍如隔夢,似乎難以置信,實際卻是「大眼八爺」憑借多年的努力和超強的實力得成的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