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加入中國共產黨有年齡限制嗎我以六十七歲能入黨嗎
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18歲以上的人就可以參加中國共產黨。也就是說18歲以上沒有限制。所以您67歲完全符合入黨的年齡標准。只要您符合其他黨員的標准,年齡不是問題。
Ⅱ 既然牛犇這么好,為什麼以前不讓入黨呢
牛犇覺悟既然這么高,為什麼年輕時候不申請入黨?如果年輕時申請了,那這么多年為什麼沒被批准入黨?😇
Ⅲ 牛犇年輕為什麼不入黨
牛犇曾自我剖析:「我個子矮小,演的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我對黨的一片赤誠之心是純的,而且多少年一直如此。」
1950年代,演員黃宗英、白楊和秦怡,紛紛加入中國共產黨。老演員們把入黨當一件神聖的事,當成心靈的考驗來面對。牛犇自認為比不上這些老演員,沒有申請入黨。
當劉瓊、孫道臨、喬奇、謝晉等老藝術家在21世紀初接連去世時,牛犇才知道這些老友都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2016年,上影集團拍攝影片《鄒碧華》。牛犇演一位來法院上訪的老人。
2018年5月31日,在虹橋路廣播大廈18樓的上影演員劇團會議室,中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演員劇團支部黨員大會召開,83歲的牛犇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這距離他想要入黨已經過去了大半個世紀。
Ⅳ 演員牛犇還在嗎
牛犇目前依然健在(截至2021年)
截至2021年,演員牛犇目前依然健在,2021年新上映的電影《演員》中,牛犇連同其他老一輩藝術家參與演出。而在史衛強導演的電影《今年過年就結婚》和趙海龍導演的電視劇《長征萬歲》,演員牛犇都會有出演,作品會在2022年上映。
演員牛犇主要獲獎經歷
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7年,第2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4年2月,提名為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之第12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15年3月,獲得第十五屆電影頻道電影百合獎「評委會特別獎」。
2016年3月,與小孫浩共同主演由王陸濤指導的公益電影《因果啟示錄》。
2017年9月,牛犇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演員 (2021年潘奕霖執導的電影)
新華網-牛犇:入黨三年,每一年對黨理解都更深
Ⅳ 入團有截止年齡,那麼入黨有沒有
入黨沒有截止年齡。例如前幾天著名電影演員牛犇以八十多歲高齡被批准入黨。
Ⅵ 縣委組織部發文限制入黨年齡合法嗎縣委組織部發文件限制入黨年35歲以下合法嗎
這個規定是不合法的。
但是縣委組織部是主管縣直管幹部的,他這個是規定超過35歲的幹部不允許入黨了。
Ⅶ 以革命傳統是珍貴無比的精神富礦,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心靈為題的作文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
/主題素材/
2018年5月5日,卡爾·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當天,由中國贈送的馬克思雕像在其故鄉德國特里爾市隆重揭幕。該雕像總高5.5米,青銅材質,重約2.3噸。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當天,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贈予德國萊法州特里爾市。
/解讀運用/
革命傳統是珍貴無比的精神富礦。一個好的故事,既是一扇窗戶,讓人了解那段歷史,也是一粒種子,讓人在內心激發認同。一段段風雲激盪的革命歷史,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不僅蘊藏著我們「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了我們「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革命初期,「藏山穴二十餘年」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映照著共產黨人甘願為之獻身的不變信仰;長征路上,「半截皮帶」見證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險、一心跟黨走的堅定信念;抗日戰場上,抗日英雄趙一曼傲然不屈的身影,折射著中國人民「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家國情懷……時代或許有異,挑戰或許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堅定的志向,卻始終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值得我們不斷回望。
紅色是中國的「國色」。中國人是有著強烈紅色情結的民族。《東方紅》《紅旗飄飄》《紅旗譜》《紅燈記》《紅色娘子軍》《紅岩》《紅梅贊》《紅星照我去戰斗》等紅色文化的內容很豐富,其中最主要的有兩點:一是愛國主義情懷,二是艱苦奮斗精神。愛國主義、艱苦奮斗,是中國紅色文化的精髓。我們尋訪前輩人的足跡,緬懷他們的戰斗歷程,就是要將這兩種精神繼續發揚下去,永葆其強大的推動力量。
02.四個自信
領袖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主題素材/
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名字里有4個「牛」。更牛的是,今年6月6日,83歲的牛犇老爺子入黨了。更更牛的是,19天後,6月25日,中共中央領袖寫信給牛犇,「你好!得知你在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的夙願,我為此感到高興。」「最牛的,是這個黨。」一個網友,一語道破天機。
/解讀運用/
自信而不浮誇。一種道路自信,創造人民美好生活;一種理論自信,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一種制度自信,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一種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信不能「鍵盤化」,那種脫離「四個自信」的浮誇、背離實事求是的自大、背棄實干奮斗的吹噓,只能像沙灘上的繪畫經不起風吹雨打。共產黨人從來不求清譽、不尚清談,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當新的征程徐徐展開,必須杜絕包括文風在內的一切浮誇自大,一步一個腳印,踏石留印,爬坡過坎,實現全面小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自信是有理由的。中國共產黨成立97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03.夢想的力量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西方哲學家尼采也說:「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強壯。」
/主題素材/
北京時間2018年5月14日10時41分,將滿69歲的夏伯渝在第5次嘗試中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實現了為之奮斗半生的夢想。他是迄今為止中國登頂珠峰的最年長者、全世界登頂的殘疾人中最年長者,也是第一位依靠雙腿假肢登頂珠峰的中國人。43年前,夏伯渝因攀登珠峰失去雙腳;43年來,珠峰反而成了他活下去的動力和目標。殘疾、截肢、癌症、血栓……這些駭人心魄的詞彙,如今從夏伯渝口中說出總是雲淡風輕。「人活在世,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會百折不撓。」夏伯渝說,他的成功正源自夢想的力量和永不放棄的決心。
/解讀運用/
用堅持鑄就夢想。夏伯渝為了向珠峰發起第五次沖鋒,他加強了日常訓練。每天早晨4點起床,開始90分鍾力量訓練,包括負重10公斤做1500個深蹲、100個引體向上、360個俯卧撐等。隨後,他騎車到離家20公里外的香山開始登山訓練。為了獲得更多用義肢攀登雪山的經驗,他攀登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6178米的玉珠峰、主峰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及巴郎山等,還徒步穿越了騰格里沙漠。夏伯渝的人生經歷正在被製作成一部紀錄片。當有人用「征服珠峰」來表述他的夢想時,他馬上予以糾正。「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納了我。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永遠不會被征服,但人的命運卻是可以的。」
用奮鬥成就夢想。「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變化的是主題與使命,不變的是奮斗的精神、實乾的氣概。民族復興之路上,一代代人前赴後繼,涉險灘、越激流,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風景,也都面臨不同的挑戰。「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在變動不居中,奮斗本身就是意義、就是價值。因為,唯有通過努力、通過奮斗,才能把我們的工作寫在自己生命的歷程里,把我們的事業寫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把我們的夢想寫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燦爛的未來中。
04.國家情懷
「我們會被時代的浪潮,被這個社會,被不可逆轉的命運,往後推得非常遙遠」,正因如此,在這個大勢所趨的互聯網時代里,那些「大情懷」與「小心思」才會顯得如此難能可貴。
——何天平
/主題素材/
聽過董明珠演講的人,估計都明白了,她那每分每秒,都是在給格力做廣告。而且,她也根本不避諱是在為格力代言,還不怕有人說她反應遲鈍,因為她隔上一段時間,甚至會赤裸裸念上一句,「好空調,格力造」。董明珠和她的格力,以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企業家的格局,一個家電巨頭的未來布局,展現著一種野心深處的情懷。這情懷,不只屬於董明珠一個人,而是我們製造業應有的國家情懷。
/解讀運用/
一則企業家一定要讀的寓言:暴雨如注。你在雨中開著車,碰巧遇到三個人站在路邊:一個是體弱多病,看起來接近崩潰的老太太;一個是曾經救過你性命的朋友;第三個,是你的夢中情人!可惜,你的車上只有一個空位。你會讓誰搭車?這三個人,選擇任何一位,都有充分的理由。老太太需要幫助,朋友值得你回報,而與夢中情人雨中相會,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那麼,你究竟該怎麼選擇?似乎,怎麼選擇,都是一種遺憾,都是一種不甘。這真是一種選擇的困境!董明珠給我們做了一個極有智慧的解決辦法:讓那個老太太搭車,然後,把車鑰匙交給自己的朋友,自己留下來與夢中情人等公交!
「情懷」是一個很有溫度的詞語。浮躁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人們變得越來越疲憊和焦慮,而充滿溫情色彩的情懷能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慰藉,讓空虛的心靈得以滿足。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在物慾得到滿足後,就會感到幸福。但現在,物質空前豐富,比起金錢和物質上的充實感,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充實感。以民族情懷、人文情懷為主的大情懷能夠產生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讓人在精神上有歸屬感;以文藝情懷、懷舊情懷為代表的個人小情懷讓人跳出狹隘,眼界更遠、胸懷更廣,讓人找到一個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讓個人的生命在時代中開出花來。
05.責任擔當
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梁啟超
/主題素材/
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突遇險情,迫降返航,勁爆世界媒體圈。9800米高度,900公里的時速,119名乘客,9名機組人員,零下四五十度的極度低溫。在駕駛艙擋風玻璃突遭爆裂,艙內瞬間失壓、自動化設備失靈情況下,機長劉傳健臨危不懼,手動操控,成功備降雙流機場。20分鍾生死時速,劉傳健恰是憑借擔當精神與過硬的操作技術和心理素質,挽救了一眾乘客的寶貴生命和飛機安全。一篇足以載入世界航空史的飛行傳奇就此誕生。
/解讀運用/
川航機長劉傳健,把專業做到極致,把擔當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很多人問起劉傳健機長危情發生時,是什麼力量讓他能夠力排萬難,控制住危情並成功備降時,他回答的簡單而堅定,「沒考慮自己身體,只想控制住飛機」。同時面對大家的稱贊也淡淡地表示都是應該做的,我們的責任就是要竭力保證乘客的安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看到了一個英雄機長身上勇於擔當、敢於擔當的中華精神。因為責任,因為擔當,他才能將自身安全置身於危險之外,靠著自己強硬的專業素質和臨危不懼的意志力,帶領全體機組成員,合力安撫乘客情緒,並成功備降,給了全機乘客一個滿意的答案,給了一百個家庭一個劫後餘生的幸福和感動。
只有擔當,我們終其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不管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才能一步一步成為現實;也只有擔當,我們才能直面挑戰,迎難而上,不忘初心,實現理想。「橋的價值在於承載,人的價值在於擔當」,有擔當,敢擔當,也是我們立足社會的基礎。在這個世界上,擔當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東西,擁有擔當,就擁有了善良。
06.文化傳承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傳承民族文化,使之發揚光大,我們的民族就有未來。
/主題素材/
《我在故宮修文物》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現世界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第一次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互動,展現傳統中國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的階層的傳承密碼,以及他們的信仰與變革。
/解讀運用/
曾記否,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古國,有著十分豐富的民間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活態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有著不計其數的文化遺產正隨著城鎮化的進展急劇消亡。那些源於民間、興於民間、傳承於民間的民族民間工藝早已衰敗。各地的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東西在悄然消失,各種方言的戲劇在逐漸湮
Ⅷ 牛犇多大年齡了
截止2021年,牛犇八十六歲。
牛犇1935年7月9日出生於天津市。
1945年拍攝首部電影《聖城記》。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牛犇回到了北京,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龍須溝》,此後又去了上海,一直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
1982年,牛犇因在影片《牧馬人》中生動地扮演牧民郭諞子。
2014年2月出演《海鷗老人》,被提名為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之第12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15年獲得第十五屆電影頻道電影百合獎"評委會特別獎" 。
2016年3月,與小孫浩共同主演由王陸濤指導的公益電影《因果啟示錄》。
2017年9月16日晚,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禮在呼和浩特舉行,牛犇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2020年12月8日,其監制、杜存剛執導的電影《村長打工》在徐州睢寧舉行啟動儀式。
2021年5月8日,主演的文化扶貧生活輕喜劇《遍地書香》在北京衛視播出。
牛犇的人物評價:
80歲的牛犇老師在拍《海鷗老人》時,堅持不用替身表演跳湖戲,感動了所有觀眾;牛犇不僅演戲認真,塑造人物出彩,他的手特別巧,愛琢磨也是出了名的;被稱為影壇常青樹。
牛老師心直口快再加上與生俱來的幽默感,無論是在節目中抑或是采訪中的犀利妙語總是充滿喜感。牛犇在拍攝《先結婚後戀愛》時,因體力問題讓製片人兼總編劇的宮凱波因此為他而改戲。
但一向敬業的牛犇大發雷霆,找到他一再堅持原來的劇本,從而也讓《先結婚後戀愛》更加的完善、完美。
Ⅸ 如何看待《我們的師父》里牛犇住的老年公寓
牛犇老師住的老年公寓是康橋鎮的親和源老年公寓,這里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養老院,絕對是會讓人羨慕的養老勝地。看過這個節目之後,網友們紛紛表示都想去這里養老了。
這個老年公寓就像一個小型的城市,所有生活需要的超市、理發店、餐館、菜市場、網吧、電影院一應俱全,也就是說牛犇老師即使不出門,也能在這里完成自己想做的一切。牛犇老師的房間不大不小,東西雖然多,但是卻並不雜亂。
牛犇老師還帶自己的四個徒弟參觀了自己娛樂的地方——老年活動中心,這里的設施也是一應俱全,鍛煉身體的器械,檢查身體的器械,還有老年人喜歡的一些娛樂設施,有人在這里玩樂器,還有人在這里練書法,這樣的老年公寓和大家以前對養老院的認知完全不一樣。
大張偉在一開始聽說牛犇老師住在老年公寓的時候還有些驚訝,因為大家都認為養老院是只有孩子不孝順的人才會住住的地方,但是牛犇老師不這樣認為,他感覺住在這里非常的方便,這里什麼都有,而且還有各種人為自己服務,比他雇一個保姆在家裡要方便太多了。
可以看得出來,牛犇在這里住的很愉快,而且他對這里的生活很滿意,而且這里並不是大家認為的養老院,而是很像高級療養院,想要在這種地方養老的小伙們可以開始攢錢了。
Ⅹ 陳道明所敬佩的明星牛犇,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
牛犇其實不是他的真名,他本來叫張學景。最小的時候,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生活清苦,但是就算是清苦的生活老天爺也不讓他好好過,6歲那年雙親病故。牛犇徹底成了孤兒。一個人這么小就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一切。還在他有個哥哥在當時的北平中電三廠工作,暫時給了他一個容身之所。
牛老從來不覺得自己明星,自己就是平常百姓,演員只是一個工作,對於別人而言只是自己工作不一樣而已。這才是老藝術家,才是現在值得學習的榜樣,值得每一個人尊敬。