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星馳電影有哪些獨有特點是其他電影難以模仿的
周星馳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導演,都可以當之無愧地稱之為喜劇之王。周星馳的電影總是難以被模仿,因為他對幽默搞笑的表達方式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時候很荒誕有時候又很無厘頭,但是他總能抓住觀眾的笑點,喜劇部分又不落俗套,而且通常在歡聲笑語中表達了人生的大道理。
② 周星馳的喜劇到底有什麼特別,可以讓人反復看都能發笑
這些年來,周星馳的搞笑無厘頭電影,甚至被稱為一種文化現象而被反復解讀。而他本人卻說,他只是通過草根人物的形象表達一些看法而已。本以為,周星馳的電影,就像是一個段子或者一則笑話,笑過也就忘了。可是它們卻在數十年間經久不衰,甚至很多當年不被看好的作品,也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星爺自己也說,他拍的電影本來是悲劇,可我們卻始終把他當做喜劇。
這部電影是周星馳的一部經典,也是華語電影史上的經典。喜劇片的最高境界能使人笑中帶淚,《喜劇之王》就是如此。小時候不懂喜劇的含義,更加不懂周星馳的電影,只是看他的電影時總是會不自覺的哈哈大笑;每個成長階段的我都重溫過他的電影,當有不開心的時候,星爺的電影就是一劑讓人開心的良葯。
③ 充滿了無厘頭元素的喜劇,周星馳電影有哪些特色
周星馳作為一名喜劇演員兼導演,他的作品總能夠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而也讓人們喜歡上這個演員,而且人們喜歡稱呼他為“星爺”。
對於我個人而言,可以說看著周星馳的電影長大,我想還有很多同齡人,和我有著類似的經歷吧!從《國產凌凌漆》,到《大內密探零零發》、《唐伯虎點秋香》,這些電影,都帶給了我們很多歡樂。
“星爺”的電影,總是從滿了無厘頭的元素喜劇,讓人初次看時候,就會捧腹大笑;而在成年以後,回過頭再去看的時候,又會覺得有些別扭。除了無厘頭元素之外,我個人覺得“星爺”的電影,還有下面這些特色:
綜合上面的情況看來,周星馳的電影特色,除了無厘頭以外;還有貼近生活, 以及能夠通過他的作品,來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④ 簡述周星馳喜劇電影的主要特徵
我看周星馳的喜劇語言特徵
有位高人說「語言畢竟是一種靠『社會約定』而代表一定思想情感的高級符號系統。電影觀眾在聽到銀幕上的語言後,必須激發理性分析,才能領會它所代表的思想情感。」由此可見,電影人物的語言在影片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自從《大話西遊》在北大清華等高校風靡之後,其中的許多高智商台詞為大學生爭相引為經典,甚至形成一種特有的「大話語言」現象。到底周星馳的語言具有一種什麼樣的喜劇特徵呢?綜合比較後發現:周的電影台詞大多具有戲謔而不失內斂、庸俗而不失儒雅的風格。簡單地概括就是雅俗相濟,就是影片台詞通過文白相雜來突出喜劇效果。這種雅俗相濟的風格主要得力於三種「不和諧」。
第一,人物身份與人物語言的不和諧。《唐伯虎點秋香》中四大才子共作了這么一首小詩:「山下一群鵝,噓聲趕落河。落河捉鵝一肚餓,吃完回家玩老婆」;此詩一經四大才子通過台詞表達出來,詩歌的正統地位與詩句內容本身產生沖突,四大才子的文人身份與詩句的低俗性產生了不和諧,正是這些沖突和不和諧反襯出了喜劇效果。其影片中唐伯虎還有這么一句台詞:「江南四大才子之中,就以祝兄最為灑脫,眾人皆知,所謂『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此乃祝兄座右銘不是嗎?」就整句的語言風格來說,文化意味較為強烈,但「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這樣俗語添加其中,就顯得文白相雜,與人物身份也有距離,但卻使人物形象顯得機智、風趣。喜劇效果不言而喻。
《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應屬「文盲青年」。即使這樣一個沒文化的人在取悅別人的時候,依然能夠顯出一派儒雅之氣,諸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這樣的成語更是信口拈來。人物的身份與語言的不和諧再度使該電影笑料百出、令人捧腹。
第二,影片語言與人物語言的不和諧。一部影片的影片語言有很多,包括能夠傳達給觀眾信息的人物表情。《少林足球》中有這樣一段場景:少林足球隊的兩名守門員先後被抬出場外,此時剃著光頭的阿梅(趙薇飾)請求上場守門,周星馳當時的表情極其凝重,心裡充滿擔心。但他深情凝重的表情卻搭配了一句「快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險的!」此時,所有的觀眾都被這種表情與語言不和諧的揉合逗樂了。而《喜劇之王》中的伊天仇事實上一直在跑龍套,但他每次都以極其認真的表情向人們說道:「我其實是一個演員」。人們同樣為這種不和諧報以笑聲和掌聲。可見表情作為影片語言的一種,當它與人物語言發生不和諧的組合時,喜劇效果的突現就輕而易舉了,因為它符合一切喜劇「寓庄於諧」的本質,也是雅俗相濟的特定表現形態。
第三,影片內部人物語言的不和諧。《大話西遊》中的經典台詞非常多,許多被大學生奉為口頭禪也不為過。這部影片不僅時空交錯,而且人物語言的雅俗相濟、不和諧的組合方式同樣多種多樣,甚至可以說每個演員都成了雅俗相濟的載體:至尊寶作為山賊時可以說出「長夜漫漫,無心睡眠」的儒雅味十足的話,也可以撒一個散文味濃烈的彌天大慌:「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懂得珍惜,等到失去以後我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大的苦痛莫過於此……」而當他成為大聖之後,居然又可以說出「三八,我看你是個女的才不和你打,別以為我怕了你了」這樣俗氣乃至惡氣十足的話語;春十三娘這樣的妖怪同樣可以說出「桃花過處,寸草不生,金錢落地,人頭不保」具有《詩經》色彩的話語;唐僧在該劇中雖是啰嗦者形象,但他一會兒說「外面對於我來說只是個大一點的監獄」,語言中飽含大徹大悟的佛道精神;一會兒又唱「only you,能保護我,讓螃蟹和蚌精無法吃我……」歌詞中的俗世傳統又有了回歸的傾向等等。總之《大話西遊》中的台詞,不論演員的身份,都有雅俗相濟,庄諧交錯的跡象,這應該是該劇受到大學生喜愛的重要原因。
總之,周星馳電影的語言很值得人們思索,不管他是高雅的還是庸俗的。
⑤ 你覺得周星馳電影都有哪些特色
周星馳相信很多觀眾對這位演員都非常的熟悉,他所出演的眾多影視作品中的表現可以說無人能及的。很多觀眾也都是看他的電影長大的,而且他的作品始終能帶給觀眾無數的歡聲和笑語。只要走進他的片場,就能夠感受到輕松愉悅的心情。你正是由於他經典的演技,顛覆了很多人對喜劇的評判准則。他的無厘頭表演風格也更是讓很多觀眾琢磨不透。
就拿《大話西遊》那一句經典的台詞,“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希望是一萬年”。當時在看這部劇的時候,對這句台詞非常喜歡,在學校也是非常流行的。是仔細的體會,你就可以感受到周星馳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充滿糾結的,為了自己的使命,放棄自己的愛情,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人也都會遇見這種情況。
⑥ 周星馳被人們稱為「星爺」,周星馳的電影有什麼特點
探索時期
周星馳(8張)這主要是周星馳從1988年《霹靂先鋒》的出道到1990年的《賭聖》出現之前的階段吧,盡管周星馳此前已經參加了演員訓練班隨後參演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他在本劇中還要求導演「可不可以用手擋一下,讓梅超風在第二掌再把我打死到太多的反響。這時期周星馳參演或者主演了13部電影,其中票房最好的是1990年5月24日開始上映的《咖哩辣椒》,取得1578萬港元的票房,而實質上,本片也已經有不少的喜劇成分。
無厘頭時期
周星馳「無厘頭」來自於粵語方言,指的是一個人說話或者做事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但並非沒有道理。無厘頭這種文化剛好切合了以旁觀者的角度感受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政治風雲對一度寄以希望的權力中心不(敢)再相信,半犬儒半逃避,不知不覺遁入無聊之門」的心態,於是,周星馳式的無厘頭影片深受歡迎,周星馳的影片也開始爬上了年度票房冠軍亞軍的位置,自這部因為王晶導演的《賭神》大受歡迎而誠意搞笑的《賭聖》開始。
1990年8月上映的《賭聖》以4133萬港元的成績成為年度冠軍,12月上映的《賭俠》則以4034萬港元的成績排名第二,而九月上映的《無敵幸運星》也以1880萬港元的成績排名年度第十名。
隨後的1991到1993年連續三年之間也依然是周星馳的影片取得冠軍,而且1992年的年度票房前五名全部都是由他主演,即《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和《鹿鼎記2神龍教》。
轉型期
1994年到1999年可以說是周星馳的轉型階段,其票房也只有一部《喜劇之王》在1999年時成為年度冠軍。這時期的周星馳已經不僅僅是滿足於之前的那種無厘頭式的創作,而試圖在影片中融入更多的正劇甚至悲劇的成分,而使得其影片顯得周星馳已經擔任起導演的工作,使得個人的喜劇才華與創作才華更好的結合(這也為新世紀周星馳獨立導演而票房與口碑一再創新高而打好了基礎),如他參與編導的《國產凌凌漆》,他無論是表演還是風格手法都比較的剋制,並融入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而一反當年的「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風格。而他主演的《大話西遊》、《喜劇之王》等盡管不能再現當年票房上的輝煌,卻留下相當不俗的口碑。
⑦ 你認為周星馳電影的風格是什麼,他的電影真的是喜劇嗎
周星馳的電影是我非常喜歡看的,我認為周星馳的電影不應該定義為喜劇,他的風格是喜劇下的悲劇,是含淚的喜劇,我的理由如下所述。
綜上所述,周星馳就是這樣憑借著自己高超的演技,把喜劇演繹成真正的悲劇,他在作品中的每個笑點其實都能觸動人們內心那脆弱的淚點,輕輕敲打著我們內心深處那根敏感的情感,我認為星爺的喜劇作品不是真正的喜劇,而是更高層次的喜劇,是含淚的微笑的喜劇。
⑧ 大家怎麼看周星馳的喜劇風格
我認為現在的周星馳的喜劇片沒有年輕時候的喜劇片好看,主要是因為他年紀大了,比較成熟穩重了,缺少年輕時候的感覺,那種活潑,可愛,實在萌萌噠的搞笑段子,現在的他已經沒有了,有的是他的成功,演技真的非常不錯。
縱觀人類歷史,宏大敘事以各種形式對個人實現統治,周氏所作的一切努力,不過要把宗教的神聖面具戳穿,他們不再是遠離人間煙火的聖潔生物,而是與凡人一樣是有情有欲的,周氏顛覆了宗教,不過不是以啟蒙運動理性的形式,而是用世俗、本真的生活。
⑨ 周星馳的電影有什麼特點
周星馳的電影以無厘頭為特點。
無厘頭,原是廣東廣州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目的,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但並非沒有道理。
無厘頭語言風格的特點就是運用語言世界的偏離,常見的偏離主要有語音偏離、詞彙偏離及語法偏離。
語音偏離是最常見且活躍的一種語言偏離。其中,巧妙地運用同音字而構成的諧音、運用對仗而構成的押韻更是典型的語音偏離。
1、諧音雙關
諧音雙關的語音偏離指的是利用詞語音同、音近構成的語音偏離,雖然字面上是甲詞,實則表達的卻是音同或音近的乙詞,構成諧音偏離,從而達到現「此」而隱「彼」的效果。例如:
食神:這條魚就像――就像受到輻射污染一樣,看了我都想嘔吐了,你還叫我吃啊?零分!回家好好反省反省,你就是多了塊魚。
廚師:不是多了塊魚,是多餘,你呀,你根本就是多餘呀你。(《食神》)
台詞通過「魚」和「余」的諧音,來諷刺做菜人的多餘。這樣的偏離,從具體的事物轉到電影人物身上,帶有幽默、反諷的意味。
2、巧用押韻
「押韻」又叫「壓韻」,指的是韻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韻的字。漢語的語音聲調平仄相對,音節單雙相對,巧妙地運用這一類語言特色,能使語句讀起來琅琅上口,從而達到加強節奏的效果。正如臧克家所言:「押韻是加強節奏的一種手段。」
周星馳電影台詞的押韻並非語言學修辭手段中嚴格意義上的押韻,大多隻是強調句尾語音合韻,卻創造出了特有的「無厘頭」式的幽默效果。
(9)周星馳電影的喜劇特點擴展閱讀:
周星馳,1962年6月22日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中國香港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商人,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1980年成為麗的電視台的特約演員,從而進入演藝圈。198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IQ成熟時》。1988年將演藝事業的重心轉向大銀幕,並於同年出演電影處女作《捕風漢子》。
1990年憑借喜劇片《一本漫畫闖天涯》確立其無厘頭的表演風格。同年,因其主演的喜劇動作片《賭聖》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而獲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