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圖書電影導演的探索第三集

圖書電影導演的探索第三集

發布時間:2022-04-16 17:56:50

① 是什麼電影

《真實魔鬼游戲》是園子溫執導的一部日本驚悚電影,由特林德爾·玲奈、篠田麻里子、真野惠里菜等人主演。(來源:網路)

導演入門書籍推薦

1、《影視導演基礎》

《影視導演基礎》由2009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心語。這本書是涉及這一領域的基礎教材,它為業內和業外熱愛影視導演專業的人提供一些可資學習的知識與幫助。

2、《經典電影理論導論》

本書是美國著名電影理論家達德利·安德魯的經典著作,清晰透徹地挖掘了經典時期主要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作者是達德利·安德魯。

3、《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

《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由2010年後浪出版咨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茨。

4、《導演的攝影課》

《導演的攝影課》由2014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傑奎琳·弗洛斯特,是面向導演和攝影師的UCLA課程。

5、《青年電影手冊》

國內第一本以影評、導演對話、電影理論和電影創作與參展指南的專業性圖書,以「網聚電影人的力量」為目標,關注新人的成長發展和中國電影商業和藝術方面的新浪潮趨勢。現主編為程青松。

6、《拍電影》

《拍電影》是電影大師費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在此書中追憶了自己的似水年華,講述了對電影的奇思妙想,以及電影與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羈絆。透過他直率幽默的話語和對藝術的個性化解讀,我們將在字里行間重新領略迷人的「費里尼風格」。

費里尼是電影史上公認最偉大的天才導演之一,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執導過《甜蜜的生活》《阿瑪柯德》《八部半》《大路》《卡比利亞之夜》《浪盪兒》等20世紀最偉大電影,獲得過五次奧斯卡金獎和各種電影節大獎。

7、《電影語言的語法》

本書是烏拉圭電影導演丹尼艾爾·阿里洪根據本人創作實踐經驗編寫的電影敘事技巧教程,其專業性、實用性、經典性為全球各影視院校所公認。全書涉及到電影製作中如攝影機位、場面調度、剪輯等關鍵問題,對兩個以上演員對話場面的處理、攝影機位三角形原理的運用、內外反拍等均有詳細論述。

全書層次分明,清晰准確,並有近500幅插圖貫穿其中,便於讀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對大量經典影片的典型段落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廣島之戀》、《桂河大橋》,深入揭示其中激動人心的奧秘。

8、《如何指導演員:導演的必修課》

好萊塢明星導師朱迪絲·韋斯頓在書中分享了自己三十餘年的授課經驗,深入解析了導演和演員在合作當中的心理狀態,幫助導演在紛繁的片場保持頭腦清醒,向演員提供精確、細致的指導。

本書自出版以來暢銷十餘年,已譯為德、日、西、韓等語言,被世界各大影視類高校和好萊塢電影公司列為指定讀物。其介紹的劇本分析方法、排練技巧,從選角到拍攝的一系列准則,不僅對於導演具有指導作用,對於演員及編劇而言也能打開視野、激發靈感。

9、《導演的誕生:我的第一部電影》

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極的當代導演訪談錄,集中關注僅憑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長片就躋身世界影壇的十位「新人」。他們成長背景、性格志趣、際遇發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賭上家當的林克萊特,勇闖大製片廠高層過關斬將的門德斯,拋棄會計金飯碗征戰寶萊塢的卡普爾,又有兩次拿下金棕櫚的庫斯圖里卡,處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號》的莫迪松,兩度在職業巔峰換跑道從此成為「電影節獎項收割機」的伊尼亞里圖。

在洛溫斯坦的引導下,諸位導演回溯初執導筒時遭遇的種種煎熬,從苦尋資金、演員、拍攝場地,與劇組成員並肩作戰,到最終殺青、死磕電影節,向讀者敞開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慘烈,有熱血,有鋒芒,個中滋味與他們的作品一樣精彩。

10、《以眼說話:影像視覺原理及應用》

本書介紹了空間、線條和形狀、影調、色彩、運動、節奏等基本視覺元素,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元素駕馭視覺結構、表達人物情緒、展現故事主題, 進而創造出更具表現力的影像。

作者布魯斯布洛克有三十餘年的影視行業工作經驗和電影教學經驗,對影像的視覺結構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該書已被譯為5種文字,是電影專業的經典教程。

11、《導演創作完全手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編、導、攝、美、錄各部門職能、合作重點及運作原則,幫助導演規劃職業生涯,涵蓋了在整個電影創作過程中必須了解的導演方法、拍攝技術、創作思維和判斷標准,在逐項分解之後揭示如何使劇組這樣一個分工明確的龐大拍攝團隊精誠合作,順利完成導演想要講述的故事。

本書強調低成本數字製作技術,幫助創作者在有限的預算下保證最好的創造力和專業性。作者非常重視從實踐中磨練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實際操作的有效評估和練習。這些都能夠幫助創作者去發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來,本書已經讓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讀者受益,使他們得以實現自己的藝術想像、製作出扎實的好電影。

12、《電影藝術(影印第10版)》

作者以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巨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性與非敘事性)及風格系統(攝影、剪輯、場面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本書內容宏廣,從對電影製作的技術性解說、對構成電影各元素的系統化評介,到電影分析方法的示範、電影史的梗概提要,無不做到深入淺出、思慮縝密而觀點周全。第10版更與時俱進地對電影數字化製作、發行和放映進行全面介紹。

13、《大師鏡頭(第三卷)》

《大師鏡頭(第三卷)》是《大師鏡頭》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秉承了該系列深入淺出、圖例明晰的寫作特點,從攝影機運動、布景設計以及場景調度等方面為讀者梳理了100個經典案例,以達到讓電影脫穎而出的神奇效果。

《大師鏡頭》系列前兩卷側重於故事情景設計,而《大師鏡頭(第三卷)》作為前兩卷的升級版,更多的是對片場工作的還原和提煉。每個章節基本上概括了拍攝過程中的某個重要環節,例如鏡頭的選擇、縱深的調度、布景設計、取景與構圖等。讀者既可以選擇通讀全書,也可以選擇將《大師鏡頭(第三卷)》本書帶在身邊,作為技術手冊隨時進行翻閱。

14、《世界電影史(第二版)》

本書是世界電影的全球通史,是一本被最廣泛採用的電影史教程。書籍圍繞下述三個基本問題展開:電影媒介的使用怎樣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以及形成了怎樣的規范?電影工業的狀況對電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電影媒介的使用上和電影市場中的國際性趨勢是怎樣出現的?提綱挈領呈 現百餘年世界電影脈動的主流,精微處描畫重要歷史情境的豐富褶皺。

本書作者克里斯汀·湯普森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的名譽教授。她擁有艾奧瓦大學電影方面的碩士學位以及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電影方面的博士學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劉別謙的無聲長片。另一位作者大衛·波德維爾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雅克·勒杜電影研究教授。

15、《電影是什麼》

安德烈巴贊一向被人們尊為「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因為巴贊不僅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的基礎,也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學科的基礎,他的《電影是什麼?》一書向來被稱為「電影的聖經」,50餘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國電影專業必備書籍和影評寫作的實用參考書。

16、《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本書是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是枝裕和歷時8年,寫下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作者在書中回顧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講述每一部經典作品背後的傳奇故事、緣起與理念,記錄各個創作時期對電影的探索與思考,以及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書中不僅匯集了電影大師的哲思與靈光,更講述了一位導演腳踏實地,從賒賬拍片到斬獲世界各大電影節獎項的勵志旅程。

17、《剪輯之道》

全書以問答的形式展開,講述了默奇剪輯《教父》《對話》《現代啟示錄》《英國病人》等重量級影片的創作心得。在這些對話中,默奇的剪輯觀念、電影觀念乃至整體的藝術觀念表現得淋漓盡致。跟隨其創作軌跡,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時代的科波拉、

盧卡斯這群有才氣的鬍子拉碴的年輕人,如何從獨立製作起步,成立反好萊塢的西洋鏡公司,再創作出《現代啟示錄》這樣的里程碑作品。書中還談到了文學、音樂乃至易經、夢境等與創作息息相關的「題外話」。無論是電影製作者、影迷還是小說家等其他藝術工作者,或許都能從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18、《好萊塢類型電影》

這是一本類型研究領域的標桿之作,建立了其歷史與理論基礎。本書立足於形式美學、文化研究、產業分析、符號學方法,把電影創作視為工業體系與觀眾互動的動態過程,探討類型如何應對人類基本的文化沖突、表達社會共同理想,並隨著時代變化而演進。

作者將目光集中在好萊塢黃金年代的西部片、黑幫片、硬漢偵探片、神經喜劇、歌舞片、家庭情節劇六大重要類型,通過細致的文本分析,層層剝開藝術家、資本、觀眾三股力量間復雜的博弈,揭示特定故事被大眾認可、被創作者不斷重復或再造的深層機制。書中的經典論斷已在影史中得到了驗證,對我們認識當今的類型創作與文化也深具啟發。

註:以上部分內容引自北京尚影藝來科技官方帳號「美藝尚影電影留學」

③ 關於影視表演專業書籍

1、《影視演員表演技巧入門》

《影視演員表演技巧入門》是2009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淑琰、林通。本書是王淑琰同志積自己幾十年教學經驗,尤其是近年來多元化培養人表演人才,通過掌握塑造形象性格的基本功的經驗整理成冊的。

2、《影視表演學基礎》

《影視表演學基礎》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吸收了中外表演理論的最新潮流和現代影視表演的實踐方法,詮釋了具有廣院特色的表演學理論。

內容包括演員的培養,演員的綜合素質,解釋了表演微相學等;講述了影視演員應該怎樣觀察生活;對文學作品怎樣改編;鏡頭前怎樣進行表演;影視表演語言的運用,並對學生的小品作業進行了分析等。本書不僅有系統的理論知識,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3、《戲劇表演基礎 》

《戲劇表演基礎 》是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梁伯龍,李月。

表演技巧課是戲劇院校攻讀表演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主課。多年來,我國的戲劇、電影表演藝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探索過程中,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學習、運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研究、總結我國表演藝術家們的創作實踐經驗。

借鑒我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教育的原則,在表演課教學上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程序與教學方法。

4、《演員自我修養》

《演員自我修養》是2015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書主要闡述了演員在形體、發聲、性格、思維邏輯等方面所應具備的素養。

以戲劇學校師生課堂對話形式寫就的日記體《演員自我修養》是他最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精華,不僅是一部經無數表演工作者成功檢驗的關於演員職業、責任與使命的工具書,更是一部關於演員與社會相結合,提升與完善演員藝術修養、道德修養的人生巨著。

5、《影視表演語言技巧》

《影視表演語言技巧》是2006年9月由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伍振國。

本書從影視表演的角度出發,論述了演員如何進行基本功訓練,如何克服語言氣息、吐字上的毛病,進而掌握用語言塑造人物的一整套技巧。

該書自2000年第一次發行,受到業內關注,因其適用於大專院校及培訓班等各種層次的教學,具有伸縮性及實用性,也為廣大業余愛好者所喜愛,故銷售不凡。其最大特點是知識性與趣味性合一,理論性與可操作性兼容,語言風趣流暢。

此次修訂再版作了必要的增刪,定會給讀者奉獻更加實朋而精彩的內容。

④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電影劇本創作考研參考書資料有哪些

文學系是咱們每年報考人數算是比較多的,文學系的三個方向,分別是電影創意與策劃、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這三個方向雖然題目不同,但學習起來,其實是沒什麼區別的。

之前咱們的這篇公眾號曾經在微博上曾被文學系的老師轉載過,所以,整體上我們這次也就不做太大的修改了,只是把一些參考書按照重要的程度重新整理一下。

考試科目分析

科目

電影創意與策劃

①政治

②英語二

③藝術基礎理論

④材料分析與寫作

電影劇本創作

①政治

②英語二

③藝術基礎理論

④電影劇本寫作

電視劇劇本創作

①政治

②英語二

③藝術基礎理論

④小品寫作

專業一的內容大家可以點擊:2021年北京電影學院專業一藝術基礎理論考研詳細分析查看。

咱們說說專業二

以真題為准

2020年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創意與策劃考研真題

一、從下列是不電影中選擇三部同類型的電影,描述這種類型的特徵。

《卡桑德拉大橋》、《風聲》、《中國機長》、《看不見的客人》、《眩暈》、《後天》、《第一滴血》、《黑鷹墜落》、《湄公河行動》、《超時空同居》

二、根據以下新聞片段寫作:小馬和小張是一堆情侶,4月1日合租搬入西苑小區。10月31日出現了大幅降溫,小馬想去拿衣櫃里的冬季被子,結果發現衣櫃上油條奇怪的「電線」,電線一頭連著一個白色的充電寶,充電寶四格滿電,另一頭是......

請寫出一個符合主流電影市場審美的故事梗概。

2020年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劇本創作考研真題

材料:有兩個人物,一個叫做張強,一個叫劉洋。張強在醫院昏迷了三天之後醒來失憶了,完全不記得昏迷前的事情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只記得最後一個場景是在山裡,天黑的比較早,他推著自行車揮別自己的父親,其他什麼都記不起來了。而劉洋則是這件事情的知情人,在劉洋的幫助下以及他父親的幫助下發現了事情的真相。

要求:續寫故事,不少於2500字。

2020年北京電影學院電視劇劇本創作考研真題

材料:2019年11月25日,時尚美妝博主宇芽在微博發布一則消息,講述自己多次被前男友家暴的事情。宇芽還附上了一段采訪視頻與監控視頻的集合視頻,網友看完以後,紛紛罵宇芽的前男友是「渣男」。

宇芽是papi醬公司的藝人,2019年11月25日下午18時26分,papi醬在微博轉發了宇芽被家暴的視頻。2019年11月26日,papi醬公司負責品牌宣傳的一名工作人員向媒體證實:宇芽被家暴一事屬實,沒有炒作。

該工作人員稱:「最近一段時間,宇芽會暫停手中的工作。公司尊重宇芽的做法和想法,我們會支持,將渣男繩之以法!2019年11月26日,重慶市江北區公安局和市婦聯均已介入此事。曾有網友認為這是宇芽和公司的聯合炒作行為,但公安局已經介入了,不可能是炒作了,否則就是「藐視法律」。從電梯里的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強行將一名女子從電梯里拖拽出去。

女子用盡所有的力氣反抗,但最終還是被男子拖出了電梯,然後又是一陣暴打。網友認為:宇芽和前男友沒有結婚,所以這不算「家暴」,這屬於「毆打」。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2019年8月21日的事情,過了3個月,宇芽才有勇氣說出來。非著名娛評人吳清功指出:這3個月,宇芽一直沒有擺脫這個噩夢,所以決定說出來。宇芽雖然長得不漂亮,但是挺有名氣的,在papi醬公司做藝人,掙得應該不少,為何找了那樣一個其貌不揚的男友?而且還這么暴力?這件事情讓網友想起了蔣勁夫和前女友中浦悠花:中浦悠花也是其貌不揚,不知道為何蔣勁夫看上了她哪一點?難道就是覺得日本女人好欺負,可以家暴?不過,蔣勁夫家暴中浦悠花,得到了中國網友的支持,沒有人說他是「渣男」。

根據以上文字材料創作一部24集,每集45分鍾的電視劇劇本。

要求:

1.寫出人物小傳,人物關系圖(字數不限)

2.寫出故事大綱(2000字以上)

3.寫出前五場戲(字數不限)

4.需要符合審查標准,劇本市場考量

輔助書目

劇本結構設計[美]丹·奧班農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基本劇作法[美] 大衛·霍華德 / 愛德華·馬布利 出版社: 後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編劇的自修課·梅峰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夏衍 復旦大學出版社

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J.H.勞遜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劇作概論王迪 / 黃式憲 / 劉一兵 / 柳城 中國電影出版社

⑤ 求呂克貝松參考書目

性別: 男
出生: 1959 5.18
活躍年份: 80's—00's
地區: 法國
類型: 導演 演員 監制 編劇
星座: 金牛座
關鍵詞: 唯美 視覺 孤獨

介紹

說起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知道的人不能算少,即便是不知道貝松的名字,恐怕也不會沒有看過他導演的影片《殺手萊昂》和《第五元素》。但是當我准備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國內幾乎找不到關於他的任何背景材料。這種尷尬的局面還發生在他自己的國家法國:盡管貝松的聲望在國際影壇如日中天,在推崇藝術電影著稱的法國,呂克·貝松卻始終是個毀譽參半的孤獨的探索者,他甚至被說成是向好萊塢電影投降的反面典型。為此,苦悶的貝松常常要飄浮過海去好萊塢尋覓知音。

藍天碧海丁的少年夢

呂克·貝松1959年3月18日生於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貝松很快調整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決心做一名電影製片人,於是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 Besson、 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但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法蘭西孤獨的探索者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墓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 了一個渴望從善的殺手和一個渴望復仇從惡的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精精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的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影是靂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似乎而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80年代中期,貝松拍攝了《地鐵》,《蕾海藍天》等藝術電影之後,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前途無限的年輕導演; 90年代貝松在拍攝了《殺手萊昂》、《第五元素》之後,卻受到了法國電影理論界的輕視。《第五元素》1997年在全球創下了2億7千萬美元的收益,名列當年世界電影的第三名,不管評論界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法國導演眼中的未來世界,在電腦高科技與時空交錯的敘事中,帶給我們一絲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歷史和人文內涵。

呂克·貝松是當代法國電影影壇最受矚目而有爭議最大的導演。盡管《第五元素》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高蒙公司的營業額翻了一翻,但是貝松在國內卻常常被說成是向好萊塢電影投降的反面典型。為此,苦悶的貝松常常要飄浮過海去好萊塢尋覓知音。影片《第五元素》集科幻、驚險和打鬥於一身,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本高達近一億美元的英語對白影片,顯示了法國電影人復興本國和歐洲電影業的決心和勇氣,影片萊獲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真故事內容本是呂克·貝松在16歲時就開始構思,當時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剛剛問世,顯然貝松的想像和構思與之相比還很不成熟。

事隔20年之後,貝松依舊念念不忘少年時代的構想,經過20年的籌劃.該劇本具備了貝松前五部故事片的基本要素。雖然有評論認為《第五元素》似乎更像是一部法國未來主義的滑稽笑劇,認為不過是視覺效果做得好,但是1997年在第50屆夏納電影節開幕式上作為開幕影片放映的時候,這部表現人類未來23世紀的科幻片還是引起了轟動。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主人公駕駛著他的那輛抗地球引力的黃色出租汽車飛越紐約城市上空的鏡頭,與盧卡斯的星際字宙飛船相比毫不遜色。當年那個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貝松,20年後終於和盧卡斯站到了一起。

走向世界的呂克·貝松

早在《碧海藍天》中,呂克·貝松就顯示出他對大製作和宏大場面的迷戀與追求。從《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開始,貝松日漸游離他過去所從屬的那種電影形態,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不僅在類型方式上玩盡花招,還在製作成本上不斷升級,這也許就是貝松在本國遭到非議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的好萊塢也開始在世界各國招兵買馬,其首選就是吳宇森和呂克·貝松。貝松法國式的浪漫風情以及吳宇森東方味的英雄情結倍受好萊塢的青睬與模仿。貝松最終用《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證明了娛樂大片不是好萊塢的專利,法國人不僅能製造低成本、小製作的藝術電影,還能生產在全球盈利的商業巨片,一個法國人可以在美國的地盤上「與他們相抗衡。今天的貝松似乎成了成功的榜樣,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將他看作和斯皮爾伯格同一類型的商業片大導演,但是殊不知貝松能夠走到今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作為第一部高成本的歐洲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夏天在影院公映的時候,開始票房並不令人樂觀,看慣了藝術影片的法國觀眾和受到好萊塢商業大片熏陶的美國觀眾並不抱有太多的興趣。影評人的反映也是貶大子褒,影片最為致命之處還在於它高達1億美元的巨額成本。但是奇跡出現了,《第五元素》居然克服了它的先天不足和不祥預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幾個主要西方國家廣泛放映,影片是大賺了一筆,但是評論界對貝松和這部影片的依舊低調處理。

呂克·貝松並不因為這些評價動搖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要拍一部法國人和美國人都叫好的影片。他的《聖女貞德》選取了歷史和現實,民族和國際的恰當交融,拍完之後好評人潮。聖女貞德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曲不朽的傳說。有關聖女貞德的,視作品不計其數,可是只有三部影片值得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他們分別是:德萊葉導演的為電影默片時代劃上精彩句號的《聖女貞德受難記》;布萊松導演的極度忠實於宗教情節和原審判材料的《聖女貞德受難》:呂克·貝松耗時三年拍攝的史詩性巨片《聖女貞德》。

布萊松的《聖女貞德受騅》僅僅截取了貞德受審和走向火刑架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宗教信念和歷史的真實瞬間。而呂克,貝松的《聖女貞德》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英法百年戰爭和貞德作為一個少女和法蘭西戰士的浪漫情懷。和布萊松一樣,呂克,貝松也是注國影壇一位孤獨的探索者,也許這是這兩位不同時代的法國導演的唯一相同之處。也許正是這唯一的相同,才使得他們同樣偏愛貞德這個歷史人物,只不過他們詮釋歷史人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呂克·貝松的導演手記里我們看到貝松對貞德的評價:、貞德是我們的先祖,在她的信念和純真之間捕捉到的東西,又在她的時代失去,正像我們在自己的時代所失去的一樣,」貝松在這部影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獨到思考:「難道人類的思想必得沿著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發現隱藏在邪惡背後的善良嗎?」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呂克·貝松主要作品:
《最後的戰斗》1983年
《地鐵》 1985年
《碧海藍天》 1987年
《尼基塔》 1990年
《大西洋人》 1991年
《殺手萊昂》 1994年
《第五元素》 1997年
《聖女貞德》 1999年
《出租汽車》 2000年
參考資料:http://e.jeboo.com/program/people_detail.php?peopleid=101404

⑥ 歐美有關瑪雅文明的探險、考古類電影

奪寶奇兵系列,古墓麗影系列,還有肖恩康納利的一部電影,,名字忘了,,國家寶藏系列

⑦ 電影(圖書管理員)系列``

不好意思樓上的兄弟 我找到3部
圖書館員:尋找命運之矛的探險The Librarian: Quest for the Spear (2004)
網路:http://ke..com/view/598607.htm
圖書館員2;所羅門王的寶藏The Librarian: Return to King Solomon's Mines (2006)
網路:http://ke..com/view/3995222.htm
圖書館員3:聖杯的詛咒The Librarian: The Curse of the Judas Chalice (2008)
網路:http://ke..com/view/2590410.htm
三部同一主演,第一部導演:彼得·溫瑟 Peter Winther,二三部導演:喬納森·弗雷克斯 Jonathan Frakes

⑧ 《哈利·波特》賞析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系列魔幻文學作品,本系列共有七本,描寫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七年的學習生活冒險故事。被翻譯成六十二種語言,總銷量為三億本,僅次於《聖經》《毛主席語錄》。目前J.K.羅琳已經出版了前六本,由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已經把前四部作品拍攝成電影。目前前三部的電影票房收入都在7億美元以上,都在歷史總票房排名的前15名前。

概述

盡管J·K·羅琳一再說明她在開始寫哈利波特這系列小說時沒有針對某個年齡段讀者的想法,但是叢書的出版商在出版系列小說第一部的時候明顯把讀者群定位在9到15歲的青少年上。無論如何,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擁有了各年齡的擁躉。在一些國家,系列小說的出版趨向於同時出版兩個版本——一個封面設計適合青少年的兒童版和封面設計成熟穩重的成人版,盡管它們的內容是完全一樣的。並且,隨著系列小說情節的發展,羅琳的寫作風格也逐漸成熟老練,加之故事主人公哈利波特不斷成長,不論從風格上還是內容上,整個系列一直在逐步發展。

第一本小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英國原版在1997年7月由Bloomsbury出版,這是一家小型的中立出版社。隨後的幾個月中這本書受到了好評。第一本後來該系列的第二本(哈利·波特與密室)、第三本(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都獲得了9—11歲年齡組Nestlé Smarties圖書獎。系列小說第四本(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原版2000年在英國出版的時候比較高調,受到了大眾和媒體的關注,且關注程度遠高於一本普通新書的出版。幾乎與此同時,中國的皇冠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開始將此系列小說引進中國大陸,分別出版了該系列小說的繁體中文版和簡體中文版,引起了一定轟動效應,不少中文媒體紛紛報道這一消息和介紹這一系列小說。美國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決定把本套小說搬上大熒幕並且在2001年正式發行了根據第一本小說改編的首部電影,後來美國藝電發行了哈利波特主題的運行在各種平台上的游戲。

第五本(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和第六本(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更是大作廣告宣傳,無論是原版在英國的首發還是其他語言版本在世界各國的首發,都非常高調,小說的銷量也迅速進入各國圖書銷售排行榜。

根據作者羅琳的介紹,這個故事的靈感是1991年她在從曼徹斯特到倫敦的火車上萌發出的。她當時常常在愛丁堡的一家咖啡館中撰寫第一部小說。系列小說的熱賣使如今的她的身價位居世界上第620位。[1]. 甚至比伊麗莎白二世還富有。

每一本書大體上敘述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生活一年期間發生的故事。他在這所學校學習魔法、製造魔葯,哈利也學會了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魔法上的、社會上的、感情上的。

羅琳說她計劃寫七本書,一本比一本多一些黑暗色彩,隨著哈利的年齡增長,他的敵人伏地魔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從羅琳出版第五本小說之後,她開始在她的個人網站上面發表一些暗示未來情節的內容。

這系列小說是用第三人稱模式表述的,以哈利波特為中心人物,除了第一本、第四本和第六本的少數內容,全書全程透過哈利自己的視角來表述,這也是讀者認為閱讀這系列書有親切感的原因之一。

羅琳駕馭精心設計的天衣無縫的情節的能力很強,她能創造出在幻想世界中令人信服的情節。哈利、赫敏·格蘭傑、羅恩·韋斯萊是三個重要的人物,他們都是青少年。書中的成年角色刻畫深刻,次要角色也都活靈活現,這都展現出了羅琳作為一個作家是很優秀的。

書中也有很多有關道德方面的內容,隨著正義和邪惡的對抗不斷激烈和明顯化,一些人物面臨著重要的選擇,人性的陰影也被展現出來。

羅琳把現實社會中的種族主義觀點、種族滅絕論等偏見加入了情節中,這些偏見正是伏地魔和食死人的想法。書中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巫師和不會魔法的人(「麻瓜」)的交流。

一些出現在書中的物品被帶進了現實世界,比如在一些國家,出現了叫做「柏蒂全口味豆」的糖果、魁地奇球衫和家庭小精靈製作的襪子。

小說及電影名錄

簡體中文版小說由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發行,繁體中文版小說由皇冠出版社陸續出版。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1997年6月26日)

美國版小說及電影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2000年9月,曹蘇玲、馬愛農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2000年6月23日,彭倩文譯)

故事時間:1981年,1991年—1992年

電影公映日期:2001年11月

電影全球票房排名:第3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1998年)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密室》(2000年9月日,馬愛新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2000年12月22日,彭倩文譯)

故事時間:1992年–1993年

電影公映日期:2002年11月

電影全球票房排名:第8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1999年9月8日)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2000年9月,鄭須彌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2001年6月22日,彭倩文譯)

故事時間:1993年-1994年

電影公映日期:2004年6月4日

電影全球票房排名:第14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2000年7月8日)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2001年5月,馬愛新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驗》(2001年12月31日,彭倩文譯)

故事時間:1994年-1995年

全球首映日:2005年11月18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2003年6月21日)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2003年9月21日,馬愛農、馬愛新、蔡文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2003年9月29日,皇冠編譯組譯)
故事時間:1995年-1996年
影預計首映時間:2007年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2005年7月16日)
簡體譯名:《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2005年10月1日,馬愛農、馬愛新譯)
繁體譯名:《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2005年10月1日,皇冠編譯組譯)
故事時間:1996年~1997年
英文原名:暫無信息
故事時間:1997年~1998年

哈利·波特與密室
片名: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譯名: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2:消失的密室

導演:克里斯·哥倫布Chris Columbus

編劇:斯蒂夫·克洛茨Steve Kloves/J.K.羅琳J.K. Rowling(原著)

主演:丹尼爾·雷德克利弗Daniel Radcliffe

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

魯伯特·格林特Rupert Grint

肯尼斯·布拉納Kenneth Branagh

阿倫·瑞克曼Alan Rickman

約翰·克利斯John Cleese

大衛·布拉德利David Bradley

片長:161分鍾 類型:兒童/家庭/冒險 級別:PG級

發行:華納兄弟影片公司Warner Brothers

上映日期:2002年11月15日(北美)

官方網站:harrypotter.warnerbros.com

[劇情簡介]

經過了漫長而痛苦的暑假,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第二個學年又開始了。可是才一開學,魔法學校里就怪事連連:幾個學生和守門人的貓受到某種可怕的力量的攻擊而石化……哈利的耳邊時常傳出幽靈般的聲音:密室之門將被打開……為了解開一連串恐怖的謎團,哈利必須探索密室之謎,而致命的危機正一步步臨近……

[幕後陣容]

第二集書中那些精彩紛呈、奇詭誇張的情節與角色:半透明狀的冤魂、龐然大物一般的巨型蜘蛛、伏地魔的陰魂隱藏的日記本、小娃娃般的曼德拉草根、能讓人在瞬間變成另外一個人的復方湯劑,當然還有緊張驚險的魁地奇賽事……把這樣成型於每個人頭腦中的畫面再現在大銀幕上,種種奇思妙想恐怕會讓影片的拍攝者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及,只求能讓觀眾在電影院里滿足他們最張揚的想像力……

[懷念——永遠的老校長]

10月25日,也就在《哈利·波特與密室》正式上映前的20天,在劇中飾演霍格沃茨老校長鄧布里多的英國資深演員理查德·哈利斯(Richard Harris)在倫敦的一所醫院中病逝,享年72歲。這個突然大來的噩耗讓很多影迷難以置信……據說在哈利斯住院期間,導演克里斯·哥倫布親自前往探望,雖然重病在身,但病榻上的哈利斯仍輕松地跟導演開著玩笑說:「如果你敢在第三集里換角,我就殺了你!」沒想到,就在這短短的十來天里,哈利斯便與世長辭,讓許多影迷措手不及……

[三位小童星]

不久前,《哈利·波特》系列影片里的三位小童星丹尼爾·雷德克利弗、魯伯特·格林特和艾瑪·沃特森,都異口同聲確定自己將出演第三集,粉碎了因他們快速長大而可能被換角的傳言,看來,起碼到明年的聖誕節,我們還可以再睹「霍格沃茨鐵三角」的默契配合了。

[花絮集錦]

*在霍格沃茨學生宿舍走廊里出現的那些會動的畫像,據說畫里的人物都是以劇組就地取材,以各位幕後工作人員,比如劇務、燈光師、化妝師等等為模特繪制的。

*為了拍攝羅恩和波特開著飛天汽車趕去魔法學校一幕,劇組共動用了14輛一模一樣的老爺車,以應付不同角度的拍攝需要。

⑨ 求一個20世紀經典科幻的片名

1.《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哈里森·福特 羅特傑·霍爾 西恩·楊
片長:117分鍾
影片類型:科幻
出品時間:1982
出品公司:哥倫比亞
該片導演是曾執導《異形》(Alien)的斯考特(Ridley Scott)1982年的作品。他把《銀翼殺手》這部科幻動作片拍得傷感動人,令人觀後久久不能從影片所營造的氛圍中解脫出來。

這是一部慢熱的作品,並不能一下使你驚嘆,但會使你記住它,影片的用光很講究,所有的場景都在室內或晚上拍攝(除了戴克夢見獨角獸一場),總有光線在畫面某處閃動。影片大量使用逆光和望遠鏡頭拍攝,造成迷離的效果。天一直在下雨,到處是濕漉漉的,破爛的街道,高科技文化與傳統文化共溶一爐,使影片充滿頹廢憂郁的氣息,一掃在此之前科幻片中未來世界科技發達、一塵不染的積習。

2.《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主演:Keir Dullea
片長:139分鍾
影片類型:科幻/冒險
出品時間:1968
出品公司:米高梅
本片的導演是大名鼎鼎的斯坦利·酷布里克,他在《2001太空漫遊》中講述了自己對生命和思想的理解。有人說「看不懂的電影都是好電影」,這句話放在《2001太空漫遊》上面也許很合適。因為它的劇情敘述比較鬆散,似乎讓人有點抓不住重點。
《2001太空漫遊》從人類的起源講起,之後描述了未來的人在進行太空遨遊的時候遇到的驚險,影片的最後一段是生命的結束與新的開始。本片的製作非常精良,很多地方的細節都體現了主創人員在物理學方面的深思熟慮,即時在今天的科幻片之中也很難達到。

3.《星球大戰》Star Wars導演:喬治.盧卡斯
主演:哈里森·福特 亞歷克·吉尼斯
片長:121分鍾
影片類型:科幻/動作/冒險
出品時間:1977
出品公司:20世紀福克斯
星球大戰系列被喻為太空版的:泰坦尼克號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網上被下載次數最多的電影預告片是哪部?答案是《星戰前傳:魅影危機》。這是因為從上個世紀70年代《星球大戰》系列的第一集出現在銀幕上,一直到20年之後《星戰前傳》系列的上映,其間整整承載了一代人的期望。
《星球大戰》系列和其他科幻片相比,沒有晦澀的劇情,也沒有所謂「發人深省」的東西。它成功塑造了手持光劍的天行者形象,而且把「願原力與你同在」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之中,以至於這句話成了美國警察對平民常說的告別語。

4.《異形》Alien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西格妮·韋弗
片長:117分鍾
影片類型: 科幻/恐怖
出品時間:1979
出品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
如果說《星球大戰》讓一代人明白了什麼是科幻電影,《異形》則成了很多人在恐怖片方面的「啟蒙」作品。這部電影描述的是飛往外太空的人類遭遇外星異形的故事,前後共拍攝了4部作品加一部外傳,並且至今還在籌劃新的故事。
《異形》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外星怪物形象,以至於前不久發行珍藏版DVD的時候,出版商用異形頭顱為外包裝發行限量收藏版,雖然價格不菲卻仍然被搶購,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只恐怖的怪物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5.《飛向太空》Solaris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喬治·克魯尼 傑瑞米·戴維斯
片長:99分鍾
影片類型:科幻/驚悚
時間:1972
出品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
本片改編自著名波蘭科幻小說作家斯坦尼斯洛·蘭姆的同名科幻小說,而早在1972年,大名鼎鼎的塔可夫斯基就已經把它搬上了銀幕。小說本身已經充滿了對生命的思考,老塔的版本更是充滿了內省和對靈魂的詰問。該版本詩意盎然,有個場景,男女主人公因失重而漂浮,彷彿夏加爾的畫中人似,半空飛舞,堪稱影史經典。

6.《終結者》(Terminator)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阿諾德·施瓦辛格 琳達·漢密爾頓 比爾·帕克斯頓
片長:108分鍾
影片類型:科幻 驚秫 動作
出品時間:1984
出品公司:華納
把《終結者》奉為科幻片中的經典,應該沒有人反對吧。《終結者》系列影片講述的是人類幾乎被自己親手製造的高智能計算機「天網」所毀滅的故事,說起這個系列的電影,其第一集和第三集可以說是中規中矩、製作上乘的動作科幻片,而唯有《終結者2:世界末日》被永遠銘記在了很多人的心裡。

雖然《終結者》是一部動作科幻片,但最難能可貴的一點是它擁有感人的劇情。而觀眾的感動來自哪裡呢?就是這位T800型機器人,他的任務是從未來回來保護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對抗比他更先進的T1000型機器人。

7.《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導演:羅伯特·懷斯
主演:邁克爾·倫尼 帕特里夏·尼爾 休·馬洛
片長:90分鍾
影片類型:科幻/愛情
出品時間:1951
出品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
歲月流逝,卻掩不住本片的核心精神大放光輝。希區科克的御用作曲大師伯那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陰沉的配樂為本片加分不少。就連機器人高特的台詞 "Klaatu barada nikto" 也成經典——意思是「不要炸飛這個世界」。這是影史上相當重要的科幻片轉折點,裡面的許多內容被其後無數影片引用或參考。不可否認看完這部電影需要些許耐心,因為如今的我們已被大量徒有虛名的電影搞得心浮氣躁,失去了辨別力。像《地球停轉之日》這樣的好片子,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

8.《外星人大戰地球》(War of the Worlds)
導演:拜倫.哈斯金
主演:吉恩 巴里
片長:85分鍾
影片類型:科幻/動作
出品時間:1953
出品公司:派拉蒙
本片根據科幻小說家威爾斯原著改編,是五十年代最出色的科幻片之一。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生性殘暴的火星人向地球大舉侵略,地球人奮起抵抗,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宇宙之戰,最後出動了原子武器將火星人擊退。影片的特技十分出色,特別是外星飛來的太空船和火星人使用的武器,效果俱佳,獲得奧斯卡最佳特技效果獎,這也是導演巴朗哈斯金繼影片【登錄月球】後第二次獲此殊榮。

9.《黑客帝國》(The Matrix )
導演:沃卓斯基兄弟
主演:基努·里維斯 勞倫斯·菲什伯恩 喬·潘托里亞諾
片長:136
影片類型: 科幻 驚秫 動作
出品時間:1999
出品公司:華納
如果說傳統的科幻電影以精彩的特技效果和引人入勝的情節取勝的話,《黑客帝國》系列則為科幻加入了另一個元素:酷。也正是由於這一點,這部影片得到了非常多年輕人的追捧,而它自身的內在品質也同樣沒有辜負全世界的支持者。
《黑客帝國》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徹底顛覆了人們的世界觀。以往的科幻電影令人思考的是:「將來會不會發生」,而它卻在讓人想:「難道這是真的」。電影描述了生活在22世紀(也許是23世紀甚至更遙遠)的人類不僅肉體被機器奴役,精神也被「麻痹」在20世紀的故事。

10.《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導演:斯皮爾伯格
主演:弗朗科依斯·特呂弗 理查德·德萊弗斯
片長:132分鍾
影片類型: 科幻/劇情/冒險
出品時間:1977
出品公司:哥倫比亞
二十多年前與《星際大戰》一齊掀起科幻片熱潮的外星電影經典作,也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執導《外星人》之前對外星文明表現出赤子之心和友善態度的代表作。影片採取多線平等發展的結構,描述數名不同年齡背景的人在多個地方接觸到不明飛行物體的異象,他們象著了魔一樣被吸引進去,最後不約而同地聚集在美國的沙漠迎接外星人的降臨。全面拍出了一種近乎宗教般的狂熱氣氛,科幻場面拍出驚人氣勢,尤以飛碟降落的一幕最為出色。演員方面,除了有理查德.德賴弗斯擔綱之外,法國大導演弗朗科依斯.特魯芬特飾演的科學家亦表現稱職。

閱讀全文

與圖書電影導演的探索第三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舊電影雜志圖片 瀏覽:37
泰國劇情微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678
抗日電影什麼女追愧 瀏覽:530
帶原子的電影演員 瀏覽:350
鞍山哪裡電影院好 瀏覽:703
電影代理是什麼 瀏覽:205
音樂之聲電影介紹曲 瀏覽:827
一部食人族恐怖電影 瀏覽:718
夢情人電影圖片 瀏覽:318
彭丹翁世傑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54
中學勵志電影大全集 瀏覽:286
台灣有關修女的電影 瀏覽:50
清朝十大酷刑2西瓜電影 瀏覽:64
梁小龍跟外國人對打是什麼電影 瀏覽:462
生死愛情電影印度 瀏覽:284
手機看電影來5566中文版免費 瀏覽:281
微電影時代背景圖片 瀏覽:925
電影院賣品建議 瀏覽:474
韓庚演孟雲和鄭愷一起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39
沒過新電影叫什麼小隊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