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演員片酬的交付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據合同來付片酬。交付片酬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拍完馬上支付片酬,無任何分紅
並不是所有演員都能夠獲得上映之後的分紅,比如一些客串的演員或者是一些咖位不高的配角。他們的戲份並不多,可能只在劇組里待上半個月就走,這樣的演員一般拍完之後立馬就能拿到自己的片酬。
而演員那邊往往不會立即拿到片酬和分紅,而是等到年底工作室進行結算的時候,一次性拿到自己該年度應該拿到的錢。這樣的演員往往也不是那種靠演戲養活自己的演員,而是將演戲當作一種投資在做。
當然,這樣的方式往往只針對於一些有實力、資源多的演員。這些演員的工作重心通常會放在好作品的輸出上面,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流量去進行快速的變現。他們在拍戲的時候也會更加認真,期望能夠用好的表演來征服觀眾。
⑵ 鄒兆龍出演《黑客帝國》,贏得終身分紅權,具體是什麼情況
這部電影當中他是唯一參演的華人演員,當時他的功夫技巧和武打身形全部都被記錄了下來,用於未來的電影進行使用,所以黑帝製片方給予了他永久分紅這一福利。
李連傑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辭演,他後來在《魯豫有約》中說出了原因。對此很多人議論紛紛,想法不盡相同,不過這都是個人意願,但這無疑是一個相當於「鐵飯碗」造福後代的做法,因為《黑客帝國》的高票房,一定會讓鄒兆龍獲得不小的收益。
片酬有兩種,可以拿固定的數目,也可以分票房,也可以兩者都有。
拿徐崢的泰囧來說:當初電影公司並不看好這個劇本,徐崢自降身價自導自演,全片總共花費6000萬(3000萬製作+3000萬宣傳),沒想到最後12億票房,電影公司分到六億多,徐崢又拿到了6000萬的票房分紅。
⑷ 電影建國大業中的演員有沒有報酬是不是無償演出
沒有,零片酬出演。
2009年9月20日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在京舉行全球首映新聞發布會上媒體對劇組演員大多零片酬參演一事提出質疑,影片總導演韓三平表示「若票房過了兩億,會補給演員們片酬的。」
但適逢60周年大慶,全國人民愛國情操空前升華,觀眾狂熱捧場,截至10月16日,《建國大業》在全國各地收入就已超過4億,創造了國產影片票房收入的最高紀錄。
媒體再次提起總導演韓三平曾說要給演員補片酬一事,中影消息發言人翁先生表示,演員片酬將回饋給社會。
創作背景:
2009年初,在建國60周年前夕,王興東就想寫一個作品,把自己作為政協文史委委員期間收集的很多資料都用上。該劇本的創作就是寫出各黨派齊聚北京。
當時宋慶齡到北京上車後,毛主席跟她說「歡迎你來北京,我們共商建國大業」,再加上當時介紹李濟深北上時,也稱「他是來共商建國大業」,該片的名稱《建國大業》由此而來。
⑸ 電影票房和演員片酬是如何分配的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5)電影演員分紅擴展閱讀
票房結算時間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是六個月結算一次。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演員高片酬也與大量外來資金湧入這一行業有關,很多資金為了讓影視項目獲得群眾關注,不惜高價吸引明星演員加入,同時進行各種惡意炒作。」
曾鈁建議,對惡意抬高片酬及惡性炒作高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進行行政警示,同時建立演員片酬指導制度,大幅超過指導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需要出具說明文件來闡述高片酬的合理性。
為降低明星演員高片酬的不良社會影響,曾鈁還建議,弘揚正確的價值觀,消除社會不良影響,不宣傳、不炒作明星片酬,不鼓勵媒體出台收入排行榜。通過窗口指導,限制影視劇宣傳中僅以明星作為過度宣傳方式的行為。同時鼓勵明顯多做公益慈善事業,多參與學習,為廣大青少年樹立人生榜樣。
⑹ 娛樂圈演員拍完電影是馬上付片酬還是上映以後再付片酬
實際上,演員工資的交付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據合同支付。
⑺ 演員片酬,實際到自己手裡的是多少一般都是什麼比例分配
娛樂圈中的明星很賺錢,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要不然也不會有很多人擠破頭也要硬闖入這個圈子。而他們的收入都是世人關注的焦點,有些一線演員就算沒有演技,片酬也很高,動不動就是幾千萬,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兩部劇,買一座豪宅的錢就有了。就算是三四線明星的片酬也是普通人不敢想像的。這讓很多人產生了一些疑問,演員真的這么掙錢嗎?他們的片酬到自己手裡的是多少呢?會不會按比例分成呢?如果是的話,是怎麼分的呢?其實這個問題需要分情況。
娛樂圈裡的演員需要按時交稅,就算再除去衣食住行以及宣傳和慈善等支出,其餘的錢加起來也是正常人一輩子都賺不到。正是因為這樣,不少人都想成為一名演員,就算不能混成像成龍一樣的大咖,在娛樂圈成為一位三四線的小明星也能夠賺很多錢。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為什麼大家擠破頭也要往那個圈子裡進了呢?娛樂圈的確復雜,但是能夠得到普通人享受不到的片酬。這條路很難,但如果有這個能力,不妨闖一下試試,由衷祝願在這個圈子裡混得人能夠永遠保持純真。
⑻ 演員片酬的問題,一直都是一個很隱晦的事情,那麼是怎麼給演員付片酬的
最多的方式:分階段支付!娛樂圈支付演員片酬,最多的方式是分階段支付,這個比例占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上映後支付的大都是片酬入股或者參與投資。很少有演員上映後才拿到片酬的。但是有一種例外,那就是片酬入股這種形式。
最好的辦法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作為演員,必須對自己演的戲負責,不能不管拍的好不好,錢都全額拿走!錢放好,收益高,演員也可以提出增加片酬!
而說到「參與分成」這個問題,我感覺這招玩的最好,並且「運氣」最好的演員,應該是徐崢了。他參與的很多電影都是屬於那種「低成本」高回報的作品,所以在他有點名氣之後,就經常以「低片酬」+「參與分成」的方式,參演某些電影的製作,但是不得不說,他的運氣是真的好,近幾年的他賺的是「盆滿缽滿」,只要是他參與的「低成本」電影,票房基本上都是「一路飄紅」
⑼ 是不是拍電影電視劇收視率賺的錢演員能分到嗎
一般情況電影電視劇的票房和收視率跟演員是沒有關系的,如果演員在電影和電視劇的製作上有投資,那麼電影電視劇的票房和收視率和演員是有關系的
⑽ 拍電視劇的演員怎麼給報酬的
分期結算和分集結算。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進組費用」,也就是定金,然後到了拍攝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也就是劇情殺青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
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
演員片酬制度急需改革:
基於演員片酬畸形的現狀,製作公司和社會各界一直在呼籲整頓,總局和影視製作業也聯合發出了限制演員片酬的通知,初見成效。因為限制了演員最高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最少不再像以前動不動八千萬,一個億的天價片酬。但是這樣,依然沒有解決問題:
第一,演員片酬依然過高,一部戲5000萬。幾個月時間,一個公司一年賺5000萬都很難。一個演員三四個月可以毫無風險的賺到。
第二:演員沒有風險。不能把所有風險壓到製作公司手上,演員也必須共同承擔。賣不掉,收視率不好,演員必須一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