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胤祥 的小說 清穿 最好是喜劇
《夢回大清》:清穿三座大山之一。女主開篇不久就嫁給了十三。一對兒小夫妻的默契描寫得很感人。但感覺金子寫的小薇,對十三和老四都有愛,我認為更多的是,對兩個歷史人物的悲憫。另外,《夢回大清》續集已完結。個人感受:作者塑造的小薇形象特別成功,幾乎是所有女孩子的夢。結局也讓人有宛然若夢的感覺。看完結局後,整篇總體感覺——詼諧幽默,感人肺腑,心酸哀痛……作者以女主穿到一個歷史無名的人,後來重穿改名為歷史上十三的嫡福晉。 《看朱成碧》 作者:白菜簍子 十三是男二,卻是一個極其可愛的男二,因為他也是穿越來的,和本來的十三共享一個軀體。和穿越成八福晉的女主關系更像是曖昧的同謀,惹得八吃醋。例如兩人發現對方真實身份後說的話是「同志辛苦了」「為人民服務」。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戀人未滿,友達以上的關系,這里的十三很瀟灑,會祝福,會幫忙,會鬥嘴惡作劇,而最後女主雖然愛八,卻終究是難以忍受爾虞我詐的宮廷,和十三,還有自己的孩子一起回現代。 《清夢無痕》:作者,妖葉。寫的一對兒好得要死的姐妹花穿到了清朝。桑璇轟轟烈烈地愛十三,葉梓本是老四的側福晉,但和十四相愛,最後和四日久生情。十三在裡面被描寫得超完美!有那種江湖貴公子的瀟灑,散漫,慵懶,戲謔和對女子的紳士風度。 《宮牆柳》:這篇么,比較虐.文筆很美就是了.女主與十三相愛,但由於種種原因,後來在西北又被十四救 恍然如夢 了,遂委身於十四(這裡面的十四也不錯.)後來44登基,雍正做主,把她給了十三,度過了一段還算美好的日子. 《恍然如夢》:說了半天,怎麼把這個忘了.女主是十三福晉,有兩部.這個還不錯.開始和14,88,44都有一段過往.每一段都很讓人心酸.和胤祥應該算是幸福的了.後來生了弘昌,但在草原上遇難,一年後逃了回去,結果正值胤祥另娶.女主打擊之下,失憶了.後來被44救了,44對她很好,女主不是失憶了嘛,就不記得自己是誰了,愛上了4,並生下了弘歷.多年以後,恢復記憶的女主歷經滄桑,回到13身邊. 《踏清》:這個是正二八經的十三的嫡福晉,一穿過去就已經有孕在身了.她和十三是相愛的,但後來又遇到了一些事情,流落在外,與十四朝夕相處,日久生情,當她有了十四的孩子的時候又被康熙找到,帶了回去.兩條路;生下孩子,歸在十三的頭上,繼續當她的十三福晉.要麼,生完孩子直接賜死.女主本來要選第二條路的,但為了前前後後她生的好幾個孩子,還是做了十三福晉.與十三卻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情不自禁》:滿好的文.有的地方很搞笑.女主後來當了十三的嫡福晉.和幾位阿哥都有糾纏. 《怡殤》:強烈推薦這本書,女主一穿回去就是胤祥的嫡福晉兆佳氏,沒有什麼糾纏,只是記錄了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詮釋了「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看似平淡,卻是刻骨銘心。「我走過三百年的光陰參與你的世界,你獨守三百年的歲月空等我的回來」這是此文的文案。結尾超感人,絕對值得一看.。 《孔靜(原名兩生)》獨孤生寫的,很好,屬於古色古香,文字好,情節好,大力推薦,更新還可以。 《烏珠穆沁》早就完結了,剛開始寫得真不錯,後來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後面處理得很不好,而且女主最後的感情歸屬也有點莫名其妙。 怡殤 《白蘭地》是前面這篇文的後傳,是寫轉世後的十三和女主。 《清秋大夢》疑似十三黨的文章,很不錯的說,十三爺穿成了十八,強烈推薦。 《天縱輪回錄》好像是萬年大坑,雖然作者一直說要更新,寫的形式很特別。 《世上桃源》應該主角是十三。 《若相惜》十三黨的文章,一篇很熱的文,但我不喜歡,我也算從一開始就看了, 就看出一點來——H,而且是為H而H,這里跟「情傾」中的不一樣,當然也許是我的偏見,反正這個,年紀太小的MM 最好別看。 裡面除了十三還有許多男主,比如四四還有大阿哥,十四都對女主有感情,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肉體上的,還有女主在外面撿來的一個尤物,還有一個超級腹黑的男主,後來女主和那個被她撿來的男主一起生下了一個孩子,交給十三撫養,很糾結啊 《青瓷怡夢(十三爺黨蓋戳)》:是十三爺黨的是都不用看這個括弧,看見個「怡」就知道誰是主角了。好像因為出版的問題沒有把結局放上來,不過這篇文的確不錯。 《清風欲孽》:現實主義清穿文,比起許多「言情」清穿文來說文中的生活殘酷了點,但作者將其歸為「歷史」,可見作者寫作野心。女主掙扎求生其堅韌令人敬佩,與13兩心相映,是個厲害女子,絕不小白。推薦給所以被小白穿越女主倒足胃口的人士欣賞:古代封建社會是沒有人權的舊社會,參與殘酷的宮廷斗爭就要有流血絕望的心理准備! 《明月相思》:一顆子彈帶來了時空的轉換,21世紀的高級白領回到了300年前的大清朝。追尋真愛的女人,面對著熱衷於權力爭奪的男人們,該如何作出決擇?愛情、權力,愛恨交織。女主和13之前有一段感情,可是最後女主選擇的是8 《夢若流星(清穿)》by 翾雯 穿越成乾隆小姨,和十三的愛情路有甜蜜也有辛酸,兩個結局,還有傳回來的結局,很好看的說~~ 《清.情未央》 by 茹茜 女主第一次穿成了十三的妹妹,產生愛情(貌似有些不倫)後來死掉又穿成兆佳氏的妹妹,代替了真正的兆佳氏。構思不錯~~ 《清蓮長卷》女主和十三相戀,是兆佳氏的表妹,總共穿了兩次,第二次取代了兆佳氏,和胤祥相親相愛,8錯的文,女主與99也有糾葛,年氏也是穿來的~~~ 《紫禁回憶錄》是嬰兒穿,女主直接穿到馬爾漢剛降生的女兒身上。裡面沒有選秀,沒有木蘭圍場,只是記述了一段兆佳氏與13之間的相濡以沫。文章很平淡,但是將一段感情生活娓娓道來,別有一番風味。我認為不能錯過這一篇優秀的小說。 《清歌夢謠》by微雨籠晴 (身體穿越)一個拒絕戀愛堅持單身的個性女孩童爾雅翹家失誤翹到了300年前的大清王朝,在這里有她的歡笑、淚水,也有親情、友情……但是她是否能打破內心的冷漠?是否能走出心結收獲愛情?沒有強大的女主,只有一個有點小才藝的平凡女大學生。這里沒有虐戀情深,只有順其自然的愛情和充滿溫馨的親情友情。這里沒有後院妻妾斗,有的只是相守的唯一。 《清煙渺》by雲思遙 女主和現代的男友吵架出車禍而穿越,穿來即選秀,服侍良妃,因十三長的很像現代男友而認錯,並愛上。 後得知良妃也是穿越來的,雖無奈與改變不了歷史,女主還是努力的去守護十三,最終得到幸福(構思不錯,就是有點悶) 《十三是個心機鬼》by亦超 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 ;什麼幼年失怙,他少爺喪母的時候都成年了(清朝13歲成年);什麼備受□,康熙都快把他寵上天了;什麼俠王風范,他根本就是個心機鬼。。。。 《清柯一夢(另類清穿)》 by 愛暈 丙寅深宮,龍鳳同生。單鳳涅磐,單龍成空。且看一個有強迫幫助症的女孩夢穿大清…… 《緣定三生》 by浮生若夢 這種倒霉事怎麼會輪到自己頭上?明明只是在三生石旁小睡一覺,怎麼會稀里糊塗地就穿越到康熙年間呢?居然還李代桃僵淪為秀女,做小皇子的保姆!這也認了,只要能安安穩穩地混到出宮的年紀,別無所求,這樣也不行!眼看自己一步步陷入奪嫡的漩渦,偏偏無能為力,總算明白什麼叫「身不由己」了…… 《共清夢,兩徘徊》 作者:河畔金柳 相同的背景,相似的故事,同一種穿越,不同的人生;不是九龍奪嫡的歷史重現,不是歷史人物的個人解讀;只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一段相知相許的記憶…… 《剎那》by復嫣 佛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原來,剎那的緣份竟需要如此長久的等待.你可願為這剎那相逢,為我守候千年?我可願為你,將這剎那定格成永恆? 《歸去來》by江磊 命運讓她回到康熙朝,喜兮悲兮?那些春花秋月,甜言蜜語,能否經得起幾許風雨?最終夢醒時分,若只剩下婉惜,那麼她,不如歸去…… 女主因為飛機失事穿到了康熙年間,遇到了夏雨姑姑,夏雨也是同一架飛機里穿過來的。也因為夏雨的緣故,女主認識了四和十三。四四和十四喜歡女 主,女主喜歡十三,十三卻喜歡夏雨,裡面還穿插了太子,女主被太子害的毀了容,還差點丟掉了性命。被人救了之後,易名為貝南,在草原上安靜的過了幾年,但 還是被十四找到了,而且十三也找來了,他也發現了自己對女主的感情,可惜女主被設計失身於四了…… 《魂歸大清【莫相思】》by葉知秋 女主很悲…… 《紅牡丹》 by洛陽書生 女主穿越到康熙年間,福王的格格,和八福晉是好友。牡丹,自然是天香國色,花自飄零水自流,美人如花,跟幾位阿哥纏綿一段情事,四、八、十、十三、十四都是中意女主的,連八福晉寶瀾都察覺到了。終於又開始更了。 《清路尋情(修改版)》 by寶貝魚 原本,她穿的很正常……(我是指「穿越方式」很正常);可是,老天降大任與斯人,想餓其體膚,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於是,她有了第二次華麗非凡的「穿」,然後,悲慘降級讓她不經意間承接了老天的「大任」…… 《十三爺的婚姻 》 by heavy 小說名字《十三爺的婚姻》,其實是透過胤祥的婚姻展示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康熙46年到雍正年間),詮釋那一個個光彩照人的龍子龍孫。胤祥和海玉和構成了他們的婚姻;民間(海玉)與皇族(胤祥)構成了天下。 一直以為那段歷史是大清樂章中非常華彩的一節。不是因為它的文治武功,而且因為眾多個性鮮明、精彩絕倫的熟悉姓名!他們,還有她們,那麼鮮活,那麼靈動,在漸去漸遠的歷史烽煙中,含笑地注視著300年後的我們。縱使歲月變遷,他們的音容宛在,縱使時代扭曲,她們的風采依然…… 《清戀祥雲 》 by夏有涼風冬有雪 一個因傷退役的女特警意外地回到清朝,與皇十三子胤祥譜出了一段令人傾羨的愛情童話.沒有三心二意,只有兩情相悅,沒有宮闈情仇,只有輕松愜意.沒有相互傾扎,只有互相友愛,這不是史,只是一段理想的童話,只是為了讓他不像史里活得那麼辛苦,那麼累。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耐風波願始從。
『貳』 詳細歷屆金雞獎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11月,金雞獎一共舉行過32屆,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部分:第1屆—第22屆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
2、最佳紀錄片:《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3、最佳科教片:《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
4、最佳美術片:《三個和尚》
5、最佳導演:謝晉《天雲山傳奇》
6、最佳編劇:葉楠《巴山夜雨》
7、最佳男主角:空缺
8、最佳女主角:張瑜《廬山戀》、《巴山夜雨》
9、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石靈、歐陽儒秋、茅為惠、林彬、仲星火、盧青《巴山夜雨》
10、最佳攝影:許琦《天雲山傳奇》
11、最佳錄音:空缺
12、最佳美術:陳紹勉、丁辰《天雲山傳奇》
13、最佳音樂:高田《巴山夜雨》
14、特別獎:向雋殊、《苗苗》
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鄰居》
2、最佳紀錄片:《先驅者之歌》、《莫讓年華付水流》
3、最佳科教片:《蜜蜂王國》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戲曲片:空缺
6、最佳導演:成蔭 《西安事變》
7、最佳編劇:張弦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8、最佳男主角:張雁《月亮灣的笑聲》
9、最佳女主角: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0、最佳男配角:孫飛虎《西安事變》
11、最佳女配角:賀小書《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12、最佳攝影:鄒積勛 《傷逝》、《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3、最佳錄音:張瑞坤 《沙鷗》
14、最佳美術:韓尚義、瞿然馨、李華忠 《子夜》:
15、最佳音樂:楊紹櫚《喜盈門》
16、最佳剪輯:傅正義《傷逝》、《知音》
17、最佳道具:劉清標 《鄰居》
18、最佳特技:戈永良、陳繼章、周浩斐《李慧娘》
19、最佳服裝:曹穎平 《南昌起義》、《阿Q正傳》
20、最佳化裝:王希鍾、李恩德《西安事變》
21、榮譽獎 :《喜盈門》
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駱駝祥子》
2、最佳科教片:《昆蟲世界-——身體構造與功能》
3、最佳美術片:《鹿鈴》
4、最佳導演:吳貽弓《城南舊事》
5、最佳男主角:空缺
6、最佳女主角:潘虹《人到中年》、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7、最佳男配角:牛犇《牧馬人》
8、最佳女配角:鄭振瑤《城南舊事》
9、最佳攝影:魏鐸《逆光》
10、最佳美術:俞翼如《駱駝祥子》
11、最佳音樂:呂其明《城南舊事》
12、最佳剪輯:周鼎文《牧馬人》
13、最佳道具:鄧成玉《駱駝祥子》
14、最佳煙火:於澤、王全榮、邱必奎《風雨下鍾山》
15、最佳特技:李再春、門玉鳳、朱革、藤春飛、張爾瓚、邢培修、金燕茜《孔雀公主》
16、最佳化妝:顏碧、許建新、李遵訓《風雨下鍾山》
17、特別獎:《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茶館》、《泉水叮咚》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鄉音》
2、最佳紀錄片:《我們看到的日本》
3、最佳科教片:《灰喜鵲》
4、最佳美術片:《鷸蚌相爭》
5、最佳導演:湯曉丹《廖仲愷》
6、最佳男主角:董行佶《廖仲愷》、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7、最佳女主角:龔雪《大橋下面》
8、最佳男配角:於是之《秋瑾》
9、最佳女配角:宋曉英《十六號病房》
10、最佳攝影:楊光遠《再生之地》
11、最佳美術:王興文《李冰》(上,下)
12、最佳錄音:史平一《再生之地》
13、最佳道具:徐國梁《秋瑾》
14、最佳特技:董振聲、才汝質、雒廷富、陶世恭、紀景春、王大雨《火焰山》
15、最佳服裝:費蘭馨、朱鳳堂、李琴《再生之地》
16、最佳化妝:王玢瑞、紀偉華《李冰》(上,下)
17、特別獎:《毛澤東》、《四渡赤水》、《不該發生的故事》、《候補隊員》、《路》陳立洲
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紅衣少女》
2、最佳紀錄片:《零的突破》
3、最佳科教片:《廣開節能之路》、《細胞重建》
4、最佳美術片:《火童》
5、最佳戲劇片:《五女拜壽》
6、最佳導演:凌子風《邊城》
7、最佳編劇: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8、最佳男主角: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9、最佳女主角:李羚《黃山來的姑娘》
10、最佳男配角: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11、最佳女配角:王玉梅《譚嗣同》
12、最佳攝影:張藝謀《黃土地》
13、最佳美術:張之楚《雅馬哈魚檔》
14、最佳音樂:許友夫《人生》
15、最佳錄音:馮德耀、苗振宇《雷雨》
16、最佳剪輯:周鼎文《高山下的花環》
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毛澤東在1925》
2、最佳紀錄片:《東方巨響——兩彈一星實錄》
3、最佳戲曲片:《生死淚》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6、最佳電視電影片:《王勃之死》、《上車,走吧》
7、最佳導演:霍建起 《藍色愛情》
8、最佳編劇:王曉棠、王宸《芬芳誓言》
9、最佳男主角:戈治均《押解的故事》
10、最佳女主角:宋春麗《相伴永遠》
11、最佳男配角:傅彪 《押解的故事》
12、最佳女配角:彭玉 《月圓今宵》
13、最佳攝影:蔡抒南、崔新萍《血性山谷》、馮小寧 《紫日》
14、最佳錄音:馮德耀 《劉天華》
15、最佳美術:屠居華 《相伴永遠》
16、最佳音樂:葉小剛 《刮痧》
17、導演處女作獎:齊星《押解的故事》
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 :《美麗的大腳》、《沖出亞馬遜》
2、最佳科教片:《深淵—邪教的本質》
3、最佳兒童片:《六月男孩》
4、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5、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珍珠港》
6、最佳電視電影片 :《法官老張軼事》
7、最佳導演:陳凱歌《和你在一起》、楊亞洲 《美麗的大腳》
8、最佳編劇:思蕪 《生活秀》
9、最佳男主角:寧才《天上草原》
10、最佳女主角:倪萍《美麗的大腳》
11、最佳男配角:王志文《和你在一起》
12、最佳女配角:袁泉《美麗的大腳》
13、最佳攝影:董亞春《沖出亞馬遜》
14、最佳錄音:呂家進《小城之春》
15、最佳美術:全榮哲《沖出亞馬遜》
16、最佳音樂:三寶《天上草原》
17、最佳剪輯:周影《和你在一起》
18、導演處女作獎:黃宏《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19、評委會特別獎:馬恩然《法官老張軼事》
『叄』 蒙古國是喀爾喀蒙古後裔,他們也是黃金家族的後裔嗎
蒙古國的大部分國土繼承於清朝時期的外蒙古四大部,分別是:喀爾喀土謝圖汗部、喀爾喀車臣汗部、喀爾喀札薩克圖汗部、喀爾喀賽因諾顏汗部。這四大部的先祖均來自成吉思汗的第十一世孫達延汗。達延汗統一蒙古後,就廢除太師制,重新恢復了蒙古傳統的濟農制,將自己的十一個兒子分封到各地,最終形成了漠北、漠南的各個蒙古部落。其中,達延汗第十一子格哷森札札賚爾因為是幼子的原因,按照蒙古的傳統,得以留守故土游牧於瀚海北杭愛山界,成為了外蒙古喀爾喀部的始祖。
所以說,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每一個蒙古人,都可以稱自己是正統的蒙古人,但是,只有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才最有資格成為蒙古大汗的繼承者或蒙古部落的領導者。所以,女真人再次崛起之後,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同樣不敢輕視「黃金家族」的勢力,極力籠絡他們,針對他們實施了「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的政策,使漠南、漠北蒙古諸部與朝廷長期保持著親密關系,使之他們成為了清朝北部邊疆的防禦力量。蒙古國的喀爾喀部的一百零二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設立的。
『肆』 烏珠穆沁的東烏珠穆沁旗
東烏旗東接霍林郭勒市、扎魯特旗和科爾沁右翼中旗和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靠西烏珠穆沁旗,西連錫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北鄰蒙古國。
面積4.73萬平方公里(烏拉蓋5千平方公里目前不歸東烏旗管轄),其中天然草場面積達6917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占天然草場面積的95%。全旗戶籍人口5.65萬人(不包括烏拉蓋管理區),其中蒙古族人口4.08萬人,占總人口的72%,牧民人口2.78萬人,占總人口的49%。
小說《狼圖騰》描寫的故事發生在東烏旗滿都寶力格草原,作者姜戎1967-1978年在東烏旗滿都寶拉格牧場陶森隊當知青。 烏珠穆沁,意為葡萄山之人,清初為蒙古族烏珠穆沁部落牧地;1636年分設烏珠穆沁左翼、右翼旗。
1691年,因烏珠穆沁左翼旗貴族援助葛爾丹,7名台吉在多倫被康熙帝處死。
1945年,烏珠穆沁左翼旗道爾吉王率當時2/3牧戶和牲畜遷居蒙古國。
1949年兩旗合並成立東部聯合旗;1956年設置東烏珠穆沁旗。
1958年成立滿都寶力格公私合營牧場、額合寶力格公私合營牧場以及賀斯格烏拉公私合營牧場,其他為公社建制。
1969年,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進駐東烏旗烏拉蓋地區成立第六師,滿都寶力格牧場以及賀斯格烏拉牧場成為兵團六師的54團和53團,脫離東烏旗管轄。
1975年,兵團解散知青回城,兵團六師建制改為農場管理分局歸內蒙古農墾局管轄。
1984年,滿都寶力格脫離農墾局重歸東烏旗,成為蘇木(鄉);賀斯格烏拉(原53團)牧民跑回東烏旗,在寶力格蘇木等地重新分配草場駐牧。至此,烏拉蓋農管分局(5千平方公里)歸錫盟政府管轄。
2000年內蒙古成立烏拉蓋開發區,2004年被國家發改委撤銷。
2004年以後改稱烏拉蓋管理區,目前直屬錫盟政府管轄。 東烏珠穆沁旗轄5個鎮、4個蘇木:
鎮:烏里雅斯太鎮、道特淖爾鎮、嘎達布其鎮、額吉淖爾鎮、滿都胡寶拉格鎮; 蘇木:薩麥蘇木、呼熱圖淖爾蘇木、嘎海樂蘇木、阿拉坦合力蘇木。 烏珠穆沁羊:產於內蒙古烏珠穆沁草原,屬肉脂兼用短脂尾粗毛羊,以體大、尾大、肉脂多、羔羊生產發育快而著稱。
『伍』 通福的代表作品
通福一生創作和改編的100多首歌曲,代表作品有《團結之歌》、《呼倫貝爾家鄉》、《沙漠之歌》、《內蒙古青年進行曲》《前進吧》、《牧民之歌》、《歌頌毛澤東》、《雁舞》、《獵人舞》、《摔跤舞》、《敖包相會》、《草原晨曲》、《鋼管進行曲》、 《青城之歌》、《新呼倫貝爾》《小黃馬》、《等著你》、《烏珠穆沁的姑娘》、《巴爾虎小夥子》、《日出》等。
電影配樂有:
彩虹 (1981) .... 作曲
鄂爾多斯風暴 (1962) .... 作曲
草原晨曲 (1959) .... 作曲
牧人之子 (1957) .... 作曲
草原上的人們 (1953) .... 作曲
通福《草原晨曲》陽光普照鄂侖春 (1959) .... 作曲
飛躍的內蒙古 (1961) .... 作曲
內蒙人民的勝利 (1950) .... 作曲
『陸』 《烏珠穆沁的孩子》觀後感,在線求助
從格式上來說,觀後感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段:
第一段把影視作品中的主要內容,加以概括,如《開學第一課》講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些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比如就選開學第一課中的其中一個內容——方塊字之美。
第三段聯系實際生活,把影視里的內容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一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樣,我覺得應該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比如開學第一課中提到的武以振魂,結合實際寫寫你學習了中國的哪些傳統武術。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觀後感基本就寫出來了。當然 不一定就三段。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感」要聯系社會實際,努力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其次一定要知道。觀是寫的基礎,只有看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開學第一課所講的中華驕傲,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觀看才能找到觀和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柒』 愛國英雄人物與事跡。誰知道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人,西漢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幼為家奴,飽嘗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不久被武帝升為建章監、侍中,遷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車騎將軍率萬騎出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進至龍城(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境),斬獲700人,受爵關內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萬騎出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境)反擊匈奴,斬獲數千。二年春,與將軍李息等領兵出雲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闕(今內蒙古臨河西北),再折向南,圍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兩部,斬獲數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開辟其後出擊匈奴單於本部的基地,受封長平侯。五年春,率騎兵3萬出高闕六七百里,夜襲右賢王,俘獲1.5萬人,拜大將軍,統領眾將。六年春、夏,兩次率六將軍、十餘萬騎出定襄(今和林格爾西北)擊漠南單於大本營,殲萬餘人(見河南漠南之戰)。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將軍、5萬騎出定襄奔襲匈奴,擊潰單於本部,追至窴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面支脈)趙信城,燒匈奴積粟而還。是役斬獲近兩萬人,給匈奴以沉重打擊(見漠北之戰)。因功與霍去病並為大司馬。衛青一生七次率兵擊匈奴。用兵敢於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處世謹慎,奉法守職。
霍 去 病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大將軍
衛青的外甥。他的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裡的奴婢,在與平陽縣衙役霍仲
孺私通後,生下了霍去病。
霍去病從小生活在奴婢群中,生活十分艱苦。但他勤奮好學,小小年紀就精通了騎
馬、射箭、擊刺等各種武藝。
後來,霍去病的姨母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中,並被立為皇後。衛氏家族從此平步青雲。
到十六七歲時,霍去病已經長成了一個相貌奇偉、性格堅毅、智勇過人的青年。漢武帝
很賞識他,派他做了保衛皇帝安全的侍中官。
這時,西漢王朝與匈奴的斗爭已達到白熱化程度。匈奴屢次入侵,漢武帝一改以前
的和親政策,開始了對匈奴的反擊戰爭。霍去病的舅舅衛青幾次領兵攻打匈奴,立下赫
赫戰功。
公元前 123年春,漢武帝再次組織對匈奴的反擊戰爭,
這年,霍去病剛剛18歲。他聽說舅舅又要出征,便躍躍欲試急不可耐地向漢武帝請
戰。漢武帝見他少年英武,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任命他為驃姚校尉,由衛青挑選了800名
驍勇矯捷的騎兵歸他指揮。
霍去病率領 800驍騎一往無前地向北奔去。莽莽草原,人跡全無。他們不知不覺地
走了好幾百里,將近黃昏,忽然發現前方遠處有一片黑點。霍去病判斷應是匈奴的營帳,
當即命部下銜枚而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了過去。匈奴兵根本沒想到漢軍會這么遠
地殺來,頓時一片混亂。霍去病身先士卒,首先闖入匈奴營帳, 800驍騎個個勇猛無比,
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
這次戰役,霍去病功居第一,其他各路有勝有負。衛青將戰爭的經過報告了漢武帝。
漢武帝對霍去病大加贊賞,說:「剽姚校尉霍去病,以 800驍騎斬殺匈奴兵2028人,並
殺死匈奴單於的祖父籍若侯產及相國、當戶等將官多人,生擒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出奇
制勝,勇冠全軍。以2500戶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河西地區即今天的河西走廊,在黃河以西,祁連山、合黎山之間,地勢低平,是漢
朝通向西方的黃金通道。原來這里由月氏人居住,後來被匈奴侵佔,成了匈奴渾邪王、
休屠王的領地。漢武帝想與大月氏及西域各國取得聯系,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於是發動
了河西戰役。
公元前 121年春天,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精騎一萬人,從隴西(今
甘肅省臨挑縣)出發,攻打匈奴。在霍去病的指揮下,漢軍所至,勢如破竹,穿過五個
匈奴王國,轉戰六日,越過焉支山(今甘肅省山丹縣境內)一千多里,在皋蘭山(今蘭
州黃河西)與匈奴發生激戰。霍去病率部勇猛異常,橫沖直撞,陣斬匈奴折蘭王、盧侯
王,活捉了匈奴渾邪王的兒子及相國、都尉等,殲敵8900多人,並且繳獲了匈奴體屠王
的祭天金神像。漢軍大獲全勝。漢武帝非常高興,下令增封霍去病食邑2000戶。
這年夏天,漢武帝決定乘勢全部掃除匈奴在河西地區的勢力,打通進入西域之路,
於是發動了第二次河西戰役。
這次戰役,以霍去病、公孫敖率領的幾萬騎兵為主力,從北地郡(在今甘肅環縣)
出發,另派李廣、張騫率一萬多人從右北平出發,攻擊匈奴左賢王,策應西征的主力
軍。霍去病與公孫敖出塞後,分兵前進,公孫敖由於中途迷失方向,而未能參加戰斗。
霍去病與公孫敖聯系不上,只好孤軍深入,越過居延海(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穿
過小月氏部落,抵達祁連山。匈奴被他神妙莫測的戰術搞得暈頭轉向,祁連山麓一戰,
被打得大敗。這次戰役,總計接受匈奴單桓王、酋塗王及相國、都尉等2500人投降,
俘虜了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當戶、都尉等 120多人,殲滅匈奴兵
0200人。
漢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5400戶。從此,霍去病的聲望日益顯赫,地位日益尊貴,
幾乎與舅舅衛青相當了。
兩次河西戰役之後,漢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區,這對匈奴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匈
奴人非常惋惜,他們悲傷地唱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
我婦女無顏色。」
匈奴伊稚斜單於對於渾邪王、體屠王的屢次戰敗,非常惱火,派使者徵召他們,准備
治罪。渾邪王新失愛子,本來就夠心煩的了,又聞單於將要加罪,於是與休屠王商量,
決定向漢朝投降,並派使者來與漢朝接洽歸降事宜。當時負責藩屬事務的大行李息,
正在黃河邊上築城,見到渾邪王派來的使者,馬上派人向中央報告。
漢武帝得到這一消息,很高興,認為這樣可以分化匈奴,減弱匈奴的力量,但是
又擔心其中有詐,於是派霍去病帶領一萬騎兵。前往河西,見機行事。
霍去病還沒有到達河西,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體屠王聽信部下的讒言,不想投降
了。渾邪王騎虎難下,痛恨休屠王的背信棄義,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他率兵沖入體屠
王的營帳,殺死了休屠王,收編了休屠王的部隊,然後列隊迎接漢軍的到來。
霍去病渡過黃河,與渾邪王遙遙相望。渾邪王的部下很多。本來意志就不堅定,
現在看到漢軍陣容嚴整,心存疑懼,紛紛逃走。霍去病望見渾邪王陣營人群騷動,當
機立斷,親率幾名精騎飛馬馳人渾邪王營帳,與渾邪王談判,下令將私自逃跑的匈奴
將士8000人全部殺死。這樣才把匈奴軍隊穩住了。然後,霍去病派輕車快馬先把渾邪
王送往長安拜見漢武帝。接著,他把四萬多匈奴降兵編隊列陣,帶回長安。
在河西戰役期間,漢武帝特地從京城送來一壇美酒,霍去病沒有獨自享用,而是
將酒倒入泉水中,讓全軍將士飲用,後來,此泉就稱為酒泉,當地也就以泉命名。
漢武帝隆重地接見了渾邪王,封他為漯陰侯,食邑一萬戶。匈奴小王呼毒尼等四
人也被封侯爵。漢武帝把這五侯連同他們的部眾分別安置在隴西、北地、上郡、朔方、
雲中等地,保持他們原來的生活和風俗習慣,號稱「五屬國」。渾邪王舊地設置武威、
酒泉兩郡,連同後來設置的張掖、敦煌二郡,被稱為「河西四郡」。霍去病受降有功,
加封食邑1700戶。
從此,匈奴的軍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遙遠的大沙漠以北地區。漢朝西部
的威脅徹底解除,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暢通了。
匈奴主力雖遠逃漠北,但仍未放棄對漢朝邊境的掠奪。公元前 120年秋,匈奴騎
兵萬餘人又突入定襄、右北平地區,殺掠漢朝邊民一千多人。漢武帝決定遠征漠北,
徹底消滅匈奴軍隊。
公元前 119年,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隨軍戰馬14萬匹,步兵輜重隊幾十萬人,
由衛青和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兵,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軍。衛青從定襄出塞,北進
1000多里,與匈奴伊稚斜單於所率主力相遇,經過激戰,大敗匈奴單於,斬獲
19000多人,一直追到真顏山趙信城才勝利班師。
漢武帝原來的計劃是由霍去病專力對付匈奴單於,所以給他配備的全是經過挑選的精
兵強將。霍去病率軍從代郡出發,大膽地重用匈奴降將趙破奴、復陸支、伊即軒等,在
大沙漠地帶縱橫馳騁,行軍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相遇。
漢軍發動猛攻,左賢王大敗而逃。這次戰役,活捉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以及匈奴將
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殲敵七萬名。匈奴左賢王部幾乎全軍覆滅。霍去病率軍
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德爾山)。為慶祝這次戰役的勝利,霍去病在狠居胥山積土
增山,舉行祭天封禮,又在姑衍山(狼居背山附近)舉行祭地禪禮,並登臨瀚海(今貝
加爾湖),刻石記功,然後凱旋還朝。
霍去病因功加封食邑5800戶,並與大將軍衛青一起被拜為大司馬。
從此以後,匈奴向北向西遷到更偏遠的地方去了,長城內外一片和平氣象,人民安
居樂業。
霍去病一生曾四次領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殲敵11萬多人。他平時少言寡語,戰場上
卻勇猛無比。他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常常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卻說:「為將須隨
時運謀,何必定拘古法呢?」他是憑借戰場上的直覺指揮戰斗的,隨機應變,閃電式行
動,使他百戰百勝,成為名揚後世的一代名將。
霍去病屢立戰功,獲得了高官厚祿,但他把個人的享受擱在一邊,一心以國家利益
為重。河西戰役勝利後,漢武帝為了獎勵他的卓越戰功,特意命人在長安為他建造了一
座豪華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滿意。霍去病謝絕了漢武帝的好意,氣概豪壯地說:「匈
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傳誦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輝一生的寫照。
但是霍去病少年顯貴,平步青雲,沒有統帥下級兵士的經歷,因而缺乏對士卒的關
心。他率軍出征時,漢武帝派負責朝廷膳食的太官給他送去數十車酒肉,等到班師時,
車上仍裝有吃剩下的酒食,但士兵們許多卻餓著肚子。在塞外時,士兵常常因缺糧而士
氣不振,可他卻修建球室踢球。
公元前 119年那次出征時,飛將軍李廣跟隨衛青,因為公孫敖剛剛失去了爵位,衛
青想讓他同自己一起正面與單於作戰立功,所以調整了戰斗序列。被調到東路的李廣與
趙食其在沙漠中迷失了道路,沒有參加戰斗,衛青派人責問二人迷路的原因,並讓他們
到大將軍處聽候傳訊,李廣說:「我的部下無罪,迷路的責任在我。」他又對部下說:
「我與匈奴大小作戰七十餘次,好容易有機會跟著大將軍直接與單於作戰,但大將軍把
我調到了東路,本來路途就遠,又迷了路,天意如此呀。況且我已經六十多歲了,實在
不能再去面對那些刀筆小吏。」說完就自刎了。趙食其的結果與蘇建一樣,交納贖金後,
貶為平民。李廣的兒子李敢當時正在霍去病軍中,因父親的死而怨恨衛青,動手打傷了
衛青,衛青沒有追究此事,並隱瞞了起來。但霍去病年青氣盛,對此事耿耿於懷,兩年
後,在甘泉宮陪漢武帝狩獵時,用箭將李敢射死。事後,漢武帝隱瞞了真相,說李敢是
被鹿撞死的。
公元前 117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4歲。對於這位青年名將的過早離去,人們
都感到無比的悲痛和惋惜。漢武帝特地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邊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狀
象祁連山的墳墓,並發動隴西、北地等五郡的匈奴人民,身穿黑甲,把霍去病的靈柩從
長安護送到墓地安葬。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徵著他為國
家立下的不朽功勛。
『捌』 求 烏珠穆沁戀歌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使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ZWFdag49xlWtSecEIyxzZQ
提取碼:g709
《烏珠穆沁戀歌》是由於向遠執導的電影。影片以烏蘭牧騎「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烏蘭牧騎精神而引發的愛情故事為主題,講述的是烏珠穆沁烏蘭牧騎女歌手薩拉與草原喜愛音樂創作的青年索倫之間由歌而生、由歌而分、由歌而合的愛情故事。
『玖』 滿清時期蒙古的科爾沁部,為何稱為「黃金家族」
滿清時期蒙古的科爾沁部,被稱為「黃金家族」是因為「黃金家族」意義為純潔出生的蒙古人,所以說無論成吉思汗,還是他的子孫,都會以出身黃金家族為榮。
所以我們可以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會彎弓射鵰」,這樣的蒙古族金族雖然勇敢豪邁,但並不善於治國,最終,這樣一個黃金家族只存在了100多年。
『拾』 金雞百花獎的歷屆獲獎名單是什麼
1981年,第一屆金雞獎影帝空缺。
1982年,第二屆金雞獎影帝稱號獲得者為在《月亮灣的笑聲》中出演冒富大叔的張雁。他是我國產生的第一位金雞獎影帝。
1983年,第三屆金雞獎影帝空缺。
1984年,第四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有兩位。一位是北京人藝演員董行佶。很多觀眾可能對他並不十分熟悉。
一位是在《血,總是熱的》中扮演羅心剛的楊在葆。
1985年,第五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高山下的花環》中扮演梁三喜的呂曉禾。
1986年,第六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黑炮事件》中扮演趙書信的劉子楓。
1987年,第七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劉文治。也不是觀眾十分熟悉的好演員。
1988年,第八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老井》中扮演孫旺泉的張藝謀。
1989年,第九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也有兩位,一位是在《晚鍾》中扮演排長和在《歡樂英雄》中扮演蔡老六的陶澤如。
一位是在《棋王》中扮演王一生和在《大喘氣》中扮演丁健的謝園。
1990年,第十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主演《百色起義》的盧奇。
1991年,第十一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焦裕祿》中扮演焦裕祿的李雪健。真正的好演員,老戲骨。在《焦裕祿》中那場追火車的戲,直接讓人淚崩。
1992年,第十二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著名表演藝術家王鐵成。
1993年,第十三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大撒把》中扮演的顧顏的葛優。
1994年,第十四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鳳凰琴》中扮演余校長的李保田。
1995年,第十五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被告山杠爺》中扮演山杠爺的李仁堂。又一位著名表演藝術家。
1996年,第十六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著名演員高明。
1997年,第十七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離開雷鋒的日子》中扮演喬安山的劉佩琦。
1998年,第十八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著名相聲演員馮鞏,曾在《沒事偷著樂》中扮演張大民。
1999年,第十九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那山那人那狗》中扮演父親的滕汝俊。這又是一位大家並不十分熟悉的好演員。
2000年,第二十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我的1919》中扮演男主角的陳道明。
2001年,第二十一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押解的故事》中扮演男主角的戈治均。大家熟悉這個演員嗎?很不熟悉對不對?
2002年,第二十二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天上草原》中扮演雪日乾的寧才。
2003年,第二十三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夏雨。
2004年,第二十四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美人草》中扮演劉思蒙的劉燁。
2005年,第二十五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成龍。從這一年開始,金雞獎從原來的一年評選一次,改為兩年評選一次。
2007年,第二十六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天狗》中扮演李天狗的富大龍。
2009年,第二十七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鐵人》中扮演鐵人王進喜的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